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胺
- 格式:docx
- 大小:30.94 KB
- 文档页数:14
胺的化学反应胺的氧化与cope消除反应
胺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和Cope消除反应。
1、胺的氧化反应:
脂肪胺可以被多种氧化剂氧化,生成醇、酮、羧酸或酰胺等。
例如,当使用银氨溶液时,一级胺被氧化为醛,二级胺被氧化为酮,三级胺通常不被氧化。
使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时,胺被氧化为相应的硝基化合物。
芳香胺与脂肪胺相似,也可以被氧化,但通常需要在较强烈的条件下进行。
苄胺和苯乙胺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中加热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和苯甲酸。
2、Cope消除反应:
Cope消除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消除反应,主要发生在季铵盐或叔胺氧化物中。
在加热条件下,它们失去一分子胺(NH₃或RNH₂)并生成烯烃。
这种反应在合成化学中很有用,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制备烯烃的方法。
Cope消除反应通常通过加热叔胺氧化物或季铵盐来触发。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氮原子上的氢原子与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一起被消除,形成烯烃。
反应机理涉及到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体的形成,该中
间体随后分解为烯烃和胺。
总结来说,胺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Cope消除反应。
这些反应在合成化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制备各种有用的化合物。
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脂肪酸钠、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讨论。
下面分别从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脂肪酸钠(生产皂类用的皂基)、脂肪酸酯以及甘油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脂肪酸脂肪酸是最初级和产量最大的油脂化学品。
各种脂肪酸中又以硬脂酸的产量最大,硬脂酸为商品通用名称,普通硬脂酸大概含60%十六酸和40%十八酸,且饱和度很高(碘值低于0.5),一些特殊规格型号的硬脂酸不饱和度以及十六十八酸的比例各有不同。
以下为国内各主要脂肪酸厂商生产情况厂商名称水解装置万吨/年主要产品备注上海嘉里油化德国鲁奇Lurgi 10 硬脂酸、皂基、甘油不能生产高纯度脂肪酸连云港益海油化德国鲁奇Lurgi 10 硬脂酸、脂肪酸、皂基、甘油2005年7月投产张家港泰柯棕化意大利CMB 10 硬脂酸、脂肪酸、皂基、甘油2006年4月投产江苏如皋双马国内自主技术10 硬脂酸、甘油山东博兴华润意大利Gianazza 2国内自主技术 5 硬脂酸、甘油近一半的硬脂酸自用生产脂肪胺杭州油化意大利CMB 3 硬脂酸、甘油近一万吨硬脂酸自用生产盐类四川泸天化/天宇意大利CMB 3 芥酸、硬脂酸、油酸、甘油产品自用产芥酸酰胺、脂肪胺四川西普德国F&H 1.2 芥酸、油酸、甘油山东瑞星国内自主技术 1 硬脂酸、甘油张家港中鼎国内自主技术 1.5 氢化油、硬脂酸、甘油部分原料油氢化后直接出售近年来国内硬脂酸市场增长很快,根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2004年硬脂酸进口约17万吨,2005年3月上海嘉里油化(新加坡郭兄弟集团子公司,以植物油精炼为主业,油化项目是其产业链的延伸)年产10万吨级工厂投产,05年7月连云港益海油化(新加坡丰益控股集团子公司,同样以植物油精炼为主业,为延伸产业链而进入油化领域)年产10万吨规模工厂投产,而2005年硬脂酸进口量仍然超过15万吨。
随着张家港泰柯棕化以及别的脂肪酸工厂投入生产,大量进口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除硬脂酸外的脂肪酸中,高纯度(99%)的八酸、十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在连云港益海油化投产前国内都还不能生产,中国这几种产品每年的表观消费总量大约在三万吨。
油酸酰胺工艺
油酸酰胺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化妆品、医药和工业领域。
油酸酰胺工艺是指制备油酸酰胺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本文将介绍油酸酰胺工艺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油酸酰胺是一种脂肪胺,化学式为C18H35CONH2。
它是油酸与胺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保湿性,在化妆品中常用作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和润肤剂。
此外,油酸酰胺还可以用作医药中的药物载体和缓释剂,以及工业上的润滑剂和抗静电剂。
制备油酸酰胺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油酸与氨反应、油酸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等。
其中,油酸与氨反应是一种常用且简单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油酸和氨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油酸酰胺。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结晶、过滤等步骤,最终得到油酸酰胺的纯品。
