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可以理解为实现中国发展和进步的科学方法和理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驱动:中国梦强调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倡导全社会加强创新意识,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
2. 可持续发展:中国梦鼓励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强调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 人才培养:中国梦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公平正义:中国梦倡导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发挥法律与制度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5. 和平崛起:中国梦主张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发展。
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为实现全球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 团结奋进:中国梦鼓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中国梦: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作者:李世辉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1期摘要: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不同于一般的梦想,它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追求,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关键词:中国梦;科学内涵;现实意义;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18-02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梦”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科学内涵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是人生期望达到的一种高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
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追求,她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有着深刻的内涵。
(一)国家更加富强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光辉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
正如,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在世界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向是整个东亚社会的文化巨人,其扮演的角色,集西方人在文化上无限景仰的古希腊罗马和作为现代欧洲文明中心而备受倾慕的法兰西于一身。
悠悠两千载,中国人表明自己拥有程度极高而造诣极深的多样化文化价值,拥有控制、协调和管理幅员辽阔而人口众多的国家的能力,拥有有效地把技术开发应用于生产的扩大并维持数倍于19世纪欧洲国家人口的组织天才。
中国梦的内涵和奋斗目标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中国梦的内涵包括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等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梦的内涵之一是国家富强。
国家富强是指中国要成为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科技实力雄厚、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国家。
在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建设现代化的军事力量,提高自身国防能力,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中国还需要推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中国梦的内涵之二是民族振兴。
民族振兴是指中华民族全面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达到全面的繁荣和进步。
在民族振兴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将各个民族融入到一个统一的中国大家庭中,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社会。
同时,中国还需要加强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三,中国梦的内涵之三是人民幸福。
人民幸福是指人民享有平等、公正、法治、安全、健康、幸福的生活。
在实现人民幸福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
同时,中国还需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中国梦的内涵之四是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是指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
在实现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中国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梦的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等多个方面。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需要不断努力奋斗,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每个个人都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国梦科学内涵的三个层次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有三个层次:
一、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中国梦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梦想,
是实现中国经济地位的梦想。
它要求我们继续规范市场经济,提高经
济组织和管理水平,不断推动新型产业和先进技术的发展,建立公平、便捷、诚信的市场环境,实现新的结构性改革、落实农村系统创新改革,整体扩大国家财富。
二、从节约资源方面,中国梦要求我们实践低碳发展,强化生态环境
保护,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实现节约型社会发展,把资源消耗控
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有效利用地球上有限资源,改善社会风气,健
全社会治理体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从文化遗产方面来看,中国梦要求我们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实现
促进民主法治、公正平等的理想,切实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宗教
文化的多元文化,加强我们的传统文化建设,传承和振兴,用当代的
理念和实践改造身体文化,发扬我们的思想文化,形成一种共同的强
大的精神文明和多元的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的科学内涵》一、我国梦的内涵与定义我国梦,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憧憬和追求。
它代表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期盼,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凝聚和体现。
我国梦的科学内涵体现在多方面,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全面振兴。
二、经济方面的科学内涵我国梦的经济内涵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需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只有国家经济强大了,民众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三、政治方面的科学内涵我国梦的政治内涵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需要强化法治意识,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推进依法治国。
要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只有国家政治稳定了,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四、文化方面的科学内涵我国梦的文化内涵是实现民族精神的独立自信和传承发展。
这需要凝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高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只有国家文化强大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才能实现。
五、总结与展望我国梦的科学内涵是多维度的,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涵盖了全面振兴的要求。
实现我国梦,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奋斗,需要不懈的探索和创新。
我们相信,在我国的领导下,我国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的我国梦,让中华民族在世界各国中屹立不倒,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六、个人观点我国梦是我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每一个我国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实现我国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之奋斗终身。
作为我国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我国梦努力奋斗。
在我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让每一个我国人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宏伟梦想,它激发每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的精神,更具有科学内涵。
首先,中国梦有其具体科学内涵,如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现代化。
现代科技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可以消除贫富差距,改善社会环境,改变中国的命运。
其次,中国梦有其发展内涵,如追求和平发展、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中国不断推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努力将和平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并贡献中国智慧。
再次,中国梦有其文明内涵,如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在一个尊重东方文化的分析环境下,中国可以更好地将自身文化、历史、传统和精神传递给世界,与世界和平共处,在国际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最后,中国梦有其经济发展内涵,如实施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形成对外对内贸易自由化的市场体系,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增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总而言之,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有现代化、发展、文明和经济发展
等方面。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这一梦想的道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中国自身出发,不断开拓创新,与世界携手共进,共同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中国梦的三个科学内涵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第一要义,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主题,也是国家富强的标志,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根本。
