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床重要类型--姚老师
- 格式:ppt
- 大小:8.33 MB
- 文档页数:33
第二节新疆铅锌矿床主要类型和典型矿床一、新疆铅锌矿床类型本文以铅锌矿床产出的含矿岩系和(或)主导成矿作用作为类型划分原则。
在层控铅锌矿床中按主要容矿岩系和矿化特征的差异又分为亚类和矿床式。
由此,共划分出铅锌矿3个类型、8个亚类型、6个矿床式,见表7-1。
上述类型中,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层控铅锌矿床、细碎屑岩亚类型及碳酸岩亚类型这三类铅锌矿床,是世界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层控铅锌矿床类型。
它们也是新疆铅锌矿床主要类型。
世界上重要的层控铅锌矿床在新疆发育,类型齐全,是新疆铅锌矿床的重要特色。
表7-1 新疆铅锌矿床分类表二、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层控铅锌矿床主要特征和典型矿床(一)概述该类矿床简称为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
它大致相当于西方文献中的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俄文文献中的黄铁矿型铅锌矿床。
它是世界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铅、锌储量占国外总储量的24%和42%,也是新疆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
此类型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该类矿床的成矿环境从大洋中脊到大陆裂谷及岛弧带和弧后盆地等均有产出;二是,矿床规模多为中—大型,部分矿床为大型—超大型(如加拿大的苏比利尔、布伦瑞克、挪威的勒肯、布来克瓦斯利,哈萨克斯坦矿区阿尔泰中的矿床,日本黑矿矿床,中国新疆阿尔泰南缘中的矿床等);三是,矿石品位都较富,大多数矿床属于富矿,伴生多种有益组分,均可综合利用。
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分类方案较多,目前一般按其金属元素组合,结合其成矿环境划为三类,即Cu-Zn型(“别子型”)、Pb-Zn-Cu-Ag型(“黑矿型”)和含铜、黄铁矿型(塞浦路斯型)。
王京彬等(1998)按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将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除产于洋脊环境的塞浦路斯型和产于消减板块边缘岛弧环境中的黑矿型矿床外,还应增加一个新类型—产于陆缘和陆内裂谷环境中的阿尔泰型。
本文结合新疆实际,本类型矿床按主要容矿岩系和成矿元素组合的不同,划分为两个亚类型,即火山—沉积岩溶矿的块状硫化物亚类型铅锌矿床和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亚类型铜锌矿床。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矿床之一。
该矿床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矿床类型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广西老厂铅锌矿。
1. 矿床地质背景广西老厂铅锌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地处东经107°32',北纬23°20',普降600-1200mm,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矿产资源的形成。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为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与侵入岩体构成了浅成矿条件和矿化基础,并且在地质时代上经历了不同的变迁,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多样的地质条件。
2. 矿床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属于热液型矿床,是由热液作用形成的矿床。
热液是指在地壳深部产生的高温、高压流体,它在地下运移过程中,通过对围岩岩石的交代和溶解作用、对流体中气体和金属元素的挥发和迁移作用,造成了矿化作用。
热液型矿床的形成是在地壳构造和岩浆活动的作用下,通过流体释放和地下矿化等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
3. 成因特征4. 地质特征广西老厂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构造和岩性特征。
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矿床的产状和赋存方式,广西老厂铅锌矿矿床多分布于断裂带、褶皱带等构造地带,矿床产状多呈NW向、NE向、N-S向等不同的产状形式。
岩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矿床中矿石的产出和赋存形式,广西老厂铅锌矿矿床中铅锌矿石多以脉状、层状等形式存在,其中矿石赋存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原生矿、角闪锌矿、菱锌矿、方铅矿等。
5. 地质资源量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和调查研究,广西老厂铅锌矿地质资源量丰富,矿床蕴藏量大。
截止目前,该矿床已探明矿产资源量约为4500万吨,其中铅、锌矿石储量分别为300万吨和1200万吨。
