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21.doc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练21

1. D 【解析】A项,轻车简从: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B项,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C项,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D项,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不合语境。

2. A 【解析】B.改为“集……于一身”或“肩负……任务”。C.“物色”与“人力”搭配不当,改成“人才”。D.递进关系颠倒,将“五颜六色,极尽缤纷”移到“成群的鹦鹉”之后。

3. (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假日时段呈分散趋势。(2)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3)春节假日提前,从除夕开始。

(4)休假方式更加灵活,允许上移下错,与法定假日形成连休。【解析】首先找出变化,原来为十天,现在为十一天。原来只有五个法定节日,现在变成七个。再关注下面的小字,写出变化即可。

4. 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惊心。“独有”、“偏惊”两个词,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结构上引出下面对江南新春景色的描写。【解析】开头一般引出下文、统领全文,点明题旨。答题思路:赏析诗句(可从关键词入手),表现手法,描绘画面,表达效果(结构上,情感主旨上)。“独有”与“偏惊”在表达情感上看似矛盾,“宦游人”写作者奔走于仕途,“物候新”呼应标题“早春”一词,点明时令特征。

5. 这首诗描绘了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表达了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感伤之情。以乐景反衬哀情,烘托了悲伤的感情。【解析】情与景是诗歌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一般的,诗歌先写景状物,后抒情言志。二者的关系是衬托(正衬、反衬)关系。这首诗前六句写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尾联“归思”与“沾襟”表明了作者的归思不得的伤感。

6. A 【解析】代:代替。

7. A 【解析】②句是阳休之责问伊娄谦的话。⑤句表现的是地方百姓对伊娄谦的拥戴与不舍之情。⑥句是司马光评论伊娄谦,认为他做得不对的话。以上三句不能表明伊娄谦“性忠直,善辞令”。①句表明伊娄谦“善辞令”,从下文“帝大笑”可知。③句写伊娄谦在敌国使者面前掩饰武帝的增兵意图,表现其“善辞令”。④句写伊娄谦耻于与叛逆同名,从此不称名而改称字,是“忠直”的表现。

8. B 【解析】B项错在“伊娄谦认为高遵的罪过还不至于受到吐口水的责罚”,应该是伊娄谦认为高遵的罪过不应该只受到吐口水的处罚。

9. (1)带他进入内殿,(武帝)不露声色地对他说:“朕将要对北齐发动战事,先攻哪里呢?”

(2)几年后,出外担任泽州刺史,以清正简约自守,很受百姓拥戴。(3)北周高祖不是自己下令加

以处死,却把他送给伊娄谦,使他报复怨恨,有失政令和刑罚! 【解析】(1)关键词“从容”(不露声色或不慌不忙)、“有事”(对外用兵、发动战事)。(2)关键词“清约”(清明简约)、“人和”(人心团结、拥戴)。(3)关键词“戮”(处以死刑)、“政刑”(政令和刑罚)。

