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离纯化试题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18 KB
- 文档页数: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DNA与蛋白质分离鉴定巩固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B.DNA对洗涤剂的耐受性差,对高温的耐受性强 C.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试剂会被染成蓝色 D.可以选择新鲜的猪血、花椰菜等作为实验材料 2.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溶于酒精溶液。下图为“DNA的粗提取”实验的相关操作步骤,其操作目的错误的是 ( )
A.①是洗涤红细胞、去除红细胞表面的杂质 B.②是稀释NaCl溶液至0.14mol/L,析出DNA C.③是选用2mol/LNaCl溶液,溶解粘稠物中的DNA D.④是纯化DNA,去除溶于95%酒精的杂质 3.在利用洋葱进行DNA粗提取的实验中,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 ( ) A.破坏细胞壁;溶解DNA B.破坏细胞膜;溶解DNA C.破坏细胞壁;溶解蛋白质 D.破坏细胞膜;溶解蛋白质 4.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析出DNA时要缓慢地加蒸馏水,当析出黏稠物时即不再加水 B.在探究洗涤剂对植物细胞DNA提取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洗涤剂和食盐 C.提取的DNA溶解后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可染成蓝色 D.将含有DNA的滤液放在60~75℃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后过滤,能去除蛋白质杂质 5.去除DNA杂质时,可直接在滤液中加入 ( ),反应10-15min A.嫩肉粉 B.蒸馏水 C.2mol/lNaCl D.酒精 6.在向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 A.加快溶解DNA的速度 B.加快溶解杂质的速度 C.减少DNA的溶解度,加快DNA析出 D.减小杂质的溶解度,加快杂质的析出 7.下列操作中,对DNA的提取量影响较小的是 ( ) A.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发出DNA等核物质 B.搅拌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动 C.在析出DNA粘稠物时,要缓缓加蒸馏水,直至溶液中粘稠物不再增多 D.在用酒精沉淀DNA时,要使用冷酒精,甚至再将混合液放入冰箱中冷却 8.在研究DNA的基因样本前,采集来的血样需要蛋白水解酶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除去蛋白质。用蛋白水解酶处理血样的目的是 ( ) A.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 B.除去染色体上的蛋白质 C.除去血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D.除去血细胞中的所有的蛋白质,使DNA释放,便于进一步提纯 9.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与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减小而减小 B.向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DNA C.向滤液中加入冷却的酒精的目的是除去DNA中的杂质,纯化DNA D.向初步纯化的DNA中加入二苯胺溶液,沸水浴后可观察到溶液显蓝色 10.与析出DNA粘稠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操作时缓缓滴加蒸馏水,降低DNA的溶解度 B.在操作A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完整 C.加蒸馏水可同时降低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两者均可析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0 D.当丝状粘稠物不再增加时,此时NaCl的浓度相当于0.14mol/L 11.本实验中有三次过滤: ⑴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 ⑵过滤含粘稠物的0.14mol/LNaCl溶液 ⑶过滤溶解有DNA的2mol/LNaCl溶液,以上三次过滤分别为了获得 ( ) A.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粘稠物、含DNA的滤液 B.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粘稠物、含DNA的滤液 C.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粘稠物、纱布上的DNA D.含较纯的DNA滤液、纱布上的粘稠物、含DNA的滤液 12.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质不溶于酒精溶液,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B.利用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却对DNA没有影响的特性,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C.在溶有DNA的2mol/L氯化钠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轻轻搅拌后过滤,取滤液进行以后的实验 D.在DNA滤液中加入嫩肉粉,通过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13.凝胶色谱法可以有效的分离蛋白质的根据是 ( ) A.分子的大小 B.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C.带电荷的多少 D.溶解度 14.