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 格式:pdf
- 大小:176.42 KB
- 文档页数:2
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鸡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
本病常原发或继发出现,因其所侵害的部位不同,所以表现的病理症状也是各不相同。
临床上常以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眼炎、关节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肠炎、急性败血症等出现,其中以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最为多见,目前大肠杆菌病是危害鸡群健康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肉鸡的三个高发日龄。
1、肉鸡7-10日龄此阶段发病是因大多养殖户在育雏前期采用煤炉供温,使舍内温度达不到标准,空气干燥,舍内往往尘埃飞扬,使吸附在尘埃上的大肠杆菌进入鸡的呼吸道,从而引发雏鸡的大肠杆菌病,病鸡发生严重的气囊炎。
另外,7日龄进行新城疫弱毒苗免疫之后常出现轻微疫苗反应,而诱发慢性呼吸道病,这也是发生大肠杆菌的另一诱因。
因此,在此阶段,在饮水中加一些预防大肠杆菌、支原体病的药物和营养性物质,既可抗应激,又可预防疾病,补充营养,效果较好。
2、肉鸡20-25日龄在14日龄左右,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接种后,因疫苗往往通过饮水进行免疫,对肠道刺激较为严重,很容易继发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等肠道病,此时应投些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此外,21日龄左右的新城疫二免前后也应用些预防呼吸道病的药,防止由此引发的大肠杆菌。
3、肉鸡35日龄以上此阶段发生大肠杆菌病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养殖户大多采用塑料桶贮水,因塑料桶长期使用也没有进行清洗和消毒,桶底存有许多沉淀物,使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量严重超标,鸡只饮用了这种水极易诱发大肠杆菌病。
另外,由于养殖户将鸡粪胡乱堆放,常使水井中的水受到污染,也影响到鸡只的健康,所以,要定期选择一些刺激性小,较安全的消毒剂对饮水进行消毒。
消毒剂一般应在贮水器中作用一段时间,这样就能保持消毒剂有足够的时间杀灭饮水中的病原体,可以选用福润德的顶点进行消毒,此外因生长期长时间的使用药物,很容易造成肠道的菌群失调而发生泻痢和大肠杆菌病,所以此时期在饲料中加些微生态制剂也是必要的,以维持肠道的正常环境。
摘要:肉鸡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会严重影响鸡群出栏质量,为了降低肉鸡呼吸系统疾病对鸡群出栏质量的影响,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本文对肉鸡呼吸系统疾病中大肠杆菌病的病因、症状与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首先从鸡舍饲养管理以及肉鸡本身两个方面对肉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再阐述肉鸡大肠杆菌病症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肉鸡大肠杆菌病防治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通过强化免疫准备、做好通风保温、加强环境卫生、补充营养供应实现对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并结合具体的病症表现对治疗方式进行细化,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为减少肉鸡患有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概率,为提升鸡群出栏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肉鸡;呼吸系统疾病;通风保温;环境卫生;营养供应肉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症状与防治措施赵艳1,桑国霞2(1.泰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泰安271000;2.菏泽市定陶区畜牧服务中心山东菏泽27410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3.10.028收稿日期:2023-02-07作者简介:赵艳(1971.8—),女,本科,高级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方面。
从系统的角度对肉鸡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分析,可知,当前肉鸡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三类,即由α-疱疹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由副鸡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的主要会侵害肺和气囊的真菌性呼吸系统疾病[1]。
对于肉鸡呼吸系统疾病而言,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为病毒感染,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最高,一般可以达到90%以上,严重时可以达到100%,对应的死亡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一般在20%左右,严重情况下可以达到70%。