【参考译文】

伊娄谦,字彦恭,本是鲜卑人。其先祖世代为部落酋长,随北魏南迁入中原。伊娄谦生性忠诚直爽,善于辞令。在西魏担任直阁将军。武帝将要攻打北齐,带他进入内殿,不露声色地对他说:“朕将要对北齐发动战事,先攻哪里呢?”伊娄谦回答说:“臣下愚昧,确实不能明白大事,不过伪朝北齐妄为僭越,骄横强暴,不敬天命,沉溺于倡伎优伶的戏乐,沉迷于酒色。其冲锋陷阵的猛将斛律明月已死,谗言满朝,君臣上下离心,百姓在道路上只能以目光交流。如果兴兵征讨,这正是为臣的心愿啊。”武帝大笑,于是派伊娄谦与小司寇拓拔伟出使北齐观察事态。武帝随后调动大军。北齐国主闻知后,派其仆射阳休之责问伊娄谦说:“贵国在盛夏之时调发军队,矛头指向何方?”伊娄谦回答说:“我驱车出发之初,没有听说过兴兵。假设西面向白帝城增兵,东面加强巴丘的守备,这是自然的常理,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伊娄谦的参军高遵以实情向北齐告密,北齐于是将伊娄谦扣留不放。武帝攻克并州后,招来伊娄廉抚慰他说:“朕这次举兵,本想等你归国后进行;不料高遵内部叛变,违背了朕的本心,这是高遵的罪过啊。”于是抓住高遵交给伊娄谦,听任他进行报复。伊娄谦跪下叩头,请求赦免高遵。武帝说:“你可以聚众往他脸上吐口水,让他知道羞愧。”伊娄谦跪下说道:“以高遵的罪过,又不是往脸上吐口水的责罚。”武帝认为他言之有理,于是这事就这样作罢。伊娄谦竟然像以前一样对待高遵。他待人宽厚仁恕,大都与此相同。平定王谦之乱后,伊娄谦耻于与叛逆同名,从此改称字。几年后,出外担任泽州刺史,以清正简约自守,很受地方百姓拥戴。后因病离职,官吏百姓攀车不舍,送行数百里不断。几年后,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岁。

史臣说:“伊娄谦气量广远,不念旧恶,请求赦免高遵的罪行,真有国士的风范啊。”

当初北周的伊娄谦聘问北齐,他的参军高遵把北周将征伐北齐的情报告诉北齐,北齐便把伊娄谦扣留在晋阳。北周国主武帝攻下晋阳以后,召见伊娄谦,对他加以抚慰。抓住高遵交给伊娄谦,听凭他进行报复。伊娄谦对武帝叩头,请求赦免高遵,武帝说:“您可以召集大家向他脸上吐口水,使他知道羞愧。”伊娄谦说:“以高遵的罪过,又不是往脸上吐口水的责罚。”武帝认为他言之有理,于是这事就这样作罢。尹娄谦对待高遵一如既往。

臣司马光说:赏有功,诛有罪,这是君主的责任。高遵奉命出使异国,泄漏重大的机密,这就是叛臣;北周高祖不是自己下令加以处死,却把他送给伊娄谦,使他报复怨恨,有失政令和刑罚!孔子所说的以德报怨者用什么来报德,作为伊娄谦,应当推辞而不接受,把高遵送交有关部门,

用他来明正典刑。他却请求君主对高遵赦免,来成就个人的好名声,美倒是美了,但也不符合公义。

10. A、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内容和人物形象以及艺术技巧。B.“高潮迭起”不准确,文章中只有最后情节的突变;C.“一时的糊涂”错,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主人公还是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所致;E.对主题理解有误,真正廉洁的公仆是能够避开无形的刑具的。

11. ①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真实动人; ②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③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考生要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插叙的人物环境描写对主要人物塑造的作用,注意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12. ①小心谨慎。乡长被抓,他引以为戒,一一回绝别人送的礼物,塞进了抽屉的钱,又退回去。②严于律己。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③由于对金钱的需求,遇事考虑不周,容易上当受骗。【解析】考查小说人物形象分析,要从不同角度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并结合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具体分析,才能将丰富的人物形象概括完整。

13.观点一:以“手铐”为题,使小说主题深刻。①以“手铐”为题,一语双关。②“手铐”具有警示作用,人生路上处处有手铐。③官场上遍布手铐,步步为营,稍有不慎,便是别人鱼竿上的“大鱼”。

观点二:以“手铐”为题,使小说情节显得巧妙。①构成小说的线索,使情节集中紧凑。②以“手铐”为题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手铐”构成这篇小说的中心事件。③小说以“手铐”开头又以“手铐”终。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解析】本题属探究题,即考查小说线索作用的多元解读,考查的就是小说的标题在主题或结构上的作用,题目只要求从一个方面分析,不要求面面俱到。但题目的探究价值不大,只需要考生结合小说情节作详细分析。

14.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15.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16. 不咬文嚼字,不刻意探寻文章意思,若能读懂文中真意便又忘我阅读。

【参考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陶渊明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