使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 ( ) A.电荷的多少 B.分子的大小 C.肽链的多少 D.分子形状的差异 15.有关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分离蛋白质的重要方法 B.它们的原理相同 C.使用凝胶色谱法需要使用缓冲溶液而电泳不需要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6.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 ( ) A.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改变蛋白质的形状 C.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问的电荷差别 D.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7.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18.下列实验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第3章蛋白质化学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1.蛋白质分子的元素组成特点是A.含大量的碳B.含大量的糖C.含少量的硫D.含少量的铜E.含氮量约16%2.一血清标本的含氮量为5g/L,则该标本的蛋白质浓度是A.15g/L B.20g/LC.31/L D.45g/LE.55g/L3.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碱性氨基酸?A.亮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谷氨酸E.脯氨酸4.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A.天冬氨酸B.丙氨酸C.脯氨酸D.精氨酸E.甘氨酸5.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A.丝氨酸B.苏氨酸C.酪氨酸D.谷氨酸E.赖氨酸6.在pH6.0的缓冲液中电泳,哪种氨基酸基本不移动?A.丙氨酸B.精氨酸C.谷氨酸D.赖氨酸E.天冬氨酸7.在pH7.0时,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A.精氨酸B.亮氨酸C.谷氨酸D.赖氨酸E.苏氨酸8.蛋氨酸是A.支链氨基酸B.酸性氨基酸C.碱性氨基酸D.芳香族氨酸E.含硫氨基酸9.构成蛋白质的标准氨基酸有多少种?A.8种B.15种C.20种D.25种E.30种10.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A.除甘氨酸外,氨基酸的α碳原子均非手性碳原子B.除甘氨酸外,均为L-构型C.只含α羧基和α氨基D.均为极性侧链E.有些没有遗传密码11.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A.瓜氨酸B.蛋氨酸C.丝氨酸D.半胱氨酸E.丙氨酸12.在中性条件下大部分氨基酸以什么形式存在?A.疏水分子B.非极性分子C.负离子D.正离子E.兼性离子13.所有氨基酸共有的显色反应是A.双缩脲反应B.茚三酮反应C.酚试剂反应D.米伦反应E.考马斯亮蓝反应14.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A.氨基酸的各种氨基和各种羧基均可形成肽键B.某一氨基酸的γ-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形成C.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形成D.肽键无双键性质E.以上均不是15.维持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盐键B.二硫键C.疏水键D.肽键E.氢键16 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和β-片层都属于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高级结构17.维持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肽键B.离子键C.氢键D.二硫键E.疏水键18.α螺旋每上升一圈相当于几个氨基酸残基?A.2.5 B.2.6C.3.0 D.3.6E.5.419.有关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为左手螺旋B.螺距为5.4nmC.每圈包含10个氨基酸残基D.稳定键为二硫键E.氨基酸侧链的形状大小及所带电荷可影响α螺旋的形成20.主链骨架以180度返回折迭,在连续的四个氨基酸残基中第一个与第四个形成氢键的是下列哪种类型:A.β转角B.β片层C.α螺旋D.无规则卷曲E.以上都不是21.模体属于:A.二级结构B.超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以上都不是22.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天然蛋白孩子分子均有这种结构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持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E.决定盘曲折叠得因素是氨基酸残基23.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B.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C.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24.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盐键B.氢键C.二硫键D.范德华力E.次级键25.蛋白质分子中两个半胱氨酸残基间可形成A.肽键B.盐键C.二硫键D.疏水键E.氢键26.分子病患者体内异常蛋白质是由于A.一级结构中某一氨基酸被另一氨基酸取代B.一级结构中相邻的两个氨基酸正常顺序被颠倒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一级结构中某一氨基酸缺失E.以上都不是27.蛋白质分子中引起280nm光吸收的主要成分是A.苯丙氨酸的苯环B.半胱氨酸的巯基C.肽键D.色氨酸的吲哚环和酪氨酸的酚基E.氨基酸的自由氨基28.将蛋白质溶液的pH值调节到其等电点时A.