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 格式:pdf
- 大小:154.69 KB
- 文档页数:7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统计局关于印发《2001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02.04.23•【字号】冀劳社[2002]28号•【施行日期】2002.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统计局关于印发《2001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冀劳社[2002]28号)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省直有关部门:现将《2001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二00二年四月二十三日2001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省劳动保障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两个确保进一步得到巩固,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下岗职工出中心、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取得明显成绩,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劳动就业就业总量略有减少,就业结构继续调整。
2001年底,全省城乡就业人员达到3328.85万人,比上年减少22.57万人,减少0.67%。
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676.34万人,占50.36%;第二产业为866.41万人,占26.03%;第三产业为786.10人,占23.61%。
全部就业人员中,城镇就业人员为704.18万人,比上年减少33.37万人。
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529.14万人,在岗职工人数为519.21万人,分别比上年减少19.67万人和20.16万人。
全部在岗职工中,国有经济单位402.78万人,城镇集体单位52.43万人,其他经济单位64.00万人,国有、集体经济单位分别比上年减少16.67万人、5.80万人,其他经济单位比上年增加2.31万人。
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唐山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23.05.10•【字号】•【施行日期】2023.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开展2023年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行动的通知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唐山场景技能强市行动,根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3年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行动的通知》(冀人社字〔2023〕65号)、《中共唐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唐山市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二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唐才〔2023〕2 号)等文件精神,开展2023年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行动,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9万人次;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5万人次以上,其中取得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技能人才1.664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0.206万人次以上。
二、培训对象培训主要面向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毕业学年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含技工院校预备技师班和高级工班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含防贫监测对象)等城乡劳动者。
三、推进路径职业技能培训各环节有序衔接,压茬推进。
(一)制定培训计划(5月10日前)。
各县(市、区)人社部门要依据年度培训目标任务,结合唐山市产业发展和劳动者培训需求,坚持以产定培、以企定培、以岗定培、以需定培,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合理匹配培训项目,提高中、高级培训比例,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做好职业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劳动和社会办公厅关于积极做好职业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厅发[2002]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落实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1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积极推动各类职业学校(包括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下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就做好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意见》的要求,积极面向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立起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机联系的运行机制,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实现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并重的目标,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二、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应会同教育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选择不同类别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试点范围应首先选择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且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职业学校。
专业范围应选择职业特征明显,并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的技术要求高、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
目前,可将试点范围集中在机电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能源运输类和商贸服务类专业。
三、职业学校毕业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范围,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或《职业学校专业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对应目录(试行)》(见附件)中的名称确定。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结项目录》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冀人社字[2012]119号【发布部门】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日期】2012.04.25【实施日期】2012.04.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结项目录》的通知(冀人社字〔2012〕119号)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关企事业单位:经专家组评审,2011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有281项符合结项要求,现将课题目录予以发布。