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杨文刚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1.57 KB
- 文档页数:1
评当代100位书法家1、天津孙伯翔先生乃当代碑书第一高手。
魏碑书自清末至今名家可数:康有为、赵之谦、张裕钊、李瑞清、曾熙、陶浚宣及徐生翁等。
成功者如:康、赵、徐,毁誉参半如张、李、曾,近于失败者如陶。
碑书不外方笔、圆笔、方圆结合、碑帖结合等几种路子,况大兴于清末,历史留下的开创空间足够大。
碑书大家问世时间间隔之短史上所无。
孙伯翔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于书坛靠一手纯而又纯的魏碑书,孙氏之成功在于用笔——方笔。
其方笔震撼人心的力度颇大。
在孙之前写碑书者“使笔如刀”能够自然切斩出见棱见角的碑质点线者无,多为做作或能力不及,故孙氏在魏碑风格史上是具开创之功的大家。
虽然孙氏仅于笔法之功即可立足于书坛千古,然称其大师则稍差一步耳:孙氏于结字、书风开创远不及笔法高标,主要得法《龙门二十品》中之《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或参赵之谦法,常合古人辙路,己意不多。
其书尝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有过一段激进的“变法”阶段,惜其未能继续开拓,因何?碑书开拓须有极高之学识、眼力与超常之胆气,开创之初不免有种种不足,遂批评声雀起,于是将孙氏开拓之念压住,乃大憾也。
后又皈依《始平公造像记》,结字之开合移位种种富于生气的意趣均让位于“复归平正”耳。
于欹侧变化未敢深入,其一生结字之种种变化仅在于一平面上之部首笔画左右上下之平移变化,而不敢将字倾侧——孙氏之字无论变形多大无一倾侧笔也。
细研孙氏近年作品,其结字取修长之唐楷意,少碑书之“宽扁”态,颇有疏古(汉隶、魏碑)亲今(唐楷)之意,其结字法冥冥之中唐法愈发占据主动,以较多唐法做入碑之基,取北碑方折之笔,合成书之清刚严整气貌,而古拙气渐亡矣,唐法入碑乃学碑大失、大忌也。
孙氏书法无处不在的理性占据了书之大半,深层的平行、等距等唐法意识在其内心深处打上了愈老愈深的烙印。
而奇拙之字则是在唐法规矩之内的种种变化,而非在上溯魏碑乃至汉隶秦篆这些朴逸造型气质基础上的变形。
因为变形站在唐法和站在汉魏基础上表面上看有时“差不多”,其实这对于将书家书风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字少倾侧之法故书多失于自然,多“做”味。
杨辉艺术简历杨辉,笔名秦风,号不染斋、无为草堂。
生于陕西关中。
高级摄影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山水专业毕业。
现为中国神州书画院副院长,陕西岐阳印社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安徽结庐印社会员,安徽溢清书画院副院长。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自幼好书画,多年来潜心书画篆刻艺术,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表现手法。
20多年军旅生活,磨练出坚韧刚毅的性格,作品厚重质朴,笔墨洗练,手法自然。
追崇传统,篆刻尚工稳,山水重传统。
山水画师从朱荣贤老师。
2018年师从崔隽川老师学习中国传拓技艺。
书画篆刻获奖参展情况:1992年三月,书法国画作品入选武警交通部队第三届美展,国画获三等奖,作品在军事博物馆展出。
1993年6月,书画作品入选“墨萃全国书画篆刻大展”,篆刻获三等奖,并被渤海书画院收藏。
1993年7月,篆刻作品入选全国业余书法篆刻展,获三等奖。
1993年11月,篆刻作品入选“中华杯”海内外书画大展,获优秀作品奖。
1993年12月,书法篆刻作品被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国书法作品征集工作委员会收藏。
1995年8月,篆刻作品入选“95跨世纪当代书画印作品大联展”并被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97年7月,篆刻作品入选全国交通系统迎香港回归书画摄影展,获三等奖。
2006年十二月,书法篆刻入选武警部队文化工作站系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获三等奖。
2011年10月,篆刻作品入选“神州杯”中国书画大赛,获得特等奖,授予“神州书法百杰”称号。
2013年8月书法篆刻作品入选北京市“军民鱼水·情系双拥”书画摄影展,篆刻印屏获二等奖,书法获三等奖。
2013年8月,书法篆刻作品入选合肥市文联举办的第二届书画展,获三等奖。
2014年8月,摄影作品《点缀青春》获武警部队强军摄影展优秀作品。
2014年8月,篆刻和书法作品入选合肥市文联举办的书画展,获三等奖。
2014年12月,书法篆刻印屏入选武警部队第十二届武警文艺奖,获书法篆刻三等奖。
封面人物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09(000)024
【摘要】方茂鸿,安徽全椒人。
1949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津贴。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隶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安徽省政协委员。
曾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书家称号。
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和国际交流展览,多次担任全国重要展览评委。
国画作品《山沟沟里的希望》获全国美展铜奖。
