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的起爆与感度
- 格式:pptx
- 大小:267.21 KB
- 文档页数:42
第六章 爆破基础知识第一节 爆破原理一、 炸药及爆炸的一般特征1、炸药及其主要特征 炸药是在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进行高速的化学反应, 同时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和热量。
2、炸药爆炸及其三要素(1)反应过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热。
放出大量的热是化 学爆炸进行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2)炸药反应速度快。
反应速度快是是形成爆炸的必 须条件。
( 3)能生成大量的气体立物。
总之,炸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三者又是相互 相系的。
所以,高温、高压高速是炸药爆炸的重要特点 二、 炸药爆轰理论基础知识(一) 炸药的起爆和感度1、 炸药的起爆 炸药在未受外界能量作用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 炸药的感度第二部分 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炸药材料在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引起炸药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感应度。
(二)炸药的殉爆炸药(主爆药)爆轰时引起与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受爆药)爆轰的现象称为殉爆。
(三)炸药爆炸的稳定性传播(四)炸药的氧平衡三、炸药爆炸的主要性能参数主要有以下 5 种参数1、爆力2、猛度3、含水率4、密度5、炸药爆炸的热力学参数四、爆破的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一)自由面和最小抵抗线(1)自由面的概念。
自由面是指某种介质与空气接触的界面。
爆破时,位于药包附近被爆破的岩(煤)体与空气接触的界面叫爆破自由面。
(2)最小抵抗线的概念(3)自由面的作用。
(4)《煤矿安全规程》对最小抵抗线的规定(二) 爆破的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1、 爆破的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表现形式装药爆破时, 其爆破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埋置药量和深度有 关。
2、爆破内部作用的形成 3、 爆破漏斗的要素及形式第二节 矿用炸药一、 矿用炸药的种类1、 按不主要组成成分分类按主要组成成分将矿用炸药分为硝酸铵类炸药、 含水类炸 药和硝化甘油类炸药三大类。
2、 按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分类 按炸药是否允许在井下的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 作面使用,可分为煤矿许用炸药和非煤矿许用炸药两类。
一、名词解释1、爆炸: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某些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其内部的能量瞬间释放,并借助系统内原有气体或爆炸后生成气体的迅速膨胀,对系统周围介质做功,使之发生冲击破坏效应的现象。
2、炸药的氧平衡:炸药中的含氧量能够把可燃元素完全氧化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
3、炸药的感度:炸药在外界起爆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
4、加热感度(爆发点):是指炸药在规定时间内(5min )起爆所需加热的最低温度。
5、炸药摩擦感度:是指炸药在一定压力(表压50kg/cm 2)作用的击柱之间,通过固定摆锤(有1kg 和2kg 两种)在固定摆角(960)的实验条件下,击打击柱时的炸药爆炸频数,以百分数表示。
6、冲击波感度:是指被动炸药包和主动炸药包在惰性介质(空气、蜡等)作隔板的实验条件下,当主动药包爆炸时所激起的冲击波,经惰性介质隔板传入被动药包,并使被动药包发生爆炸频数为50%,此时的隔板厚度,单位为cm 。
7、危险感度:炸药对某种形式起爆能的感度过高,就会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造成危险的感度。
8、使用感度:用来起爆炸药的起爆能所呈现的感度。
9、殉爆距离:是指主爆药卷和从爆药卷被置于直径略大于药卷直径的半圆槽中,使两药卷的纵轴处于同一水平上且相距一段距离,当主爆药卷被8#雷管引爆后,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足以使从爆药卷全爆的药卷间最大距离,单位为cm 。
10、爆容:是指每公斤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条件下的体积数。
11、爆热:是指定量炸药在定容条件下爆炸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12、爆温:是指炸药在爆炸瞬间放出的大量热量,给爆生产物加热,待达到热平衡后所能达到的温度。
13、爆压:是指爆轰结束后,爆生产物在炸药的原始体积内达到热平衡时流体的静压。
14、猛度:是指炸药爆炸瞬间爆轰波压力和冲能对装药邻近的介质产生局部压缩、破碎和击穿的能力。
15、爆力:指炸药爆炸后爆生气体产物膨胀做功的能力。
16、理想爆速:当药柱为理想封闭、爆轰产物不发生径向流动、炸药在冲击波波阵面后 反应区释放出的能量全部都用来支持冲击波传播时,所能达到最大的爆速。
第六章爆破基础知识第一节爆破原理一、炸药及爆炸的一般特征1、炸药及其主要特征炸药是在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进行高速的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和热量.炸药的主要特征是:(1)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化学爆炸性。
(2)在微小的体积中蕴藏有大量能量。
(3)能够依靠自身的氧化实现爆炸反应.2、炸药爆炸及其三要素(1)反应过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热。
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爆炸进行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2)炸药反应速度快。
反应速度快是是形成爆炸的必须条件,也是爆炸反应的特点之一。
(3)能生成大量的气体立物。
炸药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还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氮的氧化物。
这些气体在膨胀过程中,能对周围介质发生破坏,把炸药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总之,炸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三者又是相互相系的.所以,高温、高压高速是炸药爆炸的重要特点。
二、炸药爆轰理论基础知识(一)炸药的起爆和感度1、炸药的起爆炸药在未受外界能量作用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利用炸药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由外界给予足够的能量,使炸药的局部活化,失去平衡,发生爆炸反应,使炸药局部失去相对稳定状态到开始发生爆炸反应的过程称为起爆。
井下爆破工程常用的起爆能有爆炸能和热能。
2、炸药的感度炸药材料在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引起炸药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感应度。
炸药的感应的必须适中,以6号和8号雷管能够起爆为宜.(二)炸药的殉爆炸药(主爆药)爆轰时引起与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受爆药)爆轰的现象称为殉爆.主爆药与受爆药之间发生殉爆的概率为100%的最大距离,称为殉爆距离。
对一定量的炸药来说,殉爆距离越大,表明爆感度越高。
产生殉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爆药接受了主爆药卷的爆炸气流和冲击波形式传来的足够的激发能量。
(三)炸药爆炸的稳定性传播(1)传爆,炸药由起爆到爆炸结束的过程中,爆炸反应在炸药中自行传播的过程称为传爆。
(2)冲击波和爆轰波。
炸药起爆后,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气体,形成了高温、高压、瞬间膨胀并高速运行的气浪,这种气浪具有极大的冲击作用,即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