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公交都市建设公交场站
- 格式:pdf
- 大小:150.30 KB
- 文档页数:2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正文:----------------------------------------------------------------------------------------------------------------------------------------------------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德政字〔2017〕6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中央、省驻德各单位:为加快转变城市交通方式,进一步健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长效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交运发〔2016〕126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发〔2013〕29号)和《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出如下意见。
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城市公共交通,是政府主导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含陵城区建成区)现有公交线路56条,车辆743标台,年客运量4000余万人次,万人拥有公交车7.4标台,出行分担率占机动化出行比例仅为11%;公交场站数量少、规模小,缺乏总体设计和规划布局;公交专用道建设滞后,优先通行权得不到落实,公交通行效率低。
各项数据与国家、省相关标准存有较大差距,总体滞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公共交通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同时,我市中心城区规模不断扩大,群众对公共交通发展需求更加迫切,强力推进公共交通现代化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5.25•【字号】长府办发〔2018〕33号•【施行日期】2018.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长府办发〔2018〕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长春市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2018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5月25日长春市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2018年行动计划按照《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15—2018年)的通知》(长府发〔2014〕20号)要求,为全面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制定2018年行动计划。
一、完善政策机制,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一)进一步完善《长春市深化公交行业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及配套文件,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全面启动公交行业体制改革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审计局、市法制办、市建委、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市信访局、市政府法律顾问团、公交集团、各民营公交企业(二)制定《长春市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提高公交行业保障能力。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审计局、公交集团(三)贯彻落实《长春市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办法》,评估规划、土地、财政在居民小区、商业综合体等建设过程中公交场站的落实情况。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法制办、市发改委、市建委、市房地局、公交集团(四)研究建立公共交通企业运营和服务质量考核体系,为政府实行公交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提供考核依据。
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条文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前言本指引是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第76号文件要求,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和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编制。
本指引的编制,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家、行业和深圳市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
本指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场站功能定位;3规划指引;4设计指引;5实施机制。
本指引为首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如存在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中心(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邮政编码:518040)。
编制单位: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编制人:主要审查人: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二○一二年十一月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目次1总则 (1)1.1编制背景 (1)1.2编制目的 (1)1.3编制依据 (2)1.4适用范围 (2)1.5编制原则 (2)1.6其他 (2)2场站功能定位 (3)3规划指引 (4)3.1场站设置原则 (4)3.2场站配置标准 (4)3.3场站最小规模控制指标 (5)4设计指引 (7)4.1通则 (7)4.2平面布局 (7)4.3设计内容 (7)4.4功能设施设计要求 (8)4.5柱网要求 (10)4.6消防要求 (10)4.7环保要求 (11)5实施机制 (12)5.1规划行政管理流程 (12)5.2规划设计要点相关条文 (13)5.3规划报建审查要点相关条文 (13)附图 (15)附录 (17)条文说明 (21)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1总则1.1编制背景1.1.1深圳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规划建设已进入以土地二次开发为特征的转型时期。
在此背景下,既有独立占地的公交场站建设模式缺乏动力,用地落实难,已难以适应城市转型时期的发展要求,亟需对公交场站的建设模式进行调整,探索一条符合深圳实际、可持续发展的公交场站规划建设道路。
1.1.22010年11月1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部、市共建国家首个“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南京“公交都市”创建:三年更新3000辆作者:杜爱萍来源:《驾驶园》2013年第02期金旅LNG公交主力车型首批20辆到位2012年12月31日上午,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沙洲停车场,随着副市长罗群一声令下,20辆崭新的金旅LNG公交车缓缓驶向南京的大街小巷。
由此拉开了南京加快创建“公交都市”、实施“三年更新3000辆公交车”规划的序幕。
“十二五”末达到8000辆创建“公交都市”是南京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件大事。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雷告诉记者,自2012年10月南京成为交通运输部首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以来,在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投入,建设百姓满意的“公交都市”。
南京市计划从2012年起连续3年,每年更新1000辆公交车,“十二五”末全市公交车将达到8000辆。
2012年7月,南京对全市公交资源进行了整合,组建了南京公共交通集团。
履新不久的集团总经理朱明告诉记者,更新车辆是集团整合以来的首要工作,新车投放侧重液化天然气(LNG)和混合动力客车。
他说:“LNG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清洁能源,我们选择LNG客车与…公交都市‟创建提出的…绿色公交、环保公交‟目标相一致。
我们三年更新3000辆车,LNG公交是主力车型,将达到60%以上。
