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菊花怎么养:菊花的生长习性与养护小锦囊汇报人:日期:•菊花的生长习性•菊花的养护要点•菊花的栽培技术•菊花的病虫害防治目•菊花的品种分类与鉴赏•菊花的实用价值与文化内涵录菊花的生长习性01菊花喜凉爽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不适宜其生长。
温度光照土壤菊花需要充足的日照,一般需要每天接受至少6小时的直接日照,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
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进行种植。
030201繁殖01菊花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分株繁殖02将菊花植株分成若干小株,每株都带有根系,然后分别种植,使其独立生长。
扦插繁殖03选取菊花植株上的嫩枝或侧枝进行扦插,使其在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菊花的生长期一般从播种开始,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历时约3-4个月。
菊花的花期通常在秋季,具体时间因品种和气候条件而异。
花期生长期菊花的养护要点02菊花的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菊花的浇水时间通常在早晨或傍晚,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
浇水时,要确保水分充分渗透到土壤中,避免只湿润表层土壤。
在干燥的环境下,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
0102030401菊花的施肥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施用过多的肥料。
02选择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有助于菊花生长健壮。
03在生长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施肥次数,但要控制肥料浓度,避免烧根。
04在开花前,可以施加适量的磷肥和钾肥,有助于花朵开放更加饱满鲜艳。
菊花需要充足的阳光,但要避免受到强烈阳光的直射。
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菊花的生长和发育,要保持空气流通。
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采取适当的遮阴措施,以防止叶片受到伤害。
在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可以选择空气流通的地方放置菊花,或者定期开窗通风。
光照与通风要点菊花的栽培技术03春季是菊花播种的好时期,此时气候温和,适宜种子发芽。
大田栽培菊花技术要点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阳光充足、凉爽、无严寒的气候和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要求富含腐殖质、肥沃而疏松的中性土壤,耐旱耐弱碱,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25℃。
在大田种植切花菊应掌握几项关键技术要领。
品种的选择可选择不易受冻害的晚秋菊及冬菊品种,其抗寒性强,瓣质厚硬,茎粗壮挺拔,节间均匀,叶片肉厚平展,适合长途运输和贮存,且吸水后能挺拔复壮,浸泡后能全开且时间长。
我国北方生产切花菊,如欲在5月供应市场,应在头年10月扦插育苗,冬季在温室中培养;如欲在8至9月开花,可于当年3月育苗,提早60天进行短日照处理。
南方冬季和早春供应菊花切花比较容易,无需温室,可大面积地栽生产,但需打造高畦以防水涝。
旱季中午适当遮阴,可以增加茎的长度,便于瓶插。
种植前的准备菊花忌水湿,大田栽培切花菊,必须做到深沟高畦,以畦高25至30厘米,畦宽1至1.2米为好,畦长度不超过30米。
田块四周要开好腰沟,腰沟要具有蓄排水的功能,做到雨水不出沟,雨停不留水。
切花菊生长旺盛,需肥量大,多施长效性有机肥料能使土壤疏松,促进植株根系生长。
切花菊忌连作,也不宜与同种作物连作。
定植切花菊有多本和独本之分,大田种植出口型的切花菊一般采用独本栽培。
一般独本栽培每平方米约栽60株左右,每畦种4行,行距25厘米,株距6厘米。
当菊花长到30厘米高时,用12×12 平方厘米的塑料浅网,进行主株张网,使菊花枝条均匀分布。
肥水管理切花菊的浇水非常关键,除了花芽发育期适当增加浇水外,应干多湿少、干湿相间,少沟灌和浸灌。
切花菊因种植密度大,耗肥较多,除了施用基肥外,必须经常结合浇水追肥。
一般在现蕾前,以氮、钾肥为主,此后适当施用磷肥。
追肥宜薄肥勤施,防止施肥过量。
当菊株转向生殖生长时,可暂停施肥,以利花芽分花。
待现蕾后,再行追肥。
修剪整枝应留强去弱,除去分枝,腋芽要及时抹去,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保证植株达到一定的高度。
现蕾后要及时剥除主蕾以下的所有侧蕾。
独本菊栽培管理要点
菊花,那可是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明星!独本菊呢,就像是菊花中的“小公主”,得精心呵护着。
先说选种,这可太重要啦!就像找对象,得挑个好苗子。
要选那种饱满、健康、没有病虫害的种子或者种苗。
要是随便选,那能行吗?
栽培的土壤也不能马虎。
这土啊,得疏松、肥沃、排水好,就像给独本菊准备了一张舒适的大床。
要是土又硬又不透气,独本菊能长得好?
播种或者移栽的时候,可得轻手轻脚,就像对待小宝宝一样。
种深了,出不来;种浅了,站不稳。
这分寸得把握好啊!
