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主养草鱼高产技术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63.50 KB
- 文档页数:2
池塘主养草鱼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作者:黄扬富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5年第6期黄扬富(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南安 362321)福建南安市于2014年淡水养殖规划获得批准,划分为多个养殖区。
养殖区对池塘主养草鱼的立体生态养殖技术进行了尝试性探索,率先实施水上种植与水下养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草鱼的养殖,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现将其养殖和种植技术进行总结,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具体如下:一、养殖池塘的基本情况本养殖池塘为小型山苇塘和小型水库,走向为东西,池深为3m。
通往池塘交通便利,供电系统稳定,排水进水设施完备,且水源充沛,池塘水质良好,适合渔业养殖。
养殖用设备包括自动投饵机、自动增氧机。
池塘条件非常适合进行立体生态养殖试验。
二、前期准备首先,进行池塘清理工作。
放干池塘内的水,将底部的杂物、剩余饵料、鱼类粪便、腐殖物及多余淤泥等清除后对池塘底部进行日光曝晒。
由于草鱼的养殖条件中对淤泥深度要求在20cm内为宜,因此将过多的淤泥层进行清理,同时,可以配合使用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底部淤泥层进行改良。
待曝晒消毒后对池塘进行干塘消毒,使用生石灰(每亩用量100kg左右)加水溶化喷洒覆盖整个池塘。
待消毒一周后,对池塘进行注水,水深控制在0.8m。
其次,鱼苗投放的5d之前,将发酵后的有机肥(主要为粪肥)撒入池塘(250kg/亩)进行水质的培肥,以增加供鱼类食用的天然饵料的生物量。
最后,在水面设置竹制浮框,大小为9m见方,覆盖面积占池塘水面的1/5左右。
浮框上下面以聚乙烯网布覆盖,中间层高度0.1m左右。
上表面开孔种植空心菜,下表面透水,以供给空心菜的生长所需营养。
做好防护工作,以避免草鱼等鱼类对菜根部的啃食。
三、鱼种的投放鱼种的投放时间选择在2014年的3月份,鱼种放养前进行鱼体消毒,可以选用3%的食盐水配合20mg/L的高锰酸钾和10mg/L的漂白粉进行浸泡消毒,时间为20min以内为宜。
草鱼高产养殖技术,草鱼亩产10万...于草鱼)占20%,另外可配少量青虾等优质品种,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及残饵,不断提高立体养殖效益。
主养草鱼的水质十分重要,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
要求保证池水“肥、嫩、爽、活”,每隔3一5天添加新水5一10厘米.有长期流动水更好,以增加水体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的繁殖率,满足鲢鱼、鳙鱼对饵料的需要,也刺激草鱼的快速生长。
配备增氧机增氧以保持水质新鲜溶氧正常。
同时每隔半月667平方米泼洒生石灰10一20公斤,如果每星期对鱼塘泼洒15公斤/亩的光合细菌或20公斤EM菌,效果更佳,以澄清水质。
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厘米,溶氧量3一5mg/L,PH值7.5一8.0。
池塘以投喂皇竹草或其它青饲料为主,不足部分投喂颗粒饲料(饲料店有售,可用大鲤鱼料代替)。
饲料投喂按“四定”、“四看”原则进行,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在8一9时和傍晚,上午喂颗粒料,傍晚喂青料,日投喂量:颗粒料为吃食鱼体重的3%左右,以30分钟吃完为度;青料为草鱼体重的30%一50%,以2小时吃完为度。
具体投饲量根据季节、天气、水温和摄食情况予以增减,以鱼摄食“八成”饱为宜。
为满足鲢、鳙鱼对浮游生物的需求,在池塘清塘3天后注水60一80cm,施入经EM发酵的牛、猪、鸡粪500kg/亩作基肥,培肥水质。
以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追肥,采取少施、勤施的方法予以操作。
水温较低时主施发酵的有机肥,一般每次追施猪粪等100kg/亩左右;高温季节主施化肥,每次施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5kg/亩。
(皇竹草在夏秋季用2%的EM水喷洒后30分钟后再喂,有显著降低草鱼肠胃疾病的发生)。
5.草鱼鱼病的防治措施鱼病害较多,养殖期间要特别注重鱼病的综合防治,一般在5月初,池塘要投喂敌百虫和食盐药饵,以防寄生虫和肠炎的发生。
药饵的制作与作用方法是:将150一250g敌百虫碾成面用10kg凉水化开后拌人50kg麸皮中,等半干后再把1.5kg食盐拌人,20分钟后即可投喂,连服2一3天。
21池塘草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孙逢振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山东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区内有京杭大运河、徒骇河、马颊河等河流及多个中、小型水库,淡水养殖资源十分丰富,是聊城市乃至山东省重要的淡水商品鱼基地,水产养殖已成为该区人民群众发展致富的主要途径。
到2018年底,东昌府区水产利用面积达24240亩,其中养殖面积13620亩;水产品产量7605吨,渔业总产值可达3.51亿。
草鱼具有生长较快、个体大,肉质鲜美、细嫩,岀肉率高,养殖成本低的优点,是东昌府区淡水池塘养殖主要品种之一。
但由于近年来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草鱼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本技术推广草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生产岀高品质的草鱼。
