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几种常见除险加固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上游坝面护坡方案目前,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全面展开,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在设计方案中必须考虑诸多因素,力争选择既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加固方案。
洪涧河水库上游坝坡设计方案中通过几个方面的比较,选择了混凝土板护坡方案,效果良好,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土石坝上游护坡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堆石或抛石护坡;②干砌石护坡;③浆砌石护坡;④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或现浇混凝土板);⑤其它形式护坡。
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比较常用的是干砌石护坡和混凝土护坡。
干砌石护坡施工工艺简单,就地取材,便于群众性施工等特点,在传统的小水库坝体上游护坡中广泛应用。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混凝土护坡外形规则美观,对环境影响小,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为堤坝护坡工程中采用。
近年来,干砌石护坡和混凝土护坡在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都有大量应用,已成为上游坝面防冲刷、防渗措施常用方案,但各有优缺点,下面就以洪涧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大坝上游护坡方案的确定来说明影响护坡设计方案选择的几个因素。
2实例分析洪涧河水库λ于黄河流域伊河二级支流洪涧河上,于1966年2月动工,经过几次反复,1974年5月工程完工。
大坝为粘土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3m,坝顶长105m,顶宽 5.0m;控制流域面积13.6km2,水库总库容290.2万m3,兴利库容166万m3,死库容20万m3,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Ⅰ)型Ⅳ等水库。
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经安全鉴定评定为三类坝,被列入2022年度除险加固任务。
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大坝除险加固措施上下游坝面护坡工程,溢洪道开挖衬砌及输水洞修复等。
洪涧河水库上游干砌石护坡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运行,上游坝面杂草丛生,砌石护坡受波浪淘刷、风化、丢失损坏严重,修复难度较大,须拆除重建。
根据现场及当地情况,护坡措施在干砌石护坡与混凝土板护坡两方案中比较确定。
2.1环境保护影响及水土保持因素洪涧河水库所在区域水库周边大面积分布为震旦系下统许组安山玢岩,致密坚硬,大坝下游200米内两岸坡均有安山玢岩出¶,具备就近开采的条件。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施工工艺与方法中小型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力的作用,水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除险加固设计。
本文将针对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施工工艺与方法进行探讨。
一、工程前期准备在进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与设计。
首先,对水库的结构、土质等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水库坝体、堤坝、闸门等部分。
其次,对水库的损坏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加固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根据勘察和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二、加固设计根据勘察和评估结果,制定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坝体加固:根据坝体的结构和损坏程度,采取不同的加固方式。
可以采用混凝土加固、砂石加固等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
2. 堤坝加固:对于堤坝部分,可以采取加固护坡、增加坝面护坡、加固坝脚等方法,提高堤坝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3. 闸门加固:对于闸门部分,可以采取更换闸门、修复闸门等方式进行加固,确保闸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安全监测系统:在除险加固工程中,还要考虑设置安全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水库的变形、水位、泄洪情况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三、施工工艺与方法在进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工艺与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1. 施工分段:为了保证施工的连贯性和安全性,可以将整个工程按照不同的段进行划分,并对每个段进行详细的施工工艺设计。
这样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整体结构的破坏,提高施工效率。
