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苹果金纹细蛾发生为害动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7.52 KB
- 文档页数:5
陕西农业科学
陕西苹果金纹细蛾发生为害动态研究
文耀东 。,谢飞舟 ,冯小军 ,朱岁层。,李小虎 ,付军侠 ,史怀宝
(1.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陕西西安71000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i00;
3.眉县植保植检站,陕西眉县722300;4.蒲城县植保植检站,陕西蒲城715500;
5.白水县植保植检站,陕西白水 715600;6.洛川县植保植检站,陕西洛川 727400)
摘要:通过3 a来的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初步摸清了我省金纹细蛾发生消长规律,明确了越冬代虫口基数 对一代幼虫为害程度的影响,越冬虫口密度高,翌年一代幼虫发生为害较重,反之则轻。 关键词:金纹细蛾;发生为害;防治措施
苹果金纹细蛾是陕西乃至全国苹果产区的主
要潜叶性为害的害虫之一。该虫危害严重时,可
造成果树的叶片和果实提早脱落,导致苹果产量
严重下降。一直以来,苹果金纹细蛾在历史上是
一种次要性害虫口 ]。20世纪9O年代,由于
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破坏了益害生态平衡;种植
结构的调整和苹果面积的突飞猛进,为该虫提供
了适宜的寄主和生态环境,丰富了食物资源空间;
苹果产区气温的逐年上升,给该虫的生长发育和
安全越冬带来极大的好处。这样,导致金纹细蛾
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 苹果主产区连
年发生,屡治不下,成为年年注意和防治的害虫主
要种群之一。因此,摸清在新生态环境条件下,陕
西苹果园金纹细蛾发生动态,控制其进一步扩散
为害,在当前已显得尤为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2001—2003年三年内完成,在陕西苹
果主产县,洛川县、眉县、蒲城县、长武县等,设点
观测,进行系统监测、大田普查,主要针对陕西金
纹细蛾的越冬情况、田间幼虫发生为害情况与环
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I.1越冬基数与翌年一代幼虫发生关系研究
每年11月10日一15日,每个县在不同区域
(按坡、塬、川、沟等来划分)1个乡镇,每个乡镇调
查4个行政村,每村调查5个果园,每个果园取样
查看20株以上苹果树,进行越冬基数调查。
具体调查方法:每果园5点取样每点4株,共
20株,分别调查树上叶和树下叶的越冬虫蛹量,
树上每树按东西南北中共5个方位共调查100片
收稿日期:2012-I2 04 树叶,树下调查树冠底下的落叶,随机抽查i00片
叶,调查越冬虫蛹量。
通过以上方法,观察、调查、记载,研究金纹细
蛾越冬基数和翌年越冬代成虫发生量的关系;与
一代幼虫发生为害程度的关系。
1.2 田间幼虫发生动态研究
分别于7—9月,选上年发生重的果园1—2
个,每7 d调查一次,每园5点取样,每点1株,共
5株,每树按东西南北中随机选取5个枝条,每枝
条选叶10片,共查250片叶子,调查有虫叶数、虫
斑数及幼虫数量,计算虫叶率、百叶虫斑、百叶虫
量。
通过以上方法,观察调查研究田间幼虫发生
危害消长动态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陕西金纹细蛾生活史
从2001—2003年,在洛川、蒲城、眉县、长武
等地性诱剂诱蛾表明,苹果金纹细蛾在陕西1a发
生5代,具体的不同虫态出现的时期见表1。
由表1看出,关中地区各代成虫发蛾
期 :越冬代成虫3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第
一代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在6月上旬
至7月中下旬,第三代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
第四代在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I代后有世代
重叠现象。每代历期平均为40 d。
根据各县金纹细蛾性诱剂监测情况,得出各
代成虫高峰期分别为:越冬代4月中旬末至4月
下旬初,一代5月底左右,二代6月中旬末至日至
6月下旬初,三代7月底至8月初,四代8月下旬 文耀东等:陕西苹果金纹细蛾发生为害动态研究
至9月上旬。
表2给出了陕西不同县区苹果园的金纹细蛾 在一年中发生的始见期和不同世代的发生高峰
期。
表1 陕西关中地区金纹细蛾生活史
越冬代 ▲▲▲ . +++十+++++ ☆☆☆☆☆☆☆☆☆.J 第一代 ●●●●●●●●●●
▲▲▲▲▲▲▲▲▲ ++++++ ☆☆☆☆☆☆☆.J
第二代 ●●●●●●● ▲▲▲▲▲▲▲
+++++++ ☆☆☆☆☆☆☆ 第三代 ●●●●●●●
▲▲▲▲▲▲▲.J
+++++++.j ☆☆☆☆☆☆☆
