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71.51 KB
- 文档页数:10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卷(附详细答案)一、选择题(共16小题,1-6小题,每小题2分,7-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相反数是2 B.a的绝对值是2C.a的倒数等于2 D.a的绝对值大于22.下列图形既可看成轴对称图形又可看成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下列式子化简后的结果为x6的是()A.x3+x3 B.x3•x3 C.(x3)3 D.x12÷x24.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A.m+3 B.m+6 C.2m+3 D.2m+65.对一组数据:1,﹣2,4,2,5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位数是4 B.众数是2 C.平均数是2 D.方差是7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 B.k≠0 C.k<2且k≠0 D.k>27.如图所示,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已知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A.6 B.9 C.12 D.18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则∠BAC的度数为()A.30° B.40° C.50° D.60°9.一个立方体玩具的展开图如图所示.任意掷这个玩具,上表面与底面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A.B.C.D.10.如图,在△ABC中,∠C=90°,∠B=32°,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CD是△ADC的高;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④∠ADC=61°.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1.如图,正三角形ABC(图1)和正五边形DEFGH(图2)的边长相同.点O为△ABC 的中心,用5个相同的△BOC拼入正五边形DEFGH中,得到图3,则图3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A.36° B.42° C.45° D.48°12.如图,Rt△OAB的直角边OB在x轴上,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其顶点A,点D为斜边OA的中点,另一个反比例函数y1=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D,则k 的值为()A.1 B. 2 C.D.无法确定1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8,cosB=,点E是BC边上的动点,当以CE为半径的圆C与边AD不相交时,半径CE的取值范围是()A.0<CE≤8 B.0<CE≤5C.0<CE<3或5<CE≤8 D.3<CE≤51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m:y=﹣2x2﹣2x的顶点为C,与x轴两个交点为P,Q.现将抛物线m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使点C的对应点C′落在x轴上,点P的对应点P′落在轴y上,则下列各点的坐标不正确的是()A.C(﹣,)B.C′(1,0)C.P(﹣1,0)D.P′(0,﹣)15.任意实数a,可用[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如[4]=4,[]=1,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8→[]=2→[]=1,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对数字900进行了n次操作后变为1,那么n的值为()A.3 B. 4 C. 5 D. 6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为直线y=x上一点,过A点作AB⊥x轴于B点,若OB=4,E是OB边上的一点,且OE=3,点P为线段AO上的动点,则△BEP周长的最小值为()A.4+2B.4+C.6 D.4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7.计算:=.18.若x=1是关于x的方程ax2+bx﹣1=0(a≠0)的一个解,则代数式1﹣a﹣b的值为.19.如图,A,B,C是⊙O上三点,已知∠ACB=α,则∠AOB=.(用含α的式子表示)20.在△ABC中,AH⊥BC于点H,点P从B点开始出发向C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线段AP的长为y,线段BP的长为x(如图1),而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Q (1,)是函数图象上的最低点.小明仔细观察图1,图2两图,作出如下结论:①AB=2;②AH=;③AC=2;④x=2时,△ABP是等腰三角形;⑤若△ABP为钝角三角形,则0<x<1;其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22.(10分)(2015•邢台一模)如图,某城市中心的两条公路OM和ON,其中OM为东西走向,ON为南北走向,A、B是两条公路所围区域内的两个标志性建筑.已知A、B关于∠MON的平分线OQ对称.OA=1000米,测得建筑物A在公路交叉口O的北偏东53.5°方向上.求:建筑物B到公路ON的距离.(参考数据:sin53.5°=0.8,cos53.5°=0.6,tan53.5°≈1.35)23.(11分)(2015•南宁校级一模)(2015•邢台一模)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某校有800名在校学生,学校为鼓励学生节约用水,展开“珍惜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系列教育活动.为响应学校号召,数学小组做了如下调查:小亮为了解一个拧不紧的水龙头的滴水情况,记录了滴水时间和烧杯中的水面高度,如图1.小明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学校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制作出统计图.如图2和图3.经结合图2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人,其中选C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2)在这所学校中选“比较注意,偶尔水龙头滴水”的大概有人.若在该校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这名学生选B的概率为.请结合图1解答下列问题(3)在“水龙头滴水情况”图中,水龙头滴水量(毫升)与时间(分)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种函数表示?请求出函数关系式.(4)为了维持生命,每人每天需要约2400毫升水,该校选C的学生因没有拧紧水龙头,2小时浪费的水可维持多少人一天的生命需要?24.(10分)(2015•邢台一模)如图,直线y=k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且∠OBC=.(1)求点B的坐标及k的值;(2)若点A时第一象限内直线y=kx﹣4上一动点.则当△AOB的面积为6时,求点A的坐标;(3)在(2)成立的条件下.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APC=90°,直接写出P点坐标.25.(13分)(2015•邢台一模)如图,足球上守门员在O处开出一高球.球从离地面1米的A处飞出(A在y轴上),把球看成点.其运行的高度y(单位:m)与运行的水平距离x(单位:m)满足关系式y=a(x﹣6)2+h.(1)①当此球开出后.飞行的最高点距离地面4米时.求y与x满足的关系式.②在①的情况下,足球落地点C距守门员多少米?(取4≈7)③如图所示,若在①的情况下,求落地后又一次弹起.据实验测算,足球在草坪上弹起后的抛物线与原来的抛物线形状相同,最大高度减少到原来最大高度的一半.求:站在距O 带你6米的B处的球员甲要抢到第二个落点D处的求.他应再向前跑多少米?(取2=5)(2)球员乙升高为1.75米.在距O点11米的H处.试图原地跃起用头拦截.守门员调整开球高度.若保证足球下落至H正上方时低于球员乙的身高.同时落地点在距O点15米之内.求h的取值范围.26.(14分)(2015•南宁校级一模)已知矩形ABCD中,AB=10cm,AD=4cm,作如下折叠操作.如图1和图2所示,在边AB上取点M,在边AD或边DC上取点P.连接MP.将△AMP或四边形AMPD沿着直线MP折叠得到△A′MP或四边形A′MPD′,点A的落点为点A′,点D的落点为点D′.探究:(1)如图1,若AM=8cm,点P在AD上,点A′落在DC上,则∠MA′C的度数为;(2)如图2,若AM=5cm,点P在DC上,点A′落在DC上,①求证:△MA′P是等腰三角形;②直接写出线段DP的长.(3)若点M固定为AB中点,点P由A开始,沿A﹣D﹣C方向.在AD,DC边上运动.设点P的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时间为ts,按操作要求折叠.①求:当MA′与线段DC有交点时,t的取值范围;②直接写出当点A′到边AB的距离最大时,t的值;发现:若点M在线段AB上移动,点P仍为线段AD或DC上的任意点.随着点M位置的不同.按操作要求折叠后.点A的落点A′的位置会出现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不会落在线段DC上,只有一次落在线段DC上,会有两次落在线段DC上.请直接写出点A′由两次落在线段DC上时,AM的取值范围是.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6小题,每小题2分,7-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相反数是2 B.a的绝对值是2C.a的倒数等于2 D.a的绝对值大于2考点:实数与数轴;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数轴确定a的取值范围,选择正确的选项.解答:解:由数轴可知,a<﹣2,a的相反数>2,所以A不正确,a的绝对值>2,所以B不正确,a的倒数不等于2,所以C不正确,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轴和实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图形既可看成轴对称图形又可看成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3.下列式子化简后的结果为x6的是()A.x3+x3 B.x3•x3 C.(x3)3 D.x12÷x2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原式=2x3,故本选项错误;B、原式=x6,故本选项正确;C、原式=x9,故本选项错误;D、原式=x12﹣2=x1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知同底数幂的除法及乘方法则、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A.m+3 B.m+6 C.2m+3 D.2m+6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分析:由于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那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出剩余部分的面积,而矩形一边长为3,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另一边长.解答:解:依题意得剩余部分为(m+3)2﹣m2=(m+3+m)(m+3﹣m)=3(2m+3)=6m+9,而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是=2m+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解题关键是熟悉除法法则.5.对一组数据:1,﹣2,4,2,5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位数是4 B.众数是2 C.平均数是2 D.方差是7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析: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再对每一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把1,﹣2,4,2,5从小到大排列为:﹣2,1,2,4,5,最中间的数是2,则中位数是2,故本选项错误;B、1,﹣2,4,2,5都各出现了1次,则众数是1,﹣2,4,2,5,故本选项错误;C、平均数=×(1﹣2+4+2+5)=2,故本选项正确;D、方差S2=[(1﹣2)2+(﹣2﹣2)2+(4﹣2)2+(2﹣2)2+(5﹣2)2]=8,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 B.k≠0 C.k<2且k≠0 D.k>2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得到k≠0且△>0,即(﹣4)2﹣4×k×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到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0且△>0,即(﹣4)2﹣4×k×2>0,解得k<2且k≠0.∴k的取值范围为k<2且k≠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7.如图所示,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已知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A.6 B.9 C.12 D.18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则∠BAC的度数为()A.30° B.40° C.50° 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变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灵活运用旋转变换的性质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是解题的关键.9.一个立方体玩具的展开图如图所示.任意掷这个玩具,上表面与底面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A.B.C.D.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由数字3与4相对,数字1与5相对,数字2与6相对,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数字3与4相对,数字1与5相对,数字2与6相对,∴任意掷这个玩具,上表面与底面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0.如图,在△ABC中,∠C=90°,∠B=32°,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CD是△ADC的高;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④∠ADC=61°.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做法可得①正确,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可得②正确,然后计算出∠CAD=∠DAB=29°,可得AD≠BD,根据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③错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④正确.解答:解:根据作法可得AD是∠BAC的平分线,故①正确;∵∠C=90°,∴CD是△ADC的高,故②正确;∵∠C=90°,∠B=32°,∴∠CAB=58°,∵AD是∠BAC的平分线,∴∠CAD=∠DAB=29°,∴AD≠BD,∴点D不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故③错误;∵∠CAD=29°,∠C=90°,∴∠CDA=61°,故④正确;共有3个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做法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11.如图,正三角形ABC(图1)和正五边形DEFGH(图2)的边长相同.点O为△ABC 的中心,用5个相同的△BOC拼入正五边形DEFGH中,得到图3,则图3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A.36° B.42° C.45° D.48°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图1先求出正三角形ABC内大钝角的度数是120°,则两锐角的和等于60°,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求出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图1先求出正三角形ABC内大钝角的度数是180°﹣30°×2=120°,180°﹣120°=60°,60°÷2=30°,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5﹣2)•180°÷5=108°,∴图3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108°﹣60°=48°.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性质,仔细观察图形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12.如图,Rt△OAB的直角边OB在x轴上,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其顶点A,点D为斜边OA的中点,另一个反比例函数y1=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D,则k 的值为()A.1 B. 2 C.D.无法确定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过点D作DE⊥x轴于点E,由点D为斜边OA的中点可知DE是△AOB的中位线,设A(x,),则D(,),再求出k的值即可.解答:解:过点D作DE⊥x轴于点E,∵点D为斜边OA的中点,点A在反比例函数y=上,∴DE是△AOB的中位线,设A(x,),则D(,),∴k=•=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8,cosB=,点E是BC边上的动点,当以CE为半径的圆C与边AD不相交时,半径CE的取值范围是()A.0<CE≤8 B.0<CE≤5C.0<CE<3或5<CE≤8 D.3<CE≤5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过A作AM⊥BC于N,CN⊥AD于N,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D∥BC,AB=CD=5,求出AM、CN、AC、CD的长,即可得出符合条件的两种情况.解答:解:过A作AM⊥BC于N,CN⊥AD于N,∵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5,∴AM=CN,∵AB=5,cosB==,∴BM=4,∵BC=8,∴CM=4=BC,∵AM⊥BC,∴AC=AB=5,由勾股定理得:AM=CN==3,∴当以CE为半径的圆C与边AD不相交时,半径CE的取值范围是0<CE<3或5<CE≤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1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m:y=﹣2x2﹣2x的顶点为C,与x轴两个交点为P,Q.现将抛物线m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使点C的对应点C′落在x轴上,点P的对应点P′落在轴y上,则下列各点的坐标不正确的是()A.C(﹣,)B.C′(1,0)C.P(﹣1,0)D.P′(0,﹣)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根据抛物线m的解析式求得点P、C的坐标,然后由点P′在y轴上,点C′在x轴上得到平移规律,由此可以确定点P′、C′的坐标.解答:解:∵y=﹣2x2﹣2x=﹣2x(x+1)或y=﹣2(x+)2+,∴P(﹣1,0),O(0,0),C(﹣,).又∵将抛物线m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使点C的对应点C′落在x轴上,点P的对应点P′落在y轴上,∴该抛物线向下平移了个单位,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C′(,0),P′(0,﹣).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平移,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的求法,要求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并用规律求函数解析式.