对于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其中的肉鸡生产中常见的急性肠道性传染病———肉鸡大肠杆菌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病型复杂,而且由于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常用药物不敏感,导致该病存在确诊困难大、治疗效果差,一旦出现容易造成严重损失的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大肠杆菌病综合治疗原则
抗生素的滥用、误用,导致目前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导致严重的动物药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药物残留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或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并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药敏实验,优选敏感性高的药物,同时注意选用抗菌药物的休药期。
目前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原则为:
1、强化自主免疫力,一方面强化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另一方面强化体液免疫应答能力。
2、强力抑杀细菌,选用广谱、高效、高敏的药物。
3、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机体自身解毒功能,抑制炎性渗出物的产生(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
4、强化饲养管控,强化环境消毒、温湿度控制、通风控制,强化营养补充(尤其是Vc的补充)。
因此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化全面化的治疗,不单纯是单方面投服抗生素的过程。
推荐药物治疗方案:
1、针对轻症大肠杆菌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松乱、呼吸困难、腹泻、排绿色或黄绿色稀粪,个别会出现跛行;剖解可见皮肤肌肉淤血,心包增厚,外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肝包膜,气囊浑浊,表面附着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粘连,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充血,整个肠管呈紫色,肾肿,并有恶臭味。
安贝宁(氟特、倍耐欣、依克沙、强力卡星)+金黄芪,连用3—5天。
2、针对重症、耐药性大肠杆菌病,心包炎、肝周炎非常严重,连续用药多天,效果不明显。
金依可沙+博抗素,连用3—5天。
肉鸡大肠杆菌的防治大肠杆菌无论在环境中还是生物体内都是广泛存在的一种微生物,然而在养殖行业大肠杆菌却困扰着很多养鸡的朋友,因为它稍不注意非常容易爆发,而且容易导致继发感染,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水平等许多应激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鸡舍的卫生状况差,粪便污染,潮湿拥挤,空气不流通,过冷过热都能明显地促使本病发生。
肉鸡大肠杆菌病典型变化是肝脏和心脏出现纤维素性渗出(即心脏和肝脏上有一层白色膜),打开腹腔能闻到一种恶臭味。
人们一般注重从20几天开始用药预防大肠杆菌病,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致病性大肠杆菌为自然环境中的常在菌,它的血清型甚多,重复感染的机会也多,与其它传染病合并感染的频率极高。
因此疫病的综合性防制和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就成为了养鸡业控制大肠杆菌病的关键所在。
饮水极易腐败变质,在混入的饲料、尘埃和鸡的唾液等污物的污染下,通常一昼夜细菌会增殖百万倍,尤其是夏季和鸡舍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以及在饮水中添加营养性物质(如维生素等),因此夏季清理水线保证水质非常重要。
酸歪歪对水线有较强清理作用,浓度稍低时可以在清理水线的同时供禽类自由饮用,想要彻底清除附着在管壁的杂物可以加大浓度,两三个小时即可达到效果。
这样不仅能清除管壁上的大肠杆菌还可以减少附着。
在饲料中反映出的问题更为严重,本来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类药品就有较强的抗药性,但现在的一些饲料生产企业滥加抗生素,使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抗药性给预防和治疗都带来极大的困难。
另外,饲料的原材料品质较差,劣质的原料(鱼粉、骨粉、羽毛粉、血粉等)带入大量的致病菌。
这就提醒大家在选择饲料的时候要慎重,生霉的饲料禁止进入料槽。
使用进口脱霉剂百安明能达到理想的脱霉效果。
鸡舍的环境卫生不好,饲养水平低下时病鸡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针对上述原因引起的大肠杆菌病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一:加强饲养管理,象照顾孩子一样,给鸡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措施二:消毒,通过消毒可以杀灭和抑制已经产生的致病微生物,减少其对动物的感染机会但它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养鸡户常常抱侥幸心理或嫌麻烦。