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不变B.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增加C.可使蛋白质稳定性增加D.可使蛋白质稳定性降低,易沉淀析出E.对蛋白质表面水化膜无影响29.等电点分别是4.9和6.8的两种不同蛋白质混合液,在哪种pH条件下电泳分离效果最好?A.pH3.5 B.pH4.9C.pH5.9 D.pH6.5E.pH8.630.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蛋白质空间构象破坏B.蛋白质水解C.肽键断裂D.氨基酸组成改变E.氨基酸排列顺序改变31.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E.在水溶液中32.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A.黏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活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沉淀3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中和电荷B.去掉水化膜C.蛋白质变性D.中和电荷和去掉水化膜E.蛋白质凝固34.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A.8B.>8C.<8D.≤8E.≥835.从组织提取液沉淀活性蛋白而又不使之变性的方法是加入A.高浓度HCl B.硫酸铵C.三氯醋酸D.氯化汞E.钨酸36.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将谷氨酸和赖氨酸分开?A.电泳B.阳离子交换层析C.阴离子交换层析D.纸层析E.凝胶过滤37.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A.过氧化氢酶(分子量247500)B.肌红蛋白(分子量16900)C.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500)D.牛β-乳球蛋白(分子量35000)E.牛胰岛素(分子量5700)38.有一蛋白质水解产物在pH6用阳离子交换剂层析时,第一个被洗脱下来的氨基酸是A.缬氨酸(pI5.96)B.精氨酸(pI10.76)C.赖氨酸(pI9.74)D.酪氨酸(pI5.66)E.天冬氨酸(pI2.77)39.下列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由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B和C三条链B.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和B两条链C.由46个氨基酸组成,分为A和B两条链D.由65个氨基酸组成,分为A、B、C三条链E.由86个氨基酸组成,分为A和B两条链40.下列关于HbA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由2α和2β亚基组成B.是由2α和2γ亚基组成C.是由2β和2γ亚基组成D.是由2β和2δ亚基组成E.是由2α和2δ亚基组成41.镰刀型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HbA的结构变化引起的,其变化的特点是A.HbA的α链的N-末端第六位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所取代B.HbA的α链的C-末端第六位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所取代C.HbA的β链的N-末端第六位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所取代D.HbA的β链的C-末端第六位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所取代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是A.氢键B.疏水键C.盐键D.二硫键E.范得华引力2.关于蛋白质基本组成正确的是A.由C、H、O、N等多种元素组成B.含氮量约为16% C.可水解成肽或氨基酸D.由α氨基酸组成E.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D型3.下列哪些氨基酸具有亲水侧链?A.丝氨酸B.谷氨酸C.苏氨酸D.亮氨酸E.苯丙氨酸4.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的最大光吸收是由下列哪些氨基酸引起?A.组氨酸B.色氨酸C.酪氨酸D.赖氨酸E.缬氨酸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α螺旋B.β片层C.β转角D.双螺旋E.以上都是6.分离纯化蛋白质主要根据哪些性质?A.分子的大小和形状B.溶解度不同C.电荷不同D.粘度不同E.以上都是7.含硫氨及酸包括A.蛋氨酸B.苏氨酸C.组氨酸D.半胱氨酸E.丝氨酸8.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A.组氨酸B.蛋氨素C.精氨酸D.赖氨酸E.谷氨酸9.芳香族氨基酸是A.苯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脯氨酸E.组氨酸10.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C.两链间形成离子键维持稳定D.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排列而成E.以上都正确11.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C.pI为3.4的蛋白质D.pI为7的蛋白质E.pI为6.5的蛋白质12.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中性盐沉淀蛋白质B.鞣酸沉淀蛋白质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质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E.以上方法均可以13.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A.凝固B.沉淀C.溶解度显著下降D.生物学活性丧失E.易被蛋白酶水解14.谷胱甘肽A.可用GSSG表示其还原型B.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C.