第三章 合同法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41
案例1•广州A公司2008年3月1日以信件的方式向上海B公司发出要约:“愿意购买贵公司儿童玩具1万件,每件价格100元,你方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
”3月10信件到达B公司,B公司收发员李某签收,但由于正逢下班时间,于第二天将信交给公司办公室。
恰逢B公司董事长外出,2008年4月6日才回来,看到A公司的要约,立即以电话的方式告知A公司:“如果价格为120元/件,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儿童玩具。
”A公司不予理睬。
4月20日上海C公司经理吴某在B公司董事长办公室看到了A公司的要约,当天回去就向A公司发了传真:“我们愿意以每件100元的价格出售1万件儿童玩具。
”A公司予第二天回电C公司:“我们只需要5000件。
”C公司当天回电:“明日发货”。
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题:案例1•(1)2008年4月6日B公司电话告知A的内容是要约还是承诺?要约•(2)A公司对2008年4月6日B公司电话不予理睬是否构成违约?不属于,1过了A公司的要约期限2这是B公司的要约,A公司没有承诺,不存在违约•(3)2008年4月20日C公司的传真是要约还是承诺?为什么?是要约,有具体对象和具体的物品•(4)2008年4月21日A公司对C公司的回电是要约还是承诺?要约•(5)2008年4月21日C公司对A公司的回电是要约还是承诺?是承诺案例2•章先生有一套中心城区的产权房准备出售,他在当地报刊上登了“售房公告”,公告中明确写明了该房座落、结构、面积、售价及章某的联系电话。
(刘先生见报后迅速与章先生联系,表示愿意以章先生的售价购买该房,并付了2万元定金给章先生。
刘先生对对张先生的要约)•两天后,陆先生找到章先生表示愿以更高的价格买下该房,章先生因贪图钱财,便与陆先生签订了售房合同。
刘先生得知后认为章先生违约,要求其赔偿损失,并双倍返还定金。
但章先生却以自己刊登的是“要约邀请”而非要约为由拒绝赔偿损失,仅答应归还定金2万元。
•问:通过要约内容分析,章先生所刊登的公告是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属于要约邀请案例3•华联公司得知友谊宾馆需要电饭锅,便发电报以优惠的价格出售,友谊宾馆回复并要求价格在优惠一些,华联公司回复同意,华联公司委托顺达运输公司运送,顺达公司在运输途中,由于大水损坏了一部分产品,但没有受损的货品送到友谊宾馆,华联公司又把损失的货物按数量补发给了友谊宾馆。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一批电子产品,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交货时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争议。
二、案例经过1. 合同签订:2021年5月1日,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甲方于2021年6月30日前向乙方支付100万元货款,乙方在收到货款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甲方交付100台电子产品。
2. 交货延迟:2021年6月30日,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货物,甲方多次催促乙方履行合同义务,但乙方以生产问题为由延迟交货。
3. 质量问题:2021年7月15日,乙方交付的电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甲方要求乙方进行更换或退货,但乙方拒绝履行。
4. 争议解决:甲方与乙方协商无果,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履行合同义务,并承担违约责任。
三、法律分析1. 合同履行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本案中,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违反了合同履行原则。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方未按期交货且交付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已经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乙方应当承担以下违约责任:(1)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即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向甲方交付100台电子产品;(2)采取补救措施,即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电子产品进行更换或退货;(3)赔偿损失,即赔偿甲方因乙方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四、判决结果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乙方未按期交货且交付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已经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判决如下:1. 乙方应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在判决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甲方交付100台电子产品;2. 乙方应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电子产品进行更换或退货;3. 乙方应赔偿甲方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因延迟交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遭受的损失。
