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成原理
雌激素的生成原理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
FSH和LH则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卵巢。
在卵巢中,FSH与LH作用于卵巢中的卵泡细胞。
FSH作用于卵泡细胞,促进其发育和分裂。
LH作用于合黄体细胞,使之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泡细胞产生,其中主要的雌激素是雌二醇(estradiol)。
雌激素的合成主要包括酪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途径。
酪氨酸途径主要由卵泡细胞内的酪氨酸脱羧酶催化酪氨酸生成酪氨酸醇(tyrosol),随后通过酪氨酸醇脱氢酶作用生成激素前体化合物雄酮(androstenedione),最后经雄激素雌二醇酮酶催化生成雌激素。
孕激素主要由合黄体细胞产生,其中主要的孕激素是孕酮(progesterone)。
合黄体细胞在LH的作用下合成和分泌孕酮。
总体来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调动了FSH和LH的分泌,进而刺激卵泡细胞合成雌激素和合黄体细胞合成孕激素。
激素的作用机理与调节激素是一类在动植物体内起到调节和调整内分泌系统、维持生理运作的关键物质,包括多种类型的化学物质,如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等等。
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影响身体的基本功能,如新陈代谢、免疫反应、性别特性、生长和发育等关键过程。
激素的作用机理和调节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激素的作用机理激素在体内主要通过与相应的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受体是一种分布在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的大分子蛋白质,它们能够识别并结合与其相应的激素分子,然后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
激素和受体结合后,会改变受体蛋白质的构象,从而使受体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能够影响一个或多个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触发或抑制一系列生理反应。
例如,雌激素通过结合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发挥多种生理作用,如促进乳腺腺泡增生、促进骨密度的维持、控制体内脂肪代谢等等。
在乳腺细胞中,当雌激素与受体结合时,会激活ER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
这些信号通路在细胞内激活多种细胞因子和基因表达,并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和生长。
在骨细胞中,雌激素则可以影响骨细胞分化、增殖和成熟,并促进钙离子吸收和骨矿化。
二、激素的调节许多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神经系统、环境因素、营养和其他激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调节和反应,机体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例如,血糖水平的调节受到多种激素的影响。
血糖升高时,胰岛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以促进机体细胞摄取血糖并将其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糖原。
相反,当血糖降低时,胰岛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并刺激肝脏释放储存的糖原,增加血糖水平。
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也可以通过提高血糖来调节机体代谢,从而与胰岛素协同激发多种生理反应。
激素的调节也可以是负反馈调节系统。
在负反馈调节系统中,机体拥有一种反馈回路,通过自动监测化学物质的浓度,减少或停止化学物质产生的进一步刺激,以维持稳定的内部环境。
卵巢功能及卵巢周期性变化的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卵巢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排卵B. 分泌雌激素C. 分泌孕激素D. 分泌雄激素2. 以下哪个阶段不属于卵巢周期性变化?A. 增生期B. 分泌期C. 排卵期D. 黄体退化期3. 下列哪个激素促进卵泡的成熟和排卵?A. 雌激素B. 孕激素C. 雄激素D. 黄体生成素(LH)4. 卵巢周期的调节主要依赖于以下哪种激素?A. 雌激素B. 孕激素C. 雄激素D.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5. 在卵巢周期中,排卵通常发生在哪个阶段?A. 增生期B. 分泌期C. 排卵期D. 黄体退化期答案:1. D2. B3. D4. D5. C二、填空题6. 卵巢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7. 卵巢分泌的主要激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8. 排卵期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______天左右。
9. 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高峰通常出现在排卵前的______小时内。
10. 卵巢周期性变化的调节主要受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激素的共同作用。
答案:6. 增生期、分泌期、排卵期、黄体退化期7. 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8. 14天左右9. 24-48小时1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雌激素、孕激素三、简答题11. 简述卵巢周期性变化的过程。
答案:卵巢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增生期:在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卵泡液逐渐增多,卵泡体积增大。
(2)分泌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排卵后,黄体开始形成并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
(3)排卵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卵泡成熟并破裂,卵子排出。
(4)黄体退化期:在月经周期的第28天左右,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开始剥脱,形成月经。
12. 简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文章编号:WHR202002097雌激素与孕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对比及预后刘艳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云南玉溪 653200【摘 要】目的:对比雌激素与孕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及预后。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行雌激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孕激素为主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控制出血时间,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记录子宫内膜厚度预后情况。
结果:经治疗,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犘<0.05);两组出血情况对比,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及控制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犘<0.05);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对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犘<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犘>0.05)。
结论:雌激素与孕激素均可治疗青春期“功血”,但相比之下孕激素治疗效果更明显且出血情况把控时间短,对患者预后佳。
【关键词】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雌激素;孕激素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即“功血”,在妇科门诊收治的青春期少女中较为常见[1]。
多为患者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发育不完全,加激素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等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2]。
易造成感染、贫血,严重导致生育问题,故及时治疗尤为关键。
本研究对此疾病采用雌性、孕激素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峨山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青春期“功血”的相关诊断标准[3]。
排除年龄>20岁、含有其他妇科类疾病及有雌孕激素治疗禁忌证患者。
其中对照组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4.88±1.87)岁,初潮年龄12~15岁,平均年龄(13.13±0.86)岁,出血时间6~30d;观察组年龄14~18岁,平均年龄(15.61±1.91)岁,初潮年龄13~17岁,平均年龄(13.83±0.72)岁,出血时间6~25d。
女性生殖生理根据妇女一生的年龄和生殖内分泌变化,将其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7个阶段。
1.胎儿期:受精卵是由父系和母系来源的23对(46条)染色体组成的新个体,XX合子为女性,性腺分化缓慢,至胚胎8-10周性腺组织才出现卵巢的结构。
卵巢形成后,因无雄激素,两条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女性生殖道。
2.新生儿期:(1)时期:出生后4周之内。
(2)特点:①生理性少许泌乳。
②生理性阴道流血。
③生理性黄疸3、儿童期:(1)时期:从出生后4周至12岁左右,称为儿童期。
(2)特点:体格生长较快而生殖系统的发育较慢。
