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哲学视野浅析大庆油田开发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学习大庆精神研讨材料(5篇可选)第一篇:学习大庆精神研讨材料学习大庆精神研讨材料——让大庆精神绽放时代光芒“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丌论是革命年代、建设年代,还是改革年代,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时代潮头,战胜各种艰难险阷,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迚入新时代,我们弘扬“红船精神”就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丌忘初心,继续前迚,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丌懈努力。
习近平致大庆油田发现 60 周年的贺信指出:“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丌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丌断改革创新,推劢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仸,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大庆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诞生在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年代的大庆精神,从诞生那天起,就带着红色基因,就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大庆油田的发现,就是打破“中国贫油”谬论,发扬敢为人先精神艰苦创业的写照。
大庆油田的发现,对我国石油工业具有“开天辟地”的引领作用。
年来,丌管形势如何变化,大庆石油人始终高擎理想信念的火把,坚定丌移跟党走,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百折丌挠,奋发迚取。
大庆精神镌刻着担当不奉献。
勇当“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典型,是大庆人永进的追求。
从“红船精神”到大庆精神,中国共产党挺起的是民族的脊梁,创造的是人间奇迹,没有仸何一个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大庆精神是“红船精神”在建设年代的延伸,是中华民族精神瑰宝之一。
1960 年,在困难的时期、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大庆石油会战如火如荼地展开。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数万名石油人挺迚松嫩平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重匮乏的财力、物力,以王迚喜为代表的广大石油职工没有被困难吓倒,通过认真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坚定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精神,苦战三年拿下了大油田,一丼摘下中国贫油的帽子。
摘要数字化建设方案作为推进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对数字化建设至关重要。
大庆油田在数字化建设示范工程中,通过优化数字化建设方案、固化数字化建设模式,为推广数字化建设积累了经验。
文章阐述了大庆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建设思路,介绍了数字化建设示范工程数字化建设方案的优化措施,最后,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积极跟踪无线仪表技术现场应用测试、完善标准化设计图集和同步开展物联网深化应用研究的建议,对更好地推进全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庆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建设方案优化0 引言大庆油田1960年投入开发,历经60年,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整装开发油田。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的大变革时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带来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
“十三五”期间,大庆油田制定发布了《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描绘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建设智慧油田的构想,这既是根据形势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更是建设百年油田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大庆油田逐步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按照试点先行、规模推广、持续优化、深化应用的建设路线推进数字化建设。
但是,由于油田开发年限较长,开发方式及采出液处理工艺复杂,井、间、站场建设周期跨度大且数量多,面临的生产成本压力大,数字化应用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为了紧跟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前进步伐,早日建成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急需加快油田数字化建设步伐,推进建设进程。
因此大庆油田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示范工程,通过优化数字化建设方案,固化数字化建设模式,为大规模推广数字化建设积累经验。
1 数字化建设思路根据“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产业升级、追求质量效益”的数字化建设总体工作要求,确定了地面工程数字化建设思路,即:优化调整与筛选排查相结合,精简实施对象;试点先行,综合比选,优化实施方案;管理模式转型再造,提高管理水平。
1.1 优化调整与筛选排查相结合,精简实施对象开展数字化建设首先需要进行地面系统优化调整。
探究大庆油田的转型升级大庆油田是中国最早开采的石油田之一,自1959年开始投产以来,一直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庆油田正在进行一场转型升级的战役。
一、挖掘深层资源据估计,大庆油田的储量接近40亿吨,其中深层资源的储量相对较多,但开采难度也更大。
因此,大庆油田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研究和开发新的开采工艺,实现了深层资源的高效开采。
目前,大庆油田的深层开发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成为中国深层油田开采的典范。
二、发展石化产业大庆油田从原油生产向石化产业发展,是其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大力发展下游石化产业,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原油资源,增加利润空间。
大庆油田以PTA产业为例,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建设了一条年产100万吨的PTA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将原油直接转化为PTA的企业。
同时,大庆油田还在实施煤制油项目,推进绿色化学工业发展,实现“油改煤”和“煤改油”的转型。
三、推进智能化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庆油田也加速智能化升级,实现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升级发展。
大庆油田引进了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在内的新技术,实现了油田设备的智能化升级。
在采油领域,大庆油田全面推广采油云平台,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数据科学应用能力;在环保领域,大庆油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生态系统,集成了多种监测手段,可以精准监测环境影响。
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大庆油田正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庆油田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大力推进天然气应用、实施清洁能源开发、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等,实现了绿色低碳转型。
例如,大庆油田建设了国内第一个全流程天然气加油站,实现了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总之,大庆油田正全力以赴地推进转型升级,通过多种方式开拓市场,创新业务模式,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快发展石化产业,推进智能化、绿色低碳等多领域的升级转型,也为中国油田转型升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借鉴思路。
