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十大注意事项
- 格式:wps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2
使用铵态氮肥的注意事项首先,使用铵态氮肥时需要注意适量施用。
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导致氮素积累过多,容易引发作物的氮素过多症状,如叶片变黄、秧苗弱势等。
因此,在施用铵态氮肥时应根据土壤的氮素含量、作物的需求以及生长期进行合理施用。
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氮素的需求也不同,及时调整氮肥的用量和施用方式,有针对性地满足作物的需求。
其次,应注意铵态氮肥的施用方式。
铵态氮肥主要有直接施用和基地追肥两种方式。
直接施用是将铵态氮肥直接撒施在作物根际或叶面上,适用于快速补充作物氮素需求。
基地追肥是将铵态氮肥埋入土壤中,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追肥,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利用。
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作物根系分布、追肥时间和追肥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施肥方式。
第三,应注意与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
铵态氮肥可以和磷酸二铵、硝酸铵等氮磷复合或氮磷钾复合肥料进行混配使用,以满足作物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但要注意不同肥料之间的混配比例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出现肥料间的化学反应或养分之间的互相离子交换,导致养分失效或作物受损。
此外,铵态氮肥施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应避免肥料的吸入和接触到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在使用过程中,应戴好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人体的损害。
同时,要注意储存铵态氮肥时的防火防爆措施,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将肥料远离火源或者易燃易爆物品,保持通风干燥,避免因肥料受潮或自燃而引发火灾。
此外,在使用铵态氮肥前,还需进行土壤测试和作物需求分析,确保肥料施用的有效性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定期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并化验,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pH值等指标,结合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肥料的施用计划制定。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避免养分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使用铵态氮肥时需注意适量施用、施肥方式选择、与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以及安全操作等事项。
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还能够降低肥料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详解氮肥知识点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氮肥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氮肥的种类氮肥主要分为化学氮肥和有机氮肥两大类。
1.化学氮肥化学氮肥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氮肥,常见的有尿素、铵肥和硝酸铵等。
其中,尿素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氮肥,因其含氮量高、稳定性好而备受青睐。
2.有机氮肥有机氮肥是指以动植物的残体、粪便等有机物为原料制成的氮肥,如畜禽粪便、豆饼、骨粉等。
有机氮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氮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二、氮肥的作用机理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过程。
氮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植物生长氮肥能够促进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氮肥还能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增加叶片的面积和数量,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
2.提高产量和品质氮肥的补充能够增加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适量的氮肥还能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
3.调节土壤酸碱度氮肥中的铵离子和硝离子能够在土壤中与土壤颗粒表面的酸性或碱性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保持适宜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三、氮肥的使用方法氮肥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氮肥使用方法:1.施肥时间氮肥的施用时间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期和需要氮肥的阶段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作物的苗期和生长旺盛期需要较多的氮肥供应。