第四代 ●●●●●●● ▲▲▲▲▲▲▲.J
+++++++ ☆☆☆☆☆☆☆ 越冬代 ●●●●●●●●●●
▲▲▲▲▲▲▲▲▲▲▲▲▲
注。▲蛹+成虫☆卯●幼虫
表2 2003陕西苹果金纹细蛾成虫发生高峰比较(月/日。月/旬)
由表2的比较看出,从南向北,越冬代成虫始
见期不断推后,各代成虫发生高峰期逐渐推迟,由
东到西,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提前,各代成虫发生高
峰期逐渐提前,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的县区金纹细
蛾始见期与发生高峰期的异同,海拔高的县苹果
园金纹细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晚,各代成虫发生 高峰期推迟。
由此可以算出,秦岭北麓、渭北、黄土高原三
个不同区域苹果园金纹细蛾的越冬代成虫始见期
及各代成虫发生高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可能
是三个区域的气候、栽培及果农管理等方面存在
很大差别所致。
陕西农业科学
2.2 各代卵始盛期及孵化盛期观察
田间定点系统调查表明,各代卵始盛期分别
为:一代4月中旬至4月下旬初,二代5月下旬至
6月上旬,三代7月上旬至7月中旬初,四代8月
上旬末,越冬代9月中旬至9月下旬初。初孵盛
期分别为:一代4月下旬至4月末,二代5月底至
6月上旬,三代7月上旬末至7月中旬,四代8月 中旬至8月下旬初,越冬代9月中旬末至9月下
旬[ ]。
2.3越冬基数与翌年越冬代成虫的发生关系
表3列出了洛川县2000—2003年金纹细蛾
越冬基数与翌年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发生量之间
的关系。
表3 洛川县苹果金纹细蛾越冬基数调查情况
年度 百 数斑 数 篱
2000
2001
2002
2003 3O
66.2
48.9 37O
253
283
269 l86
140
157
98 l5O
113
1O2
11O 24
0
24
61 3/19
3/10
3/25 3/19
3/10
3/25 4/30
4/20
4/25 392
1 273
670
从表3显示的结果看出: 幼虫比例上升的理由。
(1)2000—2003年,金纹细蛾越冬虫态中,蛹 (2)不同年代,百叶活虫数与无虫斑比例不
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幼虫。然而2003年的结果恰 同。2001年没有无虫斑,2000年比例为14.42,
好相反,并且总虫量少于前三年。说明在平常年 2002年为10.79,2003年降为3.41,显然,不同
份,该虫主要以蛹态越冬。2003年的异常结果可 年份中,有无虫数之问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苹
能是由于气象、秋季后期管理,特别是农药的使 果园到生长后期(秋季),金纹细蛾种群增长势头
用,对末代较大虫龄幼虫的杀伤所致。如9月份 强劲,与以往天敌跟随现象比较,近年来苹果园该
全月降水量,2001年为197.4 mm,且全月多阴多 虫天敌缺乏。
雨;2002年最低,为92.2 mm,总降雨日只有4一 (3)金纹细蛾越冬虫口密度与来年越冬代成
5 d;2003年略高,为101 mm,降雨日数在三年中 虫始见期及发生量无直接相关关系。这可能与早
居中。同时,在2003年,第四代成虫羽化高峰期 春温度和降雨因素有关;而百叶虫斑内幼虫密度
9月20日,比2001年和2002年推迟10 d左右。 的年份,翌年越冬代成虫发生期相对较长。
可见,后期多雨,出现无虫斑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 2.4越冬基数与翌年一代幼虫发生关系
与落叶病的影响有直接关系。2003年的第四代 表4列出了金纹细蛾越冬虫口数量与翌年一
羽化期明显拖后现象足以说明,该虫越冬虫态中 代幼虫发生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表4金纹细蛾三代幼虫发生为害调查 (2000—2003年。陕西岐山)
年份 越冬虫量 (头/百叶) 幼虫虫叶率( ) 平均虫量(头/百叶)
一代 二代 三代 一代 二代 三代
2000
2001
2002
2003 6.O
19.8
4.1
8.5 0.37
2.0
o.O8
O.6 6.3
9.4
6.9
7.7 10.2
l1.7
15.O
40.9 0.4
2.1
0.04
O.62 6.3
11.3
7.8
10.4 1O.2
21.8
13.9
69.4
从表4显示的结果看出,金纹细蛾的越冬基
数越高,翌年第一代幼虫发生的种群数量就越大,
随之带来的早期为害就越重。二代幼虫发生程度
与越冬基数关系次之。从三代幼虫开始其发生为
害基本上与越冬基数无相关性。 2.5 田间幼虫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研究
对田间金纹细蛾的幼虫发生动态,分别在洛
川县、眉县、长武县进行了设点调查,结果列入表
5、表6和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