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D.GSH具有解毒作用E.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15.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A.Folin酚试剂法B.双缩脲法C.紫外吸收法D.茚三酮法E.考马斯亮蓝法16.关于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亲水基团及可解离基团位于表面B.亲水基团位于内部C.疏水基团位于内部D.羧基多位于内部E.球状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洞穴常常是疏水区三、填空题1.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化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盐溶和盐析 2.蛋白质等电点和等离子点 3.沉降系数及其单位 4.分子筛层析5.地中海贫血症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
6.波尔效应 7.协同效应 8.蛋白质变性和复性 9.同源蛋白10.结构域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1.典型的α-螺旋是A 3.610 B 2.610C 3.613D 4.4152. 1 mol 血红蛋白最多可以携带O2的摩尔数是A 3B 4C 5D 63.下列蛋白质中,富含脯氨酸的是A 血红蛋白B 肌红蛋白 C胶原蛋白 D 胰岛素4.镰刀型贫血症的主要变化是血红蛋白β-链N-端第六位氨基酸A Val变成GluB Glu变成ValC Glu变成IleD Asp变成Val5.下列蛋白质中具有典型四级结构的是A 肌红蛋白B 血红蛋白C 胰岛素D RNA酶6.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形状为A 双曲线B 抛物线C S形曲线D 直线7.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气()。
A 强B 弱C 相当D 无关8.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红蛋白中铁的存在形式是A Fe2+B Fe3+C Fe2+ 和Fe3+D Fe2+或Fe3+9.下列哪种蛋白质具有三股螺旋结构A 丝心蛋白B 角蛋白C 血红蛋白D 胶原蛋白10.下列哪种蛋白质出现将终止α-螺旋二级结构A 丙氨酸B 脯氨酸C 丝氨酸D 缬氨酸11.人胰岛素的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由51个氨基酸组成B 由A和B两条肽链组成C 存在链内和链间二硫键 D人合成胰岛素最初形式为A、B和C三条肽链。
12.血红蛋白的辅基为A 血红素AB 原卟林IX(Fe2+)C 原卟林IX(Fe3+)D 原卟林IX13.具有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必要条件是A 两个以上亚基B 带有辅基结构C 含有α螺旋D 含有β折叠14.在球状蛋白质三级结构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亲水基团位于表面B 疏水基团位于表面C 疏水基团位于内部15.IgG抗体分子由四条多肽链组成,两条重链,两条轻链。
六、综合分离纯化实验题1、我国是啤酒生产大国,每年有大量的下脚料-啤酒废酵母泥排放,而啤酒酵母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拟将其变废为宝,近年来工业上结合使用各项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将其破壁并降解成富含氨基酸和核苷酸的酵母抽提物,广泛使用于食品与医药行业,既减少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啤酒工业效益。
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套经济的且技术可行的工业制备方案。
2、木瓜蛋白酶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植物蛋白酶,它对蛋白质、短肽化合物、氨基酸酯以及酰胺等多类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被广泛应用于肉类嫩化、啤酒澄清、明胶制造、蚕茧脱胶、皮革脱毛等工业,在医疗卫生方面用途前景更为广阔。
木瓜蛋白酶的生产以番木瓜未成熟果实的新鲜乳汁为原料,如何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请就木瓜蛋白酶粗品以及木瓜蛋白酶精制品的生产工艺路线进行分析探讨。
3、根据下表蛋白的特性,请设计一个方案将三种蛋白分离。
蛋白质相对分子量pIα-核糖核酸酶13683 7.8细胞色素C 13384 10.6溶菌酶14300 11.14、紫杉醇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
紫杉醇是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化学名称为: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分子式C47H51NO14,分子量为853.92。
其物理性质为:白色结晶体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广泛存在于为红豆杉科植物红豆杉的根、枝叶以及树皮。
请以东北红豆杉为原料,设计分离纯化紫杉醇的工艺。
5、人的血液中含有血清胆碱酯酶(serum cholinesterase,CE),CE相对分子质量3.48×105,含糖23.9%,等电点3.9,血浆中含量为10mg/mL。
浙江理工成教院期终考试《生化分离技术》试卷A试卷教学站年级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生化分离是从生物材料、微生物的发酵液或动植物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并纯化有关生化产品的过程,一般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发酵液→()→细胞分离→(细胞破碎→细胞碎片分离)→()→()→成品加工。
2、提取的产物在细胞内,选用细胞破碎法;在细胞膜附近则可用细胞破碎法;提取的产物与细胞壁或膜相结合时,可选用机械法和化学法相结合的细胞破碎法。
3、发酵液的预处理目的主要包括改变和。