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附件:2011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结项目录一、系统内课题(37项)(一)就业类(9项)1、课题编号:JRS-2011-1001课题名称:河北省劳务经济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张树强课题组成员:刘冲、申耀锋、聂晓博、王静霞2、课题编号:JRS-2011-1002课题名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赵俊宁课题组成员:任刚、柳朝、王静霞3、课题编号:JRS-2011-1003课题名称: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宋琴课题组成员:宋素云、周晓莉、赵长军4、课题编号:JRS-2011-1004课题名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与促进就业增长的调查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周济民课题组成员:杨爱文、周宏志5、课题编号:JRS-2011-1005课题名称:张家口市就业援助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张家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王引林课题组成员:史昆明、李智军6、课题编号:JRS-2011-1006课题名称: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管理单位:张家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苏振起课题组成员:柴志刚、刘春艳7、课题编号:JRS-2011-1007课题名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管理单位: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张斌课题组成员:董铁男、张海永、马文华、李冉 8、课题编号:JRS-2011-1009课题名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邹永利课题组成员:李西华、刘跃发9、课题编号:JRS-2011-1010课题名称:创业政策及服务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保定市北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黄西洋课题组成员:贾大鹏、陆思敏、杨伟敏、李亚鹏(二)社会保障类(11项)1、课题编号:JRS-2011-2002课题名称: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张均课题组成员:王强、孟令今、李俊卿、廖小菲、鲍昕2、课题编号:JRS-2011-2003课题名称: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社会保险制度对策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孟令今课题组成员:廖小菲、张继华3、课题编号:JRS-2011-2005课题名称:构建工伤预防、救治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田春祥课题组成员:冯伟、王新民、李竹柏、赵春光4、课题编号:JRS-2011-2006课题名称: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问题研究课题管理单位:张家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葛保江课题组成员:卫宏钰5、课题编号:JRS-2011-2007课题名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政策研究课题管理单位: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曹艳春课题组成员:宋文忠、朱延逵6、课题编号:JRS-2011-2008课题名称: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孙江课题组成员:许志余、杨贺权、张维华7、课题编号:JRS-2011-2011课题名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衔接接续问题研究课题管理单位: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江保谦课题组成员:张慧哲、黄旭涛、张玉新、陈悦峰8、课题编号:JRS-2011-2012课题名称: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服务实证研究课题管理单位:安新县医疗保险所课题负责人:张玉新课题组成员:刘章军、陈山9、课题编号:JRS-2011-2013课题名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衔接问题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张峰课题组成员:闫景东、刘勇10、课题编号:JRS-2011-2014课题名称:工伤保险追偿对策研究课题管理单位: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孙登壮课题组成员:郭文、安玉清11、课题编号:JRS-2011-2015课题名称:企业养老保险扩面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邢台市桥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姚东顺课题组成员:孙国辉、关振军、李永力(三)人才队伍建设类(6项)1、课题编号:JRS-2011-3001课题名称:河北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状况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张瑞书课题组成员:张华艳、李柯、张会敏、周向军、陶亚青2、课题编号:JRS-2011-3004课题名称:河北省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推进对策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李聚杰课题组成员:吕秀兰3、课题编号:JRS-2011-3005课题名称:人才测评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任刚课题组成员:赵俊宁、刘伟、贾素友4、课题编号:JRS-2011-3006课题名称:秦皇岛经济发展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管理单位: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宋玉林课题组成员:史向前、王剑5、课题编号:JRS-2011-3009课题名称:职业资格管理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单位: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肖铁岭课题组成员:王超、周丽艳、耿楠6、课题编号:JRS-2011-3010课题名称:人才竞争发展机制研究--基于“国家猎头”的视角课题管理单位:邯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程贤文课题组成员:张婷婷、徐圣杰、封会民、陈继凯(四)人事制度改革类(2项)1、课题编号:JRS-2011-4001课题名称: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张家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何跃田课题组成员:张书、李瑞荣2、课题编号:JRS-2011-4004课题名称:转业干部安置制度建设研究课题管理单位: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刘建林课题组成员:张树刚(五)收入分配类(3项)1、课题编号:JRS-2011-5001课题名称: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张家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施振海课题组成员:郭卫民、宗炜2、课题编号:JRS-2011-5002课题名称:公务员工资制度执行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管理单位: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赵栫民课题组成员:田原、李冀川3、课题编号:JRS-2011-5003课题名称: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情况研究课题管理单位:衡水市桃园区人事局课题负责人:李长科课题组成员:郭雯、王烨(六)综合类(6项)1、课题编号:JRS-2011-6001课题名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张华艳课题组成员:颜世廷、周向军、陶亚青2、课题编号:JRS-2011-6002课题名称: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建设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范海昌课题组成员:刘瑞祥、李瑞华、王瑞军、刘彬3、课题编号:JRS-2011-6003课题名称:提升12333电话咨询服务能力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王海梅课题组成员:朱金沙、李晨4、课题编号:JRS-2011-6004课题名称:社会保障卡功能及应用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负责人:李瑞华课题组成员:于少华、王海涛、耿丹、张芳5、课题编号:JRS-2011-6005课题名称:加强信访工作中落实政策与思想工作研究课题管理单位: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刘万敏课题组成员:王红亮6、课题编号:JRS-2011-6008课题名称: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负责人:高润茹课题组成员:高春华、胡建峰、孔玮、冯志坤二、系统外课题(215项)(一)就业类(73项)1、课题编号:JRS-2011-1012课题名称:大学生创业服务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大学课题负责人:刘培培课题组成员:许宁、裴前方、李维意、袁志刚2、课题编号:JRS-2011-1013课题名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构研究课题管理单位:河北大学课题负责人:王丽文课题组成员:刘辉兰、王瑞、姜宇巍、马荣娟、段青。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改革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2.17•【字号】•【施行日期】2014.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改革工作的通知各设区市教育局,辛集、定州市教育局,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职院校开展单独考试招生改革试点情况,经教育厅党组研究,决定2014年进一步扩大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改革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单招考试工作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单独考试招生改革工作,是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创新高职专科院校选拔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对推进普通高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基本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各单招院校要提高认识、统筹安排,积极稳妥地做好招考工作。