【总页数】1页(P封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封面人物白文佩简介
2.封面人物简介
3.封面人物简介
4.封面人物简介
5.封面人物姚红兵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著名书法家邱小刚简介
刀尔登,本名邱小刚,网名三七,常被同学称为老邱,作家,自由撰稿人。
他出生于沈阳,1982年以河北省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回石家庄,供职于一家三流小报,出版过随笔集《玻璃屋顶》、《中国好人》和暂时无法以现有文体归类的《七日谈》。
范山评价“义薄云天”,马悲鸣说“海内中文论坛三七才气第一”,蔡恒平称他是1977年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出品的最优秀的三个学生中的一个。
在他最新出版的专栏结集《中国好人》封面上,印有这样的文字:“海内中文论坛,才气第一”,“中国杂文,鲁迅、王小波之后,幸好还有刀尔登”。
对于出版方的宣传口号,刀尔登有些无奈,他说这些句子自己读了都脸红。
而有网友在读过此书之后,写下以下评论,“他的文字,宗鲁迅惟妙惟肖,而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
魏铁刚书法简介
魏铁刚(1960年-)是中国当代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被誉为“书画名家”和“楷书大家”。
他出生于中国山东省菏泽市,自幼喜爱书法,并在书法名师的指导下深入研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魏铁刚的书法作品力度雄健,气势磅礴,承袭了中国古代书法的精髓。
他的作品展现出灵动的笔法和淳朴的作品风格,他对于传统状纸和苍劲有力的毛笔墨法的娴熟运用,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味。
魏铁刚的书法作品被广泛收藏和展览,多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大赛的奖项和荣誉。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举办的展览中备受瞩目,代表作品有《乾卦》、《山本》、《司马承祯序》等。
除了书法创作,魏铁刚还致力于书法教育和研究工作,曾任教于山东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人才,并撰写有关书法的教材和专著。
总的来说,魏铁刚是中国当代书法界备受推崇和尊重的艺术家之一。
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创新,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文传书画院书法家及美术艺术家简介胡文传书画院书法家及美术艺术家简介胡文传书画院是全国道德模范胡文传爱心服务总队旗下的公益机构,2016年6月,在安徽省未戒所成立“红丝草”书画社,开展“书画励志战毒魔”活动,以中国书法、绘画为教学内容,使未成年戒毒人员习得书画技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强定力,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消除浮躁情绪,激发戒治热情和信心。
侯鸿钧侯鸿钧,男,安徽定远人。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中心注册高级教师、安徽省书协会员、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团成员、省直书画家协会理事、合肥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合肥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安徽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徐州市淮海艺术学校常年书法导师等。
参加全国各类书法大赛并多次获奖。
作品入展《翰墨颂辉煌——纪念建党8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二届魏碑书法大展》《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览》和《安徽省第一届、二届新世纪书法大展》等。
作品入编《当代书法家大辞典》《当代著名书法家精品集》《新中国美术家大典》等。
王丽君王丽君,女,中国国家工美协会会员,全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书画500强,中国公益网2016十大公益书画家,中国公益网、香港艺术交易所签约画家。
自幼学习书画技艺,上世纪90年代拜著名画家徐湛教授为师,专攻小写意花鸟,尤其擅画鲤鱼、金鱼、牡丹、大公鸡、葡萄、竹子等。
在画鲤鱼、金鱼技法上有自己独到之处被誉为“王氏风格”。
所创作品曾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北京电视台展播,并发表于报刊、杂志被收录于多种作品集。
作品先后在北京、香港等多地展出并获奖,且有多副佳作被机关、企业和国内外个人收藏。
任家宏任家宏,男,别号秋竹,安徽无为县人,毕业于安徽省教育学院政教系。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1999年入选由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书法作品获特别金奖。
作品先后多次参加省级及全国展览,并三次入选中日书法交流赛。
魏铁刚书法简介
