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古诗词赏析整理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题”,书写。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中间四句既写出了环境的极静极美,也体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3.最后两句诗人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写出了环境的幽静。

二、《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一二两句叙事。三四两句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气势磅礴,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后四句抒情,想到自己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战乱未平,国家多难。诗人忍不住老泪纵横,哭得非常伤心,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

三、《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本诗托物寓意,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

2.首句表面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次句写蝉鸣声。

3.后两句议论,“居高”的“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四、《孤雁》(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诗歌表达的是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2.“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3.“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诗人以孤雁自比,“野鸦”则是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五、《鹧鸪》(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2.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颔联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颈联“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六、《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这首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2.诗人巧妙地把人和景紧密结合起来描写,展现出采莲女在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中若隐若现、忽出忽没的生动画面,语言生动活泼,表现出了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七、《莲叶》(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1.一二句直接描写莲叶色彩、香味和形象,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多谢浣纱人未折”从侧面写出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雨中留得盖鸳鸯”更透露出了她们内心微妙的感情波澜。

2.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组成,充满诗情画意。

八、《赠荷花》(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2.“惟有”二字承启下面四句,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既是写花,又是写人。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表现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3.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九、《白莲》(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这首咏物小诗借吟咏白莲,意在表现白莲的精神之美,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2.用“月晓风清”的幽静清新的环境气氛来衬托白莲独具的淡雅高洁的个性气质。

十、《莲》(宋)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1.开头两句叙事,透露出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

2.“旋折荷花剥莲子”中“旋”,意为立刻、随即。写出了诗人动作的迅速敏捷,表现了诗人求购莲子的心情的急切。

3.“露为风味月为香”用视觉形象来形容味觉和嗅觉形象,修辞上叫“通感”,就显得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韵味。

十一、《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静一动,概括描写北方雪景,意境广阔、雄奇。“望”字领起一下七句,有静景,有动景。静景,写“长城”“大河”;动景写“群山”“高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化静态为动态,一“舞”一“驰”生动写出群山在冰雪中绵延起伏的雄伟景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写想象中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色。

2.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评论。“惜”包含“惋惜”,是在肯定他们功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风骚”指文化方面的才华和成就。评古是为了论今,来更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3.全词咏雪言志,抒发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是全词的显著特点。

十二、《卜算子咏梅》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