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中医中药治疗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胃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摘要】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本病病机错综复杂,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错杂,脏腑受累,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中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301- 01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首先发生胃窦胃炎,然后逐渐向胃近端扩展为全胃炎[1]。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根据其主要症候当属祖国医学“胃痛”“嘈杂”“吐酸”等范畴。其病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也包括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十二指肠液返流、胃黏膜损伤因子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认为与饮食不节、嗜食辛辣、长期饮酒、生冷过度而损伤脾胃或情志因素反复刺激、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或郁久化火耗气伤阴。其病位在胃,涉及肝脾,根据其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7种症型:

1 寒邪客胃型: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治宜散寒止痛,方以良附丸加味,常用药物高良姜、香附、枳实、神曲、鸡内金等。

2 脾胃虚弱型:胃脘部胀满隐痛,得温则减,纳入无味,泛吐酸

水,嗳气,喜温喜按,气短神疲,面色萎黄,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稠,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胃,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合共芪建中汤加减。常用药物党参、黄芪、木香、砂仁、白术、半夏、陈皮等。

3 肝胃不和型:胃脘部胀满疼痛,食后尤甚,痛连两胁,痛无定处,嗳气频作,每遇情志不遂而加重,泛酸、嘈杂,口干,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治疗以疏肝和胃,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芍药、苏叶、枳壳、甘草等。

4 肝胃郁热型:症见胃脘部灼热疼痛,嗳气,口干、口苦,泛酸、嘈杂,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治宜疏肝清热,和胃止痛。方以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常用药物柴胡、黄芩、佛手、青皮、陈皮等。

5 肝胃湿热型:胃脘灼痛,口臭、口渴不多饮,口苦心烦、泛酸、嘈杂,大便稍溏,小便黄,舌质红,舌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疏肝和胃,清热化湿。主以甘露消毒丹、三仁汤、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常用药物藿香、砂仁、蒲公英、茵陈、木香、黄连等。

6 肝郁脾虚型:胃痛不甚,惟饮食稍一不慎胃痛加重,无嗳气,微作逆,口干不甚,大便稍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治宜疏肝健脾和胃,方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当归、炙甘草、白术、扁豆等。

7 胃阴亏虚型:胃痛隐隐,口燥咽干,渴而少饮,大便干,舌质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柔肝,通络止痛。方用

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物沙参、麦冬、百合、白芍、丹参、玉竹等。

根据胃镜描述可随症加减:胃镜见黏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可加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化湿;若见散在点片状糜烂,黏膜易脆,可加乌贼骨、大贝母、白芨护膜生肌;若见膜变薄,色泽变淡,可透见血管纹,考虑萎缩性胃炎,可加舌蛇草、半枝莲、仙鹤草清热解毒;若见胃黏膜有新鲜或陈旧性出血斑点,可加白芨、茜草、仙鹤草以止血生肌;胃内有胆汁潴积及附着,可加黄连、竹茹、代赭石清泄胆火,降逆止呕,促进胆汁下行。

讨论:胃在中焦,主受纳、濡熟水谷,体阴而用阳,喜润而恶燥,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阳明燥土,得应则安”。对慢性久病胃病患者,胃阴亏虚是根本,使用甘凉滋润,滋养胃阴,使胃阴得养,虚热得清,胃之通降正常。胃喜温煦,体阳为濡熟之根本,十胃九寒,寒邪是脾胃病中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采用甘辛温补,建中通阳亦是慢性胃炎的一大治法。肝属木,为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在五脏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疏泄功能不仅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且还与胆汁分泌有关,与脾相表里,在五行中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只有肝的疏泄调畅,才能保证脾胃受纳,腐熟和运化功能的正常。综上所述,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可靠,中医辩证治疗可保护和修复胃黏膜,使胃病逐渐趋于稳定,减少复发,增强胃抵御饮食不慎和寒冷等促发诱因的能力,彻底消除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2-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