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生态学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

种群(Population)由同种个体所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具有潜在杂交能力和自己独立的特征、结构和机能的整体,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4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4.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单体生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昆虫

构件生物:大多数植物、海绵、水螅、珊瑚

无性系分株:构件生物体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死亡和腐烂之后,形成的许多分离的个体,它们来自同一受精卵基因型相同

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

A. 空间特征: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B. 数量特征:即密度变化;

C. 遗传特征: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

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及种群与其栖息地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其他生物种群(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2 种群动态:研究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4.2.1 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4.2.1.1-2 种群的数量统计

1)种群大小:小种群边界明显,易于确定;大种群由于连续分布,边界不清

2)密度: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目。

绝对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

相对密度:单位面积上获得的个体数目。

3)计数方法:(1)直接计数(2)目测计数

4)调查方法:样方法;标记重捕法

4.2.1.3 种群的空间结构

均匀分布(规则分布):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均匀距离。在自然情况下,最为罕

见。人工栽培时常见。

随机分布:种群内的每个个体的出现都有同等机会。或者说,个体分布和机率相符合。

在自然界中不很常见,只有在主导因子呈随机分布时,才可能出现。

成群分布(团块分布):种群内个体分布不均,形成了许多密集的团块。在自然情况下最

为常见。

原因是:(1)资源分布(生境)不均匀;

(2)种群的繁殖特性和种子的传布方式;

(3)动物的社会行为(集群行为)。

4.2.2 种群统计学

1)种群密度

2)初级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迁入率

3)次级种群参数: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

4.2.2.1 年龄、时期结构和性比

1)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或配置情况。一般用年龄锥体(年龄金字塔)来表示。

基本类型: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迅速增长,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稳定型: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趋于减少。

2)时期结构:许多生物经历离散的发育期,如昆虫幼体的龄期,每个时期个体的数量,即为时期结构。时期结构可以对种群进行有效的描述。

3)性比:种群中雌雄个体所占的比例,♀:♂。如果性比不适当,就会减少个体交配的能力,种群数量减少。如人类。

4.2.2.2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种群增长率

1)生命表:是研究种群动态的一种统计方法,常见的有三种:

动态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根据一个特定年龄组的生存或死亡数据而编制的。

静态生命表(特定时期生命表):根据一个特定时间范围,对种群作一年龄结构调查资

料而编制。

综合生命表:利用各种方法得到年龄比率、出生率、死亡率等数据,而后根据研究目的编制而成。

2)存活曲线:Deevey(1947)提出。以相对年龄(即以平均寿命的百分比表示的年龄,x)为横坐标,以存活数nx的对数为纵坐标而画成的曲线。

一般有三种类型

Ⅰ型: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如人类、大型哺乳动物、阴性阔叶树种、农作物等。

Ⅱ型:表示各个年龄期的死亡率相等,呈稳定一致的状态。如鸟类、水螅、一些阳性树种等。

Ⅲ型:表示幼体的死亡率高,成熟个体的死亡率低且稳定。如青蛙、鱼类、草本植物等3)种群增长率和内禀增长率

A.种群增长率r:r=lnR0/T (r:自然增长率;R0:世代净增长率;T:世代时间)

B. 内禀增长率rm:理想状态下种群最大瞬时增长率。

C. 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途径:降低R0值;增大T 值。

4.2.3 种群的增长模型

4.2.3.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条件:增长是无界的;世代不相重叠;无迁入和迁出;不具年龄结构。

方程:Nt+1 =λNt

Nt = N0 λt

lgNt =lgN0 +(lg λ) t

λ---周限增长率,与R0等同。

λ>1 种群上升,

λ=1 种群稳定,

0< λ<1 种群下降,

λ=0 雌体无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

2)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指数式增长)

在世代重叠的情况下,种群以连续的方式增长。

dN/dt = (b-d)N=rN (r:瞬时增长率)

Nt =N0 er t 曲线是“J”型。

lnNt=lnN0+rt 是一直线

r>0种群上升;

r=0 种群稳定;

r<0 种群下降。

4.2.3.2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有2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 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也是按比例的。

每增加一个个体,就产生1/K的抑制作用,也即利用了1/K的“空间”,N个个体就

利用了N/K“空间”,而可供种群连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只有(1-N/K)的空间。

公式:dN/dt=rN(1-N/K) K:环境最大容纳量;1-N/K:环境阻力

Nt=K/(1+ea-rt)(a=r/K)曲线是“S”型。

2个特点:(1)曲线趋近于K值;(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举例:猫与老鼠的关系,猫吃老鼠,老鼠的数量下降,对老鼠来说,环境资源增加,增长率增加,数量也增加。

意义:A. 此模型被称为种群增长的普遍规律。

B. 实际应用—估算最大持续产量。

C. r、k成为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参数。

4.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1)种群增长2)季节消长3)种群的波动: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

4)种群的爆发:如蝗灾、赤潮。5)种群平衡6)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4.2.5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

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个过程称为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如欧洲穴兔、美洲仙人掌引入澳大利亚,紫茎泽兰、豚草、

水盾草、大米草等。

国家环保总局在2003年3月6日公布了16种外来入侵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每年损失574亿元。

4.3 种群调节

4.3.1 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4.3.1.1 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生物种群重要是受对种群

增长有利的气候条件所限制。不会产生食物竞争。

4.3.1.2 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代表人物是Nicholson。主张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生物

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Smith认为,种群是围绕一

个“特征密度”而变化的,而特征密度本身也在变化。有人

强调食物对种群的调节作用,而提出了营养物恢复学说。

4.3.2 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

4.3.2.1 行为调节---Wyune-Edwards学说

A.社群等级、领域性等行为可能是一种传递有关种群数量的信息,特别是资源

B.与种群数量关系的消息。种内社群等级的划分,限制了种群的增长,并且这种作用是密度制约的。

4.3.2.2 内分泌调节—Christian学说

A.用来解释某些哺乳动物的周期性数量变动。

B.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社群压力增加,生殖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受到抑制。生

长激素减少,皮质激素增加,机体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增加。

C.该学说主要适用于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