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11
葡萄树的种植技术基本要点葡萄树有着很大的种植效益,适合各地种植。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葡萄树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葡萄树的种植技术一、土肥水管理1、葡萄定植后要及时浇水。
严格掌握“成活在水,壮树在肥”的原则。
如果定植沟在种植前没浇过大水时,应在葡萄种植后浇一次大水,使沟土沉实土块变细,土肥结合。
浇大水后要及时中耕保墒。
因葡萄种植后根系很浅,所以在发芽前后,只要有5-7天无雨,应浇水一次。
浇水的方法应结合松土——浇水前把葡萄根际边上的土层拉开,浇水渗透后复土。
此方法北方果农称之为“偷浇水”。
这种方法不易使土壤板结,是促进苗木成活的好办法。
2、及时开沟,实行三沟配套。
葡萄畦之间的沟系叫“墒沟”一般宽60-2000px,深30-40 cm,即可以浇水排水,又是作业道路。
畦头与畦头接壤的地方开一排水沟,沟深2000px –2250px 宽2500px左右名曰“腰沟”(腰沟间距一般60-80米)。
葡萄园四周的沟叫“围沟”,一般深度达2500px以上,宽150-5000px。
只有实行三沟配套,才能真正做到葡萄园的水分能够涝能排,旱能灌。
3、葡萄园地面管理实行一年内两头“清耕法”,中间“生草法”或“覆盖法”。
葡萄定植后到梅雨前,要勤松土,保持园内无杂草(如果播种豆类作物时,葡萄苗周围至少要留出100 cm大小的范围,播种作物不能有爬藤,高杆品种,叶菜类在秋冬季也不要种),梅雨时地面生草,出梅高温时地面要有草,如果梅雨期长,草太旺时可以采取刈草法,草高不超过750px。
也可在出梅之前用植物楷杆(如油菜壳、麦草、麦壳等)覆盖葡萄边际的地面。
覆盖宽度不少于2米,厚度不低于10 cm。
这样可维持土壤温度在高温时不会升得太高,保护葡萄根系的生长。
到八九月份,秋施基肥前实行中耕法。
把杂草连根除掉,收拢一起,施基肥时一块翻在地下。
葡萄园尽量少用除草剂,或不用除草剂。
要使用时只能选择“草甘磷”一类农药,使用浓度是10%草甘磷用100倍左右,再加入0.2%尿素,以提高药效。
《园艺植物栽培学I》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栽培学I课程编码:44103006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园艺开课学期:第3学年第3学期课程学时:56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并修课程: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简介:该课程属于园艺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园艺植物栽培、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学习《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如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和观赏植物栽培技术等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着重阐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的繁殖、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栽培技术运用等原理。
通过对本课程的讲授,培养适应21世纪的擅长果树、蔬菜、花卉栽培、管理、运销的高级园艺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 园艺生产的重要意义2. 园艺生产发展简史3. 我国园艺生产的现状4. 园艺业当前的热点与未来的趋势5. 园艺植物资源与分类【教学要求】1 •掌握:园艺植物分类2 •熟悉:园艺业、园艺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等基本概念,园艺业的重要性3 •了解:园艺业发展的热点、趋势、前景【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4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教学内容】1 •营养生长2.生殖生长3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4. 器官生长相关性5. 生长发育周期【教学要求】1 •掌握:园艺植物营养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生殖生长发育规律2 •熟悉:园艺植物年生长周期和生命周期3 •了解: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推理法【学时】4第三章种植园的规划与生产计划的实施【教学内容】1 •种植园规划设计2 .种植制度3 .园艺生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 园艺生产技术档案的建立与利用【教学要求】1.掌握:种植制度(连作、轮作、间作、套作等)2 •熟悉:生产计划制定的依据、内容、成本核算3 •了解: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四章园艺植物的繁殖1.育苗场地的条件与规划2 •种子繁殖3 .嫁接繁殖4. 扦插繁殖5. 压条繁殖6. 分生繁殖7. 组织培养与无病毒种苗繁殖【教学要求】1•掌握:嫁接繁殖的特点、嫁接成活原理、嫁接技术及育苗管理措施,扦插繁殖的特点、促进生根的措施、扦插方法及育苗管理措施,压条繁殖的特点、方法及育苗管理措施2 •熟悉:种子繁殖的特点及育苗管理措施,应用变态器官繁殖的方法3 •了解:育苗场地的要求、条件、规划内容,组培等种苗繁育新技术原理及其育苗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8第五章园艺植物的定植【教学内容】1 .