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doc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6
Tourism旅游经济1542012年5月 扎龙湿地旅游的纪念品开发策略研究①齐齐哈尔大学 张珣摘 要:对旅游者来说,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体验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越具有“特色”的区域越容易吸引旅游者。
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旅游者众多。
但与我国的很多旅游地一样,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缺乏个性、千篇一律。
旅游纪念品作为潜在的高附加值的商品,商业开发空间巨大。
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开发应从湿地资源、鹤文化、昂昂西古文化、达斡尔族文化出发,融纪念性、实用性、时尚性于一体,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商品,宣扬地域文化,推动旅游消费及带动东北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 旅游纪念品 开发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c)-154-021 扎龙湿地概况“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这句话最恰当说出了扎龙湿地。
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国家4A 景区,世界著名的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位于嫩江流域齐齐哈尔市东南,面积21万公顷,是同纬度地区景观最原始、物种最丰富的湿地自然综合体。
1979年建立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 1987年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扎龙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地域辽阔,具有原始的湿地景观,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
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尤其是众多鸟类和珍惜水禽理想的栖息繁殖地。
1995年被评为 “闻名中外的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和“丹顶鹤的故乡”。
2005年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
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有着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作为旅游和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的空间巨大。
2 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现状众所周知,旅游是一种消费活动,是一种无形产品,是一种体验。
旅游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费用后得到一种愉悦、体验和回忆。
对旅游纪念品的购买可以加深对旅游地的记忆,是很好的纪念品和馈赠佳品。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旅游产品种类繁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本实验以某地区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分析、消费者调查等方法,对旅游产品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旅游产品的开发、营销和推广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依据;2. 分析旅游产品的特点,为产品营销策略提供参考;3. 评估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产品推广提供支持。
三、实验方法1. 市场调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网络调查等方式,了解旅游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消费者需求。
2. 产品分析:对旅游产品进行分类,分析各类产品的特点、优缺点及市场竞争力。
3. 消费者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评价和需求。
4. 数据分析: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过程1. 市场调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旅游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消费者需求。
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1)旅游需求多样化: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等方向发展;(2)旅游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品质、服务、体验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3)旅游市场细分:旅游市场逐渐形成多个细分市场,如亲子游、自驾游、老年游等。
2. 产品分析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将旅游产品分为以下几类:(1)观光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如景区、古迹、自然风光等;(2)休闲度假产品:以休闲、度假为主,如度假村、温泉、海滨度假等;(3)养生旅游产品:以养生、保健为主,如温泉养生、中医养生等;(4)亲子旅游产品:以亲子互动为主,如亲子游乐园、亲子酒店等。
通过对各类旅游产品的特点、优缺点及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为产品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3. 消费者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评价和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1)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品质、服务、体验等方面要求较高;(2)消费者对休闲度假、养生旅游、亲子旅游等产品需求较大;(3)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高。
蜜月旅游市场开发策略研究刘华河南工业大学【摘要】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高,催生了人们对蜜月旅游的需求。
