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共和县沟后水库“”特大垮坝
- 格式:docx
- 大小:12.71 KB
- 文档页数:6
山塘水库防汛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山塘水库在遭遇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规章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制定。
1.3 工作原则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力抢险、力保水库工程安全。
二、应急组织架构2.1 成立防汛指挥部防汛指挥部是山塘水库防汛应急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对整个防汛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2 部门职责(1)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汛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接收、处理和传递防汛信息,组织制定和修订防汛应急预案。
(2)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工作,调度抢险救援力量,实施抢险救援行动。
(3)后勤保障组:负责防汛物资的采购、储备和管理,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后勤需求。
(4)宣传报道组:负责防汛应急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发布防汛信息,引导社会舆论。
三、预警预报3.1 预警信号根据降雨量、水位、气象等因素,制定预警信号等级,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风险。
3.2 预警发布当山塘水库出现险情时,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四、应急响应4.1 抢险救援(1)一旦发生险情,抢险救援组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确保水库大坝安全。
(2)组织人员对水库大坝、溢洪道、排水沟等进行检查和清理,防止出现堵塞、漫溢等险情。
(3)当水库水位超过设计洪水位时,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降低水位,避免水库垮坝。
4.2 人员转移(1)当水库发生险情,可能威胁到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应及时组织人员转移。
(2)指挥部办公室应提前制定人员转移方案,明确转移路线、转移地点和交通工具,确保人员安全转移。
4.3 抢险救援物资调度后勤保障组应根据抢险救援需要,及时调度抢险救援物资,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浅析水库堤坝白蚁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白蚁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发现的白蚁种类达到了500多种,具备极强破坏力的白蚁种类大约为30多种,而在山坝区域内经常出现并且容易区别的白蚁类型有黑翅土白蚁、家白蚁、黑胸散白蚁等。
山坝周围多山地,大多数是红土层结构,气候温和,湿度较大,是适合白蚁生存及繁衍的区域。
关键词:水库堤坝;白蚁危害;防治策略白蚁是威胁水库安全、影响工程效益顺利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防治白蚁危害,是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白蚁防治工作非常必要。
在白蚁灭杀过程中,务必遵循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引进合理的白蚁防治技术,以此确保水库的安全。
1水库堤坝白蚁危害1.1白蚁种类对堤坝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有土白蚁属和大白蚁属,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危害优势种;其中,对长江流域堤坝造成危害的主要白蚁种类是黑翅土白蚁,安徽、江苏地区的主要种类是卤土白蚁,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的主要种类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广东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的主要种类是海南土白蚁。
1.2危害特点1.2.1影响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表明白蚁危害江河堤坝由来已久,其严重性古今共识。
白蚁在土坝、河堤中,为寻找食物和水源,挖掘四通八达的蚁道,从而引起堤坝渗漏、管涌、滑坡、塌方、垮坝等险情事故,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1976年,据水利部不完全统计,堤坝白蚁危害率达到54%~90%,全国发生多起决堤垮坝事件;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水期间,发生河堤管涌、散浸等险情6181处,经查证,80%是白蚁造成的;2001年,四川会理县大路沟水库因白蚁危害垮坝,造成16人死亡,10人失踪,洪水冲毁良田51.3hm2;2008年,广西南宁市良庆区文笔水库和崇左市江州区驮坎水库分别因蚁害发生漏水险情。