”在南京公交副总经理程镜良看来,LNG公交既符合社会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也符合企业节约成本的需求。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LNG公交车维修成本比柴油车高很多,尽管如此,扣除各项费用和成本后,每辆LNG车一年下来还可以节省1万多元,3000辆车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创建“公交都市”,硬件要过硬,软件更重要。
朱明告诉记者,整合后的南京公交在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线网规划、企业发展规划、车辆更新规划、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有机统一,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大幅提高,公交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解决了以往“热线过热、冷线过冷”的尴尬局面,获得了市民的好评。
南京市财政局、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公交优先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财政局,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公布日期】2013.08.01•【字号】•【施行日期】2013.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南京市财政局、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公交优先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快推进我市“公交都市”建设进程,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公共交通行业健康发展,规范我市公交优先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现将《南京市公交优先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南京市公交优先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南京市财政局南京市交通运输局2013年8月1日附件:南京市公交优先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快推进我市“公交都市”建设进程,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公共交通行业健康发展,规范我市公交优先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南京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交优先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支持我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有效监督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
第四条专项资金由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共同管理。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项目的受理,拟定资金分配方案,编制下一年度的资金预算项目并负责绩效评价。
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的审核、安排、资金拨付。
申报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须经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立项审批。
第二章资金支持内容及方式第五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支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主要是:公交停车保养场、公交首末站、公交枢纽站、公交站亭(牌)等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设。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7.04•【字号】宁政〔2015〕120号•【施行日期】2015.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2015〕12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西宁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宁市人民政府2015年7月4日西宁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交运发〔2013〕368号),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升城市公交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公交与城市协调发展,结合西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民生优先、规划引领,绿色发展”的总体原则,以深化公交改革为基础,以创建“公交都市”和“缓堵保畅行动”为推手,以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城市公交出行分担比例。
到2017年末,全面完成公交都市创建指标。
到2020年,按照畅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建成“保障有力、设施完善、运营安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城市公交运营服务系统,确立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二、充分发挥规划引领管控作用结合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科学制定《西宁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西宁市城市公交专项规划》。
加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公交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将城市公交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预留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用地,科学谋划城市功能布局,均衡合理配置城市公交资源,逐步建立以城市公交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置模式。
交通部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考核指标:
1.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主城区500米上车、5分钟换乘;
2.城市周边20公里范围内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率达85%以上;
3.公共交通车辆、场站、枢纽的无障碍通行及服务设施基本完善;
4.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测评满意度达80%
“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
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是世界闻名的八大公交都市。
公交都市的共同特点为:
1.具有高达60%及以上的公交分担率;
2.以高快速路引导产业布局、以快速公交走廊引导人居集聚,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
心;
3.采取全方位的公交优先政策(如财政补贴、公共交通换乘优惠、公交专用道等),保证公
共交通的优先发展;
4.采取包括限制小汽车过快发展、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的需求管理措施。
城市公交场站规划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矛盾日益突出。
城市政府将大量公交线路的推出,势必要导致占地量较大的公交场站数量的激烈增长。
本文就是在这种大的形势之下,针对城市公交场站在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剖析与思考。
城市公共交通场站(下称公交场站)是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通常情况下我们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将公交场站分为:公交枢纽站、公交首末站、公交停车场、公交保养修理厂、和公交停靠站几类。