二、单招考试招生对象及院校范围(一)招生对象。
单独考试招生对象为取得2014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考生。
(二)院校范围。
2014年单招考试院校包括: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8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1所,其他院校37所(名单附后)。
三、招生计划、专业要求及时间安排(一)招生计划。
各单招院校均须单列单独考试招生计划,其中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执行单招计划不超过省教育厅核准的本校总招生计划的40%,其他高职院校执行单招计划不超过省教育厅核准的本校总招生计划的30%,该计划均纳入本校2014年招生计划总数之内。
各单招院校要严格执行单招计划,禁止超计划招生,对超计划录取的学生,省考试院一律不予录取备案,对未完成的单招计划可以转入普通高考招生。
(二)申报材料。
各单招院校须于2014年2月25日前向省教育厅提交《2014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2014年单独考试招生具体实施方案》、《2014年单独考试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和《学校办学特色及单独考试招生专业特色的说明》等材料。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21.03.11•【文号】人社厅发〔2021〕18号•【施行日期】2021.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程》的通知人社厅发〔202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人事部门,中国外文局人事部,有关协会、学会:为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提高资格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我们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程》。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2021年3月11日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提高资格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以下简称“部考试中心”)组织实施或与其他机构共同组织实施的资格考试考务工作。
第三条资格考试考务工作应当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安全规范和科学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部考试中心负责拟定考务制度、工作标准、技术规范、考务文件,组织实施资格考试,统一管理和维护考务信息,承担职业资格证书便捷化服务具体工作,指导各地人事考试机构考务工作,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权发布资格考试有关事项等。
第五条省级人事考试机构负责拟定本地区考务制度、资格考试实施方案及考务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本地区资格考试,设置考区、考点,配备并管理监考、巡考队伍,指导考区、考点考务工作,按照权限认定、处理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生成并管理考务信息,承接相关考试阅卷及证书发放工作等。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08.02.28•【字号】冀劳社办[2008]33号•【施行日期】2008.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培训正文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冀劳社办[2008]33号)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各技师学院: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精神,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7]15号)和省厅《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冀劳社[2007]5号要求,现就我省开展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预备技师考核的对象及标准预备技师考核试点的范围及对象是:我省行政区域内技师学院(含经批准在高级技工学校设立的技师班,下同),从2006年开始招收的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或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实施学制教育,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且毕业成绩合格者。
劳动保障部根据技师学院设置的专业情况,制定了《预备技师专业设置目录(暂行)》(附后),预备技师的考核,将依据各专业所对应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中技师等级的要求组织实施。
预备技师考核只设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项,综合评审不列入考核内容。
二、预备技师考核的方式预备技师考核将通过试点,探索并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
主要考核方式包括:(一)常规鉴定式考核:技师学院学生毕业前,由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命题并实施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重点考核相应职业技师等级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技能操作考核采取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重点考核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职业特点不能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的,可以采取仿真模拟等方式进行考核。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劳动保障系统2008年政风行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 件 号】冀劳社办[2008]50号【颁布部门】河北省其他机构【颁布时间】2008-03-28【实施时间】2008-03-28【时 效 性】有效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各处室、厅属事业单位: 现将《河北省劳动保障系统2008年政风行风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附件: 河北省劳动保障系统2008年政风行风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劳动保障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事业发展,按照《河北省2008年民主评议工作方案》和全省机关效能建设暨民主评议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要求,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纪委十七届二次、省委七届三次和省纪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重民生、解民忧、谋民利”,以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为中心,着眼优化发展环境,着眼服务和谐社会,着眼有效预防腐败,大力解决影响和阻碍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促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优化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改革发展排阻清障,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总体目标:巩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成果,坚持纠建并举、以纠促建的原则,在抓深化、抓提高上有新发展;做深做实各项劳动保障工作,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在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有新举措;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上有新突破;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在依法行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上有新提高;加强督导检查,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预防腐败上有新成效。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技能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3.23•【字号】冀政字〔2019〕17号•【施行日期】2019.