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流程题实验题解题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27.2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艺流程题实验题解题技巧

答题时,不要力求把生产流程图中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只需根据题目具体设问、已知信息,进行针对性作答

1、识别流程图

箭头指出的是投料(反应物),箭头指向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返回的箭头一般是被“循环利用”的物质

2、表述性词汇的作用

控制较低温度——常考物质的挥发、物质的不稳定性、物质的转化等

加过量试剂——常考虑反应完全、增大转化率(或产率)

能否加其他物质——常考虑会不会引入杂质、是否影响产品纯度

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主要考虑O2、H2O、CO2、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

考虑是否达到防氧化、防水解、防潮解的目的洗涤沉淀——往漏斗(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待水自然留下后,

重复以上操作2~3次

判断沉淀是否洗净——常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某试剂,

(若出现某现象,则含某某离子)若不出现某现象,则证明沉淀已洗净检验某物质的设计方案——通常取少量某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另一试剂产生某现象,

然后得出结论

控制pH——常考虑防水解、促进生成沉淀、除去杂质

①能与H+作用,使溶液pH增大;②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pH,而不可以加入NaOH溶液、氨水等。

调pH值使Cu2+(4.7~6.2)中Fe3+(2.1~3.2)沉淀,范围应为3.2~4.7.

原因:使Fe3+全部以Fe(OH)3形式析出而Cu2+不会沉淀

用某些有机试剂清洗——常考虑降低物质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提高利用率由溶液中得出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产品进一步提纯的操作——重结晶

趁热过滤——防止某些物质降温时析出。

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使用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

加快反应速率——升高温度、搅拌、粉碎、加大浸取液浓度

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分解

水浴加热——受热均匀、温度可控,且温度不超过100度

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实验题

制备型实验:以考察某一物质的制备为中心展开

步骤:原料制备和净化过程物质制备过程净化除杂过程

物质收集过程尾气处理过程

在原料处理过程中,从实验原理出发,找到所需原料

如氮气的制备,可以从空气来提纯,可以用铵盐和亚硝酸盐制备

物质制备过程中,考察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先后顺序如氯气的制备,根据实验原理,采用固液加热装置,选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及酒精灯加热组合

氨气还原氧化铜得氮气实验中,采用直玻璃管加酒精灯加热组合

净化除杂过程,分析物质中所含杂质、除杂试剂,除杂先后顺序

制备干燥纯净Cl2(HCl、H2O),先用饱和食盐水除HCl,后用浓硫酸除H2O

制备干燥纯净的Cl2(CO2、H2O),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CO2,后用浓硫酸除H2O 物质收集过程,分析物质状态和性质,选用合理的方法收集产物

如NH3收集根据NH3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如AlCl3收集根据其熔点低易凝华的性质,采用装置泡在冰水中的方式来提高收集率尾气处理过程,从尾气性质分析处理方法

如Cl2、SO2等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液来反应除去

如NH3的处理采用湿润的棉花或倒扣漏斗的盛水烧杯(注意要防倒吸)

验证型实验:根据实验要求分析每一种性质的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寻找需要的实验试剂,根据互不干扰原则来确定性质验证的先后顺序

步骤:物质制备过程性质验证过程尾气处理过程

注意:检验H2O在前,除杂H2O在后

如验证C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实验中,产物:H2O、SO2、CO2,先分析检验试剂,检验H2O用无水硫酸铜,CO2用澄清石灰水,SO2用品红溶液。在分析相互间是否相互干扰,发现SO2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就要求检验CO2前将SO2除尽,防止干扰CO2的验证。可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SO2,在用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