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渣微粉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49.22 KB
- 文档页数:4
2011年第6期(总第260期) Number6in 20l1(TotaINo.260) 混 凝 土
Concrete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 MATERIAL AND ADMINICLE
doi:10.3969 ̄.issn.1002—3550.2011.06.028
磷渣微粉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王俊杰,王海龙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 1 0058)
摘要:为了提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探讨工业废渣的有效利用,采用磷渣微粉取代部分水泥配置再生混凝土,并试验测试了 不同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曲线和氯离子渗透系数.分析了磷渣微粉对再生混凝土及其内部砂浆和界面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再生
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由于磷渣的缓凝作用使得磷渣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下降,变形略大,但是90d时由于磷 渣微粉的火山灰效应使得不同再生骨料掺和率的再生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都有很大的提高。磷渣微粉对水泥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提升很
大,磷渣砂浆的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仅为普通砂浆的l/5。同时,再生混凝土新界面的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也表明:磷渣微粉能够增强界面的 黏聚力。此外,还根据再生与普通混凝土界面的SEM形貌和能谱图,分析了磷渣改性再生混凝土的细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磷渣微粉能
够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内孔隙结构和排列,消耗氢氧化钙,生成C—S—H凝胶和钙矾石,提高材料密实性和强度。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磷渣;力学性能;氯离子扩散系数;界面;细微观机理
中图分类号:TU528.0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2—3550(2011)06—0090—04
Influences of phosphorous slag as cement replacement on the performanc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ANGJun-jie,WANGHal—long (StructureEngineeringInstitute 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Abstract:Toimprovetheperformance ofrecycledaggregate concrete(RAC)andmakean effectiveuse ofindustrialwaste.superfine phospho—
rous slag(PHS)were adopted as cement replacement in this study to modify the RAC.The influences of PH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RAC,mortar and interracial transition zone(ITZ)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of concrete strengths,stress—strain curve and chloride difusion coefficien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S decreased the early strength and increased the deformation of slag
RAC due to its retarding effect However,it improved th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RAC at 90 days due to the pozzolanic activity ofPHS.The PHS enhance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mortar,and the effective chloride difusion coefficient ofmortar containing PHS was only 1/5 of the ordinary mortar.Meanwhile,the tensile strength of ITZ in RAC also illustrated that the PH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dhesive force of[TZ.In addition,theimprovingmieromechanismofRACbyPHSwasinvestigatedby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ry(EDX)and scanning elec— tron microscope(SEM).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composite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PHS Can modify the structur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pores in concrete by consuming the calcium hydroxide.The generation ofC—S—H gel and ettringite enhanced the density and strength ofRAC Key words: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phosphorous slag;mechanical properties;chloride difusion coefficient;ITZ;micromechanism
0 引言
2008年5月12日,汶川“5・12”地震,2010年4月14 Ft,
青海省玉树地震,强震猝然来袭,山河易位,天地失色。大部分房
屋建筑被毁,由此产生遍地的建筑垃圾,这些废弃混凝土如何
处理亟待解决。现阶段,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我国城市垃圾总
