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新编教育学考点及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213.96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考试重点及试卷

(简略版)

1: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国n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

主要观点:该理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

(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孟禄

主要观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学说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一)现代教育特点:2生产性;2普及性;3教育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4科学性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a.中国古代。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

b.西方古代。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培根,首次提了出来;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大教学论>

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

康德在《论教育学》

“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出版了其代表作《爱弥儿》,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要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

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之父

(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a.实验教育学。梅伊曼。

b.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

d.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皮亚杰、布鲁纳。

e.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f.终身教育思想。保尔•朗格朗。

5:终身学习(教育)

“终身教育1965年由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较为普遍的解释是,从时间上看,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从教育形式上看,则应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6:人的发展概念

人的发展,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即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产生的个体的身心变化。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7: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p34~37)

一、遗传决定论

(三)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孟子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

韩愈性三等论

遗传决定论使人们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不仅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了借口。

二、环境决定论

洛克华生落花生

洛克主张“教育万能”,他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到他们长大成人后,是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华生注重对儿童的行为产生过程的探索,从刺激—反应机制形成过程的研究中,他发现了外界刺激的性质对于儿童行为影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环境决定儿童发展的观点。

8: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二: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三: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9: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

一:教育与经济

(1)教育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还能够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和技能来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

(3)教育还能够推动社会成员转变观念,从而形成能够提升社会经济水平的现代社会观念

和行为。

(4)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

(5)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的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

(6)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二:教育与政治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3)政治影响着社会的社会价值取向。

(4)政治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资源分配以及教育内资源分配。

(5)政治影响着教育的制度建设、教育行为和教育的思维方式。

三:教育与文化

(1)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4)现代教育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5)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内部的各种要素。

(6)社会文化影响着社会成员对教育的态度。

10:教育目的的含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功能与层次结构

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

(1)功能:1:导向功能2:选择3:激励4:评价

层次结构:

2:按照教育目的抽象—具体程度: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个育目标(如智育目标,德育目标,体育目标等)——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1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上,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存在与发展领带并从属于社会,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的话教育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都重要,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满足社会需要。马克思吸收了以往任何时代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论观点,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历史地考察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