2. 监测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加固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发现变形异常或者其他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加固的效果和安全性。
3. 施工材料选择:根据加固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效果和工程的安全性,需要慎重选择。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抗震设防要求与设计方法中小型水库是重要的水资源调控与防洪设施,为了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除险加固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其中,抗震设防要求与设计方法是确保水库具备抗御地震的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中的抗震设防要求与设计方法。
一、抗震设防要求为了保证水库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运行,抗震设防要求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1. 设防烈度等级根据地震易发区的划分,中小型水库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应符合相关规定。
设计师需要根据水库所在地的地震活动性、地层状况、构筑物性质等因素,确定适当的烈度等级,并保证水库的结构安全性。
2. 水库面临的地震作用水库在遭受地震作用时,主要面临地震动力、地震液化、地震滑坡等可能引发的灾害。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地震作用,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设计措施,以确保水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在地震作用下,水库应达到的安全要求。
主要包括不发生结构倒塌、不发生不可修复的损坏、维持基本运行功能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水库的重要性、任务要求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并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考虑。
二、设计方法中小型水库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结构配置设计和增强措施设计两个方面。
1. 结构配置设计结构配置设计是指根据水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参数。
常见的水库结构包括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水库的地质条件、工程投资、施工难度等因素,选取最适合的结构形式,并根据地震设防要求确定相应的结构参数。
2. 增强措施设计增强措施设计是指在选取了合适的结构形式后,对水库进行相应的加固和抗震设计。
常见的增强措施包括钢筋混凝土外包护、钢筋混凝土加固、加设抗震支撑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水库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增强措施,并合理布置在重要构件上,增强水库的整体抗震性能。
3. 设防荷载计算地震作用是水库抗震设计的重要载荷。
设计师需要根据所选结构形式和增强措施,进行相应的地震荷载计算。
水库除险加固方案一、前言。
咱们这个水库啊,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伙计,虽然以前为大家出了不少力,但是现在身体有点小毛病了,得给它好好治一治,加固加固,让它重新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二、水库现状与险情分析。
# (一)坝体情况。
1. 坝体渗漏。
就像水桶破了个小缝,坝体有些地方在渗水呢。
仔细一查,发现部分坝段的防渗措施可能年久失修,像以前的防渗墙啊,可能有些地方裂了或者被腐蚀了,导致水偷偷地从这些薄弱环节渗出来。
2. 坝坡稳定。
坝坡看起来有点歪歪扭扭的,不那么稳当了。
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的雨水冲刷,把坝坡上的土啊给冲走了一些,就像人缺了一块肉一样,不结实了;另一方面呢,坝体内部的土质结构可能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变得松散了,让坝坡有了滑坡的风险。
# (二)溢洪道问题。
1. 泄洪能力不足。
溢洪道就像水库的排水口,现在这个排水口有点小,要是遇到大雨,水库里的水涨得快,它来不及把水排出去,那水就会在水库里越积越多,就像人憋着尿一样难受,很容易就漫过坝顶,这可就危险了。
2. 结构损坏。
溢洪道的一些护坡啊、底板啊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就像房子的墙和地板破了一样,有的地方出现了裂缝,有的地方被冲坏了,这样不仅影响它的正常泄洪功能,还可能在泄洪的时候因为结构不牢固而发生更严重的破坏。
# (三)输水洞隐患。
1. 洞壁渗漏。
输水洞就像水库的小水管,水在里面流的时候,洞壁在渗水。
这是因为洞壁的衬砌可能老化了,就像水管的管壁变薄了一样,水就容易从缝隙里渗出来,这样既浪费水,又可能导致输水洞周围的坝体被水泡软,引发更大的问题。
2. 闸门老化。
输水洞的闸门就像水库的大门,现在这个大门有点破旧了。
它的密封性不好,关不严实,就像门和门框之间有个大缝一样,水会偷偷地漏过去。
而且闸门的操作设备也不那么灵活了,就像人的关节生锈了,想开关闸门的时候会很费劲。
三、除险加固方案。
# (一)坝体加固。
1. 防渗处理。
针对坝体渗漏的问题,咱们得给坝体重新做一套好的防渗装备。
山亭区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规范一、水库坝坡工程1、(1)小型水库坝坡加固,迎水坡需要干砌石护坡,背水坡需要碎石护坡,迎水坡下设20cm碎石及20cm砂子垫层按反滤层施工程序施工,其中小(一)型水库坝坡采用干砌粗料石铺设30cm厚,隔行上线铺筑;小(二)型水库坝坡采用干砌块石铺设30cm厚,隔行上线铺筑,坝脚必需建浆砌石齿强。