量的30%-40%,而且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就被填
埋或者露天堆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f1]。其中废弃混凝土是
建筑垃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03年我国废弃混凝土总量已
达1.8亿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欣欣向荣,混凝土生产需要大量
砂石骨料,随着天然砂石的不断开采,天然骨料资源逐渐减少。
因此生产再生混凝土,进行废物回收再利用是必然的选择。再
生骨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RAc),是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
清洗与分级后形成再生骨料,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砂石等 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3J。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既可解
决废弃混凝土的处理(堆放)问题,又可节约有限的天然资源,
其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不言而喻。
磷渣(PHS)是电炉法生产黄磷时所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
近年来,随着我国黄磷生产工业的迅速发展,磷渣的排放量也
随之增多。2002年中国的黄磷实际产量约69万t,磷渣排放量约
为560~700万t ,其中仅云南省的磷渣排放量就达300万t。我
国多数黄磷生产企业都是将磷渣堆积闲置,仅有少部分被用于
建筑材料如水泥以及农业中f5_。如将磷渣掺入混凝土中取代部
分水泥,会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研究表明磷渣可与水
泥熟料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进行二次水化,但是磷渣本身水化 比熟料慢,因而磷渣对水泥水化有缓凝作用,使磷渣混凝土早
期强度有所下降旧,可以通过控制磷渣掺量,增大磷渣比表面积
或者掺加激发剂等来解决。由于磷渣可以吸附高效减水剂分子,
收稿日期:2OlO—t2_o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0906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107389)
・90・
形成双电层 ,更有利于磷渣微粉的均匀分散,因此本试验添加
高效减水剂以避免磷渣聚团影响混凝土性能。通过掺加比表面
积≥3 500 cmz/g的磷渣超微粉取代水泥质量的20%来配制再
生混凝土,试验研究了磷渣微粉对再生混凝土及其内部砂浆和
界面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提升,探讨磷渣改性再生混凝土的
细微观机理。
1试验设计
1.1试验原材料
(1)水泥:钱潮牌P・O42.5级水泥。
(2)天然粗骨料:5~20 lnm粒径的连续级配碎石。
(3)天然细骨料:河砂,细度模数2 80。
(4)再生粗骨料:再生骨料为取芯法测得原始强度为C30
的废弃路面混凝土块经人工敲碎后由鄂式破碎机破碎而成,最 大粒径20 mm,破碎后的骨料过5 mm的石筛,并经水冲洗。
(5)粒化电炉磷渣微粉:贵州瓮福黄磷有限公司磷渣超微
粉。技术指标为:比表面积≥3 500 cm /g;烧失量<3.0%:需水比≤
98.O%;含水率≤1.O%;P205含量≤3.5%;SO3含量≤4.O%;磷渣
质量系数K值≥1.10,K:(Ca0+Mgo+A12O3)/(SiO2+P2O5)=1.39。
(6)萘系FDN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5%。
(7)拌和水:饮用自来水。
1.2试件制作与试验方法
再生混凝土组分中,磷渣微粉取代水泥质量的20%,同时
添加萘系FDN减水剂,按再生骨料掺加率的25%、50%、1 00%分
别记为P1、P2、P3组。A组为普通混凝土,作为参照组。单掺磷
渣或磷渣掺量达到20%或以上时,拆模缓1-2 d,否则可能造成
试件或结构的破坏。各组混凝土的配合比如表1所示。试验分别
测试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立方体抗压强度。
表1再生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 kg/m
注:J1、J2的配合比为其砂浆部分的配合比,故同s1、s2相同,是按混凝土内砂浆的各个组分的比例取代粗骨料部分计算丽成
为了进一步研究磷渣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并为深入研究和模
拟提供依据,按照再生混凝土中砂浆的组分,浇筑磷渣砂浆试件
1组(记为s2)、普通砂浆l组(记为s1)以作比较。为了研究磷渣
微粉对再生?昆凝土新界面的影响,建立界面模型:儿组用普通 砂浆和母混凝土(即再生骨料的源混凝土)连接,模拟未添加磷
渣微粉的再生混凝土的界面;J2组用掺加磷渣的砂浆和母混凝
土连接,模拟添加磷渣微粉的再生混凝土的界面。用模型界面的
劈拉强度来反映界面的抗拉强度也即再生混凝土中新砂浆和
再生骨料的连接强度。
为了判断磷渣取代部分水泥后的水化产物并分析磷渣改
性再生混凝土的细微观机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再生混凝土新界面附近的结构及能谱图。
2试验结果与讨论
2.1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抗压强度
28 d龄期的再生混凝土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如图l所示, 由此图可得: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破坏时的变形稍大。
主要原因是由于磷渣大部分为玻璃态,能够有效缓解骨料之间
的摩擦以及应力集中,同时由于再生骨料本身弹性模量一般比
天然骨料低,因此再生混凝土对抗震和消耗能量有利,相比普
通混凝土有较好的塑性,在破坏前具有较好的可预见性。
由其极限荷载求得28 d轴心抗压强度如图2所示。由此可
见:再生骨料的添加率对其力学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再
生骨料掺加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强度逐步下降,普通混凝土
A组强度最高,P1组稍微低一些,P2、P3逐级下降。
试验测得的各组28、90 d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如图3
所示。由此罔可以看出:由于磷渣的缓凝作用,需要较长时间才 3O
25
20 三I 5
10
5
0
30
日25
2o
璧1 5
10 痹5
O
45 4O 35 皇 0 25 鼎20 羹1 5
10 5 0 500 1 000 1 500 2 000 应变/10 ’ 图1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
A Pl P2 P3 图2 28 d轴心抗压强度
33.19 49广_1 嚣 I旦!Q 1
30 56 l 25.11r_]
A Pl P2 P3 图3立方体抗压强度
・91・ 川 ~冈鼬]_=_一网 习翊搿鞠 列 ~阂
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