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构与并联机器人
- 格式:ppt
- 大小:6.30 MB
- 文档页数:35
并联背景介绍并联背景介绍一、引言在现代制造业中,已经成为重要的工具和装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功能日益增强,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处理复杂的任务。
并联作为一种新型,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前景。
本文将介绍并联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二、并联的定义并联,也被称为并联机械手,是一种由多个连接在一起的运动装置组成的。
每个连接点都有一个自由度,使得能够执行复杂的运动和操作。
并联一般由基座、连接点、末端执行器等组成。
三、并联的优势1、高刚性:并联结构使得具有较高的刚性,能够完成更精确的任务。
2、高稳定性:由于并联的连接点都能够自由运动,使得在执行任务时更为稳定。
3、高精度:并联的各个连接点均配备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环境,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
4、多功能:并联具有多个自由度,能够同时执行多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四、并联的应用领域1、制造业:并联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领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医疗领域:并联用于手术操作,能够提高手术精度和减少手术风险。
3、建筑领域:并联可用于高空作业、搬运重物等任务,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4、食品行业:并联可用于食品包装、烹饪等任务,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
五、并联的发展趋势1、更高的运动速度和精度:随着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并联将具有更高的运动速度和精度。
2、更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将使得并联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3、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并联将进一步应用于更多领域,如农业、航天等。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1、并联的示意图2、并联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研究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根据《技术标准定义》(GB/T 37607-2016)的规定,是一种能够通过计算机编程和自动化设备控制实现复杂任务的机械设备。
2、自由度:执行任务时能够自由运动的方向和程度,表示的运动自由度的数量。
并联机器人原理
并联机器人是一种由多个机械臂和连接它们的关节组成的机器人系统。
与传统的串联机器人不同,每个机械臂都可以独立运动,同时协同工
作以完成任务。
这种并联结构为机器人带来了更高的精度、速度和灵
活性。
并联机器人由基座、运动平台、连杆和关节组成。
基座是机器人的固
定部分,通常安装在地面上或其他支撑物上。
运动平台是相对于基座
移动的部分,它支撑着连杆和工具端执行器。
连杆是连接运动平台和
工具端执行器的部分,它们通常由多个轴组成,并且能够扭曲和伸缩
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关节是连接连杆和运动平台或工具端执行器
的旋转点,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各种运动。
并联机器人采用了“约束自由度”控制策略,即通过将一个或多个自
由度限制在特定范围内来控制整个系统。
这种控制方式可以减少系统
中不必要的自由度,并提高精度和稳定性。
并联机器人还可以通过使用力传感器实现力控制。
力传感器可以检测
到机器人与工作物件之间的力和扭矩,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以便机
器人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力控制和力反馈。
总之,通过并联结构和约束自由度的控制策略,以及使用力传感器实现精确的力控制和反馈,使得并联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3)!!!!!!!!!!!!!!!!并联机器人机构研究概述张跃敏,谢刚(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3)工业机器人自1960年代初问世以来,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以及服务行业、医疗卫生等方面。
在工业(串联)机器人方兴未艾时,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并联机器人种类。
并联机器人与串联机器人相比具有结构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运动精度高以及位置反解简单和力反馈控制方便等诸多优点[1,2],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航天器对接装置、雷达定向装置以及虚拟轴高速并联机床。
由于其卓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以及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学者对它的研究与开发。
本文对其中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研究现状与成果进行概述。
1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研究现状并联机器人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并联机器人机构分析,包括对已经存在的并联机器人进行机构学、运动学、动力学、运动控制、路径规划,智能设计等的研究。
其应用领域主要有:并连机床、飞行模拟器、空间飞行对接机构、装配生产线、卫星天线换向装置、海军舰艇观测台、天文望远镜跟踪定位系统、动感娱乐平台以及医疗设备。
并联机构学与运动学分析主要研究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奇异位形、工作空间等方面,是并联机器人控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
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拉格朗日法、牛顿-欧拉法、高斯法、凯恩法等。
由于并联机构的复杂性,目前有关对并联机器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机构学方面,而对于动力学的研究相对较少。
另一类即是并联机器人机构综合,也就是寻找作为机械承载本体的新机构类型。
本质上,机构综合是最具原始创新的工作[2]。
最初,这一研究课题严重依赖设计者的经验,直觉和灵感。
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可靠的方法和科学的步骤来遵循。
综合出的机构不具备完整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导致了机构综合困难很大且成果不多。