油酸酰胺工艺的优点在于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产率高。
此外,油酸酰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在化妆品中,油酸酰胺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感,改善肌肤的保湿效果;在医药领域,油酸酰胺可以增强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延长药效持续时间;在工业上,油酸酰胺可以用作金属加工润滑剂、纺织助剂等。
总的来说,油酸酰胺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优化,油酸酰胺的生产和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油酸酰胺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胺和酰胺》讲义一、胺胺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胺可以看作是氨(NH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
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接的烃基种类和数目不同,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脂肪胺脂肪胺是指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相连的胺。
例如,甲胺(CH₃NH₂)、乙胺(CH₃CH₂NH₂)等。
脂肪胺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
2、芳香胺芳香胺是指氮原子与芳香烃基相连的胺。
比如苯胺(C₆H₅NH₂)。
芳香胺通常具有特殊的气味,且在化学性质上与脂肪胺有所不同。
胺的物理性质也有一定的特点。
低级脂肪胺在常温下是气体,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逐渐变为液体或固体。
胺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低,这是因为胺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较弱。
胺的化学性质丰富多样。
胺具有碱性,这是由于氮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可以接受质子。
其碱性强弱与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有关。
一般来说,脂肪胺的碱性大于芳香胺。
胺还能发生酰化反应。
例如,与酰氯或酸酐反应,生成酰胺。
胺的制备方法也有多种。
氨的烷基化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即将氨与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此外,硝基化合物的还原也是制备胺的重要途径。
二、酰胺酰胺是羧酸中的羟基被氨基(或胺基)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酰胺的结构特点使得其具有独特的性质。
从物理性质来看,除了少数低级酰胺为液体外,多数酰胺为固体。
由于酰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因此其熔点和沸点通常较高。
在化学性质方面,酰胺具有水解性。
在酸或碱的催化下,酰胺可以水解为羧酸和氨(或胺)。
酰胺的制备通常通过羧酸与胺的缩合反应来实现。
在一定条件下,羧酸和胺反应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酰胺。
酰胺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有机合成中,酰胺是重要的中间体,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反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
在生物化学中,许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其结构中就包含酰胺键。
三、胺和酰胺的关系胺和酰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胺可以通过与羧酸或其衍生物反应转化为酰胺。
《环保型脂肪胺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及安全性评价》篇一一、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环保型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脂肪胺环氧固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涂料、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传统的脂肪胺环氧固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开发环保型脂肪胺环氧固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环保型脂肪胺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安全性评价。
二、环保型脂肪胺环氧固化剂的制备1. 原料选择制备环保型脂肪胺环氧固化剂的主要原料包括脂肪胺、环氧树脂等。
其中,脂肪胺的种类和纯度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原料是制备环保型脂肪胺环氧固化剂的关键。
2. 制备工艺(1)预处理:将脂肪胺进行精制处理,去除杂质和水分,以提高其纯度。
(2)反应:将精制后的脂肪胺与环氧树脂进行反应,生成脂肪胺环氧加成物。