摘要:
一、个人简介
二、书法成就
三、荣誉与职务
四、作品发表与展示
五、传承与影响
正文:
魏铁刚,一位功底深厚、艺德高尚的书法家,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他生于1958年,中共党员,自幼喜好书法,曾是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毕业生。
魏铁刚有幸成为著名书法家熊基权大师的首批弟子,深受熊大师的亲自指导,书法技艺得以精湛。
自1982年起,魏铁刚陆续参加了省级、市级书法展以及省硬笔书法大奖赛,并多次获奖。
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青年报、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石家庄日报、河北冶金报等知名报刊上发表,并为这些报刊题写刊头。
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备受关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魏铁刚的书法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现为国礼艺术家、全国艺术特长生测评认证专家。
他的职务和荣誉充分体现了他在书法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魏铁刚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还致力于书法的传承与推广。
他的书法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将传统书法技艺与现代审美观念巧妙结合,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他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深受藏家
喜爱。
总之,魏铁刚的书法艺术成就令人敬佩。
他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底、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创作出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书法作品,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典收藏】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品高清图集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作品高清图集》张志庆(河北)行草书《书画轶事》册页?40cm×30cm×12提名评委:李有来这件行书册页是十一届国展所有作品中的一个亮点,取法“二王”一脉,进而下探宋人消息,尤用力于米南宫。
笔墨精到,温润妍雅,收放有度,擒纵自如,率性自然中不失法度,且前后一贯,无有懈怠。
可以想见,此作当是作者平心静气时倾力所为。
窃以为,判断作品高下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笔墨功夫是否精到,二是能否于笔墨中寓性情。
此作两者兼备,故得评委一致好评。
当代书家经常为了强调章法变化而穿插小字,此作于文中、眉头兼有两色小注,虽亦碍眼,然细细品读,小字亦有古风,多为其习书心语,亦属博综。
李良东(江西)行草书《古诗二首》中堂?243cm×98cm提名评委:李木教李良东大字行草作品用笔娴熟干净,结体匀称平正,章法疏朗自然,虽行草相杂,但燥润相生而绝去矫饰造作之病,显见作者在王、米、赵、董帖学一路的深厚功力上熔冶有成,面目初具。
作品兼具小字的精到与大字的洒脱,与时下一些专事摹仿、油滑描划乃至扭捏作态、矜才使气者迥异,清新雅逸、平淡沉稳中亦有才子气,殊可玩味。
篇中断行抬头稍嫌刻意,虽出于手札习惯用以布白变化,但毕竟小处着力非大家手段。
张胜伟(陕西)行书柳永《望海潮》中堂?240cm×100cm提名评委:刘洪彪作者以纯正之行书录柳永《望海潮》词,洋洋107字,一气贯注,优游不迫。
其点画精致而不流滑,字形端丽而不媚俗,章法工整而不刻板,墨色匀和而不迟暮。
统观全幅,依稀可见“二王”风韵,清晰窥得“苏米”形神,于帖学一路、“二王”一脉涉猎甚广,钻研颇深。
时人作书之流弊,大抵三类:或不临古,下笔无由,正书立不住,行书走不端,草书跑不稳;或浅临古,不得要领,行笔欠技法,结字缺古韵,谋篇少文气;或死临古,照猫画虎,点线喜描摹,造型好程式,章法多雷同。
杨功书法简介杨功(1911一1986),字文期,笔名正文,号朗月堂,上海人。
他于1934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学院书法系,师从著名书法家齐白石,是当代书法家、著名书法教授。
杨功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被誉为“中国书坛拔尖人物”。
杨功书法以章法、简洁大气而著称。
他水墨笔墨抒情自然,笔势雄健活泼,龙飞凤舞,犹如天马行空;他花鸟、人物、草书等,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
杨功书法在繁复多雷中保持空灵、淡雅和宽容的气质,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独特风格,这种风格可以说是当代书法的精神领头人。
他改革繁琐的章法,注重活泼的笔势,用大气非常精确的空间结构,形成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
杨功不仅在书法上有所成就,而且在书画设计、书画评注、书法理论研究上也有深厚的造诣,他的书画评注、书法理论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当代书法的领域。
