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

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处理刑事案件的全部活动。

刑事诉讼法:国家公安机关(包含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司法独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司法权相对于其他公权力是独立的,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权力和组织的干预;二是指法官审理案件时,只依照法律和良心,独立对案件作出判断,不受外界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预。

司法公正:国家司法机关进行司法活动,应当充分体现公平合理性,维护社会正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现行法所设定的内容和价值。

刑事诉讼模式: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控诉,辩护和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

弹劾式诉讼:也叫控告式诉讼,是指个人享有控告犯罪的绝对权利,国家审判机关不主动追究犯罪,而是以居中仲裁者的身份处理案件。

纠问式诉讼:也叫审问式诉讼,是指审判机关针对犯罪案件,根据其职权主动进行追究和审判。

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行使一定诉讼职能,为某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诉讼行为,并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独任庭:是由审判员一人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

合议庭:是指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的由审判员数人或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数人组成的审判组织。

审判委员会:是指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的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

陪审制度:由在公民中选举产生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理第一审案件的一种审判制度。

诉讼参与人: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除司法人员以外的享有一定诉讼权利,负有一定的诉讼义务的人。包括当事人,法代人,诉代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被害人:是指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自诉人:就是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案件的当事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以自己名义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起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被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人。

诉讼代理人:是指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而参加诉讼的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参加诉讼活动,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辩护权,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

证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的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司法机关作证的人。

鉴定人:是指受到司法机关的聘请或者指定后,凭借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事实的某个专门性问题作出书面鉴定意见的诉讼参与人。

翻译人员:是指受司法机关聘请或指定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进行语言文字翻译活动的人员。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进行刑事诉讼,处理刑事案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国家专门机关进行刑事诉讼要把尊重和保障所有公民的人权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之一,防止因刑事诉讼而使公民的人权受到侵犯;充分尊重并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内的诉讼参与人的公民权利与诉讼权利,除非按照法律规定必须予以限制或剥夺;切实做到“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控审分离原则:一是控诉职能和审判职能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承担;二是“不告不理”。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刑事诉讼中任何被怀疑犯罪或者受到刑事指控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有罪之前,在法律上应推定或假定其无罪,或者说不得被认定为有罪的人。

控辩平等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代表国家追诉犯罪的检察机关与作为个人应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地位平等,权利对等,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抗求证活动。

适度原则:是指刑事诉讼中采取的诉讼手段,特别是限制或剥夺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强制措施,在种类,轻重,力度上,必须与所追究的行为相适应,不能过度。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是指对于被追究者的同一行为,一旦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确定判决,不论是有罪还是无罪的判决,不得再次启动刑事诉讼程序。

管辖:刑事诉讼中的管辖,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在受理刑事案件方面职权范围上的分工。

立案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

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而向法院提出不服管辖的意见。

回避:是指法律规定的与案件当事人或者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及其他人员,为了避免可能发生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情况发生,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的一项诉讼制度。

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辩护人针对控诉方的指控,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事实和理由,以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刑罚,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

指定辩护:是指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负有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其辩护人,协助被告人进行辩护。

刑事代理制度: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活动,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痕迹。

书证:是指用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案件事实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被害人陈述: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况所做的描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所做的陈述。

鉴定意见: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在对于诉讼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和判断后,提出的结论性意见。

勘验、检查笔录:是指侦查人员对于同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检查所作的书面记录。

侦查实验:是指侦查人员为了验证在某种条件下某一事件或现象是否发生,发生过程及其后果如何,在于案件相同的条件下实验性的重演该事件的专门活动。侦查实验笔录:对在案件相同的条件下实验性的重演该案件的专门活动以及结果作出的实况记录。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以及其他设备所储存的声音、影像信息,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种证据。

电子数据:是指与案件事实有关的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电子签名,访问记录等电子形式的证据。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依照法定程序,运用证据查明和确定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

证明责任: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应当承担的收集证据,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法律责任。

举证责任:是指控辩双方在向法院提出自己的诉讼主张的同时,应担承担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使法官确信其举出的证据事实,能够证明其诉讼主张的确实性。

非法证据:是指运用非法手段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所手机获取的的证据。(不包括证据内容非法的证据)

证据的排除:是指由司法机关对那些不具有可采性或者证据能力的证据排除与法庭之外,不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包括对传闻证据、非法证据的排除等。强制措施:是指公检法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依法对其适用的暂时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

拘传:是指公检法对于为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取保候审:是指法检公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叫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监视居住:是指法检公对于符合逮捕条件但因特定原因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责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处或指定居所,并对其活动加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犯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

逮捕:是指公检法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采取的在一段时间内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强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