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发地质学 第9章 油气田地下构造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78
第一章石油勘探中的构造样式石油地质学家们很久以来就认识到,地球上众多的含油气盆地以及盆地内不同级次、不同规模的构造、油气聚集带和油气圈闭,虽然形态、结构和聚油特点上千差万别,但是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间往往有成因联系,空间分布上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构造样式的概念和分类构造地质研究中,所研究的对象往往不是某一个个别的地质构造,而是一组有着一系列共同特点和规律的构造组合。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特定的地质构造,如一条断层、一个背斜,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几何形态、发育历史都有某些差异。
但是,从大区域范围来看,这些局部构造往往在剖面形态、平面展布、排列、应力机制上相互间有着密切联系,形成特定的构造组合,即所谓构造样式(Structural styles)。
变形条件相似的地区,其构造组合也类似。
因此,构造样式就是同一期构造变形或同一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构造的总和。
不同的构造样式伴生有不同的油气圈闭类型。
按照这样的思路和比较大的构造学的方法,就可以在石油勘探新区资料较少的情况下,去认识和预测含油气区中可能出现的构造样式及有关的油气圈闭类型。
这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Harding 的分类方案首先强调基底是否卷入,即沉积盖层的变形是否受基底构造的控制,把它作为分类的一级标志。
据此,将构造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形变的力学性质和应力传递方式进一步细分为八种基本构造样式。
基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使之不整合在某时期沉积盆地以下的地层。
例如中、新生界盆地的基底,应为前中生界地层,包括古生界的沉积岩、岩浆岩以至更古老的变质岩,它的机械强度和岩层结构差异很大,对于石油勘探来说,基底卷入程度是很关键的。
因为它不仅表明构造演化的机制,而且,还大致说明了盆地中油气圈闭所影响、所包括的沉积厚度。
基底卷入性构造样式包括:扭性断层组合、压性断块和基底逆冲、张性断块和翘曲;盖层滑脱型构造样式有:滑脱逆冲-褶皱组合、滑脱正断层(包括“生长断层”)、盐底辟构造和泥底辟构造等。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复习备考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指油气田投入生产后,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开发结束全过程中围绕着计算储量、增加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等为中心而进行的地质研究工作。
二、填空整个石油地质工作可以分为勘探地质和开发地质两个部分;油气田开发地质的认识程度是决定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一章、钻井地质一.名词解释:钻井地质是在钻进过程中,取全取准直接和间接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资料数据,为油气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预探井指在油气勘探的圈闭预探阶段,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评价井指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复杂区应在三维地震评价的基础上),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及经济价值,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泥浆录井根据钻井液性能的变化及槽面显示,来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录井方法。
岩屑录井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
迟到时间是指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即是岩心的长度与取心的进尺的比值乘以百分数。
%100⨯=取心进尺岩心长度岩心收获率。
岩心录井在钻井过程中用一种取心工具,将井下岩石取上来反映分析地下地质特征的过程。
钻时是指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min/m。
钻时是钻速(m/h)的倒数。
钻时录井根据钻时的大小,判断井下地层岩性的变化和缝洞发育情况,帮助工程人员掌握钻头使用情况的录井方法。
二.问答题:1、影响钻时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答:岩石性质(岩石的可钻性);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钻井措施与方式;钻井液性能与排量;人为因素。
2、确定取心井段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新探区第一批井,应适当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答案总结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复习备考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指油气田投入生产后,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开发结束全过程中围绕着计算储量、增加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等为中心而进行的地质研究工作。
二、填空整个石油地质工作可以分为勘探地质和开发地质两个部分;油气田开发地质的认识程度是决定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一章、钻井地质一.名词解释:钻井地质是在钻进过程中,取全取准直接和间接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资料数据,为油气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预探井指在油气勘探的圈闭预探阶段,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评价井指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复杂区应在三维地震评价的基础上),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及经济价值,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泥浆录井根据钻井液性能的变化及槽面显示,来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录井方法。
岩屑录井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
