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零件的精度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80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9期机械零件加工精度测量技术及相关问题阐述魏炳亨(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摘 要:在开展零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着重的强调加工精度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使用了较高的精度测量技术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零件生产质量的稳定提升,对于整个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掌握科学的技术,并能够根据实际的生产状况选择合适的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加工测量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研究机械零件加工精度测量技术及相关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机械零件、加工精度、测量技术引言:在现代化工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各种机械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便成为了许多人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机械零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其精度,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对各种测量技术的合理运用。
根据不同的生产状况,选择合适的工艺,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零件精度的稳定提升。
1、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 在开展机械零件的加工工作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严格的控制各种影响的因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外界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般来讲,在开展零件加工精度测量的工作中,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在加工工艺系统的几何精度方面产生的影响。
在现阶段的加工工艺生产活动中,主要包括了机床、刀具、夹具和零件等多重的系统和部件构成。
在进行工艺系统的研究中发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加工原理方面产生的误差。
这种影响主要产生在零件表面的加工工作中。
一般来讲,在进行某种特定形状的刀具加工的过程中,经常的会因为一些测量的数据产生偏差。
因其不能够准确的精确到具体的数据,往往会导致实际的数据产生一定的偏差,对于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其次,在受力变形方面的影响。
一般来讲,在进行实际的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其或多或少会受到夹紧力、切削力、重力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整个工艺系统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浅析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摘要:如何提高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是每个从事机械加工者在加工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现对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各种影响因素阐述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加工精度;因素;措施1 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1.1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
符合程度越高则加工精度就越高。
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1.2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加工误差。
加工误差的大小表示了加工精度的高低,加工误差是加工精度的度量。
在实际生产中,加工精度的高低是以加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的。
2 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零件加工的误差是由于工件与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相互位置发生变动而造成。
加工误差包括加工原理误差、机床几何误差、夹具误差、刀具制造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热变形、刀具磨损、残余应力引起变形、测量误差等。
2.1 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是指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方法、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误差。
例如滚齿用的齿轮滚刀,就有两种误差,一是为了制造方便,采用阿基米德蜗杆代替渐开线基本蜗杆而产生的刀刃齿廓近似造形误差;二是由于滚刀切削刃数有限,切削是不连续的,因而滚切出的齿轮齿形不是光滑的渐开线,而是折线。
2.2 机床几何误差机床几何误差的来源主要指机床制造、磨损或安装带来的误差。
机床几何误差主要有:(1)主轴回转误差:即主轴回转时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的偏移量。
包括轴向窜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主轴的轴向窜动对内、外圆的加工精度没有影响,但加工端面时,会使加工的端面与内外圆轴线产生垂直度误差。
主轴每转一周,要沿轴向窜动一次,使得切出的端面产生平面度误差。
当加工螺纹时,会产生螺距误差。
主轴的纯径向跳动会使镗削加工时镗出的孔为椭圆形。
主轴角度摆动会造成车削外圆或内孔的锥度误差;在镗孔时,若工件进给会使镗出的孔为椭圆形。
