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百农5号
- 格式:pdf
- 大小:127.53 KB
- 文档页数:2
超甜玉米新组合珍甜5号的选育作者:刘圣宽来源:《吉林蔬菜》2014年第03期摘要:超甜玉米珍甜5号是丹东圣园农业有限公司种子研发中心以M-HLT-2为母本,以T-HLT-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新组合。
该组合中晚熟、抗病、抗倒、皮薄、甜脆、穗型美观、籽粒较深,商品性极好等特点。
关键词:超甜玉米;珍甜5号;选育近年来辽宁、吉林两省鲜食及加工的超甜玉米发展较快,生产用种主要来源是由国外和南方各省引入。
辽宁省、吉林省自育品种较少,不能满足适应本地区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而从南方各省引进的品种大多不适应辽宁、吉林两省的春季低温、干燥的生态环境,表现出低产、多病、个高、晚熟等,生产极不稳定。
为了解决适宜辽宁、吉林两省早春、低温、干燥生态坏境种植的生产用种问题,我公司从2007年起开展超甜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
2009年组合M-HLT-2×T-HLT-1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命名为珍甜5号。
1 选育过程珍甜5号:是由M-HLT-2×T-HLT-1两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单交种。
该品种株高240~260厘米,穗位110厘米,穗长22~24厘米,穗粗5.5~5.8厘米,穗行数14~16行,株型半紧凑型,叶色深绿,果穗长筒型,籽粒黄色,穗轴白色,籽粒深度1.02厘米,花丝绿色,花药黄色,叶鞘绿色,百粒重15克。
抗倒伏,抗大小斑病,平均亩产鲜棒1 356千克。
母本:M-HLT-2是美国超甜玉米杂交种经5代自交获得纯系,该亲本株高180厘米,穗位90厘米,穗行14行,粒型褶皱,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花药黄色,叶鞘绿色,抗病,抗倒伏。
父本:T-HLT-1是泰国超甜玉米杂交种经4代自交获得纯系,该亲本株高210厘米,穗位100厘米,穗行14行,粒型褶皱,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叶鞘绿色,花丝绿色,花药绿色,抗大小斑病,抗倒伏。
2 选育结果2.1 产量:丹东市圣园农业有限公司种子研发中心2009年春季新组合品比试验中,每667平方米产鲜穗1 300千克。
玉米品种介绍(下集)[致富早班车]-粮食品种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早上好!我是节目主持人杨林。
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节目。
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2022年农业部推介发布的31个玉米主导品种。
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山东省潍坊职业学院王振华教授。
现在王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欢迎您王老师!专家: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大家好!2、主持人:在上期节目中,我们讲到,2022年农业部推介发布了31个玉米主导品种,其中黄淮海地区11个,西南地区9个,北方地区11个,我们给大家介绍了适于黄淮海地区的11个主推玉米品种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今天我们接着给大家介绍适用于西南地区的9个玉米品种和适合北方地区的11个玉米品种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专家:好,那先给大家介绍适用于西南地区的9个玉米品种的主要情况和特点吧。
3.主持人:2022年农业部推介发布适用于西南地区的9个玉米品种分别是川单189,东单80,雅玉889,成单30,中单808,桂单0810,荃玉9号,云瑞88和苏玉30。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专家:川单189是四川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玉米中心、四川川单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2008年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4.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9.3%。
在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17天,株高222厘米,穗位高86厘米,籽粒橙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百粒重27.0克,赖氨酸含量为0.27%、粗蛋含量为8.7%、粗脂肪为5.1%、粗淀粉为77.5%;经接种鉴定,抗纹枯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感小斑病。
栽培要点:春、夏播均可,适宜密度在3200~3500株/亩。
施肥和管理同一般单交种。
适宜种植地区:四川、贵州(毕节除外)云南(曲靖除外)的平坝、丘陵区和低山区种植,茎腐病高发区除外。
5、主持人:好,这是川单189。
下面再来说说由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东单80。
专家:东单80: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0公斤,比对照增产11.9%。
1.甘薯1. 刘庆昌、何绍贞育成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农大6-2。
2.玉米1. 刘占先先后育成农大60、农大65、农大3138、农大81、农大84、农大88、农大62、农大68、中农大2号、中农大3号等一系列优良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亿多亩。
2. 徐明良“玉米不育化杂交种-苏玉6号”1994,第四完成人。
3. 戴景瑞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农大60的选育与推广,200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良玉米自交系综3与综31的选育与利用,200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玉米单交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利用,2003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4. 李建生2003,超甜玉米新品种“金银99”选育及产业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玉米新品种“华玉4号”选育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5. 王守才等中农大203黔审玉2009009 ;中农大311 皖审玉20080069 ;中农大239黔审玉2007009 ;中农大236国审玉2006038 ;中农大221 黔审玉2004017;农大95国审玉2004008 。
