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营养因子
- 格式:pptx
- 大小:949.12 KB
- 文档页数:32
速爆大豆的抗原低于大部分大豆制品,它是怎么做到的?众所周知:大豆及大豆制品中的抗原包括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两种,抗营养作用主要有:1)降低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2)由于活化免疫系统而提高了维持需要;3)增加内源蛋白质的分泌,导致粪氮增加;4)有些敏感动物会出现过敏反应,导致腹泻、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
研究发现大豆中的球蛋白和伴球蛋白具有抗原活性,能引起仔猪、犊牛等动物的肠道过敏,造成肠道损伤,绒毛萎缩,腺窝增生,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以及黏膜双糖分解酶的数量及活性降低。
研究报道饲喂大豆蛋白的犊牛,在出现生长性能下降的同时,血液中大豆球蛋白和β一伴球蛋白的抗体滴度增高,其表观症状为食欲不振和腹泻。
研究证明,仔猪对大豆抗原的超敏性反应是由于仔猪小肠内皮细胞发生细胞免疫应答造成小肠绒毛损伤所致。
零抗营养因子或低抗营养因子的大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相当,且能显著降低成本,据统计,每吨去抗营养因子的大豆蛋白饲料与动物蛋白相比,可降低成本40%以上,这样,每年可为饲料工业节约数亿元人民币。
在大豆抗营养因子中,危害最大的就是两大因素:抗原和胰蛋白酶活性抑制剂,胰蛋白酶活性抑制剂是个热敏性物质,通过加热即可去除;但大豆是耐热性抗营养因子,它不能通过加热去除。
所以,探索生产零抗原大豆蛋白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大家知道:速爆大豆的β一伴球蛋白低于10mg/g、大豆球蛋白低于20 mg/g,仅次于丹麦哈姆雷特蛋白公司的HP300,优于市面上绝大部分大豆制品。
那么,速爆大豆是如何把抗原降解的呢?这要从大豆蛋白主要抗原β一伴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的结构说起:大豆蛋白在0.5离子强度的介质溶液中,可分为2S、7S、11S和15S(S是蛋白质超速离心机组份分离时的单位,1S:1,1013秒)4个主要的组份,它们的比例成分为9.4:43:43.6:4.6.11S球蛋白致敏性低,对大豆低敏患者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分子量为302000-375000,它由6个酸性亚基(A1、A2、A3、A4、A5、A6)和6个碱性亚基(B1、B2、B3、B4、B5、B6)构成的两个环状六角形结构酸性和碱性亚基交互对应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形式。
大豆抗营养物质分布1. 嘿,你知道大豆里的抗营养物质都分布在哪吗?就像宝藏(当然是不想要的那种),它们可不会均匀地待在大豆里呢。
比如说,胰蛋白酶抑制剂,这家伙在大豆的各个部分都有点踪迹,就像调皮的小捣蛋鬼,在大豆粒、大豆粕里都可能悄悄存在。
这要是被动物吃了呀,就像给它们的消化小火车设置了路障,影响营养吸收,多讨厌呐!2. 大豆里的抗营养物质分布还挺有讲究的。
大豆凝集素也是个“麻烦精”呢。
你看啊,它主要集中在大豆的子叶部分,就像一群不速之客,专门在那“安营扎寨”。
这就好比在一个美食城里,有个角落专门被一些捣蛋分子占据着。
要是用来喂家禽家畜,那家禽家畜的身体就像一个小王国,这些凝集素就像外来的侵略者,扰乱身体的正常运转,真让人头疼!3. 哎呀,不得不说说大豆中的植酸了。
它呀,在大豆的胚和子叶里分布得还不少呢。
这植酸就像个贪心的小怪兽,把一些矿物质紧紧抱住,不让它们被动物或者人好好利用。
就好比你有一堆宝藏(矿物质),却被一个大怪物(植酸)霸占着,你能不着急吗?它这样一搞,那些本来可以为身体加油助力的矿物质就被浪费了,真是气人!4. 大豆中的单宁也是抗营养物质的一员。
它主要分布在大豆的种皮附近,就像个守护边界的小卫士(可我们并不希望它在那啊)。
你想象一下,大豆像个小小的城堡,单宁就在城堡的城墙(种皮)附近,像个小刺头。
当动物去吃大豆的时候,单宁就会捣乱,就像在美味的食物里混入了沙子,让动物吃起来不那么舒服,消化也变得困难,这多恼人呀!5. 你知道吗?大豆中的抗营养物质还各有各的“地盘”。
皂甙这种物质呢,在大豆的不同部位都有分布,有点像无处不在的小幽灵。
就像在一个大房子(大豆)里,到处都有小幽灵(皂甙)在游荡。
对于动物来说,这就像在它们的营养之路上突然出现一些迷雾,让它们晕头转向,搞不清方向,营养吸收起来就不顺畅了,真是让人无奈。
6. 再看看大豆中的寡糖,它们在大豆里也不是随便分布的。
寡糖比较多地存在于子叶里,就像一群小不点在大豆的这个特定区域聚集玩耍。
宠物食品的大豆含量了解大豆对宠物的影响宠物食品中大豆作为常见的成分之一,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供宠物消化吸收。
然而,大豆对宠物的影响却存在一些争议。
本文将探讨宠物食品中大豆含量对宠物的影响以及大豆在宠物食品中的优缺点。
大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和维生素的植物,它被广泛用于宠物食品的生产中。
作为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大豆在宠物的健康发育和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宠物食品中适度的大豆含量可以提供所需的营养,促进宠物的骨骼生长和肌肉发育。
然而,大豆对宠物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首先,大豆中含有一种名为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物质。
高含量的异黄酮可能对雄性宠物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导致雄性激素水平的改变。
此外,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可能干扰宠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针对大豆在宠物食品中的争议,一些宠物食品品牌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其潜在影响。
首先是通过提炼和加工的方式去除大豆中的抗营养物质,从而增强大豆蛋白质的可消化性。
其次,一些品牌使用转基因的大豆品种,旨在改善其抗营养因子的含量。
然而,这些措施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确保宠物在消化和吸收大豆蛋白质时的安全性。
除了大豆含量之外,宠物食品的多样化也是确保宠物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多依赖大豆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可能导致宠物缺乏其他必需营养物质。
因此,饲养宠物时,应当选择包含多种蛋白质来源的食品,以确保宠物获得全面的营养。
总而言之,了解宠物食品中大豆含量对宠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源,在宠物的发育和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争议性和潜在的影响也需要引起关注。
在选择宠物食品时,除了注意大豆含量外,还应关注食品的多样性,确保宠物获得全面的营养。
大豆中的非营养因子
大豆中的非营养因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草酸:大豆中的草酸会与钙、镁等矿物质结合,影响它们的吸收。
同时,草酸还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影响血糖的调节。
2. 黄酮类化合物:大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植物雌激素模拟物,会干扰人体内的内分泌平衡,引起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对男性生育能力造成影响。