中国梦
“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
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
中国人的梦想正是在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中不断得以实现的。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民族复兴的希望。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3212014年4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及其科学内涵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自从我们选择跟随马克思主义的脚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选择走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中国革命的命运从此被改写。
人民成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国情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开始在探寻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 阔步。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里,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科学概念也随之而出。
党的十三大作出确认: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后来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大首次对这条道路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和规范表述,从领导主体、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奋斗目标五个方面做出概括。
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了新的概括,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们对其科学内涵的人是推向了新境界。
(二)“中国梦”的概念背景及本质内涵十八大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新的概括,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对十八大思想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关于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以下是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如何实现中国梦,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激起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憧憬。
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如何把握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如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扎实努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的时代课题。
实现中国梦,人人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何谓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多少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上下求索,多少英雄儿女冲锋陷阵、抛洒热血。
今天我们所追求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就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这一伟大梦想,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发展要求,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显然,这一美好又现实的伟大梦想,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而且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
这个梦想,使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机会。
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密切相连,个人的机会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
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地活跃起来、发展起来、繁荣起来,使我们的民族空前地团结起来、振奋起来、兴旺起来,而且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出彩的良好机会。
改革的社会,为每个劳动者和建设者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能本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只要我们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勇于竞争,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就不仅能创造优裕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条件,而且能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开放的社会,不仅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更加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民族形象的条件,而且为每个有志者提供了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略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内在关系篇一:中国梦,听起来就像是一个超级宏大又特别迷人的梦想,可它到底是啥呢?其实啊,中国梦有着很丰富的科学内涵呢。
中国梦啊,是民族振兴的梦。
咱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那可老辉煌了,四大发明,那是震惊世界啊。
可后来呢,经历了不少磨难,被列强欺负。
现在啊,这个民族振兴的梦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逆袭。
就好比一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大家族,不小心落魄了,现在要重新站起来,而且要站得比以前更稳更高。
民族振兴不是说咱光有高楼大厦就行了,那是从文化、科技、军事各个方面都要强大起来。
咱得让全世界看到,中华民族可不是好惹的,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超强的创新能力,就像一棵曾经被暴风雨吹弯了腰的大树,现在要重新茁壮成长,枝叶繁茂得把整个天空都遮住。
中国梦还是国家富强的梦。
国家富强是啥呢?就是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呗。
你看啊,现在咱们的国家有钱了,能搞各种大工程,像高铁,那速度快得就像风一样,“嗖”地一下就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了。
这国家富强了,在国际上说话都硬气。
就像一个人,以前穷的时候,别人都看不起,现在有钱了,走到哪儿都受人尊重。
国家富强就是让咱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有足够的分量,别人都得来跟咱合作,都得重视咱的意见。
那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啥关系呢?这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民族振兴了,国家肯定富强,一个民族都振兴起来了,那这个国家在世界上能没地位吗?反过来,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也就不远了。
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了哪条都走不稳。
中国梦呢,也是人民幸福的梦。
人民幸福才是根本啊。
这就好比盖大楼,不管楼盖得多高多漂亮,如果住在里面的人不开心,那这楼盖得就没啥意义。
人民幸福就是老百姓能有稳定的工作,能住上舒服的房子,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老人能安享晚年。
这就像一幅美好的画卷,每个人都在画卷里开心地笑着,那才是真正的中国梦。
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就像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
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作者:刘志刚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1期摘要:“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进行阐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中国梦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党指导工作的方针思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主要是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实现途径以及中国梦的时代价值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国梦的必要性及中国梦对社会带来发展及新气象。
关键词:中国梦;科学内涵;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022-03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中提出并深化了“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伟大愿望,同样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及对向往。
1中国梦的特征:广泛性、包容性、科学性及长远性“中国梦”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以及人民幸福为主要内涵,中国梦是包含着民族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追求。
中国梦是求同存异,包容广泛的,从历史发展和形成来说,中国梦具有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心理共性与认同,是各民族人民的心向所在;从愿望表达和利益代表上来看,中国梦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它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表达人民诉求的梦。
中国梦具有科学性和长远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是对中国梦的积累,中华传统文明及中国近现代史是研究中国梦的依据。
中国梦的实现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谋福利,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真正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解决好民生问题,对于中国梦来说,个人的梦想显得渺小且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看似渺小、微不足道的梦想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中国梦”的科学涵与实现途径摘要: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科学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关键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强民族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建设适当的国防力量关键词:中国梦;科学涵;实现路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 年 3 月17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涵,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科学涵党十八大以后,“中国梦”已经成为13亿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心深处的“中国梦”。