在广西老厂铅锌矿附近还有多个尚未开发的矿床,具有潜在的找矿价值,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6. 开发利用价值广西老厂铅锌矿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MVT型矿床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锌资源量的20%左右(张长青等,2009)。
1、特征概述Leach等人1993年指出该类型矿床一般产出于造山带边缘前陆环境或靠近克拉通一侧的沉积盆地环境;容矿围岩以白云岩为主(少数产于灰岩中),具后生特征,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无直接联系;可发育层控的、断层控制的以及受喀斯特地形控制的矿体,矿体形态变化较大,可以为层状、筒状、透镜状、不规则状等;矿石矿物组合主要为闪锌、方铅、黄铁、白铁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仅少数矿床发育重晶石、萤石等,还可以有含银和铜的矿物;矿石由粗粒到细粒,由块状到浸染状;围岩蚀变主要有白云岩化、方解石化和硅化,主要涉及围岩的溶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控矿因素为断层、破碎带和溶解坍塌角砾岩等;成矿流体为低温中高盐度盆地流体,温度一般为50-250℃,盐度一般为10-30%;金属和硫具有壳源特征。
2、矿床时空分布目前,该类型矿床的形成年代测试数据较少,Leach等人于2001年根据17个矿床成矿年代数据总结了全球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时间,主要形成于泥盆纪——三叠纪早期和白垩纪——新进纪两个阶段。
矿床的容矿围岩的时代范围局限于从元古宙到白垩纪,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少数形成于志留纪和二叠纪,元古宙地层很少发育该类型矿床。
但在中国,晚震旦世地层却是MVT矿床较发育的地层之一。
该类型矿床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东部及东北部各州,加拿大西部及北部各省。
除此之外,该类型矿床在欧洲也较发育,波兰、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均有此类矿床的产出。
在我国,该类矿床主要产于扬子地台及周边地区,包括西缘的川滇黔交界地区(云南会泽、茂租,四川大梁子山、天宝山、赤普等),北缘的秦岭南部地区(陕西马元,湖北竹溪古城,神农架等矿区),中部的湘鄂地区(湖南李梅、董家河、白云铺等),南缘的桂粤地区(广东凡口,广西泗顶、后江桥、北山等),此外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发育有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等。
会泽铅锌矿类型
摘要:
,并按照,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最后,返回格式为“
正文:
会泽铅锌矿是我国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的一个著名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铅锌成矿带。
该矿床类型为与断裂构造伴生的热液型矿床,主要赋存在会泽盆地南部的大桥乡和矿山镇一带。
一、会泽铅锌矿的类型
会泽铅锌矿床主要类型为热液型矿床,这种矿床通常呈单脉状,有时大量出现和热液型铅锌矿伴生。
热液型矿床的形成与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二、会泽铅锌矿的构造控矿特征
会泽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
矿床主要分布于NE 构造带(华夏系),这是会泽铅锌矿最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
矿床的分布受断裂构造控制,矿脉和构造岩发育,呈明显的带状分布。
三、会泽铅锌矿的成矿特征
会泽铅锌矿床成矿与断裂构造岩的稀土元素富集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中存在多期次的成矿作用,以燕山期为主成矿期。
矿床中的铅锌矿物主要呈浸染状、脉状和细脉状分布,矿物颗粒较细,铅锌含量较高。
四、会泽铅锌矿的发展历程
会泽铅锌矿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
1950年四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
野战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三大队一中队指导员王荣(会泽铅锌矿第一任矿长),带着由十几人组成的队伍从会泽县城出发,去五十公里外的大桥乡和矿山镇一带调查铅锌矿资源。
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李万忠【摘要】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受地层和区域性深大断裂的次级顺层断裂双重控制(受北西向栾川-维摩寺深大断裂影响),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分布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之间的层间破碎带内和碳酸盐岩中,含矿层位稳定.区内煤窑沟岩组地层中发现了K1、K2、K3、K4、K5共五条主要铅锌银多金属矿化层,铅锌品位0.62%~11.15%,银品位48.4×10-6~677.1×10-6.通过对矿区地质、矿体的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矿化和蚀变等特征分析,阐述了土地庙沟铅锌矿地质特征和该区的找矿方向.【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年(卷),期】2011(034)002【总页数】7页(P126-132)【关键词】找矿方向;铅锌矿;嵩县;土地庙沟【作者】李万忠【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450001;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队,郑州,450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2;P618.43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区位于河南省嵩县境内,已完成了不同比例尺的物化探工作,圈出一大批各类与成矿有关的异常,为银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提供了重要信息①②河南区调队.河南省1/5万区调片区总结.2000.。