背水坡采用碎石铺设20cm厚护坡并设坝脚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纵向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40×30cm,采用水泥砂浆抹面。
(2)石料使用前表面应洗除泥土和水锈杂质。
(3)干砌石砌体铺筑前,应先铺设一层厚为100~200mm 的砂砾垫层。
铺设垫层前,应将地基平整夯实,砂砾垫层厚度应均匀,其密实度应大于90%。
3.1.4.2干砌石护坡(1)坡面上的干砌石砌筑,应在夯实的砂砾石垫层上,以一层与一层错缝锁结方式铺砌,砂砾石垫层料的粒径应不大于50mm,含泥量小于5%,垫层应与干砌石铺砌层配合砌筑,随铺随砌。
(2)护坡表面砌缝的宽度应不大于25mm,砌石边缘应顺直、整齐牢固。
(3)砌体外露面的坡顶和侧边,应选用整齐的石块砌筑平整。
(4)为使沿石块的全长有坚实支承,所有前后的明缝均应用小片石料填塞紧密。
水库坝坡坡度达到1:2.5,以现状坝内肩为基线向外复土加高培厚大坝,背水坡坡度为1:3;大坝顶宽4~5m,1%的横向坡度,以利于坝顶排水;背水坡每隔30m采用M7.5浆砌石砌筑导流渠,顶部为C20现浇砼沿子,大坝下游坝面采用碎石护坡。
坝后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石,宽0.4米,底厚0.3米,沟深0.5米;沟侧墙0.4米宽。
有加高要求的大坝,加高部分坝体从坝外脚按1:3的坡度加至坝顶。
坝顶宽度根据规范及交通要求取4~5m。
用于填筑的砂砾料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5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0mm,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15%,填筑时不得发生粗料集中架空现象。
砂砾料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其最优含水率为9~15%,最大干密度为 1.7~1.95g/cm3。
小型水库常用除险加固技术的探讨摘要:我国许多水库存在着防洪标准偏低,达不到有关规范、规定要求,以及工程本身质量差,工程年久失修等问题,形成了大量的病险水库,工程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或不能充分发挥其兴利效益。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措施abstract: there are many reservoirs in flood control standard is low, short of related codes, regulations, and the project itself poor quality, engineering problems such as repair, formed a lot of seepage path reservoir, the project can not run normally,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downstream or can not give full play to its economical benefits.keywords: small reservoirs; problems; reinforcement;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v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主要特点1.1项目多并且复杂虽然小型水库工程量不大,但工程项目的内容与大中型水库基本一致,造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多并且复杂的特点。
常见的加固工程项目包含大坝、输水涵洞、溢洪道、防汛公路等。
1.2工程较为隐蔽,检查较为困难小型水库基本坝型最常见的是土石坝。
土石坝渗漏是病险水库大坝最为普遍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表现为坝身渗漏背水坡不均匀分布湿润面、浸润线溢出点高于导滤棱体、坝基渗漏、接触渗漏和绕坝渗漏等。
土坝防渗工程处理措施,以往一般采用较为简便的粘土灌浆、明挖防导渗沟、防渗墙、复合土膜、混凝土面板和坝基帷幕灌浆等。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方案雷光华发布时间:2021-10-14T02:56:35.11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8期作者:雷光华[导读] 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全国有水库98002座,四川有水库8148座,位居全国第四,其中小型水库7878座,占水库总量的97%,水库工程在防洪、灌溉、发电、城乡灌溉、旅游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泸州市龙马潭区水利站四川泸州 646506摘要我国在现有小型水库中,90%修建于50-70年代,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我们急需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排除这些隐患,确保水库工程安全,发挥水库工程效益。
本文针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方案进行讨论,希望可以给业内人士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引言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全国有水库98002座,四川有水库8148座,位居全国第四,其中小型水库7878座,占水库总量的97%,水库工程在防洪、灌溉、发电、城乡灌溉、旅游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是我国当前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的多数小型水库建立时间都比较的早,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制约,导致许多小型水库的建设质量不达标,水库防洪标准低,历经多年运行,设备都已经老旧,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大部分水库蓄水能力下降,出现了渗漏水的现象,个别水库还出现溃坝报废,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就需要我们对小型水库做好除险加固工作,制定经济、合理、安全的方案,恢复水库功能,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造福当地的人民。