蜜月旅游正在和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等并列成为国内细分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国内目前的状况而言,蜜月旅游的市场开发还处于不完善和不全面的状态。
因此,实施蜜月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迫在眉睫。
【关键词】蜜月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蜜月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细分市场,在这一市场中以新婚夫妇为主体和对象,是把婚庆纪念活动和观光游览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复合型的旅游活动。
据我国民政部门的调查显示,人们在婚礼上花费的金钱在扩大,比重在增加。
这些都为我国发展蜜月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基础市场和开发前景。
一、蜜月旅游市场的特点从概念上看,蜜月旅游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但是从广义讲,蜜月旅游不仅是指结婚纪念,也可以指爱情纪念。
因此,其真实价值在于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旅游活动使结婚这一在人生中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表现出浪漫温馨的氛围,并在彼此心中留下永久而美好的回忆。
蜜月旅游市场与一般观光休闲旅游市场相比,其特点是:旅游主体年轻化且消费能力较强,旅游停留时间较长以及季节性明显等。
二、蜜月旅游市场现状分析与传统结婚庆典方式相比,蜜月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有着不可低估的发展速度。
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追求细致浪漫的方式享受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在不断寻找和挖掘市场机遇的同时,开始意识到蜜月旅游市场的开发前景。
如珠海市政府和相关企业,就早已意识到蜜月旅游市场的市场潜力。
珠海结合自身特色资源,致力打造“世界婚礼文化名城”。
为此而修建的情侣路、雕塑、画廊、婚礼广场、蜜月阁上的“一见钟情”钟、山盟海誓墙、求子泉等都在向世人传递着珠海在蜜月旅游市场开发中所做的努力和创新。
我国的蜜月旅游市场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目前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作为旅游者的新婚夫妇本身过于注重婚礼形式而缺乏旅游意识和理性消费的观念;旅游企业和管理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蜜月旅游专项产品不能适应旅游者的需求;有关蜜月旅游的理论基础尚不完善等。
旅游业的智慧化服务及产品创新开发计划第1章智慧旅游概述 (4)1.1 智慧旅游的定义与特征 (4)1.1.1 定义 (4)1.1.2 特征 (4)1.2 智慧旅游的发展背景 (4)1.2.1 政策支持 (5)1.2.2 市场需求 (5)1.2.3 技术进步 (5)1.3 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 (5)1.3.1 旅游服务个性化 (5)1.3.2 旅游管理智能化 (5)1.3.3 旅游产品创新 (5)1.3.4 旅游业态融合 (5)1.3.5 旅游可持续发展 (5)第2章市场需求分析 (5)2.1 目标市场细分 (5)2.2 用户需求调研 (6)2.3 市场竞争分析 (6)第3章智慧旅游服务创新 (7)3.1 个性化定制服务 (7)3.1.1 用户画像构建: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游客的出行偏好、消费习惯等信息,构建全面、精准的用户画像。
(7)3.1.2 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画像,为游客推荐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景点、活动和旅游路线。
(7)3.1.3 一站式定制: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提供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在内的一站式旅游定制服务。
(7)3.2 在线咨询服务 (7)3.2.1 实时互动:通过在线客服、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实现游客与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实时互动。
(7)3.2.2 专业知识解答:为游客提供景区介绍、交通出行、住宿餐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解答。
(7)3.2.3 旅游攻略分享:整合旅游攻略,为游客提供实用的出行建议和经验分享。
(7)3.3 智能导览服务 (7)3.3.1 语音导览:采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为游客提供实时、准确的语音讲解。
(8)3.3.2 电子地图:基于地理位置信息,为游客提供实时导航和周边推荐。
(8)3.3.3 增强现实(AR)导览:结合AR技术,为游客呈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旅游体验。
(8)3.3.4 互动体验:通过智能设备,实现游客与景点、展品的互动体验,提高游客参与度。
《基于游客偏好分析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影视文化的快速发展,影视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游客的偏好,以便为游客提供更加符合其需求的旅游体验。
本文旨在通过对游客偏好的分析,探讨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为影视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游客偏好分析1. 游客类型与需求游客类型主要包括影视迷、历史文化爱好者、休闲度假游客等。
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存在差异,但都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影视迷更关注影视拍摄地、明星足迹等元素;历史文化爱好者则更注重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景观;休闲度假游客则更注重度假环境、住宿条件等。
2. 游客偏好特点(1)个性化需求:游客对于影视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特点,不同游客对于旅游路线、景点、活动等都有不同的需求。
(2)情感共鸣:游客往往对于与影视作品相关的景点、故事情节等产生情感共鸣,愿意为此进行消费。
(3)互动体验:游客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与景点、人物等进行互动,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
三、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策略1. 确定目标市场与定位根据游客偏好分析,确定目标市场为影视迷、历史文化爱好者和休闲度假游客。