定植时期2 .定植密度与定植方式3 .定植前种苗的准备与整地4. 定植与定植后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定植时期及其确定原则2 •熟悉:定植的方法、方式和技术,定植后幼苗的管理措施3 .了解:定植前种苗的准备和整地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六章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与绿色园艺产品生产【教学内容】1.土壤耕作方法2 .土壤改良3 •土壤消毒5. 灌溉、排水与节水栽培6. 绿色园艺产品生产【教学要求】1 •掌握:土壤耕作法的种类及特点,营养需求的特点、施肥的时期、种类、数量和方法2 •熟悉:水分管理的原则、灌溉技术、节水途径和技术3 .了解:绿色园艺产品生产【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3第七章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教学内容】1 •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与意义2 .果树与观赏树木的修剪技术3 .果树与观赏树木的树形4. 果树修剪的实施5. 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技术6. 植物的观赏应用与造型7.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嫁接调节8. 园艺植物的根域限制栽培【教学要求】1 •掌握:修剪的原则、方法、时期、作用及综合应用,观赏造型的原则、方法及技术2 •熟悉: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与意义3 •了解: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嫁接调节,园艺植物的根域限制栽培【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8第八章园艺植物产品器官管理【教学内容】1 •根用类产品2 .茎用类产品3 •叶用类产品4. 花卉类产品5. 果实类产品【教学要求】1.掌握:花产品产前管理措施,果实产品产前管理措施,叶产品产前管理措施2 .熟悉:根产品产前管理措施,茎产品产前管理措施3 .了解:提高果实品质的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5第九章设施园艺【教学内容】1 .简易设施栽培2 •塑料薄膜覆盖栽培3 .温室栽培4. 无土栽培5. 工厂化生产技术【教学要求】1. 掌握:温室栽培,工厂化生产技术2 .熟悉:塑料薄膜覆盖栽培,简易设施栽培3 .了解:无土栽培【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十章园艺产品米收和米后管理【教学内容】1.采收2 .分级与包装3 .预冷—I4•贮藏5. 运输6. 其他采后处理措施【教学要求】1.掌握:采后处理措施的各个环节2 .熟悉:分级与包装3 .了解:预冷及运输【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四、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一)实验项目实验一花卉种类识别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验证性3.学时:4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云南地区常用观赏植物科、种、变种、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
鹤望兰的栽培与管理鹤望兰,又名天堂鸟、极乐鸟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鹤望兰花茎高于叶片,花序水平伸展,花形奇特,花外瓣桔黄色,内瓣亮兰色,柱头纯白色,恰似一只仙鹤昂首远望,故此得名鹤望兰。
鹤望兰鲜切花枝花期长,不用任何保鲜措施,夏季可水养20天左右,冬季可达50天而不衰,既是珍贵的盆栽花卉,又是非常好的切花材料,有“鲜切花王”的美誉。
育苗种子育苗播种:鹤望兰种子可直接播种。
播种前挑选粒大饱满、种皮光滑、无损伤、无病虫害的种子,用0.3%高锰酸钾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种子2h进行消毒,再用30~40℃温水浸泡3~4天。
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为宜,用草炭土、珍珠岩、河沙按7∶2∶1比例混合配制床土,将种子按3cm×3cm的株行距点播,播后覆0.5cm厚细土,浇透水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分苗:小苗出土长到2片叶时,在肥沃疏松、排灌良好并经消毒的土壤上,进行第一次分苗移植。
移植株行距以10cm×10cm为好,移植后浇透水,上部搭遮阳栅。
此后每隔半月浇腐熟饼肥水1次,秋后撤去遮阳棚。
霜冻前将温室盖好塑料薄膜和萆帘保暖越冬,冬天每天中午保证2h通风换气时间。
定植:小苗经过2年生长,一般高达50cm左右,叶8~10片,地下根5~7条,根长30cm左右,此时应进行定植。
定植在4~5月份进行,先将定植的床面深翻挖槽,原土外翻,槽深80cm,再将槽底土挖松20cm,填入50cm厚熟土,撒入腐熟有机肥并拌匀,再覆土,做成25cm高的床面,按株行60cm×60cm,采用品字形定植。
分株育苗分株育苗多在4~5月进行,将带有分蘖大苗的株丛挖出,从基部轻轻分开,注意每株苗都带有肉质根,伤口沾草木灰后进行栽植。
栽培管理土壤管理:鹤望兰根系粗壮,且垂直向下生长,为促使根系发达,应经常对土壤进行疏松。
