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出行活动特征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以上海为例
- 格式:ppt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1
摘要:国家《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均提出引导产业区向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转变,均关注到当前产业区内服务配套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其吸引人才、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梳理回顾上海产业社区服务配套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产业社区服务配套存在服务水平分化、规划供应不够合理、实施相对滞后、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结合松江科技园规划实践,提出产业社区服务配套规划需根据发展阶段、产业特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配套,构建弹性适应的服务配套体系、倡导产城融合空间格局,从而促进服务配套精准供应。
关键词:产业社区;产城融合;公共服务;设施配套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2.02.003《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引导产业区向产业社区和产业基地两个方向发展,其中针对产业社区提出要完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配套,形成二三产融合发展、配套功能完善、环境景观宜人的产业社区。
[1]2020年9月,自然资源部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中提出推动人、产、城、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引导发展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2]从地方探索上升到国家指南,意味着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已关注到当前产业区服务配套缺失的共性问题,引导产业区向配套功能完善的产业社区转型。
受《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影响,长期以来城市中各类公共服务配套规划一般围绕居住地进行配置,对于产业区的服务配套缺乏关注,相关标准引导滞后,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
产业社区的概念源于近年来国际上产业区转型发展的实践,强化与创新经济相适应、更好地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服务设施环境,比如美国硅谷和尔湾、新加坡玮壹科技园、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产业园等,都是产业社区实践的典范。
根据国际经验,产业社区的服务配套可分为生产性服务配套和生活性服务配套。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到单一功能产业区的局限性,产业区自身及周边服务配套缺失,无法满足企业和职工需求,进一步引发了招商难、招工难、留人难等问题,[3,4,5]服务配套的长期缺位已成为制约产业区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
居住小区居民公共生活考察-----以曲阳新村密二小区为例小组成员:谭杨 090305郑攀 090301张谱 083051张弛 090308卞雨晴 090302王若凡 083922曲阳新村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设的特大型居住社区,基地位于虹口区,占地78.37公顷,以城市道路为界分成6个居住小区,我们调研的密云小区即为其中之一。
每个小区用地10-14.4公顷,每个小区居住人口在一万左右,其中公建与市政配套齐全,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人新村”的住宅社区规划与实践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理论原型曲阳新村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理论指导离不开佩里的“邻里单元”的理论,以小区为基本单元组织社区规划,形成居住功能为主,配有一定比例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工人新村”的格局。
邻里单元理论包括6个要点:1)根据学校确定邻里的规模;2)过境交通大道布置在四周形成边界;3)邻里公共空间;4)邻里中央位置布置公共设施;5)交通枢纽地带集中布置邻里商业服务;6)不与外部衔接的内部道路系统。
居民人口来源组成1991年底建成时,整个小区第一批居民的8万多人口中,原有居民(即被征地农民)约占一万人,另迁入的7万人由电话局、航运局等各个部门的工人组成;改革开放以后,房屋的买进卖出被允许,小区的人口组成渐渐复杂,出租率也相应上升。
目前,小区内除了占人口总数大部分的退休工人以外,很大一部分虹口区棚改拆迁户,另外是自主买进和在此租房的中青年人群。
大区位分析:曲阳新村该村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交通十分便利,邻近地铁3号线、8号线和10号线,公交站点更是星罗密布。
又邻近大学城,区域经济很活跃。
整个工人新村内设三级公共建筑服务网点:•居住区级,服务半径约400米•居住小区级,服务半径约200米•居住组级(里委级),服务半径为100米小区位分析:密二小区属于居住组级(里委级),紧邻中央服务中心,周围生活设施齐全,有两个大型超市,一个菜市场,一所医院,三所小学,四所中学,一所幼儿园,生活十分便利。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Merged Towns in Far Suburban Areas of Shanghai under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Songjiang District乡村振兴背景下上海远郊区撤制镇区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松江区为例陶成刚 田 菲 张全林 TAO Chenggang, TIAN Fei, ZHANG Quanlin在上海市完成乡镇撤并后的20年间,远郊乡镇呈现更加集聚集约的发展态势,而撤制镇区由于缺少行政财政支持呈现逐步衰退的情况,与本地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进,远郊撤制镇区在城乡关系中带动乡村的优势凸显,这成为当前撤制镇区摆脱发展困境的重要机遇。
松江区撤制镇区具备上海远郊乡镇撤并的典型特征,为此以松江区撤制镇区为例,研究撤制镇区的现状资源特征与问题瓶颈,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提升功能定位、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方法,将远郊撤制镇区打造为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城乡节点和新发展载体,促进撤制镇区与乡村地区的共同振兴。
After the twenty years of townships merging, towns in far suburban areas turn to be more intensive. Merged towns showdegeneration as they are out of town-level financial support.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service supply and residents' needs are expanded.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merged towns have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 of merged towns in Songjia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aspects of function promo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ublic service equalization and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to promote mutual development of merged towns and rural areas.撤制镇区;乡村振兴;乡镇撤并;松江merged towns; rural revitalization; townships merger; Songjiang文章编号 1673-8985(2021)05-0077-06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10511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陶成刚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田 菲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工程师,硕士 张全林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党组副书记0 引言1980年代起我国开始大范围实行乡镇行政区划改革,上海所在的东部沿海地区也率先推进郊区乡镇撤并工作。