会利用方程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15.任意实数a,可用[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如[4]=4,[]=1,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8→[]=2→[]=1,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对数字900进行了n次操作后变为1,那么n的值为()A.3 B. 4 C. 5 D. 6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专题:新定义.分析:根据[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900→第一次[]=30→第二次[]=5→第三次[]=2→第四次[]=1,即对数字900进行了4次操作后变为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逆推思维能力.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为直线y=x上一点,过A点作AB⊥x轴于B点,若OB=4,E是OB边上的一点,且OE=3,点P为线段AO上的动点,则△BEP周长的最小值为()A.4+2B.4+C.6 D.4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在y轴的正半轴上截取OF=OE=3,连接EF,证得F是E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连接BF交OA于P,此时△BEP周长最小,最小值为BF+EB,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F,因为BE=1,所以△BEP周长最小值为BF+EB=5+1=6.解答:解:在y轴的正半轴上截取OF=OE=3,连接EF,∵A点为直线y=x上一点,∴OA垂直平分EF,∴E、F是直线y=x的对称点,连接BF交OA于P,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BEP周长最小,最小值为BF+EB;∵OF=3,OB=4,∴BF==5,∵EB=4﹣3=1,△BEP周长最小值为BF+EB=5+1=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判定和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的应用等,作出P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7.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减法运算,难度不大,注意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是关键.18.若x=1是关于x的方程ax2+bx﹣1=0(a≠0)的一个解,则代数式1﹣a﹣b的值为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把x=1代入已知方程,可得:a+b﹣1=0,然后适当整理变形即可.解答:解:∵x=1是关于x的方程ax2+bx﹣1=0(a≠0)的一个解,∴a+b﹣1=0,∴a+b=1,∴1﹣a﹣b=1﹣(a+b)=1﹣1=0.故答案是: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根代入方程得到的代数式巧妙变形来解题是一种不错的解题方法.19.如图,A,B,C是⊙O上三点,已知∠ACB=α,则∠AOB=360°﹣2α.(用含α的式子表示)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在优弧AB上取点D,连接AD、BD,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D的度数,再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B的度数.解答:解:在优弧AB上取点D,连接AD、BD,∵∠ACB=α,∴∠D=180°﹣α,根据圆周角定理,∠AOB=2(180°﹣α)=360°﹣2α.故答案为:360°﹣2α.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以下概念: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20.在△ABC中,AH⊥BC于点H,点P从B点开始出发向C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线段AP的长为y,线段BP的长为x(如图1),而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Q (1,)是函数图象上的最低点.小明仔细观察图1,图2两图,作出如下结论:①AB=2;②AH=;③AC=2;④x=2时,△ABP是等腰三角形;⑤若△ABP为钝角三角形,则0<x<1;其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填写序号).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1)当x=0时,y的值即是AB的长度;(2)图乙函数图象的最低点的y值是AH的值;(3)在直角△ACH中,由勾股定理来求AC的长度;(3)当点P运动到点H时,此时BP(H)=1,AH=,在Rt△ABH中,可得出∠B=60°,则判定△ABP是等边三角形,故BP=AB=2,即x=2(5)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APB为钝角,②∠BAP为钝角,分别确定x的范围即可.解答:解:(1)当x=0时,y的值即是AB的长度,故AB=2,故①正确;(2)图乙函数图象的最低点的y值是AH的值,故AH=,故②正确;(3)如图乙所示:BC=6,BH=1,则CH=5.又AH=,∴直角△ACH中,由勾股定理得:AC===2,故③正确;(4)在Rt△ABH中,AH=,BH=1,tan∠B=,则∠B=60°.又△ABP是等腰三角形,∴△ABP是等边三角形,∴BP=AB=2,即x=2.故④正确;(5)①当∠APB为钝角时,此时可得0<x<1;②当∠BAP为钝角时,过点A作AP⊥AB,则BP==4,即当4<x≤6时,∠BAP为钝角.综上可得0<x<1或4<x≤6时△ABP为钝角三角形,故⑤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评: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有一定难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象及函数图象得出AB、AH的长度,第三问推知△ABP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难点.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22.(10分)(2015•邢台一模)如图,某城市中心的两条公路OM和ON,其中OM为东西走向,ON为南北走向,A、B是两条公路所围区域内的两个标志性建筑.已知A、B关于∠MON的平分线OQ对称.OA=1000米,测得建筑物A在公路交叉口O的北偏东53.5°方向上.求:建筑物B到公路ON的距离.(参考数据:sin53.5°=0.8,cos53.5°=0.6,tan53.5°≈1.35)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分析:连结OB,作BD⊥ON于D,AC⊥OM于C,则∠CAO=∠NOA=53.5°,解Rt△AOC,求出AC=OA•cos53.5°=600米,再根据AAS证明△AOC≌△BOD,得出AC=BD=600米,即建筑物B到公路ON的距离为600米.解答:解:如图,连结OB,作BD⊥ON于D,AC⊥OM于C,则∠CAO=∠NOA=53.5°,在Rt△AOC中,∵∠ACO=90°,∴AC=OA•cos53.5°=1000×0.6=600(米),OC=OA•sin53.5°=1000×0.8=800(米).∵A、B关于∠MON的平分线OQ对称,∴∠QOM=∠QON=45°,∴OQ垂直平分AB,∴OB=OA,∴∠AOQ=∠BOQ,∴∠AOC=∠BOD.在△AOC与△BOD中,,∴△AOC≌△BOD(AAS),∴AC=BD=600米.即建筑物B到公路ON的距离为600米.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作出辅助线证明△AOC≌△BOD是解题的关键.23.(11分)(2015•南宁校级一模)(2015•邢台一模)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某校有800名在校学生,学校为鼓励学生节约用水,展开“珍惜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系列教育活动.为响应学校号召,数学小组做了如下调查:小亮为了解一个拧不紧的水龙头的滴水情况,记录了滴水时间和烧杯中的水面高度,如图1.小明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学校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制作出统计图.如图2和图3.经结合图2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60人,其中选C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10%.(2)在这所学校中选“比较注意,偶尔水龙头滴水”的大概有440人.若在该校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这名学生选B的概率为.请结合图1解答下列问题(3)在“水龙头滴水情况”图中,水龙头滴水量(毫升)与时间(分)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种函数表示?请求出函数关系式.(4)为了维持生命,每人每天需要约2400毫升水,该校选C的学生因没有拧紧水龙头,2小时浪费的水可维持多少人一天的生命需要?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概率公式.分析:(1)根据A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求出调查总人数;求出C占的百分比即可;(2)求出B占的百分比,乘以800得到结果;找出总人数中B的人数,即可求出所求概率;(3)水龙头滴水量(毫升)与时间(分)可以近似看做一次函数,设为y=kx+b,把两点坐标代入求出k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函数解析式;(4)设可维持x人一天的生命需要,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21÷35%=60(人),选C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100%=10%;(2)根据题意得:选“比较注意,偶尔水龙头滴水”的大概有800×(1﹣35%﹣10%)=440(人);若在该校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这名学生选B的概率为=;(3)水龙头滴水量(毫升)与时间(分)可以近似地用一次函数表示,设水龙头滴水量y(毫升)与时间t(分)满足关系式y=kt+b,依题意得:,解得:,∴y=6t,经检验其余各点也在函数图象上,∴水龙头滴水量y(毫升)与时间t(分)满足关系式为y=6t;(4)设可维持x人一天的生命需要,依题意得:800×10%×2×60×6=2400x,解得:x=24.则可维持24人一天的生命需要.故答案为:(1)60;10%;(2)440;.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4.(10分)(2015•邢台一模)如图,直线y=k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且∠OBC=.(1)求点B的坐标及k的值;(2)若点A时第一象限内直线y=kx﹣4上一动点.则当△AOB的面积为6时,求点A的坐标;(3)在(2)成立的条件下.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APC=90°,直接写出P点坐标.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由y=kx﹣4可知C(0,﹣4),即OC=4,根据tan∠OBC=,得出OB=3,即可求得B的坐标为(3,0);(2)根据题意可知直线为y=x﹣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得A的纵坐标,把A的纵坐标代入直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得A的坐标;(3)分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即可求得.。
xx学校xx学年xx 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4的相反数是()A.﹣B.C.﹣4 D.4试题2:如果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全体实数 B.x≠1 C.x=1 D.x>1试题3:如图,直线AB∥CD,∠B=50°,∠C=40°,则∠E等于()A.70° B.80° C.90° D.100°试题4:下列几何体中,哪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完全相同()A.评卷人得分球体 B.圆柱体 C.四棱锥 D.圆锥试题5: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3x+5y=8xy B.x3•x5=x8C.x6÷x3=x2D.(﹣x3)3=x6试题6:为缓解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住房的需求,某市将新建保障住房3600000套,把36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A.0.36×107B.3.6×106C.3.6×107D.36×105试题7:要判断一个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是否稳定,那么需要知道他最近连续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试题8: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10 B.11 C.12 D.13试题9: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抽样调查显示,截止2015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为16.9万辆.己知2013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为10万辆,设2013年底至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A.10(1+x)2=16.9 B.10(1+2x)=16.9 C.10(1﹣x)2=16.9 D.10(1﹣2x)=16.9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k的值为()A.k=﹣4 B.k=4 C.k≥﹣4 D.k≥4试题1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D.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试题12: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y=(k>0,x>0)图象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P作PM⊥x轴,垂足为M.设三角形OMP的面积为S,P 点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试题13:因式分解:a2+ab= .计算:﹣= .试题15:点P(x﹣2,x+3)在第一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试题16:.若△ABC与△DEF相似且面积之比为25:16,则△ABC与△DEF的周长之比为.试题17:若圆锥底面圆的周长为8π,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90°,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试题18:如图所示,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4个部分,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7个部分,4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个部分.现有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56个部分,则n的值为.试题19:先化简,再求值:(a+b)(a﹣b)+(a+b)2,其中a=﹣1,b=.试题20:为庆祝建党95周年,某校团委计划在“七一”前夕举行“唱响红歌”班级歌咏比赛,要确定一首喜欢人数最多的歌曲为每班必唱歌曲.为此提供代号为A,B,C,D四首备选曲目让学生选择,经过抽样调查,并将采集的数据绘制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①,图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中,选择曲目代号为A的学生占抽样总数的百分比为;(2)请将图②补充完整;(3)若该校共有1530名学生,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计全校共有多少学生选择此必唱歌曲?(要有解答过程)试题21: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试题22:在四张背面完全相同的纸牌A、B、C、D,其中正面分别画有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如图),小华将这4张纸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摸出一张,放回洗匀后再摸一张.(1)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两次摸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纸牌可用A、B、C、D表示);(2)求摸出两张纸牌牌面上所画几何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试题23:为保障我国海外维和部队官兵的生活,现需通过A港口、B港口分别运送100吨和50吨生活物资.已知该物资在甲仓库存有80吨,乙仓库存有70吨,若从甲、乙两仓库运送物资到港口的费用(元/吨)如表所示:港口运费(元/台)甲库乙库A港14 20B港10 8(1)设从甲仓库运送到A港口的物资为x吨,求总运费y(元)与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求出最低费用,并说明费用最低时的调配方案.试题24:在某次海上军事学习期间,我军为确保△OBC海域内的安全,特派遣三艘军舰分别在O、B、C处监控△OBC海域,在雷达显示图上,军舰B在军舰O的正东方向80海里处,军舰C在军舰B的正北方向60海里处,三艘军舰上装载有相同的探测雷达,雷达的有效探测范围是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只考虑在海平面上的探测)(1)若三艘军舰要对△OBC海域进行无盲点监控,则雷达的有效探测半径r至少为多少海里?(2)现有一艘敌舰A从东部接近△OBC海域,在某一时刻军舰B测得A位于北偏东60°方向上,同时军舰C测得A位于南偏东30°方向上,求此时敌舰A离△OBC海域的最短距离为多少海里?(3)若敌舰A沿最短距离的路线以20海里/小时的速度靠近△OBC海域,我军军舰B沿北偏东15°的方向行进拦截,问B军舰速度至少为多少才能在此方向上拦截到敌舰A?试题25:在平面直角坐标中,△ABC三个顶点坐标为A(﹣,0)、B(,0)、C(0,3).(1)求△ABC内切圆⊙D的半径.(2)过点E(0,﹣1)的直线与⊙D相切于点F(点F在第一象限),求直线EF的解析式.(3)以(2)为条件,P为直线EF上一点,以P为圆心,以2为半径作⊙P.若⊙P上存在一点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求此时圆心P的坐标.试题26: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的三个顶点,与y轴相交于(0,),点A坐标为(﹣1,2),点B是点A关于y 轴的对称点,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表达式.(2)点F为线段AC上一动点,过F作FE⊥x轴,FG⊥y轴,垂足分别为E、G,当四边形OEFG为正方形时,求出F点的坐标.(3)将(2)中的正方形OEFG沿OC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OEFG为正方形DEFG,当点E和点C重合时停止运动,设平移的距离为t,正方形的边EF与AC交于点M,DG所在的直线与AC交于点N,连接DM,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DMN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试题1答案:D【考点】相反数.【分析】直接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4的相反数是:4.故选:D.试题2答案:B【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出x的值.【解答】解:∵分式有意义,∴x﹣1≠0,解得:x≠1.故选:B.试题3答案:C【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B=5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D,∴∠1=∠B=50°,∵∠C=40°,∴∠E=180°﹣∠B﹣∠1=90°,故选C.