温度与光照:鹤望兰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0℃会受凉害,高于35℃则生长缓慢,故夏季应适当遮阳,冬季要采取保温措施。
白三叶的栽培管理技术白三叶的栽培管理技术白三叶的栽培管理技术白三叶又叫白车轴草、荷兰翘摇,原产欧洲,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区。
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新疆等地都有野生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大面积种植。
白三叶为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无毛,茎长30-60厘米。
掌状复叶有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心形,长1.22.5厘米,宽12厘米,栽培的叶长可达5厘米,宽达3.8厘米,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齿,表面无毛,背面微有毛;托叶椭圆形,顶端尖,抱茎。
花序头状,有长总花梗,高出于叶;萼筒状,萼齿三角形,较萼筒短;花冠白色或淡红色,旗瓣椭圆形。
荚果倒卵状椭圆形,有34种子;种子细小,近圆形,黄褐色。
花期5月,果期8-9月。
1、土肥水管理白三叶对土肥水的要求不严,管理较为粗放。
施肥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一般在晚夏和深秋时期进行。
在越冬前及春季返绿前必须给与充足的水分,另外在白三叶生长的盛期,如果发现白三叶有成片的萎蔫,这是缺水的标志,要及时补充水分。
2、病虫害防治近几年由于白三叶在华北油田矿区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白三叶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也在增多,对白三叶的生长发育和观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各种病虫害一定要进行积极地防治。
3、蚜虫的防治在4月中、下旬零星发生,至5月上、中旬白三叶的盛花期大量发生,多聚集在花梗及花穗上,在叶上排泄大量的黑色油状蜜露,严重影响白三叶的生长发育和观赏,如果防治不及时还会引起白三叶的枯死。
防治方法:可喷施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该防治方法不但防治效果好,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小。
也可喷施800-1000倍的20%甲氰菊脂乳油或1000-15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
因华北地区4、5月份天气较为干旱,在进行药剂防治的同时,要注意浇水,及时补偿植物因虫害造成的失水。
4、蛞蝓的防治蛞蝓为软体动物,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因而在温室及大棚内较为常见。
由于白三叶生长茂盛、叶片密集、遮光效果好,并且地表有较厚的枯草层,到了雨季就提供了既温暖、潮湿又避光的环境,因而近两年蛞蝓在白三叶上大量发生。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6期榆林市山地苹果园土肥水管理措施郑琳(榆林市林业工作站,陕西榆林719000)摘要从土壤管理、施肥、水分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榆林市山地苹果园土肥水管理采取的措施,以期为同类地区苹果园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园;土壤管理;施肥;水分管理;陕西榆林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1)06-0108-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1.06.046榆林市南部丘陵沟壑区土层深厚,曰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目前苹果种植面积已发展至4万hm2,主要分布在米脂、子洲、绥德、清涧等4个县,年产苹果约28万t,经济效益明显。
科学合理的土肥水管理是山地苹果优质、高产、稳产的基础。
土肥水管理的目的是为苹果根系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和吸收满足树体生长和结果所需。
1土壤管理1.1土壤改良1.1.1果园深翻。
深翻结合施入有机质可以加厚活土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加强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
实践证明,深翻不仅促进了根系生长发育而且促进了地上部生长发育,深翻的果园植株生长健壮,花芽充实,产量提高[1]。
1.1.2果园耕翻。
苹果行间和株间每年秋季落叶前后都要耕翻,深度一般为20cm左右,树盘内深外浅,翻后整平。
耕翻有利于土壤增温和蓄水保墒,清除宿根杂草和消灭地下害虫等。
1.1.3压土掺沙。
对土层薄、沙性大的果园,应在秋冬季节进行全园压土;对黏土果园则应掺沙,以改良土壤。
压土掺沙应结合增施有机肥进行,并进行深刨,使新旧土、沙土混匀。
1.1.4栽前改良。
定植前,定植穴要挖大穴,规格为 100cmx100cmx100cm或80cmx80cmx80cm,施足底肥再回填。
1.2土壤管理制度1.2.1清耕。
清耕主要用于成龄果园,可使表土疏松、地温上升快、通气好、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水分蒸发少。
种植园中一年或几年内所采用的作物种植结构、配臵、熟制和种植方式的综合体系,称为种植制度。