合同法经典案例解析一该古董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案情介绍李某本人酷爱收藏,并且具有相当的古玩鉴赏能力。
其家中收藏有一商代酒杯,但由于年代太久远,李某无法评估其真实价值,而只能大略估计其价值在10万元以上。
某日,李某将其酒杯带到一古董店,请古董店老板鉴赏,店老板十分喜欢该酒杯,并且知道其价值不下百万,于是提出向李某买下该酒杯,出价为50万元。
李某对此高价内心十分满意,但仔细一想,心知该酒杯价值绝对超过50万,如果拍卖,超过百万也有可能。
但苦于拍卖成本过高,自身也没有条件拍卖。
于是,李某心生一计,同意将酒杯卖给古董店老板,待日后古董店老板高价卖出后再主张合同可撤销,要求变更合同。
结果,古董店老板通过拍卖,酒杯被卖到1000万元。
此后,李某向法院主张合同显失公正,要求古董店老板至少再补偿900万元。
试分析:1.李某与古董店老板的合同是否成立,是否有效?2.李某的请求是否具有法律依据?为什么?3.法院应如何处理?评析1.李某与古董店老板的买卖合同已经成立,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并且一致,合同有效。
2.没有法律依据。
我国《合同法》规定,显示公正的合同属于可撤销或可变更合同,本案中的买卖合同不属于此种情况。
首先,李某具有相当的古玩鉴赏能力,虽然他不知道酒杯的真实价值,但内心已经知道其价值绝对超过50万元,在此情况下他仍然将酒杯卖给古董店老板,法律上就应该推定其意思表示真实有效,而不属于因缺乏经验导致判断失误的情形;其次,李某将酒杯卖给古董店老板的时候,就已经准备事后主张合同变更,因此当然不存在被骗或者失误的情形,相反,李某心知肚明,不属于合同显失公正;再次,李某主张合同显失公正属于恶意,不应得到支持。
3.根据上面分析可知,法院不应支持李某的请求,应认定合同有效。
撤销权与代位权的行使案情介绍甲公司为开发新项目,急需资金。
2000年3月12日,向乙公司借钱15万元。
双方谈妥,乙公司借给甲公司15万元,借期6个月,月息为银行贷款利息的1.5倍,至同年9月12日本息一起付清,甲公司为乙公司出具了借据。
合同法案例分析①该案如何处理?②设该乡镇企业与公司A有隶属关系,则该案如何处理?案例二1988年3月30日,某县先锋大队与该村“豆腐大王”蒋刚签订承包合同,将只承包给本队社员的队属春光豆制品厂交由蒋刚承包。
合同规定:承包期限为1年,自1988年4月1日至1989年3月31日;蒋刚要向先锋大队交纳承包利润18000元,春光豆制品厂经营了一个半月时间,便交给他的一个外地亲戚以他的名义在此经营管理;而蒋刚本人又在他处受聘。
先锋大队发现此情况后,便向蒋刚提出解除合同。
蒋刚表示反对,仍要求继续进行承包。
双方经多次协商未成,先锋大队遂诉至法院,要解除与蒋刚所签订的承包合同,并要求蒋刚交纳其承包期间承包利润。
问:此案如何处理?案例三1994年7月,技术人员梁某与某民用化工厂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梁某把自己所有的专利技术“两用鞋刷”(专利号88201848)转让给民用化工厂在一定范围内实施。
合同规定:梁某负责提供该项专利技术的图纸资料并进行技术指导;民用化工厂负责投资、生产设备、材料及产品销售;化工厂向梁某支付技术转让费1500元,此外付技术指导费每月50元,至化工厂掌握该项技术为止;合同还约定技术保密期限等条款。
合同成立后,双方开始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梁某携有关技术图纸和技术资料到化工厂进行现场辅助和技术指导,化工厂安排了生产设备、原材料,并向梁某支付了技术转让费1500元。
化工厂在联系销售过程中,遇一急需活干的加工厂,便与这个厂签订了一项转让专利技术的合同,约定对方支付技术转让费6000元,另外按产品销售额提成2。
此后,化工厂因自己尚未掌握该专利技术而未能向加工厂按约及时转让,加工厂要求对方负违约责任,双方争执不休,被梁某知道,遂以化工厂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转让专利技术的事实,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依法判决;化工厂支付违约金1万元;专利技术失密损失费2万元;指导被告方工作期间的指导费100元。
问:此案如何处理?案例四1992年2月1日,某市物资局供销公司与某县王路居预制厂签订购销钢材合同。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公司与B公司于2020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货物供应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供应一批电子产品,总价款为人民币100万元。
合同约定交货期为2020年6月30日,付款方式为货到付款。
合同中还约定了违约责任:任何一方违约,应向守约方支付合同总价款的10%作为违约金。
2020年6月25日,A公司按照约定将货物送达B公司,但B公司在验收时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遂拒绝接收货物并要求A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A公司认为货物质量符合行业标准,拒绝赔偿。