因此,许多学者在致力于寻找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机构综合方法。
并联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并联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相对于基座坐
标系的位置和姿态的技术。
在并联机器人中,由于存在多个执行机构同时作用于末端执行器,逆运动学求解变得更加复杂。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解析求解的方法,其中通过建立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并
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方程组以确定机器人的关节角度。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计算机器人的姿态,并且求解速度较快。
但是,由于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通常相当复杂,求解方程组可能会变得非常困难。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数值求解的方法,如迭代法和递归法。
这些方法通常
通过迭代计算来逼近机器人的关节角度,直到满足指定的位置和姿态要求。
虽然这些方法的求解精度可能较差,但它们更加灵活和可靠,适用于复杂的机器人系统。
此外,还存在一些基于优化算法的求解方法,如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
这些
方法通过优化搜索过程来求解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问题。
虽然这些方法的计算量较大,但它们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复杂的并联机器人系统。
综上所述,并联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解析求解、
数值求解和优化算法。
根据机器人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逆运动学求解,以精确计算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
这些方法为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并联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并联机器人是由多个独立的机械臂组成的,每个臂都能够单独操作和移动。
每个机械臂都有自己的关节和执行器,能够实现自由度运动。
并联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每个机械臂的运动,使它们协同工作完成特定的任务。
并联机器人的工作过程通常分为三个步骤:计算运动轨迹、控制机械臂运动和协同工作。
在计算运动轨迹阶段,通过输入任务要求和环境约束,利用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计算每个机械臂的运动轨迹。
这些轨迹被传输给每个机械臂的控制系统。
在控制机械臂运动阶段,每个机械臂的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运动轨迹,控制各自的电机和执行器,使机械臂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运动。
通过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调整机械臂的运动,以适应变化的任务和环境。
在协同工作阶段,各个机械臂的控制系统通过通信协议进行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调。
它们根据共同的任务目标和约束条件,实时更新自己的运动轨迹,并与其他机械臂进行协作,完成复杂的操作任务。
这种协同工作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或分散式控制系统实现。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每个机械臂可以独立运动,同时又能够与其他机械臂进行协作,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操作。
并
联机器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物流、制造业和医疗等。
Delta并联机器人的结构1. 概述Delta并联机器人是一种由三个或更多个执行机构构成的机器人系统。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三角测量,通过运动学原理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运动。
delta并联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高速、精密的装配、搬运、包装等操作。
2. 结构组成Delta并联机器人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 基座:机器人的底座,用于支撑整个机器人系统。
- 垂直立柱:连接基座与臂部,使机器人具备垂直运动能力。
- 臂部:由三个或更多个臂片构成,臂片通过球节连接,使得机器人具有平面内的运动能力。
- 运动控制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 末端执行器:根据具体应用可以是夹具、工具或传感器等,用于完成具体的操作任务。
3. 工作原理Delta并联机器人采用并联结构,通过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机械臂上的臂片通过球节连接,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结构。
通过改变各个臂片间的关系,可以控制机械臂的位姿和姿态,实现多自由度的运动。
Delta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
通过控制各个臂片的伸缩,可以实现机械臂的平面内的位置控制。
通过改变各个臂片的角度,可以实现机械臂的姿态控制。
运动控制系统通过对伺服电机的控制,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
4. 优点与应用Delta并联机器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高速:由于采用并联结构,机械臂可以在高速下进行运动,适用于需要快速完成操作的场景。
2. 高精度:机械臂的运动由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重复性,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操作。
3. 多自由度:机械臂具有多个关节,可以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和姿态控制,适用于灵活的操作。
4. 可靠性高:机械臂结构简单,由少量的部件组成,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Delta并联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 - 高速装配:由于机械臂的高速和精度,可以用于快速的装配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回复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结构,其设计和应用广泛。