3. 皂苷:大豆中的皂苷会与胆固醇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影响胆固醇的吸收和利用。
4. 表油酸:大豆中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表油酸,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影响。
5. 其他抗营养物质:大豆中含有的其他抗营养物质包括多酚类化合物、甜味苷等,这些物质可能干扰身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大豆的检验及营养价值的应用摘要:经过多年对大豆营养成分的检验和研究,本文就大豆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去除方法这几方面进行阐述,初步探讨大豆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很高,大豆经加工可制作出多种豆制品,因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而成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
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使人体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关键词: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大豆制品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适于冷凉地域生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按其色泽可以分为黄、青、黑、褐等,通常说的大豆就是指黄豆。
因为用途多样,营养价值高,栽培广泛,便于出口,在缓和世界性饥饿问题上起了重要作用。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还可预防癌症、心血管等疾病。
近年来,大豆加工业主产品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国家大力支持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大豆的发展将向生产一体化、加工企业规模化、进一步开发大豆功能、发展大豆深加工业的方向发展。
1 大豆中的营养物质经过对大豆营养物质的检验和研究,大豆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大豆异黄酮等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具体如下:1.1 蛋白质大豆植物蛋白质含量在36-42%,而肉、蛋、鱼、奶等蛋白质不足30%,谷类食物蛋白质占8-13%。
大豆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组分齐全,属于“优质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中80-90%是大豆球蛋白,并含有少量的清蛋白。
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在基因结构上也最接近人体氨基酸。
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也因人而异,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发表声明: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有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2 脂质大豆中的脂肪含量为18-20%,富含亚麻油酸和亚麻油稀酸,为不饱和脂肪酸,所以使得大豆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几乎所有的饲料原料均含有抗营养因子,如果抗营养因子含量过高,对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
了解抗营养因子的一般常识,通过降低添加水平、配合技术、加工处理或添加酶制剂等方法可减少和避免抗营养因子引起的负作用。
1植物中的抗营养因子植物体内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致甲状腺肿素、生物碱、草酸盐和植酸。
采食后将削弱营养物质的吸收,抑制动物的生长。
有些抗营养因子则由真菌和细菌代谢产生或植物在抗损伤和感染过程中产生。
对原料进行适当加工可中和抗营养因子的毒性或脱毒。
1.1豆蛋白豆类如大豆、花生、雏豆、蚕豆等是很好的蛋白源,但均含有抗营养因子,因而限制了在饲料中的用量。
豆类中的抗营养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疑集素、脲酶、脂肪氧合酶、生氰葡萄糖苷和抗维生素因子。
所有豆类均含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与动物小肠中胰蛋白酶结合,使胰蛋白酶失活,胰腺分泌大量胰蛋白酶,使胰腺代偿性增生。
饲喂生大豆的动物表现为胰腺肥大,伴随生长受阻,饲料效率下降。
由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特殊结构加热极易变性。
许多人认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并非是豆类的主要抗营养因子。
植物凝集素在豆类植物与固氮菌的共生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不同物种其毒性也有差异。
四季豆植物凝集素的毒性强于大豆植物凝集素。
植物凝集素是一种蛋白质,以高度特异的构象与糖和配糖体(如糖脂、糖肽、低聚糖或氨基葡聚糖)结合。
植物凝集素与小肠微绒毛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使微绒毛发育异常,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有研究报道,植物凝集素破坏小肠结构,使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和铁转运受阻。
植物凝集素破坏小肠表面,使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未被消化便进入结肠,并在结肠中发酵。
此外,植物凝集素能与小肠刷状缘和细菌的糖蛋白受体结合,使小肠内壁与细菌粘连。
研究表明,在饲喂生大豆和纯化植物凝集素的小鼠和鸡体内大肠杆菌大量繁殖。
植物凝集素使小肠表皮受损后,细菌和细菌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损伤有机体。
全脂大豆抗营养因子对两种猪种小肠形态结构的影舷
徐良梅;滕小华;张忠远
【期刊名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033)004
【摘要】试验用2×3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含有20%热处理全脂大豆、20%生全脂大豆和不含有任何全脂大豆及其产品的等能量、等氮和等赖氨酸水平的3种饲粮对东北民猪仔猪和长白仔猪的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饲喂生全脂大豆饲粮的长白仔猪比东北民猪仔猪小肠粘膜及绒毛结构损伤严重,表明长白仔猪比东北民猪仔猪对全脂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反应更加敏感.
【总页数】4页(P364-367)
【作者】徐良梅;滕小华;张忠远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S816;S828;S831.5;S821.1
【相关文献】
1.水煮时间对全脂大豆抗营养因子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J], 郭玉琴;王晓霞;徐明远;魏屹