双方协商无果,遂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货物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2. B公司是否构成违约;3. 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三、案例分析1. 货物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在本案中,A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供应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
然而,B公司验收时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因此可以认定A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
2. B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B公司根据合同约定有权验收货物,并有权要求A公司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
由于A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B公司有权拒绝接收货物,并要求A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B公司并未构成违约。
3. 违约责任如何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A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的货物,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约定,A公司应向B公司支付合同总价款的10%作为违约金。
因此,法院判决A公司向B公司支付违约金10万元。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是一家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开发商取得一块土地使用权,并开始在该地块上开发住宅项目。
2019年,开发商推出该项目,公开向社会销售。
某购房者(以下简称“购房者”)在了解了该项目的相关信息后,与开发商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购买了该项目的某套住宅。
二、合同内容《房屋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如下:1. 合同双方:甲方(开发商)、乙方(购房者);2. 房屋基本情况:房屋坐落、建筑面积、户型、楼层、房号等;3. 房屋价格:合同总价为人民币XX万元;4. 付款方式:购房者分三期付款,首付款为合同总价款的30%,于合同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支付;第二期付款为合同总价款的40%,于房屋交付前支付;第三期付款为合同总价款的30%,于房屋交付后支付;5. 房屋交付时间:开发商应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前将房屋交付给购房者;6. 房屋质量:开发商保证房屋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质量标准;7. 违约责任: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如一方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8. 争议解决:如双方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纠纷发生购房者于合同签订后,按照约定支付了首付款。
然而,开发商在交付房屋时,出现了以下问题:1. 房屋面积缩水:购房者收到的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的面积;2. 房屋质量问题:购房者发现房屋存在墙体裂缝、渗水等问题;3. 延迟交付: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交付房屋。
购房者认为开发商的行为构成违约,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协商未果,购房者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法院审理法院受理了该案,并依法进行了审理。
1. 房屋面积缩水: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交付的房屋面积小于合同约定的面积,构成违约。
某企业推行成本责任制,将产品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如职工在工作中超出成本定额,扣发奖金,企业将上述规定用协议形式与职工签协议。
职工赵某的奖金被扣发,他认为企业侵害了职工的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并以企业与其签定的协议为无效合同为由,向法院诉讼。
赵某能否胜诉?案例2某偏僻乡村,陈某娶妻李某,多年无子。
经检查陈某无生育能力,多年治疗仍无效果。
他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一日,陈某与邻居甲一同赶集,甲因家境贫寒一直未娶妻,看着甲,陈某有了主意,以后甲就成了陈某家的客人。
一日,陈某请甲喝酒提出思虑已久的计划:请甲代为生子。
甲经不住陈某苦求,不得已答应,但提出要李某也答应。
李某被迫答应。