1第三单元 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教案)一学习目标:1.结合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上海市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作用;2.结合相关资料,掌握上海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的形式和时空分布特点;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上海对外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二、教学过程 (一)、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上海市 1、城市的作用(1)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_____作用。
(2)既是区域的____和____中心,又是区域的______中心。
2.城市体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不同、等级不同、 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
称为___________.长三角是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已形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组成的城市体系。
3.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 我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1)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2)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至1000万; (3)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500万, (4)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 (5)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4.上海市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________,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也是对外经济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的前沿,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处于______________。
城市等级 城市 服务功能服务范围一级中心________区域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高级商贸中心、以及国际投资中心等。
上海的影响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
二级中心 _______、_______ 省级经济中心、交通中心 本省及周边地区三级中心 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制造业主要在地市范围内四级中心镇江、扬州、嘉兴、湖州、绍兴等。
IP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英文缩写,最初作为法律术语目的是保护个人或团体的知识生产权益,后来从版权延伸到具有精神内涵和商业价值的文化创意。
城市本身是一种文化生活形态,每座城市皆有其不同的历史传承、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也形成该城市独特的多元地域文化。
4因此,城市IP是基于对城市特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凝练而创造的一个符号化的具体形象,主要用于宣传城市文化形象,进行城市品牌建设,从而提升城市认知度,促进城市凝聚力。
那么在城市IP时代,如何给城市一个清晰而独特的定位,挖掘契合城市精神的超级IP,塑造城市的核心名片,是其能从千百个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经典城市IP案例分析日本熊本县:熊本熊。
最初为庆祝2010年日本九州新干线通车而诞生的“熊本熊”被公认为是以IP思维打造城市品牌、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经典案例。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使用熊本熊形象商品的累计销售额达到1.1341万亿日元,使熊本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县摇身变成了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具有城市独特文化的萌化造型。
熊本熊的形象设计一方面以蠢笨呆萌的黑熊为原型,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与当地地域特色相结合,黑色的身体象征熊本县以黑色为主的建筑风格,腮红则代表了当地特产农作物。
其二,角色背后的事件营销。
熊本熊背后策划团队制造了“丢失的腮红”“熊本惊喜特命全权大使”“酷玛萌踢馆事件”等一系列营销事件,为它打造了深入人心的有趣灵魂。
正是虚拟形象与现实事件的一次次碰撞,使这个原来只是纸上的IP形象不断打破“二次元”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其三,IP开源形成网络传播矩阵。
熊本县政府买断了“熊本熊”的插画著作权,并规定只要用于宣传推广熊本县,都可以免费使用熊本熊的形象,由此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参与的超级传播矩阵,大幅增加话题热度与引流消费。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妞。
2015年,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代仕女俑为原型设计的形象IP“唐妞”,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模式,迅速受到年轻一代追捧,既有趣好玩又产生经济效益,如今已成为西安重要的城市形象IP之一。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合意水平研究——以上海市城镇居民为例肖小【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社会养老保险是其中一项重要制度,其建立对社会的平稳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人口老龄化日益深化的时期,及时有效地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对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合意水平进行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以上海市城镇居民为例,建立基本养老金收支平衡模型,将计算出的合意供给替代率与现实需求替代率进行对比.结果对比发现,需求与供给难以匹配,对不匹配的基本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2(026)006【总页数】5页(P5-8,106)【关键词】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收支平衡;供给合意【作者】肖小【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一、引言(一)背景分析及研究意义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人口老龄化是国际社会衡量各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日益深远的影响。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0万,占全市人口19%以上,超过国际公认老龄化标准9个百分点。
