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4机械运动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52.50 KB
- 文档页数:14
专题1 声现象一、选择题1.【2017•怀化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答案】C【解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应选C。
【考点定位】音色2.【2017•陕西卷】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3.【2017•广元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楼走道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C.轮船“声呐”系统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能传递信息的特征D.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答案】C【解析】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响度来控制电路通断的,故A错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轮船“声呐”系统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能传递信息的特征,故C正确;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应选C。
【考点定位】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4.【2017•绥化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声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5.【2017•贵港卷】贵港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美化环境 B.减小噪声污染 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水污染【答案】B【解析】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应选B。
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7•泰安卷】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C.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D.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答案】C【解析】湖面的冰层变薄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湿衣服变干是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B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D错误;故应选C。
【考点定位】液化及液化现象2.【2017•泰安卷】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A.B.C.D.【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 【2017•菏泽卷】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答案】D【解析】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蒸发现象,故B错误。
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为答案。
考点:物态变化4、【2017•自贡卷】深科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
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答案】A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5、【2017•自贡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相同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C、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太阳能、水能、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答案】B【解析】A、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故B正确;C、热机工作中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D、太阳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B.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物体内能的改变;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能源的分类.6.【2017•长沙卷】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 .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 .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C .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 .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A【解析】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A 正确;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手上的汗珠遇到冷凝固现象,B 错误;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固现象,C 错误;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错误;故选A 。
2017北京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纯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北京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纯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北京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纯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7北京中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30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杯 B.陶瓷碗 C.铁锅D.塑料勺2.图 1 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4.下列家用电器中,将电流热效应作为工作原理的是A.电视机 B.电热水器 C.抽油烟机 D.电冰箱5.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积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6.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7.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8cm 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4cm 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s1=s2 B.s1〈s2 C.h1〉h2 D.h1=h28.图 2 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9.图 3 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0.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用湿手按已接电源的插座上的开关B.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用湿布擦拭电视机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11.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13.小玲家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烤箱、电饭锅和电视机各一个,按照每度电 0.5 元的计费标准,将这三个用电器正常工作 1 小时的用电费用绘制成了如图 4 所示的柱状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在这三个用电器中,电烤箱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最高B.在这三个用电器中,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最低C.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烤箱的电流大于通过电视机的电流D.在一个月内,小玲家电烤箱的用电费用一定比电饭锅的用电费用多14.图 5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2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B.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小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15.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 6 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
【物理】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机械运动(含解析)及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C. 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答案】 C【解析】【解答】A,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选项A三名运动员全程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B、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物体运动越快;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故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时间越少,运动越快,即v=s/t得:表中可知:周伟用时最少,平均速度最大,B不符合题意;C,根据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v刘=s/t刘=60m/(8.3-2.4)s=60m/5.9s≈10.17m/s,v周=s/t周=60m/(8.4-2.5)s=60m/5.9s≈10.17m/s,C符合题意;D,根据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中平均速度的理解及计算。