2.施肥量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来说,氮肥的施用量过多会导致作物生长过旺,但过少则会限制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施肥方式常见的氮肥施肥方式有基施、追施和叶面喷施等。
基施是指在作物种植前将氮肥直接施入土壤中,追施是在作物生长期间分次施肥,叶面喷施是将氮肥溶液喷洒在作物叶面上。
尿素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面将介绍尿素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尿素的施用方法1.根据作物生长期和需求,合理确定尿素的用量,一般每亩用量为10-15千克。
2.尿素可分追肥和基肥两种施用方式。
(1)追肥施用尿素的时间可以根据作物需求和生长状况来确定,一般在作物生长期的旺盛生长期中进行追肥,可将尿素水溶液撒施在作物株距离较远的地方,或为作物叶面喷洒尿素水溶液。
(2)基肥应在耕植前或耕种深翻调肥时施用,施用方法可以是将尿素直接撒在土壤表面,再用犁或耙将其与土壤混合,或将尿素埋入土壤中,避免直接接触作物的根部。
3.尿素可与其他肥料混合施用,如磷肥、钾肥等,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肥料的配比,避免不均匀施肥。
4.尿素施用后要进行灌水,以利于肥料的迅速溶解和作物根系的吸收。
5.施肥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肥料流失和土壤污染。
二、尿素的注意事项1.尿素是一种含氮肥料,若过量施用会导致氮素积累,影响作物的健康生长,甚至导致作物烧叶、烂根等问题。
因此,在施用尿素时要控制用量,避免过量施用。
2.尿素易溶于水,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雨,避免结块和减少营养元素流失。
3.尿素遇阳光会分解,损失氨气并降低肥效,因此在施肥时应选择阴天或晚上进行,避免日照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施肥。
4.尿素在无植物的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分解,丧失部分氮素,因此尿素宜尽快与土壤接触,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土壤表面。
5.尿素属于一种酸性肥料,施用时要注意与石灰等碱性物质分开使用,以避免发生反应,影响肥料的效果。
6.在施用尿素之前应先测定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根据测定结果调整尿素的施用量,以保证作物的养分需求。
7.尿素施用后要及时进行灌溉,以促进肥料的溶解和充分吸收利用,避免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总结: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施用时要注意合理用量,根据作物需求确定施肥时机和施肥方法。
此外,还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肥料流失和土壤污染。
施用化肥时要做到五不要
不要将氮肥浅施,因为如果氮肥施用在浅层,受太阳光照射后,很容易使氮素分解挥发,其中碳酸氢铵的挥发性尤为突出。
故而要改变表层撒施的习惯,采取开沟深埋的方式,以防氮素的挥发。
不要单施一种化肥,因为单施一种化肥会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引起质地变硬,土壤变酸或变碱,严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
而且单施一种化肥还会影响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衍活动,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
所以要合理配方施肥,做到有机肥混合施用。
不要在大棚或温室内施用氨水和碳铵,因为大棚生态环境处在高温状态和封闭生长环境下,这两种肥料在高温密闭条件下十分容易挥发,温度越高“氨”挥发越快,挥发量越多,这样就会使氨气熏伤植株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
不要一次性过多施用高浓度肥料,不论是氮化肥还是有机肥都不要一次施用过量过浓,如尿素含氮量高达46%,若一次剂量过大,浓度过高,就会使作物根系出现“倒吸”现象,致使根部受到伤害,直至出现烂根死亡。
所以要掌握“少量多餐”稳施巧施的施肥原则。
不要不按肥料性质任意混配两种肥料施用,如对一些“铵态氮”类肥料,就切忌与草木灰、石灰、磷肥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碳酸氢铵也切忌与人粪尿混合施用,二者如若混用,将势必加速氮素的挥发,肥效损失会更加厉害。
主要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作者:熊飞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2期氮肥俗名“臭肥”,是农业生产上应用范围最广、施用数量最大的一类化学肥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肥的品种有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4类,即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铵态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其中在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主要氮肥有4种,即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
不同品种的氮肥,含氮量与理化性状差异较大,在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上也有较大差别。
现将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4种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一、硫酸铵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含氮量20%~21%,是国内外最早生产和使用的一种氮肥,通常把它当作标准氮肥。
