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育种
- 格式:ppt
- 大小:422.00 KB
- 文档页数:11
中国马铃薯,第37卷,第1期,2023··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New Medium-maturing Potato Variety 'Tuyan 5'SUN Yuanhong,JIANG Chengmo,SUN Kaichun,MA Wenqing*,WU Jundi,ZHANG Shiqi,LI Pingping(Jilin Yanminghu Seed Industry Co.,Ltd.,Dunhua,Jilin 133721,China )A bstract:'Tuyan 5',a new table potato variety,was br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sexual hybridization,using 'Yanshu 9'as female and 'Tuyan 2'as male,by Jilin Yanminghu Seed Industry Co.,Ltd.It was approved for registration [registration number:GPD potato (2022)220067]of non-major crop varieties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22.This variety is medium-maturing,with about 85days growth duration.The tuber is ovoid,with yellow skin and light yellow flesh,shallow eyes,excellent shape,large and uniform tubers,and high marketable tuber percentage.The two-year average yield was 4104kg/667m 2,increased by 23.58%compared with the yield of control variety 'Tuyan 4'(3321kg/667m 2)in adaptability trials in 2020-2021,with dry matter content 15.96%,starch content 11.17%,protein content 1.50%,vitamin C content 17.30mg/100g and reducing sugar content 0.52%.'Tuyan 5'is moderately resistant to potato late blight,potato virus X (PVX)and potato virus Y (PVY).It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north one cropping region such as Jilin Province;Harbin and Suihua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and Tieling City,Liaoning Province.Key Words:potato;Tuyan 5;yield;quality;resistance中熟马铃薯新品种‘土岩5号’的选育孙元宏,姜成模,孙开春,马文清*,武军弟,张世祺,李平萍(吉林省雁鸣湖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敦化133721)收稿日期:2022-11-21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202114NC )。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16号选育与推广
晋薯16号马铃薯品种是2007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该品种是由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马铃薯育种课题组1999年用
NL94014作母本,9333-11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得到实生种子。
经多年所内试验及省区试验表现突出选育而成。
通过用NL94014、9333-11两个关键性材料,组合了两个种间的优良性状,晋薯16的选育成功,对于目前我省马铃薯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异,产量高而稳定,适应地区广泛,品质优良,商品薯外观性状好,适于鲜薯食用、出口和淀粉、全粉加工,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进行一系列高产栽培试评比,总结出了晋薯1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有效的促进了该品种的推广进程,实现了晋薯16号产量与经济上的大丰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及繁殖方法。
2. 掌握马铃薯的离体培养技术。
3. 观察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马铃薯块茎、无菌水、无菌滤纸、无菌刀片、移液枪、培养皿、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2. 实验试剂:氯化钠、氯化钙、葡萄糖、琼脂、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等。
三、实验方法1. 马铃薯块茎表面消毒:将马铃薯块茎洗净,用无菌刀片切去表面1-2cm,用无菌水清洗3-5次,再用70%酒精浸泡1分钟,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2. 马铃薯芽尖剥离:用无菌刀片将消毒后的马铃薯块茎切成3cm×3cm的小块,确保芽尖位于小块中央。
3. 培养基制备:按照以下配方制备培养基:- 营养基:马铃薯浸出粉20g,葡萄糖20g,氯化钠1g,氯化钙0.5g,硝酸钾0.5g,硫酸铜0.01g,琼脂10g。
- pH值调至6.0-6.5。
4. 培养基灭菌: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分装于无菌培养皿中,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灭菌时间为20分钟。
5. 马铃薯芽尖接种: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将马铃薯芽尖接种于培养基上,每皿接种3个芽尖。
6.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光照强度为2000-3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7. 观察与记录:每隔一定时间观察马铃薯芽尖的生长情况,记录芽尖的生长高度、叶色、叶形等形态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铃薯芽尖生长情况:接种后第5天,芽尖开始生长,表现为芽尖变绿,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第10天,芽尖高度可达1cm左右,叶片开始展开,颜色鲜绿。
第15天,芽尖高度可达2cm左右,叶片数量增多,颜色更加鲜绿。
2. 马铃薯芽尖形态变化:接种后第5天,芽尖开始分化出茎和叶,茎逐渐变粗,叶片逐渐展开。
第10天,茎粗约1mm,叶片数量约4片,颜色鲜绿。
第15天,茎粗约2mm,叶片数量约6片,颜色更加鲜绿。
番茄马铃薯杂种植失败番茄和马铃薯是人们常见的食物作物,在全世界广泛种植,并被用于制作各种料理。
然而,由于两者之间遗传学上的相似性,一些人尝试将它们进行杂交,以期望创造出新品种。