杨功的书法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推崇,主要是他的书法观念宽容大气、笔势既雄健又柔和的特点。
他的精神更加引人注目,他把书法当成一种宗教,追求书法的完美,尤其是他对书法的一贯追求和把书法作为一种宗教精神的追求,使他得以被世人铭记。
杨功除了亲自书写,也在各方面影响着当代书法。
他把传统元素引入现代书写,把书法表现技法融入到绘画中,使得书法技巧与绘画技巧结合在一起,展现出无穷的美感,也使当代书法有了更多变化。
杨功多年来传授书法的艺术,他的一言一行,都在书法界留下深刻印象,他的一生都在书法的坚守中度过。
杨功的书法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广泛赞扬,被誉为当代年轻一代书法大师。
他有着独特的书法风格,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提炼和展示,无穷的美感,把书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当代书法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他的书法也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与赞誉。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杨凝,字仲宣,汉族,广东惠州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卒于唐僖宗宝元元年(825年),享年34岁。
杨凝是唐代书法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七家之首”之一。
杨凝的书法艺术风格追求飘逸、圆润,以简约明快著称,其书法形式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质感。
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清秀细腻,飘逸自然杨凝的书法字体清秀细腻,线条柔和,富有弹性和延展性,让人感觉到书法如云雾般轻灵,如烟云般飞扬自如。
杨凝的书法作品中,笔画自然平畅,气息自然流露,打破了一般书法的套路和刻板,诠释出了书法的自然、飘逸和动感。
二、创意新颖,变化丰富杨凝的书法艺术中,注重个性、创意和变化,不断探索书法的内在秘密和精髓,善于把书法与文学、诗词、绘画相结合,创意新颖,变化多端。
他不拘一格,把各种书法技巧处理成一体,使其效果更佳突出。
三、形神兼备,意境深邃杨凝的书法作品形神兼备,柔和与刚劲之间、实与虚之间,更是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他的草书则更是富有变化和跳跃感,反映他个性的狂放不羁,说服力之强令人叹服,他的硬笔书法则更加注重形象的描绘,体现出一种字接一字,字与画的融合过程,令人目不暇接、目眩神迷。
四、大气雄浑,豁达自然杨凝的书法作品大气雄浑,豁达自然,意境深邃,气势磅礴。
他着重在注重点的转折和处,使得书法画龙点睛,极富装饰性。
同时,他的书法把自然山水和人物形象融入书法中,营造出一种别致的空间感和人文气息,展现出一种有别于其他书法家的独特的魅力。
总体来看,杨凝的书法风格清新多姿,造型生动自然,别具一格,这与他自身的魅力、风度和涵养有直接关系。
他坚守着“清心寡欲”的书法信仰,一生追求“以道为本”的境界,主张在书法中融入自然、情感与理念等内容,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既精神卓绝,也富有生命力,它更让后人去领略和感受他对书法艺术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成就。
李富春书法作品李富春,笔名云龙,斋号清静,1955年生,自幼喜爱书画,临史晨碑、曹全碑、二王、文征明等名帖。
尤精隶书,擅长行草.是我国当代十分知名的书法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李富春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李富春先生个人简介李富春,笔名云龙,斋号清静,1955年生,自幼喜爱书画,临史晨碑、曹全碑、二王、文征明等名帖。
尤精隶书,擅长行草,代表作为隶书《道德经》书法长卷和隶书《毛泽东诗词》书法长卷等,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部分作品曾被英国、美国、加拿大、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内外书法爱好者高价收藏。
现为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书画协会会长,河南省老子书院副院长,鹿邑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作品参展及获奖项:2007年5月荣获第二届陕西省硬笔书画大赛优秀奖;2008年7月《第五届盛世中华杯中国书法作品大赛》荣获中青组金奖,并入编作品集;2008年10月作品入选《和谐中华》首届全国书画作品展;2009年6月书法隶书杨慎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书画名家报》刊登;2009年7月在当代书画名家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展中获金奖;2009年11月庆祝共和国60华诞—出山书画60名人书法大赛获优秀奖并聘为黄河文化书画院院士;2010年3月寅虎咏春-全国诗书画印四绝大赛被评为“寅虎艺术奖”暨书法佳作一等奖;2011年7月获“和平杯”全国中老年书画摄影诗文大赛一等奖;2011年10月获中国水墨画研究院第六届“吉地尔杯”中国书画大赛优秀奖;2012年1月,参加“丝路重镇-魅力景泰”全国书画邀请展,作品被黄河石林艺术研究院永久收藏。
