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逻辑思维题
- 格式:docx
- 大小:24.23 KB
- 文档页数:9
逻辑思维练习题一、判断推理类1.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路面湿滑。
已知路面不湿滑,那么今天是否下雨?2. 所有的猫都怕水,小明家的宠物不怕水,那么小明家的宠物是什么?3. 小华要么去图书馆,要么去公园。
如果小华没有去公园,那么他在哪里?4. 全部学生都参加了数学竞赛,小王不是学生,那么小王是否参加了数学竞赛?5. 要么是A要么是B,已知A是错误的,那么是什么?二、类比推理类1. 鸟()之于飞翔,正如鱼()之于游泳。
2. 书()之于知识,正如地图()之于路线。
3. 太阳()之于光明,正如月亮()之于夜晚。
4. 老师是学生的(),正如医生是病人的()。
5. 红色()之于热情,正如蓝色()之于宁静。
三、逻辑排序类1. A. 小明起床B. 小明吃早餐C. 小明去上学D. 小明做作业2. A. 播种B. 浇水C. 收获D. 施肥3. A. 提交报告B. 调查研究C. 分析数据四、逻辑谬误识别类1. 甲: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
乙:你家的猫不喜欢吃鱼,所以甲的说法是错误的。
2. 甲:今天天气晴朗,适合户外活动。
乙:今天阴天,所以甲的说法是错误的。
3. 甲:努力学习可以取得好成绩。
乙:我努力学习,但成绩还是不好,所以甲的说法是错误的。
五、逻辑应用类1. 小明、小华、小丽三人参加比赛,小明说:“我不是一名。
”小华说:“我是第一名。
”小丽说:“我不是第一名。
”请问比赛的名次如何排列?2. 有四个人分别住在不同楼层,甲说:“我住在第二层。
”乙说:“我住在第三层。
”丙说:“我住在第四层。
”丁说:“我住在第一层。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他们分别住在哪一层?3. 有三个房间,分别放着苹果、香蕉和橘子。
每个房间门口都有一盏灯,其中一盏灯下放着正确的水果。
现在,你只能打开一盏灯,并且只能进入一个房间,如何确保拿到正确的水果?六、逻辑悖论类1. 一个村庄里,所有人都说谎。
一位旅行者来到村庄,询问村民:“你们这里的人是说谎的吗?”村民回答:“不是。
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在日常生活中,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做出正确决策以及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一些专门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我将为您带来一些有趣的逻辑思维训练题,并附上详细的答案解析。
题目一:谁在说谎甲、乙、丙三人,甲说:“乙在说谎。
”乙说:“丙在说谎。
”丙说:“甲和乙都在说谎。
”请问,到底谁在说谎?答案解析: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来进行推理。
假设甲说的是真话,那么乙在说谎。
但如果乙在说谎,就意味着丙说的是真话,可丙说甲和乙都在说谎,这与假设甲说的是真话相矛盾,所以甲在说谎。
假设乙说的是真话,那么丙在说谎。
丙说甲和乙都在说谎是假的,即甲或者乙至少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因为乙说的是真话,所以这个假设成立,即丙在说谎。
假设丙说的是真话,那么甲和乙都在说谎。
如果甲在说谎,那么乙说的就是真话,这与丙说的甲和乙都在说谎矛盾,所以丙在说谎。
综上所述,甲和丙在说谎,乙说的是真话。
题目二:珠宝在哪个盒子里有三个盒子,分别是金盒子、银盒子和铜盒子。
其中一个盒子里装着珠宝。
金盒子上写着:“珠宝不在此盒中。
”银盒子上写着:“珠宝在金盒子中。
”铜盒子上写着:“珠宝不在我这。
”已知这三个盒子上的话只有一句是真的,请问珠宝在哪个盒子里?答案解析:首先假设珠宝在金盒子里。
那么金盒子上的话是假的,银盒子上的话是真的,铜盒子上的话也是真的,这与题目中只有一句真话矛盾,所以珠宝不在金盒子里。
假设珠宝在银盒子里。
那么金盒子上的话是真的,银盒子上的话是假的,铜盒子上的话也是真的,同样与只有一句真话矛盾,所以珠宝不在银盒子里。
假设珠宝在铜盒子里。
那么金盒子上的话是真的,银盒子上的话是假的,铜盒子上的话是假的,符合只有一句真话的条件。
所以,珠宝在铜盒子里。
题目三:生日是哪一天小明和小强都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的生日是 M 月 N 日,2 人都知道张老师的生日是下列 10 组中的一天,张老师把 M 值告诉了小明,把 N 值告诉了小强,张老师问他们知道他的生日是哪一天吗?3 月4 日 3 月5 日 3 月 8 日6 月 4 日 6 月7 日9 月 1 日 9 月 5 日12 月 1 日 12 月 2 日 12 月 8 日小明说:我不知道,小强肯定也不知道。
逻辑思维能力测试题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类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问题的分析、推理、判断和决策等能力。
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测试题,我们可以评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组逻辑思维能力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1、假设A、B、C三个人分别穿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衣服,已知A 不是红色,B不是绿色,C不是蓝色。
请根据给出的条件推理他们的衣服颜色。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1、A不是红色,这意味着A可能是绿色或蓝色。
2、B不是绿色,这意味着B可能是红色或蓝色。
3、C不是蓝色,这意味着C可能是红色或绿色。
由于A不是红色,B不是绿色,那么B只能穿蓝色衣服,这样C只能穿绿色衣服,而A则穿红色衣服。
答案:A穿红色衣服,B穿蓝色衣服,C穿绿色衣服。
2、有一个数列,其中第一项为1,第二项为2,第三项为3,以此类推,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多1。
请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这个数列的前10项之和。
解析: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1,根据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公式:S_n=n/2 * (a_1 + a_n),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数列的前10项之和。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第10项a_10的值,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n-1)*d,代入首项a_1=1,公差d=1,n=10可得:a_10=1+(10-1)*1=10。
将a_10代入S_n的公式中可得:S_10=10/2 * (1 + 10)=55。
答案:这个数列的前10项之和为55。
以上两道测试题分别考察了逻辑推理和数学分析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题目只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缩影。
在实际生活中,逻辑思维能力还包括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决策和解决能力,以及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判断和适应能力等等。