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以提供满足各类游客需求的影视旅游产品。
2. 产品创新与多样化结合游客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与多样化开发。
例如,开发以影视作品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路线,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同时,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如角色扮演、现场拍摄等,以满足游客的情感共鸣和互动需求。
3. 优化服务与体验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例如,提供定制化服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览舒适度;加强导游培训,提高导游服务水平等。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
4. 营销推广与品牌建设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营销推广,如社交媒体、旅游平台、影视宣传等。
新疆冰雪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边陲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别适合开展冰雪旅游活动。
目前新疆冰雪旅游的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新疆冰雪旅游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目前新疆冰雪旅游的开发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冰雪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尽管新疆有许多山脉和高原地形,但是很多地区缺乏专业的滑雪场和冬季运动设施。
冰雪旅游的推广和宣传不够。
许多人对新疆的冰雪旅游资源并不了解,因此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为了改善新疆冰雪旅游的开发状况,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需要加大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通过建设更多的滑雪场和冬季运动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冰雪活动。
还可以培养和发展冰雪运动人才,提升冬季运动的水平和质量。
需要加强对冰雪旅游的推广和宣传。
可以通过建设宣传阵地、举办冰雪活动和推出特色冰雪产品等方式,提高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还可以通过合作和交流,吸引更多的旅游企业和机构参与到冰雪旅游的开发中来。
新疆冰雪旅游的发展策略不仅要注重开发冰雪资源,还要注重保护环境。
新疆地处高寒地区,环境条件相对脆弱。
在开展冰雪旅游活动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减少冰雪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还可以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冰雪旅游的绿色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新疆冰雪旅游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可以与其他冰雪旅游发达地区进行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推动新疆冰雪旅游的发展。
还可以积极参与冰雪旅游相关的国际性活动和赛事,提升新疆冰雪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新疆冰雪旅游的开发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冰雪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加强推广和宣传、注重环境保护和加强合作与交流等策略,可以推动新疆冰雪旅游的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和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参与其中。
2012年第11期总第221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产业经济】东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刘志友(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摘要]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提高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
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力度和深度,也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和区域一体化开发机制,应加大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力度,开发特色产品,建立区域联合开发机制。
[关键词]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1-0069-03作者简介:刘志友(1969-),汉族,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与管理。
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
文化旅游产品是指能够代表旅游区文化意义的一种载体,特别是蕴涵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各种文化的需求而开发出来的产品形式。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开发逐渐成为旅游业开发的重点,这与对旅游产品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要求及游客的认知水平提高密切相关。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不仅是一个完整经济区,同样也是完整的文化区,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高、独特性强。
促进东北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一)开发力度和深度不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单一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工艺品已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发展速度较快,但对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如旅游食品、文化旅游产品、旅游日用品等的开发却缺乏足够重视。