精密机械设计第一章精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机械?答:一般认为它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答:机械零件3、机器的基本组成部件是什么?答:各种机构4、什么叫部件?答:几个零件的组合体称为部件5、设计精密机械时应满足那些基本要求?答:1、功能要求设计精密机械时首先应满足它的功能要求。
2、可靠性要求要使精密机械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有效的实现预期的功能,则要求其工作安全可靠,操作维修方便。
为此,零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工作能力。
3、精度要求精度是精密机械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设计时必须保证机密机械正常工作时所要求的精度。
4、经济性要求组成精密机械的零、部件能最经济的被制造出来,要求零件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工艺性好,尽量采用标准尺寸和标准件。
5、外观要求设计精密机械时应使其造型美观大方、色泽柔和。
6、强度的概念是什么?答:强度是零件抵抗外载荷作用的能力。
7、什么叫静载荷、变载荷、名义载荷、计算载荷答:静载荷和静应力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的载荷和应力变载荷和变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载荷和应力名义载荷在稳定和理想的工作条件下,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计算载荷考虑影响零件强度的各种因素时,将名义载荷乘以某些系数,作为计算时采用的载荷,此载荷称为计算载荷8、什么叫静应力、变应力、应力循环,应力循环的三种形式答:静载荷和静应力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的载荷和应力变载荷和变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载荷和应力应力循环应力作周期性变化时,一个周期所对应的应力变化称为应力循环三种形式①当r=-1时,称为对称循环;②当r≠-1时,称为非对称循环;③特例r=0时称为脉动循环9、什么是疲劳极限?何为有限寿命疲劳极限阶段和无限寿命疲劳阶段?答:当循环特性r 一定时,应力循环N 次后,材料不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极限,用表示,0N 称为循环基数,0N N ≥区为无限寿命区,0N N ≤区为有限寿命区。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
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常用单位。
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机械的基本概念:机械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机械的分类:传动机械、执行机械、控制机械等。
机械的性能:强度、刚度、精度、可靠性等。
机械的基本参数:尺寸、形状、位置等。
常用单位:长度、质量、时间、力、能量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
利用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机械的基本参数和常用单位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张机械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第二章:机械零件2.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功能和选型原则。
理解机械零件的配合关系和运动传递方式。
2.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的定义和作用。
机械零件的分类:固定零件、传动零件、执行零件、控制零件等。
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齿轮、轴承、联轴器、弹簧等。
机械零件的功能和选型原则:根据机械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零件。
机械零件的配合关系:配合尺寸、配合类型和配合精度。
运动传递方式: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介绍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配合关系和运动传递方式。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张常用机械零件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机械传动3.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常用机械传动方式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理解机械传动的设计和选型原则。
3.2 教学内容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机械传动的定义和作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1. 什么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是指应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变形,制造出满足特定要求的机械零件、机械装配件和机械产品的一门技术。
2. 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加工、装配、调试等工艺方法,制造出合格的机械零部件和机械产品。
3.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数控加工等数字化技术,提高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 精密化: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满足高精度产品的需求。
- 智能化:引入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机械设备的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控制。
- 绿色化: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 系统化:实现机械制造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什么是机械零件?机械零件是指机械装配中的独立零部件,是构成机械装配的基本元素。
机械零件可以分为标准件、普通件和特殊件。
5. 机械零件的分类有哪些?机械零件可以按照用途、结构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传动零件、支撑零件、密封零件、连接零件等。
按照结构可以分为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套类零件、筒类零件等。