因此,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通过阅读、写作、讨论、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测试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培养思维九年级逻辑思维专项练习题及培养思维:九年级逻辑思维专项练习题第一部分:概述逻辑思维是一项重要的认知能力,它不仅在学术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还在日常生活中对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一系列专项练习题,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第二部分:练习题目1. 推理题请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小明昨天生病了。
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是导致他生病的原因?A. 小明昨天吃了一颗新鲜的苹果。
B. 小明昨天在雨中玩耍了一个小时。
C. 小明昨天早晨吃了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
2. 比较题比较以下两句话,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句子一: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鸟儿欢快地歌唱。
句子二:鸟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歌唱,只是没有那么欢快。
3. 逻辑拼图以下是一组逻辑拼图,根据提示将图中的形状排列正确。
提示:将每个形状的颜色、大小和形状与其相邻的形状相匹配,确保每个形状都与相邻的形状一致。
4. 推断题某天,小李在学校丢失了他的钢笔。
根据以下线索,你能推断出可能是谁拿走了他的钢笔吗?线索一:小明告诉小李他看到小红在教室里。
线索二:小红的书包里有很多钢笔。
5. 情境推理小王每天骑自行车去学校。
今天,他起床时发现下雨了。
为了不被雨淋湿,他决定怎么做?请描述小王可能采取的行动,以避免被雨淋湿。
6. 逻辑问题下面的问题是关于颜色的逻辑问题。
每个房子都有一个不同的颜色,每个居民都喜欢不同的饮料,抽不同的烟,养不同的宠物。
你能根据以下提示确定每个房子的颜色、居民的饮料、抽的烟以及养的宠物吗?提示:- 红色房子的主人喜欢喝咖啡。
- 英国人住在红色房子里。
- 狗是绿色房子的宠物。
- 茶是住在白色房子的居民喝的饮料。
- 住在中间房子的人抽鸟类烟草。
- 黄色房子主人喜欢喝牛奶。
- 挪威人住在第一个房子。
- 绿色房子的左边是白色房子。
- 抽蓝色房子的人喜欢喝啤酒。
- 瑞典人养兔子作为宠物。
- 抽马的居民住在黄色房子。
逻辑思维笔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A. 直观性B. 抽象性C. 情感性D. 逻辑性答案:D2. 逻辑思维的推理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直觉推理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因果律答案:D4. 逻辑思维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命题逻辑中的基本概念?A. 命题B. 谓词C. 量词D. 变量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逻辑思维中的推理方法?A. 直接推理B. 间接推理C. 归纳推理D. 演绎推理答案:B6. 逻辑思维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形式?A. 大前提B. 小前提C. 结论D. 假设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逻辑思维中的推理规则?A. 肯定前件B. 否定后件C. 否定前件D. 肯定后件答案:D8. 在逻辑思维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有效的推理形式?A. 假言推理B. 选言推理C. 条件推理D. 循环推理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逻辑思维中的推理错误?A. 偷换概念B. 归纳推理C. 演绎推理D. 演绎推理答案:A10. 逻辑思维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推理的基本原则?A. 一致性原则B. 排中原则C. 矛盾原则D. 因果原则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A. 抽象性B. 逻辑性C. 系统性D. 直观性答案:ABC2. 逻辑思维的推理形式包括以下哪些?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直觉推理答案:ABC3. 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因果律答案:ABC4. 命题逻辑中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命题B. 谓词C. 量词D. 变量答案:ABC5. 逻辑思维中的推理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直接推理B. 间接推理C. 归纳推理D. 演绎推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逻辑思维的推理形式包括直觉推理。
数学逻辑思维题数学逻辑思维题是一种能够锻炼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问题形式。
通过这种题目,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发散思维能力。
下面是几道经典的数学逻辑思维题,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和理解这一类问题。
题目一:瓶子问题有3个瓶子,分别可装8升、5升和3升的水,问如何利用这三个瓶子等分8升水?解析:1. 先将8升的瓶子装满水,然后将其中的水分别倒入5升和3升的瓶子中,此时8升瓶子中还剩下5升的水。
2. 把5升的瓶子倒掉,然后将3升的瓶子中的水倒入5升的瓶子中,此时3升的瓶子为空。
3. 将8升瓶子中的5升水倒入3升的瓶子中,此时3升瓶子中有5升的水。
4. 在5升瓶子中倒掉水,然后将3升瓶子中的5升水倒入5升瓶子中,此时3升瓶子中有2升的水。
5. 将2升的水倒入8升瓶子中,此时8升瓶子中有2升的水。
6. 此时,8升瓶子中的2升水和3升瓶子中的2升水加起来等于5升,即完成了等分8升水的任务。
题目二:乌龟爬井问题有一口深井,乌龟从井底出发向上爬,白兔从井口向下跳。
已知乌龟每分钟爬2米,白兔每分钟跳5米,井的深度为100米。
若白兔跳到乌龟上就算白兔胜,问白兔最快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赢得比赛?解析:乌龟每分钟爬2米,白兔每分钟跳5米,由于白兔是从井口向下跳,因此只要白兔跳的距离大于等于100米,就算白兔胜。
设白兔跳x分钟,此时白兔的跳跃距离为5x米。
令5x≥100,解得x≥20。
所以白兔至少需要20分钟才能赢得比赛。
题目三:桥上过河问题有父亲、母亲、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桥上过河,他们用一个手电筒作为光源。
桥的长度为30米,每次最多可以过两个人,但过桥的速度取决于两个人中走得慢的那个。
父亲走路快,一分钟可以走完桥的长度,母亲稍慢,两个儿子更慢,女儿最慢,需要两分钟。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都过桥?解析:1. 父亲和母亲一起过桥,花费一分钟。
2. 父亲带着手电筒返回桥的原点,花费两分钟。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带答案)逻辑思维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思维能力之一。