1.防洪标准的选择及解决办法按照水库等级规模确定水库洪水标准,复核水库防洪能力。
按照《防洪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常见的山坵区土石坝小型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20--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1000年一遇,结合水库失事后对下游危害程度,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共同论证,合理选取洪水标准。
复核后不满足防洪水位标准的,设计时一般考虑以下四种方案:一是适当的加大坝顶的高程;二是原坝顶高程不变的情况下,扩宽溢洪道宽度,增加泄洪能力;三是增加一定的坝顶高度,扩宽溢洪道宽度;四是原坝顶高程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溢洪道进口高程。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技术措施摘要:小型水库等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在减少洪水压力的基础上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有力基础。
小型水库在分布的过程中具有规模化和分散化的特点,故而需要采取有效的除险加固施工技术,并通过可行的管理手段,切实保障小型水库的安全性。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技术引言:在小型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季节性的水资源分配予以了有效调节,保障了水源分配的均匀性。
由于小型水库有着较为长期的发展特点,在缺乏先进技术水平和施工条件的同时,导致小型水库在后续阶段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需要针对现阶段的病险问题加以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除险加固技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概率。
1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技术1.1对土石坝滑坡进行处理造成水库土石坝滑坡等问题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若坝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超出了原始的设计标准要求时,则会引发滑坡等方面的问题。
另外,在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处理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实现对外力的有效使用,进一步增加坝体自身所能够承受的压力,在采用喷浆施工的方法的同时,对容易出现滑坡等问题的坝体表面进行加固处理。
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此项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对坝身设置的完整性予以全面的检查,当坝体的上游区域出现坍塌问题时,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排水处理方法,保障此项处理操作环节的及时性,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坝体土体松动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切实的保障了坝体的渗透性能,为后续修复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实现对土石坝滑坡问题的有效处理,需要确保施工企业能够针对此方面的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能够在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地结合水库坝体的实际情况,从而选取有针对性地除险加固施工操作方案,为此项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1.2土石坝防渗施工为了进一步保障防渗墙修筑施工队的整体质量,需要派遣专业的施工操作人员,针对施工流程当中所出现的防渗墙承受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予以综合考虑,避免出现外部压力过大等情况从而引发防渗墙质量问题。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技术要求【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技术要求】中小型水库作为我国水资源的重要蓄水补给系统,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防洪抗旱、农田灌溉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工程建设标准的更新,一些老旧的水库面临着除险加固的需求。
本文将针对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技术要求进行论述,旨在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提升其综合利用效益。