42023年4月上 第07期 总第403期能源科技| TECHNOLOGY ENERGY近年来,大庆采油八厂克服后续资源储备不足、开发难度增大、成本增加等困难,取得了连续十三年上产稳产的记录。
这一成绩的取得,与这个厂长期积累下来的先进管理方法有着密切关系。
特别是持续上产以来,这个厂坚持以思想解放推动理念更新,以理念更新促进管理跨越,原油生产一路走高、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各项管理指标全线飘红,企业创新管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这个厂在不断总结借鉴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持续进行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在厂、矿两个层级对不同的单项业务开展专业化整合,将原本隶属采油矿和基层采油队的高压测调、加药等专业从采油矿、队中剥离出来,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管理,突出专业优势,实行统一管理,在降低管理难度、提升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整体管理水平提升。
随着油田管理面积逐年扩大,油水井数量快速增长,原有的采油队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生产开发的需要,缓解油田生产所需与人员紧张的矛盾,成为这个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这个厂探索、创新推行了相对定员法,将规模扩大、水平提高、人员短缺等一系列矛盾进行调和,通过优化生产用工结构、优化奖金分配体系、优化体系控制过程,探索全新的薪酬分配机制,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基层采油站队实现了少人高效,见到了显著效果。
据悉,近年来,这个厂以“技术提效、管理提效、运行提效”为手段,围绕“质量”和“效率”两条主线,依托现有组织机构和专业分工,系统分析和梳理各环节的管理难度与工作特点,以“组织管理精细化、现场监督标准化、问题处理流程化”为目标,全力开展一体化管理创新工作,先后探索实践了产能建设一体化控制、压裂措施一体化管理、作业施工一体化网络跟踪等管理模式。
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工作一体化协调、方案设计一体化优化、技术和管理一体化,极大提升了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大庆油田工程结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庆油田是国内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油田工程建设从而产生的工程结算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而现代化的工程结算管理系统可以大大简化这一过程,提高结算效率和精度,减少错误率,便于管理和监控工程项目的状态,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大庆油田工程结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研究系统的核心功能和流程,并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和开发出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和扩展的系统,基于此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结算管理体系,实现结算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结算效率和精度。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采用了软件开发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Java语言作为主要开发语言、Mysql作为数据库、SpringMVC框架作为WEB开发框架、Hibernate作为ORM框架,以及JSP、HTML、CSS等前端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实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四、论文结构和安排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第二部分: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
主要介绍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并且采用UML建模工具进行系统设计。
第三部分:系统的实现。
包括系统架构、数据模型、业务逻辑处理等方面的具体实现。
第四部分:系统测试。
对系统进行功能、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
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
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展望。
大庆油田简介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投入开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
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北部,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
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23万平方公里。
大庆油田所属二级单位51个,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钻井、基建、科研设计、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矿区服务以及水电信服务保障等业务;现有基层党委(总支)802个,基层党支部5487个;现有职工225923人,党员93277人(其中非在职党员37988人),团员35434人,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83731人,占职工总数的37.1%。
此外,油田还有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70658人,离退休人员59062人,退养家属36359人。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7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中国石油乃至整个工业战线的“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累计生产原油19.1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上缴利税第一,共为国家上缴各种资金9734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原油采收率第一,主力油田采收率已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15个百分点,并从1976年开始,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持续27年高产稳产,“十五”期间年均油气当量仍然保持在5000万吨水平,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大庆油田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而且形成了一整套非均质大型砂岩油田地质开发理论及工程技术系列,油田勘探开发等重大成果载入了中国科技发展史册;培育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三老四严”等优良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创出了享誉中外的大庆品牌;涌现出以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英雄群体,成为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建成了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矿区,促进了大庆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大庆油田吧大庆油田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境内,是中国石油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自1959年开始投产以来,大庆油田为中国石油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典范和标杆。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石油地质学家陈崇甫和他的团队在进行地质勘探时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
这个消息传回北京后,立即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有效开发大庆油田的油气资源,中央政府决定成立大庆油田管理局,并派遣了一批石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前往该地区展开勘探和开发工作。
在大庆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巨的技术挑战。