近年来我院对圈出的以银铅锌为主的综合异常开展了1:2000地化综合剖面测量、1:1万地质简测、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等工作,对矿化体进行了钻探工程验证②姚新年,王建明,李胜利,等.河南朱阳关-湍源地区铅锌银矿评价报告.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006.。
2005年底控制资源量(333)+(3341)银1572.76吨,铅锌82.79吨,金5.54吨,已达大型矿产地规模。
本人通过综合分析该区的资料,研究了矿体形成的规律和赋存状态以及找矿方向,对下一步扩大找矿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矿区地处华北陆块南部,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熊耳山小区),兰草-回龙多金属Ⅳ级成矿带中段,栾川-维摩寺断裂成矿带上。
我国铅锌矿床成因研究及其分布探讨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各项研究所需的金属等矿物质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许多金属矿物质在不断减少,特别是铅、锌等矿物质,因此研究我国铅锌矿床的成因及其分布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研究人员对我国的铅锌矿床进行采集,分析矿石的组成成分,并且结合文献进行探讨,发现我国铅锌矿床的成因与复杂的地质因素有关,它的分布也是遍及我国的北部、南部、东部、西部以及中部。
标签:铅锌矿床;成因;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地质学家通过深入到野外地质进行观察,并且对矿石成分、结构、构造、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认识到外生成矿作用和地下热水、热卤水成矿作用在形成铅锌矿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铅锌矿床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与诸多地质因素有相关联系,所以研究和分析不同集中区的铅锌矿床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指导找矿和扩大我国铅锌资源远景,将很有益处[1]。
1 铅锌矿床的分类及成因1.1 铅锌矿床的分类根据铅锌矿床的形成条件,可以将铅锌矿床分为八类:(1)花岗岩型:花岗岩型铅锌矿床有广西新华铅锌矿床、广东锯板坑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床;(2)矽卡岩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有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床、黄沙坪铅锌矿床和辽宁恒仁铜锌矿床;(3)斑岩型:斑岩型铅锌矿床有江西冷水坑铅锌银矿床、云南姚安铅锌矿床。
(4)海相火山岩型:甘肃白银厂铜铅锌矿床、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5)陆相火山岩型:江西银山、浙江五部铅锌矿床;(6)碳酸盐岩型:广东凡口、云南会泽铅锌矿床;(7)泥岩-细碎屑岩型:甘肃西成铅锌矿田、内蒙古东升庙硫锌矿床;(8)砂砾岩型: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2]。
1.2 铅锌矿床的成因根据各类铅锌矿床的分类,可以将各类型的铅锌矿床的形成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1.2.1 花岗岩型:通过研究,将这种类型的铅锌矿床称为花岗岩类铅锌矿床。
花岗岩是这种类型的铅锌矿床的成因物。
1.2.2 矽卡岩型:花岗岩类铅锌矿床,成因物为花岗岩。
煤矿技术2017年7期︱351︱ 云南地区铅锌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李天华云南地矿工程勘察集团公司矿产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进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矿产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而云南地区具有较多的矿产资源,这对于有效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就会影响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
因此,我们就应加强研究与分析云南地区铅锌矿的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而不断的提高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云南地区;铅锌矿矿床;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7-0351-01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增大了对固体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进而也就有效的带动了矿业的稳定发展。