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2.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B. 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平衡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 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答案】B【解析】【解答】解: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对于人是静止的,故A正确: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故D正确.故选B.【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2015年8月,来自挪威的艾斯朋和比约恩两人,在张家界天门山成功挑战“翼装飞毯”高空极限运动.艾斯朋身穿翼形装在天门山空中飞行(如图甲),比约恩从3000米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图乙),最后降落在艾斯朋的背上后,两人共同急速向前飞行(图丙),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空中合体的壮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艾斯朋能够在空中滑行,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B. 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两人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D. 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基于蝙蝠飞行滑翔原理研发出来的翼装飞行服,采用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织物编制而成,特别是在运动服双腿、双臂和躯干间缝制大片结实的、收缩自如的、类似蝙蝠飞翼的翅膀.当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将双臂、双腿间的飞翼张开,形成一个气流受力面,将飞行运动员的这对“翅膀”托起,运动员可以通过双臂和双腿的调整,控制身体在空中缓慢滑翔,同时能调整航向.不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故A错误;B、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受力不平衡,故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两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应该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故C正确;D、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与天门山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根据翼装飞行的原理分析解答;(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处于非平衡状态;(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4.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5.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动能都不变C.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重力势能都不变D. 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答案】D【解析】【解答】解:A、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所以A错误;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所以动能改变,速度不变,所以B错误;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改变,所以C 错误;D、加油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不变,加油机的质量减小,战斗机的质量增加,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所以所以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6.同学们在练习体育测试项目掷实心球。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常有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含分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翔器拥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 垂直腾飞B. 垂直下降C. 定速巡航D. 空中悬停【答案】 B【分析】【解答】依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迎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而且飞机在垂直下降时感觉,故只有 B 切合题意,故答案为:B。
【剖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可.2.如下图为相距 6 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向来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 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 3 秒甲经过的行程比乙大C.运动 3秒甲、乙可能相距 5 米D运.动 3 秒甲、乙不行能相距13 米【答案】C【分析】【解答】解: 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 甲 ===1m/s ;乙的速度是:v 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一样,故A 错误;B、据图可知,甲3s 运动的行程是3m,乙运动3s 的行程 4m,所以运动 3 秒乙经过的行程比甲大,故 B 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行程是3m,乙走行程是4m ,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 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 6m﹣ 3m+4m7=7m ;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行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 4m+3m=5m ;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行程是3m,乙走行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 ;故 C 正确, D 错误;应选 C.【剖析】( 1 )经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行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一剖析即可判断.3.2017 年 4 月 22 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涨到一个新的台阶,如下图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由是它的比热容大 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施对话,是因为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答案】 A【分析】【解答】 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 A 切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特别丰富的, B 不切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地点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C 不切合题意;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可以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施, D 不切合题意。
专题6 质量和密度一、选择题1.【2017•咸宁卷】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调零就直接进行测量C.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D.不能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答案】D【解析】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故A错误;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否则会造成误差,故B错误;使用托盘天平时,不能用手拿砝码,应该用镊子,否则容易使砝码锈蚀,造成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电流表的特点: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若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将电源短路,故不能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故D正确.故应选D。
【考点定位】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电流表的使用2.【2017•齐齐哈尔卷】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中学生的鞋长约为42cm【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3.【2017•龙东卷】下列常见物理量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是200kg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CC.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D.高山上的大气压为1.5×105Pa【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质量的估测;温度;大气压强的存在;电压4.【2017•龙东卷】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答案】CD【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应选CD。
物理科2017年中考试题分类解析表(不要调整表格)
A.通过栈桥时小丹和小蓝之间相对静止
B.小丹和小蓝在湖面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小丹和小蓝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小丹和小蓝通过栈桥的平均速度是
A【解析】A、小丹和小蓝并肩行走时,两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
=,
==250s
v===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
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1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