硫酸铵为生理酸性速效氮肥,吸湿性小,不易结块,较易溶于水,易保存,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做基肥。
硫酸铵做基肥时要深施并覆土,以利于作物吸收。
2. 做追肥。
硫酸铵最适宜做追肥使用。
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确定肥料的用量。
对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沙壤地,要坚持少量多次追施,防止肥料流失;对保水保肥性能好的黏性土地,每次用量可适当多些。
另外,旱地施用硫酸铵应注意及时浇水;水田追施硫酸铵,应先将田水排干,并在追肥后及时耕耙。
3. 做种肥。
硫酸铵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可做种肥使用。
硫酸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或其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②硫酸铵不宜在同一地块长期施用,每次亩用量最好控制在20~30千克,否则会导致土壤pH值偏酸,并造成土壤板结。
③硫酸铵不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若确需施用时,应配施适量石灰或有机肥。
但硫酸铵和石灰不能混施,两者施用时间要相隔3~5天。
二、碳酸氢铵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低的一个品种。
碳酸氢铵为生理中性速效氮肥,易潮解、易结块、较易溶于水,在低温下比较稳定,高温下易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造成肥效损失,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做基肥。
氮肥怎么施最好,兼谈氮肥的施用原则氮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素的挥发、淋溶损失较多,目前农业生产中减少氮素损失的施肥原则是:深施覆土,因地施肥。
关于氮肥怎么施最好,这与氮肥的种类有关。
一、氮肥的施用原则施用氮肥原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要覆土深施。
氮肥深施可以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硝化脱氮等方面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充分发挥氮肥的增产效益。
二是认清土壤条件。
石灰性土或碱性土,可以选施酸性或生理酸性的氮肥,如硫铵、氯铵;而在酸性土上,可选施碱性或生理碱性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铵钙或石灰氮等。
二、氮肥怎么施最好氮肥有三种形态:硝态氮,如硝铵、硝酸钾等;铵态氮:如碳酸铵、硫铵等;酰胺态氮:如尿素。
不同形态的氮肥在土壤中的反应不同,因此施用中要注意氮肥形态上的差异。
1、硝态氮肥怎么施最好硝态氮肥中的氮素以硝酸态氮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不能为土壤胶体所保持,流动性较大。
很容易随水分的移动而产生流失。
硝态氮肥在水中移动性大,肥效快,最好用做旱地追肥,不要用基肥、种肥。
2、铵态氮肥怎么施最好铵态氮肥中的氮素以铵态养分形式存在,能为土壤胶体所吸持,因而不易产生淋失,肥效维持的时间较硝态氮长。
但铵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会发生氮素的挥发损失。
凡是铵态氮肥特别是碳铵等都要深施盖土,防止挥发。
由于它们都是速效肥,在土壤中又不易流失,故可做基肥和追肥;适宜水田、旱地施用。
3、酰胺态氮肥怎么施最好酰胺态氮肥主要是尿素,肥料中的氮以酰胺基(-CONH2)的形式存在。
酰胺态氮肥用于农作物追肥最好,效果要比用作基肥好,它所含的酰胺态氮,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
龙源期刊网
如何施用氮肥
作者:
来源:《吉林科技报》2015年第13期
根据各种氮肥特性区别对待碳酸氢铵和氨水易挥发,宜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在土壤中
移动性强,肥效快,是旱地的良好追肥;尿素、碳酸氢铵、氨水对种子有毒害,不宜作种肥;硫酸铵可以做种肥,但不宜过多,并且肥料与种子之间最好有土壤隔离。
在雨量偏少的干旱地区,硝态氮肥的淋失问题不突出,使用硝态氮肥较为合适;在降雨季节,以施用铵态氮肥和尿素较好。
氮肥要深施氮肥的深施可以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硝化脱氮等方面的损失。
深层施肥还有利于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
合理使用其它肥料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作物高产、稳产,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培肥地力。
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氮磷两种养分的利用效果。
在有效钾不足的土壤上,氮肥与钾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氮肥的效果。
氮肥的合理施用量还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和土壤的供氮能力,合理掌握底、追肥比例和施用时期,并于灌溉、耕作等农艺措施相结合。
(海芹)。
液态氮肥的使用方法液态氮肥是一种高效、方便的肥料,其使用方法也十分简单。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液态氮肥的使用方法,以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利用这种肥料,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一、液态氮肥的选购液态氮肥的主要成分是尿素,其含量通常在46%左右。
在购买液态氮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液态氮肥,以保证其品质和效果。
2.注意液态氮肥的有效期,不要购买过期的肥料。