1.2.2范围广我国南方省区50%以上的堤坝工程存在白蚁危害,其中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甚至高达90%以上。
2010年广西登记在册的水库白蚁危害率达49.9%,而治理率还不到14%。
防汛抢险基本知识之欧侯瑞魂创作1 防汛中经常使用到的几个术语降雨强度与等级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称降雨强度,按降雨强度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六个等级。
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mm汛、汛期和防汛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汛常以出现的季节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潮汛等。
春汛(或桃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内降雨冰雪融化汇流形成的涨水现象或伏天或秋天由于降雨汇流形成的江河涨长,称伏汛或秋汛。
沿江滨海地区海水周期性上涨,称潮汛。
汛期的含义是指江河水域中汛水自始涨到回落的期间。
我国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降雨季节分歧,汛期长短纷歧,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条河流的汛期,各年情况也不尽相同,有早有迟,汛期来水量相差很大,变更过程也是千差万别。
为了做好防汛工作,根据主要降水规律和江河涨水情况规定了汛期,长江为5月1日至10月31日,我市汛期确定为6月1日至9月10日。
防汛的含义是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包管水库、堤坊和水库下游的平安。
防汛主要工作内容是:防汛组织,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的建立,防汛物资和经费的筹积存储,江河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暴雨天气和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纳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
汛期常提到的2个水位(江河)包管水位汛期堤防工程及其他附属建筑物能够包管平安挡水的上限洪水位,又称防汛包管水位,当洪水位达到或低于这一水位时,有关部分有责任包管堤防工程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平安。
包管水位是制定呵护对象度汛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体现防洪尺度的具体指标。
包管水位可以随着河道和堤防工程情况变更,以及堤防呵护区内的特定要求而变更,特别是在多沙河流,由于河床淤积和堤防的加高加固等,包管水位也需要相应提高。
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前言我国山地丘陵分布广,季风气候明显,易引发洪涝及山洪地质灾害。
2010 年汛期,全国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局地强降雨,引发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溃堤、一些中小水库出险、局部暴发山洪地质灾害,特别是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暴露出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是防灾减灾体系的薄弱环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抢险救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2010 年 7 月和 9 月,国务院第 120 次和 126 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 号),要求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按照国发〔2010〕31 号文的要求,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 2010 年 12 月底完成《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写工作。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重点对规划目标内容、治理区域、治理重点、治理措施等进行了多次协调和衔接,并开展了必要的实地调研,力求做到统筹考虑、协同配套、有机结合,达到综合防治效力。
《规划》多次征求了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并与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
2011 年元月 21 日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听取专家意见。
根据部门、地方和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
2011 年 5 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国务院批准了《规划》。
1975年河南驻马店溃坝纪实世界最大水库垮坝惨剧真相作者:江华,喻尘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来源日期:2010-8-11青纱帐里,汽车犹如一艘小船弯弯曲曲地破浪前行。
路的尽头,是一个曾经在35年前消失的村庄。