4、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和。
5、反萃取是将目标产物从转入的过程。
6、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溶剂可分为非极性和极性溶剂两种,常用的极性溶剂有和、非极性有。
7、按膜的孔径的大小分类,可将膜分为、、和等。
8、冻干操作过程包括:、和。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盐析是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中性盐后,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以达到分离、提纯生物大分子的目的。
()2、常用的盐析剂有葡聚糖、琼脂糖、聚丙烯酰胺、明胶等。
()3、萃取是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萃取,将绝大部分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4、双水相萃取的体系的两相是不含有水分的。
()5、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做浓差极化。
()6、凝胶色谱是利用不同生物分子的电离能力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
()7、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
()8、亲和色谱是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亲和力的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
()9、要增加目的物的溶解度,往往要在目的物的等电点附近进行提取。
()10、蛋白质类的生物大分子在盐析过程中,最好在高温下进行,因为温度高会增加其溶解度。
()11、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pH可以改变其电荷性质,pH大于pI,蛋白质带正电荷。
第3章蛋白质化学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1.蛋白质分子的元素组成特点是A.含大量的碳B.含大量的糖C.含少量的硫D.含少量的铜E.含氮量约16%2.一血清标本的含氮量为5g/L,则该标本的蛋白质浓度是A.15g/L B.20g/LC.31/L D.45g/LE.55g/L3.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碱性氨基酸?A.亮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谷氨酸E.脯氨酸4.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A.天冬氨酸B.丙氨酸C.脯氨酸D.精氨酸E.甘氨酸5.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A.丝氨酸B.苏氨酸C.酪氨酸D.谷氨酸E.赖氨酸6.在pH6.0的缓冲液中电泳,哪种氨基酸基本不移动?A.丙氨酸B.精氨酸C.谷氨酸D.赖氨酸E.天冬氨酸7.在pH7.0时,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A.精氨酸B.亮氨酸C.谷氨酸D.赖氨酸E.苏氨酸8.蛋氨酸是A.支链氨基酸B.酸性氨基酸C.碱性氨基酸D.芳香族氨酸E.含硫氨基酸9.构成蛋白质的标准氨基酸有多少种?A.8种B.15种C.20种D.25种E.30种10.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A.除甘氨酸外,氨基酸的α碳原子均非手性碳原子B.除甘氨酸外,均为L-构型C.只含α羧基和α氨基D.均为极性侧链E.有些没有遗传密码11.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A.瓜氨酸B.蛋氨酸C.丝氨酸D.半胱氨酸E.丙氨酸12.在中性条件下大部分氨基酸以什么形式存在?A.疏水分子B.非极性分子C.负离子D.正离子E.兼性离子13.所有氨基酸共有的显色反应是A.双缩脲反应B.茚三酮反应C.酚试剂反应D.米伦反应E.考马斯亮蓝反应14.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A.氨基酸的各种氨基和各种羧基均可形成肽键B.某一氨基酸的γ-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形成C.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形成D.肽键无双键性质E.以上均不是15.维持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盐键B.二硫键C.疏水键D.肽键E.氢键16 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和β-片层都属于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高级结构17.维持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肽键B.离子键C.氢键D.二硫键E.疏水键18.α螺旋每上升一圈相当于几个氨基酸残基?A.2.5 B.2.6C.3.0 D.3.6E.5.419.有关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为左手螺旋B.螺距为5.4nmC.每圈包含10个氨基酸残基D.稳定键为二硫键E.氨基酸侧链的形状大小及所带电荷可影响α螺旋的形成20.主链骨架以180度返回折迭,在连续的四个氨基酸残基中第一个与第四个形成氢键的是下列哪种类型:A.β转角B.β片层C.α螺旋D.无规则卷曲E.以上都不是21.模体属于:A.二级结构B.超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以上都不是22.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天然蛋白孩子分子均有这种结构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持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E.决定盘曲折叠得因素是氨基酸残基23.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B.