浇水,这可是个技术活。
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会淹死,少了会渴死。
你说这水是不是得浇得恰到好处?就像人吃饭,吃多了撑,吃少了饿。
施肥也有讲究。
得根据独本菊的生长阶段来,就像孩子长身体,不同时候需要的营养不一样。
早期要少施,后期要多施,搞错了可就麻烦啦!
还有光照,独本菊就像个爱美的姑娘,喜欢阳光,但又不能暴晒。
太强的阳光会把它晒伤,没有阳光又会没精打采。
再说修剪,这就像是给独本菊做造型。
把多余的枝叶剪掉,让它的养分都集中在花朵上,才能开出又大又美的花。
要是舍不得剪,那花开得乱七八糟,能好看吗?
防治病虫害也不能掉以轻心。
虫子就像小偷,趁你不注意就来搞破坏。
得经常观察,一旦发现,立刻采取措施,把这些“小偷”赶走。
等到独本菊开花的时候,那可真是美极啦!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你看看,只要用心栽培管理,独本菊就能给你大大的惊喜!所以啊,别嫌麻烦,好好照顾这美丽的“小公主”,它一定会用绚丽的花朵回报你的!。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菊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丰富,可分成黄、白、红、紫、粉等几个色系,又分为大型花和小型花。
色彩清丽、姿态高雅、香气宜人,观赏价值特高。
菊花可做成切花、盆花、大立菊等多种,主要以盆花为主。
随着人们对花卉消费意识的重视,现在切花、盆花已成为花卉消费的热点。
1. 生态习性菊花原产于我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很强,分布地域广,从华南到华北都有栽培。
菊花为阳性喜光花卉,适宜在气候凉爽、通风透光的环境中生长。
最忌水湿,土壤湿度过大则生长不良,若夏季雨水过多形成土壤积水,则易烂根死亡。
要求中性、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
有一定耐寒力,但地上部分不耐0 c以下低温。
菊花大多数为短日照植物,即光照时数大于临界周期才开花,有明显的日照界限。
另一部分类型受光照影响不大,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可开花,经培育后,可在需要时间开花。
2. 繁殖方法菊花的繁殖方法有多种,即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和组织培养。
2.1 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多在杂交培育新品种时使用,一些优良多为重瓣,不能自然结实,需人工授粉。
播种可于春季3-4 月进行,种子较小,可掺少量细沙,撒播于苗床内,覆土要少,然后用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种子发芽适温10-15C, —般7-10天就可出苗。
出苗后撤去覆盖物,当幼苗长至3-4 片真叶时移植一次,同时剔除病弱苗,苗高8 厘米即可定植于花盆或田间,如播种早当年即可开花。
2.2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主要采用芽插、嫩枝插、叶插和叶芽插。
在这里只介绍芽插和嫩枝插。
2.2.1 芽插以从土壤下面萌发出来的脚芽作繁殖材料, 脚芽应选择长势丰满、健壮的。
把脚芽下部叶片剥去,按株行距4 厘米插于温室内的扦插床中或花盆中,插好的菊苗放到5-8C的环境下,春暖后栽于室外。
2.2.2 嫩枝插此法应用广泛,多在4-5 月剪取8-10 厘米的枝条作为插穗,剪口的中心应为绿色而充实的嫩枝,枝条要除去大部分叶片,仅留上部2-3 枚小叶,并剪去2/3-1/2 ,以防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插条失水,使扦插失败。
菊花怎样种植菊花的播种方法1、土壤选择:菊花播种时应该选择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播前施入一定量的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
2、播种方法:菊花播种时将种子和一定量的沙子混合均匀,并均匀撒播到苗床上,后覆土约一厘米。
3、播后管理:菊花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度,温度控制在18℃左右即可发芽,要保证温度和空气湿度以及阳光充足。
4、适时移栽:菊花幼苗长出4至5片真叶时可将其移植到营养钵内并摘心,幼苗生长期不需要再施追肥,以免引起枝叶徒长而影响开花。
菊花的种植方法1、土壤:菊花对土壤的酸碱性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在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都能生长,pH值在5.5~7.0之间,可选用6份腐叶土、3份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成混合土壤。
2、温度:菊花生长适合的温度在21摄氏度左右,较能能耐寒,能在5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安全越冬,但不耐炎热,温度高于32摄氏度以上时便会生长缓慢。
3、光照: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花卉,只有在每天日照较短的情况下才形成花芽并开花,营养生长期需要每天14.5小时的日照,在花芽分化期需要每天12小时的日照。