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鱼池条件(1)场地选择。
要求向阳、背风,周围环境安静,池塘不漏水,周围没有工业“三废”及生活、医疗垃圾等污染源。
交通方便,电力充足。
(2)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进排水口分开设置,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3)池塘条件。
养殖面积10亩左右为好。
一般以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这样便于操作,通风好,可以促进池水的流动。
塘埂坚固,池塘深度2米以上,无淤泥或有少量淤泥,池内无杂草、杂物,四周不宜栽种高大树木。
每3~5亩池塘配备3千瓦的增氧机1台。
2、放养准备(1)清整池塘。
清整宜在秋冬季进行。
首先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底部的杂物和过多淤泥,主养草鱼的池塘淤泥不超过20厘米为宜,可泼洒底改对塘底进行改良。
然后采用干塘的方式进行消毒,生石灰用量为75~100千克/亩,溶化后立即全池泼洒,以杀灭潜藏在淤泥中的病原菌和有害昆虫等。
(2)注水施肥。
清塘消毒7~10天后,用密网过滤注水至1米左右。
待水色变浓后,再逐渐加注新水。
放鱼前3~5天施入250千克/亩发酵后的有机肥,瘦水塘和新建池塘多施些,均匀地施入池底,以培育天然饵料。
3、鱼种放养(1)鱼种质量。
草鱼高产养殖技术城口县明通镇畜牧兽医站赖匡国草鱼以其肉质好和养殖性能优异而成为常规养殖品种中的佼佼者。
然而,因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和养殖方法失当,以致草鱼的优良经济性状未能充分发挥。
严格地讲,草鱼是一种偏重于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但我国养殖者视草鱼为典型草食性鱼类,采取投喂青饲料、早草、水草和农作物秸杆的方法喂养,虽然养殖成本较低,但这些植物性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和其它有效营养成份少,草鱼摄食后不能消化利用排泄于水中,一方面大量有机物分解发酵消耗氧气,恶化水质:另一方面草鱼正常生长所需营养得不到保障,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
这种饲养方式是导致草鱼病害严重,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针对草鱼的营养生理特性,应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实现高产高效。
一、清塘培水。
冬季排干池水,进行整池、清淤,并经一段时间曝晒、冰冻。
放养前10天,注水深20cm,每亩用生石灰125kg消毒,以有效杀灭病菌、寄生虫及野杂鱼。
消毒3天后注水深60—80cm,每亩施发酵的牛、猪、鸡粪250—400kg,培肥水质。
二、鱼种放养。
主养草鱼的实践证明,有投喂优质饲料的养殖环境中,草鱼病害少,生长速度快,每亩投放尾重150—200克的草鱼种250尾可获得高产。
这种放养不仅节约鱼种开支70%以上,而且避开了高温水体载鱼量过高易出现泛池死鱼的不利因素。
鱼种放养前须经消毒处理,可选二氧化氯每5--10分钟20--40mg/L,食盐每 5--20分钟1%--3%,高锰酸钾每15--30分钟10 --20mg/L等药物浸泡消毒。
放养比例按80: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主养草鱼占80%,配养鱼(鲢、鳙、鲤、鲫等)占20%。
另外可配少量青虾等优质品种,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及残饵,不断提高立体养殖效益。
三、科学投饵。
草鱼在自然水域主要取食水草,在池塘养殖中,采用科学配比的颗粒饲料,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充分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生产的草鱼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池塘养草鱼的方法和技巧池塘养草鱼的方法和技巧池塘养草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是,要想成功地养殖草鱼,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从池塘选址、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虫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池塘养草鱼的方法和技巧。
一、池塘选址1.选择适宜的地形选择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场地作为池塘选址。
避免在低洼潮湿处建造,以防止水质过于浑浊。
2.考虑气候因素在选择池塘选址时,应考虑气候因素。
尽量选择阳光较好、风向适宜、温度适宜的地方建造池塘。
3.避开环境污染源在选择池塘选址时,应避开环境污染源,如化工厂、垃圾堆放场等。
二、水质管理1.控制水位在进行草鱼养殖时,需要控制池塘的水位。
水位过高会导致氧气不足,水质变差,影响草鱼的生长。
水位过低则会影响草鱼的生长和繁殖。
2.保持水质清洁保持池塘水质清洁是草鱼养殖的关键。
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杂物和浮游生物,保持水质清洁。
3.控制温度草鱼对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为18℃-28℃之间。
在夏季高温时,可通过增加水深、增加水流量等方式控制池塘温度。
三、饲料投喂1.选择适宜的饲料在进行草鱼养殖时,应选择适宜的饲料。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专用草鱼饲料。