3.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液态氮肥品种和规格。
二、液态氮肥的使用方法1.确定施肥时间:液态氮肥适用于作物生长初期和中期,一般在播种后7-10天和生育期中期进行施肥。
具体时间要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2.确定施肥量:液态氮肥的施肥量应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每亩施用液态氮肥的量为10-15公斤左右。
3.选择施肥方式:液态氮肥的施肥方式主要有浇灌、喷雾和滴灌等。
其中,浇灌是最常用的施肥方式,适用于大田作物和果树等。
喷雾适用于蔬菜和小田作物等。
滴灌适用于果树和蔬菜等。
4.施肥技巧:施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施肥前要将液态氮肥充分搅拌均匀,以免出现肥液浓度不均的情况。
(2)液态氮肥一般采用分次施肥的方法,每次施肥间隔7-10天左右。
(3)施肥时要注意避免肥料浓度过高,以免烧伤作物根部和叶片。
(4)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和利用。
三、液态氮肥的注意事项1.液态氮肥属于高浓度肥料,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2.液态氮肥的存储应注意防潮、防晒和防冻。
3.在施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以达到最佳效果。
4.在使用液态氮肥时,应注意与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结语液态氮肥是一种高效、方便的肥料,其使用方法简单,但要注意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式和施肥技巧等方面。
只有正确使用液态氮肥,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收益。
氮肥的施用技巧
氮肥是作物生长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用氮肥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氮肥施用技巧:
1. 分期施用: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量,将氮肥分为若干次施用。
一般可分为基肥、追肥和扩叶期追肥,确保在作物生长不同阶段都有足够的氮肥供应。
2. 区域施肥:根据土壤分异性和作物需求差异,合理划分施肥区域,对不同区域施用不同量的氮肥。
重要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
3. 小剂量多次施用:将需施用的氮肥分为多次,以小剂量进行施用,可以减少氮肥的损失,提高利用率。
一般每次施用应控制在作物需求的一定比例范围内。
4. 跟中施肥:跟踪作物生长及时调整施肥量,确保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可以通过观察作物叶色、茎秆粗细、穗粒大小等指标来判断并调整氮肥的施用量。
5. 配合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氮源,与化肥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并减少氮肥的损失。
有机肥的应用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性和肥力。
总之,氮肥的施用技巧需要结合具体作物生长特点和土壤条件来确定,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提高施肥效果。
尿素使用十大禁忌(附正确使用方法)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
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
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后效果明显,它既可作基肥、追肥,还可作根外追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
但若施用方法不正确,施用时期不适宜,就会导致其利用率显著下降,严重时利用率仅为10%~20%。
种植户既花了钱,又浪费了时间,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引发肥害,危害作物。
因此,正确、科学地追施尿素非常必要。
一、使用尿素的十大禁忌1、忌与碳铵混用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
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
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
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2、忌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损失会更快更多。
而且尿素浅施,易被杂草消耗。
尿素深施,融肥于土,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有利于肥效的发挥。
作追肥应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
这样,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便于作物吸收利用。
试验证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30%。
3、忌作种肥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故不宜作种肥。
若必须作为种肥施用,要避免种、肥接触,并控制用量。
4、忌施后马上灌水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
详解氮肥知识点总结一、氮肥的作用原理1. 促进植物的生长。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组成蛋白质、酶、叶绿素等生理活性物质的主要营养元素,它对植物生长生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氮肥的作用下,作物根系生长迅速,整个植株迎风而生,具有繁茂的生长势头。