试题4答案:A【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各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图形易求解.【解答】解:A、球体的三视图都是圆,故此选项正确;B、圆柱的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但左视图是一个圆形,故此选项错误;C、四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是一个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D、圆锥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是相同的,都为一个三角形,但是俯视图是一个圆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试题5答案:B【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分别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运算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A、3x+5y,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x3•x5=x8,故此选项正确;C、x6÷x3=x3,故此选项错误;D、(﹣x3)3=﹣x9,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试题6答案:B【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解答】解:3600000=3.6×106,故选:B.试题7答案:D【考点】统计量的选择.【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稳定程度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反之也成立.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也能反映数据的波动性;故要判断他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那么需要知道他最近连续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方差.【解答】解:方差是衡量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则波动越小,稳定性也越好.故选:D试题8答案:C【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根据内角与外角互为邻补角,因而就可以求出外角的度数.根据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度,利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外角和中外角的个数,即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外角是:180°﹣150°=30°,360°÷30°=12.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十二边形.故选:C.试题9答案:A【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根据题意可得:2013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1+增长率)2=2015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设2013年底至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0(1+x)2=16.9,故选:A.试题10答案:B【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42﹣4k=0,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42﹣4k=0,解得:k=4,故选:B.试题11答案:C【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直线公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切线性质定理即可判断A、B、D正确.【解答】解:A、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B、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正确.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错误.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D、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正确.故选C.试题12答案:A【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结合点P的运动,将点P的运动路线分成O→A、A→B、B→C三段位置来进行分析三角形OMP面积的计算方式,通过图形的特点分析出面积变化的趋势,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设∠AOM=α,点P运动的速度为a,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S==a2•cosα•sin α•t2,由于α及a均为常量,从而可知图象本段应为抛物线,且S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从A运动到B时,由反比例函数性质可知△OPM的面积为k,保持不变,故本段图象应为与横轴平行的线段;当点P从B运动到C过程中,OM的长在减少,△OPM的高与在B点时相同,故本段图象应该为一段下降的线段;故选:A.试题13答案:a(a+b).【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直接把公因式a提出来即可.【解答】解:a2+ab=a(a+b).故答案为:a(a+b).试题14答案:1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由于两分式的分母相同,分子不同,故根据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故答案为:1.试题15答案:x>2 .【考点】点的坐标.【分析】直接利用第一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得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点P(x﹣2,x+3)在第一象限,∴,解得:x>2.故答案为:x>2.试题16答案:5:4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相似比,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求解.【解答】解:∵△ABC与△DEF相似且面积之比为25:16,∴△ABC与△DEF的相似比为5:4;∴△ABC与△DEF的周长之比为5:4.故答案为:5:4.试题17答案:16 .【考点】圆锥的计算.【分析】设该圆锥的母线长为l,利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弧长公式得到8π=,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该圆锥的母线长为l,根据题意得8π=,解得l=16,即该圆锥的母线长为16.故答案为16.试题18答案:10 .【考点】点、线、面、体.【分析】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S=1+1+2+3…+n=n(n+1)+1,依此可得等量关系: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56个部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依题意有n(n+1)+1=56,解得x1=﹣11(不合题意舍去),x2=10.答:n的值为10.故答案为:10.试题19答案:【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后再合并同类项即可化简,将a、b的值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原式=a2﹣b2+a2+2ab+b2=2a2+2ab,当a=﹣1,b=时,原式=2×(﹣1)2+2×(﹣1)×=2﹣1=1.试题20答案:【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以求得选择曲目代号为A的学生占抽样总数的百分比;(2)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以求得选择C的人数,从而可以将图②补充完整;(3)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以估计全校选择此必唱歌曲的人数.【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本次抽样调查中,选择曲目代号为A的学生占抽样总数的百分比为:×100%=20%.故答案为:20%;(2)由题意可得,选择C的人数有:30÷﹣36﹣30﹣44=70(人),故补全的图②如下图所示,(3)由题意可得,全校选择此必唱歌曲共有:1530×=595(人),即全校共有595名学生选择此必唱歌曲.试题21答案:【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求出AD=BC,根据ASA推出△AED≌△BF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C=BD,∴AC+CD=BD+CD,∴AD=BC,在△AED和△BFC中,,∴△AED≌△BFC(ASA),∴DE=CF.试题22答案:【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由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4种情况,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画树状图得:则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2)∵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只有B、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4种情况,∴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试题23答案:【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表示出甲仓库和乙仓库分别运往A、B两港口的物资数,再由等量关系:总运费=甲仓库运往A港口的费用+甲仓库运往B港口的费用+乙仓库运往A港口的费用+乙仓库运往B港口的费用列式并化简;最后根据不等式组得出x的取值;(2)因为所得的函数为一次函数,由增减性可知:y随x增大而减少,则当x=80时,y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写出运输方案.【解答】解(1)设从甲仓库运x吨往A港口,则从甲仓库运往B港口的有(80﹣x)吨,从乙仓库运往A港口的有吨,运往B港口的有50﹣(80﹣x)=(x﹣30)吨,所以y=14x+20+10(80﹣x)+8(x﹣30)=﹣8x+2560,x的取值范围是30≤x≤80.(2)由(1)得y=﹣8x+2560y随x增大而减少,所以当x=80时总运费最小,当x=80时,y=﹣8×80+2560=1920,此时方案为:把甲仓库的全部运往A港口,再从乙仓库运20吨往A港口,乙仓库的余下的全部运往B港口.试题24答案:【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分析】(1)求出OC,由题意r≥OC,由此即可解决问题.(2)作AM⊥BC于M,求出AM即可解决问题.(3)假设B军舰在点N处拦截到敌舰.在BM上取一点H,使得HB=HN,设MN=x,先列出方程求出x,再求出BN、AN利用不等式解决问题.【解答】解:(1)在RT△OBC中,∵BO=80,BC=60,∠OBC=90°,∴OC===100,∵OC=×100=50∴雷达的有效探测半径r至少为50海里.(2)作AM⊥BC于M,∵∠ACB=30°,∠CBA=60°,∴∠CAB=90°,∴AB=BC=30,在RT△ABM中,∵∠AMB=90°,AB=30,∠BAM=30°,∴BM=AB=15,AM=BM=15,∴此时敌舰A离△OBC海域的最短距离为15海里.(3)假设B军舰在点N处拦截到敌舰.在BM上取一点H,使得HB=HN,设MN=x,∵∠HBN=∠HNB=15°,∴∠MHN=∠HBN+∠HNB=30°,∴HN=HB=2x,MH=x,∵BM=15,∴15=x+2x,x=30﹣15,∴AN=30﹣30,BN==15(﹣),设B军舰速度为a海里/小时,由题意≤,∴a≥20.∴B军舰速度至少为20海里/小时.试题25答案:【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由A、B、C三点坐标可知∠CBO=60°,又因为点D是△ABC的内心,所以BD平分∠CBO,然后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出OD的长度;(2)根据题意可知,DF为半径,且∠DFE=90°,过点F作FG⊥y轴于点G,求得FG和OG的长度,即可求出点F的坐标,然后将E和F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直线EF的解析式;(3)⊙P上存在一点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该点是△ABC的外接圆圆心,即为点D,所以DP=2,又因为点P在直线EF上,所以这样的点P共有2个,且由勾股定理可知PF=3.【解答】解:(1)连接BD,∵B(,0),C(0,3),∴OB=,OC=3,∴tan∠CBO==,∴∠CBO=60°∵点D是△ABC的内心,∴BD平分∠CBO,∴∠DBO=30°,∴tan∠DBO=,∴OD=1,∴△ABC内切圆⊙D的半径为1;(2)连接DF,过点F作FG⊥y轴于点G,∵E(0,﹣1)∴OE=1,DE=2,∵直线EF与⊙D相切,∴∠DFE=90°,DF=1,∴sin∠DEF=,∴∠DEF=30°,∴∠GDF=60°,∴在Rt△DGF中,∠DFG=30°,∴DG=,由勾股定理可求得:GF=,∴F(,),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kx+b,∴,∴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1;(3)∵⊙P上存在一点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该点必为△ABC外接圆的圆心,由(1)可知:△ABC是等边三角形,∴△ABC外接圆的圆心为点D∴DP=2,设直线EF与x轴交于点H,∴令y=0代入y=x﹣1,∴x=,∴H(,0),∴FH=,当P在x轴上方时,过点P1作P1M⊥x轴于M,由勾股定理可求得:P1F=3,∴P1H=P1F+FH=,∵∠DEF=∠HP1M=30°,∴HM=P1H=,P1M=5,∴OM=2,∴P1(2,5),当P在x轴下方时,过点P2作P2N⊥x轴于点N,由勾股定理可求得:P2F=3,∴P2H=P2F﹣FH=,∴∠DEF=30°∴∠OHE=60°∴sin∠OHE=,∴P2N=4,令y=﹣4代入y=x﹣1,∴x=﹣,∴P2(﹣,﹣4),综上所述,若⊙P上存在一点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此时圆心P的坐标为(2,5)或(﹣,﹣4).试题26答案:【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易得抛物线的顶点为(0,),然后只需运用待定系数法,就可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表达式;(2)①当点F在第一象限时,如图1,可求出点C的坐标,直线AC的解析式,设正方形OEFG的边长为p,则F(p,p),代入直线AC的解析式,就可求出点F的坐标;②当点F在第二象限时,同理可求出点F的坐标,此时点F不在线段AC上,故舍去;(3)过点M作MH⊥DN于H,如图2,由题可得0≤t≤2.然后只需用t的式子表示DN、DM2、MN2,分三种情况(①DN=DM,②ND=NM,③MN=MD)讨论就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点B是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抛物线的顶点为(0,),故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设为y=ax2+.∵A(﹣1,2)在抛物线y=ax2+上,∴a+=2,解得a=﹣,∴抛物线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y=﹣x2+;(2)①当点F在第一象限时,如图1,令y=0得,﹣x2+=0,解得:x1=3,x2=﹣3,∴点C的坐标为(3,0).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mx+n,则有,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设正方形OEFG的边长为p,则F(p,p).∵点F(p,p)在直线y=﹣x+上,∴﹣p+=p,解得p=1,∴点F的坐标为(1,1).②当点F在第二象限时,同理可得:点F的坐标为(﹣3,3),此时点F不在线段AC上,故舍去.综上所述:点F的坐标为(1,1);(3)过点M作MH⊥DN于H,如图2,则OD=t,OE=t+1.∵点E和点C重合时停止运动,∴0≤t≤2.当x=t时,y=﹣t+,则N(t,﹣t+),DN=﹣t+.当x=t+1时,y=﹣(t+1)+=﹣t+1,则M(t+1,﹣t+1),ME=﹣t+1.在Rt△DEM中,DM2=12+(﹣t+1)2=t2﹣t+2.在Rt△NHM中,MH=1,NH=(﹣t+)﹣(﹣t+1)=,∴MN2=12+()2=.①当DN=DM时,(﹣t+)2=t2﹣t+2,解得t=;②当ND=NM时,﹣t+==,解得t=3﹣;③当MN=MD时,=t2﹣t+2,解得t1=1,t2=3.∵0≤t≤2,∴t=1.综上所述:当△DMN是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为,3﹣或1.。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卷(附详细答案)一、选择题(共16小题,1-6小题,每小题2分,7—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相反数是2 B.a的绝对值是2C.a的倒数等于2 D.a的绝对值大于22.下列图形既可看成轴对称图形又可看成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下列式子化简后的结果为x6的是()A.x3+x3 B.x3•x3 C.(x3)3 D.x12÷x24.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A.m+3 B.m+6 C.2m+3 D.2m+65.对一组数据:1,﹣2,4,2,5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位数是4 B.众数是2 C.平均数是2 D.方差是7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 B.k≠0 C.k<2且k≠0 D.k>27.如图所示,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已知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A.6 B.9 C.12 D.18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则∠BAC的度数为()A.30° B.40° C.50° D.60°9.一个立方体玩具的展开图如图所示.任意掷这个玩具,上表面与底面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A.B.C.D.10.如图,在△ABC中,∠C=90°,∠B=32°,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CD是△ADC的高;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④∠ADC=61°.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1.如图,正三角形ABC(图1)和正五边形DEFGH(图2)的边长相同.点O为△ABC 的中心,用5个相同的△BOC拼入正五边形DEFGH中,得到图3,则图3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A.36° B.42° C.45° D.48°12.如图,Rt△OAB的直角边OB在x轴上,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其顶点A,点D为斜边OA的中点,另一个反比例函数y1=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D,则k的值为()A.1 B. 2 C.D.无法确定1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8,cosB=,点E是BC边上的动点,当以CE为半径的圆C与边AD不相交时,半径CE的取值范围是()A.0<CE≤8 B.0<CE≤5C.0<CE<3或5<CE≤8 D.3<CE≤51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m:y=﹣2x2﹣2x的顶点为C,与x轴两个交点为P,Q.