4、水分:菊花对于水分的需求比较大但怕积水,尤其是营养生长期间,生长速度快,需水量大,很容易缺水,要勤浇水,但注意不要积水。
5、施肥:菊花施肥的时候一定要先把肥料撒上面,然后再水透浇,让肥料可以随水充分地渗到菊花的根系里,这样才肥料能被吸收到。
6、摘心:菊花植株长至10多厘米高时即可以开始摘心,摘心时只留植株基部4~5片叶,上部叶片全部摘除,以后长出的枝、芽也要及时摘除。
7、病虫:菊花的主要病害有锈病、黑斑病和灰霉病等,对菊花的生长危害较大,故于在菊花栽培过程中必须要予以适当防治。
①锈病:危害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②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防治。
③灰霉病:危害花、叶、茎等,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菊花的品种分类1、白菊:呈不规则的球状或压扁状,直径约2厘米,瓣多紧密,花序的绝大部分为白色舌状花,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
白菊花种植技术
白菊花是常见的一种观赏植物,种植白菊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术:
1.选址:白菊花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可以选择朝南或朝东的位置,确保能够得到6-8小时的直接阳光照射。
2.土壤:白菊花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在种植前将土壤整理好,去除杂草和石块,并添加一些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质地。
3.播种:可以选择购买白菊花的种子或幼苗进行种植。
如果使用种子,可以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保持湿润。
如果使用幼苗,可以将幼苗插入土壤中,并用土壤轻轻压实。
4.水分管理:白菊花对水分要求适中,不耐干旱也不耐水logged。
种植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通常每周浇水一次即可,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
5.施肥:每月可以施一次适量的有机肥料,保证白菊花得到足够的营养。
6.防虫防病:及时清除白菊花植株上的枯叶和病虫害,避免疫病传播。
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农药或生物农药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7.修剪管理:在花朵凋谢后,可以修剪花枝,促进新的花芽生长,并保持植株的形状。
请注意,以上技术仅为一般种植白菊花的常规步骤,具体的种植方法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
菊花栽培技术繁殖与栽培1.繁殖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1)扦插可分为芽插、嫩枝插、叶芽插。
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脚芽扦插。
选芽的标准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
除去下部叶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 厘米,插于温室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中,保持7-8℃室温,春暖后栽于室外。
嫩枝插,此法应用最广,多于4-5月扦插,截取嫩枝8-10厘米作为插穗,在 18-21℃的温度下,3周左右生根,约4周即可定植。
露地插床,介质以素沙为好,床上应遮荫。
全光照喷雾插床无需遮荫。
叶芽插,从枝条上剪取一张带腋芽的叶片扦插,此法仅用于繁殖珍稀品种。
(2)分株一般在清明前后,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另植盆中。
(3)嫁接为使菊花生长强健,用以做成“十祥锦”或大立菊,可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进行嫁接。
秋末蒿种,冬季在温室播种,或3月间在温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时移于盆中或定植田间,5—6月间在晴天进行劈接。
(4)组织培养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菊花,有繁殖迅速、成苗量大、脱毒及保持品种特性等优点。
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适量植物激素,pH5.8。
用菊花茎尖、嫩茎或花蕾为外植体,切成0.5厘米的小段接种。
培养室温度为25℃+1℃。
每日照光8小时,光强3000—4000勒克斯。
经1—2个月培养,可诱导成苗。
2.栽培(1)盆栽菊的栽培管理盆栽菊花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方式。
一段根系栽培法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多用此法。
即5月扦插。