(3)后处理:对反应产物进行脱色、过滤等处理,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3. 实验方法及数据实验过程中,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对比不同制备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制备工艺可以成功制备出环保型脂肪胺环氧固化剂,且产物性能稳定、纯度高。
三、安全性评价1. 评价方法(1)化学稳定性评价:通过测定产品的闪点、酸值等指标,评估其化学稳定性。
(2)生物相容性评价: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等手段,评估产品对生物体的影响。
(3)环境影响评价:通过测定产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生态毒性等指标,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实验结果及分析(1)化学稳定性评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环保型脂肪胺环氧固化剂具有较高的闪点和较低的酸值,表明其化学稳定性较好。
(2)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细胞毒性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对生物体无明显的毒性和刺激性。
(3)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该产品的VOC含量较低,生态毒性较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推荐]高级脂肪胺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前景(时间:2008-3-10 15:11:27 共有人次浏览)高级脂肪胺又称脂肪胺,是指碳链长度在C8-C22范围内的一大类有机胺化合物,它与一般胺类一样,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及多胺四大类,而伯、仲、叔胺则取决与氨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数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的人均用量将大大增加。
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产品原料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属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降解性,属绿色功能性表面活性剂,脂肪胺及其衍生物主要用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当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已占世界范围内生产全部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8%~9%,而脂肪胺生产的增长率(平均4%),高于表面活性剂的总的平均增长率(2%~4%)。
目前国内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类人均消费不足美国的1/10,因此脂肪胺市场潜力巨大,对其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按脂肪胺原料来源主要可分酸法脂肪胺和醇法脂肪胺。
目前,工业生产脂肪胺大部分是以天然脂肪酸为原料,也有以脂肪醇及合成脂肪酸为原料生产的,另外美国乙基公司的α-烯烃制备脂肪胺和日本的Daisero公司的α-烯烃制备羟胺是合成脂肪胺的新路线和新技术[1]。
国外生产脂肪胺的主要厂家有:阿克苏诺贝尔、花王、克莱恩、龙沙、宝洁等[2]。
我国生产脂肪胺的厂家主要有四川天宇油脂、山东博兴华润油脂、江苏飞翔化工等,其中飞翔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是亚太地区领先的脂肪胺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基地。
1 脂肪胺的性质、性能脂肪胺是氨的有机衍生物,C8-10短链脂肪胺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长链脂肪胺一般不溶于水,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具有碱性,作为有机碱对皮肤和粘膜具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2 主要合成路线2.1脂肪醇为原料主要由脂肪醇和二甲胺反应生成单烷基二甲基叔胺,脂肪醇和一甲胺反应生成双烷基一甲基叔胺,脂肪醇和氨反应生成三烷基叔胺。
2.2脂肪酸为原料首先脂肪酸和氨反应生成脂肪腈,脂肪腈加氢反应生成脂肪伯胺或仲胺,伯胺或仲胺加氢甲基化生成叔胺,伯胺经腈乙基化后加氢可生成二胺,二胺进一步经腈乙基化、加氢可生成三胺,三胺进一步经腈乙基化、加氢可生成四胺。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季铵盐产品简介及应用
一、产品性质
该产品是一种新型吉米奇(Gemini)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更加突出,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很低的Krafft点,良好的Ca皂分散力、润湿能力、起泡和泡沫稳定性、增溶能力、抗菌能力和洗涤能力等。
是目前世界上开发势头最强劲的表面活性剂系列之一。
二、技术指标
三、产品特点
1、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更易吸附在两相界面,其吸附能力是传统活性剂的10~1000倍,因而在降低表面张力、发泡、稳泡、乳化方面具有特佳的效率和能力;
2、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其cmc仅为传统表面活性
剂的1/10~1/100,这就意味着其刺激性小,并具有超强的增溶效果和成本优势;