6.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00010;品种名称:农大81;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品种来源:D15/D16;省级审定情况: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推广中应注意防止倒伏,在大、小斑病易发区慎用。
7.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29;品种名称:中农大372;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品种来源:母本806A,来源于1688×黄C;DH14引自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意见: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吉林、山西、辽宁丹东、河北张家口、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8. 审定编号:京审玉2012002;品种名称:中农大622;选育单位: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品种来源:C228/京24;适宜北京地区夏播种植,中等肥力以上地块,密度为每亩4500-5000株。
优质高产甜玉米新品种:赣科甜6号-粮食品种赣科甜6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T14-6-6为母本、T1-2-4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2022年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优质高产甜玉米新品种:赣科甜6号。
赣科甜6号株型半紧凑,株高195.1厘米,穗位高60.2厘米,果穗筒形,穗长19.3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1.4厘米,穗行数15.6行,每行粒数34.3粒,鲜穗出籽率73.6%,鲜百粒重37.3克,单穗净重255.1克。
穗轴为白色,籽粒浅黄色。
生长后期植株持绿性好,茎秆可做青饲。
赣科甜6号在江西省中部地区种植,春季于3月底至4月初播种,6月下旬成熟,整个生育期为83.4天;秋季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生育期为78天左右。
据江西省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2022年、2022年调查鉴定结果,赣科甜6号表现为高抗纹枯病、茎腐病、大小斑病,对心叶玉米螟抗性也较强。
种植地要求肥力中等以上、排灌良好的沙质壤土。
审定情况:2022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属半紧凑甜玉米品种。
春播全生育期83.4天,与对照粤甜16号相当。
该品种株高195.1厘米,穗位高60.2厘米,双穗率2.7%,空杆率2.0%,倒伏倒折率4.8%。
果穗筒形,穗长19.3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1.5厘米,穗行数15.6,行粒数34.4粒。
单穗重230.1克,鲜百粒重37.3克,鲜出籽率73.6%,籽粒浅黄色,穗轴白色。
品质综合评分87.9分。
产量表现:2022-2022年参加江西省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2022年平均亩产量691.6公斤,比对照粤甜16号减产5.37%;2022年平均亩产量812.9公斤,比对照增产0.47%。
两年平均亩产752.2公斤,比对照减产2.45%。
适宜地区:江西省鲜食甜玉米产区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种植,与其他玉米品种空间隔离300米以上或时间隔离为20-30天。
大穗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劲单4号栽培技术要点劲单4号是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大穗高产型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玉20200018),在重庆中低海拔地区种植,表现出植株矮、株型好、穗子大、轴芯细、齿粒深、满尖、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等优势,深受广大种植农户欢迎。
2022年已在贵州、四川引种备案。
一、特征特性劲单4号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05~136天,平均118天,与对照相当;第一叶鞘为浅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61厘米,穗位高102厘米,叶色为深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为紫色,颖片为绿色,花丝为绿色;穗长20厘米,穗行数17.0行,行粒数38.5粒;穗呈长筒状,穗轴为白色,籽粒为黄色、半马齿形,百粒重35.2克。
籽粒容重730克/升,含粗蛋白10.90%、粗脂肪4.66%、粗淀粉71.16%。
两年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纹枯病和穗腐病,感茎腐病。
二、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5.5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0.2%,亩产变幅515.3~648.1千克,12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0.2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2%,亩产变幅569.3~662.3千克,5个试点均增产。
三、栽培技术要点1.深耕整地,适时播种。
①深耕整地。
播种前要犁耙好地,使土壤疏松、平整。
重庆地区春季雨天多,土壤含水量高,在冬前未进行翻耕、开沟的玉米地,应该抢晴天用大马力旋耕机进行深耕,疏松土壤,杀死地下害虫和虫卵。
同时,可选用小型开沟机开厢开沟,以120厘米或240厘米为厢宽(包厢沟);开好厢沟、腰沟和围沟,围沟宽30~35厘米,厢沟、腰沟宽20~25厘米,深15~20厘米,以利于排水降渍,为播种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②播种时间。
重庆可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种(一般以5~10厘米深土层最低温度稳定在12℃为标准),太早容易遭受早春冻害,太迟由于营养生长时间较短,不易夺得高产。
5个玉米品种在贵阳市乌当区的引种表现马 蕾 1,王 庆2(1. 乌当区农业农村局,贵州 贵阳 550018;2. 乌当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服务中心,贵州 贵阳 550018)[摘 要]为乌当区玉米新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栽品种贵单8号为对照,引进云海4568、荃玉388、昊单534、金玉932,贵单8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各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产量等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各引进品种在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均较对照品种有明显优势,且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