准确地说,在驻马店平原地区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只有35年——35年前,几乎所有的村庄在几个小时之内消失殆尽。
洪水毫无商量地改写了这些,洪水是被人们构筑的大坝拦起来的,后来,成为人类的水墓。
一个众说纷纭的巨大伤亡数字,一个鲜被提及的惨祸。
1975年8月8日凌晨零时40分,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溃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
35年前的8月8日凌晨,从路尽头这个叫魏湾的村庄以上十多公里处,死神起步开始旅行:以下百多公里的华中平原,在数亿立方米的溃坝之水覆盖之下,数不清的人们瞬间毙命。
死神傲慢而坚定,在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杀戮所有的生物,人们被悉数淹没在高达十米的水舌之下——那是一个冰冷的夏天。
美国Discovery频道制作的“10 toptechno-logical catastrophe inthe world”专题片,将此次溃坝事件列于首位,居于其后的是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他们披露说,溃坝造成的直接死亡,加上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共计24万多人。
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则披露说,超过2.6万人死难。
溃坝前奏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雨1975年7月31日,福建晋江。
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
1975年8月4日,该年度中国内地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
台风没有像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
强烈低气压和南下的冷空气形成对峙,热低压从海洋携带的大量水汽,遭遇强冷空气,受到桐柏山、伏牛山组成的“喇叭口”地形的抬升,罕见的大暴雨形成。
水库土坝漏洞的几种处理措施作者:张士达黄振兴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08期在汛期水库高水位时,由于土坝质量或管理运用不当等原因,在土坝的背水坡或下游坝址处往往出现洞眼漏水现象。
若坝身土壤未被带出,则漏出来的水较清,若漏洞周围的土体松散,土粒被漏水带出,则漏出的水比较浑浊。
浑水漏洞往往是由清水漏洞发展恶化而成,对土坝安全威胁很大,如果不及时抢堵,就会迅速发展而导致溃口垮坝。
因此,大力加强水库工程的检查、养护、观测以及对水库工程的控制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要加强对水库土坝工程的管理。
一、产生漏洞的原因土坝建成后,浸润线一般在土坝的背水坡面以内,与地面以下的地下水相连。
在土坝质量不好的地段,渗透到坝内的水分较高,浸润线也较高,有时与土坝的背水坡相交。
这时自交点以下的坝脚部分就有水渗出,这种现象叫散浸。
土坝产生漏洞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汛期高水位时,因散浸而形成漏洞。
(二)坝身施工质量较差,如施工时夯压不实等导致土坝产生漏洞。
(三)坝内存在隐患造成土坝产生漏洞,如筑坝土料含沙太多或杂草树根等未被清除干净。
(四)坝内白蚁、鼠洞等洞穴导致土坝产生漏洞。
二、土坝漏洞抢堵方面的一般性技术措施土坝的渗漏有坝体渗漏、坝基渗漏、岸坡绕坝渗漏。
渗漏的存在,不仅损失水量,如长期不处理,就会形成管涌、流土,重则危及坝体安全。
水库汛期高水位时,土坝坝体漏洞险情会使坝身内形成过水通道,水库水位越高,通道内的水压力越大,坝内土粒就会逐渐被水流冲走,漏洞越冲越大,导致坝身塌陷。
因此抢堵漏洞的进水口,最为关键。
另外,在漏洞出口抢筑反滤围井,以平衡水压力,减少渗水速度,只让清水流出,不让坝体内的土粒随水流带走,也是有效措施。
这种办法俗称“前堵后排”。
土坝漏洞抢堵常用措施有以下几种:(一)有条件时,可将水库放空处理。
针对坝体漏水,在迎水面增作防渗斜墙。
在迎水坡由上而下,由里到外倾倒粘土,一般长度最少超过散浸坝段两端各5米,高出水面以上0.5米,宽度根据水深而定,以坝脚被土覆盖为准。
城政字[2007]22号城前镇人民政府二00七年防汛工作意见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深入分析今年面临的防汛形势,明确工作重点,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全镇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至关重要。
为全面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正确认识防汛形势,增强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镇地处淮河流域,由于受特殊地理条件的影响,降雨分布时空不匀,一年当中先旱后涝、旱涝交替,旱涝急转的情况经常发生,历史上多次出现大的洪涝灾害。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今年我国高温、干旱、暴雨、大风等极端气候很可能比常年偏多,这些极端性天气突发性强、预见期短,预测难度大,对水库尤其是病险水库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今年汛期我国预测有南北两条多雨带,我镇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区,发生暴雨洪水的可能性很大。
从我镇的今年降雨情况看,一冬干旱,基本无雨雪,3—5月份出现了几次集中降雨,强度大,历时短,且每次降雨都伴随着大风,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全镇防汛抗洪形势不容乐观。