一、前期勘察与资料搜集在制定除险加固方案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前期勘察与资料搜集工作。
包括对水库的地质地貌条件、水库坝体及相关结构物的技术状况、历史灾害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
只有充分了解水库的现状和潜在问题,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全面的除险加固方案。
二、加固设计方案的制定1. 结构安全性要求加固设计方案需要确保水库的结构安全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包括坝体稳定、泄水设施、闸门、厂房及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还需考虑气候变化、地震等极端情况对水库的影响。
2. 抗洪能力要求根据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设计方案需要确保水库的抗洪能力得到加强。
合理配置泄洪设施,采取措施提高排水能力,确保在极端降雨等情况下水库的安全性能。
3. 降低渗漏风险通过加固设计方案,降低水库坝体及周边结构物的渗漏风险。
采用有效的防渗措施,如防渗墙、防渗帷幕灌浆等,以提高水库的密封性能,减少水库的损耗和浪费。
4. 必要的生态保护在制定加固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避免对周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合理规划和配置绿化带、保护区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 操作与维护便利性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操作与维护的便利性。
合理布局与设计厂房设施,确保设备的易用性和可靠性;同时,针对加固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工作,提供详细可行的方案和操作指南。
三、加固材料与技术的选择加固方案的技术要求涉及加固材料和工程技术的选择。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加固材料,如高分子材料、钢筋混凝土等,以确保加固效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近年来,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逐渐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中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和防止水库堤坝发生破坏,设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详细论述。
1. 做好水库周边植被保护水库周边植被的保护是水土保持的首要任务。
在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植被对控制水土流失的影响,并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首先,应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如草本植物、灌木或乔木等。
其次,在植被的选择和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植被覆盖率,以防止水土流失。
对于特别脆弱的区域,可以考虑采用植被覆盖保护措施,如人工种植、喷播草籽以及植物组网等。
同时,还应加强对植被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生长茂密,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2. 构建合理的坡面防护措施坡面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应加强对坡面的防护措施。
对于中小型水库来说,常用的坡面防护措施包括梯田、防护网和垂直排水等。
梯田可以有效减缓坡面径流速度,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防护网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坡面的剥蚀和产生大面积裸露,以及减少降雨冲刷对坡面的破坏。
此外,还可以通过垂直排水的方式,降低坡面积水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从而保持坡面的稳定性。
3. 加强土壤保育和改良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中的土壤保育和改良是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土壤保育和改良,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击能力和保持水源涵养能力。
在设计方案中,可以采取的土壤保育和改良措施包括有机质的施加、土壤固结剂的使用以及合理的耕作方式等。
有机质的施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能力,增加土壤的抗冲击能力。
土壤固结剂的使用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蚀能力,减少土壤侵蚀。
合理的耕作方式则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4. 加强水库周边的排水系统建设合理的水库周边排水系统是保持水库周边地区水土保持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方案中,应考虑周边地区的水排出问题,并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进行解决。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原理与方法解析一、引言中小型水库在我国农村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灌溉农田、供应农村饮水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水库工程建设年限较长,一些老旧水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进行除险加固设计方案是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关键步骤。
