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摘要: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使得城市发展不得不向上或向下发展,基坑开挖的深度越来越深。为

了确保基坑支护的安全,不论是一、二、三级基坑,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要求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都要求进行监测,现就当前基坑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平位移测量;视准线法;小角法;前方交会;后方

交会;极坐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urban land is more and more tense, which makes the urban development had to go upward or downward, such as the deeper and deeper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excavation support system, no matter the primary, secondary, or third pi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project monitoring technical regulation gb50497-2009,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pit top are required to be monitored. hereby, this paper will expounds the several methods for the curren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key words: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collimation line measurement; small-angle measurement;

forward intersection; resection; polar coordinates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视准线法

视准线法,主要应用在场地比较开阔,基坑比较规整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基坑。

(1)基准点的布设:在基坑的四个边上分别布设一对基准点。基准点应离开基坑的距离不小于开挖深度的3倍。一对基准点应与被监测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误差不大于5cm。见附图:(2)观测方法:在一个基准点架设仪器,另一个基准点定向。利用经纬仪或激光准直仪直接观测一个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上的

标尺读数。根据精度要求观测多个测回,求平均数计算位移增量,计算基坑坡顶监测点的本次位移量及累计位移量。

视准线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观测数据直观,对仪器精度要求不高,方法简便。缺点是受场地影响较大,只适用于规则的基坑,幷且距离不宜太远。

2.小角度法:

小角度法主要是适应基坑相对比较规则,个别点监测点与一对基准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但与两基准点角度不大的基坑。

(1)基准点的布设:采用小角度法观测水平位移的基准点的布设与视准线法要求基本一致。也是沿基坑的每一周建立一条轴线(即一个固定方向)。

⑵观测方法:在一个基准点加设仪器,另一个基准点定向利用经纬仪直接观测一个强制队中的觇牌。读取监测点的角度。根据精度要求观测多个测回求平均角度值。用固定方向与测站位移点方向的小角变化△β”(偏离视轴线的小角一般不大于30”)。

按公式:

s= △β” /p*s

(s的测量精度不小于1/2000,可以只观测一次)计算增量,比较每次的变化值,计算水平位移量。

⑶小角度的优缺点:小角度对距离测量精度不高,但对角度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并且距离不宜太远,工程量较大,效率低。

3.前方交会法

前方交会法适用变形点上不便于架设仪器的基坑,精度要求较高的基坑作业。

(1)采用前方交会法基准点布设:为了满足监测要求在基坑的四周布设高精度的控制网,控制网应满足将来前方交会60°~120°要求。基准点应采用观测墩、强制对中装置。

(2)前方交会的观测:前方交会的观测采用的仪器精度应不小于1”,采用dj1型仪器应观测6个测回,求角度平均值α、β(α、β角度不小于30°),按公式:

求p点的坐标。每次观测的坐标值与首期观测值比值,计算每期的位移量和累计位移量。

p点位中误差的估算公式为:

为测角中误差,d为两已知点距离。

前方交会的优缺点:精度高,但作业复杂,劳动效率不高。

后方交会法:适用于变形监测点上可以架设仪器,且与3个基准点通视的基坑监测。

(3)采用后方交会法基准点布设:为了满足监测要求在基坑的四周布设高精度的控制网,基准点应采用强制对中装置。

(4)后方交会的观测:后方交会的观测采用的仪器精度应不小于1”,采用dj1型仪器应观测6个测回,求角度平均值α、β(α、β角度不小于30°),按公式:

其中:

后方交会的优缺点:设站在监测点上对基准点的位置可以进行选择,精度高,单作业效率低。

4.极坐标法:

随着测绘仪器向高精度、自动化的发展,特别是测量精度0.5”、1”测量机器人的出现,极坐标法越来越多的在基坑监测中被广泛应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极坐标法。

(1)极坐标法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的布设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在基坑四周大于基挖开挖深度3倍的地方布一个平面控制网,设置强制对中的观测土墩。强制对中误差不要大于

0.5mm。

第二种方法是在基坑四周已有建筑物上利用反射片作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