作物种植结构、配臵、熟制又称为作物布局,是栽培制度的基础;种植方式包括单作、间作、混作、套作、连作、轮作等,由种植方式实现种植制度。
连作是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连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同一地块的气候、土壤等资源,大量种植生态适应性好、经济效益高的作物,没有倒茬的麻烦,产品单一,管理简便。
但许多园艺作物不能连作。
克服连作障碍的最好方法是轮作。
轮作是指同一地块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
轮作可以利用不同植物生长季节的差异、需光和需肥水的特点的差异,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提高土地种植系数,是开发土地资源的科学的生物学措施。
间作是指同一地块按一定的次序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或一种为主、另外一种或几种为辅(间作物)的种植制度。
间作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光照,相互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主栽与间作物的生长发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套作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或架下)种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能更充分地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
混作是指两种或多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植于同一田地的种植方式。
混作可以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
立体种植或立体农业是指同一田地多层次地生长着各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园艺植物可以用种子播种直接生产,也可以将育好的苗木定植到田里。
定植是种植园生产过程的开始,是个重要的生产环节,种植园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包括定植时期、定植方式、定植密度和定植方法等内容。
定植时期主要根据气候条件、设施设备的性能、作物的种类品种以及栽培的目的来决定。
密度主要根据作物的种类品种、气候和土壤条件、栽培方式及栽培技术水平决定。
定植的方式有正方形定植、长方形定植、三角形定植、带状定植以及计划定植等。
定植前要对苗木进行处理,包括蹲苗、囤苗、修整及药剂处理等。
人参果的种植技术人参果是一种昂贵的水果,有着很高的种植效益,那么人参果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人参果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人参果的种植技术【整地、施肥与定植】:选择灌溉方便,通风透光,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栽种。
人参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应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N、P、K三元复合肥50~70公斤,按株行距40~70厘米,深耕20~30厘米,然后平整土地,整成宽70厘米条状畦,畦面高出地面10厘米。
选用高15厘米左右,枝条多,枝干粗壮,叶片茂盛,无病虫害的壮苗定植,以50厘米×50厘米的品字形栽植,一般以今晚定植为宜,亩植2000~3000株。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肥水管理】:除施足底肥外,还应追肥两次:一次是在果苗生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另一次在果苗接近开花时,每亩施N、P、K肥各3公斤,离苗木主根10厘米外浇灌。
开花结果期应适当增施硼肥等微量元素或保丰素2号。
少量勤施N、P、K复合肥,并注意中耕除草,一般10天施一次肥,开花后多施钾肥。
3~6月、9~11月是人参果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需水最多的时期,应及时浇水。
【整枝修剪】:人参果萌发力强,应及时修枝打杈,从植株15~20厘米以上部分,选留3~5枝健壮、分布均匀的枝作为主枝,其余的全部剪除。
每个侧枝上留2~3个花序,每花序留2~3个果,其余的花序、小果全部疏除。
每株最多只结30个果。
由于人参果的茎干较软,开始结果时须用竹杆或塑料绳搭架,以防倒伏。
【病虫防治】:人参果的主要病害有疫霉和灰霉病,每亩可用百菌清110~150克兑水400~800倍液,灰霉净600~800倍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主要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1500倍液三氯杀虫螨醇,1500倍液哒嗪酮、灭扫利等交替使用。
应注意,人参果对氧化乐果或敌敌畏十分敏感,应禁止使用。
【适时采收】:当果实外观出现清晰紫色彩条纹,或无条纹但果实外观表皮光亮、光滑时即可采收,若需贮藏可七、八成熟时采收,在常温下贮藏期40~60天,果实可在元旦至春节前后果蔬淡季上市。
物业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排期表绿化分广义绿化和狭义绿化,广义的泛指只要起到增加植物,改善环境的种植栽培园林工程等行为,都可以算是。
狭义的绿化,则是增加了人为的评判标准,如:该植物的存在,对环境的利弊分析,特别是有些外来植物,一切的基础以对人类社会的投入产品来评判。