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关系,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下面是一份逻辑思维训练500题的列表,带答案供大家参考:一、命题逻辑1.下列命题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a.今天天气不错。
b.小明是男孩。
c.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d.鱼是一种动物。
答案:a和c不是命题,b和d是命题。
2.下列哪些是合式公式,哪些是命题?a.p∨qb.p∧qc.∼pd.如果p,则q。
答案:a、b、c是合式公式,d是命题。
3.如果在已知p→q和q→r的前提下,能否推出p→r?答案:可以。
4.下列哪几个式子是等价的?a.∼(p∧q)b.∼p∨∼qc.∼(p∨q)d.∼p∧∼q答案:a、b、c、d都是等价的。
5.下列命题组合中,哪些是蕴涵,哪些是等价,哪些是矛盾?a.p→q,q→r,p→rb.p∨q,p→r,q→rc.p∨q,∼p→∼q答案:a是蕴涵,b是矛盾,c是等价。
二、谬误样式1.设一个人认为女人不懂汽车,他遇到了一位女性机械师,便认为她一定是个男人。
这是哪种谬误?答案:以偏概全谬误。
2.一个人认为男性智商高于女性智商。
这是哪种谬误?答案:无证据谬误。
3.有人认为,因为三次抛掷硬币结果为正面,所以下一次一定会是反面。
这是哪种谬误?答案:赌徒谬误。
4.有一个人认为,他在决策时总是能够预测将来的情况。
这是哪种谬误?答案:自高谬误。
5.有人认为,如果天上有云朵,那么一定会下雨。
这是哪种谬误?答案:因果无关谬误。
三、归纳推理1.一条小河里只有红色和蓝色的石子,但已失去记忆。
如果随机捡起一个石子,发现它是红色的,请问另一个石子很可能是什么颜色?答案:蓝色。
2.某人去逛市场,看到了一个水果摊,发现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于是他得出结论说,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
这种推理是正确的吗?答案:不正确,因为他没有掌握足够的数据。
3.有一组数据:A、B、C、D、E、F、G、H。
逻辑思维题30道测试逻辑思维是人类思考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各种问题,比如判断事物的是非、推理出结论等。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决策。
下面我们来做一组逻辑思维题,测试一下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1. 两个人一起走路,A比B快,A先走到终点。
如果A和B同时从终点出发,A比B慢,那么A和B谁先到达起点?2. 一枝笔和一架飞机哪个重?3. 一个人走进一家店,买了9.99元的东西,他给了10元钱,收银员没有找零,这个人没有抱怨,他为什么?4. 有一条电线从10米高处悬挂,中间有个人要从下面穿过去,那么这个人最少要多高才能穿过去?5. 有一个人穿过一条桥,桥上只能承受100kg的重量,这个人有90kg,他手上拿着10kg的东西,他怎样才能过桥?6. 一个人在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账单是30元,他给了服务员100元,服务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7. 一枚硬币在桌子上旋转,最后停在正面,这是为什么?8. 一个人在一家店里买了一件物品,价格是9.99元,他给了店员10元,店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9. 一个人在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账单是30元,他给了服务员50元,服务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0. 有一个人在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账单是30元,他给了服务员60元,服务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1. 一个人在一家店里买了一件物品,价格是9.99元,他给了店员100元,店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2. 一个人在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账单是30元,他给了服务员100元,服务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3. 一个人在一家店里买了一件物品,价格是9.99元,他给了店员50元,店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4. 一个人在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账单是30元,他给了服务员30元,服务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5. 一个人在一家店里买了一件物品,价格是9.99元,他给了店员60元,店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6. 一个人在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账单是30元,他给了服务员10元,服务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7. 一个人在一家店里买了一件物品,价格是9.99元,他给了店员30元,店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8. 一个人在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饭,账单是30元,他给了服务员50元,服务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19. 一个人在一家店里买了一件物品,价格是9.99元,他给了店员10元,店员没有找零,这个人为什么不抱怨?20.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谎者”,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谎?21.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真话的人”,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真话?22.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谎者”,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真话?23.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真话的人”,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谎?24.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谎者”,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真话?25.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真话的人”,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真话?26.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谎者”,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真话?27.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真话的人”,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真话?28.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谎者”,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真话?29.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真话的人”,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真话?30. 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谎,一个人说真话,他们中一个人说:“我是说谎者”,那么他们中哪个人说真话?以上是30道逻辑思维题,相信大家都已经做完了。