然而,番茄马铃薯杂种植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番茄和马铃薯的生物学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对于杂交育种来说是一个挑战。
番茄和马铃薯属于不同的植物种类,其基因组结构和染色体数量都存在差异。
这就意味着它们有很大可能性无法自然杂交,即使人工干预也很难顺利实施。
其次,番茄和马铃薯在生长环境和生理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
番茄植物通常生长在温暖的气候中,需要较高的气温和日照强度。
而马铃薯则更适应寒冷的环境,需要较低的气温和较长的日照时间。
这两种植物对于土壤营养要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即使成功地杂交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它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适应环境的困难。
此外,番茄和马铃薯在代谢物质、物质运输和生长发育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由于这些差异,番茄和马铃薯可能在养分吸收、根系生长和植物组织发育方面产生不协调,从而导致杂种的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
最后,番茄和马铃薯在形态和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番茄植株通常是直立的,茎细长,叶片呈羽状复叶。
而马铃薯植株一般是匍匐的,茎稍厚,叶片较宽且全缘。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杂种植株的形态和结构异常,无法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番茄马铃薯杂种植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学差异、生长环境和生理适应性差异、代谢物质和物质运输差异,以及形态结构差异等。
虽然人们一直在尝试改良和改进杂交技术,但目前看来,成功杂交番茄马铃薯的可能性仍然较低。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更加可行和有效的方式是单独种植适应特定环境和土壤条件的番茄和马铃薯品种,以确保最佳的产量和质量。
马铃薯原原种高效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消费群体。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种高效的马
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
该技术基于以下基本原理。
首先,该技术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即通过茎、叶或块茎等非生殖器官
进行繁殖。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提高品质和数量。
同时,由
于无性繁殖不需要花粉传播和授粉过程,因此可以避免杂交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纯度。
其次,该技术采用组培技术进行快速繁殖。
组培是指将植物体细胞或
组织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分化。
通过组培技术可
以实现快速繁殖、规模化生产、品种保持等目标。
第三,在组培过程中,还应用了激素处理、离体诱导等手段来促进细
胞分裂和增殖。
这样可以加速植物生长和繁殖,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为了保证马铃薯原原种的品质和纯度,该技术还采用了无菌培
养技术。
无菌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植物的组织培养和繁殖。
这
样可以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保证马铃薯原原种的品质和纯度。
最后,该技术还应用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分子标记是指利用特定基因或DNA序列进行标记和鉴定。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可以实现对马铃薯原原种的快速鉴定和筛选,提高选育效率。
综上所述,马铃薯原原种高效生产技术基于无性繁殖、组培技术、激素处理、离体诱导、无菌培养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多种手段。
这些手段相互协作,可以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提高品质和数量、保证纯度等目标。
这一技术对于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茎尖组织脱毒培养及植物激素在培养中的作用摘要:马铃薯茎尖组织脱毒培养,愈伤组织解除分化形成新个体时,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异染色质延迟复制行为较正常活体植株更严重,后代变异较自然群体变异高出500倍,若在培养过程添加辐射和化学诱变试剂变异率会更高。
因此,组织培养环境不只是现代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的一个重要条件,更是诱变育种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以营养体繁殖的马铃薯作物效果更好。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茎尖培养的意义和方法,综述了植物激素在马铃薯生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茎尖体细胞组织培养变异植物激素Abstract: Potato virus-free cultivation of the tip meristem, callus formation of new individual remove differentiation, somatic cell mitosis heterochromatin delay of normal living plant copy behavior more serious than natural group, variation and variation of 500 times higher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if add radiation and chemical mutagenesis reagent mutation rate is higher. Therefore, tissue culture of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environ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conditions, is an efficient way of mutation breeding for excessive n-redistribution breeding, potato crop effect is better.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potato meristem-tip culture were reviewed, and the method of plant hormone role in growth of potatoes.Key words: Stem cells; Tissue culture; variation; Plant hormones1马铃薯生态习性和种类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对气候要求凉、冷、燥,在湿热地区虽然也能生长,不过一代以后品种就会演化,需要经常从寒冷地区引进新的种。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和主食作物,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耐贫瘠和耐寒性强。