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C.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24.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盐键B.氢键C.二硫键D.范德华力E.次级键25.蛋白质分子中两个半胱氨酸残基间可形成A.肽键B.盐键C.二硫键D.疏水键E.氢键26.分子病患者体内异常蛋白质是由于A.一级结构中某一氨基酸被另一氨基酸取代B.一级结构中相邻的两个氨基酸正常顺序被颠倒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一级结构中某一氨基酸缺失E.以上都不是27.蛋白质分子中引起280nm光吸收的主要成分是A.苯丙氨酸的苯环B.半胱氨酸的巯基C.肽键D.色氨酸的吲哚环和酪氨酸的酚基E.氨基酸的自由氨基28.将蛋白质溶液的pH值调节到其等电点时A.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不变B.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增加C.可使蛋白质稳定性增加D.可使蛋白质稳定性降低,易沉淀析出E.对蛋白质表面水化膜无影响29.等电点分别是4.9和6.8的两种不同蛋白质混合液,在哪种pH条件下电泳分离效果最好?A.pH3.5 B.pH4.9C.pH5.9 D.pH6.5E.pH8.630.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蛋白质空间构象破坏B.蛋白质水解C.肽键断裂D.氨基酸组成改变E.氨基酸排列顺序改变31.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E.在水溶液中32.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A.黏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活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沉淀3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中和电荷B.去掉水化膜C.蛋白质变性D.中和电荷和去掉水化膜E.蛋白质凝固34.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A.8B.>8C.<8D.≤8E.≥835.从组织提取液沉淀活性蛋白而又不使之变性的方法是加入A.高浓度HCl B.硫酸铵C.三氯醋酸D.氯化汞E.钨酸36.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将谷氨酸和赖氨酸分开?A.电泳B.阳离子交换层析C.阴离子交换层析D.纸层析E.凝胶过滤37.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A.过氧化氢酶(分子量247500)B.肌红蛋白(分子量16900)C.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500)D.牛β-乳球蛋白(分子量35000)E.牛胰岛素(分子量5700)38.有一蛋白质水解产物在pH6用阳离子交换剂层析时,第一个被洗脱下来的氨基酸是A.缬氨酸(pI5.96)B.精氨酸(pI10.76)C.赖氨酸(pI9.74)D.酪氨酸(pI5.66)E.天冬氨酸(pI2.77)39.下列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由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B和C三条链B.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和B两条链C.由46个氨基酸组成,分为A和B两条链D.由65个氨基酸组成,分为A、B、C三条链E.由86个氨基酸组成,分为A和B两条链40.下列关于HbA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由2α和2β亚基组成B.是由2α和2γ亚基组成C.是由2β和2γ亚基组成D.是由2β和2δ亚基组成E.是由2α和2δ亚基组成41.镰刀型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HbA的结构变化引起的,其变化的特点是A.HbA的α链的N-末端第六位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所取代B.HbA的α链的C-末端第六位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所取代C.HbA的β链的N-末端第六位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所取代D.HbA的β链的C-末端第六位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所取代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是A.氢键B.疏水键C.盐键D.二硫键E.范得华引力2.关于蛋白质基本组成正确的是A.由C、H、O、N等多种元素组成B.含氮量约为16% C.可水解成肽或氨基酸D.由α氨基酸组成E.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D型3.下列哪些氨基酸具有亲水侧链?A.丝氨酸B.谷氨酸C.苏氨酸D.亮氨酸E.苯丙氨酸4.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的最大光吸收是由下列哪些氨基酸引起?A.组氨酸B.色氨酸C.酪氨酸D.赖氨酸E.缬氨酸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α螺旋B.β片层C.β转角D.双螺旋E.以上都是6.分离纯化蛋白质主要根据哪些性质?A.分子的大小和形状B.溶解度不同C.电荷不同D.粘度不同E.以上都是7.含硫氨及酸包括A.蛋氨酸B.苏氨酸C.组氨酸D.半胱氨酸E.丝氨酸8.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A.组氨酸B.蛋氨素C.精氨酸D.赖氨酸E.谷氨酸9.芳香族氨基酸是A.苯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脯氨酸E.组氨酸10.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C.两链间形成离子键维持稳定D.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排列而成E.