就全镇的整体情况来看,今年的防汛工作仍存在许多影响安全度汛的问题:一是多数排洪河道河堰单薄、老化失修、行洪能力降低,只能防御一般洪水,遇特大洪水难以抗拒;二是全镇境内水库塘坝防洪标准低、质量差、多数病险,潜伏着很大的危险性。
因此,全镇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提高水患意识,立足于抗大洪、排大涝、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确保现状标准内水库不垮坝、河堤不决口,内涝少成灾,村庄保安全。
向最好处争取,尽早尽快落实好各项防汛措施,随时迎战暴雨洪水,确保万无一失。
二、明确今年的防汛工作方针、任务目标和要求今年的防汛工作,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迎险的方针。
市水务局汛前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_0市水务局汛前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市水务局201X年汛前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省水利厅:按照《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切实做好201X年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和安全度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川水函〔20 1 X〕71 6号)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了201X年汛前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现将检查相关情况总结如下:一、切实加强领导、及时安排部署我局在收悉水利部、省水利厅和市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安排后,及时转发了相关文件,并印发了《关于开展201X年汛前检查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201X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201X年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做好防汛准备工作,落实防汛机构、防汛责任制、防汛队伍、防汛物料、防汛通讯、水文测报、防洪预案。
随即,我局党组书记、局长罗章海组织各区县水务局负责人和全局干部职工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汛前安全大检查工作,落实了各区县水务局和各科室的责任。
按照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大检查工作,特别是结合当前水务系统汛前防汛安全工作、河道采砂禁采安全工作等,有针对性地重点对水库、地方电力企业、农村集中供水站、渔业船舶、水文监测站、防汛设施、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河道采砂等进行安全大检查。
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和安排部署,印发有关防汛准备及防汛工作意见的文件,落实了防汛物资和防汛抢险队伍,确保汛期防汛抢险工作能及时有效地开展。
有防汛任务的市级部门也都成立了专门的防汛机构,明确了防汛行政领导责任人,落实了必要的防汛物资,积极做好了防汛准备工作。
二、全面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一)充分认清形势,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每年汛期防汛任务艰巨,根据省水文局于四月做出的分析预测,今年汛期,流经我市的沱江可能出现中等洪水,主要中小河流可能出现中等或中等偏高洪水,但不排除部分河段出现大洪水的可能。
第一章灌排工程的水毁原因极其修复和重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第一节灌排工程的水毁原因农田灌溉排水工程直接承担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洪涝干旱自然灾害的任务。
这些工程多建于江河湖泊附近,小型工程多,量大、面广,自身抗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每遇大的洪水,农田灌溉排水工程首当其冲,很容易被淹没、冲毁、损坏。
一、灌排工程常发生的水毁现象(1)水源与渠首工程。
包括小水库、塘坝、蓄水池、拦河闸、引水闸等。
常发生:坝体滑坡、塌陷、漫溢决口;水闸基础淘刷、倾斜、开裂、位移等。
(2)灌排泵站。
常发生:厂房进水,机电设备被淹,电气设备绝缘下降,无法使用;泵房位移、倾斜;前池边坡塌陷、底板冲毁、管涌;出水管道损坏等。
(3)灌排渠(沟)道。
常发生:山体滑坡堵塞渠道或冲毁渠道,渠道滑坡、塌陷、决口、冲毁,淤积等。
(4)渠系建筑物。
常发生:基础淘刷、位移、倾斜、沉陷、开裂、甚至冲毁。
(5)机井。
常发生:洪水淹没,泥沙淤积,变压器、电机等设备浸水损坏。
二、造成灌溉排水工程水毁的原因(1)灌排工程本身的设计标准低。
如许多除涝排水工程设计标准只有3-5年一遇,高的5-10年一遇,抵御不了超标准洪水。
(2)灌排工程设计有缺陷,施工质量差、设施不配套。
如有一个水库溢洪道设计为挑流式消能,但下游水位高,形不成挑流,造成消力池被冲毁。
有的渡槽施工中因缺乏资金而修改设计图纸,减少的槽身长度改用高填方渠道代替,洪水一来,渠道冲毁。
一些地处丘陵山区的盘山渠道缺少防洪、撇洪措施及易被山洪泥水淤填或冲毁。
排水系统不配套,只有干沟,缺少支沟或平时不注意清淤,排水不畅,加重了洪涝灾害。
还有的水库坝肩与库坡结合部处理不好导致水毁。
(3)工程老化。
许多已经运行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工程,由于水费标准低,缺乏维护经费,长期带病运行。