三人达成了如下协议:李某生子,甲可得到2000元,但不得与继续来往,否则赔偿陈某5000元。
后来,李某怀孕、生子。
但在此期间甲、李二人感情日渐加深,难分难舍。
陈发现后,大怒。
无奈,李某、离婚。
陈要求甲赔偿5000元。
请分析该案例。
案例3曲某(女)和陈某(男)原是对恋人,但经常因琐事吵天翻。
于是曲某向陈某提出了分手,陈某不但不同意分手,还经常到她的家里及单位找她,纠缠不休。
一天晚上,陈某找到曲某,并将曲某带到一空房子内,求曲某不要分手。
但曲某分手决心已定,于陈某提出:“分手可以,必须付我8万元的两青春损失费,否则别想分手。
”曲某无奈之下只得给陈某出具一份欠条,内容为“今欠陈某人民币捌万元,八年付清,从2003年起”。
拿到欠条后,陈某放曲某回家。
2005年2月,陈某在多次向曲某索要“青春损失费”无果后,一纸诉状将曲某告上了法院,要求曲某给付欠款。
法院认为:1、陈某据以起诉曲某的欠条不具有真实的对价关系,即双方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
2、欠条的实质是,当曲某提出与陈某解除恋爱关系后,陈某强行让曲某出具赔偿青春损失费,进而解除恋爱关系的协议。
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陈某的诉请无法律依据。
3、青春损失费的约定有违公序良俗的原则,因此当事人的约定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第一章合同及合同法总论法律实训 (4)一、个体工商户诉工商局违约案 (4)—略谈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二、收养协议是合同法上的“合同"吗? (5)—谈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5)三、粮食购销案 (6)—论合同的相对性原理 (6)四、郭某诉村委会侵犯优先购买权案 (7)—论诚实信用原则 (7)五、当事人合意与法律、法规的较量 (8)—谈合法原则 (8)第二章合同订立法律实训 (9)一、合同的登记 (9)—略谈合同成立 (9)二、确认书的性质 (9)—论确认书和合同成立的关系 (9)三、刘某与商某买卖合同纠纷案 (11)—略谈交叉要约 (11)四、书面形式对合同法律效力的影响 (11)—浅析事实合同 (11)五、胜利河沙厂诉五通基建工程公司购销合同纠纷案 (12)—论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 (12)六、李珉诉朱晋华、李绍华悬赏广告酬金纠纷上诉案 (13)—论悬赏广告 (13)七、王某等诉房地产公司提供巴士服务纠纷案 (14)—浅析商业广告的性质 (14)八、甲公司诉某仪表厂招标投标纠纷案 (14)—浅析招标投标 (14)九、渔业公司诉食品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15)—浅析预约合同 (15)十、肖某诉彩色扩印服务部丢失交付冲印的结婚照胶卷赔偿纠纷案 (17)—论格式条款和免责条款 (17)十一、吉榕诉华渝宾馆赔偿损失纠纷案 (17)—关于格式条款的解释 (17)十二、合同义务的扩张 (18)—论缔约过失责任 (18)第三章合同效力法律实训 (19)一、商贸公司诉农业生产资料综合门市部钢材购销合同纠纷案 (19)二、耕牛案 (19)—浅析附条件的合同和无权处分 (20)三、西服案 (21)—论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的效力 (21)四、信用社诉商场抵押合同纠纷案 (22)-论表见代理和代表行为 (22)五、摄影器材索赔案 (23)-论因欺诈而订立合同的效力 (23)六、大华商厦诉吉祥服装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案 (24)—论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的效力 (19)七、杨树清诉周某互易合同纠纷案 (24)—论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24)八、符少荣诉廖志强索要欠款案 (24)—浅析赌债的效力 (24)九、王某诉铸造厂买卖合同纠纷案 (2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含义 (25)第四章合同履行法律实训 (25)一、李某诉食品公司承包合同案 (25)—论附随义务 (25)二、武汉市煤气公司诉重庆检测仪表厂煤气装配线技术转让合同、煤气表散件购销合同纠纷案 (26)—论情势变更原则(制度) (26)三、买卖柑橘合同纠纷案 (28)—谈履行内容的确定 (28)四、辣椒买卖合同纠纷案 (29)—债务人提前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 (29)五、王某诉搬家公司损害赔偿案 (29)—浅析债务履行辅助人的责任 (29)六、贸易公司买卖钢材合同纠纷案 (30)—浅析债务转让与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区别 (30)七、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31)—谈同时履行抗辩权 (31)八、喜雨有限公司诉东南经济开发公司违约索赔案 (32)—浅析后履行抗辩权 (32)九、承揽合同纠纷案 (33)—浅析不安抗辩权 (33)十、催款纠纷案 (34)—论代位权 (34)十一、分家析产,逃避债务案 (34)第五章合同变更和转让法律实训 (35)一、工商银行诉钟表公司、创业公司、德信公司贷款纠纷案 (35)—论合同的变更及其效力 (35)二、贸易公司诉商贸公司、服装厂购销合同纠纷案 (36)—略谈债权转让及其效力 (36)三、欠款纠纷案 (37)一浅析债务承担的效力 (37)四、永安工商行催还欠款纠纷案 (38)—论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38)第六章合同权利义务终止法律实训 (39)一、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可否解除合同? (39)—略谈不可抗力与合同解除 (39)二、烟花购销合同纠纷案 (40)—浅析履行迟延和合同解除 (40)三、李某诉王某归还房屋案 (41)—浅析约定解除及买卖不破租赁 (41)四、胡君富诉朱雨田加工承揽合同纠纷案 (43)—论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43)五、辛某诉周某承担担保责任案 (44)—略谈代物清偿 (44)六、货款抵扣违约金纠纷案 (44)—谈抵销 (44)七、田某申请债务提存案 (46)—浅析提存 (46)八、股东诉讼请求确认免除行为无效案 (46)—略谈免除 (46)第七章违约责任法律实训 (47)一、第三入行为导致违约纠纷案 (47)—谈违约责任的相对性 (47)二、化工公司诉运输公司承运合同纠纷案 (48)—浅析第三人侵害债权 (48)三、外贸公司诉饲料公司购销合同纠纷案 (48)—论预期违约制度 (48)四、贸易公司诉纺织厂购销棉布合同纠纷案 (49)—浅谈默示违约 (49)五、农工商总公司诉经贸公司购销合同纠纷案 (50)—略谈效率违约、实际履行以及违约金 (50)六、皇台酒厂诉房管处商品房买卖合同案 (51)七、振华公司诉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国际航空运输合同案 (52)—完全赔偿和可预见原则 (52)八、村民诉石巷供销社石膏买卖合同纠纷案 (53)—论减轻损失原则 (53)九、董景春诉经销公司损害赔偿案 (54)—浅析过失相抵 (54)十、齐龙服装厂诉齐齐哈尔火车站货物运输合同案 (55)—浅析损益相抵 (55)十一、建筑工程队诉水泥厂买卖合同案 (56)—浅析损害赔偿与违约金 (56)十二、木船加工协议纠纷案 (56)—浅析定金的效力 (56)十三、贸易公司诉土产品公司土豆购销合同纠纷案 (57)—论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 (57)十四、钢铁厂诉煤矿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并交付违约金案 (58)—论定金与违约金 (58)十五、体育报社诉广告公司出版合同纠纷案 (59)——论不可抗力与商业风险 (59)十六、田某诉酒店损害赔偿案 (59)—谈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59)十七、严艳诉雪绒花美容店美容协议纠纷案 (60)—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 (60)第八章合同解释法律实训 (61)一、某股份有限公司诉某拍卖行拍卖纠纷案 (61)—试论合同解释(一) (61)二、村民建造房屋纠纷案 (62)—试论合同解释(二) (62)第一章合同及合同法总论法律实训一、个体工商户诉工商局违约案—略谈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案情简介】1999年,经某市工商局同意,200户个体户到该局投资兴建的轻工业批发市场设摊经营,工商局为他们颁发了临时营业执照和摊位证,并分别收取了三年管理费和摊位费。
合同法案例(江西财经大年夜学法学院熊进光)第一部分合同法总则案例一:水泥购销案——要约与承诺某建筑公司,因施工急需100吨水泥。
因该公司怕今后停工待料,造成损掉,故1987年4月8日同时向四个水泥厂发函求援。
电文是“如贵厂有300号矿渣水泥现货,吨价不跨过1100元,请于10天内发货100吨。
货到付款。
”甲水泥厂收电后,4月11日即以吨价1100元,向该建筑公司发运300号矿渣水泥100吨;乙水泥厂收电后,于4月13日以吨价1000元,也向该建筑公司发运300号矿渣水泥100吨;丙水泥厂4月10日收电,4月15日以吨价1200元,也向该建筑公司发运300号矿渣水泥100吨;丁水泥厂则于4月20日向该建筑公司发运300号矿渣水泥100吨,吨价为1050元。
该建筑公司发电后12天内,共收到了4份提货单。
如斯多的水泥,公司弗成能都要。
经研究,公司决定接收乙水泥厂4月13日发运的100吨水泥,并急速划拔了货款。
对其余3家水泥厂运来的水泥,建筑公司均以收到他人货色,不再须要为由发函拒收。
成果,甲、丙、丁三水泥厂均派人前来交涉。
建筑公司保持两边没有合同关系,本公司发函求援只是协商,不具有司法效力。
是以,公司退货并非违约,不该承担负何义务。
因此,甲、丙、丁三水泥厂均告状到法院,要求建筑公司收货付款或承担补偿损掉的义务。
问:本案应若何处理?案例二:天鹏商场购洗衣机案某洗衣机厂库存款500台优质名牌洗衣机。
1999年7月3日,洗衣机厂给天鹏商场发函,询问其是否情愿以每台750元的价格购买,备有现货,只要数量在500台以下,可包管供给,限日在7天内答复。
天鹏商场恰逢本商场的洗衣机畅销,急需进一批洗衣机。
在收函的翌日即7月6日遂回电称情愿购买400台洗衣机,价格为每台740元,并要求洗衣机厂送货上门。
洗衣机厂在接到天鹏商场的电文后,当天回函称情愿接收天鹏商场提出的价格前提,但因临盆义务劳碌,无法送货上门,要求天鹏商场本身付出运费,本身到洗衣机厂提货,并要求急速答复。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某,男,35岁,某市居民。
被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法定代表人:李某,总经理。
案由:合同纠纷二、事实与理由2019年5月,原告张某某与被告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
合同约定:原告购买被告开发的某住宅小区一套商品房,房屋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总价款为80万元。