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技能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精神,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强省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遵循促进普惠均等、坚持需求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统筹推进的原则,适应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六八九”工作思路,以促进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新技术、新业态为重点,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2022年冬奥会筹办等重大战略,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现培训对象普惠化、培训资源市场化、培训载体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管理规范化,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更加优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到2022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20万人次、政府补贴类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0万人次、创新创业培训80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15万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达到5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达到10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达到5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达到100个;新增技师学院5个、高级技工学校15个,年培训量达到千人以上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达到200个。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文 件 号】冀劳社[2003]58号【颁布部门】河北省其他机构【颁布时间】2003-05-23【实施时间】2003-05-23【时 效 性】有效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了做好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冀政办[2003]12号)精神,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做好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更新的不断加快,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省委六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施城镇化的战略目标。
在新的形势下,我省作为农业人口大省,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家和省有关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是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技能振兴行动的必然要求,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要与时俱进,树立大职业培训观念,坚持职业培训为就业服务,为全社会服务,为城镇化战略服务,不断拓展培训领域。
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新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认真部署,深入调研,不断总结,掌握特点,切实抓好。
二、完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3]3号、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1号文件要求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善待农民工”的指示精神,必须从有利于支持、引导农民工积极参加职业培训的实际出发,抓紧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这是推进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首先,抓紧落实农民工职业培训补贴。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抓紧落实中发3号、国办发1号和冀政办12号文件提出的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给予补贴的政策,尽快制定补贴办法和标准,经当地政府批准后施行。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生产岗位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8.07.14施行日期2008.07.14文号冀劳社[2008]47号主题类别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生产岗位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的通知(冀劳社[2008]47号)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为了提高一线生产关键岗位工资水平,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提高企业职工收入的意见》(冀政[2008]60号)精神,现就建立生产岗位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建立生产岗位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的重大意义我省是制造业大省,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工艺流程、革新技术装备、传授操作技能的骨干力量。
提高生产岗位高技能人才的工资收入,对于提高其社会地位,稳定一线职工队伍,引导职工向一线生产岗位流动,鼓励职工学习掌握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标准取得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且仍在相应生产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其技术津贴标准不低于200元/月;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且仍在相应生产工作岗位的,不低于500元/月;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且仍在相应生产工作岗位的,不低于800元/月。
三、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列支渠道企业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从企业成本列支,计入工资总额,按月随工资发放,从2008年8月1日起执行。
国家关于技师、高级技师待遇的有关规定一、劳动人事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劳动人事部:《关于实行技师聘任制的暂行规定》(一九八七年六月六日国务院批准,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日劳动人事部发布)第十条被聘任的技师,实行技师津贴。
....其他福利待遇,由国务院有关行业归口部门提出,报劳动人事部核定。
2.劳动部《关于高级技师质量评聘的实施意见》(劳培字[1990]14号)(一九九0年九月十二日)第六条经考评合格者,地方所属单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准发证。
3.劳动部《关于加强技师管理工作的通知》(劳培[1991]14号)(一九九一年十月十日)第六条第三款各单位根据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实行技师聘任制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参照本单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福利待遇,确定技师、高级技师的福利待遇;对有重大技术成果和为培训技术工人、传授技艺做出贡献的,应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
4.劳部发[1994] 98号文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在其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时,应确定或晋升相应的工资待遇。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享受同等高级职称或者高级工程师待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享受同等中级职称或者工程师待遇。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务部: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21号),经国家或省高技能人才评审委员会评定的享受高级职称待遇的高级技师,在享受正常养老金调整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缴费年限可累加享受国家对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调整养老金政策。
取得一级职业资格(高级技师)退休享受高级工程师待遇。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奖励,并参照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确定相应待遇。
