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1
金银花不同花期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摘要采用芦丁比色法对宁夏引种金银花不同花期(金花、银花、白蕾、绿蕾)中的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银花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 3.433%,而绿蕾中含量最低,为2.539%,金花中含量为2.988%,白蕾中含量为2.621%。
关键词金银花;花期;总黄酮;含量;测定金银花(Honeysuckle)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植物忍冬的花蕾及初开的花,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等[1]。
金银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目前已在我国医药、工业、农业、畜牧生产和园林绿化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2-4]。
金银花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
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大叶性肺炎等有特效。
金银花也是外科药,其对痈疽疗疮、梅毒、丹毒及杆菌性痢疾疗效良好。
用金银花泡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同时还有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5]。
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种类丰富,如忍冬苷、忍冬黄素、木犀草素及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异绿原酸、绿原酸等。
有学者从金银花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3-0-α-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β-D-半乳糖苷、槲皮素-7-0-β-D-葡萄糖苷和金丝桃苷,从金银花氯仿萃取物中又分得5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6]。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冠脉、脑血管流量增加,抗心律、软化血管和降血糖、血脂等作用;同时它还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清除人体中超氧离子自由基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的生理活性作用[2]。
此外,其还具有抗溃疡、解痉、抗炎及降脂等系列的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黄酮类是金银花抑菌有效成分之一,可以作为综合分析该类药材的质量的指标[7]。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仪器及试剂7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索氏提取器,自动控温水浴箱,电子分析天平SL-202型,铁架台,烧杯,量筒,移液管,容量瓶,吸耳球,圆底烧瓶,漏斗,玻璃棒,试纸;乙醇,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
柿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目的:建立柿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考察其内在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柿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检测波长为510nm。
结果:芦丁检测浓度在0.020~0.100mg/ml 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0.99%,n =5)。
柿叶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5.63%。
结论:此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可以作为柿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黄酮的质量。
标签:柿叶;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in Diospyros Leaves/LUO Yu-lan∥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College, Guilin 541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 otal flavonoids in leaves of diospyros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itsinternal quality. Methods:Using NaNO2-Al(NO3)3-NaOH spectrophotometryt o determine the total flavones content in leaves of diospyros with a detection w avelength at 510nm. Results: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absorbability occurr edwhe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rutin was 0.020~0.100mg/ml(r=0.9999) and it s averagerecovery was 99.99% (RSD=0.99%, n=5). In leaves of diospyros the a verag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5.63%. Conclusion:This technique is a co nvenient and simple method with high accuracy. 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de 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in leaves of diospyros and for the controlli ng the quality of its.Key words:leaves of diospyros; total flavonoids; UV-spe ctrophotometry柿叶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的干燥叶,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酮、胆碱、有机酸、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及铁、锌、钙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主要用于咳喘、肺气肿、各种内出血、高血压等病症[1]。
山楂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吕培银)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山楂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药效。
黄酮化合物的母核由C6-C3-C6即A-C-B三个环组成,A环和B环具有芳香化合物的性质,C环具有黄酮化合物的独特性质。
母核中某些位置如C3和C5上含有羟基或具有邻二酚羟基时能与铝、铅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光谱上产生明显变化。
黄酮与金属离子的这种作用不仅可以用于鉴别这类成分中羟基的位置,还可以作为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
本实验利用碱性条件下,在亚硝酸盐存在时,硝酸铝与黄酮进行络合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且在500 nm左右有最大吸收,可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因此,本实验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山楂中的总黄酮,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三、实验用品1、仪器:索氏提取器、平底烧瓶、电热套、量筒、试管、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比色皿、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药品:山楂粉末、无水乙醇、芦丁标准品、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内容1、山楂总黄酮的提取精密称取山楂粉末6 g,滤纸包好后置于250 mL索氏提取器中,加60%乙醇150 mL,连续回流提取1-1.5h, 冷却,将提取液转移至250 mL的容量瓶中,将圆底烧瓶润洗3次,60%乙醇定容至刻度线,摇匀,过滤。