合同还约定了付款方式、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约定支付了首付款20万元,并按期支付了剩余房款。
2020年8月,原告收到开发商的通知,要求原告在一个月内办理房屋交接手续。
然而,在原告办理交接手续时,发现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如墙面裂缝、地面不平、门窗损坏等。
原告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解决质量问题,但开发商以种种理由推脱,拒绝承担修复责任。
原告认为,开发商提供的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合同履行的规定,给原告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为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开发商:1. 承担房屋修复责任,将房屋修复至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2. 赔偿原告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修复费用、装修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等;3. 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三、法院审理法院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了充分的举证、质证和辩论。
1. 开发商辩称,房屋质量问题系施工方责任,已将施工方诉至法院,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 原告则认为,开发商作为开发商,对房屋质量负有连带责任,且开发商在签订合同时已承诺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房屋,因此开发商应承担修复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提供的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已构成违约。
第一篇:合同法案例分析真题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小题13分,第41小题10分,共23分)40.某中学为更新学校的电教设备在开学前与某品牌电脑代理商签订了购买30台电脑的合同,双方约定了电脑的品牌、型号及价格等,并约定合同签订后10天内交货付款。
合同签订后第8天,该品牌电脑生产商为促销将该型号电脑每台降价200元,该校得知后要求代理商按新价格结算,代理商以货是先订的为由不同意降价,并于合同签订后第9日送货到学校,学校拒收。
请回答:(1)当事人变更合同内容的条件是什么?(2)学校的降价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3)针对学校拒收,代理商可以向法院提出什么诉讼请求?答:(1)条件。
①变更前合同合法有效;②当事人对变更合同协商一致;③变更后的合同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④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明确。
(2)无法律依据。
合同标的物的价格是当事人根据市场状况协商确定的,若变更依法应当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单方无权变更。
(3)可以要求。
①继续履行合同;②赔偿逾期收钱付款造成的损失;③学校承担诉讼费。
41.2008年1月12日,李某向张某借款10万元,双方签订了抵押借款协议,协议约定李某将自己的一处房屋作为抵押物,还约定了其他事项,其中约定2009年1月12日,李某连本带息一次性还清借款。
为了简化手续,未办理登记。
借款期满后,张某多次向李某催还借款,但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还。
2009年3月15日,李某将作为抵押的房屋转让给第三人,张某得知后,诉至法院,请求法院撤销李某与第三人的买卖合同,并依抵押合同的约定将房屋判归张某。
请回答:(1)张某是否就房屋享有合法的抵押权?为什么?(2)李某与第三人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3)张某是否就卖房屋价款有优先受让权,为什么?(4)法院对该案会如何判决?答(1)不享有。
因为房屋是不动产,房屋作为抵押物属于必须进行登记的范围,所以未登记抵押权未设立(或未成立)。
中兴公司与天马服装厂签订了一份服装买卖合同,合同标的80
万元。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中兴公司预付定金10万元,如任何一方
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15万元。合同签订后,中兴公司积极筹措
资金并向天马公司支付了10万元定金。后天马服装厂由于提供加工
辅料的A公司违约,导致不能履行合同。中兴公司以自己所有的一辆
宝马车(价值55万元)做抵押向B公司借款35万元,双方约定如中
兴公司到期不能还款,则这辆宝马车就归B公司所有。中兴公司觉得
办理抵押登记太麻烦,经B公司同意,双方签订借款及抵押合同后未
向有关机关办理抵押登记。其后,中兴公司又以这辆宝马车做质押,
向C公司借款20万元,双方签订借款及质押合同。在质押期间,C
公司董事长李某开着质押的宝马车与他人相撞,汽车受损被送到D修
理厂修理,共花费修理费3万元。汽车修好后,李某带3万元去提车。
修理厂收钱后要求李某把C公司以前的欠款2万元还清,李某拒绝,
于是修理厂就以行使留置权为名拒绝向李某交车。
本案应如何处理?