进一步完善城市公交场站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是确保城市公共交通正常运转,贯彻和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下面我们就对城市公交场站在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公交场站场站规划应坚持的几点则公交场站建设是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对城市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中国人口多、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所以公交场站的建设,坚持以下几点:1. 充分考虑节约用地2. 减少运营维护的各种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3.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发展要求,加强公交场站的建设,使之与公共交通发展规模相匹配,用地有保证,时间有保障。
二、公交场站的规模与发展及其特征1,城市公共交通的物质基础运营主体车辆要保证和营运生产的汽车站的设施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
营运车辆,为满足城市居民的公共交通方式为目标的业界年年增加,车辆增置更新,扩大规模。
公共交通站点设施的建设以保证车辆正常运营生产为目标,一次性建成投产。
公共交通站点设施形成保养生产规模,不能以车辆的增加而扩张规模,只能阶梯式发展。
2,城市公共交通正常运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公共交通站点设施的功能保障上,所以公共交通站点设施的整备和发展规模要与车辆规模相协调。
3,根据公交场站发展的特征,必须统一规划车辆与公交场站设施的建设。
三、公交场站的建筑规划与建设周期相协调计划建设期间必须接受城市公共交通计画期间,必须都市基本计划期间同步。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一、江西南昌:加强公交用地保障,促进公交优先发展(-)总体情况江西省南昌市将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用地作为贯彻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强统筹规划、资金和用地等政策支持,探索用地综合开发,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主要做法一是加强政策支持。
对公交企业按规划自筹资金新建公交枢纽场站的,南昌市给予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相关政策支持,免征各类建设项目规费合计2500余万元。
以南昌市政府会议纪要形式明确公交首末站建设用地均按照学校地价(60万元/亩)供地。
二是加强规划实施。
南昌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遵循”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全市中心城区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共布局70余个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用地,面积约45公顷,为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
三是探索综合开发。
出台关于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见,明确对具有开发价值的场站可采取〃建设-转让"(BT)."建设-经营-转让”(BOT)等方式,引入投资建设主体,解决场站建设资金,在确保公交场站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相关收益用于城市公交事业发展。
南昌市结合公租房、廉租房的建设,按照地上绿化、地下停车的原则,在地下部分规划建设公交停车场。
(三)取得成效2012年以来,南昌市共规划公交场站用地500亩,市公交企业自主投资14.33亿元,建成各种类型公交场站26个,总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可停放公交车1300台,城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100%。
二、四川成都:推进公交专用道成网运行,提升公交运行速度和吸引力(-)总体情况四川省成都市按照“公交优先、科学设置、需求匹配、连片成网"的原则,精准施划公交专用道并动态灵活调整,强化公交专用道使用监管,取得积极成效。
(二)主要做法一是同步精准施划,匹配城市建设。
推动公交专用道与新建城市干路同步设计、同步施划。
1规划背景为了统筹城市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配置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科学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推进建立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划模式,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做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工作。
根据交通运输部有关文件精神,并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公交都市的建设经验,特编制本次《鞍山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20——2035年)》。
鞍山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20-2035年)草案公告2规划概况(一)规划期限:2020-2035年。
远期:2035年;近期:2025年。
(二)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公交专项规划范围以中心城区内城市建成区为主,在城乡公交一体化中会有所突破此范围。
具体范围为:北至鞍山市界,东至齐大山、眼前山采矿区边界,南至千山区大屯镇于家沟村、大孤山镇及千山风景名胜区边界,西至市区边界,中心城区面积约316.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约182.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建成区范围3规划结构来中心城区整体上将形成“十字型+C型”一级走廊和多条二级走廊。
◼三条一级骨干公交走廊:“十字+C”型东西方向:高铁站-铁西区政府-火车站-胜利广场-高新区-千山组团;南北方向:灵山-立山区政府-站前-汤岗新城;“C型”:齐大山-深沟寺-鞍钢-火车站-湖南-营城子,近似原有轨电车线路。
◼六条二级骨干公交走廊铁东地区:立山-高新区-湖南片区;跨铁路:高铁新区-湖南片区;双城之间:高铁新区-汤岗新城;双区之间:立山-铁西-高铁新区南部城区:汤岗新城-腾鳌;铁西地区:高铁新区-腾鳌。
一级骨干公交走廊二级骨干公交走廊4公交线网规划远景增加6条轨道/BRT骨干线路;近期增加5条骨干线路,调整改线13条骨干线路,增加支线、接驳线5条、工业园区5条。
通过以上规划,公交线路近期调整达到87条,营运线网总长度由现在的969公里达到1094.1公里。
中心城公交线网密度由现在的2.52km/km2增加到3.1km/km2,3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75%以上;500米站点覆盖率提高到92%以上,2035年达到近100%。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公交场站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对于城市居民出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公交场站设计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条件,提升城市的整体交通效率。
下面将介绍一些公交场站设计的规范。
首先,公交场站的位置至关重要。
公交场站应位于交通枢纽附近,既方便市民出行,也便于不同出行方式的转换。
同时,公交场站不应设置在繁忙道路的拐角处,以免影响交通的通畅。
其次,公交场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乘客出行的便利性。
公交场站的站台宜宽敞明亮,有舒适的座椅供乘客休息等待。
站台上应设置足够的候车标识牌,包括公交线路、候车时间等信息,方便乘客查询。
此外,站台应设有遮阳设施,提供遮蔽和防雨功能,以便乘客在恶劣天气下等到公交车。
再次,公交场站的出入口设计应合理。
入口通道宜宽敞且易于辨识,站台出口不应阻碍乘客的行进。
出入口通道上应设有标示路线的指示牌,使乘客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进入和离开站台。
此外,公交场站也应该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
为了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乘坐公交车,公交场站应配备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斜坡、轮椅坡道等。
此外,站台上还应设有指导语音和指引标识,以提供便利。
最后,公交场站的环境设置也至关重要。
公交场站应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定期清扫站台和周围区域,设立垃圾桶等设施,以保持卫生。
同时,公交场站周边的绿化应予以重视,种植树木和花草,改善环境氛围。
总而言之,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应考虑到乘客出行的便利性、通行的顺畅性以及环境的舒适性。
通过合理布局、充足的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能够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率。
这些规范的遵循有助于提升城市的交通形象,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