3、能与几乎所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而不沉淀,少量加入(1%~10%)即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4、易溶于水和乙醇;
5、化学稳定性好,耐强酸、强碱和盐;
6、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杀菌、消毒、吸附性。
五、产品用途
1、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用于硬表面清洗剂的制备;
2、用作水剂农药的增效剂;
3、代替CTAB用作高效相转移催化剂;
4、用作纤维、塑料等的抗静电剂;
5、用作普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效剂;
6、用作高效阳离子乳化剂;
7、用作高效增溶剂;
8、用作三次采油助剂;
9、用于制备介孔材料的模板剂;
10、用作矿物浮选剂;
11、用于高效杀菌剂。
六、包装及贮运
1.采用塑料桶包装,每桶净重200kg,或按用户要求定制。
2.包装桶上应有下列标志:产品名称、生产厂名、批号、净重、生产日期、产品合格证。
脂肪胺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报告旨在对脂肪胺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市场概况、需求分析、供给分析以及市场趋势展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探讨和总结。
通过对脂肪胺市场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脂肪胺市场的概况及其重要性,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对整个报告进行概括。
在正文部分,将对脂肪胺市场进行概况介绍,包括市场规模、发展历程等方面的分析;同时,对脂肪胺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市场供给的特点、供给状况等方面的分析。
在结论部分,将对市场趋势进行展望,分析市场竞争格局,提出相关建议并展望脂肪胺市场的发展前景。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结构,将全面深入地剖析脂肪胺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
1.3 目的目的部分内容: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脂肪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需求和供给分析,并展望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
通过对脂肪胺市场的综合研究,希望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和决策。
同时,我们也期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为行业内人士提供一个关于脂肪胺市场的全面参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
1.4 总结总结:通过本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脂肪胺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市场概况显示,脂肪胺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市场供给也在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市场趋势展望中,我们可以看到脂肪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且在新兴领域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在竞争格局分析中,我们发现市场竞争激烈,但也存在一定的机会和空间。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企业在市场营销、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好转,脂肪胺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录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6)1. 合成工艺 (8)1.1 由长链α-烯烃合成 (8)1.1.1 烯烃直接氨基化 (8)1.1.2 α-烯烃的羰基-氨基化 (8)1.1.3 还原胺化法 (9)1.1.4 影响因素 (9)1.2 由卤代烷合成 (11)1.3 由脂肪醇合成 (12)1.4 由脂肪酸合成 (13)1.4.1 脂肪腈的合成 (13)1.4.2 脂肪族伯胺的合成 (14)1.4.3 脂肪仲胺的合成 (15)1.4.4 脂肪族叔胺的合成 (15)2. 脂肪胺(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的分析检测 (16)2.1 含量和胺值的测定(滴定法仲裁) (16)2.1.1 方法概述 (16)2.1.2 仪器和试剂 (16)2.1.3 操作步骤 (17)2.1.4 计算 (17)2.2 叔胺含量、平均摩尔质量及主组份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7)2.2.1 方法概述 (17)2.2.2仪器及试剂 (18)2.2.3 操作步骤 (18)2.2.4 计算 (19)3. 脂肪胺的应用 (19)3.1 伯胺的应用 (19)3.1.1 直接应用 (19)3.1.2 制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0)3.1.3 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0)3.1.4 生产两性表面活性剂 (21)3.1.5 作为中间体 (21)3.2 仲胺的应用 (22)3.3 叔胺的应用 (22)3.3.1 直接应用 (22)3.3.2 生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2)3.3.3 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2)3.3.4 生产两性表面活性剂 (23)4.脂肪胺的发展前景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摘要含氮脂肪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重要一类,长链脂肪胺是合成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两性表面活性剂以及某些助剂的主要原料。