取1 mL滤液稀释至10mL,摇匀,即为样品待测溶液。
2、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芦丁20 mg,加入60 mL无水乙醇超声使其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即得0.2 mg/mL的芦丁标准液。
3、芦丁标准曲线的制定分别精密吸取芦丁标准液5mL、6mL、7mL、8mL、9mL至10mL容量瓶中,60%乙醇定容后得到浓度为0.10 mg/mL、0.12 mg/mL、0.14 mg/mL、0.16mg/mL 和0.18mg/mL的芦丁系列浓度梯度溶液。
1 总黄酮的测定(来源于《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1.1 试剂
1.1.1 聚酰胺粉
1.1.2 芦丁标准溶液:称取5.0mg芦丁,加甲醉溶解并定容至100mL,即得
50μg/mL。
1.1.3 乙醇:分析纯。
1.1.4 甲醇:分析纯。
1.2 分析步驟
1.2.1 试样处理:称取一定量的试祥,加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后,超声提取20min,放置.吸取上清液1.0 mL,于蒸发皿中,加lg聚酰胺粉吸附,于水浴上挥去乙醇,然后转入层析柱。
先用20 mL苯洗,苯液弃去,然后用甲醇洗脱黄酮,定容至25mL。
此液于波长360nm测定吸收值。
同时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标准曲线,求回归方程,计算试样中总黄酮含量。
1.2.2 芦丁标准曲线:吸取芦丁标准溶液:0、1.0、2.0、3.0、4.0、5.0mL于10mL 比色管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于波长360nm比色。
求回归方程,计算试样中总黄酮含量。
1.3计算和结果表示:
A × V2 × 100
X = -------------------------
V1 × M ×1000
式中:
X---试样中总黄酮的含量,mg/100g;
A---由标准曲线算得被测液中总黄酮量,μg;
M---试样质量,g;
V1---测定用试样体枳,mL;
V2---试样定容总体枳,mL。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山楂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1仪器与药品台式超声波清洗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SHZ-D循环水式真空泵;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抽滤瓶等。
芦丁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定检定所);95%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等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山楂。
2 实验部分2.1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芦丁对照品0.005g,置于小烧杯中,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溶解并定量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即得浓度为0.200mg/mL的芦丁标准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山楂5.0g,置于100ml带塞锥形瓶中,按实验设计条件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减压抽滤,取其滤液。
将滤液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相同浓度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
2.2 山楂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2.2.1 测定波长的选择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1.5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体积分数70%乙醇至5ml。
加5%亚硝酸钠溶液0.30ml,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10%硝酸铝溶液0.30ml,摇匀,放置6min;加入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4.00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
以不加芦丁对照品溶液作为空白。
选择于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00nm-6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
2.2.2 线性实验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各加入体积分数70%乙醇至10ml。
加5%亚硝酸钠溶液1.00mL,摇匀,放置6min;加10%硝酸铝溶液1.00mL,摇匀,放置6min;加4%氢氧化钠溶液10.00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
以不加芦丁对照品溶液为空白,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芦丁浓度(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总黄酮含量是衡量植物中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植物药材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对于保证植物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需要准备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标准溶液。
通常可以选择相对纯净的总黄酮标准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解度、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仪器设备的可用性、实验操作的便捷性等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确保在该范围内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2. 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以确定总黄酮含量与测定数值之间的关系。
3.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通过计算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评估标准曲线的拟合度,以确保标准曲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标准曲线的验证,建立标准曲线后,需要进行验证实验,验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标准曲线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总之,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是保证植物药材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在建立标准曲线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测定方法,注意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斜率和截距、相关系数等参数,以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准确可靠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对于推动植物药材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植物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摘要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芹菜体内总黄酮含量,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
以芦丁为标准品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
得出标准曲线,然后计算样品的黄酮量。
下面会就本实验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详尽想分析。
材料与方法材料新鲜芹菜叶方法试剂的配制标准品芦丁;甲醇;石油醚;磷酸;95%乙醇;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去离子水步骤1 总黄酮提取称取新鲜芹菜叶子10.0g,研磨后于回流装置中用70ml 95%乙醇回流2h,过滤,然后用石油醚做溶剂萃取1~2次去脂溶物。
溶剂用量为提取液的1/2,除脂后浓缩并定容至50ml。
