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的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的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论、教学特点以及教学策略的研究,了解到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决定和构建学习目标,探究者可以生成或构建起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满足自己认为重要的认知需要或求知兴趣。可以主动根据自身先前的知识结构注意和知觉外界信息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建构的自主权、探究目标和意图的自主决定权归学生所有。教师选择确定或由教师设计、改装探究的情境脉络,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选择情境中探究问题的生成和建构,从而使教学中单向的交往实践转变成双向的、对话式的交往实践模式。以下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探究学习的意识进行具体地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愿望,让学生在强烈兴趣的促使下进行全程自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老师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选用恰当的方法。需要注意在这个地方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一句话、一幅图、一段声音、一个情境,只要用得恰当,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全程读书是本环节的重点。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的内涵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

生成的。这个对话就是读者依据文本进行提问、答问、体会、发现、交流的过程。①所以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应指导学生在读中经历“提问——答问——体会——发现”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全程阅读。策略中提到的“全程阅读,理解文本”这种说法给老师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操作要领: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或需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书,通过深度思考,解答自己不懂的问题或找到探究的结论,这种方法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针对重点问题,细细倾听文本的声音,慢慢揣摩作者的内心,用心感受文本的意蕴和作者的喜怒哀乐,直到找到理想的答案。最后在体会的基础上,发现新的东西,形成个人感受,提炼独到的见解。这其实就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组织的不同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二.确定读书的目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很注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读书时间,形式各异:默读、朗读、浏览、小组内轮读、全班齐读。看似读书时间很充足,课堂很热闹,可是很多教师却忽视了一点:目标不够明确。很多学生读完后,一无所获,没有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阅读的效率自然低下,更谈不上探究发现了。具体地方法如下几个方面:

1.把文章读通,圈画出生字词和难以理解的话语,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间题;低年级着重引导阅读中对字词的

深入探究。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摘抄值得积累的优美词句,写上简短的感想;中年级重点引导学生与读者进行对话,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3.阅读后写下批注(从揣摩语言特色、领悟表达方法、感受和见解等不同角度写批注)。高年级着重引导阅读中探究作者的表达方法,读中有所悟,读中学写。

(l)文字点评法:运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内容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实记录下真实感受,也可以联系前后内容做出融会贯通的理解。包括以下方法:

(2)质疑性批注:阅读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何题、解决闻题,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贵有疑,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相应处记下自己的疑问,以便进一步理解或与别人交流。三.精读课文,在探究中确定主线

抓住了课文标题,文章的内容也就有所了解。但这个时候学生的认识往往是对情节的了解,还不能形成对文章脉络结构——即文章主线的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获取主要信息并能利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揭示文章的主要脉络和主线。文章的主线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抓住了文章的主线,才能串起文章的重要内容。文章主线的确定不仅是对主要信息的获取和重新组织,如果在这个过程缺乏探究的精神,只是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的去读去了解,那么,主线也就失去了它串起精华的实际作用,所以,精读是一种形式,

探究意识的渗透和培养,才是重点。如果没有探究的意识,主线的确定就显得苍白而无力。在探究中确定主线,不仅可以让阅读教学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主要线索和情节,而且还可以在探究中将主线赋予实际的内容。

例如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中,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是作者的着力点,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人物性格的特点往往不是直接放在文章的文字中,让你一读就能理解的,而是通过情节的发展,环境的烘托或者作者刻意使用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的,唯有此,也才能使得人物的性格具有合理性和生动性。反复阅读文章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于情节的发展中,反复阅读文章,抓住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对人物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注意挖掘作者的表现手法或方式,抽丝剥茧,自然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就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1.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可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去感染小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解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才干。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探究,从中获得成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现其闪光点,既给予肯定和理解,又给予具体的

指导,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对阅读学习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2.亮起体验成功的绿灯

语文教学是找们的母语教学,只要学生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学到知识。因此,整个模式操作中要树立培养情感、掌握方法为先,传授知识为次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只要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点,在查找、讨论的过程中进行了学习研究,那么就不管这位学生的成果是高还是低,甚至有没有研究成果,我们都应该肯定、表扬。在评价时多几把尺子,多一份宽容,慷慨一点。特别是对中差生,采用延时评价,给他们机会,允许他们失败,允许他们重来,让他们跟过去比,从中找到自信,以获得更大的成功。例如,以阅读课文《乌鸦喝水》为例,老师在进行探究教学中,首先在学生预习阶段,就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针对自己的问题,或提出思考,或做出自己的解答。这是评价第一步。学生能否提问,提问的水平;能否作答,作答的水平;教师、其他学习群体甚至学生本人要对其进行评价,既是对学生的学习前自我诊断,也是引导学生为进入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总之,在阅读探究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不能只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在阅读探究中提不出问题或是无法深入进行探究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毕竟有限,需要靠教师在点滴指导中进行培养,最后达到“不教”的目的。作为一种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