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8.84 KB
- 文档页数:2
.132. 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8月第7卷第22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August.2010.Vo1.7 No.22
经心包腔抽液处理后均恢复正常。这些提示,伴有心率慢的
拔管反应系与迷走神经反应过高有关。经适当处理后,其预
后良好。 本研究发现术者技术操作不熟练,由于介入初学者对于
穿刺、置人动脉鞘、拔除动脉鞘的操作均不熟练,操作时紧
张,易造成在患者穿刺点,多次反复穿刺及置入动脉鞘时疼 痛,在拔除动脉鞘时,一边左手用力按压,一边同时右手用力
拔出,使动脉血管受到过度的压迫、牵拉刺激导致VVR的发
生,本组发生VVR的患者中,77%为初学者操作所致也说明
了这一点,故应认真培训初学介入者,正确穿刺及压迫,避免
过度压迫或点式压迫。方法:术者要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一
些肥胖者、精神过度紧张者或血压较高者,要由熟练操作人 员操作,避免由初学介入者进行操作,若有穿刺双侧股动脉
时避免同时按压双侧股动脉;避免一边拔动脉鞘管,一边同
时按压动脉及动脉鞘管。疼痛刺激,人体循环系统发育于内 胚层,除毛细血管外,所有血管均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由于
局部麻醉不充分或患者紧张致疼痛值低,耐受力差,而疼痛
感增强。手术中产生的疼痛刺激作用于皮质中枢和下丘脑,
使胆碱能神经的张力突然增高,导致内脏及肌肉大量小血管 强烈反射性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心率迅速减慢,最快甚至
30 s内发生。剧烈疼痛甚至可导致神经源性休克。因此,局 麻时要充分,要在鞘管周围作充分的局部浸润麻痹,待2—
3 rain后药物起作用时再拔鞘管,可有效减轻疼痛。血容量不
足:术前术后禁食、水过长,或者担心增加心脏负荷,术前、术 中、术后补液不足,术中出汗过多或失血过多均可引起血容 量不足。低血容量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对牵拉刺激 敏感易引起VVR_4 J。此外由于术中、术后使用大量肝素或术
前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易导致穿刺部位出血或皮下血
肿。空腔脏器的强烈刺激:术中使用造影剂有高渗性利尿作 用,可使尿量迅速增加,术后患者大量饮水,可利尿,老年男
性前列腺肥大而排尿不畅致使膀胱过度充盈、括约肌收缩无 力而引起尿潴留;手术时间过长,输液过多也可使膀胱过度
充盈;患者术后食欲增加,进食、饮水过多导致胃肠道突然剧
烈扩张,以上空腔脏器的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行走于迷走神 经。空腔脏器压力的突然改变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
奋,引起心率减慢,血管扩张,易发生VVR。让患者尽量自主
排尿。VVR多发生在经股动脉径路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 者中,桡动脉组VVR的发生率极低,因此建议,若无禁忌证,
选择桡动脉径路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作为首选经路。
参考文献
[1]崔连群,马成恩,段文昌.冠状动脉旋磨术加持续灌流法经皮穿 刺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评估.中华老年
医学杂志,1997,4:90—92. [2]高炜,朱国英.冠心病介入治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68. [3]王爱华,孙宣.心血管介入治疗拔管反应的研究.医学影像学杂
志,2009。19:530—532. [4]朱大年.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4—115. (收稿日期:2010—05—19) (本文编辑:段淑娟)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分析
付文琴王鑫侯新华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8例68眼眼压控制不良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小梁切除前房成形术。结果68眼手术顺利,无脉络膜爆发性出血等术中并发症的 发生,术后随访1~3年,眼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是安全有 效的。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小梁切除术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原则上应在眼压控制基
本正常后行手术治疗,但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急性发
作期患者,眼压急剧上升,尽管使用各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
眼压仍无法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此种情况如不采取手术治 疗,将严重损害视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功能下降,甚至失
作者单位:839000新疆哈密农十三师红星医院 通讯作者:付文琴 明 ]。为了挽救患者视力,笔者不得不在高眼压状态下施行
手术治疗,2003年1月~2009年1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
眼压状态下的68例68眼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
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2003年1月~2009年1月在
笔者所在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 医学创新2010年8月 第7卷第22期Medic ̄Inno!afi 望 na : !:Z 竺:丝