7.《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关于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意见》国人部发[2008]24号二、部分省、市关于技师、高级技师待遇的规定1.江西省:江西省实行质量聘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江西省劳动厅关于印发《江西省高级技师评聘实施办法》的通知(赣劳培[1994]24号)(一九九四年五月七日)第九条第四款被聘任的高级技师可享受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相应待遇。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暂行办法的通知(冀劳社[2007]54号)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河北省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暂行办法》业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有什么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们。
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一日附件:河北省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有效发挥其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提高失业保险基金运行质量,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是指在确保落实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下,使用失业保险基金中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鼓励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准备活动,支持企业开展转岗培训和技能培训,帮助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第三条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支出范围。
(一)对改制以及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并安置就业的,可给予培训补贴。
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就业再就业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二)对履行缴费义务,裁员人数(比例)低于当地政府规定并承担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任务的大型企业,组织职工开展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可给予培训补贴。
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就业再就业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三)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后6个月未就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失业人员,可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费用一次性发给个人用于求职补贴。
具体标准由各设区市确定,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当地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的6倍。
1.“零就业家庭”的失业人员;2.“4050”失业人员(女40周岁、男50周岁以上的失业人员);3.夫妻双方失业、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企业复转军人、单亲家庭、烈士直系亲属中的失业人员;4.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
河北省关于专接本的红头文件各有关高等学校:为做好2022 年我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教育(原普通高校专接本,以下简称普通专接本)考试招生工作,切实加强专接本工作规范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招生对象(一)应届专科(高职)毕业生。
河北省内按国家招生计划招收入学的普通高校2022 年应届专科(高职)毕业生。
(二)基层服务项目人员。
我省普通高校专科(高职)毕业生参加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 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3 年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可以按照应届专科(高职)毕业生待遇报考且只能报考一次。
(三)退役大学生士兵。
退役前已取得国家承认的普通全日制专科(高职)学历且应征入伍地为河北省的2021 年度退役大学生士兵;应征入伍地为河北省,入伍时为普通专科(高职)院校新生或在校生,退役后复学完成专科(高职)学业的2022 年普通应届毕业生。
二、招生院校、专业及计划编制(一)招生院校及专业。
各招生院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本校2022 年普通专接本招生章程,明确办学性质、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录取规则、学费标准、学籍管理等相关内容,其中,学费标准要按照升入学校相同本科专业同年级(三年级)学生学费标准执行。
各招生院校要科学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及规模,重点安排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急需的专业招生,并向电子信息类、机械类、生物医学工程类、绿色环保领域和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护理、家政服务、文物和考古等相关专业倾斜。
招生章程须于2022年1月30日前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审核后由招生院校向社会公布。
招生院校及分专业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另文下达。
(二)继续实施“专接本专项计划”。
我省2022 年普通专接本考试招生继续面向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专科(高职)毕业生设立专项计划,采取计划单列、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单独录取的办法。
河北省内按国家招生计划招收入学的普通高校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2022 年应届专科(高职)毕业生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报考“专接本专项计划”,原建档立卡家庭户需经省级以上乡村振兴机构(扶贫机构)认定。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五届河北省数控技能大赛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2.22•【字号】•【施行日期】2012.02.22•【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五届河北省数控技能大赛的通知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为贯彻落实省八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五届河北省数控技能大赛”。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竞赛项目、分组和参赛人员范围本次比赛设置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含四轴、五轴)、加工中心/数控车团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共五个竞赛项目。
(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工业信息化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举办201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通知》(冀教职成(2012)4号)中涉及到本文比赛的项目,均以此为准,不再另行组织比赛)。
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分别设立职工组、教师组和学生组三个组别。
其中,学生组分为高等职业院校(含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技校、职高)和高级技工学校(含技师学院)三个小组。
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设立职工组和教师/学生组。
职工组由两名职工合作完成竞赛项目;教师/学生组由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合作完成竞赛项目。
加工中心/数控车团队项目设中职组,每组由3人(其中加工中心操作工1人,数控车工1人,工艺编制1人)合作完成竞赛项目。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设中职组,每组由3人(1名教师、2名学生)合作完成竞赛项目。
从事相关专业或职业的企业职工、职业院校教师和在校的(含应届毕业生)高职、高专、高级技校、技师学院以及中专、技校和职高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比赛。
凡开设有数控专业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原则上均应组队参加比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做好民办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正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做好民办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已颁布实施。
为做好贯彻实施工作,推动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工作民办职业培训是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依托。