2.全脂大豆的抗营养因子对两种猪种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 [J], 徐良梅;秦贵
信;姜海龙
3.膨化处理对全脂大豆抗营养因子rn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J], 李素芬;杨丽杰;霍贵成
4.全脂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对两种猪种小肠和大肠的组织学参数的影响 [J], 徐良梅;张忠远
5.两种猪种对含全脂大豆抗营养因子饲粮的消化率反应 [J], 徐良梅;秦贵信;姜海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5卷 第4期2006年 11月大豆科学SOYBEAN SCIENCEVol.25 No.4Nov. 2006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对鱼类的影响*吴莉芳 秦贵信 朱 丹 孙 玲(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春130118)摘要 大豆来源广、营养价值高、是鱼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但大豆中含有抗营养因子,不仅会降低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而且会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类大批死亡。
本文对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植酸、大豆抗原的作用机理及对鱼类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意义。
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蛋白饲料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抗营养因子;鱼类;影响中图分类号 S565.1S8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41(2006)04-0450-04 鱼粉一直是水产饲料中不可缺少的优质蛋白源[1]。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用人工配合饲料的应用也日渐广泛,鱼粉的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
蛋白质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重。
用植物蛋白代替鱼粉作为饲料原料,能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使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2]。
大豆具有消化吸收率高、氨基酸组成较好、价格合理和资源丰富等特点,一直以来是鱼类饲料利用最多的植物蛋白源之一。
但大豆中含有不同类型的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 nal facto r),如:蛋白酶抑制因子(protease inhibitors)、大豆凝集素(soy bean ag glutinin)、植酸(phy tic acid)、大豆寡糖(soy bean oligo saccharide)、大豆抗原(soy bean antigen)、致甲状腺肿因子(g oitrogens)、单宁(tannins)、皂苷(sap-o nins)、异黄铜(isoflav ones)抗维生素因子(antivi-tamin factor s)等。
大豆及其制品的营养(怎样去除大豆发酵产生气体,引起的腹胀)•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
•大豆制品通常分为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两类:非发酵豆制品有豆浆、豆腐、豆腐干、腐竹等。
•发酵豆制品有豆豉、豆瓣儿酱、腐乳、臭豆腐、豆汁等。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
•玉米、面粉、小米、大米的蛋白质中赖氨酸较低,蛋氨酸较高;而大豆恰恰相反,混合食用两者可以互补。
提示:因为单个氨基酸在血液中停留时间约4小时,然后到达组织器官,再合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而合成组织器官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到达才能发挥互补作用,合成组织器官蛋白质。
•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亚油酸高达50%,且消化率高,还含有较多磷脂。
•大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5%-30%,有一半是膳食纤维,其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可引起腹胀。
去除棉籽糖和水苏糖方法提示:胀气因子耐高温,但溶于水,大豆一旦浸泡、蒸煮、发芽均可使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大幅度下降。
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吃豆芽或豆制品,因为豆子在发芽过程中,能够分解掉这两种物质,胀气因子在豆制品的加工过程中溶于水而基本上被除去。
•大豆含有丰富的磷、铁、钙,每100g大豆分别含有磷465mg、铁8.2mg和钙191mg,明显高于谷类。
由于大豆中植酸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铁和锌等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
•大豆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B族维生素含量也比谷类多数倍,并含有一定数量的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E。
去除植酸方法•只需要在磨制豆浆前将豆类长时间浸泡即可。
比如早晨想要喝豆浆的话,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就将豆类浸泡在水中。
研究表明,经过6个小时浸泡后,大豆中的植酸酶活性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这能促使植酸被分解。
C 技术·食品工程>>>2009年第9期粮油加工[2]孙培龙,周峙苗,孙薇薇等.花色豆腐的研制[J ].食品科技,2001(4):18~20.[3]马莺,于丽娟,王明丽.花生豆腐的制作[J ].食品科技,1999(3):19~20.[4]邱伟芬,汪海峰.天然番茄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56.[5]汪敬吉,全静芳.果蔬复合营养方便豆腐的研制[J ].上海农业学报,1996,12(2):87~90.[6]李正明,王兰君.植物蛋白生产工艺与配方[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收稿日期:2009-03-04作者简介:陈海华(1973—),女,博士,副教授,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通信地址:(266109)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大豆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付永平1周海涛1宋冰1,2马建1王丕武1(1.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2.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摘要】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脂肪氧化酶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它们直接影响大豆食品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降低了大豆的利用率。