由于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功能下降,在大洪水面前不堪一击,极易损坏。
(4)有些乡、村兴建的灌排工程,如圩堤,排涝闸、站等,其位置或标准与区域、流域总体防洪规划不协调或有矛盾。
1963年8月邢台地区特大洪水纪实8月上旬,海河流域南部地区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特大暴雨,暴雨中心邢台市内邱县獐仫村7天降雨量达2050mm,雨量之大为我国大陆7天累计雨量最大记录。
这场大暴雨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海河南系大清、子牙、南运等河都暴发特大洪水(简称"63.8”洪水)。
8、9两月总径流量达332亿m3,部分中小型水库垮坝,京广线400余km沿线桥涵、路基遭到严重破坏,豫北、冀南、冀中广大平原一片汪洋。
经大力防洪抢险,保住了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线安全,但洪灾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严重。
防不胜防的特大洪水1963年夏末秋初,由于太平洋高空低涡停滞于太行山一带,南起安阳,北至保定一线,形成了一条特大的暴雨带。
邢台降雨总量达到了818.3毫米,仅8月3日——8月8日的5天中的降雨量,相当于一般年份两年的正常降雨量总和。
位于太行山区的各条河流洪水暴涨,猖狂下泄,大小水库因库存水超出它所承受能力,洪水溢出坝面,摧毁大坝,形成了大面积的洪峰,铺天盖地向邢台扑来。
在这之前,从中央到地方的气象台(站)都对冀南可能发生特大洪水作了预报,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
5月11日,省委发出迅速作好防汛工作的通知。
6月16日至19日,邢台地区防汛工作会议在邢台市召开,会议指出:今年雨水量大,雨期提前,防汛任务非常艰巨,要求全党全民切实做好一切准备。
会后,各县防汛机构相继健全,水库维修、河道清淤清障工作加紧进行……,但这场远远超过人们所预料的特大洪水,终于在8月份降临了。
据有关资料记载及当事人回忆,从8月1日至15日的水情是:8月1日,低气压从河南侵入我省,邢台地区西部山区开始降雨。
2日,天空浓云密布,正午时分昏暗如傍晚,雨区扩大到全地区。
从早到晚,暴雨瓢泼般地从天空倾泻下来,近处房顶上溅起一层白雾,远处村庄隐没了形迹。
邢台县东川口日降雨量达到118.4毫米,临城县黑城公社中午一个小时降雨97毫米,西牟村塘坝倒坝。
水库的等级划分大型水库:总库容在10亿方以上为大(1)型总库容在1-10亿方以内为大(2)型中型水库:总库容在1亿立方以下千万方以上。
小型水库:总库容在千万方以下,百万方以上为小(1)型。
总库容在10万方以上,百万方以下为小(2)型。
库容在10万方以下的为堰塘。
水库的特征水位正常蓄水位:水库在正常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蓄到的高程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
死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
有的水库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如主体工程不完善或存在质量问题尚待处理,为保证水库安全,汛期把水库蓄水限制在一定高程,低于正常蓄水位,又称水库汛期限制水位,简称汛限水位。
防洪高水位: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只有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
设计洪水位: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校核洪水位: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水库库容总库容: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静库容容积。
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满足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
调洪库容:指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至汛限水位之间的库容。
正常库容:指正常高水位以下的水库库容,即兴利库容加死库容。
兴利库容:指正常高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库容。
死库容:指死水位以下的库容。
关于水库防洪2010年08月17日07:50山西新闻网字号:T|T水库防洪是利用水库调蓄洪水,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工程措施。
水库防洪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综合利用水库承担防洪任务,二是专用于防洪的水库。
水库根据下游防洪需要及统一的防洪规划,可以合理调蓄入库洪水,降低出库洪峰流量,拦蓄下游成灾水量,错开下游洪水高峰,使下游河道水位(或流量)在设计防洪水位(或河道安全泄量)以下,以保证防洪安全。
青海省共和县沟后水库“8·27”特大垮坝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3年8月27日22时40分左右,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沟后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找到尸体288具,尚有40人失踪。
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沟后水库于1985年5月,经国家计委同意,由青海省计委批准立项。
建设单位为青海省共和县人民政府。
