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一英语学情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0.51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案概述【课题名称】:_______【教学对象】:高中年级____班【教材版本】:_______版【课时安排】:____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词汇、语法知识点,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学情分析1. 学生基本情况:(1)班级人数:____人(2)性别比例:男____人,女____人(3)学生英语学习基础:____(优秀、良好、一般、较差)2. 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与需求:(1)词汇掌握:____(较好、一般、较差)(2)语法理解:____(较好、一般、较差)(3)听说能力:____(较好、一般、较差)(4)读写能力:____(较好、一般、较差)(5)学习兴趣:____(浓厚、一般、较差)3.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因素:(1)课堂参与度:____(高、一般、低)(2)课后复习情况:____(良好、一般、较差)(3)小组合作学习:____(积极、一般、被动)三、教学过程及效果反馈1. 导入环节:(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____(较好、一般、较差)(2)学生参与度:____(高、一般、低)2. 新课讲授环节:(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____(较好、一般、较差)(2)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____(较好、一般、较差)(3)课堂气氛:____(活跃、一般、沉闷)3. 课堂练习环节:(1)学生完成练习情况:____(较好、一般、较差)(2)学生错误类型:____(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4. 课堂总结环节:(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____(较好、一般、较差)(2)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____(较好、一般、较差)四、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1.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____(合适、不合适)(2)教学方法:____(有效、无效)(3)教学手段:____(合理、不合理)2.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基础,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
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作者:娜日苏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以笔者所教的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某高中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课堂互动,课堂观察以及课后交流,对学生入学以来在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长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英语学习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B-0076-01一、学生概况(一)学生概况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某高级中学一年级学生(文科班47人,理科班48人);学生平均年龄:16~18岁;按照本地教学安排,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学习英语,在校英语学习时间为6年左右。
课堂使用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及必修2。
学生高中英语入学成绩概况:(二)研究目的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由初中向高中转型,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以及学习方法的阶段。
本文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发现高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运用的学习方法以及课堂表现,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三)研究方法课堂互动及课堂观察;课后交流以及家长会时与学生家长的交流;阅读期中考试后学生针对自己成绩所写的学习反思与总结。
二、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分析(一)学生英语学习的长处1.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们初中学习英语时,只是把它当作需要考试的一门课程,缺少深入思考英语学习重要性的意识。
升入高中后,由于年龄增长,高一学生开始思考学习意义,加之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交流,开始主动反思英语学习经历,能够发现闪光点及不足之处,重新判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部分学生在同老师交流过程中提到进入高中后发现初中英语学习的问题,意识到学习英语对于整体成绩的影响,将英语学习与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
2.具有主动思考意识,能够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在主动思考英语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意识到面对新的学习内容,需要探索适合的学习方法。
高一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年级:高一年级课题名称:Travel journal ----- Journey Down the Mekong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授课时间:40分钟一.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进入高一还不到一个月。
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弱,对英语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
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会出现因不自信而不敢张嘴的情况。
根据这一情况,我在课件中加入了漂亮的风景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比较简单的阅读后的问题来帮学生增加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游记的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主人公的梦想与计划。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湄公河有一定的了解、对旅游产生兴趣,并且学会如何制定旅游计划。
根据教学班级的学情,我在课前已经领着学生识记过新单词了。
在备课时,我发现课本上的warming-up 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于是我没有采用,而是自己设计了另一种导入(用图片直接导入第三段)。
