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 格式:docx
- 大小:14.04 KB
- 文档页数:6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探究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变得愈发重要。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涉及到资产购置、使用、维护、报废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对于高校的正常运转和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已成为高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分析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包括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办公设备、房屋等,管理工作量大,管理需求复杂。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较长,容易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但由于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重视不够,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缩短、效率降低,进而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手段还比较传统,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登记、盘点和管理,存在信息不准确、数据不及时的问题。
二、探究方法1.引入信息技术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存在信息不准确、数据不及时的问题。
可以引入信息技术,采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
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实时跟踪、统一管理,提高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2.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盘点、维护、报废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责任人。
通过建立制度,可以明确管理的权责,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减少管理中的纰漏和失误。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和操作,而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
可以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管理理念和业务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信息技术应用、固定资产维护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强化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是固定资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作者:任方辉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1年第5期任方辉摘要:高校固定资产是用于考量高校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参考指标,同时也是高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为提升高校教学能力、推进科研发展等提供条件。
自2019年1月1日起,国家财政部下发并开始执行了新“会计制度”,从而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标准,打造并实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
文章介绍了高校固定资产特点和开展新模式的重要作用,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观念、机制、模式、手段以及监管这五个方面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高校固定资产在其教学和科研等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确保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
固定资产资金配置与运用在高校教育投资中占比较大,提高固定资产使率、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是目前高校固定资产模式转型的关注重点。
一、高校固定资产特点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不能分割的重要部分,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固定资产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
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对教育不断大力投入,使得各地高校固定资产来源渠道得到了拓展,其不仅是国家财政下拔款项购置、自主知识产权购置、获取事业性收入购置,同时还可是在经营过程中以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购置,或是社会捐赠等,且不同来源方式获取的固定资产都为高校教学科学提供服务;其二,固定资产表现形态呈现多样化。
高校所具备的固定资产形态各异且品种繁多、数量较大以及金额较高,比如实验室用各类仪器模型、校园网络设备、教学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其三,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并存化。
高校固定资产除了用于日常的教学科研外,其还被用于非独立性核算和校办企业等经营活动中,从而形成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并存的现象,且共同成为高校办学的根本条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创新之刍议高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促使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改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高校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创新进行探讨,以期提升高校管理水平,为高校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创新高校的固定资产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学校规模大小、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1]。
随着高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所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愈显突出[2-5],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如何创新,是摆在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1.管理意识淡薄、“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片面资产管理思想严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投资建设的,高校无偿使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既不计提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
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思想的長期影响下,高校管理者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更没有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使得高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
2.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部门的固定资产配置有”小而全”的现象,而使用效率低,造成固定资产的大量闲置和严重浪费。
3.资产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资产管理流于形式,家底不清目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高校信息化管理推广不够,资产申请、购入、使用、保管、处置环节没有统一的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尚不完善,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资产存量。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创新1.观念创新首先,高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革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学校长远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探究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不仅是高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开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还是高校资产管理与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固定资产规模较大、品种繁多,如何建立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对于高校的资产保值、增值、节约、规范化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管理不规范,缺乏全方位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体系。
高校有关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有则改之,无则不理”的简单处理之上,对资产的分类、使用、维护和保管等方面往往缺乏规范与科学性。
二是维护费用高,房屋设备等资产存在着“大修周期短、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对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投入也会随之增加。
三是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许多高校还停留在纸质文档的管理模式上,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效率低下。
1.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想让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并且制度应该包括:资产购置、分类、存储、使用、转移、折旧、消缺和报废等方面的规定。
2.加强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归类,合理规划,使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可以根据资产的功能,将其分为传统的三大类:房屋、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也可以根据主体、规模、经费单位等来分类。
3.加强资产维护保养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寿命,高校应该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采取预防措施和节约措施,尽量避免日后的大修和更换,以达到资产的延续使用与保值增值的效果。
4.推进信息化管理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起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可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通过数字管理、管理数据智能化等方式,实现对资产状况的统计及更精确的管理,最大程度地避免隐患的发生和资产的损失。
5.加强资产清查和监控管理在高校日常管理中,定期开展资产调查清查工作,以避免固定资产的盲目增加和损失。
在管理中加强监控管理,注重用人,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加强管理者的内控力度。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探究一、高校固定资产分类高校固定资产包括两类:实物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
实物固定资产包括:1.建筑、构筑物及相关设备,如教学楼、实验楼、宿舍、体育馆等。
2.土地及固定装置,诸如道路、台阶、护栏、铁路等。
3.运输工具,如校车、公共交通等。
4.机器及设备,如多媒体设备、办公设备、通信设备等。
1.知识产权和专利权。
2.商标、版权和商誉。
3.软件、数据库和数字媒体库。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是为了使资产被最充分地利用,又不影响资产的使用寿命及其价值。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停止资产闲置高校资产不能长时间闲置,这会导致资产价值的下降,同时也会占用高校的宝贵资源。
因此,要避免资产的闲置,可以通过网上拍卖等方式将其卖出。
2. 加强维护和保养高校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至关重要。
如果资产长期没有得到维护和保养,则其功能和使用寿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标准,按照标准要求执行,避免浪费。
3. 精细化账务高校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也需要精细化,对资产进行精细的清查、核对、更新,实现资产的准确掌握和利用。
同时,要建立完整的资产档案,记录资产的位置、使用时间、实物状况、存放环境等情况,以便及时的处理资产故障和保养。
4. 优化资源配置高校的固定资产众多,如何优化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也是高校资产管理需要重视的问题。
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充分发挥高校资产的效用,降低机构成本和资源浪费。