本文综述了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脂肪氧化酶的抗营养作用以及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抗营养作用;消除方法中图分类号:TS 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99(2009)09-0130-04大豆因其蛋白质含量高和氨基酸平衡性好而成为人类植物蛋白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同时又是发展家畜、家禽和鱼的重要蛋白质饲料来源,但是其中还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凝集素、单宁、植酸等,它们不但使大豆的营养价值受到影响,还对畜禽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大豆及其加工产品的利用效率。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脂肪氧化酶的理化性质、抗营养作用机理以及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消除方法的研究和报道进行了综述。
大豆饲料产品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的检测与分析周天骄;谯仕彦;马曦;贺平丽【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本试验旨在应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法以及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豆饲料产品中主要大豆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以及大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含量。
采用ELISA试剂盒对国内257份大豆制品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利用离子色谱建立了大豆产品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灵敏、准确的同步测定法,并对国内92份大豆制品中寡糖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
结果表明:发酵豆粕、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相对较低;本试验所建立的离子色谱同步测定大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方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大豆寡糖的测定;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和分析,发现发酵豆粕和大豆分离蛋白中3种大豆寡糖含量均相对较低。
本试验所得到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豆产品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的相关数据将为大豆在畜禽饲料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main soybean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 gly-c inin, β-conglycinin and trypsin inhibitor) and the content of sucrose, raffinose and stachyose in soybean used the competitive indirect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method an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The contents of glycinin, β-conglycinin and trypsin inhibitor in 257 soybean products were detectedand ana-lyzed by ELISA reagent kits. A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te detection system for the sucrose, raffinose and stachyose was established which used ion chromatography, and the content of oligosaccharide in 92 soybean products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glycinin,β-conglycinin and tryp-sin inhibitor in fermented soybean meal, extruded soybean, 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 and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s. The ion chromatography method which used for detected the su-crose, raffinose and stachyose had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te and good repeatability, and suitable for detec-ted the oligosaccharide in soybean. The contents of sucrose, raffinose and stachyose in fermented soybean meal and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s. These data of main soybean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in soybean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be useful for the high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soybean in feeds for livestock.【总页数】9页(P221-229)【作者】周天骄;谯仕彦;马曦;贺平丽【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17【相关文献】1.大豆和膨化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分析 [J], 姚怡莎;谷旭;商方方;邱静;李军国;李俊2.膨化加工对全脂大豆养分含量和抗营养因子的作用 [J], 谯仕彦;李德发3.大豆蛋白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对鱼类的影响 [J], 王桂芹;李清华4.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对猪的影响 [J], 王涛;秦贵信;赵元;胡海霞;张兵;刘宁;蒋春敏5.黑龙江几个大豆品种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分析 [J], 杨丽杰;李素芬;张永成;霍贵成;杨庆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