v= t==
【解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答案:量程 1.70
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
分度值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本题刻度尺的分度值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2.85cm,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答案:1 2.85(2.83~2.87皆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机械运动。
飞机运行中的平均速度v=s/t=3000m/50s=60m/s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测量。
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80.0cm;平均速度为:。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1所示. 由图象可知()A.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小C.经过6秒,甲乙一定相距3米D.甲乙间距离一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答案】D【解析】【解答】A. 要比较通过的路程,根据可知,不但要知道速度大小,还要知道时间,而从图中不能得出运动时间的长短,所以甲通过的路程不一定比乙大,A不合题意;B. 如图,在6s时,甲通过路程比乙大,所以甲的速度比乙大,B不合题意;C.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但没有说明是否同向,同向时,经过6秒,甲乙相距3米,如果方向相反时,经过6秒,甲乙相距9米,C不合题意;D. 甲乙两人速度不同,所以无论是否同向,两者的间距一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物体运动的路程与速度的时间有关;B、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即可得知两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C、不知两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否相同,无法判断两物体的距离;D、由图可知,二人运动速度不同,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运动时间越长二者之间的距离越大 .2.2015年8月,来自挪威的艾斯朋和比约恩两人,在张家界天门山成功挑战“翼装飞毯”高空极限运动.艾斯朋身穿翼形装在天门山空中飞行(如图甲),比约恩从3000米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图乙),最后降落在艾斯朋的背上后,两人共同急速向前飞行(图丙),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空中合体的壮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艾斯朋能够在空中滑行,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B. 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两人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D. 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基于蝙蝠飞行滑翔原理研发出来的翼装飞行服,采用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织物编制而成,特别是在运动服双腿、双臂和躯干间缝制大片结实的、收缩自如的、类似蝙蝠飞翼的翅膀.当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将双臂、双腿间的飞翼张开,形成一个气流受力面,将飞行运动员的这对“翅膀”托起,运动员可以通过双臂和双腿的调整,控制身体在空中缓慢滑翔,同时能调整航向.不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故A错误;B、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受力不平衡,故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两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应该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故C正确;D、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与天门山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根据翼装飞行的原理分析解答;(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处于非平衡状态;(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3.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驾驶员感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B. 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所受到的牵引力C. 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D. 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答案】B【解析】【解答】解:A、行驶中,乘客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因为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B、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水平向上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等于牵引力,故B正确;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但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描述为汽车受到惯性,故C错误;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分析】(1)根据参照物,惯性,力的相互性,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2)对汽车受力分析可知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求得摩擦力的大小;(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4)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B. 甲乙两同学始终在运动C.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D.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答案】B【解析】【解答】解:A、在15s时,甲乙离出发点都是100m,故两同学相遇,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甲乙两同学甲始终在运动,乙在10~15s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10m/s,故D正确.故选B.【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4)根据图象可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0s内的速度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求出.5.甲、乙两物体先后从某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同向运动,甲比乙先运动4秒,速度为0.4米/秒.甲运动10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米.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 一定是aB. 一定是cC. 可能是bD. 可能是a或c【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题知,v甲=0.4m/s,所以甲运动10s通过的路程s甲=v甲t=0.4m/s×10s=4m,所以图象中b图线表示甲的s﹣t的图线;由a图线知,通过8m路程所用时间为12s,甲比乙先运动4s,即乙运动的时间为6s,由图知s a=4m,与甲车通过路程相等,故a不是乙的s﹣t图线;由c图线知,6s内通过距离小于2m,所以甲乙距离大于2m,符合题意,故c一定是乙的s﹣t图线,故选B.【分析】由甲的速度和运动时间可知甲的运动路程,从而判断出甲的s﹣t图线,再根据甲乙运动时间关系,由图象找到另两个图线的路程分析比较.6.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非晶体的凝固C. 晶体的熔化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 错误;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 错误;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分析】分析图象,确定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断.7.“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段歌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 竹排B. 青山C. 地面D. 河岸【答案】A【解析】【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所以应选与有位置变化的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 正确.故选A.【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8.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动能都不变C.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重力势能都不变D. 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答案】D【解析】【解答】解:A、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所以A错误;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所以动能改变,速度不变,所以B错误;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改变,所以C 错误;D、加油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不变,加油机的质量减小,战斗机的质量增加,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所以所以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9.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内,小华跑较快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 错误.故选C.【分析】(1)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除以所有的总时间.10.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2017聊城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加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不选均得。