三.教学目标Language aims:1.To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2."3.To learn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kong River.Ability aims:1.To grasp some useful reading stills, such as scanning, skimming andsummarizing.2.To learn how to make a plan for the trip.Emotional aims:1.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travelling.2.To stimula te students’ love for nature by ge tting them to know the greatnessof a river.|3. To develop students’ team-work spirit.四.教学重点、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1.To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2.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3.To learn how to make a plan for the trip.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五.教法Task-based methodDiscussion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六.教学辅助手段Multimedia and other normal teaching tools.七.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Lead-in"1. Show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and have students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along the Mekong River.2. Questions: 1> Do you like the beautiful scenery2> Where do you think we can see the beautiful sceneryStep 2. Fast reading1.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read the paragraph 3 andfillin the blanks. Then, check the answers and have students enjoy the pictures again. Now, students know that if they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 they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Qinghai (glacier)Yunnan(valleys)rapidsEnters wide valleys (waterfall)Leaves ChinabrownSoutheast Asia(hills,low valleys and plains)delta seaParagraph 3small_________________clear_____cold______________wide____wa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Fast reading2.Teacher: Mekong River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Southeast Asia, in China , it’s【called Lancang River and out of China it’s called Mekong River. So, which countries does the Mekong River flow through3.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map and list the countries that the Mekong River flows through.Step 3. Careful reading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ragraph 1-2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 Who will travel in the text2> How are they getting there3> Where are they going)4> What did Wang Wei prepare for the trip5> What didn’t she prepare for the trip2. Check the answers.3.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s, they can draw a conclusion: If we want to have a trip, we should think about people, destination, transportation, preparation.Step 4. Discussing and speakingAsk students to discuss with their partner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ng Weiand Wang Kun.Wang Wei: stubborn; determined; would not change her mind; adventurous:Wang Kun: careful; well-organized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they can draw a conclusion: If we want to have a trip, we need the people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Step 5. SummaryAccording to fives questions and discussion, they can summarize how to make a plan for a trip.Step 6. Homework:Make a plan for the trip. (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1. Where are you going to】2. How are you going to...3. When are you leaving4. What are you going to take with you5. Where are you staying6.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in…7. When are you coming back八.教学反思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reading,我在设计的时候进行了新的尝试。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Book1 unit5 Reading教学设计Q1: Why does the author emphasize the “connecting”function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Q2: Can you find some sentences showing the importance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directly?★Purpose: to lead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Activity 3: Focusing on the importanceList the sentences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Part thre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Purpose:To help students form a clear picture in their mind about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and know how to expand an expository text Part four Deeper thinkingWhat is the future of our Chinese characters? Will it become the dominant (主导的)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Purpose: to train students confidence in our ow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learn our mother tongue well to spread our own culture. Part five assignmentAccording to most Chinese history texts, there are 4 great ancient civilisation:1. Egyptian (based on Niles River civilisation)2. Mesopotamia (based on Tigris and Euphrates civilisation)3. Indian (based on Indus Valley civilisation)4. China (based on Y ellow River civilisation)However, Egyptian, Mesopotamia and Indian have all disappeared.Only Chinese civilisation has survived till now.Why is that? Your insight will be greatly appreciated.★Purpose: to reflect on why our Chinese civilization could survive tillnow and love our motherland deeply.七、板书设计Unit 5 CHINESE WRITING SYSTEM : CONNECINT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英语学情分析本学期中我担任高一年级英语教学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我感触颇多,现将学情分析如下:一、我根据日常教学情况观察,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知识、能力分布不均衡,有的同学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有的同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Welcome UnitPeriod 2 Reading and Thinking:First Impressions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英语第一册Welcome Unit的阅读和思考部分,这个单元是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开始,所以是初高中的过渡,让学生逐渐适应高中阶段的节奏和生活,对比初中来找寻不同之处,从而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从阅读意识的培养上,让学生了解叙事体裁需要一定的顺序,让文章更有层次感。