迟到时间是指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即是岩心的岩心长度?100?%岩心收获率取心进尺。
长度与取心的进尺的比值乘以百分数。
岩心录井在钻井过程中用一种取心工具,将井下岩石取上来反映分析地下地质特征的过程。
钻时是指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min/m。
钻时是钻速(m/h)的倒数。
钻时录井根据钻时的大小,判断井下地层岩性的变化和缝洞发育情况,帮助工程人员掌握钻头使用情况的录井方法。
二.问答题:1、影响钻时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1答:岩石性质(岩石的可钻性);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钻井措施与方式;钻井液性能与排量;人为因素。
2、确定取心井段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新探区第一批井,应适当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石油天然气行业油气勘探与开发方案第一章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目标确定 (2)1.1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2)1.2 勘探目标筛选与评价 (2)1.3 勘探风险分析 (3)第二章地质调查与地球物理勘探 (3)2.1 地质调查方法 (3)2.2 地震勘探技术 (4)2.3 重磁电法勘探 (4)2.4 遥感与地质信息处理 (4)第三章钻井工程设计与实施 (5)3.1 钻井工程设计 (5)3.2 钻井液选择与处理 (5)3.3 钻井设备与工艺 (5)3.4 钻井施工与管理 (6)第四章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 (6)4.1 油气藏评价方法 (6)4.2 开发方案设计原则 (6)4.3 开发井位设计与布局 (7)4.4 开发技术政策与经济评价 (7)第五章油气田开发工程 (7)5.1 油气田开发工程概述 (7)5.2 开发井网设计与调整 (8)5.3 采油(气)工艺与设备 (8)5.4 油气田开发管理 (8)第六章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 (9)6.1 提高采收率技术概述 (9)6.2 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9)6.3 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9)6.4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0)第七章油气田环境保护与安全 (10)7.1 油气田环境保护概述 (10)7.2 油气田环境保护措施 (10)7.2.1 污染防治措施 (10)7.2.2 生态保护措施 (10)7.2.3 环境监测与评估 (11)7.3 油气田安全生产管理 (11)7.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1)7.3.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1)7.3.3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11)7.3.4 安全生产投入 (11)7.4 应急预案与处理 (11)7.4.1 应急预案制定 (11)7.4.2 应急预案演练 (11)7.4.3 处理 (11)第八章油气田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 (11)8.1 油气田信息化建设概述 (11)8.2 油气田数据采集与处理 (12)8.3 油气田智能监控系统 (12)8.4 油气田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12)第九章油气田投资与经济评价 (13)9.1 油气田投资概述 (13)9.2 油气田经济评价方法 (13)9.3 油气田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 (13)9.4 油气田经济效益评估 (14)第十章油气田项目管理与组织协调 (14)10.1 油气田项目管理概述 (14)10.2 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 (14)10.3 项目成本管理 (14)10.4 组织协调与团队建设 (15)第一章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目标确定1.1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油气资源潜力分析是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基础工作,其主要目的是评估油气资源的分布、规模和开发潜力。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实验指导书编写人:陈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二00五年九月前言实验一 油层细分与对比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内容 (5)四、实验材料 (6)五、实验结果 (6)六、实验要求 (7)七、问题讨论 (7)八、考核办法 (7)实验二 储层沉积微相编图 (8)一、实验目的 (8)二、实验原理 (8)三、实验内容 (8)四、实验材料 (10)五、实验结果 (11)六、实验要求 (11)七、问题讨论 (12)八、考核办法 (12)附件 (12)实验三 断层识别与构造图编制 (14)一、实验目的 (14)二、实验原理 (14)三、实验内容 (15)四、实验材料 (16)五、实验结果 (16)六、实验要求 (16)七、问题讨论 (17)八、考核办法 (17)附件 (17)实验四 石油储量与可采储量计算 (18)一、实验目的 (18)二、实验原理 (18)三、实验内容 (19)四、实验材料 (20)五、实验结果 (22)六、实验要求 (23)七、问题讨论 (23)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直接为油气田开发服务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油气藏,基本内容是详细描述油气藏三维空间的变化特征和微细的地质规律,同时还研究油气层特征对地下流体运动和油气井产能的控制与相互作用,以及提高油气田开发效果与最终采收率的最佳方法。
油气田开发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油气藏描述,储层描述则是油藏描述的核心。
油藏描述的任务就是揭示油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逐步深入,油藏开发地质特征研究也总是需要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深入。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总会有一些目前还未认识到的影响油藏开发的新地质因素被不断揭露,需要开发地质家与油藏工程师去及时发现和有预见地进行超前研究。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油气藏管理诸多技术之一。
利用切合实际的综合地质依据进行正确的油气藏描述是开发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