分) 1.下列材料中,属于绝缘休的是A.金属 B.橡胶 C.人体 D.食盐水溶液B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3.小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C4.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磁体周围的磁场既看不见电摸不着,所以是不存在的C.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D.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只与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有关A5.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离开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6.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D7.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8.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B.小磁针一直保持静止C.小磁针的S极向右转动 D.通电螺线管外A点的磁场方向向左D9.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力臂为0.08m B.此时为省力杠杆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D.钩码总重为2ND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下列蜕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小B.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C.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大 D.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变暗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K12小学初中高中 专题07 压强和浮力 一、选择题 1、【2017•深圳卷】在沙滩上光脚走路,踩到贝壳时,脚会很疼.下列选项所涉及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
A、爷爷打太极时双脚变为单脚站立
B、手持自制气压计从梧桐山脚走到山顶,管内液面升高 C、在理化试验操作中,将胶头滴管的胶头松开,液体进入滴管 D、台风到来时某同学打开的伞面被吹“反”了 【答案】A 【解析】
压强越大,所以伞下方的气压大于伞上表面的气压,使伞面被吹“反”了,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A。 【考点定位】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K12小学初中高中 2、【2017•深圳卷】深圳倡导创新,在某创新比赛中,鹏鹏同学组装的一台环保电动力车,他自己坐在车上,用蓝牙手机控制车的方向.已知车身质量为5kg左右.该车以一个充电宝为能量来源,电动机效率达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车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鹏鹏坐在车上比空车时车对地面压强大 C、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车突然停下时,鹏鹏会向前倾,说明鹏鹏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是一种力,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压强大小比较,能量的相互转化 3. 【2017•北部湾卷】 图9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客机。关于客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制造客机时采用密度大的材料,可以减轻其质量 B. 客机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说明电磁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 客机在高空所受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 D. 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 【答案】D 【解析】 制造客机时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根据ρ=m/V可得:m=ρV,在体积一定时,ρ越小,质量越小,可以减轻其质量,故选项A不正确;客机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当然也能在其它介质中或真空中传播,故选项B不正确;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空气越稀薄,气压也就越小,所以客机在高空所受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故选项C不正确;飞机升空的原理“空气流速越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K12小学初中高中 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在机翼上产生向上的压力差,故选项D正确;故应选D。 【考点定位】基本知识点的综合 4. 【2017•南通卷】野外生存能力是户外运动者的必备技能。下列生存技能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 ) A.影长辩向——光的折射现象 B.削竹为刀——减面积增压力 C.融冰取水——固体升华现象 D.钻木取火——做功改变内能 【答案】D 【解析】
机械运动【问题导学】1、生活中如何描述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和时间?物理学中是如何描述和比较的?2、什么是(机械)运动,如何描述运动?3、生活中如何比较几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反应物体运动的快慢?4、物体运动的类型有哪些?如何计算和测量物体的速度?【链接中考】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2017湖南长沙,19,3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测试火线和零线 B.测量液体的温度C.测量物体的重力 D.测量物体的长度2、(2017湖南衡阳,3,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B.人的正常体温是39℃C.成年人散步时速度约为4m/sD.家用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30W3、(2017河北,1)下列估测经验最接近实际的是()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cmB.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C.成年人正常行走1.2m用时约1sD.近几年石家庄冬季平均气温约10°C4、(2017南京,2)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六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约为50℃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为200W5、(2017杭州,1)如图是一初中《科学》课本,下列对此课本的估测值域真实值最接近的是()A.长度约为26厘米 B.质量约为2千克C.重力约为0.2牛 D.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2帕6、(2017海南,1)琼岛四季瓜果香,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3的是()A.木瓜 B.菠萝 C.龙眼 D.椰子7、(2017湖南湘潭,20,1分)如图,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8、(2017湖南怀化,17,2分)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9、(2017哈尔滨,38)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cm.10、(2017南京,13)“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叁;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11、【补充】下图所示停表的内圈每1小格代表的时间是;外圈每1小格代表的时间是;图中所显示的时间为 s。
专题13 欧姆定律一、选择题1.【2017•南京卷】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 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9W ;当滑片P 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 ,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消耗的功率为2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0Ω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C .电源电压为8VD .滑片P 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3.2W【答案】B 【解析】()2225V 12.52WL L U R P '===Ω',故A 错误;(2)当滑片P 在某一端点时,滑动变阻器全部连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和UI R=可得:电源电压U =U L +IR=3V+0.3A×R -----------①当滑片P 移至中点时,根据P =U 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2W0.4A 5VL L P I U ''===',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和U I R =可得:电源电压110.4A 12.522L U I R R R ='+=Ω+()()------------②解①②可得:R=20Ω,故B正确;U=9V,故C错误;(3)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连入电路,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I2R=(0.3A)2×20Ω=1.8W,故D错误.故选B.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2、【2017•深圳卷】小明把台灯插入插座,闭合开关,家里的总控制开关立刻跳闸,请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插头短路B、灯丝断路C、灯头内短路D、灯头内断路【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3、【2017•深圳卷】如图是一个油量表的示意图,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闭合开关,当浮球最低时滑片P滑到a端,电流表示数为0.3A,当浮球最高时,滑片P滑到b端,电流表示数为0.5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阻R1的阻值为30ΩB、电源电压为15VC、在加满油后,1min内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450JD、电阻R1最小功率为7.5W【答案】D【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 1与R 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位于a 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 =可得,电源的电压:U =I a (R 1+R 2)=0.3A×(R 1+20Ω),当滑片位于b 端时,电路为R 1的简单电路,则电源的电压:U =I b R 1=0.5A×R 1,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0.3A×(R 1+20Ω)=0.5A×R 1,解得:R 1=30Ω,故A 正确;电源的电压U =I b R 1=0.5A×30Ω=15V ,故B 正确;在加满油后,滑片位于b 端,则1min 内电阻R 1产生的热量:Q 1=I b 2R 1t =(0.5A )2×30Ω×60s=450J,故C 正确;当滑片位于a 端时,电阻R 1的功率最小,则P 1=I a 2R 1=(0.3A )2×30Ω=2.7W ,故D 错误;故应选D 。
