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保障技术在BZ34_3_5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82.88 KB
- 文档页数:4
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及应用一、引言油气田是地球深处埋藏着的宝贵资源,油气的开采与生产对于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油气田开发的初期阶段,为了了解油气层的性质和产能,需要进行井下测试工艺。
本文将重点介绍油气井测试工艺的原理及应用,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二、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1. 井下测试简介井下测试是指在油气井钻井、完井或生产过程中,通过井下测试工艺探测井底情况,了解井底流体的性质、产量和流态特征等关键参数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井下测试,可以准确地获得有关井底及岩层流体的参数,为油气田的开发与生产提供重要的依据。
2. 井下测试的原理井下测试的原理主要基于压力传递与流体性质的基本规律。
当地下水力压力与地层内部流体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井底的压力称为静态地层压力。
在井下测试中,通过井底气压测量装置、流量计、油气采集器等设备,监测地层流体在产能试井和试压过程中的压力、温度、产量等参数,并结合产量曲线和时间来评价地层压力、地层渗透率、流体产能等关键参数。
三、油气井测试工艺应用1. 产能试井产能试井是井下测试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控制升降汲液速率,记录相应的井底压力和流体产量数据,并绘制出产能试井曲线,由此来评价油气层的产能情况。
通过产能试井可以评价地层产能和压力分布情况,为合理开发油气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试压测试试压测试是油气井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工艺,通过试压测试可以确定油气层的静态地层压力、动态最大吸水压力,以及地层渗透率等参数。
试压测试对于评估油气层的产能和压力表现十分重要,能够为后期的油气田的开发与生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四、油气井测试工艺的意义1. 为油气层的开发提供重要数据通过井下测试工艺,能够获得地层的产能、渗透率、压力等关键参数,为油气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这些数据对于合理选择开发方式、确定开发规模、制订开发方案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为油气田的生产提供重要参考通过井下测试可以真实反映油气层的流态特征、产能、压力等参数,为油气田的生产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地震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Ξ李栋明1,2,刘群星3(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中油国际海外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3.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研究所,湖北潜江 433124) 摘 要:地震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田勘探领域,是油气田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着地震技术的发展和油气田开发难度的不断提高,地震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油气田开发的不同领域,为油气田的开发与调整提供直接的依据,提高油气田最终采收率。
本文列举了12项地震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应用,供油气田开发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地震技术;油气田开发;沉积相;微构造研究;储层反演;全三维地震解释;四维地震;振动采油;提高采收率前言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学科,地震是一门新型学科,但地震技术一经产生,立刻得到迅猛的发展,特别是自上世纪70年代三维地震首次得到商业性应用以来,地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完成了从模拟地震向数字地震、二维地震向三维地震、普通三维地震向高分辨率三维地震以及三维地震向四维地震的一系列发展。
目前地震技术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成熟学科,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
在多年的勘探实践中,人们充分认识到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油田构造研究方面,对于寻找有利圈闭非常有效,但随着地震技术的发展和油气田开发难度的进一步提高,地震技术已经成为油气开发领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并在油气田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帮助层序地层对比,合理划分流动单元地震资料具有覆盖面积大、能客观反映沉积体宏观的三维形态和地层相互接触关系并能连续追踪等特点,为建立盆地内的年代地层格架提供了科学依据。
油田开发井的测井资料采集一般只针对开发的目标层段,在沉积环境变化较快的地区,往往不能找到可靠的对比标志,造成地层对比困难。
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切割多条联井剖面,以地震剖面为桥梁,借助其可连续对比追踪的优势,可以实现层序地层的等时对比,并在等时格架下进一步合理地细划流动单元,使油田的开发与调整更有针对性。
