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后的中国诗歌(瓦兰)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朦胧诗后的中国诗歌(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稿)

瓦兰

对于当代汉语诗歌而言,尤其进入90年代后,已是一个没有代言人,没有领导者,没有明确的背景,甚至见证者也在含糊其词的状态。对汉语诗歌异常敏锐,能够准确把握诗的内在特征以及能够真正深入诗人内心的研究者或批评家也绝无仅有。批评家大都保持观望态度并保守地守着头脑里固有的那几个诗人;那几个诗人如果不写了,批评家也就无事可做;任何一种新鲜的艺术能够广为传播,都是靠很多无名小辈发自内心的喜欢所至,正是这种遥相呼应,才让那些不屈的诗歌精神得以幸存。批评家一般在一种新艺术刚开始的时候,都表现的异常冷漠,唯恐因为某种草率而毁了名声。他们总是要等到火焰已无法扑灭时才会出现。朦胧诗也是如此。今天的诗歌写作正被更加灰暗更加朦胧的氛围笼罩着。大多数人都会说:诗歌不行了。你们一定会以为这是诗的一种不幸,但是对于诗人来说,时代根本不能对他产生影响,换句话说,她从未把时代放在眼里。也就没有所谓的幸与不幸。虽然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二流国家的三流时代,而且我们的脑子里只有实用主义,一切都是为了有用,并无明确的精神指向,诗人们早已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困境,并对之发起了挑战。艺术拒绝实用主义。

我今天站在这里,首先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其实要我来描述这种状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首先是一个诗人,而不是评论家。评论家们已经销声匿迹。我所能做的是让你们感受到从诗歌而来的那一道灰暗朦胧的光线,感受到与诗的秘密存在的关联--按照我的诗学观,诗既揭示秘密的存在,又保护这一秘密的存在--这构成诗歌写作的内在困难,而且感受接近美与表达美的艰难。在这个意义上,"灰暗"与"朦胧"这二个词决不是否定与贬义上的,它恰好表征出了诗本身的特征。它也符合诗的基本品质,比如它的音乐性;内在节奏;自由精神;对诗歌的诽谤已经太多了,有趣的是,这种诽谤大都来源于所谓的诗人,其实公众从未诽谤过诗,他们哪里有时间去阅读或诽谤诗。恰恰相反,诗人在公众的心里至少不那么坏。一些受快餐文化影响的诗人,为了扬名与标新立异,便开始诋毁那些成就斐然者,去年发生的那场"知识分子"与"民间立场"的争论,最后终于演变为相互的恶意的攻击。难道每个诗人都要为自己辩护一番?这倒是诗人真正的不幸,诗歌无需辩护,你爱读就读,你不读就等下个世纪的人来读。在这个三流时

代,大多数人对诗的热情就像死鱼一样,几乎不可能被唤醒。

我可以为你们简单描述一下80年代即朦胧诗的贡献,对于我们60年代出生、80年左右开始写作的诗人而言,朦胧诗对我们的影响是怎么夸大都不过分的。你们也一定熟悉北岛、多多;顾城、扬炼、舒婷、江河,昌耀以及仍然在精神病院的食指,这几位诗人的写作划开了一个时代,即不再按艾青等以及老一代的方式写作。朦胧诗的出现虽然仍然带有国家与民族振兴的使命,但她主要的贡献在于:让诗回到了诗歌和个体本身。朦胧诗解决了"自我"的问题。使"我"成为主体。事实上,只有"我"成为主体之后,诗歌才能完成它确立的首要基础。在完成对"自我"的肯定之后,朦胧诗之后的中国诗人,开始涉入其他主题。

朦胧诗告诉我们:诗歌不再是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她在要求自己的独立,让诗歌回到自身,主要表现在诗歌对意象的处理上,正是在诗歌用意象说话这个前提下,她获得了"朦胧"这个称呼,当然在当时是贬义的,但如果诗歌的质地与核心不再是意象,她如何与小说和其他的文体相区别?而且诗歌的意象是语象,是语言本身所呈现出的象,她与画的象也不同了。这语象是自身显示的,她并不去表现外物,反倒是外物要靠语象才得以显现,因为诗歌所表现的事物是新的事物,总带有陌生感,她带来对事物的新的经验。橡树是在舒婷的歌唱中才那么美;天空在北岛的机智与反讽中才显现出它的压抑;小的事物之为小,小的那么精致与动人,正是顾城的唯美的执着,才让我们看到事物小的那一面;而扬炼所追求的历史感是以前从没有过的;至于江河对淡淡的日常语气的捕捉,都是通过语象来表象的。当时的读者之所以读不懂,是因为没有自觉认识到现代汉语已经受西方语法影响发生了很大改变,语意变的繁复了,句子不再追求外在的韵脚。而且抒情也更加舒展,伸向人的内心。

另一方面,这又是通过诗人们回到对个体自我的追问来实现的,虽然在现在看来,他们的一些努力有些幼稚,对"自我"的复杂性认识不够,但在80年代却有唤醒作用。回到自我,就必须找到自己的语言与说话方式,有自己的独一风格,有对自己个体经验的反思。

朦胧诗后的中国诗歌,所要解决的正是诗人的状态、诗歌情景和用于聆听的

词语的问题。这是程尚在我的诗集的序言中说的。今天的诗歌努力表现人在脱离神性之后的各种遭遇。刻意体现诗的本质启示和人本精神,诗人象鹰一样盘旋在人群的上空,俯视一切,不放过宏大的主题,也关注微小的细节;他落在人群里,不会被湮没,因为诗人通过诗的内涵,已在无限时空中获得流传,里尔克说:诗人是秘密的存在。不管时代是否丧失了人文精神,诗的幽灵依然在独自游荡。诗人始终追求自由精神。

这的确是一个诗歌精神匮乏的时代,诗人的质朴纯洁和本真,也许会让人吃惊。诗人对习以为常的世界保持着警惕。通过放弃和批判,诗歌存在也获得了新的方向和质量。

上帝为了试验他的权威而让约伯受尽折磨。我们听过很多诗人和哲学家谈论此事,其中有一位诗人认为,约伯的痛苦枯燥无味,因为被剥夺财富、丧失子女和罹患绝症在人世间并不特别。诗人不可能仅仅为了痛苦而写诗。

朦胧诗没有很好地解决语言和语象本身、尤其是写作本身的问题,而且表达的经验也太狭窄。1986年的诗歌群体大展,新的年轻一代出场,他们主要是大学生,就像你们,但他们所受的影响主要是西方一些大诗人的作品了,朦胧一代诗人虽然受到西方诗人的影响,但远没有这样深远,尤其是对语言本体的自觉。现在一些已经成名、40岁左右的诗人都是那时出现的。当时甚是热闹,各种主义与诗歌团体纷纷涌现,对语言表达的饥渴被彻底唤醒了。你们所熟悉的海子等人都是这时出现的,诗人们更加注重语言的修辞与个体经验的直接表达,这已经是现在所谓"知识分子写作"与"口语民间写作"的对峙的先声了。它实际上是现代汉语在生成时,既要被西方语法变形,又要转度古代汉语(它是古代汉语主要的出口通道)的双重压力的回应。显然,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困难,它对每一个诗人都是挑战。

我们的现代汉语其实还很稚愣,很不成熟的,她要随着诗人对语词的有内在年龄的经验,单靠天赋与灵气写作已不能走得很远了。海子的灵光闪现是否构成汉语的内在命运?这需要我们认真地考察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