而人类在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经历了“找矿人”的勘察阶段。
但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相应的找矿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于发展,进而也就有效的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
本文就针对云南地区铅锌矿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 矿床成因与矿模式分析 通过对矿床成因以及矿模式的分析与了解,我们可更高效的提高找矿的效率,进而不断的为煤矿资源的开采提供一定的条件。
下面,就针对矿床成因与矿模式展开具体分析与讨论。
1.1 铅锌矿床分类与特征 (1)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 受地质条件的影响,铅锌矿产资源就易受岩浆等侵入活动的影响。
其中,受岩浆侵入活动影响的铅锌矿床主要有:斑岩型铅锌矿床与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等不同的类型。
(2)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 铅锌矿不仅受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而且还受火山活动的影响。
其中,受火山活动影响的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以及海相火岩和火山—沉积岩型铅锌矿床等不同的类型。
(3)铅锌矿床的特征 铅锌矿大多属于金属矿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铅锌的相关介绍[next][next]中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除上海、天津、香港外,均有铅锌矿产出。
产地有700 多处,保有铅总储量3572 万吨,居世界第4 位;锌储量9384 万吨,居世界第4 位。
从省际比较来看,云南铅储量占全国总储量17%,位居全国榜首;广东、内蒙古、甘肃、江西、湖南、四川次之,探明储量均在200 万吨以上。
全国锌储量以云南为最,占全国21.8%;内蒙古次之,占13.5%;其他如甘肃、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区)的锌矿资源也较丰富,均在600 万吨以上。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滇西兰坪地区、滇川地区、南岭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以及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
从矿床类型来看,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东连平)、夕卡岩型(湖南水口山)、斑岩型(云南姚安)矿床,有与海相火山有关的矿床(青海锡铁山),有产于陆相火山岩中的矿床(江西冷水坑和浙江五部铅锌矿),有产于海相碳酸盐(广东凡口)、泥岩-碎屑岩系中的铅锌矿(甘肃西成铅锌矿),有产于海相或陆相砂岩和砾岩中的铅锌矿(云南金顶)等。
铅锌矿成矿时代从太古宙到新生代皆有,以古生代铅锌矿资源力量丰富。
铅,LEAD,沿袭古英文字lead,Pb 是从它的拉丁名plumbum 而来的,该拉丁名也是英文字plumber──水管修理工的由来;这元素早为人类所发现。
它十分耐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水管重要原料。
古罗马时代的排水铅管一出土后,被发现仍然可用。
铅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
它是最软的重金属,也是比重大的金属之一,具蓝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点327.4 ℃,沸点1750℃,展性良好,易与其他金属(如锌、锡、锑、砷等)制成合金。
会泽铅锌矿类型
(实用版)
目录
一、会泽铅锌矿概述
二、会泽铅锌矿的类型及特征
三、会泽铅锌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四、会泽铅锌矿的开发历程
五、萤石伴生铅锌矿的类型及特征
正文
一、会泽铅锌矿概述
会泽铅锌矿位于我国云南省会泽县,是一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铅锌矿床。
该矿床被确定为喷流热水沉积 - 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床,具有
较高的矿产资源开发价值。
二、会泽铅锌矿的类型及特征
会泽铅锌矿属于喷流热水沉积 - 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该类型矿床
的成矿过程涉及到多种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热液作用、沉积作用和构造作用等。
矿床的特征是含有大量铅锌矿石,且矿石成分复杂,伴有其他金属矿物。
三、会泽铅锌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通过对会泽铅锌矿的大量宏观和微观资料的分析研究,确定了矿床的构造控矿模式。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对会泽铅锌矿矿区及其外围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四、会泽铅锌矿的开发历程
会泽铅锌矿的开发历程可追溯到 1950 年。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三大队一中队指导员王荣(会泽铅锌矿第一任矿长)带领队伍从会泽县城出发,接管了原民国时期的国营企业——滇北矿务局保管处矿山厂。