陕西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部二十局施工。
工程初步设计于1985年4月由青海建设厅主持审查并批准。
水库设计总容量为330万立方米,正常洪水位、设计和校核水位均为3278米,坝型为砂砾石面板坝,为灌溉水利枢纽,是四等小型工程。
水库工程于1985年8月正式动工兴建,1989年9月下闸蓄水,1990年10月竣工,1992年9月由青
海省建设厅主持通过竣工验收。
从1990年10月水库建成至垮坝前,先后蓄水运行四次。
垮坝前,水位在3261至3277米间持续运行43天。
垮坝当天中午12时左右实测水位为3277米,21时水库值班员在值班室突然听到大坝处如闪雷巨响,随后又听到很大的流水声和滚石声音,看见坝上石头滚动撞击的火也紧接着在下游坝脚听到坝上明显的流水声,且声音愈来愈大,直至22时40分左右大坝溃决。
23时45分左右洪水冲到水库下游13
公里处的有3万人居住的海南州州府暨共和县县府所在地恰卜恰镇。
溃坝洪水最大流量为2780立方米/秒;至恰卜恰镇的最大洪水流量为1290立方米/秒;下泄水量约 268万立方米。
由于大坝馈决发生在深夜,巨洪水下泄集中,超过汛期设防标准的5倍以上造成巨大的灾难性的损失。
经核实,现已找到遇难者尸体285具,尚有失踪者40人。
恰卜恰、曲沟两乡和恰卜恰镇的13个村,38个国营集体单位受灾。
其中遭受毁灭性灾害的单位13个;受灾农民、牧民、居民、职工群众521户,2837人,摧毁和严重损坏房屋2932间;毁坏农田1.37万亩,人畜饮水主管道35公里,水工建筑物405座,公路 26.3公里,农灌渠道50公里,输电线路10多公里,公路桥梁3座,以及一些城镇基础设施、文教卫生设施;恰卜恰镇河西地区1.2万居民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完全毁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53亿元。
二、事故原因及责任
根据水利部专家组和省政府调查组的调查确认,水库垮坝是由于钢筋混凝士面板漏水和坝体排水不畅造成的。
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
经查铁道部二十局在施工中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混凝土面板有贯穿性蜂窝;面板分缝之间有的止水与混凝土连接不好,甚至脱落;防浪墙与混凝土面板之间仅有的一道水平缝止水,有的部位系搭接有的部位未嵌入混凝土中;对防浪墙上游水平防渗板在施工中已发现的裂缝,错误地采用抹水泥砂浆的方法处理,达不到堵漏效果。
以上施工质量问题导致水库畜水后面板漏水、浸润坝体。
陕西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对坝体来设置排水,加之选用的坝体填料渗水性不好,致使坝体排水不畅,浸润线抬高逐步饱和,塌陷垮坝、水库施工中的严重质量问题和坝体设计上的缺陷,给水库留下了致命的隐患是垮坝的主要原因。
共和县及其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管理经验严重不足,水库前期工作管理混乱,先后参加勘测、设计的单位达五家之多,未能妥善衔接和协调配合;对施工质量没有认真地检查监督,在防浪墙与面板结缝施工中已发现裂缝的情况下竟同意施工单位用砂浆填塞的错误方法
处理;水库建成运行后,管理制度及预警设施不完善制度执行不严,有的管理人员年时间脱岗,未能有效履行职责;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不认真,对恰卜恰河行洪区清障工作决心不大,措施不力,以上问题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对造成事故损失负有重大责任。
海南州的有关领导和部门在州内重点工程沟后水库的建设和运行过
程中,疏于管理、督促检查不严,对造成事故损失负有领导责任。
青海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作为设计主审和验收单位,缺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又没有邀请到有经验的专家提供帮助。
在先后两次设计审查时,均未发现大坝设计中的缺陷和失误;主持竣工验收时,对防浪墙上游水平防渗板的裂缝等施工质量问题,特别是对下游坝坡在较高部位发现的渗水溢出现象,未引起足够认识,巨错误地对大坝工程冠以”优良”等级、对造成事故负有重要责任。
这起事故的发主以至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施工、设计建设、管理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省政府对沟后水库运行管理中及州、县防汛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工作不落实的问题负有领导责任、待进一步查清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将对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作出严肃处理。
三、事故教训及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水患意识,树立居安思危、有备无患、长期防洪抗灾思想。
2.强化管理,研究改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严格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工程运行的可靠性。
3.坚决贯彻执行各项水法规,以法治水以法管水。
严格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督促检查,做到令行禁止,保证政令畅通并真正落实到基层。
4.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采取得力措施.尽快消除现有蓄水工程各类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