逻辑思维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如果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那么以下哪项陈述是正确的?A. 所有的水果都是苹果B. 水果中至少有一个是苹果C. 所有的水果都不是苹果D. 苹果不是水果答案:B2. 假设在一个没有镜子的房间里,你看到一个物体是红色的,那么以下哪项陈述是正确的?A. 这个物体一定是红色的B. 这个物体可能是红色的C. 这个物体不可能是红色的D. 这个物体的颜色与光线无关答案:B二、判断题1. 如果所有的猫都会爬树,那么一只不会爬树的动物一定不是猫。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如果一个人是医生,那么他一定有医学学位。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因为可能存在没有医学学位的医生,例如传统医学从业者)三、逻辑推理题1. 在一个岛上,有三种人:总是说真话的骑士,总是说谎的骗子,以及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的普通人。
一个旅行者遇到了三个人,A、B和C。
A说:“B是骑士。
”B说:“C是骗子。
”C说:“A和B都是普通人。
”根据这些陈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A是骑士,B是骗子,C是普通人B. A是骑士,B是普通人,C是骗子C. A是骗子,B是骑士,C是普通人D. A是普通人,B是骑士,C是骗子答案:C2. 一个逻辑谜题中,有五个房间排成一行,每个房间的颜色都不同,分别是蓝色、绿色、红色、黄色和紫色。
每个房间都住着不同的人,他们有不同的职业,分别是医生、律师、工程师、教师和艺术家。
每个人也喜欢不同的饮料,分别是咖啡、茶、果汁、可乐和水。
没有人的房间颜色、职业和饮料喜好是相同的。
根据以下线索,确定每个房间的颜色:- 第一个房间是蓝色的- 医生住在绿色房间- 工程师喜欢咖啡- 住在黄色房间的人喜欢茶- 喜欢果汁的人住在红色房间旁边- 喜欢可乐的人是教师- 艺术家住在紫色房间- 律师不喜欢咖啡答案:根据线索,可以推断出第一个房间是蓝色的,医生住在绿色房间,因此第二个房间是绿色的。
由于喜欢茶的人住在黄色房间,黄色房间只能是第三个。
测试逻辑思维的30道题谁有逻辑思维测试题??越多越好1)两地旅行我租了一辆旅游小车,离开阿姆斯特丹,向花城亚里士梅尔出发了。
在阿姆斯特丹和亚里士梅尔两城正中间有一K镇,镇上有两个朋友A和B也乘上了我们的车。
三人愉快地度过一天的旅行后,准备返回,可是A决定在K镇下车,B随我回阿姆斯特丹。
现在仍按荷兰式的均摊方式,准备各付自己的旅程费。
从阿姆斯特升到亚里士梅尔规定往返要付24盾 (约合20元人民币)。
K域位于两城的正中间,那么三个人应各付多少钱?答案:我付10.7盾,A付5.3盾,B付8盾我的思路:设K镇与亚里士梅尔或阿姆斯特丹的路程为X,则A 走了2段路程,B走了3段路程,我走了4段路程,按比例分配旅费即可。
2)耕地能手和播种能手新德里郊区有个庄园主,雇了两个小工为他种小麦。
其中A是一个耕地能手,但不擅长播种;而B耕地很不熟练,但却是播种的能手。
庄园主决定种10公亩地的小麦,让他俩各包一半,于是A从东头开始耕地,B从西头开始耕。
A耕地一亩用20分钟,B却用40分钟,可是B播种的速度却比A倍。
耕播结束后,庄园主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了他俩100卢比工钱。
他俩怎样分才合理呢?答案:每人一半,各拿50卢比。
因为不论每个人干活速度如何,庄园主早就决定他们两人 "各包一半"。
因此他们二人的耕地、播种面积都是一样的,工钱当然也应各拿一半。
我的思路:工钱是按面积算的,只要抓住“各包一半”即可。
3)叫喊几分钟沙漠中的骆驼商队,通常把体弱的骆驼夹在中间,强壮的走在两头,驼队排成一行按顺序前迸。
商人为了区别它们,就在每一头骆驼身上盖上火印,枝而引顶序,在给骆驼打火印时,它们都要痛得叫喊5分钟。
问:若某个商队共有10头骆驼,盖火印时的叫喊声最少要听几分钟,假如叫声是不重叠在一起的。
答案:45分钟。
开始你也许会想是5x10=50。
可是因为火印盖到第九只骆驼,剩下的一只,他们就不盖了,因为不盖也能与其他的区别。
初中二年思维逻辑训练数学题300道1.问题:如果一个数的5倍比它的3倍大8,那么这个数是多少?答案:42.问题:一个六边形有多少个角?答案:6个角3.问题:给定等式:2x + 5 = 15。
x的值是多少?答案:54.问题: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宽是5,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答案:40平方单位5.问题:如果一个球的半径是3,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取π为3.14)?答案:约为113.04立方单位6.问题:在一个有20个人的班级中,有一半的学生是女生,有多少男生?答案:10个男生7.问题:一个数字乘以0得到的结果是什么?答案:08.问题:一个数字除以它自身得到的结果是什么?答案:19.问题:如果一个数加了5之后等于1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答案:510.问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答案:24单位11.问题:质数是什么?答案:只有两个正因数(1和它本身)的大于1的自然数。
12.问题:解决以下方程:4x = 16。
x是多少?答案:413.问题: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多少?答案:180度14.问题:5的平方是多少?答案:2515.问题:如果你有50元,每个苹果3元,那么你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苹果?答案:16个苹果(剩下2元)16.问题:数字8是偶数还是奇数?答案:偶数17.问题:求解这个等式:9 - 3x = 0。
x是多少?答案:318.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宽是3,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答案:18平方单位19.问题:如果一个立方体的边长是4,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64立方单位20.问题:一个球的表面积是多少(取半径r,π为3.14)?答案:4πr²21.问题:如果一个数的9倍等于其平方,求这个数。
答案:0或922.问题:一个数字加上它的两倍等于18,这个数字是多少?答案:623.问题:解这个等式:5x + 2 = 27。
x是多少?答案:524.问题:如果从一个数中减去8,然后再除以2,得到的结果是6。
逻辑思维题大全及答案个真实的假设往往可以让事实呈现眼前,让真理浮出水面。