各地文化旅游产品市场普遍缺乏优秀产品,产品艺术形式及品种雷同,缺少特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需求。
以大连为例,滨海旅游空间发展不平衡,从全市来看,市中心区及近郊区较发达,北三市及长海县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从市区来看,南部海滨、旅顺和金石滩是热点地区,其它地区如金州区的古文化与生态资源相结合的大、小黑山,沿沈大高速公路和丹大高速公路两侧的农业观光园区,中山区的韩国风情一条街及西岗区的日本料理一条街等旅游项目还未得到充分开发。
XX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局部,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
XX是一个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将有助于推动地方旅游业繁荣和促进区域经济开展。
本文以XX“红岩联线〞为例,探讨推动XX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红色文化旅游开发XX红岩联线一、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红色文化是我国珍贵的精神财富,开展红色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红色文化旅游为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展,对开展和繁荣地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都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操作价值。
〔一〕红色文化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2011年3月,在XX调研时明确指出: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由此可见,红色旅游景点不仅仅是旅游场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
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1]。
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红色文化旅游是推动旅游产业繁荣的新活力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往年的旅游开展状况统计来看,红色文化旅游在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开展势头良好,增长强劲。
随着经济、社会效益及政治影响驱动,红色文化旅游持续升温,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给旅游市场的多元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红色文化旅游是促进区域经济开展的新引擎红色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重振地方文化、开展未来文化和经济的珍贵资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开展理念,在这一开展趋势下,红色文化旅游之于社会的作用表现为一种“绿色生产力〞。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摘要】通过对西藏工布江达县特色旅游资源的分析,明确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区域竞争态势,指出高原探险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工布江达县的核心旅游产品,强调资源依托、开发思路以及产品策略是工布江达县科学设计旅游产品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工布江达县;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工布江达县位于西藏地区的高山峡谷地带,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区位条件优越,但是该地区目前的旅游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同级别的其他旅游目的地。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分析和评价,有助于工布江达县明确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提高该地区的旅游市场竞争能力。
一、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一)自然旅游资源
工布江达县拥有高山冰川、高寒草甸、高原湿地、瀑布涧溪、林下植被、野生动物、泥石流遗址等多种景观形态,这些自然资源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
1. 水体旅游资源。
工布江达县众多的冰川和山岳地貌形成了大量的瀑布和涧溪,此类水体景观是景区构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的核心元素。
除此之外,工布江达县还分布着大量的冷泉和温泉,其中,位于巴嘎寺左侧的长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具有一定的养生功能;318国道旁的珍珠神泉呈帘状,经过岩石的多层过滤,具有消除眼部疲劳、退烧的作用。
多样的水体形式不但可以作为旅游商品进行包装和营销,而且在水体集中的区域可以建造相关设施,作为旅游者进行
康体旅游的主要场所。
2. 植被旅游资源。
工布江达县的植被分布受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东部地区的树种以高山松、云杉、冷杉、桦树、落叶松为主,林旁和水系两边有杨树,阴坡乔木林中悬挂松罗草。
中部地区的树种以桦树、大萼杜鹃、榆树、隐脉杜鹃为主。
西部地区的植被以隐脉杜鹃、雪丛杜鹃为主,草本以高山嵩草、嵩草类、园穗蓼、萎陵菜为主。
区域植被的多元化是营造优质旅游环境的前提条件,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动物旅游资源。
工布江达县拥有雪豹、白唇鹿、黑颈鹤、麝、哈曼马鸡、棕熊、水獭、黑熊、黑颈鹤、黄鸭、沙鸥等63种稀有动物,其中白朗沟自然保护区是县级野生动物保护区,栖息着包括白唇鹿在内的大量野生动物种群,而扎拉沟湿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过冬场所,同时也是沙鸥和其它鸟类的栖息地,另外林则保护区分布着大量野生猕猴。
由此可见,科学的功能分区不但有利于对动物资源的保护,而且便于旅游者的观赏游憩。
(二)人文旅游资源
1. 宗教文化。
藏传佛教是当地宗教文化的主流,少数农牧民信仰苯教。
工布江达县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和萨迦派四大教派,目前保存完好的寺庙有扎西曲林寺、朱拉寺、拉如寺、德青寺、错宗寺、拉龙寺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辖区范围内存在少量关帝庙,这一状况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凝聚力和融合力,充分证明了汉藏一家的事实。