按照加工工艺可以分为常规加工零件、特殊加工零件、模具加工零件等。
6. 什么是机械装配件?机械装配件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机械零件组成,通过装配与其他部件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机械设备的一种零部件。
7. 机械装配件的分类有哪些?机械装配件可以按照装配方式、功能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按照装配方式可以分为插装件、螺纹连接件、焊接件等。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传动件、转动件、固定件等。
按照结构特点可以分为标准件、非标准件、专用件等。
8. 什么是机械产品?机械产品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机械装配件组成,通过装配和调试后,能够满足特定功能要求的一种产品。
机械加工精度几何参数符号表示1. 介绍机械加工精度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等几何参数的表示。
精度的表示在机械设计和加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对于机械加工中的精度参数符号表示,需要有一套标准的符号表示方法。
2. 尺寸精度符号表示尺寸精度是衡量零件尺寸大小的准确度的指标,通常用T表示。
在图纸上,尺寸精度一般表示在公差之内是否合格。
如果一个孔的直径为20mm,公差为±0.01mm,那么在图纸上表示为Φ20±0.01。
3. 形位精度符号表示形位精度是指零件表面形状和相对位置的精度。
在图纸上,形位精度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圆度用表示为R,平面度用符号表示为F,直线度用符号表示为L,倾斜度用符号表示为I。
这些符号通常会和具体的数值一起使用,例如R0.02表示圆度为0.02mm。
4. 符号表示方法在机械加工中,符号表示方法要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以保证符号的统一和准确性。
在图纸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标准符号字体,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位置进行标注。
5. 应用案例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机械零件需要达到直线度为0.05mm的精度要求,那么在图纸上表示为L0.05。
又如,如果需要控制孔的位置偏差在0.1mm范围内,那么在图纸上表示为0.1。
6. 结论机械加工精度的几何参数符号表示是机械设计和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标准的符号表示方法,可以有效地表达出零件的精度要求,使得加工过程更加准确可靠。
在机械设计和加工中,应充分重视机械加工精度的几何参数符号表示。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机械加工精度几何参数的符号表示,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精度参数符号表示进行更详细的探讨。
我们来看尺寸精度符号表示。
尺寸精度是衡量零件尺寸大小的准确度的指标。
在标准图纸上,尺寸精度通常用T表示。
T表示的尺寸精度等级分为IT01、IT0、IT1、IT2、IT3、IT4六个等级。
其中,IT01等级是最高精度等级,IT4等级是最低精度等级。
机械行业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改进方案第一章精密机械零件加工概述 (2)1.1 精密机械零件加工的重要性 (3)1.2 精密机械零件加工现状及问题 (3)1.2.1 现状 (3)1.2.2 问题 (3)第二章加工工艺流程优化 (3)2.1 工艺流程分析 (3)2.2 工艺流程改进方法 (4)2.3 工艺流程优化实践 (4)第三章刀具选择与优化 (5)3.1 刀具选择原则 (5)3.2 刀具材料与功能 (5)3.2.1 刀具材料 (5)3.2.2 刀具功能 (5)3.3 刀具优化方案 (6)第四章机床设备改进 (6)4.1 机床设备选择 (6)4.2 机床设备功能提升 (6)4.3 机床设备维护与保养 (7)第五章加工参数优化 (7)5.1 加工参数设置原则 (7)5.2 加工参数调整方法 (8)5.3 加工参数优化实例 (8)第六章质量控制与检测 (9)6.1 质量控制措施 (9)6.1.1 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9)6.1.2 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 (9)6.1.3 原材料检验 (9)6.1.4 工艺流程优化 (9)6.1.5 设备维护与检测 (9)6.1.6 质量检验与追溯 (9)6.2 检测方法与设备 (9)6.2.1 检测方法 (9)6.2.2 检测设备 (9)6.2.3 检测流程 (9)6.3 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 (10)6.3.1 质量问题分类 (10)6.3.2 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10)6.3.3 改进措施 (10)6.3.4 改进效果评估 (10)6.3.5 持续改进 (10)第七章节能减排与环保 (10)7.1 节能减排措施 (10)7.1.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0)7.1.2 优化加工工艺 (10)7.1.3 强化生产管理 (10)7.2 环保设备与应用 (11)7.2.1 环保型设备选型 (11)7.2.2 环保型设备应用 (11)7.3 环保工艺改进 (11)7.3.1 切削液替代技术 (11)7.3.2 废液处理与回收 (11)7.3.3 废气处理与排放 (11)第八章生产效率提升 (12)8.1 生产流程优化 (12)8.1.1 流程简化 (12)8.1.2 流程标准化 (12)8.1.3 流程监控与改进 (12)8.2 自动化技术应用 (12)8.2.1 技术应用 (12)8.2.2 信息化技术融合 (12)8.2.3 智能制造系统 (12)8.3 生产效率提升策略 (13)8.3.1 设备管理与维护 (13)8.3.2 人力资源管理 (13)8.3.3 质量管理 (13)8.3.4 生产计划与调度 (13)第九章人力资源与管理 (13)9.1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3)9.1.1 人才引进与选拔 (13)9.1.2 人才激励机制 (13)9.2 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14)9.2.1 培训体系的建立 (14)9.2.2 技能提升策略 (14)9.3 管理体系改进 (14)9.3.1 组织结构优化 (14)9.3.2 管理制度完善 (14)第十章创新与发展 (15)10.1 技术创新与应用 (15)10.2 市场需求分析 (15)10.3 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5)第一章精密机械零件加工概述1.1 精密机械零件加工的重要性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