本文旨在分析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原理与方法,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原理解析1. 了解现状:在进行除险加固设计方案前,必须全面了解水库的现状。
包括水库的结构特点、基础稳定性、泄洪能力、抗震性等各项指标。
通过对水库的详细调查,可以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安全评估:利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对水库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
通过统计和分析水库在不同灾害情景下的可承受能力,确定其安全状况的演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水库的薄弱环节,为后续设计提供指导。
3. 加固原则: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制定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安全是设计的首要原则,加固措施必须要能够确保水库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稳定。
其次,经济性是加固设计的重要原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最后,可行性是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案必须要符合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要求。
三、方法解析1. 技术措施:根据水库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进行加固。
例如,可以采用土石坝加固技术、混凝土面板加固技术、加固与重建技术等。
在选择技术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难度、效果等因素。
2. 整体设计:除险加固设计方案应该是一个整体化的设计,包括在结构加固方面考虑加固对象、加固材料的选择、局部扩建等。
同时,在避免对水库日常运行造成过大影响的前提下,考虑水库的泄洪能力、导流能力等参数的调整。
3. 施工监控:在实施加固工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监控,包括监测加固工程的质量、进度等。
同时,在加固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对水库本身构成危险的行为,加强预防措施。
四、结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制定是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小型水库的几种常见除险加固技术浅谈
摘 要:水库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
种种原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概要研究了小型水
库除险加固中有关技术问题,希望有所作用。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坝坡滑动;喷射;劈裂
水库作为防洪、灌溉等工具,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由
于相当一部分的小型水库修建历史悠久,受当时建设条件限制,目
前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研究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除险加固技
术,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充分发挥防洪和兴利效益,对促进国
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技术
土石坝坝坡在重力和其他作用力的作用下都有向下和向外移动
的走势。如果坝坡内岩土的抗剪强度能够抵抗住这种走势,则此坝
坡是稳定的,否则就会因失稳而发生滑坡。土石坝滑坡是多方面因
素造成的,它是一种复杂的失稳破坏现象。产生土石坝滑坡的基本
因素,实质上是滑动力的增加与抗滑力的不足。
滑动力与抗滑力取决于库水和雨水入渗、施工方法、施工速度、
地震等外部条件所引起的坝体或坝基内孔隙水压力及筑坝土料的
性质,包括与孔隙水压力有关的抗剪强度。为此,首先必须进行滑
坡勘探、土工试验及观测工作,借此来确定滑坡的性质及其主要原
因,并定出滑坡加固设计,以便进行滑坡加固的施工与质量检查。
土坝坝体是由人工填筑坝料而成,而坝基与岸坡是隐蔽工程。
根据滑坡加固的设计标准,应按sdjz13—83《碾压式土坝施工
技术规范》做好滑坡加固的施工。滑坡加固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清
理坝基及岸坡,清除和处理好对大坝安全会造成隐患的树根、泉眼、
洞穴、风化岩石、滑坡体等;抛石固脚阻滑,稳住滑坡体;在稳住
滑坡体的基础上及时处理滑坡裂缝;全面培厚,放缓坝坡;下游坝
坡堆石压载,做贴坡式反滤层等等。
二、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加固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用压缩空气包裹高压喷射水流
冲击破坏搅动土体,同时用低压灌浆泵灌入浆液,浆液被高压水、
气射流卷吸带入,同时与被搅动土体混合形成固结体。高压喷射法
就是利用工程钻机钻孔至设计处理的深度后,用高压泥浆泵,通过
安装在钻杆(喷杆)杆端置于孔底的特殊喷嘴,向周围土体高压喷射