者,术前眼压均不能控制在30 mm Hg以下的共68例68眼,
年龄45~73岁,视力光感至2 m指数者35眼,2 m以上至 0.1者20眼,0.1至0.12者l0眼,0.15者3眼。患者病程
2—16 d,均为瞳孔扩大固定,所有病例在降眼压的同时给予
非甾体类药物滴眼,控制由于高眼压造成的角膜及前房
反应。
1.2手术方法术前1 h口服醋氮酰胺,快速静点20%甘露
醇250 ml,所有患者均给予球后麻醉,术中用指压法充分软 化眼球,使眼压进一步下降。做以穹窿部为基地底的球结膜
瓣,瓣下固定上直肌,巩膜面略烧灼止血,防止急性期出血影
响巩膜瓣的制作。在角膜鼻侧或颞侧做透明角膜缘前房穿
刺,缓慢放出部分房水,使指测眼压约在正常范围。在鼻上 方做一舌形深约1/2层巩膜厚度的4 mm×5 mm大小的浅层
巩膜瓣达角巩膜前界,瓣下前房穿刺切开一约1 mm小口,使 虹膜根部稍突出,用小梁剪在虹膜根部剪一小口,使后房中
房水缓慢外流,再次降低眼压,然后行小梁切除。以暴露4—
5个睫状突小带为佳,可酌情行前方穿刺处注入少许卡米可 林注射液收缩瞳孔后,行虹膜根部部分剪除,舌形巩膜瓣中
部两侧10/0显微缝线间断缝合2—3针,舌形瓣顶端正中不
缝合,以利于引流,由角膜穿刺口注入少许BSS以形成前房, 用虹膜恢复器按摩眼球,并观察引流情况。并在巩膜瓣床之
间以及结膜下注入少量粘弹剂,以防止急性充血期术后粘
连,且有止血功能。结膜瓣行连续缝合,球后注射地塞米松 2 mg,涂抗生素眼膏包扎单眼。
2结果 2.1术中情况68眼术中均未发生前房、玻璃体、视网膜及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随访1~3年,平均随访2.5年。
2.2术后情况 2.2.1前房形成时间术后24 h内形成45眼,48 h内形成
l9眼,余4眼术后1—4 d出现不同程度浅前房,经对症处理,
1周内均形成前房。 2.2.2术后并发症(1)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经1%阿托
品充分散瞳、激素类药物应用,3—7 d可控制;(2)角膜内皮 水肿,3~5 d消退;(3)前房出血:6眼少量前房出血由切口
进入前房,在72 h内完全吸收,无结膜渗漏及脉络膜脱离,未 发现恶性青光眼,术后一周滤过泡形成。
2.3术后眼压情况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在1O~20 mm Hg
者58眼,有10眼经早日按摩加强引流后控制在正常范围。 2.4术后视力光感者1眼,数指~0.1者12眼,0.1~0.3
者31眼,≥0.5者20眼,≥0.8者4眼。
3讨论
青光眼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眼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 作期的高眼压是损害视功能的直接因素,持续性高眼压状态
时视神经的损害和预后与高眼压的水平及持续时间密切相
关,高眼压水平也可致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 ・133・
静脉栓塞等 J。因此对急性发作的高眼压患者通过局部和
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72 h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时,为防止
视功能进一步恶化,笔者主张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以 挽救和保护视功能。通过本组68眼临床手术治疗观察,大
部分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这是由于抗青光眼术后眼压
降低,角膜的雾状混浊消退而变得清亮。另外,眼压降低后 眼内组织的血循环改善,营养情况好转有助于视功能韵部分
恢复。因此笔者认为,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前、术中尽可
能降低眼压,术中形成前房及术后防止滤过口粘连是手术成
功的必要保证。现就高眼压下手术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3.1充分降眼压术前应尽力降低眼压,可采用联合用药
方式;球后麻醉后指压法充分软化眼球可使眼压进一步下
降;术中采取角膜缘穿刺放出部分房水及虹膜根部造孔放液 先后缓慢放出前、后房的部分房水,起到缓慢降低眼压的目
的,减少了术中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的可能性。本文无一例发 生此并发症。
3.2术中前房成形术中经穿刺口注入少许BSS入前房直
接在术中形成前房,防止了术后脉络膜脱离及浅前房,可以
防止晶体一虹膜隔移位,防止恶性青光眼的发生,并可调节 巩膜瓣缝线松紧度,以观察房水外引流情况,对瞳孔散大明
显者可直接由穿刺口注入卡米可林注射液缩瞳,以利于手术 操作。
3.3粘弹剂的应用 粘弹剂可很好的帮助止血,它可压迫
渗血的毛细血管起到止血作用,利用粘弹性物质的阻隔作
用,能阻止术后3~5 d成纤维母细胞、新生血管生长高峰期 的巩膜瓣床之间及巩膜结膜之间的接触性粘连,减少瘢痕形 成,从而建立功能滤过泡 J。
3.4术后严密观察 由于高眼压状态下造成虹膜睫状体
炎,术后反应重,应局部点用激素类眼药,每日复方托吡卡胺
眼液活动瞳孔,必要时1%阿托品散瞳,注意防止瞳孔粘连的 发生。
3.5眼球按摩眼球按摩是青光眼术后降低眼压和保持滤 过泡通畅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应根据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
的程度来调整眼球按摩的强度和频度。长期随访,防止包裹 性滤过泡的形成,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确保疗效。
参考文献
[1]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4. [2]龚启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研究.中华眼科杂 志,1991,27(6):338. [3]张立贵.透明质酸钠在治疗青光眼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眼科杂 志,2002,2(20):129. (收稿日期:2010—05—06) (本文编辑:张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