进而划分出:园林、公园、景观、小区等等绿化。
2月-3月份一、做好养护器械的检修包括割草机、喷雾机、供水器具等;做好各种生产资料的采购准备工作,包括农药、肥料等。
二、园林植物的种植三月中下旬是园林植物种植的最佳时期,对越冬时死亡的苗木进行清理或补栽,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植物的物候期,新种和补栽部分草本、宿根、观花及观叶植物。
绿化改造工程宜早不宜晚,从土壤解冻开始就可以进行种植工作,一般要求在植物萌芽前(最迟清明前)完成种植工作,大树移栽要做好捆绑和支撑。
三、草坪的管理利用疏草机、打孔机等园林机械对绿地进行处理,可以打破枯草层,增加土壤透气性,及早提高地温;对斑秃草坪应及时进行补种移栽,设置标牌禁止踩踏;凹凸不平的草坪地块及时补土,并随时清除杂草;草坪结合疏草根据情况修剪到2-3厘米左右,可以促进草坪提前返青复绿;视草坪生长情况,平均每隔15-20天左右修剪一次。
四、施肥浇水根据去年的施肥量及植物的生长情况和需肥特点,在清明前或开花前增施各种不同的肥料。
施肥要少量多次,并尽量结合下雨和浇水时进行,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减少开花植物的数量和草坪高度。
在冬季降水比较少的年份,从3月初开始浇解冻水,补充土壤水分和养分,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
以后一般15-20天左右浇一遍水。
五、病虫害防治密切关注越冬病虫的发生发展情况,并在最佳时期进行防治,尽量减少病虫源的基数,将病虫的危害程度控制在最低水平。
如桃树、海棠、栾树和松科植物特别注意蚜虫防治;重点是去年发生病虫害的植物和地块,并根据实际情况喷药防治(蚜虫:雅虱马800倍液,蛀干害虫用“树虫康”系列产品采取灌根、直接喷施树干、输液等方式进行防治)。
(完整版)园艺植物栽培学要点(2)8 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植株管理:茎、叶、花果类产品器官的管理;二植株枝干生长势以及株形、株姿的管理。
★8.1 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和意义植物植株的生长控制:植株大小、生长势强弱、株冠紧凑与否。
生长控制,包括生长的抑制和促进两方面,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是:1.调节生长①抑制局部生长,促进另外部分或整体的生长。
②调整植株内枝叶密度,改善植株内光照状况,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有利于产品器官的产量和品质。
③抑制强旺的营养生长,使植株的生长活力、营养物质向生殖生长方面转化,未结果的幼年果树,控制生长的措施很重要,能促使造成花早结果。
2.去枝疏果④疏除过多的果实,减小负载量,也能促进营养生长。
⑥去除病虫枝、弱细枝,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无效损耗,促进正常枝梢的生长。
3.整形修剪⑤使树木有整齐的树势、树姿、树形(型)。
4.复壮⑦复壮。
回缩性修剪,减少生长点数目,都能达到复壮的目的。
植物生长控制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改变环境方法。
8.2 果树与观赏树木的修剪技术幼树修剪目的是造就树形,特称整形,成年树目的是保持树形以获取优质高产,老年树目的则是恢复树形,以尽量保持较大的树体积和延长结果年限。
★8.2.1 修剪的时期多年生木本植物修剪时期主要分冬剪和夏剪。
(1)冬剪落叶果树,秋末冬初落叶至第2年春季萌芽,或常绿树木冬季生长停止的时期,这一段时间即休眠期,进行的修剪称为冬剪或休眠期修剪。
优点:一,劳动力便于安排,无其他活茬挤占,易从容进行;二,落叶后树冠内清晰,便于辩认和操作;三,此时修剪,果树的营养损失少。
修剪顺序:应先剪幼树、先剪经济效益大的树、先剪越冬能力较差的树、先剪干旱地块的树。
从时间上讲,应先保证技术难度大的树修剪。
(2)夏剪由春至秋季末的修剪称夏剪,又称带叶修剪。
优缺点:调节光照、调节果实负载量、调节枝梢密度,夏剪更准确一些,也较合理;但夏季果园劳力紧张,夏剪的及时性难以保证。
昆明学院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园艺专业综合园艺方向)(共6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是昆明学院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园艺植物栽培学》以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理论基础,研究园艺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园艺植物栽培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与园艺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接受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授课、实验操作和教学实习,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科学研究等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操作技能在身、并有创新精神的园艺工作者。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互动讨论、期末考试等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讲授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配合课内实验、实习,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相关技术与操作技能;通过互动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主要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及动态,按实际教学进程安排在各单元教学中完成。