2012年9月,作品在“向毛主席120周年献礼—日出韶山-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大赛”中获金奖。
2012年9月,在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篆刻大赛中获“联墨百杰”-提名奖;2012年10月,获全国第十二届“ 庐山杯”暨首届“井冈山杯”书画大展赛金奖,同时被授予“中国优秀艺术家”称号。
杨子实硬笔书法字帖楷书行书欣赏杨子实,字子实,号硬笔杨,是中国当代著名硬笔书法家。
他以其独特的硬笔书法风格和扎实的技巧,成为了硬笔书法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他的字帖《楷书行书欣赏》更是备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楷书行书欣赏》是杨子实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多年来对硬笔书法的研究和实践的结晶。
这本字帖以楷书和行书为主,展示了杨子实先生在硬笔书法领域的造诣和创作成果。
字帖中的每个字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推敲,字形端庄大方,结构严谨有力,给人以一种庄重而又不失灵动的美感。
在《楷书行书欣赏》中,杨子实先生以楷书为基础,展示了他对于传统楷书的理解和创新。
他在字帖中的楷书作品中,注重笔画的精细和结构的平衡,每一笔都显得沉稳而有力,字形端正工整。
他的楷书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楷书的韵味和气势,还融入了现代书法的审美观念,给人以一种古朴而又时尚的感觉。
而在行书方面,杨子实先生则展现了他对于行书的独特见解和创作风格。
他的行书作品中,字体流畅自如,笔画连贯有力,给人以一种奔放而又不失稳重的感觉。
他的行书作品不拘泥于传统的行书形式,而是在保留行书的特点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创新和个性,使得作品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艺术感。
除了字形的设计和构图的精妙之外,杨子实先生的字帖还注重了对于字体的用墨和用笔的技巧。
他在字帖中运用了不同的墨色和笔触,使得每个字都有了独特的韵味和个性。
他的用墨丰富多样,有浓有淡,有厚有薄,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他的用笔技巧熟练娴熟,能够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字形,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力度,使得每个字都显得生动有力。
总的来说,杨子实硬笔书法字帖《楷书行书欣赏》是一本值得收藏和欣赏的书法作品。
他在字帖中展示了他对于硬笔书法的独特见解和创作风格,字体端庄大方,结构严谨有力,给人以一种庄重而又不失灵动的美感。
他的用墨和用笔技巧熟练娴熟,使得每个字都显得生动有力。
这本字帖不仅是一本学习硬笔书法的好教材,也是一本欣赏和品味书法艺术的好书。
卓正光书法家简介资料
卓正光,字跋墨,号激流,1954年出生于山东省滨州市,是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卓正光的书法作品,具有浓郁的传统功力和文化内涵,充分表现出书法艺术的气韵生动和审美内涵。
他的书法作品遵循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法艺术展览上获得最高奖项和好评。
卓正光的书法作品具有非常深厚的学术背景和文化涵养。
他广泛学习了中国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并且深入研究了书法的基本功法和技艺,使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了更高的提升和进步。
同时,卓正光还在书法教学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其所撰写的书法教材和学术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赞誉。
卓正光热情投身于书法事业并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钻研,他的艺术成就和个人修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他的创新和实践为书法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成为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总之,卓正光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扎实的书法技艺和丰富精彩的艺术作品的书法家。
他的艺术道路上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励着他不断探究和创新,进一步提高他的艺术水平,对于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说,他的经验和教诲是无与伦比的珍贵财富。
杨春伟书法简历
杨春伟,红云红河集团宣传策划部员工。他自幼酷爱笔
墨,初习唐楷,略有所得。尤喜行草书,宗法二王,转宜多
师,潜心研习,于心摹手追中获益匪浅。书法、篆刻作品曾
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作品、书法论文被多家报刊、专集