最后,在读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必须掌握的词汇。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语言能力目标新课标对于高考语篇意识非常重视,其中的叙事类型学生并不陌生,只是没有从宏观把握的习惯,这节课内容虽然很简单,但是可以借此培养他们对叙事顺序的思考,帮助他们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在常见的具体语境中整合性的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
思维品质目标:通过对比主人公的高中生活和自己的高中生活来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高中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正确评价各种思想观点。
同时通过对文章信息的重新整合,做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通过skimming 的方式快速找出文章的叙述顺序预测文章内容,猜测文章出处;(2)学会用已知的内容去解决未知的问题,用已经了解的词汇去学习新的词汇;2. 难点1.引导学生梳理主人公Han Jing的经历和心情;2.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一定的词汇就是表达自己开学第一天的经历和感受。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刚刚进入高一。
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基本技能比较不错,对英语学习也充满兴趣。
只是因为刚刚入学,在课堂上表现相对拘谨放不开,不太自信不太敢张嘴。
根据这一情况,我在课件中加入了视频及可爱图片来引起他们的兴趣,问题设计也中等难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用激励性语言多加表扬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效果分析这节课主要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授内容时,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 2 授课时间:40分钟一、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他们学习英语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
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这一课是必修2unit4 第一课时阅读课型。
由于这课出现的生词比较多,在课前教他们读了一下。
在备这一课时,发现他的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而且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话题,在阅读理解材料中经常出现,学生在理解课文上问题应该不大。
三、教学目标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关了三种濒危动物的生存现状,从而培养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
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看图片引入动植物保护这一话题。
2.从网上下载图并展示给学生看,,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一些生词用板书)3.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精读练习。
4.两人围绕如何保护动植物进行讨论。
5.语言学习--难句解释。
6.小组讨论,包括复述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学生总结自己通过本课学习学到了什么(达到教学目标--形成保护环境意识)。
四、教学策略先利用录音和图片引起兴趣,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文章,通过回答问题掌握细节,再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结构、特色,学习用英语归纳以及复述,最后自己去小结上完这节课的收获,使他们的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也增加了见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会用英语口语判断别人给出的依据,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用一些有关宇宙的精美图片,引起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章的兴趣,减少陌生感。
五、教学过程(一)warming-up引入教师用PowerPoint分别展示各种濒危动物,并不需要学生详细记录细节,因为不是听力课。
基本信《名词性从句的用法》学情分析方案息县(市、区)学校姓名英学科语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学情分析目的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
教学主题北师大2019版必修1Unit7语法《名词性从句的用法》。
教学对象高一年3班教学目标1.learn the structures and usages of the Noun Clauses.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细心的观察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互相协作,相互交流,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Help the students make a summary of all kinds of the sentencesstructures in which the Noun Clauses can be used.学习难点Help the students use the correct words to introduce the Noun Clauses..分析工具微信小程序的“问卷星”分析方法1.问卷法:我提前通过微信小程序中的“问卷星”设计一些适当的题目,并通过班级徽信群发布,通过电子卷完成练习题,规定时间内完成提交。
2分析法:我利用“问卷星”自带的作业批改功能完成数据收集,并利用小程序自带的数据统计报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然后利用“希沃白板”对已设计好的教学课件进行相应的修改。
3.谈话法:课前与答错题的孩子谈话,了解答错原因,以便在授课过程中做针对性讲解学情分析实践方案1.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
在学习能力方面,作为高中生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英语学习的方式和节奏,但是大部分同学反应英语较难,有的成绩还不大理想。
初中时有接触到名词性从句,但是还掌握得不够熟悉,无法灵活运动。
高中英语A1技术学情分析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英语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学习和交流的唯一共通语言。
因此,学好英语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必修课程。
而在高中英语课程中,A1级别的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A1英语水平呢?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高中英语A1技术学情分析方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多听多说英语是一种语言,想要学好英语,最基本的就是要多听多说。
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去加入英语角、参加一些英语培训或者语言交流班。
与外教或者其他英语母语为主的人交流,多注意听他们的口音、语调和表达方式,以便让自己的口语变得更加地地道。
此外,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可以多使用英语,比如可以和同学或朋友用英语聊天、玩游戏。