在进行马铃薯种植时,栽培管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介绍一些马铃薯的种植栽培技术。
一、地块选择马铃薯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湿润而透气性好的土壤中,适宜的土层深度为15~20cm,阳光充足,无积水和化学污染。
所以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优质土地,避免在空气湿润、土壤湿度高过于潮湿的地方种植,以免造成土壤的疏松和淤积,发生根瘤病和腐烂病。
二、育苗管理种植马铃薯时,需要预先选择良种,优质的种薯,进行充足的保苗工作,以免耕种时出现大量的虚弱、生长缓慢的情况。
育苗期间,需要控制温度,留心防治病虫害,保持适宜的湿度,充分给予肥料和水分,让马铃薯种子的芽生长健壮,加强作物的光照,通过这些育苗管理工作,可以增强马铃薯的光合作用,提高品质和产量。
三、种植方式在马铃薯种植中,通常采用穴播和沟播两种方式进行。
穴播适合于小规模种植,需要先在适合的深度放置种薯,距离约为30厘米左右,然后将土壤覆盖种薯。
而沟播通常适合于大规模种植,是将种薯放在预先挖好的深度为20~30厘米的沟中,然后将土壤掩埋、压实。
四、施肥管理马铃薯需要充分的营养和肥料,以促进其茁壮生长和高产。
在种植马铃薯时,施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土壤质量较差,则需要适当增加有机肥,并在育苗期间进行2~3次追肥,以增加养分,并增强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根系发展。
五、防治病虫害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如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马铃薯块根蠕孢病、蚜虫、螟虫等。
在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可以采用药剂搭配、控制栽培时间和环境温湿度等方法进行,防范病虫害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的严重损失。
六、收获管理马铃薯生长期为3~5个月左右,当马铃薯的叶片转黄并萎缩时,即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可以将马铃薯的叶片摘除,并通过机械或者手摘的方式,将马铃薯取出,并将土块清除干净。
在收获后,在室温下进行晾晒或者传统的千里香穴储藏,以便使马铃薯干燥加工,便于长时间储存和消费。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马铃薯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以及试管苗生根的技术。
3.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马铃薯(品种:紫花1号)、无菌手术刀、无菌镊子、无菌培养皿、酒精、氯化汞、无菌水、蒸馏水等。
2. 试剂:MS培养基、琼脂、葡萄糖、硝酸铵、氯化钾、硫酸镁、硼酸、钼酸铵、维生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三、实验方法1. 马铃薯外植体消毒与接种(1)将马铃薯块茎用流水冲洗干净,去皮,切成0.5cm×0.5cm的小块。
(2)用75%酒精对马铃薯小块进行消毒处理,时间为30秒。
(3)用无菌水冲洗3-5次,去除残留的酒精。
(4)将消毒后的马铃薯小块接种到MS培养基上。
2. 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1)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5℃、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2)观察愈伤组织诱导情况,记录愈伤组织的颜色、质地和生长速度。
3. 马铃薯愈伤组织分化(1)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
(2)观察愈伤组织分化情况,记录分化出的芽、根和苗的数量。
4. 马铃薯试管苗生根(1)将分化出的试管苗移栽到生根培养基上。
(2)观察试管苗生根情况,记录生根时间和生根数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铃薯外植体消毒与接种实验结果表明,消毒后的马铃薯小块在接种后能够正常生长,表明消毒效果良好。
2. 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诱导的马铃薯愈伤组织呈白色、质地松软,生长速度较快。
3. 马铃薯愈伤组织分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化培养基上诱导的马铃薯愈伤组织分化出较多的芽和根,表明分化效果较好。
4. 马铃薯试管苗生根实验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上移栽的马铃薯试管苗能够正常生根,生根时间较短,生根数量较多。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马铃薯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以及试管苗生根。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of WildSpecies Solanum chacoenseLIU Yuanyuan 1,2,3,DONG Jianke 1,2,3,SHAN Yacheng 1,2,3,WU Jianghai 1,2,3,HE Tianjiu 4,LIU Minghui 1,2,3,LI Jingwen 1,2,3,SONG Botao 1,2,3*(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0,China;2.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r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orticultural Crops,Wuhan,Hubei 430070,China;3.Key Laboratory of Potato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Wuhan,Hubei 430070,China;4.