2 芹菜黄酮含量的测定吸取10ml置25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2.5ml,再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加10%硝酸铝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再加1mol/L NaOH溶液10ml,摇匀,加30%乙醇至刻度,放置10min,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同时,取上述稀释液10ml,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得出标准曲线3 标准溶液配制精确称取与120℃真空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精确量取2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既得每1ml 含芦丁0.1mg的标准溶液。
4标准曲线制作精确量取标准溶液0。
0,2.5,5.0,7.5,10.0,12.5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补足至12.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75ml摇匀,放置5min,精确加入10%硝酸铝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再精确加入1mol/L氢氧化钠液10ml,用30%乙醇稀释至刻度,以第一管为空白,与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溶液。
结果标准:A1=0.000;A2=0.121;A3=0.266;A4=0.394;A5=0.530;A6=0.673样品:A(1)=0.000;A(2)=0.036由标准曲线图可得样品中黄酮的含量为0.042分析1 在实验之前,必须要仔细检查实验仪器的密封性,如萃取瓶,回流装置的密封性。
桑叶含量测定方法桑叶可是个好东西呢,那咱来聊聊它的含量测定方法吧。
一、总黄酮的测定。
对于桑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呀,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比色法。
就像是给桑叶里的黄酮类物质找个颜色伙伴来“标记”它们的量。
先把桑叶样品处理好,提取出里面可能含有的黄酮成分。
然后加入特定的显色试剂,这个试剂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让黄酮类物质显示出特定的颜色。
之后呢,通过分光光度计这个厉害的小仪器,它能检测出这个颜色的深浅程度,颜色越深呀,往往就代表黄酮的含量越高呢。
再根据事先做好的标准曲线,就能算出桑叶里总黄酮到底有多少啦。
二、生物碱的测定。
说到桑叶里生物碱的测定,那也有不少办法。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就很靠谱。
这就像是给生物碱们安排一场赛跑比赛。
先把桑叶样品精心处理,把生物碱从桑叶这个大家庭里分离出来。
然后把它们注射到高效液相色谱仪里,不同的生物碱就像不同速度的小选手,在仪器里的柱子里跑起来,最后在不同的时间到达终点(被检测到)。
根据它们到达的时间和峰面积大小,就能准确地知道每种生物碱的含量啦。
就像我们看比赛,根据选手到达的先后顺序和成绩来判断他们的表现一样有趣呢。
三、多糖的测定。
桑叶中的多糖含量测定也很重要哦。
通常可以用苯酚 - 硫酸法。
这个方法有点像一场甜蜜的化学反应。
先把桑叶里的多糖提取出来,然后加入苯酚和硫酸。
这时候就会发生奇妙的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再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这个颜色变化对应的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就能算出桑叶里多糖的含量啦。
就好像是在做一个神奇的小实验,看着颜色的变化就能知道多糖有多少,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含量测定方法呀,就像是给桑叶做一个详细的“体检”,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桑叶里到底都藏着哪些宝贝,它们的量又有多少。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利用桑叶的价值啦,不管是在医药方面,还是在养生保健方面呢。
实验五一、目的要求1、掌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总黄酮含量。
2、掌握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大山楂丸由山楂、神曲和麦芽组成,主要功能为开胃消食,其中山楂主要成分为有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邻二酚羟基,或 3,5 位羟基结构,可与铝盐、铅盐、镁盐等金属盐类试剂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可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本实验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亚硝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 Al3+产生高灵敏度的橙红色配合物(λmax=510nm),从而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药1、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索氏提取器。
2、乙醇( A.R)、 5%亚硝酸钠溶液、 10%硝酸铝溶液、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3、槲皮素( xx 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4、大山楂丸(市售品)。
四、操作步骤1、标准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 20mg,置 100ml 容量瓶中,加 95%乙醇 50ml 使溶解,然后加 50%乙醇稀释至刻度,即得 0.2mg/ml 的对照品溶液。
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于 10ml 容量瓶中,各加50%乙醇溶液使成 5ml,精密加入 5%亚硝酸钠溶液 0.3ml,摇匀,放置 6 分钟,加入 10%硝酸铝溶液 0.3ml,摇匀,再放置 6 分钟,加入 1%氢氧化钠溶液 4ml,分别用 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5 分钟。
以第一瓶作空白,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510nm 处测其吸收度,作 A-C标准曲线(或计算其回归方程)。
3、样品液的制备:精密称取 120℃干燥 2 小时的大山楂丸 6.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 95%乙醇125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将提取液移至 250ml 容量瓶中,补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4、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提取液 1ml,按上述标准曲线制备方法进行测定,并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芦丁测定总黄酮的原理
芦丁测定总黄酮的原理是基于芦丁与铝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总黄酮中的芦丁与铝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络合物的形成使其产生特征性的吸收峰。
通过对样品中络合物吸收峰的测定,可以间接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提取,常用的提取溶剂为70%乙醇。
2. 提取溶液经适当稀释后,将其与一定浓度的铝试剂(如铝氯化物溶液)混合,使芦丁和铝离子发生络合反应。
3. 将生成的络合物经离心分离,废弃上清液。
4. 将沉淀物重新溶解,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收峰的强度。
5. 使用空白对照组进行校正,确定络合物吸收峰的强度与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之间的关系。
总之,芦丁测定总黄酮的原理是利用芦丁与铝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络合物,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吸收峰强度来间接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学考察要点一、本文概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生物化学和药物分析中,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类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也称为黄酮或黄碱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准确、快速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总黄酮含量中的应用,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