伊朗Y油田基于流动保障的完井设计何汉平;侯立中;王长林;黄建林;于玲玲【摘要】流动保障是油气田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油气井寿命和油气田开发效率.针对伊朗Y油田的特点,从流动保障角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完井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高温高压、产出酸性流体对井筒安全性的影响;沥青质沉积对油管的堵塞;固相对油层的堵塞及其对生产管柱和井口的冲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流动保障完井措施:下入封隔器,采用压力级别高的井口和采油树、抗腐蚀的合金套管和油管,及注入缓蚀剂来保证井筒的安全性;下入沥青质清除剂注入管线和注入阀,以便注入沥青质清除剂来清除沉积的沥青质;控制生产压差防止固相产出,并下入滤砂筛管防止固相进入生产管柱对其产生冲蚀;安装固相产出检测设备检测固相产出情况并保护油嘴.【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0(038)005【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流动保障;完井;高温;高压;腐蚀;沥青质;伊朗Y油田【作者】何汉平;侯立中;王长林;黄建林;于玲玲【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01;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7流动保障 (flow assurance)是巴西石油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深海石油开采面临的生产化学技术等难题而提出来的[1],目前流动保障包含的内容已扩展到陆上油气开采领域。
流动保障是油气田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
就油气井完井设计而言,流动保障内容涉及潜在堵塞处理(包括沥青质沉积、结蜡、出砂等)和系统完整性保障(可靠性、腐蚀等)等方面。
伊朗Y油田油气藏较为发育,已完钻的多口井揭示有多套油层,并获得了良好的工业油气流。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已经成为工业领域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油田工业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其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油田工业的特点,提出一套完整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旨在提升油田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生产。
一、油田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概述油田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是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通过整合传感器、通信网络、数据处理平台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油田生产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监控、管理和优化。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油田设备监测与诊断2. 油田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3. 油田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4. 油田信息化与智能化二、油田设备监测与诊断1. 设备状态监测通过在油田设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振动等。
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实现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
2. 设备故障诊断结合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专家知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
当设备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
3. 设备维护管理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故障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维护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三、油田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1. 生产数据采集在油田生产现场,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如产量、质量、能耗等。
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2. 生产过程优化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
如优化生产流程、调整设备参数、降低能耗等。
3. 生产调度与决策支持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和策略。
四、油田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1. 安全监控在油田生产现场,通过安装各类安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安全参数,如泄漏、火灾、爆炸等。
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及应用
油气井测试是指对油气井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获取井下油气层的相关参数和性质,为油气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主要包括有井底流动压力测试、堵水测试、产能测试、脆性岩性测试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工艺的原理及应用。
井底流动压力测试是通过在井底插入流动压力计,测量油气井底流动压力,并根据流动压力曲线分析井底渗流能力和油层压力。
该测试可提供油气井的动态渗流能力和油层压力数据,为后续的产能测试、井下作业等提供重要依据。
堵水测试是在油气井中注入明显高于油气层压力的水,观察水的渗流情况,以判断油气井的产层渗流能力和有效储集性能。
通过堵水测试可以评估油气层的渗流能力、渗流类型(均匀或非均匀)以及渗流轴向长度等参数,对油气井的开发和管理至关重要。
产能测试是通过调节油气井的井口阻力,测量井口流量,确定油气井的产能,包括油井的产油能力和气井的产气能力等。