4.青春期:(1)时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称为青春期。
(2)特点:①第一性征进一步发育:生殖器官由幼稚型变为成人型;阴阜隆起,大、小阴唇变肥厚并有色素沉着,阴道长度及宽度增加,阴道黏膜变厚并出现皱襞;子宫增大,尤其宫体明显增大,输卵管变粗,卵巢增大,卵巢皮质内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致使卵巢表面稍显凹凸不平。
此时虽已初步具有生育能力,但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善。
②第二性征出现:包括音调变高,乳房发育,出现腋毛及阴毛,骨盆发育,胸、肩、髋部皮下脂肪增多,乳房发育,形成女性特有的体态。
③生长加速。
④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月经周期常不规律,经2~3年建立规律性周期性排卵后,月经逐渐正常。
5、性成熟期:(1)时期:又称生育期,是卵巢生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最旺盛的时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
(2)特点:①已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
②生殖器官及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6、绝经过渡期:(1)时期: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一般始于40岁以后,历时短则1~2年,长至10余年。
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称为绝经。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称为围绝经期。
人体中的主要激素及生理作用人体中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血液传播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以调节和控制细胞和器官的功能。
以下是人体中一些主要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主要由甲状腺分泌,包括甲状腺素(T3)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
它们调节新陈代谢速率,对身体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体温、能量消耗和脂肪代谢。
2.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由肾上腺分泌,包括皮质醇和醛固酮。
皮质醇调节糖代谢、抗炎反应和应激反应,而醛固酮调节钠和水的平衡,维持血压稳定。
3.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对身体的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
它促进蛋白质合成、细胞增殖和骨骼的发育。
4.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它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保持机体的代谢平衡。
5.胰岛素:胰岛素由胰腺β细胞分泌,调节血糖水平。
它促进葡萄糖在细胞中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6.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由胰腺α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
它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并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7.雄激素和雌激素:雄激素包括睾酮和雄二醇,主要由睾丸和卵巢分泌。
它们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性别特征和生殖功能。
雌激素包括雌二醇和孕激素,对女性的月经周期、妊娠和乳腺发育起重要作用。
8.雷诺尔德激素:雷诺尔德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促进钠的重吸收,并影响血管的舒缩。
9.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由肾脏和肝脏分泌,刺激骨髓产生血小板,维持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10.孕激素:孕激素由黄体和胎盘分泌,对妊娠起关键作用。
它们维持子宫内膜和准备乳腺组织,以支持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这些激素在人体中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它们通过负反馈机制相互调节,以维持身体的稳态。
当激素的分泌量或功能发生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和病理状态。
因此,在人体健康的维护和治疗疾病时,对激素的了解和调节非常重要。
激素的化学结构与功能激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它们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中,并且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激素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在不同类型的激素中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化学结构。
本文将分别介绍多种激素的基本结构以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一、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由两个碘原子和一分子酪氨酸结合而成,可用分子式表示为T4(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或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人体内主要合成T4,而T4与T3的比例约为20:1。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神经系统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能够促进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增加人体对氧气的需求,使心率、膜通透性和胃肠运动都增强。
二、胰岛素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胰腺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它起着降低血糖的作用,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存储,通过糖元合成、葡萄糖-酮酸循环和相应酶的活化来实现其降糖作用。
同时,胰岛素还能够促进肝、肌肉和脂肪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增加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使肝脏合成蛋白质和糖原的速度增加。
三、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一种由多肽组成的蛋白质,由垂体分泌,可以促进整个人体各部位的生长和发育。
生长激素是一种内源性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够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生长,增强蛋白质的合成和肌肉组织的生长。
此外,生长激素还可以增加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促进葡萄糖在肝脏中的生成。
四、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是女性体内主要的激素,分别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它们的化学结构都属于类固醇激素,由胆固醇人类体内产生。
雌激素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性二性征的形成、增加骨密度、保持阴道和子宫健康、影响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等。
孕激素则主要在怀孕期间对孕妇的身体进行调节和保护,促进子宫内层的增厚,使胎盘生长和母乳分泌增强。
此外,孕激素在免疫系统、代谢和神经系统调节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五、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属于儿茶酚胺类激素,是一种由酪氨酸分解而来的代谢物。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
2.使宫颈口松弛;
3.使子宫内膜增生;
4.使子宫发育:增肌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
性;
5.促进输卵管发育;
6.乳腺管增生;
7.雌激素对卵巢的卵泡发育是必需的;
8.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脑垂体促
性激素分泌;
9.促进水纳潴留;
10.钙盐及磷盐方能在骨质中沉积,以维持正常骨
质。
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1.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2.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
变黏稠;
3.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
未受精卵着床做准备;
4.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宫缩素
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
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
5.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和
振幅;
6.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
7.孕激素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
馈;
8.对下丘脑体温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使
基础体温在排卵后0.3~0.5摄氏度;
9.促进水纳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