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领导干部舆情应对能力调查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69.25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领导干部舆情应对能力调查报告

*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江苏南京210000)

[摘

要]调查显示,南京市各级领导干部对舆情应对认识明确,态度积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舆情认识不到位;对舆

情的应对速度不快;应对舆情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也有待改善。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舆情应对能力,建议:加强培训,提高舆情素养;加强实践,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与方法;借助各种媒体,争取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关键词]领导干部;舆情;应对能力[中图分类号]

D631.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071(2012)01-0098-05随着全国突发性事件数量的上升,近年来中央对舆情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

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

”(《中共中央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起,中组部每年通

过全国范围的民意调查工作,将民意评价作为衡量领导工作的尺度。2009年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每

个季度公开发布

“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以蓝、黄、橙、红四个等级对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

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南京大学谷尼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也相继对各地舆情应对状况进行研究和发布,把舆情应对问题推向了前台。

为了解全市领导干部的舆情应对状况,我部从舆情应对意识、内容、方法、存在问题、改进途径等五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构架及判别方式,设计发放了专门调查问卷,对我市领导干部的舆情应对能力进行量化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60份,回收率86%,其中,按照

职务划分:局级领导占32%,处级领导占51%,科级

干部占17%;按照机关单位划分:市级机关占64%,区级机关占36%。

一、对南京市领导干部舆情应对能力的基本判断

这次调查的结果表明,总体上,各级领导对舆情应对认识明确,态度积极,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视野开阔,认识清醒,有较强舆情应对意识

掌握舆情动态,及时做出回应是领导干部是否

称职的重要标准,

89.76%的领导干部认同这一观点。

1.对舆情本质认识更为客观全面。舆情不仅表明着个人的主观认识水平,更是社会情绪的客观反映,其产生、发展、变化有其自身规律。74.90%的干部认为百姓议论政府,并形成了公共热点是件很正常的事;59.80%认为舆情事件表达了社会评价,一定程度反映了公众愿意;即便是带着情绪的偏激意见,有68.63%的干部认识到“其背后有现实问题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72.35%的受访者认为要把更多精力花在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上,62.16%认为政府要侧重处理好民众的利益要求。

2.对舆情持有积极接纳的态度。舆情是公众

·

89·*

[收稿日期]2011-11-28

[作者简介]课题组成员:曹劲松、陈专、陈云松、周晔,均为南京市委宣传部干部。

对某个事变项的态度,大量不满意、不赞同、不信任的意见不断放大、传播,即出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象。对此,一是领导干部积极关注,特别是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舆情,82.51%都很注意。二是在舆情应对上态度端正、认识清晰,91.57%的干部认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更有价值,80.59%认为通过舆情有助于发现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点,60.59%认为能发现需要沟通的内容和对象。三是重视民意对决策的积极作用,83.92%认为“决策前大规模调查收集民意”能使决策更为科学民主。四是对网络语汇有一定的熟悉度。50%能理解一半以上选项词汇的含意。

3.对舆情应对的能力关键点认识准确。一是对舆情构成要素有一定重视。最重视“沟通引导能力”建设(占76.27%),其他依次是:“舆情研判能力”(占75.69%),“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占75.29%),“危机恢复管理能力”(占61.18%),“信息发布能力”(占57.84%)。二是不同级别以及市区干部认识各有侧重。局级干部更关注“舆情研判能力”(占77.06%),处级和科级干部分别关注“沟通引导能力”(占78.46%)、“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占80.23%);而市级机关更关注“沟通引导能力”(占77.44%),区级机关更关注“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占81.77%)。

4.对南京舆情应对现状评价不高。当前舆情多发原因在于,首先是百姓的民主要求提高了(占69.80%),其次是领导更开明了(占56.86%),最后是民意被媒体(网络)放大了(占3

5.29%)。就应对能力进行自我评价,48.14%认为当前南京各级领导干部舆情应对能力一般。

(二)广泛关注,突出重点,对舆情应对内容有清晰认识

舆情应对的内容本身很宽泛,按领域可分为司法事件、经济生活、公共管理、科教文卫、生态环境、社会思潮等,按发生主体也可分为地方舆情、企业舆情、个人舆情、国际舆情等,还可以从反映的渠道划分为新闻舆论和网络舆情、坊间(口碑)舆情。不论如何划分,其内容最终都涉及政府及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政策。对舆情应对内容的把握研判是领导干部舆情应对能力的重要体现。从这次调查结果看,我市干部对舆情应对的内容把握是比较清晰的。

1.比较关注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突发性事件具有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所反映问题具有普遍性等特点。96.09%的干部将国内外突发性舆情事件作为重点关注内容,并且有上网浏览习惯,44.06%干部每天上网了解民意反映。

2.对新闻舆论与网络舆情有同等的重视度。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是传递党的方针政策、政府重大决策的重要渠道,一向为领导干部所重视,而互联网作为社会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同样受到越来越多领导的重视。79.22%的干部经常看报看电视,77.06%经常登录网站、论坛、博客等。

3.对政府决策的舆情反应比较重视。政府决策,特别是民生方面的决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舆情事件的多发地带。因此,领导干部非常重视政府决策的舆情应对。90.77%认为民生、公共事务决策中,民意支持状况比较重要。

79.33%的干部经常收集民意反映。

4.对民意具有接受度和适应力。一是对待不同声音,有包容的胸襟。80.39%表示让公众关注和评价自己的工作不是坏事,64.31%表示暴露问题,有利于解决问题。二是正视民意对某些事件的质疑和反映。对于政府不断遭受网络民意考问,64.90%认为民意其他表达渠道不畅,64.12%认为政府收集回应民意的主动性不够,62.55%认为目前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太多。

(三)重视探索,积极实践,对舆情应对方法有较好把握

面对信息技术和群众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很多领导干部都感到掌握科学、准确、高效的舆情应对方法十分必要。83.35%干部对自身的舆情应对能力有信心,76.08%的干部表示自己了解舆情应对的方法,就掌握程度而言,局级领导好于处级和科级,市级机关好于区级机关。

1.积极运用多种舆情应对方法。一是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8

2.35%的干部经常了解民众需求,在本单位的网站加大政务信息发布,6.5.88%加强政府工作解读。二是重视并善于对民意的积极引导。91.47%认为建立群众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很重要,72.94%注意到加强对窗口和一线工作管理,70.59%抓住公众关注的社会事件,有重点进行新闻策划。三是重视民生决策中的民意。68.43%

·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