通过产能测试可以评估油气井的产能、确定油头、气头等参数,为油气田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脆性岩性测试是通过在油气井中制造水力裂缝或压裂裂缝,测量裂缝的扩展行为和参数,以评估脆性岩性油气藏的裂缝产能。
通过脆性岩性测试可以评估脆性岩性油气藏的裂缝产能、裂缝总体性质和单个裂缝属性等,为脆性岩性油气藏的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以上就是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及应用的简要介绍。
油气井测试工艺是现代油气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工艺之一,通过对油气井的测试和分析,可以获得油气层的相关参数和性质,为油气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BZ34-1油田工艺流程整体优化马亮【摘要】在2010年渤海油田3 000万t建设中,BZ34-1油田在充分利用平台原有原油工艺流程及处理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对流程控制参数优化、工艺设施改造等方法,解决流程处理能力受限、外输压力低、外输量小等问题,实现原油工艺流程的整体优化和扩容,有效地实现了油田增产的目的。
%In the construction of 30 million tons of Bohai Oilfield in 2010, in the full use of existing oil processing and facilities process, and on the basis of process control parameters through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solv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capacity, low external input pressure, small amount of outside input and other issues, and achieves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and expansion of crude oil.The purpose of oil production is achieved.【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14)001【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增产;流程;扩容【作者】马亮【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3BZ34-1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属于渤中34油田群,海域水深约20m。
渤海南部BZ34-3区块井壁稳定性分析与钻井液应用马超;袁则名;孙晓飞;和鹏飞;陈振华;马志忠【摘要】BZ34-3区块东营组与沙河街组以泥页岩为主,在当前的钻井作业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井壁不稳定导致的各种复杂情况.而且,BZ34-3区块独特的地质构造(断层)给该区块的作业更添难度.本文从该地层井壁稳定研究与钻井液体系作用机理入手,结合实际地层情况,阐述HIBDRILL体系在该区块某井的成功应用.【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9(038)005【总页数】5页(P74-78)【关键词】断层;井壁稳定;抑制;封堵【作者】马超;袁则名;孙晓飞;和鹏飞;陈振华;马志忠【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塘沽作业公司,天津 300459;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4.11 地质特点及作业难点BZ34-3区块钻遇的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明化镇上段、明化镇下段、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含油层段位于新近系明化镇组、东营组和沙河街三段。
该区块东营组的总体构造面貌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构造,呈北东走向。
受郯庐断裂强烈的右旋张扭活动影响,油田范围内断层非常发育,在剖面上断层主要为“Y型”断层,平面上呈雁行式排列。
因此,φ215.9 mm井段容易发生失返性漏失,且循环堵漏效果甚微,必须采用桥塞堵漏。
在当前深度堵漏作业完成后,随着新的地层被钻开,又会发生漏失(两个断层的三角区域)(见图1)。
图1 地质剖面图该区块沙河街组油藏埋藏较深,沙河街地层易坍塌。
区块前期钻井表明:使用传统的强抑制KCl体系不能克服井壁坍塌问题,倒划眼憋压、憋扭矩,严重影响时效,甚至发生卡钻埋钻具案例。
1 前言管道中的严重段塞流、水合物、结蜡以及凝管等都是流动保障中会出现的问题。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流动保障(Flowassurance)”的概念和研究技术路线是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和各要素的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管道系统的流动性,实现一体化的流程保证所有相关的技术指标。
到目前为止,流动保障安全技术仍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2 流动保障面临的问题现在油气集输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气体水合物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容易形成;②输送高粘原油的管道,易结蜡和沥青质沉积;③管道距离较长时,管内摩阻出现异常,导致流量降低,造成安全隐患;④管线停输后再启动困难;⑤管道的高程起伏较大,容易出现段塞流,压力易震荡,损坏分离设备等。
目前,国外公司开展的管道流动保障技术的研讨主要包括多相流、析蜡点和水合物抑制技术等。
3 正常工况下水合物的生成预测及预防3.1 水合物的生成已发掘的化石能源的总储量不到全世界的天然气水合物的一半,约为2.1×1016立方米。
天然气水合物的客体分子主要是甲烷,是一种优质、高能量、安全的能源。
在水合物中,水分子看成主体,通过氢键产生不同的笼型。
而气体分子作为客体被包在笼中,一个笼子能且只可包一个客体分子。
由于主客体分子相互作用,使之产生稳定的构造。
天然气水合物只有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形成。