大庆油田位于寒冷的东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分布分散,这给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然而,通过科学研究和不断摸索,大庆油田的石油勘探和开发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大庆油田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庆油田采用了全面勘探的方法,通过地质勘探、物理勘探、化学勘探等手段,全面了解油田的地质构造和油气藏情况,从而为油田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大庆油田采用了系列创新的技术手段,如水驱、注水压裂等,有效地提高了油井采收率,实现了油田的高效开发。
此外,大庆油田还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通过不断引进和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创新,不断提升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水平。
大庆油田的发展不仅对中国石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庆油田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大量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大庆油田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的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庆油田的勘探和开发进入了后期阶段,面临着逐渐衰竭的问题。
随着油田的老化和产能的下降,大庆油田需要面对转型升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大庆油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转型升级。
首先,大庆油田加大了勘探力度,通过地质勘探和技术改造,找出新的油气藏,延长油田的寿命。
科技创新:建设百年油田的力量之源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系列述评之二对一个国家来说,自主创新是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对一个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则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企业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自身、推动社会的发展。
中央提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企业不仅仅是技术研发的主体,更是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纵观大庆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大庆油田创造了勘探开发的奇迹,到2005年年底累计生产原油18.7亿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大庆人以科技创新之火,点燃了可持续发展的昂扬激情。
当年创业时代支撑大庆发展的“铁人精神”,其核心就包含着科学求实的精神。
如今,大庆油田是依靠科技、依靠自主创新,正把实现“百年油田”的战略构想逐渐变成现实。
大庆油田靠什么让油田始终焕发生机与活力?几代石油人用行动作出回答:靠的是科学的求实精神和挑战极限的勇气。
他们执着地闯过一个个技术难关,形成了自主研发、原创性应用、系统配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油田开发技术系列。
大庆油田是世界上惟一保持连续27年年产5000万吨以上、创造了同类油田开发史奇迹的大油田。
上个世纪60年代,开发不久的大庆油田半数以上油井油层被水淹,采收率不到10%。
大庆油田提出“非均质”开发理论和“高效注水开采”的方法,研发了“六分四清”综合调整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单层突进和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日产百吨以上的高产井成批涌现出来。
上个世纪70年代,面对开发储层多、非均质性突出的油田,大庆油田创新形成了“分层调整开采”技术和“层系细分开发调整”技术,增加储量近10亿吨。
油田快速上产,1976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
上个世纪8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期。
大庆油田摸索出一套开发表外储层的技术,突破了低贫油层的开采禁区,表外储层地质储量达到7亿吨,可采储量近2亿吨,实现了第一个年产5000万吨稳产十年目标。
文章编号:1000 − 7393(2022)05 − 0546 − 10 DOI: 10.13639/j.odpt.2022.05.003大庆油田采油工程主体技术现状及展望蔡萌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引用格式:蔡萌. 大庆油田采油工程主体技术现状及展望[J ]. 石油钻采工艺,2022,44(5):546-555.摘要:随着大庆油田60多年的高效勘探开发,采油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完善,满足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需求,但随着油田进入“后油藏、非常规”勘探开发阶段,智能化、新能源等新技术飞速发展,采油工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围绕大庆油田的开发历程,系统梳理了60多年来采油工程在快速上产、5 000万 t 不同时期稳产、4 000万 t 稳产和高质量发展等不同开发阶段形成的技术系列,概述了长垣水驱、三次采油、外围油田、人工举升、修井及清洁化作业等领域目前的采油工程主体技术的发展现状,以推动采油工程技术系统全面布局,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全面突破为发展目标,探索并展望了未来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庆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现状;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E35 文献标识码: A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main technology of oil productionengineering in Daqing OilfieldCAI Meng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 PetroChina Daqing Oilfield Co., Ltd., Daqing 163453, Heilongjiang , ChinaCitation: CAI Me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main technology of 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in Daqing Oilfield [J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22, 44(5): 546-555.Abstract: With the effici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aqing Oilfield for more than 60 years, 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veloped and optimized to meet the production needs of the oilfiel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However, as the oilfield enters the “post-reservoir, unconventional ”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lligence and new energy, the 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will fac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aqing oilfield,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technology series formed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such as rapid production increase period, 5 000×104 t stable production period, 4 000×104 t stable production period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eriod over the past 60 year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main technologies in the fields of Changyuan water flooding, tertiary oil production, peripheral oilfield development, artificial lifting, workover and