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都可以让其思维以这些假设前提为基础,那么他便能真真正正地活在NLP里而不会陷入困境,他的人生也就会有更大地进步和提升。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逻辑思维题,希望大家喜欢。
逻辑思维题1快去训练一下你的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吧!1.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不超过6公里。
因此,如果一名选手每天跑步超过6公里,它就不是一名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以下哪项与上文推理方法相同?(A)跳远运动员每天早晨跑步。
如果早晨有人跑步,则他不是跳远运动员。
(B)如果每日只睡4小时,对身体不利。
研究表明,最有价值的睡眠都发生在入睡后第5小时。
(C)家长和小孩做游戏时,小孩更高兴。
因此,家长应该多做游戏。
(D)如果某汽车早晨能起动,则晚上也可能起动。
我们的车早晨通常能启动,同样,它晚上通常也能启动。
(E)油漆三小时之内都不干。
如果某涂料在三小时内干了,则不是油漆。
2.19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
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
因此它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
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下列选项哪个与该错误相类似?(A)天下雨,地上湿。
现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也不湿。
(B)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
(C)你是一个犯过罪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不懂哲学?(D)因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3.有一天,某一珠宝店被盗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
经侦破,查明作案人肯定在甲、乙、丙、丁之中。
于是,对这四个重大嫌疑犯进行审讯。
审讯所得到的口供如下:甲:我不是作案的。
乙:丁是罪犯。
丙:乙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经查实: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那么,以下哪项才是正确的破案结果?(A)甲作案。
(B)乙作案。
(C)丙作案。
(D)丁作案。
(E)甲、乙、丙、丁共同作案。
逻辑思维题10道1.有一个盒子里有100只分别涂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
张三说:“盒子里至少有一种颜色的球少于33只。
”李四说:“盒子里至少有一种颜色的球不少于34只。
”王五说:“盒子里任意两种颜色的球的总数不会超过99只。
”请问这三人中谁的说法正确?谁的说法不正确?2.有A、B、C、D四个有实力的排球队进行循环赛(每个队与其他队各比赛一场),比赛结果为,B队输掉一场,C队比B队少赢一场,而B队又比D队少赢一场。
请问A队是第几名?3.老张、老王、老李、老赵四人的职业分别是司机、教授、医生、工人。
老张比教授个子高。
老李比老王个子矮。
工人比司机个子高。
医生比教授个子矮。
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
根据以上条件,请推出四个人的职业分别是什么?4.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出生在B市,一个出生在S市,一个出生在W市。
他们的专业,一个是金融,一是管理,一个是外语。
已知:乙不是学外语的。
乙不出生在W市。
丙不出生在B市。
学习金融的不出生在S市。
学习外语的出生在B市。
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什么?5.甲、乙、丙、丁四人的国籍分别为英国、俄国、法国、日本。
乙比甲高,丙最矮;英国人比俄国人高,法国人最高;日本人比丁高。
这四个人的国籍分别是什么?6.一名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呆在屋里。
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12天,他上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8天,下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12天。
他在北京共呆了几天?7.一幢三层的公寓刚刚落成,每层只有一套房间。
沃伦夫妇最先搬进来,住进了顶层。
莫顿夫妇和刘易斯夫妇则根据抽签的结果,分别住进了下面两层。
莫顿夫妇对公寓环境和邻居都非常满意。
整幢楼里唯一有点意见的是珀西,他希望住在他家楼上的那对夫妇不要每天早上就开始大声讲话,这会影响他的睡眠。
除此之外,这三家邻居之间的关系都很融洽。
罗杰每天早上下楼路过吉姆家时,总要和吉姆打声招呼。
经典逻辑思维训练题(25题,带答案)经典逻辑思维训练题(25题,带答案)快去训练一下你的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吧!1.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不超过6公里。
因此,如果一名选手每天跑步超过6公里,它就不是一名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以下哪项与上文推理方法相同?(A)跳远运动员每天早晨跑步。
如果早晨有人跑步,则他不是跳远运动员。
B)如果每日只睡4小时,对身体不利。
研究表明,最有价值的睡眠都发生在入睡后第5小时。
C)家长和小孩做游戏时,小孩更高兴。
因此,家长应该多做游戏。
D)如果某汽车早晨能起动,则晚上也可能起动。
我们的车早晨通常能启动,同样,它晚上通常也能启动。
E)油漆三小时之内都不干。
如果某涂料在三小时内干了,则不是油漆。
2.19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
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
因此它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民中间牛,这样全部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
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下列选项哪个与该错误相类似?(A)天下雨,地上湿。
现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也不湿。
B)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
C)你是一个犯过罪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不懂哲学?(D)因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3.有一天,某一珠宝店被盗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
经侦破,查明作案人肯定在甲、乙、丙、丁之中。
于是,对这四个重大嫌疑犯进行审讯。
审讯所得到的口供如下:甲:我不是作案的。
XXX:丁是罪犯。
丙:乙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XXX:作案的不是我。
经查实:这四小我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那么,以下哪项才是正确的破案结果?(A)甲作案。
B)乙作案。
C)丙作案。
D)丁作案。
E)甲、乙、丙、XXX共同作案。