天然气容易形成气孔,温度和压力波动强烈干扰,形成结晶中心。
一般来说,高压和低温都很容易产生水合物,而天然气的输送处于压力波动状态,而小颗粒是水合物形成的条件。
天然气不同组分生成水合物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是不同的。
当压力恒定时,如果温度满足,水合物就会出现;如果温度不满足,水合物就会分解或形成新的水合物。
当温度恒定时,必须有一定的压力条件才能生成水合物,否则就不会产生水合物。
在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随着油藏所处海域水深的增大,油气集输系统中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风险越大,对整个集输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地威胁。
油气开采工程设计与应用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一章测试1.新时代背景下,完井是指钻井部门完成一口井向采油公司交井的工程技术。
()参考答案:错2.射孔是开采完井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其任务是贯通储层和井筒,在油气井产能和套管损毁程度之间达到平衡,使得综合能效指标最大化。
()参考答案:对3.对于中高渗油气储层,开采完井设计时的核心考量之一是如何解决储层出砂问题。
()参考答案:对4.在目前所知的油气藏类型中,只有疏松砂岩储层存在出砂问题。
()参考答案:错5.如下哪种完井方式具有防砂功能?()。
参考答案:独立机械筛管完井6.一般条件下,通常认为如下哪个GSR(砾石与地层砂粒度中值比)具有较好的挡砂效果?()。
参考答案:5-6倍7.目前我国海上出砂油气田在进行砾石充填防砂完井时,主要使用哪种固相充填材料?()参考答案:人造陶粒8.如下哪个不属于水平井控水的基本技术原理?()参考答案:油水产出来源不同9.如下哪些属于防砂完井设计的核心内容?()参考答案:砾石尺寸设计;储层出砂规律预测;机械筛管类型选择10.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防砂设计和实施的任务是能够完全阻挡住地层砂产出就可以了。
;油井出砂比气井严重。
第二章测试1.某溶解气驱油藏一口油井测试平均油藏压力21.0MPa,产量60t/d,流动效率0.9,对应的井底流压15MPa。
当井底流压为0MPa时,油井产量为()。
参考答案:142.3t/d2.某井筒2000m处,流型为泡流,气液总体积流量为0.001m3/s,液体的体积流量0.0004m3/s,管子流通截面积0.01m2,气相存容比0.5,则该处的气液滑脱速度为()。
参考答案:0.04m/s3.某自喷井以井口为求解节点时的求解节点流入曲线如图2-1,该井井口回压为1MPa时油井最大自喷产量约为()。
参考答案:86t/d4.气举井注入的气举气量越大,注气点深度越深。
气井修井作业带压作业技术应用摘要:带压作业技术在油田的应用中见到了较好效果,为此要不断提高认识,继续加大带压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但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操作,严格遵守相关流程,确保该技术能够正确利用。
希望在今后可以对该技术进一步优化,让其变得更加完善,并且可以得到广泛使用。
关键词:气井;带压作业;修井作业;应用前言:不压井技术作业具有常规作业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最大限度保持产层的原始状态、提高产能和采收率、降低作业成本、安全环保的独特的优势,对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进作业手段,走高效、低耗、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技术原理带压作业技术是针对高压油水井,采用特殊装备带压密封安全起下,实现不压井、不放喷密封作业。
液压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控制井口密封系统中各种防喷器的开关相应控制过程的检测,由接箍探测器、负荷显示仪、简易小型液控操作台、油箱防进水回路及各类液压管线等组成。
附属配套技术包括油管堵塞器、双向阀、高压油水井冲砂工艺技术等。
2、气田带压作业技术简介及其关键技术2.1技术简介带压作业通常都是利用井控设备来将气井中的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当气井中压力很高,在施工过程中要解决油套内部的动态密封及防喷问题。
作业范围通常包括修井、完井、射孔、打捞、磨铣、压裂酸化、抢险及其他特殊作业等。
2.2关键技术2.2.1油管内封堵在气田中带压作业过程中一项关键的技术便是在油管内进行防喷堵塞操作,而现阶段油管内的桥塞投送的方式通常分为钢丝投送和电缆投送这两种。
在气井带压修井作业中常常采用的是电缆投送的方式,首先使用专用的工具定位,然后引爆投送工具内的燃料,这样便可以产生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来给活塞提供动力。
在活塞运动过程中可以带动连杆运动,最后把连杆拉断,完成封堵。
2.2.2防喷控制系统在带压作业过程中一套安全可靠的防喷控制系统是工作的基本保障,通常这套系统包括工作防喷器、安全防喷器和手动卡瓦防喷器三个部分。
BZ34油田亚地震断层定量预测技术周立业;张建民;李文忠;范晶;曹龙【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年(卷),期】2018(025)001【摘要】亚地震断层是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由于其尺度较小,既不能从地震数据上识别,也不能从井资料上识别,定量预测难度极大.文中通过利用断层分形生长模式和三维地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BZ34油田亚地震断层的断距、数量、长度、分布密度和平面位置进行了定量预测.首先,通过建立BZ34油田不同断裂系统断层长度和最大断距的分形生长模型,对不同尺度的亚地震断层的数量和长度进行预测.由于断裂系统的最大断距和断层长度之间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进而对断层断距进行预测.其次,通过三维地质力学模拟,建立研究区最大库伦剪切应力密度分布函数,定量表征断层密度,确定亚地震断层的平面发育位置.最后,通过获取的断层数据,建立随机模型,利用标值点方法来实现亚地震断层的定量预测.研究区典型井距断层距离与平均日产能关系表明,距离断层越近,平均日产能越大,后续可考虑应用在亚断层较发育地区且与注水井之间无遮挡区域部署开发井.研究技术可应用于类似油田开发井井位部署上,为油田亚地震断层精细刻画提供新思路.【总页数】4页(P48-51)【作者】周立业;张建民;李文忠;范晶;曹龙【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1+4【相关文献】1.