第三章 合同法案例 第三章 合同法 一、要约 1、 某公司在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意思是如果有人能够解决该公司的一个技术问题,将提供10万美元奖金。该公司的这则广告是否构成要约? 2、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了一份报价单。报价单上载明了价格、数量和规格等。乙公司随即向甲公司寄回了订单。这时,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了合同关系了吗? 3、甲公司于1999年9月9日以平信向乙公司发出要约,于9月15日抵达乙公司。其间,由于商务情况的变化,甲公司于9月12日以加急电报撤销该要约,电报于9月13日抵达乙公司。这时,甲公司的要约撤销有效吗? 4、H诉W案:6月6日W向H发出要约,以1000英镑出售农场。H提出950英镑,6月27日W拒绝H的反要约。6月29日H又声称承诺6月6日的要约。双方的合同关系成立吗? 答:反要约起着拒绝原要约的作用,因此不能再按照原来的要约成立合同。 5、P诉C案:在一项拍卖交易中,C对拍卖人P的货物,给了最高出价(Highest Bid)。但在拍卖人落锤(Fall of the hammer)以前,C撤回他的出价。P争辩说C已受该项交易的约束。C须受该项交易的约束吗? 6、D诉P案:P于6月10日收到D出卖房屋的要约。该项要约为:“有效期至星期五(6月12日)上午9时。”6月11日,X通知P:D已作出要约,并同意将房屋出卖给Y。可是,P仍承诺D的要约 并送交给D。事实上,D已于6月11日将房屋卖给Y。P争辩说D已受合同约束,将房屋卖给他。双方的合同关系成立吗? 二、承诺 ——分为两种情况 1、某公司分别向美、英、德和法四国的四家公司发回承诺信函。在此情况下,该公司的承诺什么时候生效? 2、C公司诉P公司案:P向 C发出要约,并规定承诺必须用特殊方式,采用其他方式是无效的。而C用信的方式承诺。C的承诺有效吗? 3、Q诉C案:Q用信向C发出要约,C用电报发出反要约。Q立即用信承诺了该反要约,但是当承诺的信到达C时,C不愿成立合同。Q认为合同已成立。Q的主张对吗? 4、B诉 T案:当事人之间来往通信如下:10月1日:居住在Cardiff的T邮寄一项要约给居住在纽约的B。10月8日:T邮寄一份撤销要约的通知。10月11日:B发出一份电报对10月1日的要约承诺。10月15日:B邮寄一封确认承诺的信。10月20 日:B收到T于10月8日寄来的撤销通知。T的撤销是否有效? 5、5月1日,乙收到甲邮寄的一份要约;5月2日,乙邮寄一封撤销要约的信件;5月3日,乙改变主意,在上午10点打电话给甲,表示承诺该要约,并告诉甲不要考虑那封拒绝要约的信件;5月4日,甲收到那 封拒绝要约的信件。合同是否成立?如合同成立,于何时成立? 6、甲公司致电乙公司订购十套化工设备,要求立即发运,但是没有规定价格或计价方法。乙公司在收到 电报之后就立即装运。这时合同关系成立吗? 三、对价与不得自食其言(诺言禁止反悔) ——对价必须具有某种价值,但是并不要求充分 1、某商店雇佣了一个服务员,双方签订了雇佣合同,规定每小时的工资为3.5美元,而当时的市场价格为4.5美元。这时该合同成立吗? 2、里奇兹诉斯科森 原告原来是一名图书管理员。一天,她的祖父来到其工作的书店,对她说,我所有的孙子都不工作,你也用不着工作了,让我来抚养你。她祖父当时就给她开了一张本票,并附了一张说明。上面写道:“我答应付给卡蒂·里奇兹每年2,000美元,外加6%的利息。”在这之后,原告辞去了其工作。然而,她的祖父仅仅支付了她一年的利息,就告诉她说,他眼下没有能力继续付钱给她。但他没有表示他不打算在将来继续履行其诺言。几年之后,她的祖父去世了,遗产管理人拒绝按照这张本票付钱给原告。于是,原告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这张本票。不得自食其言的理论是否可以在该案中适用? 四、错误、胁迫或不正当影响 ——单方错误合同有效,双方错误合同无效 1、在下列情况下,均发生错误,那么哪些合同是无效的呢? (1)某人在计算商品价格时发生错误;(2)某人认为一古玩价值为10万美元,实际上只值1,000美元,估计失误;(3)某公司同意为另外一家公司在三个月内完成一项工程,但是实际上延长四个月后才完工;(4)某人在阅读邮购说明书时,错误地理解了产品的用途,因此购买了他并不需要的产品;(5)某人错误地把借贷认为是捐赠;(6)某人要购买5号电池却错选了6号电池,而营业员明明知道他错选电池,却并没有明确指出;(7)某公司想要购买小麦,而合同对方则想要出售大麦;(8)某公司打算将自己的一套文字处理设备转让给另外一家公司,但是在合同订立前不久,该文字材料设备已经被盗,双方均不知道。 2、原告和被告双方订立造船合同,价格为固定价,分五次付清。当第一笔付款时正值通货膨胀,被告知道原告急需用船,于是要求另加10%的款项,原告只好同意。交船后又继续付款至全部付清,后原告要求偿还多付的款项。问该案如何处理?为什么? 五、不公正免责条款 ——不公正免责条款无效 某人购买了一辆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结果由于刹车失灵而受伤。在他与福特汽车公司的合同中规定,该公司的责任仅仅限于替换有缺陷的零件。于是他决定上诉。他能够胜诉吗?