现将抛物线m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使点C的对应点C′落在x轴上,点P 的对应点P′落在轴y上,则下列各点的坐标不正确的是()A.C(﹣,)B.C′(1,0)C.P(﹣1,0)D.P′(0,﹣)15.任意实数a,可用[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如[4]=4,[]=1,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8→[]=2→[]=1,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对数字900进行了n次操作后变为1,那么n的值为()A.3 B. 4 C. 5 D. 6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为直线y=x上一点,过A点作AB⊥x轴于B点,若OB=4,E是OB边上的一点,且OE=3,点P为线段AO上的动点,则△BEP周长的最小值为()A.4+2 B.4+ C.6 D.4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7.计算:=.18.若x=1是关于x的方程ax2+bx﹣1=0(a≠0)的一个解,则代数式1﹣a﹣b的值为.19.如图,A,B,C是⊙O上三点,已知∠ACB=α,则∠AOB=.(用含α的式子表示)20.在△ABC中,AH⊥BC于点H,点P从B点开始出发向C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线段AP的长为y,线段BP的长为x(如图1),而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Q (1,)是函数图象上的最低点.小明仔细观察图1,图2两图,作出如下结论:①AB=2;②AH=;③AC=2;④x=2时,△ABP是等腰三角形;⑤若△ABP为钝角三角形,则0<x<1;其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22.(10分)(2015•邢台一模)如图,某城市中心的两条公路OM和ON,其中OM为东西走向,ON为南北走向,A、B是两条公路所围区域内的两个标志性建筑.已知A、B关于∠MON 的平分线OQ对称.OA=1000米,测得建筑物A在公路交叉口O的北偏东53。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1.在实数0,﹣π,,﹣4中,最小的数是()A .0B .﹣πC .D .﹣4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A 4•A 2=A 8B .(2A 3)2=2A 6C .(A B )6÷(A B )2=A 4B 4D .(A +B )(A ﹣B )=A 2+B 23.2020年10月22日,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揭牌,系全国首个”芯片大学”.已知某种芯片的厚度约为0.00012米,其中”0.00012”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12×10﹣4B .1.2×10﹣4C .1.2×10﹣5D .1.2×10﹣34.如图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A .B .C .D .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一项是()A .9x2﹣1=(3x+1)(3x﹣1)B .4xy+6x=x(4y+6)C .x2﹣2x﹣1=(x﹣1)2D .x2+xy+y2=(x+y)26.每年春秋季节,流感盛行,极具传染性.如果一人得流感,不加干预,经过两轮后共有81人得流感,则每人每轮平均会感染几人?设每人每轮平均感染x人,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 .(x+1)2=81B .1+x+x2=81C .1+x+(x+1)2=81D .1+(x+1)+(1+x)2=817.如图,将等边△A B C 的顶点B 放在一组平行线的直线B 上,边A B ,A C 分别交直线A 于D ,E 两点,若∠1=40°,则∠2的大小为()A .24°B .22°C .20°D .18°8.莱洛三角形,也称作崭洛三角形或圆弧三角形,它的应用广泛,不仅用于建筑、商品的外包装设计,还用在工业方面.莱洛三角形形状的钻头可钻出正万形内孔,发动机的原件上也有莱洛三角形.如图1,分别以等边△A B C 的顶点小A ,B ,C 为圆心,以A B 长为半径画弧,我们把这三条弧组成的封闭图形就叫做莱洛三角形,如图2,若A B =3,则莱洛三角形的面积为()A .π﹣B .π+C .π﹣D .π﹣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3)、(t,3)、(t,0),点D 是直线y=kx+1与y轴的交点,若点A 关于直线y=kx+1的对称点A ′恰好落在四边形OA B C 内部(不包括正好落在边上),则t的取值范围为()A .﹣2<t<2B .﹣2<t<2C .﹣2<t<﹣2或2<t<2D .以上答案都不对10.如图,在矩形A B C D 中,A D = A B ,∠B A D 的平分线交B C 于点E.D H⊥A E于点H,连接B H并延长交C D 于点F,连接D E交B F于点O,下列结论:①A D =A E;②∠A ED =∠C ED ;③OE=OD ;④B H=HF;⑤B C ﹣C F=2HE,其中正确的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5分)11.如果抛物线y=A x2+B x+C 在对称轴左侧呈上升趋势,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12.不等式5x+1≥3x﹣5的解集为.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1=A x2+3A x﹣4A (A 是常数,且A <0),直线A B 过点(0,n)(﹣5<n<5)且垂直于y轴.(1)该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为(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当A =﹣1时,沿直线A B 将该抛物线在直线上方的部分翻折,其余部分不变,得到新图象G,图象G对应的函数记为y2,且当﹣5≤x≤2时,函数y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7,则n的取值范围为.14.如图,∠A OB =45°,点M,N在边OA 上,OM=x,ON=x+2,点P是边OB 上的点.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两个,则x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15.计算:(π﹣2021)0+2﹣3﹣+2C os45°.16.我国古代问题: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这段话的意思是:用绳子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四尺,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绳一尺,绳长、井深各几尺?17.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 B C (格点为网格线的交点).(1)画出△A B C 关于直线l对称的△A 'B 'C ';(2)画出将△A 'B 'C ′绕B '点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的△A ″B 'C ″,且点A ″和点C ″均为格点.18.观察下列等式:①=2+,②=3+,③=4+,④=5+,…(1)请按以上规律写出第⑥个等式:;(2)猜想并写出第n个等式:;并证明猜想的正确性.(3)利用上述规律,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19.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x1,x2是该方程的两根,且满足两根的平方和等于3,求m的值.20.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 (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B 的纵坐标为﹣6,过点A 作A E⊥x轴于点E,tA n∠A OE=,A E=2.求:(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 OB 的面积.(3)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21.如图,已知△A B C ,以A B 为直径的⊙O分别交A C ,B C 于点D ,E.连接OE,OD ,D E,且ED =EC .(1)求证:点E为B C 的中点.(2)填空:①若A B =6,B C =4,则C D =;②当∠A =°时,四边形OD C E是菱形.22.某校为了解本校学生对自己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随机在校内调查了部分学生,调直结果分为”非常重视”“重视”“比较重视”“不重视”四类,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扇形统计图中,”非常重视”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为,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该校共有学生4000人,请你估计该校对视力保护”比较重视”的学生人数;(3)对视力”非常重视”的4人有A 1,A 2两名男生,其中A 1是七年级学生,A 2是八年级学生;B 1,B 2两名女生,其中B 1是八年级,B 2是九年级.若从中随机抽取两人向全校作视力保护经验交流,请求出恰好抽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概率.23.已知,如图1,Rt△A B C 中,A B =A C ,∠B A C =90°,D 为△A B C 外一点,且∠A D C =90°,E为B C 中点,A F∥B C ,连接EF交A D 于点G,且EF⊥ED 交A C 于点H,A F=1.(1)若=,求EF的长;(2)在(1)的条件下,求C D 的值;(3)如图2,连接B D ,B G,若B D =A C ,求证:B G⊥A D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1.在实数0,﹣π,,﹣4中,最小的数是()A .0B .﹣πC .D .﹣4【分析】首先根据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然后判断﹣π和﹣4的大小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由于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又∵π<4,∴﹣π>﹣4,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大小的比较,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实数的大小是解本题的关键.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A 4•A 2=A 8B .(2A 3)2=2A 6C .(A B )6÷(A B )2=A 4B 4D .(A +B )(A ﹣B )=A 2+B 2【分析】分别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平方差公式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 、A 4•A 2=A 6,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2A 3)2=4A 6,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A B )6÷(A B )2=(A B )2=A 4B 4,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A +B )(A ﹣B )=A 2﹣B 2,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积的乘方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熟记相关公式与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020年10月22日,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揭牌,系全国首个”芯片大学”.已知某种芯片的厚度约为0.00012米,其中”0.00012”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12×10﹣4B .1.2×10﹣4C .1.2×10﹣5D .1.2×10﹣3【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 ×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12=1.2×10﹣4.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 ×10﹣n,其中1≤|A |<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4.如图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A .B .C .D .【分析】根据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左边看,底层是一个矩形,上层是一个等腰梯形,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一项是()A .9x2﹣1=(3x+1)(3x﹣1)B .4xy+6x=x(4y+6)C .x2﹣2x﹣1=(x﹣1)2D .x2+xy+y2=(x+y)2【分析】利用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选项A :运用平方差公式得9x2﹣1=(3x+1)(3x﹣1),符合题意;选项B :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得4xy+6x=2x(2y+3),不符合题意;选项C :x2﹣2x﹣1不能进行因式分解,不符合题意;选项D :x2+xy+y2不能进行因式分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6.每年春秋季节,流感盛行,极具传染性.如果一人得流感,不加干预,经过两轮后共有81人得流感,则每人每轮平均会感染几人?设每人每轮平均感染x人,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 .(x+1)2=81B .1+x+x2=81C .1+x+(x+1)2=81D .1+(x+1)+(1+x)2=81【分析】设每人每轮平均感染x人,根据经过两轮后共有81人得流感,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解答】解:设每人每轮平均感染x人,∵1人患流感,一个人传染x人,∴第一轮传染x人,此时患病总人数为1+x;∴第二轮传染的人数为(1+x)x,此时患病总人数为1+x+(1+x)x=(1+x)2,∵经过两轮后共有81人得流感,∴可列方程为:(1+x)2=81.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将等边△A B C 的顶点B 放在一组平行线的直线B 上,边A B ,A C 分别交直线A 于D ,E 两点,若∠1=40°,则∠2的大小为()A .24°B .22°C .20°D .18°【分析】过点C 作C F∥A ,则C F∥A ∥B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内角是60°可得∠2的度数.【解答】解:过点C 作C F∥A ,则C F∥A ∥B ,∴∠1=∠A C F=40°,∠2=∠B C F.∵等边三角形A B C 中,∠A C B =60°,∴∠B C F=60°﹣40°=20°,∴∠2=∠B C F=20°.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8.莱洛三角形,也称作崭洛三角形或圆弧三角形,它的应用广泛,不仅用于建筑、商品的外包装设计,还用在工业方面.莱洛三角形形状的钻头可钻出正万形内孔,发动机的原件上也有莱洛三角形.如图1,分别以等边△A B C 的顶点小A ,B ,C 为圆心,以A B 长为半径画弧,我们把这三条弧组成的封闭图形就叫做莱洛三角形,如图2,若A B =3,则莱洛三角形的面积为()A .π﹣B .π+C .π﹣D .π﹣【分析】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由三块相同的扇形叠加而成,其面积=三块扇形的面积相加,再减去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求出即可.【解答】解:过A 作A D ⊥B C 于D ,∵A B =A C =B C =3,∠B A C =∠A B C =∠A C B =60°,∵A D ⊥B C ,∴B D =C D =,A D = B D =,∴△A B C 的面积为•B C •A D =,S扇形B A C ==π,∴莱洛三角形的面积S=3×π﹣2×=π﹣,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扇形的面积计算,能根据图形得出莱洛三角形的面积=三块扇形的面积相加、再减去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解此题的关键.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3)、(t,3)、(t,0),点D 是直线y=kx+1与y轴的交点,若点A 关于直线y=kx+1的对称点A ′恰好落在四边形OA B C 内部(不包括正好落在边上),则t的取值范围为()A .﹣2<t<2B .﹣2<t<2C .﹣2<t<﹣2或2<t<2D .以上答案都不对【分析】根据条件,可以求得点A 关于直线B D 的对称点E的坐标,再根据E在图形中的位置,得到关于t的方程组【解答】解:∵点B (t,3)在直线y=kx+1上,∴3=kt+1,得到,于是直线B D 的表达式是.于是过点A (0,3)与直线B D 垂直的直线解析式为.联立方程组,解得,则交点M.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以得到点E,∵点E在长方形A B C O的内部∴,解得或者.本题答案:或者.故选:C .【点评】该题涉及直线垂直时”k”之间的关系;直线的交点坐标与对应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中点坐标公式需要熟悉.计算量较大.10.如图,在矩形A B C D 中,A D = A B ,∠B A D 的平分线交B C 于点E.D H⊥A E于点H,连接B H并延长交C D 于点F,连接D E交B F于点O,下列结论:①A D =A E;②∠A ED =∠C ED ;③OE=OD ;④B H=HF;⑤B C ﹣C F=2HE,其中正确的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分析】①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证A B =B E,由勾股定理可得A D =A E= A B ,从而判断出①正确;②由”A A S”可证△A B E和△A HD 全等,则有B E=D H,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 D E =∠A ED =67.5°,求出∠C ED =67.5°,从而判断出②正确;③求出∠A HB =67.5°,∠D HO=∠OD H=22.5°,然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OE=OD =OH,判断出③正确;④求出∠EB H=∠OHD =22.5°,∠A EB =∠HD F=45°,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B EH和△HD F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 H=HF,判断出④正确;⑤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 F=HE,然后根据HE=A E﹣A H=B C ﹣C D ,B C ﹣C F=B C ﹣(C D ﹣D F)=2HE,判断出⑤正确.【解答】解:①∵A E平分∠B A D ,∴∠B A E=∠D A E=∠B A D =45°,∵A D ∥B C ,∴∠D A E=∠A EB =45°,∴∠A EB =∠B A E=45°,∴A B =B E,∴A E= A B ,∵A D = A B ,∴A D =A E,故①正确;②在△A B E和△A HD 中,,∴△A B E≌△A HD (A A S),∴B E=D H,∴A B =B E=A H=HD ,∴∠A D E=∠A ED =(180°﹣45°)=67.5°,∴∠C ED =180°﹣45°﹣67.5°=67.5°,∴∠A ED =∠C ED ,故②正确;∵A B =A H,∵∠A HB =(180°﹣45°)=67.5°,∠OHE=∠A HB (对顶角相等),∴∠OHE=67.5°=∠A ED ,∴OE=OH,∵∠D HO=90°﹣67.5°=22.5°,∠OD H=67.5°﹣45°=22.5°,∴∠D HO=∠OD H,∴OH=OD ,∴OE=OD =OH,故③正确;∵∠EB H=90°﹣67.5°=22.5°,∴∠EB H=∠OHD ,在△B EH和△HD F中,,∴△B EH≌△HD F(A SA ),∴B H=HF,HE=D F,故④正确;∵HE=A E﹣A H=B C ﹣C D ,∴B C ﹣C F=B C ﹣(C D ﹣D F)=B C ﹣(C D ﹣HE)=(B C ﹣C D )+HE=HE+HE=2HE.