5. 强化安全意识和管理措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高校固定资产的安全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资产被盗、失窃等问题的发生。
6. 加强科技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高校除了优化旧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引入新的科技工具,如OA系统、区块链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资产管理的精准化和实时化。
综合来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保障,有助于提高高校资产的保全和管理水平,对于支持高校教育和管理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提升存在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和保养标准化,确保使用安全,提高高校的科学体系。
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创新与应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而且也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在过去的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大多采用“人工+台账”方式进行,人工某些信息数据会存在丢失或者错误,台账易于损坏或者遗失,对于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和准确度都带来了很大挑战。
因此,当前的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更加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资产管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达到更高的管理效能和质量。
一、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创新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企业发展和管理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因此,企业需要采用更加高效、智能、便捷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数据化: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详细记录、监控和分析,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掌控和管理,防止资产的遗失和损毁,同时也方便企业管理和决策。
2. 智能化: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智能监控和识别,提供即时、准确的资产信息。
同时,还可以实现资产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规范化: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解决管理“人员多、流程复杂、制度不规范”等问题,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过程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规模、用途和管理需求等因素,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和工具。
以下是当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1. RFID技术RFID技术是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电子标签的贴附,利用无线电的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识别,实现对资产的追踪管理和维护,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适用于各类资产的管理和监控。
6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O .10SC I EN CE &TECH NO LOG Y I N FOR M A TI O N 学术论坛2008年我校围绕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思想等深层次问题,针对实际,突出重点、深入调研,拿出改革创新和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拿出保证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使解放思想学习真正转化为更新观念、谋划思路、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实际行动。
因此,在新形式下,高校资产管理也应以创新为主线,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最大化,使我校固定资产真正得到合理化、动态化管理。
1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防止学校资产流失高校是典型的事业单位,由于其组织结构层次多,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量大面广、专业性强,相应地对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制度保障。
本着“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健全、完善和理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正常运行。
同时,利用计算机按照管理要求建立资产数据库,全面、完整地记录学校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资产管理处、财务处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学校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建立定期的清理盘点和资产核销制度随着我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资产投入的不断加大,如管理不当,将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相脱节,最终将导致我校固定资产会存在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
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可操作的实物盘点制度、及时掌握资产损益情况,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如实地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的家底清、账实相符。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探究
高校固定资产是指高校在规定期限内持有并能够支持高校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和校园
管理的物质财产。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还是为了落实经
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应该主要包含四个环节:
一、固定资产登记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个步骤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
这包括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
评估和分类管理。
这是基础,不仅便于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管理,还可以将固定资产信息存档,以便未来的参考和审核。
对于高校的固定资产,保养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高校应该定期检查固定资产,尽可能使它们正常运转。
可通过定期清理、更换配件和修理操作来实现。
固定资产也需要不定期地更新,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关于更新的时间,可以依据每个
资产的寿命、设备网络等方面确定。
高校应该根据以往的使用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考虑。
为了保护固定资产和资产使用者的权益,高校应该设置具有监督功能的管理机构。
该
机构可以注册资产、负责资产管理和安全审查。
监督机构的存在,可以避免因个人操作不
善而产生的资产损失等问题。
在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高校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
2.建立购置资产、维修保养等基本规定。
3.确定资产水平和使用效益。
4.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证高校的资产不受任何损害。
总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高校发展和日常运营是至关重要的。
在管理中要细心,守护每一个固定资产,为高校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资源和条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探究一、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投资的一种资产,其管理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战略发展。
在高校中,固定资产也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之一,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探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固定资产在高校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
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需要良好的实验室、设备和设施,这些都是固定资产的一部分。
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的开展。
2. 建设和改造高校校园。
高校不断发展壮大,需要不断对校园进行建设和改造,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固定资产投入。
3. 增强学校的实力和竞争力。
合理管理固定资产,可以为学校节省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增强学校的实力和竞争力。
高校固定资产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在实际运行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一些高校在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管理不规范、流程混乱的问题,导致资产管理困难。
2. 资产使用效率低。
一些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较低,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3. 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一些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大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管理手段滞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进行探究是必要的。
2. 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应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3.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高校应在资产使用中加强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
4. 加强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和便捷化。
高校应探索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RFID、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和便捷化。
五、结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探究,是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益的关键。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摘要高校的固定资产是保障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管理固定资产,充分发挥资产效益,对促进高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也应随之而变,应以管理创新为主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高校管理;固定资产;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489X(2009)24-0006-03
Inno vati on Explore of College Capital Asserts Man ageme nt Mode//Luo Xiao qing
Abstract The capital asserts of college is the foun dati on and n ecessary qualificati on to in sure college teachi ng, research ing and adm ini strati on are going on wheels. Man agi ng the capital asserts in a scientific method to make full use of capital have a great significant to promote the college developme nt. With the rapidly developme nt of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the method to man age the college capital asserts changes. It is necessary to hold innovation as the main idea
to optimize resource con figure to achieve the full use of resource con figure and utilizatio n.