最后通过期末考试督促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理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1章绪论【目的和要求】掌握园艺、园艺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概念,领会园艺植物栽培的重要意义;了解园艺业发展的简史和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几个热点;掌握园艺植物的分类方法。
昆明学院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园艺专业综合园艺方向)(共6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是昆明学院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园艺植物栽培学》以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理论基础,研究园艺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园艺植物栽培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与园艺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接受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授课、实验操作和教学实习,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科学研究等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操作技能在身、并有创新精神的园艺工作者。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互动讨论、期末考试等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讲授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配合课内实验、实习,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相关技术与操作技能;通过互动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主要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及动态,按实际教学进程安排在各单元教学中完成。
最后通过期末考试督促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理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1章绪论【目的和要求】掌握园艺、园艺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概念,领会园艺植物栽培的重要意义;了解园艺业发展的简史和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几个热点;掌握园艺植物的分类方法。
6、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6、1 园艺植物种植园的土壤管理土壤管理(soil managrment)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其目的在于:(1)扩大根域土壤范围和深度,为园艺植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2)调节和供给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3)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纵横向伸展;(4)保持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土性能,同时注意排水,以保证园艺植物的根系活力。
总之,土壤管理就是改善和调控园艺植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土壤是园艺植物生产的基础,因此搞好园艺植物的土壤管理对其生产意义重大。
6、1、1 土壤耕作方法土壤耕作方法(soil cultivation regime),又称土壤耕作制度,是指根据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和土壤的特性,采用机械或非机械方法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和理化性状,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消灭病虫杂草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耕作措施,它是提高园艺植物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园艺植物土壤耕作方法有:(1)清耕法(clean tillage):在生长季内多次浅清耕,松土除草,一般灌溉后或杂草长到一定高度即中耕。
此法在果园、菜地、花圃都可施用。
其优点是①经常中耕除草,作物间通气好;②采收产品较干净,如叶菜类的蔬菜等;③春季土壤温度上升较快,有利于育苗。