故⑤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为四边形的综合应用,涉及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记各性质并仔细分析题目条件,根据相等的度数求出相等的角,从而得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或判断出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二.填空题(共4小题)11.如果抛物线y=A x2+B x+C 在对称轴左侧呈上升趋势,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0.【分析】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抛物线开口向下,即可求解.【解答】解:∵抛物线y=A x2+B x+C 在对称轴左侧呈上升趋势,∴抛物线开口向下,∴A <0,故答案为A <0.【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 >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 与B 同号时,对称轴在y轴左;当A 与B 异号时,对称轴在y轴右.12.不等式5x+1≥3x﹣5的解集为x≥﹣3.【分析】不等式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集.【解答】解:不等式移项得:5x﹣3x≥﹣5﹣1,合并得:2x≥﹣6,解得:x≥﹣3.故答案为:x≥﹣3.【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1=A x2+3A x﹣4A (A 是常数,且A <0),直线A B 过点(0,n)(﹣5<n<5)且垂直于y轴.(1)该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为﹣ A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当A =﹣1时,沿直线A B 将该抛物线在直线上方的部分翻折,其余部分不变,得到新图象G,图象G对应的函数记为y2,且当﹣5≤x≤2时,函数y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7,则n的取值范围为﹣<n<1.【分析】(1)把抛物线y1=A x2+3A x﹣4A 化成顶点式即可求得;(2)先求得顶点M的坐标,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得对称点M′的坐标,由题意可知当x=﹣5时y1的值与当x=2时y1的值相等,为y1=﹣6,易得函数y2的最大值为n,若2n﹣≥﹣6,即n≥时,y2的最小值为﹣6,即可得出n﹣(﹣6)<7,即n<1,得到≤n<1;若2n﹣<﹣6,即n<时,y2的最小值为2n﹣,即可得出n﹣(2n﹣)<7,即n>﹣,得到﹣<n<,进而即可得到﹣<n<1.【解答】解:(1)y1=A x2+3A x﹣4A =A (x+3)2﹣ A ,∴该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为﹣ A ,故答案为﹣ A ;(2)当A =﹣1时,y=﹣x2﹣3x+4=﹣(x+)2+,抛物线的顶点M(﹣,),∵直线A B ⊥y轴且过点(0,n)(﹣5<n<5),∴点M关于直线A B 的对称点M′(﹣,2n﹣),∵抛物线y1的对称轴为直线x=﹣,且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5≤x≤2,∴当x=﹣5时y1的值与当x=2时y1的值相等,为y1=﹣22﹣3×2+4=﹣6,由题意易得函数y2的最大值为n,若2n﹣≥﹣6,即n≥时,y2的最小值为﹣6,∵函数y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7,∴n﹣(﹣6)<7,即n<1,∴≤n<1,若2n﹣<﹣6,即n<时,y2的最小值为2n﹣,∵函数y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7,∴n﹣(2n﹣)<7,即n>﹣,∴﹣<n<,综上,﹣<n<1,故答案为﹣<n<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最值,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A OB =45°,点M,N在边OA 上,OM=x,ON=x+2,点P是边OB 上的点.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两个,则x的取值范围是2﹣2≤x≤2或x=2或x=﹣1.【分析】考虑四种特殊位置,求出x的值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1中,当△P2MN是等边三角形时满足条件,作P2H⊥OA 于H.在Rt△P2HN中,P2H=NH=,∵∠O=∠HP2O=45°,∴OH=HP2=,∴x=OM=OH﹣MH=﹣1.如图2中,当⊙M与OB 相切于P1,MP1=MN=2时,x=OM=2,此时满足条件;如图3中,如图当⊙M经过点O时,x=OM=2,此时满足条件的点P有2个.如图4中,当⊙N与OB 相切于P1时,x=OM=2﹣2,观察图3和图4可知:当2﹣2<x≤2时,满足条件,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2﹣2<x≤2或x=2或x=﹣1,故答案为2﹣2<x≤2或x=2或x=﹣1.【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寻找特殊位置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三.解答题(共9小题)15.计算:(π﹣2021)0+2﹣3﹣+2C os45°.【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1+﹣2+2×=1+﹣2+=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6.我国古代问题: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这段话的意思是:用绳子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四尺,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绳一尺,绳长、井深各几尺?【分析】设绳长是x尺,井深是y尺,根据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四尺,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绳一尺列方程组即可.【解答】解:设绳长是x尺,井深是y尺,依题意有:,解得:,答:绳长是36尺,井深是8尺.【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 B C (格点为网格线的交点).(1)画出△A B C 关于直线l对称的△A 'B 'C ';(2)画出将△A 'B 'C ′绕B '点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的△A ″B 'C ″,且点A ″和点C ″均为格点.【分析】(1)分别作出A ,B ,C 的对应点A ′,B ′,C ′即可.(2)将△A ′B ′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即可.【解答】解:(1)如图,△A 'B 'C '即为所求作.(2)如图,△A ″B 'C ″即为所求作.【点评】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8.观察下列等式:①=2+,②=3+,③=4+,④=5+,…(1)请按以上规律写出第⑥个等式:=7+;(2)猜想并写出第n个等式:=(n+1)+;并证明猜想的正确性.(3)利用上述规律,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4753.【分析】(1)根据分母不变,分子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可得答案;(2)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第n个等式并计算可进行验证;(3)根据=1,=2,=3…可得原式=1+2+3……+97,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1)第⑥个式子为:=7+;故答案为:=7+;(2)猜想第n个等式为:=(n+1)+,证明:∵左边===(n+1)+=右边,故答案为:=(n+1)+;(3)原式=1+2+3+…+97==4753.故答案为:4753.【点评】本题考查对规律型问题的理解和有理数的运算能力,找到规律是解题关键.19.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x1,x2是该方程的两根,且满足两根的平方和等于3,求m的值.【分析】(1)计算判别式的值得到△=4m2+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0,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可判断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m+1,x1x2=m,利用x12+x22=3得到(2m+1)2﹣2×m=3,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1)证明:△=(2m+1)2﹣4m=4m2+1,∵4m2≥0,∴△>0,∴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x1,x2是该方程的两根,则x1+x2=2m+1,x1x2=m,∵x12+x22=3,∴(x1+x2)2﹣2x1x2=3,∴(2m+1)2﹣2×m=3,解得m=或﹣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 x2+B x+C =0(A ≠0)的根的判别式△=B 2﹣4A 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根与系数的关系.20.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 (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B 的纵坐标为﹣6,过点A 作A E⊥x轴于点E,tA n∠A OE=,A E=2.求:(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 OB 的面积.(3)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分析】(1)首先根据A E⊥x轴于点E,tA n∠A OE=,A E=2等条件求出A 点的坐标,然后把A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求出m的值,再根据B 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进而求出k,根据两点式即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首先求出一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然后再根据S△A OB =S△OB D +S△A OD 求面积;(3)根据图象即可求得.【解答】解:(1)在Rt△OEA 中:∵tA n∠A OE==,∵A E=2,∴OE=6,∴点A 的坐标为(6,2),∵A 在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上,∴m=6×2=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设B 点坐标为(A ,﹣6),把(A ,﹣6)代入y=,解得A =﹣2,把A (6,2)和B (﹣2,﹣6)代入y=kx+B 中,∴,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4;(2)直线y=x﹣4与y的交点为D ,故D 点坐标为(0,﹣4),∴S△A OB =S△OB D +S△A OD =×4×6+×4×2=12+4=16;(3)观察图象,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2<x<0或x>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交点问题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条件求出A 点的坐标,进而求出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本题难度一般,是一道很不错的试题.21.如图,已知△ABC ,以A B 为直径的⊙O分别交A C ,B C 于点D ,E.连接OE,OD ,D E,且ED =EC .(1)求证:点E为B C 的中点.(2)填空:①若A B =6,B C =4,则C D =;②当∠A =60°时,四边形OD C E是菱形.【分析】(1)连接A E,如图,先证明∠B =∠C 得到△A B C 为等腰三角形,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 EB =90°,即A E⊥B E,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结论;(2)①证明△C D E∽△C B A ,利用相似比可求出C D 的长;①当∠A =60°,证明△A OD 和△A B C 、△C D E、△OB D 都为等边三角形,则OD =D C =C E =OE,然后判定四边形OD C E是菱形.【解答】(1)证明:连接A E,如图,∵ED =EC ,∴∠C =∠ED C ,∵∠ED C =∠B ,∴∠B =∠C ,∴△A B C 为等腰三角形,∵A B 为直径,∴∠A EB =90°,即A E⊥B E,∴B E=C E,即点E为B C 的中点;(2)①∵∠D C E=∠B C A ,∠ED C =∠B ,∴△C D E∽△C B A ,∴C D :B C =D E:A B ,即C D :4=2:6,∴C D =;①当∠A =60°,∵OA =OD ,A B =A C ,∴△A OD 和△A B C 都为等边三角形,∴OD =OA ,同理可得△C D E、△OB D 都为等边三角形,∴C D =C E=D E=B E=OB ,∴OD =D C =C E=OE,∴四边形OD C E是菱形.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22.某校为了解本校学生对自己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随机在校内调查了部分学生,调直结果分为”非常重视”“重视”“比较重视”“不重视”四类,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扇形统计图中,”非常重视”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8°,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该校共有学生4000人,请你估计该校对视力保护”比较重视”的学生人数;(3)对视力”非常重视”的4人有A 1,A 2两名男生,其中A 1是七年级学生,A 2是八年级学生;B 1,B 2两名女生,其中B 1是八年级,B 2是九年级.若从中随机抽取两人向全校作视力保护经验交流,请求出恰好抽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概率.【分析】(1)先由”不重视”的学生人数和所占百分比求出调查总人数,再由360°乘以”非常重视”的学生所占比例得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求出”重视”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2)由该校共有学生人数乘以”比较重视”的学生所占比例即可;(3)画树状图,共有12个等可能的结果,恰好抽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结果有6个,再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调查的学生人数为16÷20%=80(人),∴”非常重视”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18°,故答案为:18°,“重视”的人数为80﹣4﹣36﹣16=24(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2)由题意得:4000×=1800(人),即估计该校对视力保护”比较重视”的学生人数为1800人;(3)画树状图如图:共有12个等可能的结果,恰好抽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结果有6个,∴恰好抽到同性别学生的概率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也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以及样本估计总体.23.已知,如图1,Rt△A B C 中,A B =A C ,∠B A C =90°,D 为△A B C 外一点,且∠A D C =90°,E为B C 中点,A F∥B C ,连接EF交A D 于点G,且EF⊥ED 交A C 于点H,A F=1.(1)若=,求EF的长;(2)在(1)的条件下,求C D 的值;(3)如图2,连接B D ,B G,若B D =A C ,求证:B G⊥A D .【分析】(1)判断出△A HF∽△C HE,得出比例式,求出C E,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先求出A C =3,再判断出△A EG≌△C ED (A SA ),得出EG=ED ,再判断出△A EF∽△D A C ,得出比例式,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B ED ∽△B D C ,得出,进而判断出A G=GD ,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1,连接A E,∵A F∥B C ,∴△A HF∽△C HE,∴,∴A F=1,,∴,∴C E=3,在Rt△A B C 中,A B =A C ,点E是B C 的中点,∴A E= B C =C E,A E⊥B C ,∴C E=3,∵A F∥B C ,∴A E⊥A F,∴∠EA F=90°,根据勾股定理得,EF==;(2)由(1)知,EF=,C E=3,∴B C =2C E=6,∴A C =3,∵∠A EP=∠C D P,∠A PE=∠C PD ,∴∠EA G=∠PC D ,∵∠A EG=∠C ED ,A E=C E,∴△A EG≌△C ED (A SA ),∴EG=ED ,∴∠ED G=45°=∠A C E,∵∠A PC =∠EPD ,∴∠PED =∠C A P,∴∠FEA =∠C A D ,∴△A EF∽△D A C ,∴,∴,∴C D =.(3)如图2,在Rt△A B C 中,A B =A C ,∴,,连接A E,∵,,∴,∵∠EB D =∠D B C ,∴△B ED ∽△B D C ,∴,∴C D = D E=GD ,∵C D =A G,∴A G=GD ,∵B D =A B ,∴B G⊥A D .【点评】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构造出相似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B。
负数没有立方根C。
无理数都是开不尽的方根数D。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正确答案:B解析: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不是实数。
2.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
对长江水质情况的调查B。
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C。
对某班4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D。
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正确答案:C解析:全面调查(普查)方式适合调查总体,即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
对某班4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符合要求。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正确答案:D解析:D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以y轴为对称轴),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以O为对称中心)。
4.一次函数y = (m-2)x + (m-1)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2B。
1<m<2C。
m<1D。
m>2正确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到,该函数的截距为m-1,当m1时,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不符合图象。
只有当m<1时,函数图象在第四象限,符合图象。
5.将一条两边沿平行的纸带如图折叠,若∠1=62°,则∠2等于()A。
62°B。
56°C。
45°D。
30°正确答案:B解析:∠1 = ∠2,∠1 + ∠2 = 180°,解得∠2 = 56°。
6.将一副三角板(∠A=30°)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使得AB∥EF,则∠1等于()A。
75°B。
90°C。
105°D。
115°正确答案:A解析:∠A = 30°,∠B = 150°,∠1 = 180° - ∠B - ∠A = 75°。