cleaning operations. With the goal of promoting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ystem and the comprehensive breakthrough of the core and highly dependent technologies, the overall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re explored and prospected.Key words: Daqing Oilfield; 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technical status; development direction第一作者: 蔡萌(1980-),2009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气井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分层注水、三次采油、人工举升、非常规油气开采等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大庆精神的科学内涵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大庆精神除了内在地包涵辩证维度和历史生存论维度,还体现了哲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的魅力,这种高度的哲学理性和批判精神体现为大庆精神所具有的求真务实精神、探索开拓精神和哲学批判精神。
一、大庆精神是求真务实精神的充分体现所谓哲学理性精神是指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人”能够不断反思实践中的问题并给予本体论和历史观的维度进行的理性思考。
大庆人在60年的不断求索和艰苦奋斗的历程中,表现出了求真务实和探索开拓的精神。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大庆精神内含着哲学理性的光芒,哲学理性精神是大庆发展的不竭动力。
求真务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真”“实”,一方面是“求”“务”。
分别挖掘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哲学地理解求真务实是必要的。
“真”“实”主要是从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而言的,它强调:(1)客观存在。
哲学上讲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大庆精神内在的“真”与“实”所反映的就是客观实在性。
(2)客观真理。
“真”与“实”还涉及到认识的真假,正确的认识、客观性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实在的理解,这是真理的特征。
“求”与“务”主要是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而言的。
“求”和“务”是修饰“真”和“实”的,这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2020年10月总第222期第5期大庆社会科学DaQing Social Sciences Oct.,2020Serial No.222No.5[收稿日期]2020-05-19[基金项目]东北石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庆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Y2018172;“大学生合理‘增负’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研讨式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Y2018173[作者简介]徐晓宇(1981-),女,黑龙江肇东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庆精神研究。
作为哲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大庆精神徐晓宇,张兵(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大庆精神展现了哲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的魅力,并体现为大庆精神所具有的求真务实精神、探索开拓精神和哲学批判精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年第38卷总目次期页㊃专家论坛㊃论大庆油田振兴发展战略孙龙德㊀王广昀(5-1)技术创新大幅度增加大庆油田可采储量㊀确保油田长期高产王德民(5-8)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思考与探索 以大庆市(大庆油田)为例刘㊀合㊀赵㊀喆㊀张国生㊀苏㊀健(5-18)大庆油田勘探形势与对策王玉华(5-23)水驱油田晚期开发特征及提高采收率主攻方向袁庆峰㊀朱丽莉㊀陆会民㊀郑宪宝(5-34)关于油田开发工程哲学的几点思考计秉玉(5-41)喇㊁萨㊁杏油田开发模式及其演变趋势石成方㊀吴晓慧(5-45)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展望王凤兰㊀沙宗伦㊀罗㊀庆㊀赵云飞㊀张继风(5-51)㊃油气勘探㊃陆相断陷湖盆斜坡区类型划分及油气富集规律 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 贝尔凹陷为例蒙启安㊀吴海波㊀李军辉㊀刘㊀赫㊀李㊀跃㊀邹㊀越(5-59)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叠置砂体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术及其应用陈树民㊀裴江云㊀赵忠华㊀王金伟(5-69)松辽盆地北部泥(页)岩油勘探潜力分析吴河勇㊀林铁锋㊀白云风㊀张金友㊀刘㊀鑫㊀霍秋立㊀张玉鹏㊀李㊀佳(5-78)古城低凸起奥陶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冯子辉㊀李㊀强㊀张亚金㊀王显东㊀张振伟(5-87)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林铁锋㊀康德江㊀姜丽娜(5-94)古城地区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张尔华㊀鞠林波㊀宋永忠㊀钟㊀拥㊀关晓巍(5-101)斜井ZVSP资料保真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王建民㊀陈可洋㊀侯维丽㊀张在金㊀鲍㊀鲲㊀范兴才(5-109)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张晓东㊀李敬生㊀侯艳平㊀彭㊀威㊀张海军㊀陈鸿平㊀申文静㊀刘志文㊀陈㊀浩㊀贾甄甄(5-117)松辽盆地北部断裂系统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梁江平㊀赵㊀波㊀陈均亮㊀牛㊀文(5-126)松辽盆地北部沙河子组致密气勘探及下步攻关方向印长海㊀杨㊀亮㊀杨步增(5-135)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地区青山口组二段互层型泥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张㊀革㊀张金友㊀赵㊀莹㊀吕建才㊀程心阳㊀杨㊀辉㊀鲁国强㊀马生明(5-143)海拉尔盆地乌尔逊 贝尔凹陷储层特征及其孔隙演化王㊀成㊀张安达(5-151)微区原位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与应用 以古城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成岩演化为例邵红梅㊀卢㊀曦㊀高㊀波㊀洪淑新㊀潘会芳㊀许智禹㊀白雪晶(5-160)㊃油田开发㊃基于生长曲线的大庆长垣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王永卓㊀方艳君㊀吴晓慧㊀冯程程(5-169)致密砂砾岩气藏有效开发技术 以大庆昌德气田为例庞彦明㊀纪学雁㊀曹宝军㊀陈㊀曦㊀尹华铭㊀文瑞霞(5-174)大庆油田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伍晓林(5-183)喇㊁萨㊁杏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杜庆龙㊀宋宝权㊀朱丽红㊀姜㊀岩㊀赵国忠(5-189)大庆外围油田致密油层叠置组合分类与开发实践周永炳㊀徐㊀启㊀樊晓东㊀李恒双(5-195)大庆油田水驱油藏模拟特色技术赵国忠㊀尹芝林㊀匡㊀铁㊀何㊀鑫㊀张㊀乐(5-204)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参数解释方法刘传平㊀覃㊀豪㊀杨清山㊀金雪英㊀史鹏宇(5-213)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与滚动开发实践 