但其缺点是①土肥水流失严重,尤其是在有坡度的种植园;②长期清耕,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快,增加了对人工施肥的依赖;③犁底层坚硬,不利于土壤透气、透水,影响作物根系生长;④无草的种植园生态条件不好,作物害虫的天敌少了;⑤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
因此,在实施清耕法时应尽量减少次数,或者在长期施用免耕法、生草法后进行短期性清耕。
总之,清耕法弊病很多,不应再提倡使用。
(2)免耕法(non-tillage):不耕作或极少耕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免耕法在果园、菜地、花圃都可施用。
其优点是①无坚硬的犁底层,保持土壤自然结构;②作物间通风透光;③可结合地面喷灌来喷施除草剂,利于机械化管理,声时省工。
但其缺点是①长期免耕,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快,增加了对人工施肥的依赖;②受除草剂种类、浓度等限制,易形成除草剂胁迫现象。
因此,近些年在发达国家,主张采用半杀性除草,即只控制杂草的有害时期或过旺的生长,保持杂草的一定产草量,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称改良免耕法。
改良免耕法在我国的果园和成年木本花圃的土壤管理中更为适用。
(3)覆盖法(mulch):利用各种材料,如作物秸秆、杂草、藻类、地衣植物、塑料薄膜、沙砾等覆盖在土壤表面,代替土壤耕作,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调节地表温度。
此法在果园、菜地、花圃常用,但各自使用的材料不同。
在果园,通常采用秸秆和塑料薄膜在果树树盘和行间进行覆盖。
有机物覆盖厚度一般在20cm以上,可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保肥保水能力和通透性;塑料薄膜覆盖除具备有机物覆盖的优点外,特别在提高早春土壤温度、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含糖量、提早果实成熟期、减轻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
但是,采用有机物覆盖,需大量秸秆或草,易招致虫害和鼠害,长期使用易导致植物根系上浮,在土壤水分急剧减少时易引起干旱;此外,使用含氮少的作物秸秆和杂草进行覆盖时,早期会使土壤中的无机氮减少。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需要1-2年更换一次,投资较大,土壤肥力下降较快,需大量施肥,且对降雨的利用率差,通常需在薄膜上大孔,以利渗雨水。
在菜地,常用0.01-0.02mm的塑料薄膜紧贴地面进行覆盖,它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加速有机质分解,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喏肥力,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
尤其是早春覆盖可使出苗整齐,缓苗快,开花结果早,一般比露地提早收获10-20天,增产20%-30%左右,对缓解春季蔬菜生产淡季起到显著作用。
保护地也可应用地膜覆盖,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大棚地膜覆盖栽培:比不覆盖提早5-7天播种或定植,提前10天左右收获。
②温室地膜覆盖栽培:可节省能源,提高地温,减少灌溉次数,有利根系生长。
③小棚地膜覆盖栽培:比不覆盖增温保温效果好,可提早成熟5-7天,还延长了生长期和结果期,提高单产。
因此,地膜覆盖是现代蔬菜生产中最常见的增产、增收的栽培技术措施。
在花圃,在成年木本花卉的树盘和行间采用有机物覆盖,如堆肥、作物秸秆、腐叶、松针、锯末、泥炭藓、树皮、甘蔗渣、花生壳等,覆盖厚度一般为3-10cm,不宜太厚,以防杂草生长为目的。
另外根据不同种类花卉生长发育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覆盖物来改善土壤的质地,如对于原产南方的花木,可覆盖松针、栎树叶、泥炭藓等,腐烂后土壤呈酸性反应;而对北方原产的花木则可覆盖枫树类和榆树类叶子,腐烂后略呈碱性反映。
草花育苗圃则一般采用地膜覆盖。
(4)生草法(sward):用种植草来控制地面,不耕作。
一般选择禾本科、豆科等牧草种植,通过刈割控制过旺的生长和增加一定的产草量。
此法在果园、风景园林和大面积公共绿地(草坪)均可施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在果园和风景园林的土壤管理上。
其优点是①保持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②保水保肥保土作用显著;③种植园有良好的生态平衡条件,地表昼夜和季节温度变化减小,利于根系生长;④便于机械化作业,管理省工、高效。
但是,生草法易造成间作植物和生草类与果树和园林树木在养分和水分上的竞争,如氮素营养,以果树、花木与禾本科植物的竞争最为明显,而与豆科植物的竞争则不明显。
人工生草的种类有:豆科植物,白三叶Trifolium repen L., 又名白车轴草;匍匐箭舌豌豆Vicia sativa, 又名春巢菜;扁茎黄氏Astragalus complanatus, 又名蔓黄氏;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又名掐不齐;扁宿豆Pocockia ruthenica, 又名野苜蓿;多变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