金玉932的抗倒伏性较好,荃玉388和昊单534的产量较高,分别为766.71 kg/667m 2(较对照增产25%)、693.37 kg/667m 2(较对照增产13.4%)。
荃玉388、昊单534两个玉米品种在试验抗性、产量等各项指标表现较好,可作为乌当区玉米推广品种。
在选择种植荃玉388时,应注意苗期的肥水管理,以防发生倒伏。
[关键词]玉米;引种;性状;产量;乌当区[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24)03-0057-0004-04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兼具食用和饲用等用途,其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氨基酸、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1−2],具有极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有研究表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主要受遗传、环境和栽培措施等因素影响[3−5],其中生态环境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不同季节下的气温变化和不同生态区的日照时数变化都会对玉米籽粒的发育产生影响[6]。
贵阳市乌当区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适合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近年来引进的一批企业在玉米制种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但品种相对单一,多元化不足,离满足农户对玉米品种的选择还有一定差距。
在生产中,引种可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当地优良品种需要,加快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加快良种推广[7−8]。
玉米新品种卫农998选育报告作者:党根友李新罗湘宁张文博王兆川徐卫军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1年第01期摘要:玉米新品种卫农998是以LWQ为母本、宁121为父本选育的高产优质长穗粮饲兼用品种。
在2017年宁夏联合体引(扬)黄灌区中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卫农998平均折合产量为15 697.5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2.50%。
在2018年宁夏联合体引(扬)黄灌区中晚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中,卫农998平均折合产量为15 711.0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94%。
卫农998属中晚熟品种,株型紧凑,平均株高为301 cm。
平均百粒重为36.3 g,平均出籽率为87.8%,容重776 g/L。
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87.8 g/kg、粗脂肪(干基)35.8 g/kg、粗淀粉(干基)755.6 g/kg、赖氨酸(干基)2.8 g/kg。
田间生长整齐,出苗快、苗势强,结实性好,高抗腐霉茎腐病,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抗倒伏,丰产稳产,品质优,适应性强。
适宜在内蒙古、宁夏、甘肃等中晚熟玉米种植区及类似生态气候区域种植。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卫农998;选育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1-0001-04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1.001Abstract:Weinong 998 is a new corn cultivar with high yield, high quality, long ear grain and grain feeding combination forage, was bred with LWQ and Ning 121. The average yield of Weinong 998 was 15 697.5 kg/hm2, and 2.5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Xianyu 335 in the Regional Test of middle-late corn cultivars in Yanghuang Irrigation Area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in 2017. The average yield of Weinong 998 was 15 711.0 kg/hm2 and 4.94%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Xianyu 335 in the Production Test of middle and late corn cultivar in Yanghuang Irrigated Area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in 2018. Weinong 998 is a medium and late maturing cultivar with compact plant type and 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of 301 cm. The average 100-seed weight is 36.3 g, the average seed yield is 87.8%, and the bulk density is 776 g/L. The grains contained crude protein (dry base) is 87.8 g/kg, crude fat (dry base) is 35.8 g/kg, crude starch (dry base) is 755.6 g/kg and lysine(dry base) is 2.8 g/kg. The fields grow neatly, the seedlings emerge quickly, the seedlings are strong, and the seed is good high resistance to stem rot,resistance to silk smut, medium resistance to large spot disease, lodging resistance, high yield and stable, excellent quality, strong adaptability.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ing in Inner Mongolia,Ningxia, Gansu and other middle and late corn planting areas and similar ecological climate areas.Key words:Corn;New cultivar;Weinong 998;Breeding玉米是我國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种植,2018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5 990万hm2左右,约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6%[1 ]。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冀农802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作者:赵志波韩福祥杨红业池致清王树民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20期摘要:高产、多抗是种子培育重点关注的问题。