精选文档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卷(附详尽答案)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 1-6 小题,每题 2 分, 7-16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实数 a 在数轴上的地点以下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a 的相反数是 2 B. a 的绝对值是 2C. a 的倒数等于 2 D . a 的绝对值大于 22.以下图形既可当作轴对称图形又可当作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3.以下式子化简后的结果为x6的是(3 3 3 3 3)3A . x +x B. x ?x C.( x D.D .)x12÷x24.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以后,节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空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A . m+3B . m+6C . 2m+3D . 2m+65.对一组数据:1,﹣ 2, 4,2, 5 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 .中位数是 4 B.众数是 2 C.均匀数是 2 D.方差是 76.若对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4x+2=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 . k< 2 B. k≠0 C. k< 2 且 k≠0 D . k> 27.以下图,E, F, G,H 分别是 OA ,OB , OC,OD 的中点,已知四边形EFGH 的面积是 3,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A. 6B. 9C. 12D. 188.如图,将△ ABC 绕点 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获得△ APQ,使AP平行于CB,CB,AQ 的延伸线订交于点 D .假如∠ D=40 °,则∠ BAC 的度数为()A . 30°B. 40°C. 50°D. 60°9.一个立方体玩具的睁开图以下图.随意掷这个玩具,上表面与底面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A.B.C.D.10.如图,在△ABC 中,∠C=90 °,∠ B=32 °,以 A 为圆心,随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 M 和 N,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 AP 并延伸交BC 于点 D,则以下说法:①AD 是∠ BAC 的均分线;② CD 是△ADC 的高;③点 D 在 AB 的垂直均分线上;④ ∠ADC=61 °.此中正确的有()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1.如图,正三角形 ABC (图 1)和正五边形 DEFGH (图 2)的边长同样.点 O 为△ABC 的中心,用 5 个同样的△ BOC 拼入正五边形 DEFGH 中,获得图 3,则图 3 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A . 36°B . 42°C . 45°D . 48°12.如图, Rt △ OAB 的直角边 OB 在 x 轴上,反比率函数 y=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其顶点 A ,点 D 为斜边 OA 的中点,另一个反比率函数y 1=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 D ,则 k的值为()A . 1B . 2C .D . 没法确立1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B=5 ,BC=8 , cosB= ,点 E 是 BC 边上的动点,当以 CE 为半径的圆 C 与边 AD 不订交时,半径CE 的取值范围是()A . 0< CE ≤8B . 0<CE ≤5C . 0< CE < 3 或 5< CE ≤8D . 3<CE ≤51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m :y=﹣ 2x 2﹣ 2x 的极点为 C ,与 x 轴两 个交点为 P , Q .现将抛物线 m 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使点 C 的对应点 C ′落在 x 轴上,点 P 的对应点 P ′落在轴 y 上,则以下各点的坐标不正确的选项是()A . C (﹣ , )B .C ′(1,0) C . P (﹣ 1,0)D . P ′(0,﹣ )15.随意实数 a ,可用 [a] 表示不超出 a 的最大整数,如 [4]=4, [ ] =1,现对 72 进行以下操作: 72→[ ]=8→[ ] =2→[ ]=1,这样对 72 只需进行 3 次操作后变成 1.近似地:对 数字 900 进行了 n 次操作后变成1,那么 n 的值为()A . 3B . 4C . 5D . 6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点为直线 y=x 上一点,过 A 点作 AB ⊥x 轴于 B 点,若OB=4 ,E 是 OB 边上的一点,且 OE=3,点 P 为线段 AO 上的动点,则 △BEP 周长的最小值 为()A . 4+2B . 4+C . 6D . 4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题3 分,满分 12 分)17.计算: =.18.若 x=1 是对于 x 的方程 ax 2+bx ﹣ 1=0( a ≠0)的一个解,则代数式 1﹣ a ﹣ b 的值为.19.如图, A ,B ,C 是 ⊙O 上三点,已知 ∠ ACB= α,则 ∠ AOB= .(用含 α的式子表示)20.在 △ABC 中, AH ⊥ BC 于点 H ,点 P 从 B 点开始出发向C 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线段 AP 的长为 y ,线段 BP 的长为 x (如图 1),而 y 对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2 所示. Q ( 1, )是函数图象上的最低点.小明认真察看图1,图 2 两图,作出以下结论:① AB=2 ;② AH= ;③ AC=2 ; ④ x=2 时, △ ABP 是等腰三角形; ⑤ 若 △ABP 为钝角三角形, 则 0< x < 1;此中正确的选项是 (填写序号).三、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58 分)22.( 10 分)(2015?邢台一模)如图,某城市中心的两条公路OM 和 ON,此中 OM 为东西走向, ON 为南北走向, A、 B 是两条公路所围地区内的两个标记性建筑.已知 A 、 B 对于∠MON 的均分线OQ 对称. OA=1000 米,测得建筑物 A 在公路交错口O 的北偏东53.5°方向上.求:建筑物 B 到公路 ON 的距离.(参照数据: sin53.5 °=0.8, cos53.5°=0.6, tan53.5°≈1.35)23.( 11 分)(2015?南宁校级一模)( 2015?邢台一模)中国是世界上13 个贫水国家之一.某校有 800 名在校学生,学校为鼓舞学生节俭用水,睁开“珍惜水资源,节俭每一滴水”系列教育活动.为响应学校呼吁,数学小组做了以下检查:小亮为认识一个拧不紧的水龙头的滴水状况,记录了滴水时间和烧杯中的水面高度,如图 1.小明设计了检盘问卷,在学校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检查,并制作出统计图.如图 2 和图 3.经联合图 2 和图 3 回答以下问题:(1)参加问卷检查的学生人数为人,此中选 C 的人数占检查人数的百分比为.(2)在这所学校中选“比较注意,有时水龙头滴水”的大体有人.若在该校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这名学生选 B 的概率为.请联合图 1 解答以下问题(3)在“水龙头滴水状况”图中,水龙头滴水量(毫升)与时间(分)能够用我们学过的哪一种函数表示?恳求出函数关系式.(4)为了保持生命,每人每日需要约2400 毫升水,该校选 C 的学生因没有拧紧水龙头, 2 小时浪费的水可保持多少人一天的生命需要?24.( 10 分)( 2015?邢台一模)如图,直线y=kx ﹣ 4 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且∠OBC=.(1)求点 B 的坐标及k 的值;(2)若点 A 时第一象限内直线y=kx ﹣ 4 上一动点.则当△ AOB的面积为6时,求点A的坐标;(3)在( 2)建立的条件下.在座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APC=90 °,直接写出P 点坐标.25.( 13 分)(2015?邢台一模)如图,足球上守门员在O 处开出一高球.球从离地面 1 米的A 处飞出( A 在 y 轴上),把球当作点.其运转的高度y(单位: m)与运转的水平距离x(单位: m)知足关系式 y=a( x﹣ 6)2+h .(1)①当此球开出后.飞翔的最高点距离地面 4 米时.求 y 与 x 知足的关系式.② 在① 的状况下,足球落地址 C 距守门员多少米?(取 4 ≈7)③ 以下图,若在① 的状况下,求落地后又一次弹起.据实验测算,足球在草坪上弹起后的抛物线与本来的抛物线形状同样,最大高度减少到本来最大高度的一半.求:站在距O 带你 6 米的 B 处的球员甲要抢到第二个落点 D 处的求.他应再向前跑多少米?(取 2 =5)(2)球员乙高升为 1.75 米.在距 O 点 11 米的 H 处.试图原地跃起用头拦截.守门员调整开球高度.若保证足球着落至H 正上方时低于球员乙的身高.同时落地址在距 O 点 15 米之内.求 h 的取值范围.26.( 14 分)( 2015?南宁校级一模)已知矩形ABCD 中, AB=10cm ,AD=4cm ,作以下折叠操作.如图 1 和图 2 所示,在边 AB 上取点 M ,在边 AD 或边 DC 上取点 P.连结 MP.将△AMP 或四边形 AMPD 沿着直线 MP 折叠获得△A ′MP 或四边形 A ′MPD ′,点 A 的落点为点 A ′,点 D 的落点为点D′.研究:(1)如图 1,若 AM=8cm ,点 P 在 AD 上,点 A ′落在 DC 上,则∠ MA ′C 的度数为;(2)如图 2,若 AM=5cm ,点 P 在 DC 上,点 A ′落在 DC 上,①求证:△ MA ′P 是等腰三角形;②直接写出线段DP 的长.(3)若点 M 固定为 AB 中点,点 P 由 A 开始,沿 A﹣D﹣C 方向.在 AD ,DC 边上运动.设点 P 的运动速度为 1cm/s,运动时间为 ts,按操作要求折叠.①求:当 MA ′与线段 DC 有交点时, t 的取值范围;②直接写出当点 A ′到边 AB 的距离最大时,t 的值;发现:若点 M 在线段 AB 上挪动,点 P 仍为线段 AD 或 DC 上的随意点.跟着点 M 地点的不一样.按操作要求折叠后.点 A 的落点 A ′的地点会出现以下三种不一样的状况:不会落在线段DC 上,只有一次落在线段DC 上,会有两次落在线段DC 上.请直接写出点 A ′由两次落在线段 DC 上时, AM 的取值范围是.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 1-6 小题,每题 2 分, 7-16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实数 a 在数轴上的地点以下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a 的相反数是 2 B. a 的绝对值是 2C. a 的倒数等于 2 D . a 的绝对值大于 2考点:实数与数轴;实数的性质.剖析:依据数轴确立 a 的取值范围,选择正确的选项.解答:解:由数轴可知, a<﹣ 2,a 的相反数> 2,所以 A 不正确,a 的绝对值> 2,所以 B 不正确,a 的倒数不等于 2,所以 C 不正确,D 正确.应选: D .评论: 本题考察的是数轴和实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灵巧运用数形联合思想是解题的重点.2.以下图形既可当作轴对称图形又可当作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考点 :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剖析: 依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观点求解.解答: 解: A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 、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 、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应选: A .评论: 本题主要考察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观点.轴对称图形的重点是找寻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中心对称图形是要找寻对称中心, 旋转 180 度后与原图重合.3.以下式子化简后的结果为 x 6 的是( )A . x 3+x 3B . x 3?x 3C . ( x 3) 3D . x 12÷x2考点 : 同底数幂的除法;归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剖析: 依据同底数幂的运算法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 A 、原式 =2x 3,故本选项错误;6C 、原式 =x 9,故本选项错误;12﹣210D 、原式 =x =x ,故本选项错误.评论: 本题考察的是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知同底数幂的除法及乘方法例、归并同类项的法例、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例是解答本题的重点.4.如图,边长为( 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 m 的正方形以后,节余部分可剪 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空隙) ,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A . m+3B . m+6C . 2m+3D . 2m+6 考点 : 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剖析: 因为边长为( 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以后,节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空隙) ,那么依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够求出节余部分的面积,而矩形一边长为 3,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另一边长.解答: 解:依题意得节余部分为( m +3 ) 2﹣ m 2=( m+3+m )( m+3﹣m )=3( 2m+3 ) =6m+9 ,而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 3, ∴另一边长是=2m+3 .应选: C .评论: 本题主要考察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解题重点是熟习除法法例.5.对一组数据: 1,﹣ 2, 4,2, 5 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 . 中位数是 4B . 众数是 2C . 均匀数是 2D . 方差是 7考点 : 方差;算术均匀数;中位数;众数.剖析: 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均匀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再对每一项剖析即可.解答: 解: A 、把 1,﹣ 2, 4,2,5 从小到大摆列为:﹣ 2,1,2,4, 5,最中间的数是 2,则中位数是 2,故本选项错误;B 、 1,﹣ 2, 4, 2, 5 都各出现了 1 次,则众数是 1,﹣ 2, 4, 2,5,故本选项错误;C 、均匀数 = ×( 1﹣ 2+4+2+5 ) =2,故本选项正确;D 、方差 S 2= [( 1﹣ 2)2+(﹣ 2﹣2) 2+( 4﹣ 2) 2+( 2﹣ 2) 2+(5﹣ 2) 2]=8,故本选项错误; 应选 C .评论: 本题考察了均匀数, 中位数,方差的意义. 均匀数均匀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均匀程度.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从头摆列后, 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均匀数);方差是用来权衡一组数据颠簸大小的量.6.若对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kx 2﹣4x+2=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A . k < 2B . k ≠0C . k < 2 且 k ≠0D . k > 2考点 : 根的鉴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剖析: 依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根的鉴别式2△ 的意义获得 k ≠0 且 △ > 0,即(﹣ 4)﹣4×k ×2 >0,而后解不等式即可获得 k 的取值范围.解答: 解: ∵ 对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kx 2﹣ 4x+2=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k ≠0 且 △> 0,即(﹣ 4) 2﹣ 4×k ×2>0,解得 k < 2 且 k ≠0.∴ k 的取值范围为 k < 2 且 k ≠0. 应选 C .评论: 本题考察了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c=0 ( a ≠0)的根的鉴别式 △ =b 2﹣ 4ac :当 △>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 △ < 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察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7.以下图,E, F, G,H 分别是 OA ,OB , OC,OD 的中点,已知四边形EFGH 的面积是 3,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A. 6B. 9C. 12D. 18考点:位似变换.剖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 EFGH 与四边形 ABCD 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 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 EFGH 与四边形 ABCD 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 2,∴四边形 EFGH 与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 EFGH 的面积是 3,∴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是12.应选: C.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依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重点.8.如图,将△ ABC 绕点 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获得△ APQ,使AP平行于CB,CB,AQ 的延伸线订交于点 D .假如∠ D=40 °,则∠ BAC 的度数为()A . 30°B. 40°C. 50°D. 60°考点:旋转的性质.剖析:如图,第一由旋转变换的性质获得∠ 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获得∠PAQ= ∠ D=40 °,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 ∠ BAC ;∵AP ∥BD ,∴∠ PAQ=∠ D=40 °,∴∠ BAC=40 °.应选 B.评论:该题主要考察了旋转变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灵巧运用旋转变换的性质来剖析、判断、推理或解答是解题的重点.9.一个立方体玩具的睁开图以下图.随意掷这个玩具,上表面与底面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A.B.C.D.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剖析:由数字 3 与 4 相对,数字 1 与 5 相对,数字 2 与 6 相对,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数字3与4相对,数字1 与 5 相对,数字 2 与 6 相对,∴随意掷这个玩具,上表面与底面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应选 D.评论:本题考察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讨状况数与总状况数之比.10.如图,在△ABC 中,∠C=90 °,∠ B=32 °,以 A 为圆心,随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 M 和 N,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 AP 并延伸交BC 于点 D,则以下说法:①AD 是∠ BAC 的均分线;② CD 是△ADC 的高;③点 D 在 AB 的垂直均分线上;④ ∠ADC=61 °.