禾本科植物,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又名六月禾;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enifera ;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 ;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 又名碱草;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又名锥子草;猫尾草Phleum pratense L., 又名梯牧草。
人工生草虽然整齐,但是种子昂贵,成本太高,所以国外普遍使用自然生草,即保留和利用果园和园林绿地中的自然野生的杂草。
可利用的野生杂草很多,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假俭草、马唐、虎尾草、星星草、画眉草、蟋蟀草、狗尾草;车前科的车前;莎草科的羊胡子草;茜草科的猪殃殃;菊科的山马兰、紫菀、旋覆花、鲤肠、蒲公英、飞廉、刺儿菜、麻头花、苦苣菜、苦菜等;鸭跖草科的鸭跖草;十字花科的二月蓝、独荇菜、荠菜、葶苈、离子菜、糖荠等;蔷薇科的蛇莓、匐枝萎陵菜、翻白草、豆茶决明等;酢浆草科的酢浆草;大戟科的地锦草;堇菜科的紫花地丁、斑叶堇菜等;蓼科的扁蓄;藜科的地肤、碱蓬、猪毛菜等;苋科的凹头苋;马齿苋科的马齿苋;毛茛科的白头翁等。
生草可只种单一的一种,也可两种以上混播。
实施生草后需加强管理,尤其是要注意控制草的旺长,一个生长季应进行1-3次刈割,这不仅控制了草的高度,而且还可促进分蘖或分枝、提高覆盖率和产草量,也缓解了草与果树、花木的水、养分之争。
刈割时间由草长的高度来定,一般在草长到30cm以上就可刈割。
留茬的高度视草的种类、株高、生长速度等因素而定,一般禾本科草要刈割到心叶以下,保住其生长点,豆科草则需保住茎的1-2节;植株高大、生长快的草应重割,反之留茬适当高些。
秋季长起来的草不再刈割,冬季留茬覆盖。
此外,生草后在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清园、草的更新等方面也要加强管理,否则种植园将造成草害。
(5)休闲轮作(fallow rotation):种植某种园艺作物后休闲一段时间,具有使土壤肥力自然恢复和提高,减轻作物病虫草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的优点。
但是对土地资源紧张、人口众多的中国不宜施用,不过近些年已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开始试行。
从园艺作物种类上说,对于多年生的果树不易实施,但在蔬菜、瓜类和草本花卉上可以施用。
例如蔬菜,休闲轮作周期要依各类蔬菜病原菌在栽培环境中存活和浸染的情况而定,相隔2-3年的有马铃薯、山药、姜、黄瓜、辣椒等,相隔3-4年的有茭白、芋头、番茄、大白菜、茄子、冬瓜、甜瓜、豌豆、大蒜、芫荽等,西瓜则宜在6-7年以上。
一般十字花科、百合科、伞形科较耐连作,但以轮作为好;茄科、葫芦科(南瓜例外)、豆科、菊科连作危害较大。
芹菜、甘蓝、花椰菜、葱蒜类、慈姑等在没有严重发病的地块上可连作几茬,但需增施基肥。
草花也是如此,特别是球根花卉一般需相隔6-8年。
6、1、2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soil amendment):包括土壤熟化、不同土壤类型改良以及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6.1.2.1土壤熟化一般果树、观赏树木、深根性宿根花卉应有80-120cm的土层,蔬菜的根系80%集中在0-50cm范围内,其中50%分布在0-20cm的表土层,因此在有效土层浅的果园、菜地、花圃土壤进行深翻改良非常重要。
深翻可改善根季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园艺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的环境,促进地上部生长,提高园艺产量和品质。
在深翻的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土壤改良的效果更为明显。
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深翻,但一般在秋季结合施基肥深翻的效果最佳,且深翻施肥后立即灌透水,有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园艺作物根系的吸收。
果园、木本花卉翻耕的深度应略深于根系分布区,未抽槽的果园一般深翻达到80cm,山地、黏性土壤、土层浅的果园宜深些,沙质土壤、土层厚的宜浅些。
菜地和多年生花卉花圃一般深翻至20-40cm,且深翻土层逐步加深。
6.1.2.2不同类型土壤的改良和配制不论果树、蔬菜还是观赏植物的栽培,都要求团粒结构良好,土层深厚,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一般壤土、砂壤土、黏壤土都适合果、菜、花的栽培,但遇到理化性状较差的黏性土和沙性土时就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1)黏性土:土壤空气含量少。
在掺沙的同时混入纤维含量高的作物秸秆、稻壳等有机肥,可有效地改良此类土壤的通透性。
(2)沙性土:保水保肥性能差,有机质含量低,土表温湿度变化剧烈。
常采用“填淤”(掺入塘泥、河泥)结合增施纤维含量高的有机肥来改良。
近年来国外已有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报道。
改良剂多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施用于沙性土壤作为保水剂或促使土壤形团粒结构。
在观赏植物的生产中,盆栽(盆花、观叶植物、盆景等)是主要方式之一,而盆栽基质或称盆土一般是由人工配制的,常用材料有:园土、腐叶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蛭石、苔藓、木炭、椰壳纤维、砻糠灰(稻壳灰)、黄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