2.合理投喂在投喂草鱼时,应注意合理投喂。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量应占草鱼体重的3%-5%左右。
3.定时定量在进行草鱼养殖时,应定时定量地投喂饲料。
一般来说,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每次喂食时间不宜过长。
四、病虫防治1.加强管理在进行草鱼养殖时,应加强管理。
定期检查池塘水质和草鱼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预防疾病在进行草鱼养殖时,应预防疾病。
可以通过增加水深、增加水流量等方式提高水质清洁度,降低草鱼患病的风险。
3.合理使用药物在进行草鱼养殖时,如果出现疾病情况,应合理使用药物。
选择适宜的药物,并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
总结:池塘养草鱼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在池塘选址、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虫防治等方面都需要注意。
草鱼养殖技术详解草鱼,又名鲩鱼,草青,是我国的重要淡水养殖品种。
本文从养殖池塘条件、鱼种放养、养殖管理、鱼病防治及适时捕获方面介绍草鱼从50∼150克养到1千克规格的技术流程。
一、养殖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选在南沙新垦17涌半,这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充沛,水质指标符合国家养殖水质标准。
池塘面积为3∼5亩,水深2米,养殖池塘的池埂经修整后没有渗漏,进排水方便。
在养殖池塘边设0.2千瓦的自动投饵机一台,并配备1.5千瓦增氧机2台。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冬季干塘曝晒后,养殖时可以选择带水清塘,或者干塘清塘。
两种情况处理的方式有所区别,带水清塘可以选择硫酸铜,一般水深为50厘米,具体用量为500克/亩,此方法可以省去入苗前对养殖水体的杀虫处理,一般应用于不干塘就直接轮捕轮放的池塘;另一种方式为干塘清塘,具体的操作为用生石灰干洒,用量为50千克/亩,或者用漂白粉干洒,用量为12.5千克/亩,这个方法能比较好地彻底杀灭水中的病菌,有效地改善养殖池塘的底质。
放入生石灰或者漂白粉三天后,再向池塘中注入50厘米水,开始在池塘泼茶麸,兑水全塘泼洒,具体用量为25千克/亩。
这样可以迅速培养池塘中的藻类。
三、鱼种的放养对草鱼苗的质量进行管控,草鱼苗规格整齐,身上没有掉鳞,塘里草鱼没有发病,最好进行当场的解剖检查,看烂鳃、肠炎等疾病是否严重,身上有没有锚头蚤,肠道有没有绦虫,鱼体有没有呈现出最为严重的出血病。
草鱼种放养时用0.4%盐酸恩诺沙星溶液浸洗10∼15分钟。
鱼苗入塘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试水三天,具体操作为用竹竿叉起60目的网袋,观察网袋中的鱼苗活动情况三天,若无异常,可以正常放养草鱼苗。
四、草鱼苗养殖管理1.放养放养的模式主要以草鱼为主,适当配养花鲢、白鲢、鲫鱼、鲮鱼。
亩放养量为:草鱼50∼150克/尾2000尾、花鲢250克/尾50尾、白鲢200克/尾30尾、鲫鱼50克/尾1000尾。
2.合理投喂(1)饲料投喂:这是养殖管理中的主要工作,草鱼种下塘后要及时进行驯化,具体操作为:在合适的时间内开启投料机进行投食驯化,鱼苗听到投料机的响声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聚集在投饵机附近,刚开始投喂要慢而少,开始投喂时,按1%的量投喂即可,逐步驯化鱼苗形成群体聚集的摄食,抢食激烈。
养殖草鱼的池塘应远离污染源,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在放养苗种前应清污消毒,水体pH值为7.5-8.5,投放苗种后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
主要养殖技术有以下四点:一、清污消毒:草鱼自身病害较多,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
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
具体做法是在干塘情况下(水深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千克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二、苗种选择和放养(1)苗种选择:草鱼苗种应选择体色金黄、表面无损伤、活泼健壮、重约100克左右的个体。
同时,由于草鱼出血和肠炎这两种疾病容易感染当年的鱼种,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和品种搭配:鱼种通常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规格为250-500克鲢鱼种100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此外在鱼种入池之前应对鱼体表进行消毒。
三、饲养管理(1)投喂:投喂是饲养管理阶段的主要工作,投喂方式采用人工驯化定点投喂,严格遵循“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原则;具体做法如下:3月中旬至5月每日2至4次,6月至8月中旬每日3次,8月中旬至10月每日4次;从6月开始,青饲料每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不宜过大,七八成饱为宜,严防过饱过饥。
(2)投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八分饱就可以了,还可以搭配一些水产用维生素投喂,可以让草鱼更加健康,不容易生病。
(3)饲料主要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的方式;配合饲料主要以鱼粉、豆粕、麦麸、玉米、次○刘冬梅2021-10--37粉和精草等原料为主,配以矿物盐、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复合添加剂;饲料要求营养全面,包括20%粗蛋白、4%粗脂肪、40%碳水化合物、8%-10%纤维素;青饲料投喂苜蓿、黑麦草、苏丹草、旱草、水草等;要求饲草鲜嫩,以便于草鱼消化。