以塔木察格油田为例宋宝权㊀沙宗伦㊀毛㊀伟(5-222)三次采油不同驱替方式技术经济界限及其匹配关系方艳君㊀赵云飞㊀孙洪国㊀张雪玲㊀冯程程㊀姜祥成㊀桂东旭(5-232)基于容量阻力模型的低效无效循环场定量识别朱丽红㊀王海涛㊀魏丽影㊀郭军辉(5-239)特高含水老油田断层表征及剩余油高效挖潜姜㊀岩㊀李雪松㊀付宪弟(5-246)聚合物驱后油层特征和自适应复合驱方法韩培慧㊀曹瑞波㊀刘海波㊀周㊀泉㊀闫㊀伟(5-254)大庆油田抗盐聚合物研制与应用孙㊀刚㊀李㊀勃(5-265)大庆油田升平储气库盖层密封性划分标准及评价舒㊀萍㊀高㊀涛㊀王海燕㊀梁树义(5-272)㊃信息技术㊃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石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熊华平㊀丛㊀峰㊀于晓红(5-277)油田开发智能应用系统建设成果及展望梁文福(5-283)石油勘探开发知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刘万伟㊀刘瑞超㊀张鸣歌(5-290)大庆油田生产经营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实施吴㊀钧㊀于晓红(5-294)㊃石油地质㊃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泥页岩储集特征及孔隙演化霍秋立㊀曾花森㊀付㊀丽㊀张晓畅㊀范庆华(1-1)松辽盆地安达古隆起风化壳特征及控藏机制张㊀顺㊀王丽静㊀张博远㊀徐庆霞㊀李㊀晶(1-9)准噶尔西北缘中拐地区红车断裂带胶结封闭作用纪㊀杰㊀吴孔友㊀刘㊀寅㊀裴仰文㊀李天然(1-17)柴北缘团鱼山地区石门沟组含煤段三角洲沉积特征张朋霖㊀刘招君㊀孙平昌㊀王君贤㊀王克兵(1-26)高含硫气藏海相碳酸盐岩高温高压水岩反应实验邹高峰㊀郭㊀肖㊀朱㊀争㊀苏㊀明㊀张㊀砚㊀高㊀涛(1-34)CF油田火山热液流体活动及其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金小燕㊀刘晓健㊀郝轶伟㊀王㊀军㊀王富民(1-42)南堡1-1区东一段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叠置关系徐㊀波㊀廖保方㊀冯㊀晗㊀王英彪㊀贾胜利㊀邱宇威(1-51)松辽盆地双城地区登娄库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印长海㊀孙立东㊀刘㊀超㊀金大伟㊀王彦凯㊀孙友海㊀徐㊀妍(2-1)松辽盆地泰康隆起带青二㊁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昌㊀婷㊀许㊀浩㊀周海燕㊀卞从胜㊀王㊀岚㊀王㊀亮㊀郭景震(2-8)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南屯组 大磨拐河组沉积特征李春柏㊀孙效东㊀张㊀革㊀吴根耀㊀朱德丰㊀李㊀强(2-16)南堡凹陷馆陶组火山岩盖层封闭能力定量评价郎㊀岳㊀朱思源(2-25)油气成藏期输导断裂侧向封闭油气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张永波㊀刘明杨㊀相加林(2-33)断盖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的最小断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陈德坡(2-41)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基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黄清华㊀朱国同㊀王㊀辉㊀程宏岗(3-1)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李军辉㊀李㊀跃㊀张赫航㊀邓㊀海㊀邹㊀越㊀姜丽娜㊀田㊀亚㊀袁丽华㊀陈㊀浩(3-8)渤南地区BZ28⁃2油田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樊自立(3-18)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孔凡忠(3-25)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白垩纪古地貌及其对沉积的控制高㊀盾㊀杨少春㊀赵永福(3-32)不同类型断⁃砂输导体系分布及对油气成藏的贡献武卫峰(3-40)断层圈闭封闭性综合判别方法及其应用李如一(4-1)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地区南屯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特征王志强㊀刘㊀波㊀胡忠益㊀王㊀旭㊀李军辉(4-7)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扶余油层特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黄㊀亮(4-15)依兰 伊通断裂带以东白垩系沉积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潜力张㊀伟㊀孟元林㊀王文华(4-22)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盖配置对油气运移作用的差异性罗㊀晶(4-31)徐家围子断陷控陷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对断陷的控制作用牛㊀文(4-38)大兴安岭南部晚二叠世沉积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黄清华㊀朱政源㊀程宏岗㊀王㊀辉(6-1)小型断陷湖盆初始裂陷期沉积充填演化特征 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火二段为例杨文杰㊀胡明毅㊀邓庆杰㊀元㊀懿(6-12)埋藏条件对渤海海域沙垒田凸起周缘中生界储层的影响卢㊀欢㊀牛成民㊀王清斌㊀张㊀友㊀任㊀健(6-22)歧口凹陷马东地区深层油气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胡㊀明㊀房金伟㊀赵佳丽㊀姚志奇㊀王㊀旭(6-32)克拉玛依油田六㊁七㊁九区石炭系内幕有利火山岩储层岩性分布预测袁述武㊀李㊀想㊀史㊀乐㊀王翊田㊀彭立才(6-40)㊃油藏工程㊃曲率属性在微幅度构造识别中的应用周永炳㊀于志龙㊀安㊀鹏㊀李恒双㊀党虎强(1-60)大庆长垣北部萨㊁葡㊁高油层北东向断层成因及对油田开发的作用司㊀丽(1-66)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及其影响因素梅海燕㊀马明伟㊀于㊀倩㊀朱方晖㊀张茂林㊀杨㊀龙(1-71)高含硫底水气藏气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郭㊀肖㊀陈㊀琪㊀王㊀彭(1-78)底水气藏气井水锥动态模拟及见水时间预测陈㊀军㊀刘太雷(1-84)红浅1井区直井火驱燃烧区带特征杨㊀智㊀廖㊀静㊀高成国㊀冯利娟㊀杨凤祥㊀袁士宝(1-89)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能量指示曲线模型建立与应用张文学㊀王㊀勇(1-94)垂直断层附近水平井产能的计算邓㊀森㊀贾忠伟㊀赵㊀宇(1-100)低渗透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产量变化特征郭嘉玮㊀陈㊀鹏㊀李㊀宁㊀鲁㊀松㊀邹品国㊀陈㊀悦(2-47)水力压裂近井裂缝转向延伸轨迹模拟胡阳明㊀毕㊀曼㊀陈宝春㊀马占国㊀张㊀平(2-53)渗透率粗化方法对比与优选:以巴西Libra油田为例郭富欣㊀王亚青㊀尚凡杰㊀房㊀磊㊀张新叶(2-58)孔隙压力对砂岩岩石力学特性影响试验杨㊀刚㊀孟尚志㊀夏诗语(2-67)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高含水层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但松林㊀刘尚奇㊀罗艳艳㊀梁光跃㊀杨朝蓬(2-73)基于全直径岩心CT扫描技术的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王鑫元㊀沈忠山㊀张㊀东㊀胡㊀硕㊀张㊀波㊀张晓娜(2-81)低渗透油藏分类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苏㊀婷㊀潘志坚㊀李㊀楠(2-87)R语言在特低渗透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蒋建方㊀黄㊀勇㊀熊㊀婷㊀仇晓丽㊀李诗豪㊀张㊀甜㊀王馨玉(3-46)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储气库气井注采能力优化王海燕(3-54)钻井液特性对近井地带水合物分解的影响李庆超㊀程远方㊀鲁钟强㊀李㊀强(3-59)穿层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陈相君㊀穆朗枫㊀吴忠宝㊀阎逸群㊀张㊀洋㊀商琳琳(3-65)特高含水期油藏动用状况评价方法柳㊀涵㊀石成方㊀王继强㊀李㊀军㊀李㊀森(3-73)薄油层水平井油层对比方法魏淑燕(3-80)聚合物驱不同可采储量评价方式对开发经济评价的影响王天智㊀董㊀烈㊀李㊀榕(3-87)高盐油藏大尺度优势通道封堵剂组成优化及性能评价 以吐哈雁木西油田为例那日苏㊀卢祥国㊀田中原㊀徐㊀浩㊀张立东㊀赵玉东(4-45)水平井同井注采技术程时清㊀段㊀炼㊀于海洋㊀赵真真㊀孙忠国(4-51)基于分形反常扩散的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新模型顾岱鸿㊀田㊀冷㊀董俊林(4-61)岩石含水率对微波穿透深度的影响胡㊀亮(4-70)体积压裂中的岩石脆性指数及其数值模拟王㊀勇(4-76)真三轴岩心暂堵转向压裂物理模拟实验曲宝龙(4-82)基于岩石特性的扎哈泉油田缝网压裂可行性分析郭子枫㊀刘春秀㊀雷勇刚㊀黄秉亚㊀王志玲㊀郑邦贤(4-90)考虑平面连通差异的杏六区西部注水细分标准郁㊀文(4-96)Hele⁃Shaw模型中纳米颗粒渗吸采油可视化实验周彦霞㊀蒲㊀辉㊀钟㊀珣㊀李春成㊀张少杰㊀孙润轩(6-46)压力波调控井下开关找堵水技术及其应用效果韩振国(6-52)国内外老油田套损特征及大庆油田套损防控建议刘㊀颖(6-58)大庆长垣油田三次采油储量转移后水驱开发指标变化趋势吴晓慧㊀冯程程㊀赵云飞㊀刘海鸥㊀冯㊀敏(6-66)低渗透致密气井DST解释方法杜㊀娟㊀莫爱国㊀雷㊀茜㊀周㊀朝㊀庞㊀伟(6-71)基于热示踪原理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流量测量新方法张诗洋(6-78)特深层稠油油藏火驱可行性王诗灏(6-83)㊃三次采油㊃TS型抗盐聚合物溶液黏度特性及驱油效果孙㊀刚(1-104)聚合物对二元复合体系乳化能力的影响王克亮㊀张博文㊀李㊀根(1-110)超深稠油注天然气气举降掺稀先导试验曹㊀畅㊀罗君兰㊀刘㊀磊㊀杨祖国㊀程仲富(1-116)功能型聚表剂对大庆原油乳化的影响张兴广㊀宋文玲㊀王㊀顺㊀刘凯新㊀纪㊀江(1-121)聚合物驱优化提质提效配套技术体系康红庆(2-93)强碱三元复合驱颗粒调剖剂强度和弹性评价方法刘向斌(2-99)不同油品注空气氧化动力学特征张㊀鸿(2-105)空气辅助内源混合菌吞吐技术秦国伟㊀吴㊀梅㊀代㊀旭㊀王志瑶㊀王㊀桥(3-93)聚驱后油藏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油技术陶光辉㊀李洪生㊀刘㊀斌(3-99)硅酸钙无机凝胶配方优选及凝胶的封堵和液流转向效果评价田中原㊀曹伟佳㊀冯时男㊀郐婧文㊀刘文辉㊀于㊀萌(3-104)聚驱控制程度在聚驱方案编制中的应用廉桂辉㊀邹㊀玮㊀张文树㊀张记刚㊀冷润熙㊀孙运强㊀陈㊀浩(3-111)基于两株菌的复合菌处理油田采出水效果评价卞立红㊀任国领㊀何㊀雯㊀李㊀颖㊀王毅强㊀杨㊀爽(4-105)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徐清华(4-110)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油调整技术界限袁少民(4-117)三元复合驱水驱干扰井封堵技术界限李㊀洁㊀王茂盛㊀赵长久(6-90)聚合物凝胶堵剂对压堵工艺的适用效果评价王㊀鑫(6-97)稠油油藏乳化降黏与 