4.古代一位国王和他的XXX、XXX、XXX、XXX、钱五位将军一同出外打猎,各人的箭上都刻有自己的姓氏。
打猎中,一只鹿中箭倒下,但不知是何人所射。
XXX说:“或者是我射中的,或者是XXX射中的。
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一、判断题请判断以下陈述的真假,并在括号内标出“√”或“×”。
1. “所有的狗都会游泳。
”(×)2.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路上会湿滑。
” (√)3. “有些鸟类是会哺乳的。
”(×)4. “每个父母都是一名孩子。
” (√)5. “中国是亚洲的一个国家。
”(×)二、选择题请从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1. 如果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那么下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所有A都是C。
B. 所有C都是A。
C. A、B之间无关系。
D. A、C之间无关系。
(A)2. 小明不是小刚,小红是小李的妹妹,那么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小明是小李的兄弟。
B. 小红是小明的姐妹。
C. 小红是小李的姐姐。
D. 小刚是小红的兄弟。
(C)3. “猫属于哺乳动物,老虎是一种猫类动物。
”根据以上陈述,下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猫类动物。
B. 所有猫类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C. 所有猫都是老虎。
D. 所有老虎都是哺乳动物。
(B)4. 如果有A和B两个陈述,以下哪个选项表示A和B都为真?A. A如果B也为真B. A只要B为真C. A或B都为真D. A和B无关(C)5.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所有的西瓜都是水果。
”根据以上陈述,下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所有水果都是苹果。
B. 所有西瓜都是苹果。
C. 所有苹果都是西瓜。
D. 西瓜是一种水果。
(D)三、填空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答案。
1. 两个不同的数字,它们的和是8,差是2,那么这两个数字分别是__和__。
答案:(5、3)2. 以下是某人接到的三个电话,请根据内容填写下一次迟到时间:8:00AM - 银行办事9:30AM - 朋友生日聚会4:15PM - 面试答案:(4:15PM)3. 以下是五个人的体重,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第六个人的体重:60kg、52kg、68kg、73kg、57kg,那么第六个人的体重是_____。
初中三年级思维逻辑训练数学题200道1.很抱歉,我不能一次性提供200道初中三年级思维逻辑运算数学题,但我可以提供一些示例问题供您参考:2.如果一支笔和两个本子的总价是15元,一支笔和一个本子的总价是8元,那么两个本子的总价是多少元?3.一条铁链长6米,折成3段,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短1米,求每段铁链的长度。
4.甲、乙两人开始同行,甲走每天6公里,乙走每天4公里,如果甲先走了8天,那么两人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多少公里?5.有12个球,其中有一个较轻,使用天平三次可以找到这个较轻的球,试问需要几个球才能找到这个较轻的球?6.如果一个数加上5的结果乘以2等于1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7.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6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求他们现在的年龄。
8.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成三等份,如图所示,求纸片的长和宽。
9.一辆汽车从A地开到B地,速度为60km/h,回来的速度为80km/h,求这个车子的平均速度。
10.在一个8×8的棋盘上,放置8个皇后,使得它们互不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在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
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放置方法?11.有6个人,其中3个人是骑士,3个人是诈骗者,骑士每次说真话,诈骗者每次说谎话,你只能问一个问题,询问某人是否是骑士,问问该怎么问才能确定这个人的身份?12.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您练习初中三年级的思维逻辑与运算。
13.甲、乙、丙三人一起干活,如果他们共同干完这项工作需要5小时,甲和乙合作需要7小时,甲和丙合作需要8小时,求他们分别单独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时间?14.在一张长方形纸片上,将其中一个角折到对角线上,如图所示,求角A和角B的度数。
1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4平方米,它的长比宽长6米,求长和宽各是多少米?16.有一条长为20米的绳子,将其剪成两段,一段比另一段多5米,求两段绳子的长度。
17.将一个不足100的正整数的平方末尾的两位数去掉,得到的数是这个正整数的1/25,那么这个数是多少?18.现在有5个人,手中分别有红、绿、黄、白、黑五种颜色的帽子,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他们决定采取以下的游戏规则:每个人把自己头上的帽子颜色告诉所有人,每个人都可以听到别人的说法,但只能根据别人的说法猜自己帽子的颜色,不能猜别人的帽子颜色,同时如果有人猜对了,则游戏结束,否则游戏继续,试问这个游戏能否保证有人能够猜对自己的帽子颜色?如果能,请问最少需要几个人才能保证游戏成功?19.甲、乙、丙三人排队,如果甲在第7位,乙在第13位,丙在第18位,那么这个队伍中一共有多少人?20.一个人从A到B需要行驶240千米,在B停留两天,再从B到C行驶320千米,如果他总共行驶了8天,求他每天行驶的平均公里数。
第一章假设法一个真实的假设往往可以让事实呈现眼前,让真理浮出水面。
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都可以让其思维以这些假设前提为基础,那么他便能真真正正地活在NLP里而不会陷入困境,他的人生也就会有更大地进步和提升。
初级题:1.如何问问题?有甲、乙两人,其中,甲只说假话,而不说真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
但是,他们两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只通过点头与摇头来表示,不讲话。
有一天,一个人面对两条路:A与B,其中一条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条路是通向一个小村庄的。
这时,他面前站着甲与乙两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还是乙,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是”还是表示“否”。
现在,他必须问一个问题,才可能断定出哪条路通向京城。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问?2.他们的职业是分别什么?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其中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