我们将详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影响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
我们还将讨论该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spectrophotometry)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内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即溶液对光的吸收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与光通过溶液的路径长度也成正比。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当一束单色光通过被测溶液时,部分光能会被溶液中的吸光物质吸收,导致光强减弱。
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光程长度(l)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 = εl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它表示单位浓度、单位光程长度下的吸光度。
对于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内有特定的吸收峰,通过测量这些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并结合标准品的工作曲线,可以实现对总黄酮含量的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还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因此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只能测定那些具有吸光特性的物质,且受到溶液的颜色、浊度以及其它共存物质的影响。
保健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目的建立测定保健酒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并对6个样品进行测定。
方法将样品进行处理后,用NaNO2、Al(NO3)3、NaOH显色,再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05 nm)测出吸光度,以芦丁为标准品绘制的标准曲线求出总黄酮含量。
结果方法学考察中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良好,该方法在15~40 min内稳定,线性范围0~1.01 mg。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稳定,适合本身有颜色的保健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标签:保健酒;黄酮;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的3-OH、5-OH或邻二酚羟基时可与Al3+、Zr4+、Pb2+等形成配合物显色,此性质可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
本文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采用此法测定保健酒中总黄酮的含量。
1 仪器与试剂1.1仪器U-3010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日立);比色皿(1 cm)。
1.2 试剂芦丁标准品(100080-20070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NaNO2(分析纯,天津科盟化工);Al(NO3)3(分析纯,天津科斯夫化工);NaOH(分析纯,天津广成);甲醇(分析纯,山东禹王),保健酒样品(张裕集团提供)。
1.3 试剂配制1.3.1 5% NaNO2的配制精密称取NaNO2 2.5 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50 mL,临用现配。
1.3.2 10% Al(NO3)3的配制精密称取Al(NO3)3 5 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50 mL,临用现配。
1.3.3 4% NaOH的配制精密称取NaOH 4 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1.3.4 75%甲醇配制将蒸馏水与甲醇按1∶3的比例混合,即得。
2 方法与结果2.1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0.1 mg,用75%的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 mL。
精密吸取0、1、2、3、4、5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各加入甲醇至5 mL,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0.5 mL,摇匀,放置6 min,加入10%硝酸铝0.5 mL,摇匀,放置6 min,加入4%氢氧化钠4 mL,再加甲醇至10 mL,放置20 min,置比色皿中于400~600 nm之间测定吸收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05 nm,在505 nm处测定吸光度,作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 = 0.896 5x - 0.002 4,r =0.999 9。
苦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苦荞又称鞑靼荞麦(Tartary buckwheat),为双子叶蓼科荞麦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北方种植广泛,资源丰富。
苦荞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许多化学成分。
药理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苦荞具有较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是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民间亦以食用苦荞防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
目前,荞麦黄酮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
本实验采用芦丁法直接测定黄酮含量,并与另外两种显色后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期望为苦荞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1、材料、试剂与仪器1.1 材料与试剂材料:苦荞样品分别取自会泽火红、云南大山包、罗平牛街。
芦丁对照品(批号:09072231,上海同田生物技术XX 公司),试剂均为分析纯。
1.2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TU1810),超声提取器(上海仪器制造厂,SK3200H),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CP-224S)。
2、方法与结果2.1 对照品和样品溶液制备2.1.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9.5mg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38mg/mL。
2.1.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分别取苦荞粉末(过60 目筛)约100mg 精密称定,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60%乙醇2mL在常温下超声(59KHz)提取20min,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2.2 总黄酮含量测定2.2.1 标准曲线的制定2.2.1 芦丁法精密移取2.1.1 项下的对照品溶液0.5 、0.8 、1.0、1.2、1.5ml于25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溶液稀释并定容至刻度后,在360mn波长处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为:Y= 0.028X + 0.0172(r = 0.9998)。
2.2.1.2 氯化铝法精密移取2.1.1 项下的对照品溶液0.6 、0.7、0.8、0.9、1.0mL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60%乙醇溶液5mL 5%氯化铝溶液3mL, 100mg/mL乙酸钠溶液5mL,再用60% 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后,放置40min,在420mn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为:Y= 0.0365X + 0.0278(r=0.9994)。
