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内瘘的成因及诊治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71期3310 引言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临床上一种非常少见的并发症,调查显示其发病率甚至不到1%,而正是由于其发病率非常低,故手术前往往容易出现误诊情况[1]。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患者通常会出现胆囊萎缩和胆囊周围黏连等临床表现,再加上受到胆囊组织水肿和解剖变异的影响,导致手术时容易对胆囊周围的相邻脏器造成损伤,例如胃损失、胆总管损伤、十二指肠损伤及结肠损伤等,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2]。
因此,临床上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必须要加强重视。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7.81±10.32)岁;术前诊断显示,13例为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包含胆囊萎缩),7例为胆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手术治疗的探讨李明亮(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江苏 射阳)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患者手术治疗的措施,并总结治疗体会,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治疗要点。
结果:本组4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内瘘患者中,包括15例慢性胆囊炎合并十二指肠瘘患者,8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瘘患者,9例慢性胆囊炎合并结肠瘘患者,3例慢性胆囊炎十二指肠瘘合并结肠瘘患者,5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胃瘘患者。
其中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十二指肠内瘘患者与腹腔镜下修补术后留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经胃肠外营养支持和抑制胰酶分泌等处理后,术后1个月后引流管中液体的量逐渐减少,术后3个月引流液完全消失后将引流管拔除。
胆囊内瘘18例诊治体会
施仁忠;陆保林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
【年(卷),期】2002()z1
【总页数】2页(P84-85)
【关键词】胆囊内瘘;瘘口;周径;胆囊壁;胆总管瘘
【作者】施仁忠;陆保林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
【相关文献】
1.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的诊治体会 [J], 晏建军;黄胜;曹杰;严以群
2.22例胆囊内瘘的诊治体会 [J], 王路兵;张超峰;黄侠
3.胆囊内瘘的诊治体会 [J], 胡晓林
4.胆囊十二指肠内瘘21例诊治体会 [J], 华付;何江
5.慢性萎缩性胆囊炎併胆内瘘诊治体会 [J], 杨斌;周建华;程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发性胆内瘘的诊治(附38例报告)
仇方信;胡强;姚立东;赵应灿;白雪峰;周晓辉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8(0)4
【摘要】自发性胆内瘘的诊治(附38例报告)159医院(河南驻马店463
000)仇方信胡强姚立东赵应灿白雪峰河南郏县公疗医院周晓辉胆内瘘是胆道系统与各脏器之间的异常病理性通道,是胆道系统少见并发症。
近年来该病逐渐增多。
我院1980~1997年手术治疗38例,现...
【总页数】1页(P48-48)
【关键词】自发性胆内瘘;胆管支气管瘘;胆囊切除;胆道梗阻;胆道系统;原发性胆管
结石;手术治疗;胆石病;胆总管;胃十二指肠
【作者】仇方信;胡强;姚立东;赵应灿;白雪峰;周晓辉
【作者单位】159医院;河南郏县公疗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4
【相关文献】
1.双侧自发性气胸的早期诊治及预防(附31例报告)rn双侧自发性气胸的早期诊治
及预防(附31例报告) [J], 肖穗春
2.胆内瘘的临床诊治(附48例报告) [J], 刘颜良;丁佑铭;王纯涛;汪斌;陈晓燕;张爱民
3.胆内瘘及其诊治问题的探讨(附三例报告) [J], 魏化龙;廖润泉
4.自发性胆内瘘54例诊治体会 [J], 车斌;周嘉良
5.胆内瘘诊治分析(附16例报告) [J], 郑四鸣;陆才德;叶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十二指肠瘘3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治特点。
方法对自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右上腹疼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25例,术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5例,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确诊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十二指肠漏2例、胃肠吻合口漏2例,均治愈,1例术后发现瘘口处癌变。