此外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请推出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3.谁做对了?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比较难,当他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甲说:“我做错了。
”乙说:“甲做对了。
”丙说:“我做错了。
”在一旁的丁看到他们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意见后说:“你们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做对了,有一个人说对了。
”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做对了?4.鞋子的颜色小丽买了一双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学都没有见过这双鞋了,于是大家就猜,小红说:“你买的鞋不会是红色的。
”小彩说:“你买的鞋子不是黄的就是黑的。
”小玲说:“你买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
”这三个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种是正确的,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
请问,小丽的鞋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5.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赵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儿子们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
,为此,赵女士非常生气,就盘问4个儿子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中学生逻辑思维题 思维是人脑以理性形式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有力保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中学生逻辑思维题 1. 765×213÷27+765×327÷27 解:原式=765÷27×(213+327)= 765÷27×540=765×20=15300 2. (9999+9997+…+9001)-(1+3+…+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 (500个9000) =4500000 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 =19991998-19981998 =10000 4.(873×477-198)÷(476×874+199) 解:873×477-198=476×874+199 因此原式=1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3×(4-2)+2×1 =(1999+1997+„+3+1)×2=2000000。 6.297+293+289+„+209 解:(209+297)*23/2=5819 7.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 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8.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解:28×3+33×5-30×7=39。 9.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解:设第二组有x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 10.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 解:第三、四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4分,比后两次的成绩和少4分,推知后两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8分。因为后三次的成绩和比前三次的成绩和多9分,所以第四次比第三次多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9-8=1(分)。 11. 妈妈每4天要去一次副食商店,每 5天要去一次百货商店。妈妈平均每星期去这两个商店几次?(用小数表示) 解:每20天去9次,9÷20×7=3.15(次)。 12. 乙、丙两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 解:以甲数为7份,则乙、丙两数共13×2=26(份) 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数是(26+7)/3=11(份) 因此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1:7。 13. 五年级同学参加校办工厂糊纸盒劳动,平均每人糊了76个。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个,并且其中有一个同学糊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糊74个。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多少个? 解:当把糊了88个纸盒的同学计算在内时,因为他比其余同学的平均数多88-74=14(个),而使大家的平均数增加了76-74=2(个),说明总人数是14÷2=7(人)。因此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 74×6-70×5=94(个)。 14. 甲、乙两班进行越野行军比赛,甲班以4.5千米/时的速度走了路程的一半,又以5.5千米/时的速度走完了另一半;乙班在比赛过程中,一半时间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另一半时间以5.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问:甲、乙两班谁将获胜? 解:快速行走的路程越长,所用时间越短。甲班快、慢速行走的路程相同,乙班快速行走的路程比慢速行走的路程长,所以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乙班获胜。 15. 轮船从a城到b城需行3天,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解:轮船顺流用3天,逆流用4天,说明轮船在静水中行4-3=1(天),等于水流3+4=7(天),即船速是流速的7倍。所以轮船顺流行3天的路程等于水流3+3×7=24(天)的路程,即木筏从a城漂到b城需24天。 16. 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解:因为小红的速度不变,相遇地点不变,所以小红两次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相同。也就是说,小强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走4分。由 (70×4)÷(90-70)=14(分) 可知,小强第二次走了14分,推知第一次走了18分,两人的家相距 (52+70)×18=2196(米)。 17. 小明和小军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 4时相遇;若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时,则3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每时多走1千米,两人3时共多走6千米,这6千米相当于两人按原定速度1时走的距离。