《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障部门的审批权限、管理职责及工作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民办职业培训工作,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抓好贯彻落实。
要将民办职业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以及人才工作整体规划,指定专门人员,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依法管理,推动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在规范中不断发展。
二、依法履行职责,逐步完善审批制度(一)完善审批制度。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做好民办职业培训的审批、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审批范围进行审批和管理,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审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按照办学所在地属地原则进行审批和管理。
具体审批层次和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本着服务、高效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受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设立申请,并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做好审批工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关于印发《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务管理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3.13•【文号】劳社鉴发[2006]6号•【施行日期】2006.03.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关于印发《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务管理细则(试行)》的通知(劳社鉴发[200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为更好地执行《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工作规程(试行)》,我中心制定了《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务管理细则(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二〇〇六年三月十三日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务管理细则(试行)一、报名管理(一)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以下简称全国统考)的报名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省级鉴定中心)具体组织。
(二)各省级鉴定中心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严格审核申报人员的资格。
(三)采用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在线考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统考管理系统)进行考生信息录入。
(四)各省级鉴定中心在全国统考前30天,要将《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报名人数及考场安排汇总表》(表1)和试卷分装要求、考场安排上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下简称部鉴定中心)。
上报内容不全或未经部鉴定中心同意延期上报,部鉴定中心概不受理该地区的报名申请。
(五)各省级鉴定中心发放的准考证应包括以下内容:1、二寸黑白/彩色免冠近照;2、身份证号;3、准考证编号;4、参加鉴定的职业、等级类别;5、考场编号;6、鉴定时间与地点;7、考生须知。
(六)准考证编号按照《关于印发<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编码方案>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函[2001]62号)要求,采用19位数字代码,使用统考管理系统自动生成。
当前页码:1 http://code.fabao365.com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 件 号】冀劳社[2003]74号 【颁布部门】河北省其他机构 【颁布时间】2003-06-23 【实施时间】2003-06-23 【时 效 性】有效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有关高职院校: 现将《河北省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抓紧部署,尽快组织实施。
二00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河北省2003年高职院校 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4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劳社部发[2003]13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当前页码:2
http://code.fabao365.com 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培训工程)要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3]16号)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含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和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实际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加强就业服务为手段,集中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资源,强化职业资格培训,转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为其多渠道就业和实现自主就业创造条件。
二、实施范围 我省实施培训工程的重点城市是高职院校布局比较集中,且就业任务较重的唐山、石家庄、邯郸等市;重点院校是目前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人数较多的高职院校(重点高职院校名单另文通知);重点服务对象是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本人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农村生源)、且本人自愿参加职业资格培训的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
三、任务内容 培训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今年6月至9月期间,结合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学生就业意向,集中组织高职院校中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为培训合格者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对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并组织专门的求职招聘活动,提供就业服务。
(一)培训的种类及形式 1、职业技能培训。高职院校根据所设专业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应关系(可参照《职业学校专业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对应目录(试行)》),结合毕业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相近且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注重强化实际技能操作训练,提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本项培训尽可能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 当前页码:3
http://code.fabao365.com 2、职业资格培训。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职业兴趣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指导并组织其参加相关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的各级各类职业资格培训,还可组织参加国家举办的电子商务师、心理咨询师等远程职业资格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合格后,颁发劳动保障部制定式样,省劳动保障厅统一印制、核发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参加远程培训项目合格者,可获得专项培训合格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可作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凭证。
3、创业培训。劳动保障部将以国际劳工组织创业培训课程为基础,设计开办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远程课程。各学校可以开设创业培训选修课,并组织收看。凡经培训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帮助。我省张家口市是国际劳工组织创业培训试点市,各市要认真学习张家口市开展创业培训的经验,积极组织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4、其他培训。高职院校可发挥专业和师资优势,结合学生就业意向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多形式的专业性培训。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将本地劳动力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情况每年两次提供给高职院校,指导高职院校做好各项培训工作。