六、发布禁令 ——禁令是英美法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救济办法 英国某电影明星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项广告合同,规定在一年内该电影明星只是为该公司做广告。但是,该电影明星后来又与另外一家公司签订了广告合同。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能禁止这位电影明星为另外一家公司做广告吗?
第三章 合同法 一、要约 ——悬赏广告构成要约 1、 某公司在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意思是如果有人能够解决该公司的一个技术问题,将提供10万美元奖金。该公司的这则广告是否构成要约? 答:是的。因为只要有人能够解决该公司在广告中列出的技术问题即构成承诺,这样双方的合同关系即宣告成立,这时该公司就必须支付10万美元。世界各国的法律均承认,悬赏广告可以构成要约。 ——报价单不是要约而是要约邀请 2、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了一份报价单。报价单上载明了价格、数量和规格等。乙公司随即向甲公司寄回了订单。这时,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了合同关系了吗? 答:还没有。因为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报价单的行为,不是要约而是要约邀请,即邀请乙公司向自己发出要约;而乙公司寄回订单的行为则构成要约而不是承诺。只有当甲公司接受了乙公司的订单后,双方的合 同关系才能成立。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要约人有权撤销 3、甲公司于1999年9月9日以平信向乙公司发出要约,于9月15日抵达乙公司。其间,由于商务情况的变化,甲公司于9月12日以加急电报撤销该要约,电报于9月13日抵达乙公司。这时,甲公司的要约撤销有效吗? 答:有效。因为根据各国法律的规定,要约必须在到达受要约人时才能发生效力,在要约人发出要约至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这段时间内,由于要约还没有发生效力,要约人当然有权加以撤销。在本案例中,要约生效时间应当在9月15日,而甲公司在9月13日就撤销了要约。这显然是有效的。 ——反要约是对原要约的拒绝 4、H诉W案:6月6日W向H发出要约,以1000英镑出售农场。H提出950英镑,6月27日W拒绝H的反要约。6月29日H又声称承诺6月6日的要约。双方的合同关系成立吗? 答:反要约起着拒绝原要约的作用,因此不能再按照原来的要约成立合同。 ——要约在承诺前可撤销 5、P诉C案:在一项拍卖交易中,C对拍卖人P的货物,给了最高出价(Highest Bid)。但在拍卖人落锤(Fall of the hammer)以前,C撤回他的出价。P争辩说C已受该项交易的约束。C须受该项交易的约束吗? 答:C的出价是要约,可以在承诺前,即在拍卖人落锤以前撤销,C所作撤销是有效的。 ——要约在规定时间内是可以撤销的 6、D诉P案:P于6月10日收到D出卖房屋的要约。该项要约为:“有效期至星期五(6月12日)上午9时。”6月11日,X通知P:D已作出要约,并同意将房屋出卖给Y。可是,P仍承诺D的要约 并送交给D。事实上,D已于6月11日将房屋卖给Y。P争辩说D已受合同约束,将房屋卖给他。双方的合同关系成立吗? 答:要约在规定时间内是可以撤销的。在P向D作出承诺以前,他已知道D已同意将房屋出售给Y,即有效的撤销已经发生,因此当事人P和D之间不存在合同。 二、承诺 ——分为两种情况 1、某公司分别向美、英、德和法四国的四家公司发回承诺信函。在此情况下,该公司的承诺什么时候生效? 答:这要分为两种情况。一、该公司向美、英和法国的公司以书信或电报所作出承诺时,承诺一旦投递即宣告生效,这是“投邮主义”;二、向德国公司的承诺则要到邮件到达时才能生效,这是“到达主义”。公约采用的也是“到达主义”。 ——没有用特殊的方式承诺无效 2、C公司诉P公司案:P向 C发出要约,并规定承诺必须用特殊方式,采用其他方式是无效的。而C用信的方式承诺。C的承诺有效吗? 答:没有作出有效的承诺,因为没有用特殊的方式承诺。 ——不用相同方式承诺无效 3、Q诉C案:Q用信向C发出要约,C用电报发出反要约。Q立即用信承诺了该反要约,但是当承诺的信到达C时,C不愿成立合同。Q认为合同已成立。Q的主张对吗? 答:事实上反要约是用电报发出,这就默示着一个条件:必须迅速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