用于合成长链脂肪按的原料有:长链α-烯烃,卤代烷,脂肪醇以及天然脂肪酸。
由烯烃合成脂肪胺有两种途径:烯烃的直接胺化和羰基胺化。
2023年脂肪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脂肪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工、农业、制药等行业。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行业竞争、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对脂肪胺行业进行市场分析。
首先,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由于脂肪胺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市场需求量较大。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脂肪胺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其中,以化工、农业、制药为主要应用领域,这些行业对脂肪胺的需求量较大。
特别是农业行业,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农药的需求也在增加,而脂肪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药添加剂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次,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目前脂肪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有国内外多家企业。
在国内,脂肪胺行业的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一线品牌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
一线品牌企业凭借其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渠道优势,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而中小型企业则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来取得竞争优势。
再次,从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脂肪胺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无毒、低毒的脂肪胺产品将受到更多市场关注和需求。
其次,随着农业向精细化、高效化转变,对农药添加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脂肪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药添加剂将会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此外,脂肪胺行业还将受到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将更加自动化和高效化。
总结起来,脂肪胺行业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但同时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未来,脂肪胺行业将呈现出更环保、高效的发展趋势,并将在化工、农业、制药等行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脂肪胺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发布日期:2010-08-15 浏览次数:33摘要:介绍了脂肪胺合成工艺技术路线的发展,包括脂肪酸工艺、油脂一步法工艺、脂肪醇一步法工艺、α-烯烃制备脂摘要:介绍了脂肪胺合成工艺技术路线的发展,包括脂肪酸工艺、油脂一步法工艺、脂肪醇一步法工艺、α-烯烃制备脂肪胺等工艺;和制备脂肪腈、脂肪伯胺、脂肪叔胺的反应器形式,包括传统的间歇搅拌反应釜、间歇环路反应器、连续固定床反应系统;以及制备脂肪胺的催化剂的进展。
对脂肪胺的一些重要应用领域包括织物柔软剂、抗静电剂、杀菌杀藻剂、乳化剂等进行了总结,并对脂肪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脂肪胺;合成;工艺路线;反应方式;催化剂;应用高级脂肪胺又称脂肪胺,是指碳链长度在C8-C22范围内的一大类有机胺化合物,它与一般胺类一样,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及多胺四大类,而伯、仲、叔胺则取决与氨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数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的人均用量将大大增加。
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产品原料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属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降解性。
