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简版)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本文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文章。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使沟通成为永远的不可能,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本文便是这样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写出了自己在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文章的语言朴素、真切,却又意味深远,寄悲观于从容,蓄智慧于认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语言通俗,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并不难,但是,课文的字里行间是怎样表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无私?母亲带给了儿子怎样的影响?怎样引起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深入学习并感受。

【教学方法】根据以上教学和学情的分析,我认为这种情感浓重的作品应该重在阅读与感悟。《新课程标准》对作品阅读的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为了有效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启发引导、朗读感悟、想象感悟、创设情景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词析句,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

在学法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汇报交流、朗读感悟,给与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与发展自我的舞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母爱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品味关键词句,从细节描写来感悟人物的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推敲关键词句,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发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资源,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史铁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新课:

1.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位母亲的痛苦与执着。这位母亲很平

凡,她既不会如孔孟先贤般用振聋发聩的言辞震撼儿子绝望的内心,也无法如心理医生般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打开儿子封闭的世界。她只能用一句最平凡的话来宽慰儿子,是什么?——“咱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板书:娘儿俩——好好儿活

【设计意图】回忆母亲的话,为理解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奠定基础,自然过渡。

二、细读课文,合作探究母爱的内涵

1.(指板书)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儿子是怎么不好好活了,母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请结合上节课所学,把课文中体现史铁生心情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

(1)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那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3)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师:(引读课文)大雁能够自由的飞翔,而他却瘫痪在轮椅上,所以——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他会——

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师:他内心苦闷,而别人却尽情高歌,所以——

听着录音机里那甜美的歌声,他会——

生: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师: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却喊着——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设计意图】教师引读,带领学生体会作者那痛苦的心境,理解他的暴躁无常,同时与下文母亲的表现做对比,也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好好儿活”会在作者身上产生怎样强大的力量。

2.师:是啊,我活着还有什么劲?所以——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我———。(课件:扩充句子训练)

他会怎么想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上下文说说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次体会作者痛苦绝望的心境。

3.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者家人,你会怎么劝他。

【设计意图】学生“劝”的过程,就是他们思想成长的过程,同时为后面

进一步体会母亲毫不张扬的爱埋下伏笔。

4. 师:我想这些话一定是他的母亲最想和儿子说的,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失去

双腿瘫痪的青年来说,他内心苦闷、绝望,脾气暴躁无常,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

悲痛之中,什么都听不进去,面对这样的儿子,面对这样的现实——母亲是怎么

做的呢?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快速浏览课文,按顺序勾画出体现母亲的良苦用心

的词句(如:动作、语言、神态等),细细揣摩,在旁边作简要批注,然后和小

组同学交流感受,互相补充,准备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思维

一步步深入,与文本对话,发现文字背后的内涵。

5.预设:(学生谈到哪点,教师随机引导出示课件)

(1)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听说北海的菊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

总是这么说。(你怎么理解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呢?母亲用心。理解“总是”)

小结:母亲是多么用心哪!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

儿活,好好儿活……”。(课件)

师:感谢你,让我们大家跟这名同学一起讨论讨论母亲的动作。

①你们默读这句话,注意这几个动作。(老师点示“扑”)母亲“扑”下去的

会是什么?可以再读到课文里去联系联系上下文和史铁生的心情,谈谈你的见

解。

师:你很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的爱好坚定!那就把你的“扑”带进去句子里,读给我们听。(生读,很有力量)

师:那么,我还要问,“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

师读:言外之意,她抓住的在手里的既有让儿子活下去的信念还有坚决不让儿子死下去的念头。师:母亲的爱多么执着!就把你的体会送进去,读。(生读。掌声)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字发散思维,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扑”

的力量,看到“抓”的不仅仅是手,这样母亲的良苦用心不仅送进了儿子的心

里,更送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师:同学们,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细心的同学们,做为旁观者,你们是否发现了母亲的自身情况?找出来并谈谈

你的理解(课件)

①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

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