发表、收录。多年的临池学书,使他在对书艺的点点感悟中
拓展技艺,在字里行间看到的是磨练的印记,更是孜孜追求
的韧性。
关于杨再春的介绍字墨人,1943年8月生,河北省唐山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书法系列讲座主讲、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
他曾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美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和讲座并出版专著30余种。
作品参加2011年8月23日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的“光荣的使命——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书画展”。
1个人简介杨再春,字墨人,1943年8月生,河北唐山人,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摄影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北京书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长,原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美术家”和“爱心市民”荣誉称号。
2个人履历书法家杨再春大半生与墨有缘,他的艺术生命是在墨与纸的黑白之间练就的。
由于他长得魁梧、肤色黝黑,每天又几乎被如烟如缕的墨香所缠绕,因此,不少朋友称他是“墨人”。
久而久之,“墨人”便成了他的笔名。
3学艺经历1968年始,杨再春先生先后师承郑诵先先生、黄高汉先生,刻苦研习汉隶、魏碑,王羲之、王献之行草书以及黄庭坚、米芾、董其昌等诸家法帖,其书法“凝重中有飞动,庄严中寓活泼”,“重笔如山石坠地,轻盈如燕子点水”,近些年来其书法作品被众多海内外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4个人成就创立中国书法家协会1976年底杨先生与刘炳森、范曾、苏士澍等共同创建“北京书学研究会”;1980年至1981年又于“北京书学研究会”基础上共同草创“中国书法家协会”;同时,组织并参与了在沈阳的中国第一届全国书法展。
事业执着追求既是笔名,就多少体现了他对一种事业执着追求的程度,并同时在追求中折射出一种性格与气质。
既为“墨人”,他给自己的书法艺术定了这样的基调:“当随时代,自成风格,雅俗共赏”。
这里说当随时代,可谓题目太大,我们不妨通过一个例子去说明。
关于杨炳南的介绍 杨炳南,湖南桃源人,1934年一月生于湖南桃源 。现代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长沙政治军官学院教授。曾参加“湖南书法大赛”、“全军青少年神龙奖书法大赛”的组织和评选工作。 2生平介绍 1949年毕业于湖南桃源县师范学校。后在部队任宣传员、文艺指导员等职,1981年转业到湖南美术出版社任副社长。 杨炳南自幼酷爱书法,擅行草先学唐楷,后学“二王”,再攻南北碑。深知“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刻苦自学,惜时如金,学遍百家,自成一家。 3个人成就 杨炳南五十年代起发表作品,多次入选全军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先后在长沙、天津、深圳、台北等地举办个人书法、摄影展。入选湖南省历届书法展览,“湖南、贵州书法联展”,湖南、湖北洞庭书法联展等,为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勒石。先后出版过中堂、条幅、对联、《杨炳南书法选》、《杨炳南书法》、《杨炳南书法选集》、《杨炳南草书千字文》、《杨炳南墨迹》、杨炳南草书《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题写过报刊、书名几十种。为桃花源、炎帝陵、井岗山、屈原碑林、神墨碑林、天津碑林等地书写楹联、匾额、碑文。有的作品在全国性书法比赛中获奖。选有近百幅书法作品流传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被友人视为珍品。 4书法界评价 书法界的同仁赞誉其书法“不仅基础很深,而且刻意追求个人风貌”,“尤其擅长行草,气势磅礴、苍劲有力、独具一格”。 5作品刊登 《书法》、《书法报》、《中国书法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现代书法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新闻人才传集》等数十种报刊、辞书均有介绍。
书法家杨文刚简介
杨文刚,一九六九年生,山西省运城人,一九八九年毕业于石家庄人文艺术学院书法
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芮城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任芮
城县蓝天学校书法专职教师,芮城县小学生硬笔书法字帖书写者,芮城县小学教师硬笔书
法培训主讲。
楷书宗钟繇,欧,褚,柳,用笔瘦硬劲挺,凝练而富有弹性,精致而灵动洒脱。行草
学二王,米芾,王铎等诸家,风格天真雄健,沉着痛快,充满勃勃生机。其作品曾入展获
奖,中国永乐官第四届国际书画艺术节,全国绿映蒲县书画大赛,山西省第二届群众书法
大赛,山西省千人千联书法展,中国书法之乡十八县市巡回作品展,运城市第二届菊花奖
书法大赛优秀奖,运城市楹联书法展三等奖,运城市黄河魂水利情书画大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