(二)职业技能鉴定 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学生,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或参照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学校专业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对应目录》确定对应的职业,并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申报条件,自愿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必须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要统筹规划、优先安排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的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当前页码:4
http://code.fabao365.com (三)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和工资指导价位的分析信息,配合高职院校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使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掌握择业方法和求职技巧,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四、 措施办法 (一)确定实施培训工程的职业资格培训基地。我省确定培训基地的原则是:以实习训练条件为衡量标准,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符合条件的重点院校的自培为主。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可自愿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经省劳动保障厅和省教育厅共同研究后确定。河北省石家庄市技师学院等6所技师学院和唐山市高级技工学校等6所高级技工学校为首批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名单见附件2),可与当地非培训基地的高职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承担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培训任务。各培训基地须在7月10日前确定培训种类和培训职业,预测培训人数,制定培训计划,填写《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培训计划表》(附表见附件3),分别报送省劳动保障厅职业培训处和省教育厅学生处备案,并组织实施。
(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省教育厅制定印发《河北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和相关认定标准,按照学校类别和专业设置情况,对毕业生实行免理论知识考试、免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试以及常规性考试三种鉴定类型,并规定凡具备鉴定条件的职业学校(院),不论其是否为鉴定机构,均可申请按规定的鉴定程序和要求对本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今年首先从确定为培训基地的高职院校中进行试点。
(三)组织参加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劳动保障部于8月24日专门为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组织电子商务师、物业管理师、秘书、公关员、营销师五职业的统一鉴定。各市及有关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参加考前辅导和统一鉴定。 当前页码:5
http://code.fabao365.com (四)减免有关费用。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前的技能培训,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本校不能独立完成技能培训任务的高职院校,可与被确定为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的高职院校合作,其培训费用由双方协商解决;与高级技工学校合作的,其培训费用按每标准学时1.5元由学生所在院校向高级技工学校支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所需费用,劳动保障部门免收管理费;成本费原则上由学生个人承担,也可向当地财政申请补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取得培训合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免费提供参加招聘洽谈活动的机会。
(五)“一站式”就业服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整体接收毕业生档案,在国家规定的两年择业期限后,就业前免费保管一年。省、市两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建立专门窗口,提供专项服务。省、市劳动力市场网站专门开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栏目,收集一批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岗位,与当地教育部门、各高职院校就业网站链接,相互合作,积极开展网上招聘活动。
(六)加强失业登记和组织管理。对未就业和生活困难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失业、求职期间给予生活和就业方面的保障和帮助。进一步完善失业登记制度,对毕业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岗位并有就业要求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进行失业登记,纳入城镇就业的统筹管理。
凡进行失业登记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免费领取全省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按规定享受免费的职业介绍。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掌握每一位失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知识技能和家庭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免费就业服务。对其中生活困难的,劳动保障部门要采取应急措施,积极组织他们参加临时性的社会工作、公益性活动或组织到用人单位进行一段时期的见习,并按灵活就业方式支付报酬。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专门窗口,为从事个体经营和自由职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社会保险缴费和接续服务,切实解决他们自主就业的后顾之忧。
五、 组织推动 当前页码:6
http://code.fabao365.com (一)组织领导。省成立由劳动保障厅、教育厅联合组成的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负责全省培训工程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相互联络及日常工作。重点城市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其他各市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省、市培训工程领导小组要及时掌握培训工程的进展情况,随时掌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动态,加强培训质量和鉴定质量管理,定期对培训基地的培训进度、培训效果和职业技能鉴定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要加强配合,协调联动,广泛宣传,把培训工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省劳动保障厅成立由培训、就业、鉴定、职介、就业训练等机构参加的实施培训工程的专门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培训工程的管理指导、质量保证、技术支持、就业服务和各环节的衔接与协调等工作。
省教育厅成立由学生处、高教处、职成教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参加的实施培训工程专门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培训工程的宣传动员、组织与管理、培训项目确定、指导高职院校组织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培训、鉴定期间的各项保障和服务等工作。
(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6月20日前):制定方案 2、实施阶段(6月下旬—9月):组织培训、鉴定和就业服务等工作。 3、总结阶段(10月—11月):10底前,各市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以及各培训基地进行总结,分别报省劳动保障厅和省教育厅,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省教育厅对全省培训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附件: 1、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及专门工作小组成员名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