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ercp可明确诊断,术中处理易造成副损伤,应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关键词】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结石;手术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7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76-02the clinic analysis of 30 cases of cholecystoduodenal fistuladai bing,liu chi,wan chun,song zhan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nanyang 47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olecystoduodenal fistula.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inpatient cases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anuary 2000 to august 2011.resultsthe main symptom of the patients is intermittent right upper quadrant pain.25 cases were found with gallstones in b-mode ultrasound.the definite diagnosis were made ,including 5 cases with ercp and 2 cases with diatrizoate contrast.the post-operation complications were 2 dudenal fistulas and 2 gastrointestinal anastomotic leakages,which were all cured.1 case was found canceration.conclusion the cholecystoduodenal fistula has a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preoperaive diagnosis is difficult,and ercp can make the accuate diagnosis.encountering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surgery,the different surgerical treament should be adopted.【key words】 cholecystoduodenal fistula;gallstone;operation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囊结石或十二指肠溃疡的少见并发症,通常仅有非特异性的消化系统症状,术前确断率低,术前确诊者仅占该病例的10%- 30% [1],多在术中确诊。
胆囊结肠内瘘1例
李涛仪;施策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1993(000)005
【摘要】患者,女,43岁。
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伴黄疸4年入院。
患者4年来常出现右上腹阵发性胀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黄疸、畏寒发热,按“胆囊炎”服药治疗无好转,症状反复发作而入院。
查体:体温37℃,脉搏76次/分,血压15/10kPa,巩膜及皮肤黄染,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上腹轻压痛,莫非氏征(—)。
化
验:WBC7.8×10~9/L,N0.87,
【总页数】1页(P279-279)
【作者】李涛仪;施策
【作者单位】[1]解放军42医院;[2]解放军47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胆囊横结肠内瘘五例诊治体会 [J], 王伦
2.胆囊结肠内瘘临床诊治分析 [J], 郑国庆;张珉;梁金荣;张伟忠
3.胆囊结肠内瘘临床诊治分析 [J], 郑国庆;张珉;梁金荣;张伟忠
4.手术治疗胆囊穿孔与胃、肝脏形成内瘘并脓肿的胆囊-胃瘘患者的疗效与应用价值 [J], 王强
5.坏疽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例 [J], 何淼;肖如辉;宋佳芮;陈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内瘘的诊治体会
胡晓林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0(026)003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胆囊内瘘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部分伴有慢性腹泻和肠梗阻症状.其中胆囊十二指肠瘘15例,胆囊结肠瘘6例,胆囊胃瘘3例,胆囊胆总管瘘(Mirizzi综合征Ⅱ型)2例.B超是首选的检查手段,其中18例提示胆囊萎缩,术前明确诊断8例(30.77%).所有病例均行胆囊切除术,附加十二指肠瘘修补术14例,横结肠瘘修补术6例,胃瘘修补术13例,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1例,胆管空肠Roux-Y术1例,空肠切开取石解除梗阻2例,1例合并胆囊癌行病灶切除加十二指肠瘘修补术胃空肠BillothⅡ式吻合.1例死于胆囊癌复发转移,3例轻度肠粘连,经保守治疗痊愈,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胆囊内瘘的治疗原则仍是切除病变的胆囊,切断瘘管和修复瘘口,必要时胆管探查,T管引流或胆肠吻合,解除消化道梗阻.
【总页数】2页(P408-409)
【作者】胡晓林
【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安徽,合肥,2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胆囊内瘘的诊治体会 [J], 陈勇;魏祥;徐勇
2.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内瘘的诊治体会 [J], 晏建军;黄胜;曹杰;严以群
3.22例胆囊内瘘的诊治体会 [J], 王路兵;张超峰;黄侠
4.胆囊十二指肠内瘘21例诊治体会 [J], 华付;何江
5.胆囊内瘘12例诊治体会 [J], 李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胆内瘘的成因及诊治
【摘要】胆内瘘就是胆囊与肝外胆管以及胃肠道等之间的病理性通道,胆内瘘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不同脏器之间引流通道发生病理性变化,很少能自愈。
胆内瘘手术治疗应根据内瘘的类型、病因、瘘口的大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决定采用何种方式。
在保护周围组织的前提下,应用成熟和安全的技术、精细的操作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胆内瘘;成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12-02