2. 促进植物的合成。
氮元素是构成植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之一,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可以促进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光能利用率。
3. 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合适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能力,使作物对环境变化能够有所适应,降低作物受逆境因素的伤害。
4. 提高产量和品质。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合适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氮肥的种类根据氮肥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氮肥可以分为无机氮肥和有机氮肥两大类。
1. 无机氮肥无机氮肥是指通过化学工业方法合成的含有氮元素的化学肥料,主要有硝酸铵、硫酸铵、尿素、硝酸钙等。
(1)硝酸铵硝酸铵是一种无色晶体,含有高浓度的氮元素,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硝酸铵的氮素含量较高,一般在30%以上,可作为基肥或者追肥使用,尤其适合作为叶面肥使用。
(2)硫酸铵硫酸铵是一种成分稳定的氮肥,含有一定比例的硫元素。
硫酸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适合作为基肥使用,可以提高土壤的酸度。
(3)尿素尿素是含有较高氮素的氮肥,氮元素含量在46%左右,是一种常用的基肥和追肥肥料,施用后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利用。
(4)硝酸钙硝酸钙是一种含氮肥,富含硝态氮和钙元素,适合作为蔬菜类作物和水果类作物的肥料使用。
2. 有机氮肥有机氮肥是指由植物和动物的残体、排泄物等有机物经腐熟、腐败等过程制成的肥料,主要有畜禽粪肥、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沼气池废渣等。
(1)畜禽粪肥畜禽粪肥是将畜禽的粪便堆积发酵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多种养分,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作用。
无论是蔬菜作物还是粮食作物的发育生长,都离不开肥料的养分供应。
在施用肥料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施用禁忌,避免施用不当产生肥害,或起不到肥效,管理上达不到预期,从而使得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对作物生长造成负面的影响等。
1、氮素化肥不宜浅施或浇水前施用氮素化肥施入土壤后,一般会转化为铵态氮,容易随水流失或受光和热的作用而挥发,从而失去肥效。
氮肥也不宜多施于豆科(四季豆、长江豆等)作物上。
豆科作物根部都有固氮根瘤菌,过多施用氮素肥料,不仅会造成肥料的浪费,还会使作物贪青晚熟,影响产量等。
2、磷肥不宜分散使用磷肥中的磷元素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从而失去肥效。
建议先将磷肥与积肥混合堆沤一段时间后,再沟施或穴施于作物根系附近。
含磷量较高的肥料也不宜多施于蔬菜作物。
一般蔬菜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磷元素的需量相对比较小。
3、钾肥的施用要趁早作物生长后期不宜施用钾肥,但作物有缺钾症状时,作物生长又近后期,这时再追施钾肥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会很大,因此钾肥应提前至作物苗期追施,或作为基肥来施用。
4、磷肥不宜分散使用磷肥中的磷元素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而失去肥效。
建议先将磷肥与积肥混合堆沤一段时间后,再沟施或穴施于作物根系附近。
因为蔬菜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磷元素的需量相对较小,所以含磷量较高的肥料也不宜多施于蔬菜作物。
5、含氯的肥料(氯化钙、氯化钾等)切忌施于盐碱地也不要施于忌氯的作物上(马铃薯、黄瓜、西瓜、烟草、甜菜、薯类、茶树、桃树、葡萄、柑橘、甘蔗等)。
6、碳铵和尿素及菌肥(菌剂)不能混用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碳铵施入土壤后会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其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故不能混合施用。
施用碳铵时还会散发出一定浓度的氨气,对菌肥(菌剂)中的活性菌有毒害和灭杀作用,会导致菌肥失去肥效,故碳铵也不可与菌肥(菌剂)混合施用。
7、在施用生物菌肥(生物菌剂)的时候,为保证肥效(保持有益菌的活性)要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湿润度生物菌肥或生物菌剂里面含有若干的活性菌,在施用时,不要混合各种杀菌剂来使用,否则杀菌剂会把生物菌肥(剂)中的活性菌给杀死,从而会导致生物菌肥(剂)施入后失去效用。
含硝态氮肥料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农业中氮肥的来源有三种: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
硝态氮不挥发,铵态氮挥发
硝态氮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而不需要任何转化,铵态氮和脲态氮被植物吸收之前必须经过转化
使用硝态氮肥不会导致土壤酸化硝态氮转化为氨基酸的过程在叶片上发生,以太阳能为能源,是个节能过程。
铵态氮必须在根部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
这一过程需要消耗碳水化合物,会影响植物的其他生理过程
土壤中氮的转化方式
施用硝态氮肥注意事项:
1.不要一次性过量的投入含硝态氮的肥料
2..遇到连阴天,最好减少硝态氮肥料的用量
3..当肥料中硝态氮的含量高于7时,最好在低浓度下使用,否则容易烧伤根系
4.硝酸铵钙禁止与水溶肥及复合肥混合冲施
为什么硝态氮过多容易出现肥害?