专题7 压强和浮力一、选择题1.【2017•黄冈卷】为了消防安全,楼房每层必须配备灭火器.下列关于图示灭火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B.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C.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杠杆的分类;大气压强的存在2.【2017•绥化卷】下列现象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蚊子尖尖的口器B.水从瓶子侧壁的孔喷出C.用吸管吸饮料D.口吹硬币跳跃木块【答案】D【解析】蚊子尖尖的口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没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A 不合题意;水从瓶子侧壁的孔喷出利用的是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没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B 不合题意;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到嘴中,没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C不合题意;没有吹气时,硬币上方和下方都受到相同的大气压的作用,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硬币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产生向上的升力,因此硬币就“跳”过了栏杆,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应选D。
【考点定位】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2017•绥化卷】下列关于压强、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该物体将上浮【答案】BCD【解析】【考点定位】压强;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4.【2017•龙东卷】下列常见物理量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是200kg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CC.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D.高山上的大气压为1.5×105Pa【答案】C【解析】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我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V,与之配套的家庭电路电压也是220V,故C符合实际;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平面上气压在1.0×105Pa左右,高山上的气压一定低于此数值,更不可能是1.5×105Pa,故D不符合实际;故应选C. 【考点定位】质量的估测;温度;大气压强的存在;电压5.【2017•大庆卷】如图各现象的原理主要是“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托里拆利管B.液压机C.吹气使球上升D.活塞式抽水机【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6.【2017•毕节卷】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列相关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A.航母排水量越大,所受浮力越大B.航母浸入海水中的深度越深,舰底受到海水压强越小C.舰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航母受到浮力减小D.航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与指挥中心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答案】B【解析】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货物时所排开水的质量,航母排水量越大,由F浮=G排=m排g可知,航母所受浮力越大,故A正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航母浸入海水中的深度越深,舰底受到海水压强越大,故B错误;歼﹣15飞机起飞后,航母仍漂浮,则F浮=G,但自重G减小,所以航母所受浮力减小,故C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航母搭载的国产歼﹣15飞机起飞后,与指挥中心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故D正确;【考点定位】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电磁波的传播7.【2017•毕节卷】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是吸力将饮料吸入嘴中B.乙图: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有关C.丙图:铁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D.丁图: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直流电动机的原理8.【2017•齐齐哈尔卷】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密度为ρ甲和ρ的两种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乙为P甲和P乙,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P甲>P乙C.P甲=P乙D.F甲<F乙【答案】B【考点定位】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9.【2017•怀化卷】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站在滑板上滑雪,脚不会陷入雪地B.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是由于它具有宽大的脚掌C.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吮血液D.为了防止载重汽车压坏路面,装有多个宽大的车轮【答案】C【解析】站在滑板上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骆驼有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蚊子尖尖的口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载重汽车装有多个宽大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C。
专题04牛顿运动定律一、单选题1.将质量均为M=1kg 的编号依次为1, 2, ...6的梯形劈块靠在一起构成倾角37θ︒=的三角形劈面,每个梯形劈块上斜面长度均为L=0.2m ,如图所示,质量m=lkg 的小物块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5μ=,斜面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0.3μ=,假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使A 从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v 0=4.5m/s 冲上斜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in370.6,cos370.8︒︒==)A. 若所有劈均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最终从6号劈上冲出B. 若所有劈均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最终能冲到6号劈上C. 若所有劈均不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上滑到5号劈时,劈开始相对水平面滑动D. 若所有劈均不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上滑到4号劈时,劈开始相对水平面滑动【答案】BC120012cos37sin37N N f F F μ+=时刚好开始滑动,代入数据可得n=2.3,即滑动到4号时,劈相对水平面不动,物块上滑到5号劈时,劈开始相对水平面滑动,故C 正确,D 错误。
点晴: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规律进行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2.如图,滑块以初速度0v 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A. B. C. D.【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在下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sin cos mg mg ma θμθ-+=,故加速度保持不变,物块做匀减速运动,所以C 、D 错误;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2012x v t at =-,可得B 正确;下降的高度sin h x θ=,所以A 错误。
3.在2002年9月,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被物理学家评选为最美丽的实验。
专题4 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17•怀化卷】小明对生活中的几个物理量做了如下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1.5mB.他上学步行平均速度约为10m/sC.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g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2.【2017•贵港卷】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回对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是靠超声波向地面传递信息的B.天空二号在发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自动交回对接成功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D.在空间实验室不能使用测力计测量手的握力【答案】C【解析】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故A错误;天空二号在发射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不是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故B错误;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太空中虽然失重,但弹力依然存在,所以用用握力棒锻炼臂力是可行的,故D错误;故应选C。