此中正确的有()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剖析:依据角均分线的做法可得① 正确,再依据直角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可得② 正确,然后计算出∠CAD= ∠ DAB=29 °,可得 AD ≠BD ,依据到线段两头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均分线上,所以③ 错误,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④ 正确.解答:解:依据作法可得AD 是∠ BAC 的均分线,故① 正确;∵∠ C=90°,∴CD 是△ ADC 的高,故②正确;∵∠ C=90°,∠ B=32 °,∴∠ CAB=58 °,∵AD 是∠ BAC 的均分线,∴∠ CAD= ∠ DAB=29 °,∴AD ≠BD ,∴点 D 不在 AB 的垂直均分线上,故③ 错误;∵∠ CAD=29 °,∠ C=90°,∴∠ CDA=61 °,故④正确;共有 3 个正确,应选: C.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基本作图,重点是掌握角均分线的做法和线段垂直均分线的判断定理.11.如图,正三角形 ABC (图 1)和正五边形 DEFGH (图 2)的边长同样.点 O 为△ABC 的中心,用 5 个同样的△ BOC 拼入正五边形 DEFGH 中,获得图 3,则图 3 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A . 36°B. 42°C. 45°D. 48°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剖析:依据图 1 先求出正三角形 ABC 内大钝角的度数是 120°,则两锐角的和等于 60°,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540°,求出每一个内角的度数,而后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图 1 先求出正三角形ABC 内大钝角的度数是180°﹣ 30°×2=120°,180°﹣ 120°=60°,60°÷2=30°,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 5﹣2) ?180°÷5=108°,∴图 3 中的五角星的五个锐角均为:108°﹣ 60°=48 °.应选: D.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性质,认真察看图形是解题的重点,难度中等.12.如图, Rt△ OAB 的直角边OB 在 x 轴上,反比率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其顶点 A ,点 D 为斜边 OA 的中点,另一个反比率函数y1=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D,则 k的值为()A. 1B. 2C.D.没法确立考点:反比率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色.剖析:过点D作DE⊥ x轴于点E,由点D为斜边OA的中点可知DE 是△AOB 的中位线,设 A ( x,),则 D (,),再求出 k 的值即可.解答:解:过点 D 作 DE⊥x 轴于点 E,∵点 D 为斜边 OA 的中点,点 A 在反比率函数y= 上,∴DE 是△ AOB 的中位线,设 A ( x,),则 D(,),∴k= ? =1 .应选 A.评论:本题考察的是反比率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色,熟知反比率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必定合适此函数的分析式是解答本题的重点.1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B=5 ,BC=8 , cosB=,点E是BC边上的动点,当以 CE 为半径的圆 C 与边 AD 不订交时,半径CE 的取值范围是()A . 0< CE ≤8B . 0<CE ≤5C . 0< CE < 3 或 5< CE ≤8D . 3<CE ≤5 考点 : 直线与圆的地点关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剖析: 过 A 作 AM ⊥ BC 于 N ,CN ⊥ AD 于 N ,依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 AD ∥ BC , AB=CD=5 ,求出 AM 、CN 、 AC 、 CD 的长,即可得出切合条件的两种状况.解答: 解:过 A 作 AM ⊥BC 于 N ,CN ⊥AD 于 N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 BC , AB=CD=5 , ∴AM=CN ,∵AB=5 , cosB= =,∴BM=4 , ∵BC=8 , ∴CM=4=BC , ∵AM ⊥BC , ∴AC=AB=5 ,由勾股定理得: AM=CN==3,∴当以 CE 为半径的圆 C 与边 AD 不订交时,半径 CE 的取值范围是 0< CE < 3 或 5< CE ≤8,应选 C .评论: 本题考察了直线和圆的地点关系,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求出切合条件的全部状况是解本题的重点,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有必定的难度.1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 m :y=﹣ 2x 2﹣ 2x 的极点为 C ,与 x 轴两个交点为 P , Q .现将抛物线 m 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使点C 的对应点 C ′落在 x 轴上,点 P 的对应点 P ′落在轴 y 上,则以下各点的坐标不正确的选项是()A . C (﹣ , )B .C ′(1,0) C . P (﹣ 1,0)D . P ′(0,﹣ )考点 :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剖析: 依据抛物线 m 的分析式求得点 P 、 C 的坐标,而后由点P ′在 y 轴上,点 C ′在 x 轴上获得平移规律,由此能够确立点P ′、 C ′的坐标.解答: 解: ∵ y= ﹣ 2x 2﹣ 2x= ﹣ 2x ( x+1 )或 y= ﹣ 2( x+ 2 , ) + ∴P (﹣ 1, 0), O ( 0, 0), C (﹣ , ).又∵ 将抛物线 m 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使点 C 的对应点 C ′落在 x 轴上,点 P 的对应点 P ′落在 y 轴上,∴该抛物线向下平移了 个单位,向右平移了 1 个单位,∴C ′( , 0),P ′(0,﹣ ).综上所述,选项 B 切合题意. 应选: B .评论: 主要考察了函数图象的平移,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的求法,要求娴熟掌握平移的规律: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并用规律求函数分析式.会利用方程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15.随意实数 a ,可用 [a] 表示不超出 a 的最大整数,如 [4]=4, [ ] =1,现对 72 进行以下操作: 72→[]=8→[] =2→[]=1,这样对 72 只需进行 3 次操作后变成 1.近似地:对数字 900 进行了 n 次操作后变成1,那么 n 的值为()A . 3B . 4C . 5D . 6 考点 : 估量无理数的大小. 专题 : 新定义.剖析: 依据 [a]表示不超出 a 的最大整数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 解: 900→第一次 [ ] =30→第二次 []=5→第三次 []=2→第四次 [ ]=1,即对数字 900 进行了 4 次操作后变成 1.应选: B .评论: 本题考察了估量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逆推思想能力.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点为直线 y=x 上一点,过 A 点作 AB ⊥x 轴于 B 点,若OB=4 ,E 是 OB 边上的一点,且 OE=3,点 P 为线段 AO 上的动点,则 △BEP 周长的最小值 为()A. 4+2B. 4+C. 6D. 4考点:轴对称 -最短路线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色.剖析:在y轴的正半轴上截取OF=OE=3 ,连结 EF,证得 F 是 E 对于直线y=x 的对称点,连结 BF 交 OA 于 P,此时△ BEP 周长最小,最小值为BF+EB ,依据勾股定理求得BF,因为 BE=1 ,所以△ BEP 周长最小值为 BF+EB=5+1=6 .解答:解:在 y 轴的正半轴上截取 OF=OE=3 ,连结 EF,∵A点为直线 y=x 上一点,∴OA 垂直均分EF,∴E、 F 是直线 y=x 的对称点,连结 BF 交 OA 于 P,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BEP周长最小,最小值为BF+EB ;∵OF=3 , OB=4 ,∴BF==5,∵E B=4 ﹣ 3=1 ,△BEP 周长最小值为BF+EB=5+1=6 .应选 C.评论:本题考察了轴对称的判断和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的应用等,作出 P 点是解题的重点.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题 3 分,满分 12 分)17.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剖析: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而后归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2.故答案为: 2 .评论: 本题考察二次根式的减法运算,难度不大,注意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是重点.21﹣ a ﹣b 的值为 0 .18.若 x=1 是对于 x 的方程 ax +bx ﹣1=0( a ≠0)的一个解, 则代数式 考点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剖析: 把 x=1 代入已知方程,可得: a+b ﹣ 1=0 ,而后合适整理变形即可.解答: 解: ∵ x=1 是对于 x 的方程 ax 2+bx ﹣ 1=0( a ≠0)的一个解,∴ a +b ﹣ 1=0, ∴ a +b=1,∴ 1﹣ a ﹣ b=1﹣( a+b )=1﹣ 1=0 . 故答案是: 0.评论: 本题考察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根代入方程获得的代数式奇妙变形来解题是一种不错的解题方法.19.如图, A ,B ,C 是⊙ O 上三点,已知 ∠ ACB= α,则 ∠ AOB= 360°﹣ 2α .(用含 α的式子表示)考点 : 圆周角定理.剖析: 在优弧 AB 上取点 D ,连结 AD 、 BD ,依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 ∠ D 的度数, 再依据圆周角定理求出 ∠ AOB 的度数.解答: 解:在优弧 AB 上取点 D ,连结 AD 、 BD ,∵∠ ACB= α, ∴∠ D=180 °﹣ α,依据圆周角定理, ∠AOB=2 ( 180°﹣ α) =360°﹣2α. 故答案为: 360°﹣ 2α.评论: 本题考察的是圆周角定理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解答本题的重点是熟知以下观点:圆周角定理: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20.在 △ABC 中, AH ⊥ BC 于点 H ,点 P 从 B 点开始出发向 C 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线段 AP 的长为 y ,线段 BP 的长为 x (如图 1),而 y 对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2 所示. Q ( 1,)是函数图象上的最低点.小明认真察看图1,图 2 两图,作出以下结论:① AB=2;② AH=;③ AC=2;④ x=2时,△ ABP是等腰三角形;⑤ 若△ABP为钝角三角形,则 0< x< 1;此中正确的选项是①②③④(填写序号).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剖析:(1)当x=0时,y的值即是AB 的长度;(2)图乙函数图象的最低点的y 值是 AH 的值;(3)在直角△ ACH 中,由勾股定理来求AC 的长度;(3)当点 P 运动到点 H 时,此时 BP( H)=1,AH=,在Rt△ ABH中,可得出∠B=60°,则判断△ ABP 是等边三角形,故BP=AB=2 ,即 x=2(5)分两种状况进行议论,① ∠ APB 为钝角,② ∠BAP 为钝角,分别确立 x 的范围即可.解答:解:( 1)当 x=0 时, y 的值即是 AB 的长度,故 AB=2 ,故①正确;(2)图乙函数图象的最低点的y 值是 AH 的值,故AH=,故② 正确;(3)如图乙所示: BC=6 , BH=1 ,则 CH=5 .又 AH= ,∴直角△ ACH 中,由勾股定理得: AC= = =2 ,故③正确;(4)在 Rt△ABH 中, AH= , BH=1 ,tan∠ B= ,则∠B=60 °.又△ ABP 是等腰三角形,∴△ ABP 是等边三角形,∴B P=AB=2 ,即 x=2.故④ 正确;(5)①当∠APB 为钝角时,此时可得 0<x< 1;②当∠ BAP 为钝角时,过点 A 作 AP⊥ AB ,则 BP==4,即当 4< x≤6 时,∠BAP 为钝角.综上可得0< x< 1 或 4< x≤6 时△ ABP 为钝角三角形,故⑤ 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④.评论:本题考察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有必定难度,解答本题的重点是联合图象及函数图象得出 AB 、 AH 的长度,第三问推知△ABP 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难点.三、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58 分)22.( 10 分)(2015?邢台一模)如图,某城市中心的两条公路OM 和 ON,此中 OM 为东西走向, ON 为南北走向, A、 B 是两条公路所围地区内的两个标记性建筑.已知 A 、 B 对于∠MON 的均分线 OQ 对称. OA=1000 米,测得建筑物 A 在公路交错口 O 的北偏东 53.5°方向上.求:建筑物 B 到公路 ON 的距离.(参照数据: sin53.5 °=0.8, cos53.5°=0.6, tan53.5°≈1.35)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剖析:连结 OB,作 BD ⊥ ON 于 D,AC ⊥OM 于 C,则∠ CAO= ∠ NOA=53.5 °,解 Rt △AOC ,求出 AC=OA ?cos53.5°=600 米,再依据 AAS 证明△ AOC ≌ △ BOD ,得出 AC=BD=600 米,即建筑物 B 到公路 ON 的距离为 600 米.解答:解:如图,连结OB,作 BD ⊥ON 于 D, AC ⊥ OM 于 C,则∠ CAO= ∠ NOA=53.5 °,在 Rt△ AOC 中,∵∠ ACO=90 °,∴AC=OA ?cos53.5°=1000×0.6=600(米),OC=OA ?sin53.5°=1000 ×0.8=800 (米).∵A 、B 对于∠ MON 的均分线OQ 对称,∴∠ QOM= ∠QON=45 °,∴OQ 垂直均分AB ,∴OB=OA ,∴∠ AOQ= ∠ BOQ,∴∠ AOC= ∠ BOD .在△ AOC 与△ BOD 中,,∴△ AOC ≌ △ BOD ( AAS ),∴A C=BD=600 米.即建筑物 B 到公路 ON 的距离为600 米.评论:本题考察认识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正确作出协助线证明△AOC ≌△ BOD 是解题的重点.23.( 11 分)(2015?南宁校级一模)( 2015?邢台一模)中国是世界上13 个贫水国家之一.某校有 800 名在校学生,学校为鼓舞学生节俭用水,睁开“珍惜水资源,节俭每一滴水”系列教育活动.为响应学校呼吁,数学小组做了以下检查:小亮为认识一个拧不紧的水龙头的滴水状况,记录了滴水时间和烧杯中的水面高度,如图 1.小明设计了检盘问卷,在学校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检查,并制作出统计图.如图 2 和图 3.经联合图 2 和图 3 回答以下问题:(1)参加问卷检查的学生人数为60人,此中选 C 的人数占检查人数的百分比为10%.(2)在这所学校中选“比较注意,有时水龙头滴水”的大体有440人.若在该校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这名学生选 B 的概率为.请联合图 1 解答以下问题(3)在“水龙头滴水状况”图中,水龙头滴水量(毫升)与时间(分)能够用我们学过的哪一种函数表示?恳求出函数关系式.(4)为了保持生命,每人每日需要约2400 毫升水,该校选 C 的学生因没有拧紧水龙头, 2 小时浪费的水可保持多少人一天的生命需要?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用样本预计整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概率公式.剖析:(1)依据A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求出检查总人数;求出 C 占的百分比即可;(2)求出 B 占的百分比,乘以 800 获得结果;找出总人数中 B 的人数,即可求出所求概率;(3)水龙头滴水量(毫升)与时间(分)能够近似看做一次函数,设为y=kx+b ,把两点坐标代入求出k 与 b 的值,即可确立出函数分析式;(4)设可保持 x 人一天的生命需要,依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获得结果.解答:解:( 1)依据题意得: 21÷35%=60(人),选 C 的人数占检查人数的百分比为×100%=10% ;(2)依据题意得:选“比较注意,有时水龙头滴水”的大体有 800×( 1﹣35%﹣ 10%)=440(人);。
图1图2 1节链条2节链条50节链条初三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式计算不正确...的是( ) A .-(-3)=3 B .4=2 C .(3x)3=9x 3 D .2-1= 122.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a >b B . a >-bC .-a >bD .-a <-b3.据报道,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2011年发射升空。
这项计划是我国继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后,又一次重大航天科学计划。
火星和地球的最近距离567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有4亿公里。
其中的数据“5670万公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5.6710km ⨯B .85.6710km ⨯C .95.6710km ⨯D .105.6710km ⨯4.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当你抬头看信号灯时,是绿灯的概率是 ( )A .1 3B .512C .112D .1 25.将二次函数2x y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 A.2)1(2+-=x y B.2)1(2++=x y C.2)1(2--=x y D.2)1(2-+=x y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 A .7 B .9 C .9或12 D . 127.由7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关于它的视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视图的面积最大 B .俯视图的面积最大 C .左视图的面积最大 D .三个视图的面积一样大8.如图,自行车每节链条的长度为2.5cm ,交叉重叠部分的圆的直径为0.8cm ,如果某种型号自行车的链条(没有安装前)共有60节链条组成,那么链条的总长度是( )A .100 cmB .85.8 cmC .85 cmD .102.8 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函数13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0. 分解因式:3x 2+6x +3= .11. 红星化工厂要在两年内使工厂的年利润翻一番,那么在这两年中利润的年平均增长_______.12. 已知一组数据1,a ,3,6,7,它的平均数是4,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13. 若12=+a a ,则2a 2+2a -2010的值为 .14. 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70°,∠C=40°,若AD=3cm ,BC=10cm ,则CD 等于 cm . 15. 不等式2x-5>0的最小整数解是16. 如图,⊙O 的直径CD 过弦EF 的中点G ,∠EOD=40°,则∠DCF 等于 .17. 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则该正方形绕点O 逆时针旋45O后,B 点的坐标为 .18. 如图,Rt △AOB 中,O 为坐标原点,∠AOB=90°,∠B=30°,如果点A 在反比例函数y=x1(x>0)的图像上运动,那么点B 在函数 (填函数解析式)的图像上运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 19.(本大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1)计算: 10)31()145(sin 313---︒+⨯- (2)解方程:2512112x x+=--20.(本题满分8分)2010年春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情,某校学生会自发组织了“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活动. 同学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了本校150名同学家庭月人均用水量和节水措施情况.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做出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问题: (1)补全图1和图2;(2)如果全校学生家庭总人数约为3000人,根据这150名同学家庭月人均用水量,估计全校学生家庭月用水总量.第14题OCFGD E第16题 第17题第18题AECBF D21.(本题满分8分)从我市火车站开往南京站的某车次城市快铁,中途只停靠泰州站和扬州站。