脂肪胺及其衍生物主要用作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产品原料也可以来源于合成原料。
当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已占世界范围内生产全部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8~9%,而脂肪胺生产的增长率(平均4%)高于表面活性剂的总的平均增长率(2%~4%)。
目前国内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类人均消费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因此脂肪胺市场潜力巨大,对其发展和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
1、脂肪胺的发展高级脂肪胺可以由天然油脂或者由合成原料生产。
主要以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醇为原料生产。
高级脂肪胺及其衍生物工业以油脂来源的的脂肪酸为原料,始于20世纪40年代。
脂肪胺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7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在此期间开发了醇与胺一步法制二甲基烷基胺新工艺。
美国乙基公司的α-烯烃制备脂肪胺和日本的Daisero公司的α-烯烃制备羟胺是合成脂肪胺的新路线和新技术。
近年来,由脂肪酸经腈制高级脂肪胺,在节能、提高催化剂活性、抑制副反应、工艺过程连续化等方面有一定的改进[2]。
1.1 脂肪胺合成工艺路线的发展[3]1.1.1脂肪腈合成的工艺路线脂肪腈是全成脂肪胺的重要原料。
工业上主要从脂肪酸为原料制备,1980年代德国Hoechst公司开发了由油脂直接制备脂肪腈的工艺。
1.1.1.1由脂肪酸制腈脂肪酸在催化剂存在下,300~350℃与氨反应制备脂肪腈。
其反应过程为:1.1.1.2 由油脂制腈油脂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氨反应得到脂肪腈和甘油,德国Hoechst公司于1986年建成了年产4000吨的装置。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本法可直接以未精炼过的油脂为原料,一次反应制得高质量的脂肪腈和高浓度的甘油,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无腐蚀,投资省,能耗低,其效果明显优于脂肪酸制腈法。
1.1.2脂肪伯胺的合成路线1.1.2.1脂肪腈法脂肪腈在雷尼镍或其他催化剂存在下加氢还原,产物主要为伯胺,同时副产少量仲胺和叔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1.2.2脂肪酸直接制取伯胺脂肪酸、氨和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直接制取伯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温度300℃,压力20.0~40.0Mpa,反应温度和压力都较高,生产上较难实现。
1.1.2.3脂肪醇直接制备伯胺脂肪醇和氨在催化剂存在下,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可制得伯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王树清等以高级脂肪醇和氨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一步反应直接合成十八胺。
最佳合成条件:高级脂肪醇与氨气摩尔比1∶1.3,催化剂用量12g,反应时间3~3.5h,十八胺收率达到94.8%。
使用氧化铝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价廉易得,后处理工艺简单,无腐蚀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4]。
1.1.3脂肪仲胺的合成路线1.1.3.1脂肪腈法脂肪腈加氢制取伯胺时会副产一定量的仲胺。
生成仲胺时释放出氨,如及时地将氨从反应器中除去,则可增加仲胺的生成量。
工业上一般采用二步法来合成仲胺。
首先在低温高氢压下由脂肪腈生成伯胺,然后在高温低压下脱氨制备仲胺。
由饱和腈可制取饱和仲胺。
由不饱和腈可制取饱和的或不饱和的仲胺。
1.1.3.2氯代烷法氯代烷和氨在密封的试管中反应,产物主要为仲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1.3.3 高碳醇法高碳醇和氨在Ni-Co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可生成仲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1.3.4 脂肪腈和伯胺制备不对称仲胺脂肪腈在过量伯胺和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可制得不对称性仲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1.4 脂肪叔胺的合成路线1.1.4.1 三烷基叔胺的制备三烷基叔胺的制取方法有以下几种:脂肪腈与仲胺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脂肪腈与脂肪醇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仲胺与脂肪醇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1.4.2 单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的制备此类叔胺是制取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一仲重要原料。
它的制取方法最受关注,以下是部分制备方法的介绍。
1.1.4.2.1 甲醛甲酸法此法又名Leuchart法,它是伯胺在常压下和甲酸、甲醛的一种反应。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早期曾使用这种方法制备单烷基二甲基叔胺,但由于产率低,对设备腐蚀性强,又污染环境。