【考点定位】电磁波的传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重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3.【2017•毕节卷】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C B.人正常步行速度越5m/s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kg【答案】C【解析】洗澡水的温度与人体温度差不多,约为40℃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50g=0.15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应选C。
【考点定位】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4.【2017•齐齐哈尔卷】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中学生的鞋长约为42cm【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5.【2017•咸宁卷】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解析】由图象知,物体运动15s对应的路程是30m,所以15s通过的路程是30m,故A正确;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则速度为:v===4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至10s内物体静止;而10至20s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m/s.所以在20s的过程中物体做的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m/s.故B正确;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正确;故应选C。
【考点定位】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6.【2017•益阳卷】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参照物及其选择7.【2017•徐州卷】下列估计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200kg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C.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0℃D.家庭照明用LED灯的电功率约为200W【解析】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错误;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符合实际;故B正确;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左右;故C错误;家庭照明用LED灯的电功率约20W左右;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质量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电功率8.【2017•镇江卷】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B.住宅楼每层楼的高度约为3m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0gD.一盏家用节能灯的功率约为1kW【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功率9.【2017•镇江卷】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航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A.B.C.D.【答案】A【解析】飞机C919试飞期间,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C919应该相对于伴飞飞机向后运动,故A图符合实际情况,故A正确;故应选A。
【考点定位】参照物及其选择10.【2017•镇江卷】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1.【2017•通辽卷】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8sB.教室电脑的功率约为1200WC.教室门高约为200cmD.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C左右【答案】C【解析】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学校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12s,故A不符合实际;教室电脑的功率约为200W,故B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教室门高于中学生身高,约为2m=200cm,故C符合实际;夏天,室外温度可能超过35℃,教室内温度要低于35℃,不可能达到45℃,故D不符合实际;故应选C。
【考点定位】时间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电功率12.【2017•通辽卷】完全相同的两s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v甲=v乙B.0~3s内,两车牵引力做功W甲>W乙C.行驶过程中,两车的牵引力F甲>F乙D.t=3s,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s甲=s乙【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大小比较13.【2017•陕西卷】地铁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铁列车运行时相对于站台是静止的B.若从地面入口到地下站台共100个步行台阶,则站台到地面的竖直高度约50mC.地铁列车启动时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地铁列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答案】C【解析】地铁列车运行时与站台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的列车相对于站台是运动的,故A错误;楼梯台阶的高度约为在20cm左右,从地面入口到地下站台共100个步行台阶,则站台到地面的竖直高度约20m,故B错误;地铁列车启动时速度越来越快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确;列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列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故应选C。
【考点定位】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长度的估测;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14.【2017•广元卷】用x,y分别表示两个物理量,如图所示图象表示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y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则x表示该物体的质量B.如果y表示物质的密度,则x表示由该物质构成的物体体积C.如果y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则x表示该物体运动的时间D.如果y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则x表示该导体的电阻【答案】B【解析】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而图线的形状没有反映正比关系;故A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体积无关,当体积增大时,密度不变;故B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图线的形状没有反映正比关系;故C错误;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图线的形状没有反映反比关系;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重力;密度及其特性;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电阻15.【2017•眉山卷】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张中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B.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为300gC.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000WD.某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8s【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电功率16.【2017•眉山卷】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应选C。
【考点定位】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7.【2017•乌鲁木齐卷】2017年4月,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从文吕发射场升空,飞行过程中与太空中的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成为一体)并完成补给任务.则从发射到完成补给的过程中,天舟一号()A.始终具有质量和惯性B.与天宫二号间无万有引力C.相对天宫二号始终是静止的 D.相对天宫二号始终是运动的【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惯性;质量及其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子间的作用力18.【2017•云南卷】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填空题1.【2017•徐州卷】如图所示,快递公司尝试用无人机运送包裹,在带着包裹匀速飞行过程中,无人机受到的升力的施力物体是,包裹的动能(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是的(填“运动”或“静止”)【答案】空气;不变;静止【解析】直升机的螺旋桨对空气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气对直升机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是飞机向上的升力;在带着包裹匀速飞行过程中,包裹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与无人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包裹是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