冀农802则是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先进科学选育及配套技术培育而成的玉米种子。
该品种通过河北省审定,山东、河南、江苏、天津、安徽引种备案。
试验结果显示:冀农802千粒重389.8 g,出籽率达到8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高达707.6 kg/667 m2,不同程度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穗腐病、瘤黑粉病、粗缩病、南方锈病等。
该品种适宜夏播种植,通过适宜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割可获取较高产量,可在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进行推广种植。
阐述了冀农802选育技术、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重点分析了冀农802生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冀农802;选育技术;配套技术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0-003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玉米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因其耐寒性、耐贫瘠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阔而深受人们喜爱。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产量、降低品质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面对的玉米病虫害种类较多,较为常见的有玉米螟、棉铃虫、玉米叶螨、黑粉病、小斑病、大斑病、纹枯病、玉米粗缩病、丝黑穗病、穗腐病、茎腐病等。
一旦发生病虫害且未及时控制,玉米产量将严重降低,农户收益减少将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影响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据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省1998年因玉米矮花叶病大面积流行导致玉米减产5万t;玉米丝黑穗病在玉米产区流行一般可造成15%~20%减产,严重可达到50%以上。
除此之外,玉米产区气候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玉米产量。
河北冀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出的冀农802属优势玉米品种,具备耐高温、抗倒伏、产量高、抗病害等优势。
1 冀农802选育技术分析冀农802是一种在全基因组分析下选择高产、抗病优势玉米为种质材料,经杂交组配构建基础群体,在回交转育技术、接种鉴定技术等应用以及玉米复播区预备试验下得出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1]。
绿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中玉303王岩文1 隋朋斐2 付发林2 何建国2 靳长再1 王兆国2 温通通2梁玉婷2 景义泽2 张同景2 张光玉2 李广陆2 武 祺2 王亚东2 王天宇1(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合肥230000)摘要:提升抗逆性与适应性是促进我国玉米单产水平提高的关键。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的自交系,经定向测配、多环境鉴定,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植玉米新品种中玉303。
该品种在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高密组)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6%,增产点率100%;在国家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8%,且高抗茎腐病,抗小斑病,后期持绿性好,籽粒淀粉含量高达75.96%。
2020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应用。
在2021年大面积示范推广中,尽管气候灾害等多种逆境共同胁迫,中玉303综合性表现突出,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玉米;绿色高产;中玉303;特征特性;栽培要点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玉米快速发展,成为第一大作物。
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种植制度通常为小麦、玉米连作一年两熟。
在小麦收获到播种之间的100多天空档期内,种植玉米并取得高产十分不易,且玉米茎腐病、大小斑病、高温伏旱、阴雨寡照等生物及非生物胁迫频发,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困扰着玉米生产的发展。
加速培育与应用绿色高产、优质多抗的玉米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对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助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认真落实国家“藏粮于技”精神,从美洲、欧洲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产、抗病、耐密种质,并与抗逆性、适应性优良的本土骨干系进行杂交融合,创制出CNH3323等一系列配合力高、抗病、抗旱性强的自交系,根据分子标记杂种优势类群划分信息,进行定向组配和多环境鉴定筛选,育成株型独特、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耐密广适的玉米新品种中玉303。
玉米新品种明天695在封丘县高产栽培技术作者:王峰王广军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1年第12期玉米新品种明天695是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10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在黄淮海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株型紧凑,适宜在5月5日至6月20日种植,每667 m2种植4500~5000株。
2018—2020年,明天695在封丘县的推广种植表现比较优异,抗病性及稳产性好,产量突出,每667 m2平均产量750 kg,是一个有推广价值、增产增收的好品种。