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2) 山楂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其中,总黄酮是山楂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对于其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测定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与试剂准备:1. 超声波萃取仪2.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3. 山楂叶样品4. 乙醇(优级纯)5. 甲醇(色谱纯)6. 乙酸乙酯(色谱纯)7. 乙酸乙酯-甲醇(10:90,体积比)8. 乙酸乙酯-甲醇(30:70,体积比)9. 乙酸乙酯-甲醇(50:50,体积比)10. 水实验步骤:1. 将山楂叶样品晒干,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取一定量的山楂叶粉末,放入超声波萃取仪中,加入适量的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
3. 将提取液过滤,取上清液,用甲醇稀释至一定体积。
4. 准备好浓度梯度的乙酸乙酯-甲醇溶液(10:90、30:70、50:50)。
5. 在HPLC中设置好流速、柱温等参数,使用梯度洗脱法进行测定。
6. 取一定量的提取液,经过色谱柱进行分离,使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吸光度。
7. 根据峰面积与标准曲线的对照,计算出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室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手套、眼镜等防护设备。
2.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操作环境干净,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3.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测定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正确操作,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准确测定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山楂叶样品的质量、提取液的浓度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1、对照法1)①对照品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20.8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②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样品0.50g,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重量,即得。
③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70%乙醇1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70%乙醇置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
各取10ml 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
在510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2)①样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确称取80℃恒温干燥的样品用50%甲醇回流提取,料液比1:15,提取两次,每次30min,将两次提取液合并浓缩至一定体积,用30%甲醇定容至50ml 容量瓶中。
从其中取出12ml溶液放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再从100ml 容量瓶中取出1.5ml溶液,放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为待测样品液Ⅰa和Ⅱa。
②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分别作样品液Ⅰa、Ⅱa及芦丁标准品的吸收曲线,均在350 nm 处有一强吸收,因此选择350 nm为测定波长。
③标准曲线的制定: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3mg,用少量30%乙醇溶解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分别精密量取2ml、3ml、4ml、5ml、6ml芦丁溶液置于100ml 容量瓶中,于35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值,以芦丁空白为参比,以芦丁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提示在4.12~12.36mg/103ml浓度之间,吸光度值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④含量测定结果:分别吸取2.2.1中Ⅰa和Ⅱa待测样品液各适量于石英比色池中,按标准芦丁一吸光度测定法,以样液空白参比,于3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值,计算各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
总黄酮成分提取
取苦菜和蒲公英地上部分,洗净烘干,粉碎成粉,过0.6 mm筛,置于棕色瓶内储藏备用。
分别称取苦菜和蒲公英粉1.000 g于三角瓶中溶解,共9份,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功率120 W,温度为50℃)提取,过滤定容至100 mL。
为快速提取苦菜和蒲公英中的总黄酮成分,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佳条件。
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3个水平进行试验(见表1) 。
表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 of orthogonal test
处理Treatment
因素Factors
A 乙醇浓度/%
Ethanol
concentration
B 料液比/g·mL-1
Solid-liquid ratio
C 提取时间/h
Extraction time
1 50 1:10 0.5
2 60 1:20 1
总黄酮含量测定
(1)芦丁标准溶液的制备:将芦丁标准品于120℃下干燥30min,称取干燥后样品20 mg,用30%乙醇溶解,定容到100 mL,配制成浓度为0.2 mg·mL-1的芦丁标准溶液。
(2)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吸取0.0,1.0,2.0,3.0,4.0,5.0,6.0 mL芦丁标准溶液,置于50 mL比色管中,加入2.0 mL 5%的NaNO2溶液,混匀后放置5 min,再加入2.0 mL 10%的Al(NO3)3溶液,摇匀后放置5 min,加入10 mL 4%的NaOH溶液,最后用30%乙醇定容至50 mL,摇匀后放置10 min,在510 nm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样品吸光值。
以吸光度A值为纵坐标( Y),以标准样品浓度为横坐标( X) ,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0. 017X-0.0124,相关系数R2 = 0.994。
即在0~0.02 mg ·mL-1范围内,芦丁标准样品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
1、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吸取黄酮提取液1.0 mL于50 mL比色管中,按照芦丁标准溶液吸光度的方法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值代入回归方程求得总黄酮得率。
总黄酮得率(%) = m/M×100;式中: m 为经换算后提取液中总黄酮质量( g) ;M 为样品质量( g)。
2、抗氧化活性测定
DPPH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标准品0.1471 g,用95%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得质量浓度为147.1 mg·mL-1的DPPH溶液,冷藏备用。
分别取适量苦菜和蒲公英样品于试管内,加入0.50 mLDPPH溶液,定容至25 mL,室温反应30 min,在517 nm波长处测定混合溶液的苦菜吸光度A1和蒲公英吸光度A2。
同时取0.50 mLDPPH溶液,定容至25 mL,室温反应30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17 nm波长处测定混合溶液的吸光度A0,重复3次,取平均值。
苦菜DPPH自由基清除率/%=(A0-A1)/A0× 100,蒲公英DPPH自由基清除率/%=(A0-A2)/A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