一时间,梦想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可能世界。
每个人都拥有梦想,这里重点讨论的是关于社会的集体梦想。
这种宏大梦想有两个重要旨归,它首先是关于整个社会和生活制度的想象,为全民构筑一个充满希冀的理想国,一个个人幸福的集体幸福;其次因为梦想所具有的号召力,它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导引着现实的方向,它成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具有现实影响的一个政治问题,无论梦想是否实现,其作为影响现实的力量成为了现实的一部分。
可以说,梦想是现实之势。
二、“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纵观世界历史不难发现,凡大国崛起阶段,都有一个明显标志,即以博大的梦想引领浩瀚的征程。
当年的“英国梦”带动了工业革命以来“以科技拉动发展”的历史车轮;“美国梦”则以“奋斗就有机会”感召国民,成就了该国历史的一段快速上升期。
在中国崛起之际,“中国梦”同样是统摄国家、民族、个人的引路旗帜与价值罗盘。
十八大后,“中国梦”恰逢其时的高调提出,有其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历史背景。
它用梦的维度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做了全新的诊释和解读,这就是发展强大后的中国,完成新老交替后的中国,到底要给自己一个怎样的形象定位?要走怎样的道路,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行,这是一个关于发展模式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精神凝聚的问题,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涵究竟是怎样的?重新设想“中国”的问题所以富有挑战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用来思考描述各种事情的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基本上都是西方所定义的。
这意味着中国必须要以独有方式为自身构想一幅充满希望的发展蓝图,构建一套承载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系,而且还需要做出一份对于世界的承诺,因为中国必须成为一个为世界负责任有所担当的大国。
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梦”,一个能够和西方话语分庭抗礼的价值体系,冀图于以中国式成长给中国国民带来个体成长,运筹于以式智慧探索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致力于为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样式,勿容置疑,“中国梦”将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开辟美好前景。
三、中国梦的科学涵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是人生期望达到的一种高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
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追求,她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有着深刻的涵。
科学理解中国梦的涵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简而言之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具体容来看包括国强和民富,而且国强和民富是辨证不可分的关系。
国家富强才能为人民富裕提供保障,人民富裕国家才能有富强的基础。
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梦来源于对昨天与今天的比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关键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三位一体”的统一,是强国梦、复兴梦、幸福梦的有机结合。
1、国家梦:国家富强中国梦的提出,不是新一届领导人要标新立异,而是源于事物自身发展的在逻辑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尝因为落后而造成的屈辱与痛苦,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历史教训使得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懂得国家富强的意义。
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抒写的“中国故事”和创造的“中国奇迹”,展现出宏大叙事的中国元素,根源于我们国家实现了初步的繁荣富强"历史与现实的启示,更加坚定我们所要实现的中国梦,首先就是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国梦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是建立在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具体勾画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这就把“中国梦”的具体容,包括路线图、时间表都给列了出来。
这一梦想集中体现了“富强中国、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各项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民族梦: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五千年文明的星火传承造就了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中国经济规模一直位于世界前列。
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巨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探寻。
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要实现的伟大民族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耀与辉煌,更不是追求世界霸权和唯我独尊的霸主地位,而是要让曾经饱受沧桑、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能够再次为世界现代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民有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人民康居乐业,中国人民有能力通过自己成功的实践来科学定义价值观和现代性,也能成为世界发展新模式、新制度和新标准的示者和践行者。
中国梦要实现的民族复兴,和美国梦、欧洲梦没有必然的冲突,也不是要取而代之,中国梦和美国梦在“具体涵、文化背景、根本价值、实现路径、实现目标、前景、产生影响”等方面都有不同,它是要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通过中国梦来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提振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富强文明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世界文明增光添彩。
3、人民梦: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人民梦就是实现人民幸福,人民幸福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
首先,人民幸福要关注民生。
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初步实现了康居乐业。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由于历史文化和政策机制的原因,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民生问题,如上学难、看病贵、住房难、食品安全、生存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人民幸福就是一句空话,人民梦也难以实现“共筑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民生的持续改善,这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
其次,人民幸福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创造的过程,还是人们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更是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生动体现。
“中国梦”有其物质的一面,但不限于物质,而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它展现的是13亿中国人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最后,人民幸福最终体现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未来社会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从经济、政治、文化、人自身等方面不断加以推进和提升。
中国梦的实现,既离不开普通大众的支持,也是由无数个体的梦汇聚而成。
人民幸福,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中国梦的实现路径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二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它们的产生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梦。
三是要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历史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大家实现中国梦。
历史终究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通过28年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夯实了中国的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36多年使我国进入世界各国的前列。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正确选择。
在实现中国梦的这一伟大事业中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作为执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
3、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但是单纯的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是不能实现中国梦的,必须调动所有中国人的积极性。
而要调动所有中国人的积极性就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和安居乐业。
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是中国梦的目的,同时实现人民安居乐业也实现中国梦的手段。
要实现中国梦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回避矛盾,掩耳盗铃。
需要我们积极解决诸如收入分配不公,住房价格畸高,经济发展结构不优,生态脆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各种问题。
4、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或者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到生死攸关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增大,速度的不断增快、资源、生态已经不堪重负。
因此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发展那些污染小,附加值高的产业。
当前中国的生态承受也已经到了极限。
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概念,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5、不断增强民族的创新力当今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力的竞争。
一是要坚持中国特色创新发展道路。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二是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