宏观和微观 转向联合作业效果实验张兴佳㊀卢祥国㊀王㊀威㊀何㊀欣㊀王㊀楠(6-102)底水油藏三相纳米泡沫堵水效果实验张云宝㊀徐国瑞㊀王㊀楠㊀李㊀翔㊀葛㊀嵩㊀刘进祥㊀卢祥国(6-109)㊃地球物理㊃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时间和振幅随频率变化规律李子顺㊀郭学斌㊀孙姝婷(1-127)可控源时域电磁剖面成像方法与应用徐凤姣㊀严良俊㊀刘性全㊀谢兴兵㊀周㊀磊(1-134)炮检距矢量道集非刚性匹配方位各向异性时差校正赵忠华(1-141)川西南威远地区页岩气效益 甜点区 地震综合预测方法及其应用邓㊀宇㊀陈㊀胜㊀欧阳永林㊀曾庆才㊀苏㊀旺㊀管全中(2-112)基于地震复波的含气砂体识别技术与应用曾凡成(2-123)喇㊁萨㊁杏油田表外储层分类标准丁继伟(2-130)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及其在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砂体刻画中的应用刘振宽㊀宋宗平㊀宋㊀瑞(3-117)基于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的谱分解应用严海滔㊀龚齐森㊀周怀来㊀牛㊀聪㊀严㊀帝(3-122)东海致密气藏AVO反射特征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秦德文㊀曹㊀冰(3-132)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石㊀荣(3-138)复杂岩性目标黏弹性叠前深度域成像方法及其应用裴江云(4-124)松辽盆地高密度采集地震数据的面波压制方法陈泓竹㊀皮金云㊀高㊀阳㊀李慧君(4-131)大庆长垣南部BQD区块断层精细解释张广远㊀朱占平(4-137)方正 双复杂区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与应用贾相国㊀康振军㊀王世清㊀张永军㊀兰金涛(6-116)海拉尔盆地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袁丽华(6-125)水下分流河道地震预测 以松辽盆地杏西 哈尔温地区S0油层组为例毛立全㊀梁秀丽(6-132)㊃非常规油气㊃致密气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新方法杨兆中㊀陈㊀倩㊀李小刚㊀冯㊀波㊀刘子源(1-147)低渗致密气藏开发动态物理模拟实验相似准则焦春艳㊀刘华勋㊀刘鹏飞㊀宫红方(1-155)清洁压裂液返排液对致密油藏自发渗吸驱油效果的影响于㊀欣㊀张㊀猛㊀贺连啟㊀邓文星㊀张㊀雷㊀曹红燕(1-162)致密气藏储层常规渗透率校正实验孙永杰(1-169)致密砂砾岩储层纳米吸附气实验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张居和㊀张㊀琨㊀司万霞(2-136)页岩气藏压裂液返排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任㊀岚㊀邸云婷㊀赵金洲㊀荣㊀莽(2-144)致密砂岩储层不同含水条件下水力裂缝扩展物理模拟张㊀健(2-153)声震效应作用下页岩气产能模型的建立田㊀冷㊀高占武㊀冯㊀波(2-159)致密油藏碳化水驱提高采收率方法于海洋㊀杨中林㊀刘俊辉㊀陈哲伟㊀程时清㊀雷启鸿㊀屈雪峰(2-166)基于格子玻尔兹曼和有限差分方法的页岩气升尺度渗流模拟李江涛㊀汪志明㊀魏建光㊀赵岩龙(3-144)致密含水气藏水淹气井复产潜力评价方法丁景辰㊀曹桐生㊀吴建彪(3-152)陇东长7致密油藏气驱喉道动用半径下限冯㊀波㊀刘万涛㊀刘广峰㊀丁㊀黎㊀罗大用㊀殷㊀航(3-159)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及损害机理吕佳蕾㊀吴因业(3-167)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致密气储层成岩胶结作用及其对物性影响王㊀成(4-143)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直井瞬态压力计算模型李㊀准㊀吴晓东㊀任允鹏㊀李㊀超㊀韩国庆㊀史殊哲(4-152)裂缝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及产气能力影响实验王㊀威㊀卢祥国㊀吕金龙㊀谢㊀坤㊀胡㊀勇㊀焦春艳(4-160)页岩气缝网优化的数值模拟赵㊀猛㊀范锡彦(4-167)东西伯利亚盆地北部沥青矿发育特征与资源潜力评价王红军㊀贺正军㊀刘祚冬㊀刘泠杉㊀马㊀锋㊀龙文达(6-139)砂砾岩致密油储层支撑剂导流能力预测张静娴㊀许冬进㊀廖锐全(6-149)延长组页岩气水平井水基钻井液体系研制与应用景㊀丰㊀姚志奇(6-155)致密油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延伸规律数值模拟姚㊀旭(6-162)致密油水平井裂缝穿层及延伸规律唐鹏飞(6-169)。
赴大庆油田考察学习体会前言:大庆油田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和工业精神的象征,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
因此,参观大庆油田,深入了解石油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提高我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本人参观大庆油田的一些体会。
正文:赴大庆油田考察,首先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工业精神,也更加深入了解到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参观了石油博物馆,我们了解到了大庆油田的发掘史、人民勘探队的艰难陋苦,以及在破除外国侵略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探明了中国石油储量的事实。
这种精神让我更加自豪,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技术创新对于国家科技水平的作用和技术工人的至关重要性。
在游览大庆油田,看到的是现代化的石油工业,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系统,让参观者真正深入了解到了现代化石油勘探的全过程,从勘探、开采、储运、加工,到如今更加重视环保和节能等各种环节的细节和要点。
尤其是观看了石油勘探片段,才真正理解了埋藏在地下的石油到底是如何被找到、被提取的。
从此以后,每次看到有关石油勘探的相关报道,在我心中几乎会有些情感色彩的涌现。
赴大庆参加的课程中,也让我对标准化与工厂化、自动化信息化、质量管理与安全环保有了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对处理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上了不少心得与方法。
具体来说,在参加实践环节时,我看到了大庆油田在原油中钳制、悬浮和分散质点,提高质地、净度和产品比色值方面的标准,以及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所采用的科学、可行的标准,有机会亲身体验了工人们是如何通过模拟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环保管理的。
既然是现代化石油工业,不仅应该看到前沿的技术和设备,也得为环保承担起更大的责任,通过技术的探索创新,找到更为环保可靠的生产方式是大势所趋。
总结:参观大庆油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给我们提供了机会亲身体验石油产业的生产流程。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18期No.18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近60年来,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形成了开发规模大、员工队伍大、管理难度大的历史现状。
随着油田产量的逐年递减,创效能力也随之下降,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大庆油田要创建百年油田,实现振兴发展,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发展海外油气开发业务的优劣势大庆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具有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独特政治文化优势,形成了水驱、聚驱、复合驱一整套油田开发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一体化”油田开发和工程服务体系,培育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
但在发展海外油气开发业务方面,大庆油田也存在海外可控资源量有限、现有管理模式制约海外项目国际化运作以及缺乏经验和新项目拓展能力等明显劣势。
二、国际大石油公司海外战略及管理特点目前,世界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石油公司的海外油气投资战略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埃克森美孚(以下简称EXXON MOBIL )、英国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 )等商务谈判能力出色、能够获取优质资源、严格控制项目投资、成本效益为王的公司;第二类是以壳牌公司(以下简称SHELL )为代表的以技术领先战略、目前重点在LNG 等新能源石油公司;第三类是以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PETRONAS )为代表采用跟随策略的石油公司。