以上都正确11.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C.pI为3.4的蛋白质D.pI为7的蛋白质E.pI为6.5的蛋白质12.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中性盐沉淀蛋白质B.鞣酸沉淀蛋白质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质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E.以上方法均可以13.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A.凝固B.沉淀C.溶解度显著下降D.生物学活性丧失E.易被蛋白酶水解14.谷胱甘肽A.可用GSSG表示其还原型B.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C.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D.GSH具有解毒作用E.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15.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A.Folin酚试剂法B.双缩脲法C.紫外吸收法D.茚三酮法E.考马斯亮蓝法16.关于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亲水基团及可解离基团位于表面B.亲水基团位于内部C.疏水基团位于内部D.羧基多位于内部E.球状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洞穴常常是疏水区三、填空题1.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化学》蛋白质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蛋白质的多肽链折叠方式D.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答案:D2.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碱性氨基酸?()A. 丙氨酸B. 赖氨酸C. 丝氨酸D. 谷氨酸答案:B3.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A. α-螺旋和β-折叠B. α-螺旋和β-转角C. β-折叠和β-转角D. α-螺旋和β-螺旋答案:A4.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A. 多个亚基的聚合B. 多个肽链的聚合C.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 蛋白质的功能答案:A5. 下列哪种蛋白质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A. 血红蛋白B. 肌红蛋白C. 胶原蛋白D. 角蛋白答案:A6. 蛋白质的变性主要是指()A.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发生变化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 蛋白质的肽链断裂D. 蛋白质的溶解性发生变化答案:B7.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A. 紫外光谱法B. 质谱法C. 柯马斯亮蓝染色法D. 凝胶过滤法答案:D8. 蛋白质的沉淀主要是由以下哪种因素引起的?()A. 蛋白质的变性B. 蛋白质的溶解性C. 蛋白质的电荷D.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答案:C9. 下列哪种蛋白质具有抗体的功能?()A. 免疫球蛋白B. 胶原蛋白C. 角蛋白D. 肌红蛋白答案:A10.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疏水性氨基酸?()A. 紫外光谱法B. 质谱法C. 柯马斯亮蓝染色法D.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
答案:氨基酸2.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3. 蛋白质的变性是指______。
答案: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4. 蛋白质的沉淀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一、已知某生物中一种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62000,请最大限度的分离纯化这种蛋白,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具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1) 利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 利用蛋白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3) 根据不同的电荷进行分离
(4) 利用已制备对的抗体进行分离
(5) 蛋白质纯度坚定
答:(1)根据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纯化
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外部条件有很多 ,比如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介电常数和温度等。 但
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蛋白质因其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溶解度 ,根据蛋白质分子结构
的特点,适当地改变外部条件,就可以选择性地控制蛋白质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溶解度 ,达到
分离纯化蛋白质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等电点沉淀和 pH值调节、蛋白质的盐溶和盐析、有
机溶剂法、双水相萃取法、反胶团萃取法等。
等电点沉淀和pH值调节是最常用的方法。每种蛋白质都有自己的等电点,而且在等电点时溶 解度最