经过多年的发展,会泽铅锌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资源开发基地。
五、萤石伴生铅锌矿的类型及特征
萤石伴生铅锌矿是指在萤石矿床中伴生有铅锌矿。
萤石为热液型矿床,常呈单脉,有时大量出现和热液型铅锌矿伴生。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床是广西地区的一种典型的金属矿床类型。
该矿床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老厂镇一带,是广西地区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之一。
老厂铅锌矿床属于热液成矿类型,主要形成于古生代晚期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下。
该矿床主要产出铅锌矿石,其中铅矿主要有方铅矿、铅蓝石等,锌矿主要有閃锌矿、黄锌矿等。
矿石的形态多样,有片状、块状和晶状等。
该矿床属于层控型矿床,形成于断层、构造变形和蚀变等多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
老厂铅锌矿床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地质背景。
该地区位于广西的西北部,是岩浆、火山喷发和断陷作用交替发育的区域。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老厂地区经历了太古代后期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地表慢性抬升和盆地热液活动等多个阶段。
这些地质作用为老厂铅锌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矿床的沉积特征主要表现为矿体呈层状或块状分布,具有较高的含量和丰度。
矿石中的金属矿物质主要以含铅、锌的硫化物矿物为主。
矿床的产出主要集中在石英脉、碳酸盐岩和断裂带等矿化构造带中。
矿床的赋存形式较为复杂,有时以脉状、截面状和肢状等形态分布。
矿床的规模较大,矿石储量丰富,且品位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老厂铅锌矿床的成因机制主要与区域构造演化和热液活动有关。
在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老厂地区发生了断层活动和构造变形,这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构造条件。
热液活动是矿床成因的重要因素,通过流体的运移和浓缩,将包括铅、锌等金属元素带入矿床的形成区域,最终形成了铅锌矿石的沉积。
广西老厂铅锌矿床属于热液成矿类型,主要形成于古生代晚期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下。
该矿床的形成与区域构造演化和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矿床形态复杂,且储量丰富,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研究该矿床的成因机制和沉积特征对于深入了解广西地区金属矿床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广西是我国主要的铅锌矿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铅锌矿资源。
铅锌矿的矿床类型主要分为主要矿化类型和次要矿化类型两大类。
下面将对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进行详细论述。
广西老厂铅锌矿主要矿化类型为层状矿体。
这一类型的矿床主要分布在凤山-北海-钦州、来宾-环江-东兰和浦北-涠洲-南宁等地。
层状矿体是指矿石以层状形式发育的矿床,矿石与围岩有明显的接触。
老厂铅锌矿属于层状矿体类型的矿床,其矿石主要以黄银矿、铅锑银矿和黄铅矿等为主要矿石。
层状矿体的矿石赋存于不同的岩层中,通常在同一岩性的不同层位上出现。
在老厂铅锌矿床中,矿石的分布主要与地质构造、岩性和岩性变化有关。
层状矿体的矿石赋存形式有层状、脉状、接触带状和裂隙状等。
广西老厂铅锌矿次要矿化类型有岩脉状矿体和溶蚀矿体。
岩脉状矿体是指矿石以岩脉状形式发育的矿床,常见的矿石有伊利石、方解石等。
老厂铅锌矿床中也有岩脉状矿体的存在,其中岩脉状矿体具有较高的成矿富集度和矿石品位,是较为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
溶蚀矿体是指矿石以溶蚀方式发育的矿床,市辖区常见的矿石有钙铁矿、菱铁矿等。
老厂铅锌矿床中也存在溶蚀矿体,该类型矿体主要形成于岩溶作用和热液作用的共同作用下。
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多样,其中以层状矿体为主要类型。
该类型矿床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火山岩、沉积岩等地层中,矿石的赋存形式有黄银矿-铅锑银矿、黄铅矿-方铅矿等。
在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地质构造和岩性变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老厂铅锌矿矿床的形成主要与地球动力学、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等因素有关。
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主要包括层状矿体、岩脉状矿体和溶蚀矿体等。
这些矿床类型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赋存形式,为广西地区的铅锌矿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矿石来源。
研究和认识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该矿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