硝酸根离子可以在根组织中被还原,但当硝酸根过多时则大部分被运至叶片中被还原。
当土壤中存在大量硝酸根离子时,如果不能及时把硝酸根离子运送至叶片中,根系中硝酸根离子必然过多,就会出现烧根现象,植株就会出现萎奄,黄叶,顶端生长缓慢等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肥害。
肥料使用十大原则你知道吗?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生长速度,增产增质,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肥料虽好,但是也要使用方法正确,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肥料使用十大原则,以及肥料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肥料使用十大原则 1、使用尿素后不能马上浇水。 2、碳铵不能直接施在土壤表面。 3、碳铵不能在温室和大棚内施用。 4、铵态氮化肥最好不要与碱性肥料混施。 5、硝态氮化肥最好不要在稻田施用。 6、硫酸铵最好不要长期施用。 7、磷肥最好不要分散施用。 8、钾肥最好不要在作物后期施用。 9、含氯化肥最好不要长期单独施用,需避免在忌氯作物施用。 10、含氮复合肥最好不要大量用于豆科作物。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 1、肥料要现配现用 肥料一定要现配现用,特别是在水质不好的情况下,防止肥料成分与水中物质产生反应。 2、挑选恰当的施肥时间 在晴天温度高的情况下,施肥应该选在早上十点之前,下午四点以后,避免在阳光强射下施肥;要避免雨天施肥,尤其是叶面喷施,避免肥料流失。 3、滴灌施用水溶肥时,先滴清水 滴灌施用水溶肥时,先滴清水。等管道充满水后开始施肥。施肥结束后立刻滴清水20~30分钟,将管道中残留的肥液全部排出。如不洗管,可能会在滴头处生长青苔、藻类等或微生物,堵塞滴头。 4、与农药混配时要注意酸碱度及是否产生凝絮 在与农药混配举行灌根或叶面喷施时,要避免酸性肥与碱性农药混配、碱性肥与酸性农药混配,同时更要注意混合时是否有凝絮现象产生,如有凝絮产生,则禁止混合使用。 肥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使用肥料时,一定要了解清楚肥料使用时间,及注意事项,避免产生肥害等问题。关于肥料使用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氮肥的种类及其施用方法氮肥的种类及其施用方法一、氮肥的合理施用1 .根据土壤条件施肥:( 1 )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氮也多;有限的肥料分配时可少施或不施氮肥。
( 2 )土壤质地轻质土壤,保肥性差,要少量多次施用氮肥特别是硝态氮肥,以防止氮素的淋失;粘重土壤可一次大量施用氮肥。
( 3 )土壤酸碱度碱性土壤施用生理酸性或化学酸性肥料;酸性土壤施用生理碱性和化学碱性肥料,以调节土壤酸度。
( 4 )盐渍土不要施用含 Cl - 肥料和 Na + 肥料,避免土壤含盐量的增加。
( 5 )干旱区硝态氮肥施用效果较好,多雨季节铵态氮肥效果较好。
2 .根据作物施肥:( 1 )不同作物氮的需要量及敏感程度不同,叶菜类、桑、茶等作物需氮较多,豆科作物的初期才施用氮肥。
( 2 )不同作物对氮素类型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水田:铵态氮肥的肥效硝态氮;旱地:铵态氮肥=硝态氮肥或略小。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作物,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甜菜初期铵态氮肥硝态氮,后期铵态氮肥硝态氮;烟草硝酸铵最好。
( 3 )忌氯作物不要施用含有 Cl - 的肥料( 4 )不同生育期需氮量不同( 5 )注意作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时期的施肥3 .根据肥料性质施肥:( 1 )铵态氮肥易挥发,应深施。
( 2 )硝态氮肥易淋失,不要大水漫灌,并且硝态氮肥肥效快,宜作追肥。
( 3 )含碱性物质、挥发性物质、有毒物质、盐分等的肥料,不宜作追肥。
4 .根据气候条件施肥:氮肥肥效受气候条件如雨量、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一般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氮肥肥效较差,湿润地区或湿润年份肥效较好。
5 .重视平衡施肥:提倡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达到养分的平衡,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6 .结合农业技术措施施肥:( 1 )坚持“ 深施覆土” 的原则。