笔者现将明天695在封丘县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播前准备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把霉粒、烂粒去除,并用玉米拌种剂进行拌种,在播前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晒种。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
因此,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播种,每667 m2种植4500~5000株,播深4~6 cm。
二、田间管理(一)苗期管理玉米新品种明天695在苗期主要的管理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促壮、追肥和防治虫害。
1.查苗、补苗。
播种后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
选择17:00以后或阴天带土移栽的方法进行移栽。
2.间苗、定苗。
明天695幼苗长到3~4叶期进行间苗和定苗,间苗、定苗应在晴天下午进行,把病苗、虫咬苗、发育不良苗剔除。
3.蹲苗促壮。
蹲苗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
4.中耕除草。
及时进行中耕,中耕时掌握不能压苗。
中耕深度为3~5 cm,注意苗旁宜浅,行间宜深。
5.防治虫害。
玉米新品种明天695苗期的害虫种类主要有地老虎、蚜虫、蓟马、棉铃虫等,对害虫要及时防治。
(二)穗期管理1.重施攻穗肥。
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采用穴施、条施等方法每667 m2施尿素25~30 kg。
2.科学排灌。
玉米新品种明天695穗期需水量大,若这一时期干旱,要及時灌水,土壤持水量控制在70%~80%;若降雨过多,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近年来辽宁、吉林两省鲜食及加工的超甜玉米发展较快,生产用种主要来源是由国外和南方各省引入。
辽宁省、吉林省自育品种较少,不能满足适应本地区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而从南方各省引进的品种大多不适应辽宁、吉林两省的春季低温、干燥的生态环境,表现出低产、多病、个高、晚熟等,生产极不稳定。
为了解决适宜辽宁、吉林两省早春、低温、干燥生态坏境种植的生产用种问题,我公司从2007年起开展超甜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
2009年组合M-HLT-2×T-HLT-1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命名为珍甜5号。
1选育过程珍甜5号:是由M-HLT-2×T-HLT-1两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单交种。
该品种株高240~260厘米,穗位110厘米,穗长22~24厘米,穗粗5.5~5.8厘米,穗行数14~16行,株型半紧凑型,叶色深绿,果穗长筒型,籽粒黄色,穗轴白色,籽粒深度1.02厘米,花丝绿色,花药黄色,叶鞘绿色,百粒重15克。
抗倒伏,抗大小斑病,平均亩产鲜棒1356千克。
母本:M-HLT-2是美国超甜玉米杂交种经5代自交获得纯系,该亲本株高180厘米,穗位90厘米,穗行14行,粒型褶皱,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花药黄色,叶鞘绿色,抗病,抗倒伏。
父本:T-HLT-1是泰国超甜玉米杂交种经4代自交获得纯系,该亲本株高210厘米,穗位100厘米,穗行14行,粒型褶皱,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叶鞘绿色,花丝绿色,花药绿色,抗大小斑病,抗倒伏。
2选育结果2.1产量:丹东市圣园农业有限公司种子研发中心2009年春季新组合品比试验中,每667平方米产鲜穗1300千克。
2010年春在辽宁省的品比试验中,亩产鲜穗1410千克。
2011年在吉林省品比试验中,亩产鲜穗是1360千克。
三年来共试验76个点,1个点减产,75个点增产,平均亩产鲜棒1356千克,比对照组沈甜6号增产24.6%。
2.2农艺性状:珍甜5号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辽宁春播100天,吉林春播110天,该品种叶鞘绿色,株高240~260厘米,茎秆粗壮,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果穗长筒型,籽粒黄色,穗轴白色,籽粒深度1.02厘米,花丝绿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16~21条,花粉量大,穗位110厘米、穗长22~24厘米,穗粗5.5~5.8厘米,果穗重每棒平均500克左右,穗行数14~16行。
高产优质耐密植玉米新品种“天育108”选育报告作者:张野张黎明陈红伟尹雪山李振华李继竹来源:《吉林农业》2017年第08期摘要:耐密植新品种“天育108”是吉林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
在吉林省2015年~2016 年高密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3563.4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
2016年,吉林省高密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3080.5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7%。
该品种具有耐密植、产量高、茎秆坚韧、抗倒伏、品质好、熟期适宜等特点。
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7052,正式定名为“天育108”。
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熟区种植,耐密植,公顷保苗6.5~7.0万株/公顷。
关键词:玉米;天育108;高产;耐密植;抗倒伏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5.004李竞雄[1](1990)指出,玉米栽培上最大的改革是种植密度加大和施肥水平提高,而优良耐密植品种的选育已成为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2]。
我国耐密植品种的发展大致经历3个阶段:1987年“掖单2号”[3](掖107×黄早四)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标志着我国走上耐密植育种的探索之路;1996年,耐密植品种“郑单958”[4](郑58×昌7-2)的选育与推广使中国的育种水平提升了近20年;2004年耐密植“先玉335”(PH6WC×PH4CV)在东北春玉米区大面积种植与推广,广适、优质、耐密植的美国杂交种逐渐成为我国育种工作者创制耐密植育种材料的遗传选系基础,加快了我国耐密植育种探索的进程[5-6]。
该单位种子事业部研发部门以美国杂交种803×PH6WC为基础材料,经7代自交选育出YHT001,并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从PHB1M×PH4CV中选育出TCB01,形成了以YTH001和TCB01为骨干系的一批优良自交系,2013年组配耐密植杂交种,2016年,育成耐密植、高产、茎秆坚挺、抗倒伏、品质优等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天育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