鸡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间:2007-10-11 16:22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农民报进入论坛手机读报我要评论大肠杆菌病概述: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
肉鸡的大肠杆菌病各日龄均易发生,尤其在恶劣的环境、强应激条件下更易发生,如果控制不及时,常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
诊断要点:1.雏鸡脐炎:脐带发黑,腹部胀满,拉稀,排白色稀便,精神不振,虚弱。
2.急性败血型:采食减少,腹泻,排白色或水样粪便,呼吸困难,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卡他性肠炎,气囊炎,精神萎靡。
3.肠炎型:病鸡排消化不良的稀便,小肠有出血性炎症、溃疡、腺胃粘膜充血。
防治措施:1.排除诱因,加强通风换气,饲养密度合理。
2.加强环境卫生消毒。
治疗方案:a.脐炎。
淘汰弱小病雏,提高舍温,加强营养,同时饮水中加速可杀、肠杆速杀,能有效预防大群大肠杆菌病的暴发。
b.急性败血型。
淘汰病情严重鸡只,20日龄前的鸡群,用速可杀或可立杀+庆大霉素饮水;20日龄以后的鸡群,最好用速可杀配合抗病毒药如百毒威、毒克、肠乐+扶正解毒散等饮水。
c.肠炎型。
肠泰克+克球杀或阿莫西林饮水剂、肠乐+球毒清,料中拌浓缩鱼肝油,尽快修复肠道粘膜。
鸡白痢概述:本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症,2周龄内雏鸡死亡率最高。
本病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诊断要点:20日龄内的雏鸡居多,白色下痢,肝脾肿大,有散在或密布坏死点,有时肝脏破裂,心肌和肝脏有时有凸出表面的结节。
防治措施:1.搞好孵化前后的消毒卫生,加强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
2.用氧氟沙星、大观霉素做开口药。
3.肠乐、肠杆速杀饮水,连用3-5天。
禽流感概述:本病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根据血清型不同,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三种。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快,死亡快,病鸡还没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就突然死亡,死亡率一般可达100%,一般来不及治疗。
低致病性禽流感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也低,死鸡常表现为顽固性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病,产蛋鸡表现为产蛋轻微下降或劣质蛋增多。
健康养殖·诊疗畜牧业环境 2020.1074摘 要:鸡肉作为当代居民日常餐桌上的重要食品,获得当代居民的喜爱和欢迎,但是在鸡养殖中,大肠杆菌病是危害鸡群健康的关键疾病,如果在养殖场内蔓延,会对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养殖户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鸡养殖;大肠杆菌病;诊断;治疗措施;分析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市场对鸡肉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大肠杆菌病作为鸡养殖的常见疾病,其如果在养殖场内蔓延,会对疾病防控带来较大难度。
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环境卫生以及管理水平具有密切关系,其病症呈现多元化,死亡率和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养殖户需要给予其高度关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 临床特征大肠杆菌病临床特征与受侵害器官、病程长短、发病日龄具有密切关系,按照不同类型其临床症状。
1.1 急性败血型病鸡体温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体毛松乱、剧烈复习诶、口渴多饮、食欲减退、粪便呈现白色、肛门粪污等,其死亡率较高,病鸡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1.2 卵黄性腹膜炎其称之为蛋子瘟,母鸡是主要感染群体,在母鸡患病后,其肛门四周存在粪污,腹部下坠肿胀,体型日渐消瘦,产蛋能力下降或者丧失。
1.3 脑炎大肠杆菌病毒进入病鸡脑部后,其开始出现瘫痪、歪头转圈、头颈震颤、昏睡以及不吃不喝等症状。
1.4 脐炎蛋黄囊炎雏鸡是主要患病群体,当病鸡患病后,其脐部开始发炎,卵黄表现在吸收不良,腹部下坠肿大,死亡率较高,可达60%左右。
1.5 关节炎雏鸡为主要感染群体,其症状包括关节肿胀、采食困难、运动困难以及跛行等,少数病鸡在经过治疗后可康复,多数病鸡因为生长迟缓、慢性感染而淘汰;第六,生殖器官病,主要感染群体为母鸡,具体表现在输卵管存在黄色絮状物以及出血斑点,卵黄变硬或者变稀、卵泡膜严重充血,呈现红褐色或者黑褐色。
2 治疗措施2.1 抗生素当前在治疗大肠杆菌病中,抗生素是最为常用、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养殖户在疾病治疗中,要先对病鸡开展药敏实验,尽量使用高敏药物,为了防止大剂量用药以及盲目用药,要使用复合型药物,进而避免鸡群产生耐药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