固化浆液(一般使用水泥浆液),同时钻杆(喷杆)以一定的速度边旋
转边提升,高压射流使一定范围内的土体结构破坏,并强制与固化
浆液混合凝固后便在土体中形成具有一定性能和形状的固结体。高
压喷射灌浆技术主要用于坝基加固,优点是不需对地基进行开挖,
即可在地基某一深度建造符合设计要求的防渗体。其形式分为旋
喷、摆喷和定喷。
三、劈裂灌浆防渗加固技术
土坝劈裂灌浆技术是我国首创研究比较成功的处理病险堤坝的
方法,经济而有效。在此以前,处理堤坝隐患大都采用构筑混凝土
防渗墙,存在工程造价高、施工复杂技术问题。劈裂灌浆技术工作
原理是在坝体中心纵向轴线上,以浆料为能量载体,施加一定的灌
浆压力,有控制性地劈裂坝体,灌入粘土浆料。通过浆料与坝体互
压固结作用,在坝体内形成密实,竖直,连续的粘土防渗墙,让裂
缝,洞穴及水平夹层等隐患均得到充填、挤压和密实,从而提高坝
体防渗性能,达到防渗加固目的。此外,泥浆在排水固结时,析出
的水扩散、湿陷、密实坝体,也改善了土坝内部应力状况,加固了
土坝的变形稳定问题。这种防渗加固技术措施,简单易行便于施工,
且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四、坝体和坝基的密实加固技术
由于勘测设计缺陷、施工不良和管理运行不当以及渗流、地震
等,使土石坝体及其坝基发生缺陷病害,甚至跨坝失事。重要的病
害有渗透破坏、滑坡、裂缝、地震震害和液化及其他如白蚁等土石
坝病害和破坏一。对于新建坝,坝体与坝基的密度一定要进行严格
的论证,精心设计,选择最优施工加固方案,精心施工。对于坝体
密度主要控制填筑质量,包括坝料的选择,碾压试验,碾压方法及
碾压施工各项参数等,均应严格按有关规范进行,以确保坝体填筑
质量。新建坝坝体密度除用碾压法进行填筑施工外,也不排除采用
振冲压密法进行填筑施工。新建坝的软弱坝基的加固有很多方法可
以选择,如振冲压密法,排水砂井分期填筑法,深层搅拌法,强夯
法,换填法以及化学灌浆法等等。
对于已建坝,坝体与坝基已形成一个整体,假如坝体和坝基密
实度都有问题,那么选用加固方法时尽量选用同一种方法处理。在
上面提到的诸多加固方法中,振冲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于筑坝
的砂石、土料以及坝基的软弱土质(粘性土或砂性土)都能进行加固
处理。因此,振冲法不失为一个较优的加固方案。坝基为粘性土地
基时,深层搅拌法也是可选择的加固方案之一。
五、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
合成纤维比人造纤维具有更优越的性能,被人们所青睐,实践
也表明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理想的新颖工程材料。作为崭新的土工
建筑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历时甚短,但发展很快,现在已经出现了
若干系列产品。其中主要产品及其主要应用功能为:
a、土工织物为应用于岩土和土木工程所有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制成的透水的织物,主要作用为排水、过滤、隔离、加筋、侵蚀控
制和防护等;
b、土工格栅为受张力元件连接成规则网状结构,其开孔面积远
大于张力元件,应用于加筋;
c、土工网为重叠肋所连结成规则致密的网状结构,应用于液体
和气体的输送;
d、土工膜为相对不透水的聚合物薄片,在岩土和土木工程中作
隔截液体和气体的输送;
e、土工席垫为单纤维粘合成三维透水的聚合物垫,用于侵蚀控
制中保护土粒、底脚和微小织物;
f、土工格室为用织物、格栅或薄膜条交叉连结成蜂窝或蜘蛛网
状的三维结构,应用于侵蚀控制和保土;
g、土工复合材料为用两种以上土工合成材料经人工组合的复合
体,用于排水、截水及加筋等。
土工膜具有十分突出的防渗性能,其在水利防渗工程中可应用
于以下几个方面:
a、堤基垂直防渗墙。对已建堤防防渗加固工程,采用垂直铺塑
技术建造垂直防渗墙;对新建堤防,施工时堤防填筑与土工膜心墙
同时上升,而且土工膜应做锯齿形铺设,以适应堤身的沉陷。
b、堤身迎水坡土工膜防渗墙。在结构上,土工膜应根据需要在
两面设置细粒垫层或一面设置垫层一面设置保护层。垫层可用中粗
砂,也可用粒径1cm或2cm以下的碎石。垫层以外,有时还需设置
过滤层,以便与堤身填料衔接。实践证明,其防渗效果良好、经济、
施工方便。
c、水平防渗铺盖。当透水层较厚,采用其他防渗形式不经济或
不可能时,可采用水平铺盖防渗。土工膜防渗技术在我国堤坝中的
应用已经日臻成熟,这将为这项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堤坝中的推广应
用提供良好的范例。
近年来,土工膜在应用于防渗方面最广泛的是垂直铺塑防渗。
该技术日臻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水库、江河、湖泊堤坝的防渗加固工
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开槽机在需防渗的土体中垂直开出槽孔,然
后在槽孔中铺设土工膜,从而形成防渗帷幕,达到防渗目的。垂直铺
塑防渗技术从其应用形式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坝体迎水面截渗是迎水面整体防渗的第一道工序,然后将防渗
土工膜与坝前迎水坡防渗复合土工膜相接,形成堤坝整体防渗体
系;
坝体中间和地基联体防渗是坝体形成以后其本身和地基部分防
渗性能差,土的渗透系数达不到防渗要求而采取的防渗形式,其主
要目的是延长渗径。垂直防渗土工膜从坝顶垂直铺下并且沿坝体纵
向铺展,深度达到地基不透水层或满足防渗设计要求。
基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部分水库存在多种复杂的问题,在分析
病险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水库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水利设施进行
加固处理,确实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是当前水库工作者的重中之
重。
参考文献:
[1]白永年.中国堤坝防渗加固新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2001年.
[2]贾智明.甘肃省小型水库溃坝事故分析及防止措施[j].甘肃
水利水电技术,2004第3期.
[3]蹇安贤.岩溶地区中小型水库库坝区渗漏处理措施[j].贵州
水利,200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