胆内瘘就是胆囊与肝外胆管以及胃肠道等之间的病理性通道,是由胆石症反复发作所致梗阻及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的结果。
是胆石症的一种少见并发症,临床上以胆囊十二指肠瘘最为常见。
胆内瘘这种病发病率比较低,但术前不易诊断,上腹部粘连严重,术中易导致医源性损伤。
1 成因及分型
1.1 成因胆内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不同脏器之间引流通道发生病理性变化,很少能自愈。
其成因是:①胆内瘘是胆石症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病程长,内瘘不易闭合,并发症多。
胆囊壶腹或胆囊管有胆囊结石嵌顿后,炎症侵入胆囊浆膜,胆囊内压力逐渐增加,梗阻、感染和局部压迫继发胆囊黏膜就开始坏死、溃疡,穿透坏疽的胆囊,形成胆囊内瘘,最后穿透邻近脏器形成胆囊胃肠瘘。
临床
发现,胆囊结石是胆囊最常见的疾病,因而也是胆囊反复炎症和胆囊内瘘的最常见原因。
胆石嵌顿压迫局部胆道造成炎性水肿、缺血、坏死至穿孔,形成胆囊肝总管瘘(mirizzi综合征)或胆总管十二指肠瘘。
②患者年龄大,或同时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低蛋白血症者,手术后窦道形成缓慢,吻合口瘘等。
③手术中胆道探子探查时不慎损伤胆道,可引起医源性损伤内瘘发生。
次外,拔出t 型管也可致胆瘘。
1.2 分型胆内瘘分为单纯性与复杂性两大类。
最常见的是单纯性胆内瘘及胆囊十二指肠瘘,其次为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胆囊胆总管瘘、胆囊胃结肠瘘。
复杂性胆内瘘是指,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瘘口的内瘘或内外瘘并存,复杂性胆内瘘要进行钡餐或内镜和造影才能发现。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2.1 临床表现胆内瘘表现取决于原发病及发生内瘘的两个脏器及继发病变的情况,一般为原发病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可有发热、黄疸。
有些急性炎症的症状能趋于部分缓解,而胆囊结石和炎症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患者就发生持续的疼痛,如上腹部疼痛或背、肩部的放射痛,有时兼有恶心呕吐甚至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症状。
此类患者要积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才能解除病患。
2.2 诊断实践证明,胆内瘘这种病在术前诊断是有一定困难的。
但对怀疑患有胆内瘘者,诊断胆内瘘的基本方法是ercp,注入造影
剂进行胆道显影,且其相关技术能够进行治疗性操作,ercp不但可以直接观察远端胆道,准确无误地确定瘘管位置,而且还能为寻找病因提供依据。
尤其是与b超、上消化道造影、钡剂灌肠、ct、mrcp 等方法配合使用,诊断效果是很明显的。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诊断仪器如此先进的,可仍有大多数胆内瘘患者术前很难发现,如患者的瘘管被结石所梗阻,造影剂就难以进入,诊断仪器就无法观察到胆内瘘。
因此,思想上保持警惕性,提高对胆内瘘临床征象的准确认识,是提高胆内瘘诊断率的关键。
临床上要高度疑诊的征象有以下几种:①胆囊结石合并发热、黄疸者;②胆管炎反复发作或频率增加者;③胆石症急性发作,呕吐胆汁或大便排结石或出现梗阻者;④伴有长期腹泻者;⑤胃肠胀气、脂肪不耐受、腹泻和体重减轻等,这些都是消化道疾病共有的非特异性表现;⑥胆道出血者;⑦胃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见到胃肠道壁缺损;⑧b超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胆道积气,这也是胆内瘘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3 治疗
3.1 治疗的必要性胆囊内瘘一旦形成,由于胃肠道细菌的反流使胆囊反复感染,致使胆囊失去储存等功能,使胆囊呈现萎缩纤维化的病理表现,自愈的可能性很少。
相反,随着胃肠道炎症的加重,胆道逆行感染,会加重原发病的病理改变,所以,我认为,胆囊内瘘患者如无手术禁忌症、或不是高龄老人,最好进行手术治疗。
3.2 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全部或部分切除胆囊,取尽结石,切
断瘘管和修复瘘口。
进行胆内瘘手术治疗时,医师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胆内瘘的类型、病因、瘘口的大小决定采用手术方式。
为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此类手术应由具有相当临床经验的医师进行,以尽可能避免周围脏器的医源性损伤。
手术难点在于粘连广泛、组织水肿,甚至器官旋转、扭曲变形,医师要耐心、细致地寻找正确的层次间隙是技巧所在。
对于粘连致密无法剥离、解剖关系混乱不清者,可在找到胆囊后剖开,吸尽胆汁取出结石后,从胆囊内膜观察有无瘘管存在,必要时也可采用美蓝从胃管内注入,以检查胆囊内膜有无瘘口。
医师要在保护周围组织的前提下,运用安全而成熟的技术,进行精细的操作。
若事先安排的是腹腔镜手术,在初步探察后确认无法进行系统全面的探察及有效手术操作时,最好中转开腹。
如果十二指肠瘘口较小就可直接修补,对于较大的十二指肠瘘口者,如果单纯修补无充分的把握,最好采用十二指肠瘘修补
+roux-y胃空肠吻合术,以防瘘口不愈合及食物逆行造成直接感染。
对于伴有胆石性肠梗阻者,要加小肠切开取石术。
术前明确诊断已做肠道准备者可一期修补瘘口,而对未做肠道准备者,修补瘘口后就应将这段结肠外置,当瘘口完全愈合后再将其放回腹腔,因炎症形成的瘘,通常要用手术将两个结构分开,并将每个瘘口闭合。
如果产生瘘的根本原因是肿瘤的话,一定要用治疗肿瘤的方法来施行手术。
总之,进行胆内瘘手术治疗时的具体手术方法,应当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细心探查,慎重选择。
手术操作应当细致、轻柔,
尤其是在分离胆囊颈与十二指肠球后壁的粘连时,应该在麻醉松弛充分、肉眼直视的情况下进行。
切勿在无法直视的情况下,仅凭手指探摸后即行锐性剪切,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周卓明,王琦,宗强.12例胆内瘘诊断和治疗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1,19(05).
[2] 周永平,戴途,陈波.胆内瘘31例诊治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05).
[3] 陈文军.16例胆囊内瘘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