26.〔14分〕〔2021 ?XX校级一模〕矩形ABCD中,AB=10cm,AD=4cm,作如下折叠操作.如图1和图2所示,在边AB上取点M,在边AD或边DC上取点P.连接MP.将△AMP或四边形AMPD沿着直线MP折叠得到△A′MP或四边形A′MPD′,点A的落点为点A′,点D的落点为点D′.探究:〔1〕如图1,假设AM=8cm,点P在AD上,点A′落在DC上,那么∠MA′C的度数为;〔2〕如图2,假设AM=5cm,点P在DC上,点A′落在DC上,①求证:△MA′P是等腰三角形;②直接写出线段DP的长.(3〕假设点M固定为AB中点,点P由A开场,沿A﹣D﹣C方向.在AD,DC边上运动.设点P 的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时间为ts,按操作要求折叠.①求:当MA′与线段DC有交点时,t的取值X围;②直接写出当点A′到边AB的距离最大时,t的值;发现:假设点M在线段AB上移动,点P仍为线段AD或DC上的任意点.随着点M位置的不同.按操作要求折叠后.点A的落点A′的位置会出现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不会落在线段 DC上,只有一次落在线段DC上,会有两次落在线段DC上.请直接写出点 A′由两次落在线段DC上时,AM的取值X围是.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6小题,每题2分,7-16小题,每题2分,总分值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的相反数是2B.a的绝对值是2C.a的倒数等于2D.a的绝对值大于2考点:实数与数轴;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数轴确定a的取值X围,选择正确的选项.解答:解:由数轴可知,a<﹣2,a的相反数>2,所以A不正确,a的绝对值>2,所以B不正确,7a的倒数不等于2,所以C不正确,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数轴和实数的性质,属于根底题,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以下图形既可看成轴对称图形又可看成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局部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3.以下式子化简后的结果为x6的是〔〕3 3 3 3 3〕3 12 2A.x +xB.x?xC.〔x D.x÷x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运算法那么进展计算即可.3解答:解:A、原式=2x,故本选项错误;6B、原式=x,故本选项正确;C、原式=x9,故本选项错误;12﹣210D、原式=x=x,故本选项错误.点评:此题考察的是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知同底数幂的除法及乘方法那么、合并同类项的法那么、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那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局部可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假设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那么另一边长是〔〕A.m+3B.m+6C.2m+3D.2m+6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8分析:由于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之后,剩余局部又剪 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那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出剩余局部的面积,而矩形一边长为3,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另一边长. 解答:解:依题意得剩余局部为(m+3〕2﹣m 2=〔m+3+m 〕〔m+3﹣m 〕=3〔2m+3〕=6m+9, 而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 ∴另一边长是=2m+3. 应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解题关键是熟悉除法法那么.5.对一组数据:1,﹣2,4,2,5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 .中位数是4B .众数是2C .平均数是 2D .方差是7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析: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再对每一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 、把1,﹣2,4,2,5从小到大排列为:﹣ 2,1,2,4,5,最中间的数是 2,那么中位数是2,故本选项错误; B 、1,﹣2,4,2,5都各出现了 1次,那么众数是 1,﹣2,4,2,5,故本选项错误; C 、平均数= ×〔1﹣2+4+2+5〕=2,故本选项正确;2 2 2 2 2 2 ,故本选项错D 、方差S=[〔1﹣2〕+〔﹣2﹣2〕+〔4﹣2〕+〔2﹣2〕+〔5﹣2〕]=8 误; 应选C .点评:此题考察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 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6.假设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X 围是〔 〕 A .k <2B .k ≠0C .k <2且k ≠0D .k >2 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根的判别式 △的意义得到k ≠0且△>0,即〔﹣4〕﹣4×k ×2 >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到 k 的取值X 围. 解答: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 ≠0且△>0,即〔﹣4〕2﹣4×k ×2>0,解得k <2且k ≠0.∴k 的取值X 围为k <2且k ≠0. 应选C .点评:此题考察了一元二次方程2 2﹣4ac :当△>0, ax +bx+c=0〔a ≠0〕的根的判别式 △=b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 根.也考察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97.如下图,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A.6B.9C.12D.18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考点:位似变换.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得出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再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1:4,∵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位似变换,根据题意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某个角度得到△APQ,使AP平行于CB,CB,A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如果∠D=40°,那么∠BA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PAQ=∠B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PAQ=∠D=4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PAQ=∠BAC;∵AP∥BD,∴∠PAQ=∠D=40°,∴∠BAC=40°.应选B.10。
中考数学模拟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7的相反数是( ) A.17 B.7 C.17 D.7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100亿元。将63610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60.636110 B.56.36110 C.46.36110 D.463.6110 3.在下列的四个几何体中,同一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相同的是( )
A. B. C. D. 4.现有四条线段,长度依次是2,3,4,5,从中任选三条,能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A.34 B.12 C.23 D.14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B.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C.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D.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6.如果表示a,b两个实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2||()abab 的结果等于( ) A.-2b B.2b C.-2a D.2a
7. 已知12xy是二元一次方程组321xymnxy的解,则m﹣n的值是( ) A、1 B、2 C、3 D、4 8.如图,△ABC中,CD⊥AB于D,①∠1=∠A;② CD:AD=DB:CD;③∠B+∠2=90°; ④BC:AC:AB=3:4:5;⑤AC•BD=AD•CD.一定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直线ykxb(0k)与抛物线2yax(0a)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是2,点B的横坐标是3,则以下结论:
①抛物线2yax(0a)的图象的顶点一定是原点; ②x>0时,直线ykxb(0k)与抛物线2yax(0a)的函数值都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③AB的长度可以等于5; ④△OAB有可能成为等边三角形;
⑤当32x时,2axkxb,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0. 如图,△ABC内接于⊙O,AD为⊙O的直径,交BC于点E,若DE=2,OE=3,则tanC·tanB=( )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不等式240x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综合实践课上,六名同学做的作品的数量(单位:件)分别是:5,7,3,x,6,4;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与CD不平行,∠ABD=∠AC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__,使得加上这个条件后能够推出AD∥BC且AB=CD. 1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E为BC的中点,AB = 4,∠BED = 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____
15.如图,△ABC中,BD和CE是两条高,如果∠A=45°,则BCDE= . 16.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M、N分别是AD、BC边上的点,将纸片的一角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A落在MN上,落点记为A′,折痕交AD于点E,若M、N分别是AD、BC边的中点,则A′N= ; 若M、N分别是AD、BC边的上距DC最近的n等分点(2n,且n为整数),则A′N= (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
EDAA'CNM
B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三、解答题(本题共66分) 17. (6分)(1)计算:118()4cos452 (2)因式分解:32244aabab
18. (6分)解方程:121xxx
19. (6分)如图,点O、A、B的坐标分别为(0,0)、(3,0)、(3,-2),将△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B′. (1)画出旋转后的△OA′B′,并求点B′的坐标; (2)求在旋转过程中,点A所经过的路径弧AA’ 的长度.(结果保留π) 20. (8分)小明,小亮和小强都积极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1500米比赛,由于受到参赛名额的限制,三人中只有一人可以报名,体委权衡再三,决定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让谁参加。 他做了3张外表完全相同的签,里面分别写了字母A,B,C,规则是谁抽到“A”,谁就去参赛,小亮认为,第一个抽签不合算,因为3个签中只有一个“A”,别人抽完自己再抽概率会变大。 小强认为,最后抽不合算,因为如果前面有人把“A”抽走了,自己就没有机会了。 小明认为,无论第几个抽签,抽到A的概率都是31。 你认为三人谁说的有道理?请说明理由.
21. (8分)如图,山坡上有一棵树AB,树底部B点到山脚C点的距离BC为63米,山坡的坡角为30°. 小宁在山脚的平地F处测量这棵树的高,点C到测角仪EF的水平距离CF = 1米,从E处测得树顶部A的仰角为45°,树底部B的仰角为20°,求树AB的高度. (参考数值:sin20°≈0.34,cos20°≈0.94,tan20°≈0.36) 22. (10分)大学毕业生小张响应国家“自主创业”的号召,投资开办了一个装饰品商店,该店采购进一种今年新上市的饰品进行了30天的试销售,购进价格为20元/件.销售结束后,得知日销售量P(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有如下关系:280Px(1≤x≤30,且x为整数);又知前20天的销售价格Q1(元/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有如下关系:11302Qx(1≤x≤20,且x为整数),后10天的销售价格Q2(元/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有如下关系:Q2=45(21≤x≤30,且x为整数). (1)第25天该商店的日销售利润为多少元? (2)试写出该商店日销售利润y(元)关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请问在这30天的试销售中,哪一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利润
23. (10分)图1和图2,半圆O的直径AB=2,点P(不与点A,B重合)为半圆上一点,将图形沿BP折叠,分别得到点A,O的对称点'A、'O,设∠ABP=α. (1)当α=15°时,过点'A作'AC∥AB,如图1,判断'AC与半圆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当α= °时,B'A与半圆O相切.当α= °时,点'O落在»PB上; (3)当线段B'O与半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B时,求α的取值范围. 24. (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抛物线经过B,C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A,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运动时间为t(0<t<5)秒.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A的坐标; (2)以OC为直径的⊙O′与BC交于点M,当t为何值时,PM与⊙O′相切?请说明理由. (3)在点P从点A出发的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运动,动点N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运动时间和点P相同. ①记△BPQ的面积为S,当t为何值时,S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②是否存在△NCQ为直角三角形的情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中考模拟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A B A D C B C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2x 12. 5 13. ∠DAC=∠ADB(答案不唯一) 14. 3
15. 22 16. 32,21nn 三、解答题(本题共66分) 17. (6分)(1)计算:118()4cos452 (2)因式分解:32244aabab 2222 2(2)aab
422 18. (6分)解方程:121xxx 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12xx 移项: 12xx 合并同类项: 23x
两边同时除以2: 32x
经检验:32x是原方程的解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32x。 19. (6分)(1)(2,3);(2)90331802l 20. (8分)小强和小亮的说法是错误的, 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不妨设小明首先抽签, 画树状图
由树状图可知,共出现6种等可能的结 果,其中小明、小亮、小强抽到A签的情况都有两种,概率为31,同样,无论谁先抽签,他们三人抽到A签的概率都是31. 所以,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21. (8分)解:在Rt△BDC中,∠BDC = 90°,BC = 63米,
∠BCD = 30°, ∴DC = BC·cos30°
= 63×23= 9, ∴DF = DC + CF = 9 + 1 = 10, ∴GE = DF = 10. 在Rt△BGE中,∠BEG = 20°, ∴BG = CG·tan20° =10×0.36=3.6, 在Rt△AGE中,∠AEG = 45°, ∴AG = GE = 10, ∴AB = AG – BG = 10 - 3.6 = 6.4. 答:树AB的高度约为6.4米. 22.(10分) 解:(1)(45-20)×(-2×25+80)=750元;
(2)根据题意,得 y=P(Q1-20)(-2x+80)=-x2+20x+800(1≤x≤20,且x为整数), y=P(Q2-20)=(-2x+80)(45-20)=-50x+2000(21≤x≤30,且x为整数),
(3)在1≤x≤20,且x为整数时, ∵R1=-(x-10)2+900, 当x=10时,R1的最大值为900, 在21≤x≤30,且x为整数时, ∵在R2=-50x+2000中,R2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x=21时,R2的最大值是950, ∵950>900, ∴当x=21即在第21天时,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950元. 23.(10分)解:(1)相切,理由如下: 如图1,过O作OD过O作OD⊥A′C于点D,交A′B于点E,
∵α=15°,A′C∥AB, ∴∠ABA′=∠CA′B=30°,
∴DE=A′E,OE=BE,
∴DO=DE+OE=(A′E+BE)=AB=OA, ∴A′C与半圆O相切; (2)当BA′与半圆O相切时,则OB⊥BA′, ∴∠OBA′=2α=90°, ∴α=45°,
当O′在上时,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