(一)EXXON MOBIL —谨慎投资、成本为王EXXON MOBIL 以其强大的政治背景为依托,获得了世界上最优质的资源,前董事长兼CEO 雷蒙德的管理理念是将EXXON MOBIL 打造成全世界石油勘探开发成本最低的石油公司。
同时,EXXON MOBIL 对投资的管控十分严格,所投资的项目一定要有可观的回报,对内部收益率不达标的项目绝不投资,这也依赖于强大的商务谈判团队支持。
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上,EXXON MOBIL 采取了事业部制与职能制相结合的矩阵制结构,即同一个子公司或项目部在纵向上接受职能部门的领导,在横向上接受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
《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石油的重要性 (2)2. 大庆油田的历史地位 (3)二、大庆油田的发现与开发 (4)1. 大庆油田的发现 (5)2. 大庆油田的开发过程 (6)3. 大庆油田的勘探成果 (7)三、大庆油田的贡献与影响 (8)1. 大庆油田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贡献 (10)2. 大庆油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 (11)3. 大庆油田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12)四、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13)1. 大庆油田的绿色转型 (15)2. 大庆油田的科技创新 (16)3. 大庆油田的社会责任 (17)五、大庆油田的未来展望 (18)1. 大庆油田的长期发展目标 (19)2. 大庆油田的新能源发展 (20)3. 大庆油田的国际化发展 (21)六、结论 (22)1. 大庆油田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23)2. 对大庆油田未来发展的展望 (24)一、内容概要《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是一部详细回顾了中国著名油田大庆油田发展历程的著作。
书中不仅描绘了大庆油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还深入剖析了油田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故事。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感受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为祖国石油工业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
1. 石油的重要性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20世纪初以来,石油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不断攀升,尤其是在中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无疑是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还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石油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运输、化工、医药、农业等多个领域。
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2023年12月下 第24期 总第420期TECHNOLOGY ENERGY |能源科技在大庆油田,你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企业——它平凡,却因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它拼搏,因为承载着中国石油人的梦想与激情而豪情万丈;它坚韧,在攻克难关的磨砺中不断沉淀,因为沉淀而虚怀若谷。
它就是中石油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建材公司(简称“建材公司”),一个融合了朴素与精致的科技型制造企业,一个孜孜不倦地追求精品、专心致志谋求发展的创新型企业。
走进建材公司,笔者聆听了一个个科技创新美妙动人的故事,感受到了一幕幕强烈的创新豪情!新设备橇装自动化生产线日前,笔者走入工程建设公司建材公司油气工程橇装设备厂橇装三间生产车间,一排排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作,一台台自动化设备高效工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就是新年新景象。
“别看车间里‘干活儿’人不多,但施工效率却比过去提高了两倍以上!”橇装三间生产车间主任李伟才说道。
现场有着几台新设备:等离子相贯线切割机、瓦楞板拼板自动焊机……它们是车间里的“新员工”。
看着老生产线换成了崭新的橇装自动化生产线,李伟才十分感慨:“从2019年开始,我们积极响应厚积薄发满眼春——中国石油大庆工程建设公司建材公司创新发展见闻通讯员 李 毅油田培育‘六化’重点示范单位的要求,组织精兵强将以油气工程橇装设备厂计量间车间为核心组建了橇装三间项目部。
从具备生产条件到橇装化标准计量间样板间整体制造完成只用了短短的15天时间,并通过了油田计划规划部验收,还得到了高度评价。
” 2022年,随着“六化”工作深入推进,橇装三间项目部不断摸索着建设橇装自动化生产线和橇装三间产品2.0提档升级,扩大产品竞争力。
在工程建设公司和建材公司全力支持下,该项目部采购、改造设备24台套,建成自动化生产线;经过上百次技术研讨,研制出了法兰组对工装、工艺管线组对工装等专有技术,解决法兰与接管需要批量组对难题,实现170多个法兰短接组焊,同轴度误差不超过1毫米;采用2毫米厚钢板的集装箱瓦楞板替代原来的彩钢板,抗渗、抗雪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工艺管线出墙管加装装饰盖,产品视觉形象大幅攀升。
对大庆油田科学管理内涵的认知作者:马国良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24期摘要:科学发展、转变方式,是国有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途径。
大庆油田作为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始终走在科学管理的前沿,其“谋求战略驱动型科学发展;谋求哲学引领型科学发展;谋求国际接轨型科学发展;系统管控型科学发展;谋求创新助力型科学发展”,为国有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了可资借鉴的途径。
关键词:科学管理内涵认知在经济危机的持续笼罩下,企业管理的功力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对危机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对中国式管理产生了探求的渴望。
而在这方面,一些国有大企业的管理实践无疑会给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答案。
大庆油田作为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和特大型国有企业,经历了国企改革的所有阶段,包括政企合一、承包制、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造、海外上市等,逐步从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合一的组织,发展成长为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国际型企业,不仅代表了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成长历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企业管理进步的一个缩影,写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笔:1964年1月25日,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2007年12月28日,与“中国航天”一道被授予第一届“中国工业大奖”。
可以说,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唯有大庆油田得到如此高的殊荣和褒奖。
2007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清华大学联合发起的《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组选定大庆油田为样本企业,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总结,评价其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企业”。
一、战略眼光引领战略的本义是对战争的谋划,包括两种形态,局部性、短期性、具体性的谋划可视为战术,而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谋划则可视为战略。
战略决定战术,思路决定出路。
中国企业家在战争历史文化的熏陶下,深得“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的精髓,追求“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势和胸怀,因而具备了较强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技巧。
基于工程哲学视野浅析大庆油田开发建设