( 2 )避免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损失。
( 3 )采用合理的水、肥综合管理。
氮肥的营养作用:由于氮素营养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大多数农田土壤缺氮。
肥料的科学施用——氮肥的种类及科学施用一、常见的氮肥:有尿素、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等。
二、氮肥的种类按所含养分的形态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铵态氮肥,凡含有铵离子(NH+4)或氨分子(NH3)形态的氮肥均属铵态氮肥。
如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等。
第二类是硝态氮肥,凡含有硝酸根离子(NO-3)形态的氮肥均属硝态氮肥。
如硝酸钾、硝酸钠等。
硝酸铵既含有铵离子,又含有硝酸根离子,是铵-硝态氮肥。
第三类是酰胺氮肥,凡含有酰胺基(—CONH2)或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酰胺基的,均属酰胺态氮肥,如尿素。
三、氮肥的的合理使用农田土壤氮肥的损失途径主要的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淋洗和径流,因此应注重施氮方法: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因为混施后会产生氨气挥发,降低肥料效果。
2、硝态氮肥避免在稻田施用,禁止在雨天施用或施用后浇大水,避免硝态氮的淋失与反硝化作用。
3、做追肥时应深施后立即覆土,不宜地表撒施,深度在6厘米以上。
4、碳酸氢铵不宜在温室内施用,易导致氨害的发生。
5、尿素施用后不宜立即浇水,尿素施入土壤后,先以分子状态存在,作物较难吸收利用,易随水流失,不宜马上浇水,或在大雨前施用,应深施并覆土,可提高利用率和肥效。
6、尿素做叶面肥浓度不宜过高(缩二脲),适宜的施用浓度是:粮棉作物0.8%-1%,果菜茶药等高效经济作物0.4%-0.6%。
7、硫酸铵不宜长期施用。
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长期施用会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结构。
8、硫酸铵不宜在水田大量施用。
因为施入后会落入缺氧的还原层,硫酸根离子被还原为硫化氢,在稻根周围形成黑色的硫酸亚铁,而形成黑根,养分损失。
9、氯化铵不宜施用在马铃薯、红薯等忌氯作物上。
因为施用在忌氯作物上会产生副作用,使作物生理机能遭到破坏,使作物死亡,收获物品质下降。
10、不宜过量施用氮肥。
会导致作物贪青、晚熟、落果、抗逆性下降等。
氮肥施用十大注意事项
一是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因为混施后会产生氨气挥
发、降低肥料效果。常用的氮态氮肥有碳铵、硫酸铵、氮化铵、酸铵、
硝酸铵等,碱性肥料有钙镁肥、草木灰、石灰等。
二是硝态氮肥不宜与有机肥混用。有机肥含有较多有机物,遇硝
态氮肥会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发生硝化作用,损失氮素。常用的硝
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铵钙等。
三是硝态氮肥不宜在稻田中施用。硝态氮肥在厌气条件下,易被
反硝化细菌分解造成氮素损失,分离出的硝酸银随水流失,降低肥效。
旱地也应禁止在大雨前后施用或施用后浇大水。
四是尿素不宜浇施。因为施入土壤后,尿素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
用,会水解成碳酸氢铵,然后分解出氨而挥发。
五是尿素不宜紧贴种子。尿素含有少量缩二脲赊影响种子发芽,
浓度过高时会使种子中毒。用尿素作种肥时,不要直接接触种子或控
制尿素施用量,每亩不应超过2.5公斤。
六是尿素作根外追肥浓度不宜过高。用作叶面肥,尿素效果确实
好,但盲目加大用量会适得其反。适宜的施用浓度是,粮棉作物
0.8--1%,果菜茶药高效经济作物0.4--0.6%。
七是碳酸氢铵不宜施在上表太久。忌浅施,碳酸氢铵的性质不稳
定,施后应立即覆盖。
八是硫酸铵不宜长期施用。硫酸铵属于酸性肥料,长期施用会增
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结构。施用在.石灰性土壤上,硫酸根离子会
与钙瓜使土壤板结。因此,要与其他氮肥交替施用。
九是硫酸铵不宜在水田中量施用。因为施入后会落入缺氧的还原
层,硫酸根被还原为硫化氢,在稻根周围形成黑色的硫酸亚铁,形成
黑根,养分损失。
十是氮化铵不宜施在忌氮作物上。施用在甘庶、甜菜、与铃薯、
柑桔、葡萄、烟草等忌氮作物上会产生副作用,使作物生理机能遭到
破坏,甚至死亡,而且使收获物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