四、病害预防草鱼在生长阶段经常会感染各种流行病,所以必须要做好草鱼病害的防治,要在疾病流行时及时的对鱼池进行杀菌消毒,通常情况下是泼洒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后大约7天的时间才能进行放鱼。
草鱼的池塘养殖技术草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池塘养殖草鱼具有成本低、费工少、生长快、易管理等养殖特点,而且草鱼鲜美厚实的肉质也逐步成为消费热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草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希望能帮到你。
草鱼的池塘条件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
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2、清污消毒:草鱼自身病害较多,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
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
具体做法是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千克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要求:池塘水质要求pH值为7.5~8.5,养殖盛期(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为18~20毫克/升。
草鱼的池塘养殖技术1、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
饲料投喂遵循“前粗后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
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1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
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药物,避免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2、水质管理: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
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
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
6~9月,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1次。
3、病害防治: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
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
池塘主养草鱼高产试验2005年,阳谷县渔技站在阿城镇水产养殖基地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高产高效试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用1口面积为4亩的池塘,淤泥20~25厘米,池塘水深1.5~2.5米,保水性能良好,水源充足,为黄河水或地下井水,排灌设施齐全,并配有一台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2.清塘与施肥3月初先干法清塘,用生石灰60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5天后加水80~100厘米,用50千克漂白粉全池泼洒彻底清塘,以杀灭野杂鱼、敌害生物及一些病原体;同时每亩施充分发酵的鸡粪200千克。
3.放养鱼种施肥10天后,陆续投放本基地培育的草、鲢、鳙、鲤、鲫鱼种,要求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鱼种,并于3月25日前全部投放完毕。
放养时用2%~3%的食盐水或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鱼种10~15分钟。
详细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鱼种放养情况种类放养尾数放养规格(克/尾)重量(千克)草鱼2400 125 300鲢鱼800 100 80鳙鱼200 150 30鲤鱼80 50 4鲫鱼200 50 104.投饵饲料配方由我站提供,其原料有鱼粉、豆粕、棉粕、菜粕、玉米胚芽饼、麸皮、次粉、米糠及矿物质和多维等,由某饲料厂加工成粒径为2.0~5.0毫米、粗蛋白含量为28%~32%的颗粒饲料。
3月底安装投饵机进行投喂,坚持"四定"投饵原则。
4月份每天投喂1~2次,5月份每天投喂2~3次,6~9月份每天投喂4次,10月份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时间为30~40分钟,一般以80%的鱼吃饱为宜;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重的3%~8%。
5.巡塘每天早中晚及夜间巡塘,随时掌握水质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6.水质调节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加水,到6月中旬将池水加至最大水位;此后每10天左右灌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20~30厘米,以保持较好的水体环境;后期池塘水质较差时,采用换水法,先排出1/3,再灌注新水至原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