二、多读多写英语中有大量的单词、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需要我们进行学习。
因此在A1英语学习时,必不可少的就是多读多写。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英语书籍、英文杂志或者报纸,进行阅读。
还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点滴写成英文日记,并在每一次写作时,都尝试使用新的单词和句子结构。
三、多看多听对于初学者来说,多看多听一定是非常有效的技能提升方法。
你可以选择很多不同领域的英语视频、电影、节目等进行观看,以便了解不同场合下的表达方式和方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英语教学视频来学习语法、单项突破等技能。
四、翻译技巧A1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自己的深度学习和技能掌握。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加强自己的词汇量积累,留意一些典型句型和语法规则,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度,进而提升自己的A1英语水平。
五、模拟考试高考是考察学生英语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在A1英语学习中,多模拟考试,对于找出自己的不足,加深记忆并进行强化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在平时进行A1考试相关的模拟,从而更好地为高考做准备。
六、整体思路和技巧考虑到A1英语是初级英语中的一级,我们需要整体思路的帮助来掌握以及应对这一技能。
也就是针对以下几方面: 听说读写能力,翻译水平以及逻辑思维的整体提高。
怎样对高中生进行英语学情分析小风小日记教师应当善于以教材为核心,对语言材料进行丰富和拓展,而这种丰富与拓展的前提是全面把握所教的教材。
这种把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得以实现。
1.仔细研读整套教材,宏观和纵向地了解一套教材在各个阶段的编写思路、编写体例、课时安排、目标要求、教学建议等,同时对各个年级话题的安排以及高册与低册教材间话题的相互联系能有所把握。
2.仔细分析一个单元的教材,了解一个单元中每一课的层次要求,明确每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侧重点,明确各部分的设计意图和在本课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3.分析每一课的教材,确定出每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要求,弄清每个练习的编写意图和正确答案。
4.分析教材中涉及到的词汇、句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现语言在生活中所运用的各种情境,从而对教材进行有效的补充与拓展。
5.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条件灵活地处理教材,简化或扩充活动的实施步骤。
分析学生1.分析学生的意义《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分析学生的主要内容(1)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特点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少年儿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例如:低年龄段的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具、教学卡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表现,爱唱爱跳。
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出相应的富有趣味性和多样化的语言活动。
高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积淀,已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上的建构与语言生成。
(2)了解学生已具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水平只有了解了学生已经具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水平,才能使我们在教学中有效地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和操练新的语言,同时将新的语言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恰当的整合。
高一英语学情分析 通榆蒙中 张晓宇 2016.05.20 2016年5月23日,我校进行了全校范围的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基于本次考试的检验结果和这学期以来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这次考试试题难度适中,符合我校学生现有知识和认知水平,考试成绩基本体现学生真实学习情况。试卷满分120分,年组最高分105分,最低分不足30分,平均分为51分,学生两极分化较明显。
分析原因,给出整改措施: 1. 知识基础薄弱:零星知识多反复,及时巩固练习; 系统知识面向全体,零起点讲授;知识分层次,要求有梯度。 2. 学习不主动:课上小组合作,扩大参与;课下留预习、巩固作业,课前检查;假期作业及时上交、批改,严格要求。 3. 学习状态不稳定,阶段性波动:课上多关注,多提问,课后针对性单独谈话,了解情况,力所能及给予正确引导和帮助。 4. 学习不够刻苦,惰性强;信心不足,困难和压力面前易退缩:① 知识归纳详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易懂、最典型、最精炼,并印成规范单页纸下发,以备随时复习、查阅。用自身努力助学生事半功倍。② 重理解、轻记忆;重思维与技能养成、轻大量信息涌入式记忆;力争最大程度提高技能,促一劳永逸,减轻学习压力。③给 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时间与空间, 不急于求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我始终坚信,好教育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好教师是不动声色+潜移默化。 三年级音乐上册自助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达成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 2.能哼唱A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并联想水车车轮转动的形象。 3.能分辨乐曲“引子ABACA尾声”的结构。
学习方法建议 可采用上网搜集、与他人共同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1、看课本,大体了解 2、看微视频,了解水车、作者、创作背景、管弦乐队相关知识。 3、看微视频,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 4、复听,了解主奏乐器。 5、点击微视频音乐,分段欣赏,随音乐哼唱A。 6、点击微视频音乐,分段欣赏,分辨乐曲的结构。 7、点击微视频音乐,完整欣赏,感受音乐情绪。 8、表演,根据水车音乐做律动。 《森林水车》 学校:____班级:___姓名:___
高一英语学情分析
通榆蒙中 张晓宇 2016.05.20
2016年5月23日,我校进行了全校范围的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
考试。基于本次考试的检验结果和这学期以来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这次考试试题难度适中,符合我校学生现有知识和认知水平,考试成绩基本
体现学生真实学习情况。试卷满分120分,年组最高分105分,最低分不足30
分,平均分为51分,学生两极分化较明显。
分析原因,给出整改措施:
1. 知识基础薄弱:零星知识多反复,及时巩固练习; 系统知识面向全体,
零起点讲授;知识分层次,要求有梯度。
2. 学习不主动:课上小组合作,扩大参与;课下留预习、巩固作业,课前
检查;假期作业及时上交、批改,严格要求。
3. 学习状态不稳定,阶段性波动:课上多关注,多提问,课后针对性单独
谈话,了解情况,力所能及给予正确引导和帮助。
4. 学习不够刻苦,惰性强;信心不足,困难和压力面前易退缩:① 知识归
纳详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易懂、最典型、
最精炼,并印成规范单页纸下发,以备随时复习、查阅。用自身努力助
学生事半功倍。② 重理解、轻记忆;重思维与技能养成、轻大量信息涌
入式记忆;力争最大程度提高技能,促一劳永逸,减轻学习压力。③给
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时间与空间, 不急于求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
围里学习,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我始终坚信,好教育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好教师是不动声色+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