6月上盆,8月上旬停止摘心,9月加强肥水管理,促其生长,10-11月开花。
各地盆栽菊的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五种:扦插后即上盆,此法优点为根部损伤少,花色正,花期长,但较费工;瓦筒地植上盆,扦插苗植于三片瓦围成的瓦筒中栽培,待花蕾上色时挖起上盆。
此法较前者省工,但挖苗时易伤根,花期与花的品质不如前者;地植套盆法,扦插苗定植于高畦上,7月初套上大孔盆,使苗从盆孔伸出,分次加土,现色时铲断地下根部;盆中嫁接法,3月间播种育蒿苗,5月间在蒿苗上嫁接菊花,以后管理同扦插上盆法,用此法繁殖,植株健壮,花大且开花较早,但较费工,地植嫁接套盆法,3月间将育好的青蒿苗栽于畦中,5月间嫁接,花蕾现色时移人盆中。
菊花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菊花从冬季扦插到次年秋季开花,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一时期,菊花在
生长发育上,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功能,其栽培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菊
花开花的质量。如果忽视菊花的栽培管理,往往会导致植株矮小或细长、病害
发生严重、花蕾发育不好、植株的叶子脱落等现象发生,使开花后的菊花观赏
性降低。为确保菊花开花优质,须做好冬存、春种、夏定、秋养等几项工作。
一 冬存(又称育苗)
冬存的关键是选芽,9月下旬后,采第一批脚芽,选离母株较远的,靠盆沿
出土的脚芽,出土2-3cm,全长5cm,带根或不带根均可(最好带根)。盆口直
径为22cm的盆可栽7-8株,小于22cm的可栽4-5株,并作标签(记品种名称)。
在冬存过程中应注意 以下几个问题:
1 土:用养完花的旧土,不应太肥,否则菊苗长的过旺,不易冬存;
2 水:扦插后要一次性浇透水,见干见湿,扦插成活后要控水;
3光:扦插10天后再见阳光,见光太早不宜成活;
4温度:扦插苗最适宜的温度为5-10℃,可以保证植株不长;
5 脚芽扦插前先用凉开水浸泡一下再栽,可使扦插苗不萎蔫。
二、春种
扦插成活的冬存幼苗在5月1日前后搬到室外背风向阳处锻炼一周,分栽
上盆(盆内径22cm),盆土用较好的普通培养土,不加肥,盆土为盆的一半,
幼苗须带“护心土”,根须剪留3-4cm。上盆后要浇透水,以后要控水防止徒
长,盆土保持不干不湿。
三、夏定
夏定的目的是为了对植株进行更新。根据不同品种花期的早晚和生长情况,
采用分期摘心的方法,使菊苗地下部分滋生新芽,以利于选取发育健壮的新芽
苗来作为秋季开花的植株,有三种情况:
1.矮棵或花期晚的品种或者是一般品种但长势较弱的(如泉乡冲天),应
于5月下旬摘心;
2.中棵或中花期的品种应于6月初摘心;
3.高棵花期早的或长势特强的品种应于6月中旬摘心(如国华甲子)。
采用分期摘心的方法既可控制植株高度,又可控制花期,同时对防止“柳
叶头及封顶”的现象也有一定作用。
在夏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摘心时应保留上部有一段健壮新嫩的枝干和十多片新叶,因只有上部
旺盛,才能促进根茎新芽迅速出土。同时将基部老叶去除,以利于通风透光,
随时抹去母株侧芽,若母株不旺,可施少量速效肥催芽,如长出的根芽过多,
可随时将离根部较近的剔除。
2、 选株定植:7月下旬,新株高10cm左右时应定植,独本菊用内径20cm
的盆,品字菊用22-24cm的盆,9头以上的用直径30cm的盆。
3、 6月底已成型的新株应拨心更换一次芽头(新株长到10cm左右时拨心)。
长势健壮的可培养成三叉九顶型,长势弱的可培养成独本菊。
4、 8月下旬-9月上旬发现柳叶蕾的,应及时去掉,仅留第一侧芽养护,
否则影响开花。
四 秋养(也称秋管)
秋养为菊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须注意全面的养护管理,以促进根、茎、
叶、花的充分生长。
1.上盆:7月下旬换盆,要上底肥。注意:粗瓣丰厚品种喜肥,细瓣品种怕大
肥,上盆时去掉多余的芽,去掉包缚土球的须根,盆土只填一半(因此时
高温多雨,易烂根,易发生涝害);要充分见光,适当通风;注意盆的摆
放(应交错摆放);注意防治病虫害(如白粉病、黄斑病、黑斑病,蚜虫
等)。
2. 剪除母株:可在8月1日-8日之间进行。
3.填土:剪除母株后,填三成土。注意一般品种填加肥土;长势健壮、丰厚
粗瓣的品种填重肥土,细瓣品种填普通土。
4. 裱扎:填土一周后开始进行。可随植株的长高分次裱扎,直到花蕾开放。
5.追肥:9月中旬,植株根、茎、叶已成型时可追肥,这时再填二成重肥培养
土。10月上旬,可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或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作
水浇(每7天一次),或者每天晚间进行叶面喷施(三、四次)。(此时
如果发现叶脉增宽,颜色变深,叶片僵硬唰唰作响,即应减肥),绽蕾现
色时停肥。
6.拨蕾:菊株在9月中旬至10月初开始现蕾,植株现蕾后应适时摘除侧蕾,
当花蕾长到豌豆大小时自上而下分三次陆续摘除。不可一次性把侧蕾除尽,应
在第四个叶片下留1-2个侧蕾做后备用,当确认主蕾发育正常时,再把后备蕾
摘掉。
7.整形:独本菊较弱的品种可用花托支撑;三叉九顶的品种可作架支撑。
8.花期管理:花蕾透色后,要停止追肥,减少浇水,全开后移入室内避光。摆
放菊花的室内要保持低温,以延长花期。在清洗叶片尘土时,不要使花瓣沾水。
为防止菊花免受霜冻的危害,应及时入室避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