工布江达县的宗教活动场所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对于反应历史上老百姓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面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民风习俗。
工布江达县的民风习俗具有典型的区域特
色。
当地居民多穿工布服装,款式、配件、发型等明显不同于周边地区。
饮食以糌粑和麦饼为主,青稞酒、酥油茶、酸奶、香猪肉等食物是餐桌上的必备佳肴。
住宅多为土石结砌成的藏式建筑,美观大方、结实耐用,部分牧区则以藏篷为主。
婚丧嫁娶方面,婚姻以一夫一妻为主要形式,丧葬有水葬、天葬、树葬、石葬、土葬和塔葬等方式,这一习俗是藏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点。
(三)其他旅游资源
1. 城市风貌。
工布江达县辖区内有3镇6乡分布在尼洋河两岸,形成了“一河居中,两岸繁荣”的景象。
区内没有具体的城市功能区划和定位,各乡镇的生产生活多围绕农、林、牧、副业,旅游业在全区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政府专项资金的注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在交通、建筑、生活方式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民风习俗,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风貌。
工布江达镇是县政府所在地,地处全县中心区域,城镇功能齐全,交通便利,极具现代化城镇气息。
其中以错高乡为核心区域,具体包括朱拉乡和巴河镇在内的东部区域,这一片区是巴松错旅游区,是国家首批4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区内涵盖了自然生态、历史古迹和社会人文等旅游资源,是全县的核心旅游资源所在地。
北部有以巴嘎风景区著称的娘蒲乡,上述各个地区密布着各类旅游资源,自然风光秀丽,人文特色突出。
2. 现代工业。
巴河老虎嘴电站地处工布江达县与林芝县交界的交界地带,是巴松错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站距景区入口仅五分钟车程。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状况大大提高了可进入性。
电站建成之后,将形成40平方公里的水域,结合周边
的村落景观,为未来开发电站观光、休闲度假提供了便利条件。
3. 旅游商品。
旅游购物是旅游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布江达县旅游商品种类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藏式工艺品,包括工布刀、工布餐饮器皿、工布帽、工布民族服饰等特色手工艺品,以及具有藏族特色的唐卡、地毯、卡垫、藏香、转经筒、天珠、小马鞍、金银玉器饰品等民族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制作考究,是自我装饰和馈赠亲友的佳品;其次是土特产品,如风干牦牛肉、藏香猪、巴河鱼、松茸、青岗菌、酥油茶、青稞酒、酸奶、奶酪等,即美味又营养;三是藏药材,如冬虫夏草、灵芝、藏贝母、藏红花、手掌参、红景天、雪莲花、龙胆花等,工布江达县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药材的生长,其中大部分药用植物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品,是强身健体的宝贵资源。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虽然旅游资源的定性分析是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制定的前提,但是单纯依靠定性分析,难以制定出最优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因此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定量评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旅游产品开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工布江达县部分旅游资源评分表
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项目的评价,可以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的综合分值。
通过对分值的筛选和过滤,能够确定工布江达县的单体旅游资源有89个,其中五级单体资源5个,四级19个,三级38个,二级17个。
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工布江达县的旅游资源等级较高、类型多样。
依据旅游规划过程中侧重市场细分、突出产品特色、实现综合效益等原则,考虑将高原探险旅游产品和休闲度假旅游
产品作为工布江达县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
(一)高原探险旅游产品
1. 资源依托。
高原探险旅游产品适宜在巴嘎山、拉如寺、地龙村、加兴沟、布入沟、仰卧沟等地形险峻的区域进行。
目前上述范围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可以满足专项旅游者的需求,开展高原探险旅游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
2. 发展思路。
依据安全指数和技术要求,探险型的专项旅游产品可分为软探险和硬探险两类。
软探险指登山运动爱好者对高山的攀登和考察观光型徒步,硬探险是指专业登山运动员对极高山的攀登和考察。
工布江达县域范围内有众多不同高度、坡度和攀登难度的山峰,规划设计方应针对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和个体条件,开发多种类型的探险旅游产品。
(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1. 资源依托。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适宜在巴松措、扎拉沟、三色湖、多扎吉森岩等区域范围实施,上述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景区硬件配置齐全,虽然旅游项目的丰度有待加强,但是整理环境具备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条件。
2. 发展思路。
首先,在打造观光度假产品的同时,应增加人文体验项目,丰富旅游者的晚间娱乐;其次,由于多数旅游者的运动量在高原地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会导致旅游体验打折。
针对这一情况,旅游目的地应添置诸如马车等形式的绿色环保代步工具,尽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第三,加强各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工具的有效衔接,避免旅游者不必要的交通消耗。
四、结语
旅游产品的特色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是旅游目的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基本条件。
由此可见,旅
游资源的定性分析结果和定量分析结果不但共同决定着旅游产品的开发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区域旅游业的经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