本文将逐步回答与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相关的问题,并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是什么?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是指由串联和并联机构组成的一种混合结构。
串联机构是指多个连续的机构单元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而并联机构是指多个机构单元同时作用于同一个负载。
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将这两种结构组合起来,既能实现连续的运动,又能实现多路并联的功能。
二、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常见的机械结构类似,主要是利用连杆、齿轮、链条等机械元件之间的配合和相互作用来实现运动传递和力传递。
通过调整不同机构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输入输出关系和运动规律。
例如,串联机构可以传递连续的旋转或直线运动,而并联机构可以实现多路力的同时作用。
三、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的设计方法有哪些?1. 首先,需要明确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的应用要求和性能指标,包括输出力矩、速度比、噪音、刚度等。
2. 然后,根据应用要求,确定机械结构类型和机构单元的种类。
常见的类型包括平面四连杆、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等。
3. 在确定了机械结构类型和机构单元的基础上,进行机构参数的设计和选择。
这涉及到连杆长度、齿轮模数、链条长度等因素的确定。
4. 接下来,进行机械结构的分析与优化。
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优化机构参数和结构设计。
5. 最后,进行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的制造和装配。
这需要结合具体的工艺要求和生产设备,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和装配方式。
四、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的应用领域有哪些?机械串并联混合机构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1. 机械传动领域:用于变速器、离合器、转向机构等。
2. 自动化装配线:用于实现多路并联的加工和装配操作。
3. 机器人领域:用于实现机器人关节的精确运动控制。
一、 Delta 并联机器人1.Delta 并联机器人概括Delta机器人属于高速、轻载的并联机器人,一般经过示教编程或视觉系统捕获目标物体,由三个并联的伺服轴确立抓具中心(TCP)的空间地点,实现目标物体的运输,加工等操作。
Delta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食品、药品和电子产品等加工、装置。
Delta机器人以其重量轻、体积小、运动速度快、定位精准、成本低、效率高等特色,正在市场上被宽泛应用。
2.Delta 并联机器人特色Delta机器人是典型的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整体构造精细、紧凑,驱动部分均布于固定平台,这些特点使它拥有以下特征:承载能力强、刚度大、自重担荷比小、动向性能好。
并行三自由度机械臂构造,重复定位精度高。
超高速拾取物件,一秒钟多个节拍。
3.Delta 并联机器人应用系统Delta 并联机器人应用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机器人、输送线及机器人安装框架。
其布局以下列图1。
构成机器人由基板、电机罩、旋转轴、主机械臂、副机械臂、抓具中心等构成,以下列图 2 所示。
图1 Delta机器人整体布局图2 Delta机器构成图3 Delta机器人输送装置输送线机器人配套输送线采纳电机输送带方式,输送线如图 3 所示。
经过机器人视觉系统定位与输送线编码器反馈地点的方式,实现机器人对目标工件的地点、姿态辨别和正确抓取。
依据节拍与现场需要,可并行多条输送线同时操作。
机器人安装框架机器人安装框架用来固定机器人机构,其构造及安装方式依据现场应用进行定制。
4.Delta 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Delta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由主机械臂及副机械臂的长度、动平台与静平台半径,以及主动臂活动角度范围这几个参数来确立。
以负载为一公斤的delta机器人工作空间为例,以下列图所示。
5.Delta 并联机器人运动轨迹Delta机器人基本的运动轨迹以下列图,由S1、S2、 S3 构成门字形的三部分轨迹构成,分别为拾取、平移、搁置三个阶段。
Delta机器人进行抓取目标工件时主要以走门字形运动轨迹,也可依据不一样的应用要求,规划不一样的运动轨迹。
工业机器人常见的臂部结构类型1. 介绍工业机器人臂部结构是指机器人的动力结构,用于支撑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机器人的臂部结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常见的臂部结构类型,包括串联臂结构、并联臂结构、混联臂结构和柔性结构。
2. 串联臂结构串联臂结构是最常见的机器人臂部结构类型之一。
它由多个关节和连杆组成,关节和连杆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
串联臂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精度高。
由于关节之间的传动比较灵活,机器人可以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
同时,由于串联臂结构的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串联臂结构广泛应用于装配、搬运、焊接和喷涂等工业领域。
串联臂结构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旋转臂结构和倾斜臂结构。
旋转臂结构的关节可实现无限制的旋转,适用于需要在任意方向上移动的应用。
倾斜臂结构的关节能够实现倾斜和旋转运动,适用于需要在多个平面上移动的应用。
3. 并联臂结构并联臂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机器人臂部结构类型。
它由多个平行的连杆和关节组成,通过并联机构将平行连杆固定在臂部结构上。
并联臂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紧凑、刚度高、负载能力强。
由于并联臂结构的刚度高,机器人的抗外力能力强,适用于需要处理大负载或有较高刚度要求的应用。
同时,由于并联结构的特殊性,机器人的姿态变化不会影响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运动。
并联臂结构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球面并联臂结构和平面并联臂结构。
球面并联臂结构的连杆和关节按照球面空间布置,适用于需要在球面上移动的应用。
平面并联臂结构的连杆和关节按照平面布置,适用于需要在平面上移动的应用。
4. 混联臂结构混联臂结构是一种结合了串联臂结构和并联臂结构的复合结构类型。
它由多个串联臂和并联臂组成,通过混联机构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混联臂结构的特点是既具备了串联臂结构的灵活性和精度,又具备了并联臂结构的刚度和负载能力。
混联臂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