所以甲、乙两地相距6×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4=24(千米) 培养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内容,培养逻辑思维学生很多知识的掌握都是来源于教学内容,因此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较为关键的。我们教师结合小学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要有意识、有目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除了应该考虑数学知识的教学目标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个单元时,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这个单元教参中所规定的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外,还定出了以下几条在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和方法。1、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通过长方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教学,引导学生分组加以比较这些图形求法的异同点,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培养学生概括推理能力。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在学生按照数方格的方法算出面积的基础上,然后提问,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总之,数学教材处处体现逻辑性,教师千万不能基于教材的表面,只讲数学知识,只有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视过程,培养逻辑思维重视思维过程从内容方面讲,要求教师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算理讲解。如讲小数加减法,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而且要讲清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算理,让学生知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二是注重推导过程。如讲圆柱的体积时,教师不仅使学生掌握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要讲清怎样切拼推导公式的过程,事实上讲清推导过程,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公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三是注重数量关系分析。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解题思路,所以应用题教学要注重数量关系分析,客观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是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训练和运用的过程。重视思维过程从训练方面讲,要教师让学生除了练法则、公式的应用外,还要让学生练思维的方法和过程。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我就结合实例:哥哥有9本课外书,弟弟有5本课外书。哥哥比弟弟多几本课外书?训练学生如下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先想: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哥哥与弟弟比,哥哥多弟弟少);再想:多的是由哪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跟弟弟同样多的5本,另一部分是比弟弟多的)最后说要求问题怎么办?(要求哥哥比弟弟多几本课外书?只要从哥哥的课外书本数里去掉同样多的5本课外书,剩下的就是哥哥比弟弟多的本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出:先想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然后从这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就能算出比另个数多的。这样训练不但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而且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鼓励质疑,培养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肯质疑问难,这是学生勤于思考问题的一个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重要体现,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的发展。教师只有鼓励才能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须知学生不敢质疑问难将严重影响班级学习气氛和学生智力发展。怎样才能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呢?积老师们的经验,首先教师不能扼杀学生中出现的质疑问难的好苗头。学生敢于提问或发表意见是一个极好的苗头,即使是错误的意见或者问倒老师的问题,教师都应予以重视和欢迎,然后加以适当的引导,千万不要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学生中出现的质疑问难的好苗头。其次,教师要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我在教学和倍应用题“学校有足球和排球共30个,足球的个数是排球的4倍,足球和排球各有多少个?”(列方程解答)。大部分学生都是把排球的个数设为x进行解答,我进行讲解时,也是把排球的个数设为x。临下课前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这道题把足球的个数设为x,行吗?”学生的这种质疑,我表示极度的赞赏,对着全班同学说:“老师先要感谢这位小朋友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大家要向他学习,上课肯动脑,敢提问,大家说,这道题把足球的个数设为x,行吗?大家课后要好好研究一下,我们下一堂课再进行讲解。”总之,只要我们老师多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就一定能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灵活性。 四、理性思考,培养逻辑思维数学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条理性,因此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思考的前提。试想,一个概念不清、法则不知、公式不懂的学生是难以进行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即使是解答一道简单的式子题,如果不掌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