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幼儿家庭玩具选择与使用调查结果分析

内容摘要:1.玩具功能的相关研究

2.玩具和游戏材料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的相关研究

3.玩具和游戏材料分类的相关研究

4.幼儿家庭玩具选购的相关研究

5.影响家庭选购幼儿玩具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研究

6.幼儿玩具选择指导的相关研究

1.玩具功能的相关研究

玩具是什么?受不同学科熏陶的人会给出迥异的答案。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玩耍的童心,这种童心依靠玩具释放出来”:教育学认为:“玩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儿童的智力。”经济学认为:“玩具是我国出口加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销学认为:“玩具是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的一种商品”广义上,用于“玩”的器具,就叫玩具。著名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对玩具意义的理解,它不只限于街上卖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玩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三个基本特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种类。对于幼儿来说,“玩具”可以是任何东西。幼儿探索他们手边可及的每一样东西,并且把每一样东西都变成可玩的“玩具”。通常把成人专门为儿童制作的、供儿童游戏之用的物品称为“玩具”以区别于自然的、非专门制作的“游戏材料”。

玩具起源于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劳动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有来源于生产工具的玩具、来源于祭祀物品的玩具、来源于民间习俗的玩具以及来源于民间传说的玩具。“模拟物”和来源于民间习俗的玩具以及来源于民间传说的玩具。“模拟物”和“象征物”是玩具的基本特征,作为模拟物和象征物,现代玩具不仅有着与古代玩具相类似的社会文化印记,而且具有古代文化所没有的科学特性、消费品特性以及主导人们想象和幻想的特性。现代玩具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反映着现代社会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玩具是儿童探寻人生和世界的第一本教科书,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游戏、玩具不仅是儿童最自然、最正当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学习成长的一种必然途径和物质条件。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中说:“大抵童子之情,乐戏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芽,舒畅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国当代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陈鹤琴进一步指出:“玩,固然很重要,玩具更为重要”。在西方世界,从柏拉图到裴斯泰洛齐,从夸美纽斯到卢梭,从福禄倍尔到杜威等教育家也都认为,对儿童来说,“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最自然、最好的学习方法,而作为游戏的物质基础的玩具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儿童借由玩具的游戏过程学习这个世界的真理,我们成人很快便能将我们对于世界对于真理的看法,通过玩具传给下一代。”杜威认为儿童玩具越直接越真实越好,并主张选择与使用应该是扩展、澄清儿童的观念,促进儿童不论是在体能还是在认知上都能达到最大发展的为目的。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认为玩具“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他把自己设计的玩具称为“恩物”。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建者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角度,以科学方法研究儿童自由游戏中思维的发展与结构创建了“认知结构论”。该理论从智力发展的角度,认为儿童在游戏中运用玩具,扮演角色,是学习新的物品和事物的方式:形成和扩大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把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式。按皮亚杰的术语讲,运用玩具做游戏,是个体把信息纳入原有的认知图式,是同化的一种形式。总之,运用玩具做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儿童认知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他还认为,儿童的

认知水平决定其活动水平及游戏水平,决定儿童游戏的方式。这种方式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实体玩具来进行游戏;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表象能力,可以假扮不在面前的事物,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就具备了运用玩具进行规则游戏的能力,适应个体需要,而不必通过顺应来进行平衡,受顺应的约束。

儿童在游戏中用玩具、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周围世界,扩大认识,形成一些概念,思维变得更灵活。

因此,“玩”对儿童来讲就是也应该是一种学习或者受教育的过程,而作为游戏的物质依托—玩具,既为儿童创造了一种游戏的方式,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学习方式,它理所当然地可以被认为是幼小儿童最基本的学习工具,是他们的“第一本书”。生动、形象而有趣的玩具,既是向儿童传播知识与传授技能的媒介,又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性情。

黄进从文化学的角度阐述了玩具价值,认为玩具的价值是由它的制作者和游戏者双向构成的。玩具制作者和游戏者存在合一的状态或者分离的状态,它们共同构成了游戏共同体。传统玩具是传统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不仅满足了儿童游戏的需要,同时也将儿童从一个自然人纳入到传统文化之中;现代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玩具的制作者成为儿童游戏强有力的控制者,技术因素与商业因素的结合催生了现代玩具。

2.玩具和游戏材料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的相关研究

玩具和游戏材料与儿童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游戏材料通过影响儿童的游戏类型和游戏内容对儿童发展产生间接影响,游戏材料也可能通过提供学习的机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同时,儿童的个体特征如年龄、发展水平和游戏类型又会影响特定材料在游戏中的使用方式。

虽然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玩具和游戏材料会直接影响儿童发展,”但是我们确实知道某些类型的材料可能会引发特定的游戏类型,如积木、组合玩具和乐高能够激励建构性游戏,而洋娃娃、装扮衣服或扮家家道具可鼓励儿童进行假装游戏。游戏材料同时还可影响游戏的社会质量,一些材料鼓励单独游戏,而另一些则鼓励团体游戏。因此游戏材料刺激了具有发展重要性的游戏方式,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儿童的成长。

儿童在摆弄玩具和其他游戏材料时,可以学到重要的概念。例如,当一名幼儿摆弄一个皮球,进行重复的功能性游戏时,他必须将这个皮球转化到他所掌握的动作图式中,同时,他也必须顺应或改变一些动作以适宜物体(球)的特征。儿童的动作适应了球的大小和重量,从Piaget的理论来看,智力的顺应发生时,就会促进智力的发展。Bradley发现,儿童的智商与玩具的可获得性及其适应之间存在一种中度的相互关联,如果儿童与各种游戏材料进行互动,就一定会出现学习行为。“玩具能够促进儿童发展的信念导致人们建立玩具图书管来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以及那些具有学业或社会性障碍的儿童,1987年由Gulbenkian基金会提供资金,Damaia地区的当地社区行政委员会修建了一座玩具图书馆,以满足Dainaia 儿童的游戏需要。这个游戏室的主要目的是让儿童有机会在一个安全、丰富的环境里自由地共同游戏,从而促进儿童的智力、社会性和认知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儿童在玩具图书馆的游戏行为不同于在学校的游戏行为,儿童在玩具图书馆更复杂、更富想象力、更具社会性。因此,玩具图书馆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游戏经历,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也影响其对游戏材料的使用。1}2岁的儿童处在感觉运动发展阶段,所以他们使用材料的游戏倾向于局限在练习性或功能性游戏中(反复的身体运动)。到达学前年龄段时就进入了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这个时候,他们的游戏类型就从功能性游戏转向结构性游戏和戏剧性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游戏材料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儿童开始用一个物体代替其他物体,进而从象征性表征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尽管儿童仍能认识到他们所玩的材料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