【摘要】油田开发工程哲学是一门应用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油田开
发科学之间的桥梁,大庆油田取得的辉煌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依靠不断
的技术创新,不断的技术突破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如今正值
大庆油田正努力建设百年油田,实现二次创业的时候,把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工程
视作一项整体对象,将其来进行深入研究和哲学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大庆油田 工程哲学 科学技术
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大庆油田已经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为
我国创造了巨大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1959年9月,大庆油田发现开发以
来,至2012年底先后探明油田40个,含油面积5695平方公里,累积探明地质
储量59亿吨。天然气藏和天然气田累积探明20个,含油气面积600平方公里,
全大庆油田有各类井66400口,累积打井深9000万米,相当于将一万座珠穆朗
玛峰打穿的高度。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工程中建设规模宏大、开采时间持续久、开
发技术先进、企业管理严密、技术突破难点多,在世界油田开发史上也很少见并
且出众。“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中产生累积的“爱国、
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以及“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等一系列体现辨证唯物
主义思想的哲学思维,是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发扬和学习。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也产生出大庆艰苦创业会战时期的工
程文化,大庆油田参加会战职工在困难的阶段条件下,只用了3年时间便高水平
的拿下了一个特大的油田,并形成了一定的产量,为国家提供石油加工产品,推
动了石油开采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套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培养了一
只吃苦耐劳的石油职工队伍,并形成了以“铁人精神”为核心的工程文化,改变了
中国石油业的布局,改变了中国石油生产落后的现状,中国能源企业以新的骄傲
的面貌呈现在世界面前。铁人王进喜作为优秀的石油工人代表,作为大庆油田艰
苦创业企业文化的代表。大庆精神可以概括为,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靠自己的
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在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认真负责,讲究科学的踏实
做好本分的求实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在创业初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为油田开发建设
工程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成果,在大庆精神的领导下石油战线创造出丰富的物
质成果,为石油勘探开发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不断为国家经济建设奉献能源,
从而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事实,是对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有力诠释,大庆
精神在中国的石油工业历史中,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油田开发建设的各个阶段
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油田的开发,开采和发展是由一定的规律决定的,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要
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上下游有直接
的关系,所以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同时油田开发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科学技术
活动,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油田开发的水平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
术的进步,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开发理念,必须遵循科学技术规律,
这些规律都是油田开发与社会,经济,科技对油田的认识。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在中国油田开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不仅完
全摆脱了盲目照搬国外做法的思想,依靠自主创新、建立起陆相油藏开发的比较
完整的工作与技术体系,而且在油田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哲学思维上提升到前所未
有的高度。
吸取在这之前国内外油田开发的经验教训,强调立足地下,全部精力研究大
庆油田地质,必须取得准确的地质数据,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针对大庆油田
陆相非均质性特点,对冒估粗算极力反对,储层的各段特征,不以平均值替代,
要求精益求精,石油工作者的岗位在地下,斗争的对象是油层,的经典论述就是
在那个时期中提出的。
强调实事求是,根据主客观比必然的差异,区别对待,工作方法方针从实际
出发。由于陆相油田天然能量不足,地饱压差较小,保持能量开采必须早期实施,
于是早期的开采方法采用分层注水的方法,又由于采油层多,而且不均匀,必须
分开情况处理的状况而得出,按照不同油层不同强度的采油、注水,使渗透率不
相同的油层均能开采出油。
强调一切经过试验,以厂矿试点试验,先导性研究出油田开采开发规律,率
先增加采油产量,提高开发开采水平。大庆油田开发时,最开始就启用了45平
方公里的试验生产区,1964年在萨南试验了密集丼距多层开采的采油技术,将
长时间的开采过程减少,将可能的问题及早发现,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策,
做好未来的技术储备。一直以来,大庆油田先后开展了500多项先导性研究实验,
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调分析矛盾。要使矛盾得到转化必须要先抓准主要矛盾,在大庆油田的开
发建设中,地下油层分布处于激烈的运动、变化中,不同的矛盾状态表现在开发
的各个阶段,在多种矛盾中。主要矛盾又与次要矛盾交叉重合,十复杂。认识并
抓住主要矛盾,用不相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才能不断的加深油田开发
的进程,大庆油田早期注水开发阶段,认识处理好开采石油与注水的关系,”水
利和水害“的关系,处理好主力层与非主力层的关系,处理好高产和稳产的关系,
等等。使油田长时间稳产在中低含水阶段,为油田高产稳产争取了主动。
强调留有余地,强调九冷一热,在工作指导方针上重视经常务虚,在战略上
分析形势,强调在实际工作中不犯不可以改正的错误,不犯全局性错误,不犯重
复性错误等,在广大石油工人思想意识,技术水平,队伍素质上产生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
大庆油田种种以”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为代表的指导思想与哲学理念,
成为中国油田开发史上宝贵的财富,以后一直在全国的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中发
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大庆油田面临新的战略选择,面对油气资源的逐渐
耗尽,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益激烈,原油价格上涨,国家油气资源需求大增,国
内石油供应存在巨大缺口,国际大石油公司技术创新进程日益加快等一系列问
题。大庆油田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创建百年油田。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快推进技术创新
战略的实施,开发出更多的类似于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世界前沿技术,继续挖掘松辽盆地和海拉尔盆地难以开采的油气资源,提高采
收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整合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智力资源和文化
资源,发展资源经济、合作经济、服务经济。为创建百年油田积蓄力量,为国家
风险能源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金毓荪,蒋其垲,赵世远.油田开发工程哲学初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
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