复杂岩性有效储层地震预测技术——以B气田大安寨段一亚段气藏为例 [J], 彭俊;彭嫦姿;于少勇2.储层的地震识别模式分析及定量预测技术初探——以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为例[J], 杨子川;李宗杰;窦慧媛3.从断层岩的角度认识泥岩涂抹及其定量表征——以济阳坳陷东辛油田营32断层为例 [J], 李阳4.地震带断层流体排泄的定量模拟和以由断层膨胀引起的流体压力变化 [J], Matt.,SK;刘五洲5.基于地震波阻抗反演的薄储层定量预测技术 [J], 闫华;王晓燕;寇枫;卢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井修井作业带压作业技术应用1. 引言1.1 气井修井作业带压作业技术应用概述气井修井作业带压作业技术是一种在气井作业中常见的作业方式,通过带压作业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在气井修井作业中,带压作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气井的清井、吞吐、修装、修井等作业过程中。
气井修井作业带压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气储地层的有效压裂、通井防砂、封水、固井等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作业风险。
通过合理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的操作方法,可以保障气井修井作业的顺利进行,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在实际的气井修井作业中,带压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应用案例,为气井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必须认识到带压作业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风险评估,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气井修井作业带压作业技术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包括垃圾处理、废水处理、废气排放等方面的措施,确保作业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气井修井作业带压作业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的也需要重视安全风险评估和环境保护措施,以推动气井修井作业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气井修井作业带压作业技术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确定作业区域,组织人员和设备到达现场,做好安全措施。
2. 压裂液体准备:确定压裂液体配方,准备所需压裂液体。
检查压裂液体搅拌设备和管道连接情况。
3. 排空和清洁:确保井内已排空压力,清洁井口和井底,保证压裂液体顺利注入井内。
4. 压入压裂液体:通过泵车将压裂液体压入井内,控制压力和流量,确保良好的压裂效果。
5. 压裂结束和压退:完成压裂作业后,停止压入压裂液体,进行压退操作,减压井口,保持井内压力平稳。
6. 检查效果和记录数据:对压裂效果进行现场检查,记录关键数据,如压力、流量、注入量等参数。
7. 收尾工作:清理现场,整理设备,撤离作业人员和设备,确保现场环境整洁和安全。
通过以上操作流程,气井修井作业带压作业技术可以高效地进行,实现对气井的修井作业并达到预期效果。
油田地面工程提高五大系统效率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工程设计咨询公司技术检测中心采油工艺研究院2006 年 1 月一、前言为了降低油田生产运行成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目前油田生产情况及国内外油田地面建设技术水平,由中石化勘探研究院牵头,选择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的孤岛油田、江苏分公司的陈堡油田、河南分公司的井楼油田及新星石油公司的塔河油田,作为“大”、“中”、“小”、“新”四类油田提高油田“五大”系统效率的示范区,进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研究,为整个集团公司内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2000-2002年孤岛采油厂承担的中石化科技攻关项目《孤四区提高油田五大系统效率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孤四区地面工程五大系统(机采、注水、供电、集输、热力)目前的生产现状和技术难题,先后组织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院、采油院、技术检测中心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攻关,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在工艺负荷总量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油气损耗三个方面,对油田五大系统的现状、提高五大系统效率的途经及相应的配套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通过优化配注配产方案、油井运行参数、电网运行参数、注水压力系统和原油脱水工艺,研究应用变频无节流控制、高效化学药剂、高效油气水分离设备、含聚稠油电脱水等高效装备和节能技术,减少耗能环节,达到了稳油控水、降低工艺负荷总量的目的。
研究成果在孤四区油田应用后,全面提高了油田五大系统的效率,综合能耗由1776.1MJ/t降低到1498.7MJ/t,生产吨油耗电由113.3kW.h/t降低到94.0kW.h/t;机采系统效率由25.6%提高到目前的31.97%,提高了6.37个百分点;供电系统6kV及以下线路综合线损率降低到5%以下,年节约电量2.8×106kW·h;注水系统效率平均系统效率由36.28%提高到53.51%;集输系统加热炉运行热效率由75%提高到89%,集输系统效率由31.0%提高到69.7%;注汽锅炉热效率由81%提高至92%,并且开发了老油田节能技术改造优化与评价软件,建立了油田五大系统生产及相关设备的数据库系统、基于各个系统的节点能耗分析和交互关系的评价,为五大系统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油田五大系统效率工作使孤四区成为“节能降耗、降污高效”的先进示范区,对东部进入高含水期老油田的技术改造和管理升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