低;相反,有些蛋白质在一定 pH值时很容易溶解。因而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 pH值来分 离纯化蛋白
质。
(2) 根据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纯化
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并且不同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不同 ,因此可以利用一些较简单的方
法使蛋白质和小分子物质分开 ,并使蛋白质混合物也得到分离。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进
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有透析、 超滤、离心和凝胶过滤等。 透析和超滤是分离蛋白质时常用的方
法。透析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中 ,再浸入透析液进行分离。超滤是
利用离心力或压力强行使水和其它小分子通过半透膜 ,而蛋白质被截留在半透膜上的过程。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将蛋白质大分子与以无机盐为主的小分子分开。 它们经常和盐析、 盐溶方
法联合使用,在进行盐析或盐溶后可以利用这两种方法除去引入的无机盐。
(3) 根据电荷不同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蛋白质的电荷即酸碱性质不同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有电泳和离子交换层析两类。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带电颗粒(如不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分子 )将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
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聚丙烯酰胺电泳是一种以聚丙烯酰胺为介质的区带电泳 ,常用于
分离蛋白质。它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用量少。
离子交换层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依据流动相中
的组分离子与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
析方法。离子交换层析中,基质由带有电荷的树脂或纤维素组成。带有正电荷的为 阴离子交
换树脂;反之为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层析同样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4)利用对配体的特异亲和力进行分离纯化 ]
亲和层析是利用蛋白质分子对其配体分子特有的识别能力 (即生物学亲和力)建立起来的一
种有效的纯化方法。它通常只需一步处理即可将目的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并
且纯度相当高。应用亲和层析须了解纯化物质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以便设计出最好的分离
条件。近年来,亲和层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靶标蛋白尤其是疫苗的分离纯化 ,特别是在融合蛋
白的分离纯化上,亲和层析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融合蛋白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
[20]
。
测定蛋白质纯度的5个方法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最后一个步骤是鉴定蛋白质样品是否均匀一致。 但从
目的蛋白质中检测出少量污染蛋白质远非易事, 这是由于污染蛋白质的量
可能低 于其分析方法的检测极限, 当用一种方法检验蛋白质纯度时, 可
能有两个或者更 多的蛋白质表现行为类似, 这种类似的表现行为可能会
得出本来是混合物的样品 却被认为是均一的错误结论。 因此,只用一种
方法作为蛋白质纯度检验的标准不 很可靠,纯度鉴定应采用多种分析方
法,从不同角度测定蛋白质样品的均一性。 下面是几种鉴定纯度的方法。
1 电泳法
电泳法是蛋白质纯度鉴定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样品在凝胶电脓上显示一条区
带,说明样品在其荷质比方面是均一的, 可作为纯度鉴定酌一个指标。 如果在不
同 PH 下电泳,出现一条区带,说明样品的分子旦是均一的,因此只适用于含有 相
同亚基的蛋白质。
2 通过层析性质的检测
当样品用线性梯度离子交换层折或分子筛层析分离时, 若得到的组分是
均一的,则各分织组分的比活力应当恒定。 因此, 可以通过层析组分具有相同的
比活力,判定样品的层析性质是均一的。
3 免疫化学法
免疫扩散、免疫电泳、双向免疫电泳、 放射免疫分析等都是鉴定蛋白质纯度 的
有效方法。 特别是放射免疫分析法发展迅速、 应用广泛、 几乎普及于生物体内 各
种微量成分的测定、灵敏度很高,但缺点是需要一定的设备。
4 蛋白质化学结构分析法
随着蛋白质分析技术的改进, 末端基团的测定方法等也逐渐用于蛋白质
纯度的鉴定。对于一个纯蛋白质来说,通过N—末端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每摩 尔蛋
白质应当有整数摩尔的N末端氨基酸。少量其它末端基的存在,常常表示存 在着杂
质。如果只是定性地测定N末端,那么此法就只适用于仅有一个脸镊的蛋 白质。
5 超速离心沉降分析法
凝胶电泳可检测出占主要成分 1%的杂质,但有些样品不适于用电泳法 分
析。例如, 脂蛋白和其膜束缚的蛋白质的电泳行为异常, 而且其结构酌完整性 需
在去污剂存在下才能保持。 这时最好用超速离心法。 在离心管中若出现明显的 分
界线,或者分部取出离心管中的样品, 管号对样品浓度作田, 若组分的分布是 对
称的,则表明样品是均一的。此法的优点是时间短,用旦少,缺点是灵敏度较 差,
微量杂质难以捡出。
总而言之, 检验纯度的最常用方法是电泳法。 然后才是其它方法。 如果
对样品纯度的要求越高, 则用来检验纯度的方法应当越多, 而且对所得到的数据
的解释超应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