已被淘汰。
1.1.4.2.2 甲醛催化加氢法甲醛催化加氢制取叔胺的反应式如下:其反应历程为: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添加醋酸或磷酸进行反应,因副反应受到抑制而增加了单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的收率。
这是目前工业上仍在使用的制取叔胺的一种方法。
1.1.4.2.3 脂肪腈与二甲胺的催化加氢脱氨法近年来开发了直接以脂肪腈与二甲胺反应制取叔胺的新工艺。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1.4.2.4 醇氯化法脂肪醇先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代烷和水,反应式如下:然后氯代烷与二甲胺反应制得叔胺,反应式如下:本工艺反应过程使用氯化氢,设备腐蚀严重。
氯化氢发生过程中有三废产生。
与脂肪醇直接胺化法制取叔胺的工艺相比,本工艺流程长,产品质量较低,原材料消耗高,有三废处理问题,生产成本高。
因此已逐步被脂肪醇直接胺化法所取代。
1.1.4.2.5 烷基硫酸酯(钠盐)法脂肪醇先和三氧化硫作用生成脂肪醇硫酸酯:然后烷基硫酸酯与二甲胺作用生成叔胺:或者烷基硫酸酯先中和成烷基硫酸钠,再和二甲胺、氢氧化钠作用:1.1.4.2.6 脂肪醇一步法制备方法此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生产方法,我国于1987年成功开发此技术并得到快速发展。
脂肪醇在催化剂存在下和二甲胺反应直接制得叔胺。
反应式如下:本工艺较其他脂肪醇法制备叔胺有很大的优势,工艺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产品质量好、三废少等。
目前逐步取代了醇氯化法和烷基硫酸酯法。
缺点是对原料脂肪醇及低级胺要求高,产品成本高,且主要只能生产叔胺。
1.1.4.3 双长链烷基甲基甲基叔胺双长链烷基甲基甲基叔胺可由伯胺制取。
其反应过程为:也可由脂肪醇与一甲胺直接胺化合成。
其反应式为:1.1.5 由α-烯烃制备脂肪胺1.1.5.1 制取二甲基烷基胺美国乙基公司开发的由α-烯烃制取二甲基烷基胺实现了工业化。
此法是继伯胺的还原甲基化法和脂肪醇制氯代烷之后,二甲基烷基胺的第三代生产工艺。
此反应是:在过氧化物存在下α-烯烃加溴化氢,得到1-溴化烷,再和二甲胺胍,生成二甲基烷基胺的溴酸盐,再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无机化合物变成胺和溴酸盐。
反应式如下:此路线最大问题是溴化氢回收,乙基公司已成功解决了溴化氢回收利用问题。
用此法生产二甲基烷基胺,与用腈或脂肪醇为原料相比,价格便宜,是二甲基烷基胺市场上强劲的竞争对手。
1.1.5.2由α-烯烃制备羟胺日本的Daisero公司由α-烯烃和过醋酸反应,得到α-烯烃氧化物,再和各种胺化合物反应制成羟胺。
此种路线合成的产品由于在β位上羟基的影响,具有其他胺所没有的特性,将开发更多新的用途方向。
1.1.5.3 用α-烯烃原料的其他合成方法用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羟基化合物作催化剂,使烯烃同氨或低碳的伯、仲胺、一氧化碳和氢或水进行反应。
对于改变羰基合成法的氨基甲基化法,是用有机金属催化剂,对烯烃加氨或低碳胺直接进行氨基化反应。
这些合成方法存在问题是只能得到直链和支链胺的混合物,且催化剂价格昂贵,但作为脂肪胺的合成新方法值得关注。
1.1.6 由脂肪醛还原胺化生产脂肪胺前苏联以醛还原胺化反应为基础的一步工业化生产高级伯胺有了很大的发展,所用的原料醛是异丁醛、异癸醛、C12-15醛等,与氨、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伯胺,此方法较脂肪酸生产的伯胺比具有成本低、投资低的优势。
1.2 脂肪胺的合成设备、催化剂的发展脂肪胺的合成设备、催化剂的发展是随着脂肪胺合成的工艺路线的发展而发展的。
制备脂肪腈、脂肪伯胺、脂肪叔胺的反应方式大都经历了传统的间歇搅拌反应釜、间歇环流反应器、连续固定床反应系统。
1.2.1 脂肪腈的制备1.2.1.1 间歇搅拌反应釜制脂肪腈、脂肪伯胺、脂肪叔胺间歇搅拌反应釜制脂肪腈、脂肪伯胺、脂肪叔胺主要是在脂肪胺发展的早期。
间歇反应器具有制造简单、运行稳定、安装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适宜于间歇式分批操作。
其最大的不足是传质、传热差,反应时间长,得率低[5]。
间歇搅拌反应釜制脂肪腈的催化剂有氧化铝、氧化锌、磷化物、二氯化锌、脂肪酸锌盐或钙盐和金属氧化物。
一般所使用催化剂的状态为粉末状。
间歇搅拌反应由脂肪腈合成伯胺的催化剂为雷尼镍、雷尼钴、钴、负载镍等。
间歇搅拌反应由脂肪醇合成脂肪叔胺的催化剂有铜-铬、铜-镍等复合型催化剂。
1.2.1.2 间歇环流反应器制脂肪腈、脂肪伯胺、脂肪叔胺环流反应器主要设计用于气-固-液三相反应。
主要优点是提高了传热和传质。
设备的心脏是由带混合喷嘴的反应器高压釜、主环路循环泵和主环路换热器构成的环形反应器。
反应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这种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与传统的搅拌釜系统或连续过程有所不同。
间歇环流反应器制脂肪腈的催化剂为氧化铝、氧化锌等的粉末。
间歇环流反应器由脂肪腈合成伯胺的催化剂为雷尼镍、雷尼钴、钴、负载镍等。
间歇环流反应器由醇合成脂肪叔胺的催化剂为铜-铬、铜-镍等复合型催化剂。
1.2.1.3 连续固定床反应系统制脂肪腈、脂肪伯胺、脂肪叔胺固定床反应器是气体在静止状态的固体物料层或催化剂层中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主要由简体、气体分布器和栅板组成。
固定床是指在此反应器中固体物料或催化剂颗料静止地堆放在栅板上形成的一定高度的床层。
优点是催化剂不易磨损,同一生产能力所需的催化剂用量和反应器体积较小,可在高温、高压下操作、节省能源。
缺点是不能使用细颗粒的催化剂,催化剂的再生和更换均不方便。
目前已有在脂肪腈、脂肪伯胺、醇法叔胺的生产中使用的报道。
国内钱霞等人对脂肪醇固定床胺化制备叔胺进行了研究,对正辛醇固定床脱氢胺化制叔胺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