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Gu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iyang,Guizhou 550006,China )A bstract:Solanum chacoens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and highly variable wild species,possesses numerous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wilt,potato virus Y (PVY),late blight,nematodes,and good processing quality.To make better use of this wild species,its basic characters were described from the classification,botanical characters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and its important resistance resources and utilization in breeding were summarized,which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germplasm resources innovation and breeding utilization based on this wild species.Key Words:wild species;Solanum chacoense ;trait;germplasm resource;breeding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chacoense 的特征特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刘园园1,2,3,董建科1,2,3,单雅成1,2,3,吴江海1,2,3,何天久4,刘明慧1,2,3,李静文1,2,3,宋波涛1,2,3*(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3.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4.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收稿日期:2023-02-14基金项目:贵州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30];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9)。
马铃薯荷新909品种简介
马铃薯荷新909品种简介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马铃薯的荷新品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发。
马铃薯荷新909是一种近年来推出的新品种。
它是由农业科研机构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培育而成。
荷新909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马铃薯荷新909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经过多年的选育和改良,该品种在适应性和抗逆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它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并且在干旱、寒冷和病虫害等不利因素下都能有较好的生长表现。
此外,马铃薯荷新909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6、钾等营养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马铃薯荷新909具有优异的品质和口感。
它的块茎色泽鲜艳,纹理细腻,口感爽滑。
无论是炖、煮、炸还是烤,荷新909都能保持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因此,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例如制作薯片、薯条、炸马铃薯和烤马铃薯等。
此外,马铃薯荷新909还具有较长的储存期和耐贮藏性。
由于其独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该品种在采摘后能够长时间保持新鲜和优良的口感。
这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更长的销售和食用窗口。
总体而言,马铃薯荷新909是一种备受瞩目的新品种,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品质和口感以及较长的储存期。
它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依托虚拟仿真平台作物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马铃薯育种技术为例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构建出仿真的实验场景,突破原有实验条件限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1-2]而进行实验。
教育部非常重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与建设,2017 年7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17—2020 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提出:以完整的实验教学项目为基础,建设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项目示范新体系,支撑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3]。
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载体,加快虚拟工厂、智能实验室等的建设,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发展实验教学,能够以实验教学的信息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4-6]。
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包括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现代农业将以全新的方式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与升级[4-5]。
作物学作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农学专业培养体系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使学生掌握农业生产的技能与方法,实践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重要作用[6-7]。
需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融合,着力提升农学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8-10]。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是首批国家级卓越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该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定位,立足服务垦区和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作物栽培和育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富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农业技术人才。
拔尖创新型人才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注重综合应用技能培养[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