key words college management; capital asserts; innovation mode
Author ' s address Hunan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004, China
建国几十年来,国家向咼等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保证咼校为国家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任的完成。
但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并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校一方面教学经费紧缺,教研固定资产困乏;另一方面则因管理落后,效益低下,资
产流失,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所以,分析研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改革形势,以提高固定资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对策,是该领域现阶段的一大课题。
1高校固定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根据《高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
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单位价值虽然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学校固定资产分为6类:1)房屋和建筑物,包括教学用房、行政用房、后勤用房、业务辅助用房、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及土地等资产;
2)专用设备,包括电脑设备、打字复印机、电教设备及文体设备等
;3)
一般设备,包括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印刷机械、卫生医疗器械、工具量具器具、家具、行政办公设备、被服装具、标本模型及车辆等设备;4)文物及陈列品;5)图书;6)其他固定资产。
2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
2.1固定资产来源渠道多元性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可以用财政拨款资金购置,用自主知识产权构建,用事业性收入增加,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也可以用商业贷款购置,还有社会的各种捐赠。
多种来源的固定资产共同服务于高校的教研活动。
2.2固定资产表现形态多样性高校固定资产形态具备形态多样性、种类繁多、数量大、价格高的特点,并且投资于各种形态的固定资产的资金会越来越庞大。
2.3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并存性现在,高校固定资产除用于教研活动外,还用于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和校办企业,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并存,共同成为高校办学的物质条件。
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思想认识不够,政策规范乏力长期以来,高校资产由国家拨款
购置或无偿调拨,使用国家资产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人们头脑中很难形成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这种思维定式是高校资产长期不被重视、人们头脑中至今还被“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思想困扰的根本原因。
重钱轻物的思想观念是制约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全面进步的桎梏,束缚了固定资产作为教研重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效率效益的提高。
另外,高等学校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与企业相比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完善之处,如固定资产的计算、计价、分类、确认范围等须进一步通过政策和制度加以规范。
3.2理论研究不深,学术交流不够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不像企业固定资产那样与企业的成本、利润密切相关,因而不像企业固定资产那样有大量的会计学家、成本控制学家、税务学家不断加以研究,也没有一套理论体系和严密的管理规则加以支撑和约束。
学术研究更是十分匮乏,不适应高等学校高速发展的需要。
3.3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队伍不精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本沿用过去20世纪80年代技术手段,已不能适应高等学校固定资产高速膨胀的实际,也大大落后于高校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数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特别是骨干管理人员一般都是从其他岗位转业过来,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甚至缺乏基本专业知识,制约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工作的有效展开。
3.4管理认识不足,过程缺乏协调长期以来,国家大包大揽的投入体制助长高校固定资产的重投入、轻管理的错误观念,认为只要完成教
学计划就行,基本不关注固定资产的效益性。
或因不愿承担风险而过多关注与教学、科研,片面强调非经营性资产的重要性,忽视经营性资产的经济效益。
为此,宁可闲置部分固定资产。
同时,高校资产购建以各部门为主,“谁购建谁拥有,谁拥有谁使用,谁使用谁负责”的现状形成资产名义上是学校所有,实际上是使用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由于资产管理与资产使用部门间的责任不明确,未能有效共享信息,管理不到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效率的低下,甚至成为腐败的根源。
3.5管理理念滞后,内控制度不全受计划经济体制思维的影响,不少高校的固定资产制度不健全。
如在资产的预算配置环节缺乏科学的审核机制,在资产购置环节没有清晰、规范的处置程序和处置方式。
同时管理手段依旧停留在手工登记和监管资产上,数据有陈旧和静态的特征,不能及时反映资产存在分布和动态变化;而且对固定资产的长期管理也不到位,以致家底不清,资产账、卡、物不相符。
特别是近年出现的一校多区型高校,校区多,而且有的处于初创期间,由于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处置校舍建设等基建项目和教学仪器、网络设备等固定资产的配置工作上,忽视及时对现有固定资产物资的清理合并,账务
上也没及时处理,一定程度上造成账物、账账不符,不少资产游离于账外。
各部门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广开财源,同时又利用取得的部分收入购置、接受捐赠、无偿划拨、自制或改建固定资产,由于没有价值或价值的不确定或不准确,有相当的部分没有验收入账,或入账价值不
准,造成账实不符,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竣工验收、决算、移交、工程决算审核等各环节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也导致未能及时入账和账外资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