同时,在2000年男女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6.22岁和80.04岁,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养老金支出[1]。
选定上海来研究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问题,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上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仅人员覆盖率高,覆盖的单位性质也是多样的,使得建立养老金收支平衡模型的研究结果,将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情况。
平均替代率显示的是社会平均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率,因此该指标既能从一定程度反映退休者生活受保障水平,又能反映社会总体对老年赡养支出的负担程度。
本文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以平均替代率为研究对象,结合弹性退休制推算出合意退休年龄。
二、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合意水平的内涵学术界常用养老金替代率衡量养老保障的水平指标,其基本含义: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水平与在职人员工资水平之比[2]。
关于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的思考——以上海地区城市更新为例摘要:在城市更新中,由于需要对旧区环境进行改善,往往会通过对地区的绅士化,吸引外来投资,从而达到改善物质环境的目的。
绅士化是我国近年来在对城市旧区进行改造更新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本文以上海地区的城市更新为例,在研究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现象的同时,探讨其带来的消极效应。
关键词:城市更新;绅士化;历史环境;社会隔离1 “绅士化”研究历程城市绅士化是西方国家在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中心城区更新复兴、中产阶级以上人士取代低收入群体占据内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空间现象。
绅士化出现的开始阶段,被西方学者所认可,例如Neil Smith认为绅士化已经成为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全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内城区“地租落差”是绅士化过程的主导力量,绅士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而我国学者张倩在对南京老城的研究中,认为绅士化会影响社会和谐问题,认为老城内有贫富混居情况是比较健康的;蒋文在研究中认为绅士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历史街区行将拆除的物质环境和部分文化特征,规划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并发扬其有利效应,但同时要消减其不利效应。
在我国现实建设中,绅士化式的城市更新仍然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下文将通过上海几个典型的案例研究,探讨城市绅士化对社会空间的影响。
2 我国城市中的“绅士化”现象——以上海为例上海是我国工业文明的起源,是最先出现城市更新运动的城市之一。
随着上海在近现代的城市扩张,土地存量持续减少,在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用地“零增长”的目标,意味着上海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以往的“新开发”变为城市更新的模式。
而在上海城市更新中,绅士化现象尤为突出,研究其带来的社会空间影响,有助于探讨城市的平衡发展的途径。
2.1 高端地产开发上海高端地产开发模式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拆除传统社区,新建高档社区;二是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后,提升其价值。
太平桥项目是典型的拆除传统社区,开发高档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
品牌·城市引言长时间以来,城镇化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措并举,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相关问题仍迫在眉睫。
国内学者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深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产生了大量学术成果。
对于现有的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测度研究发现,王桂新[1]等以上海为例,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认为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已达到54%的市民化水平。
张斐[2]等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次设定为经济、社会、心理这三个维度,采用综合指标法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处于中市民化阶段;王腊芳[3]等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视角,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标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长沙市农民工总体市民化水平已达46.9%的“半”市民化状态等等。
总体而言,现阶段很多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但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有研究还存在市民化水平指标体系和影响因素选择不完善、基于代际差异视角的研究较少、省会研究区域少、实证研究较为缺乏等不足之处。
基于此,本研究将基于合肥市的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代际差异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相关理论,寻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对策,解决民生问题。
一、数据来源本研究团队于2022年1月在合肥市两大汽车站和两大高铁站为调研地点进行调研,通过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来往的乘客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农民工基本特征、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三个部分,调查内容包括新老农民工的个人、家庭基本情况、外出务工情况,并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认知、态度与行为的测量,考察了社会融合与社会认同状况。
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效数据256份,有效率达85.33%。
二、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现状评价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1)模型构建模糊数学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处理模糊现象,能有效避免主观性带来的影响,被广泛用于公共政策分析和福利衡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